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仕途风流(斑马)-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现在市里的情况就是这样,黄来胜趁着这次占得的先机,和顾光明展开了又一次的角逐,快过年了都不消停,顾光明也就更没心思理会杨学斌,让韦清远少生事,也是正常的。
所以说韦清远真的不想和杨学斌多接触,反正年前也就这样了,有事情年后再说呗,总要等到市里顾市长收拾完黄来胜再说。
只是要明白的表示出不想和杨学斌接触,也不是个事儿,本身就是书记和县长了,一二把手互相商量工作,也很正常。
要把握好一个度,韦清远心里琢磨着,反正现在杨学斌正在势头上,所以他说什么,能答应的就先答应好了,当然人事儿方面是绝对不能放权的,这是体现一地书记权威用力保障,没有了人事权,还当个什么书记啊。
“学斌县长,不是老大哥说你啊,你年轻不假,可也要注意休息,身体才是干工作的本钱啊。”韦清远笑着说道。
“嗯,谢谢班长的提醒,我一定注意。不过这件事情比较急,是关于此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和前江市那边也有关系,我准备着双方联合……”
杨学斌也是寻思着,修建过江大桥这么大的事情,还真需要得到韦清远这位书记的支持和同意,所以想着现在干脆就说清楚为好。
韦清远听得心里却是一松,只要不是牵扯到人事方面的事情,就好说了,这次县里有些人真是闹腾得不轻,杨学斌回来了要算账,也是正常的。
嗯?什么?和前江市联合?韦清远原本还很轻松的点头,却又寻思过来有些不劲。
前江市就在隔江那边,经济发展本身就比涞水市要强,现在随着航运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的建成使用,经济方面更是日新月异,早就把涞水市远远的抛在后面,在中西省的所有地市排名也在前列。
可是杨学斌所说的联合什么的,韦清远可真想不明白。本身就不对等吗,怎么联合?这应该是涞水市和前江市之间谈才对吧?皇明县一个县就要和前江市谈联合。
“那好啊,我们到办公室去谈吧,有些日子也没在一起说话了,正好沟通一下。”韦清远客气的说道。
两人来到韦清远的办公室,在秘书奉上茶水轻步退出去之后,杨学斌也没再耽误时间,直接就把要和前江市联合修建过江大桥的事情说了出来。
“呃,这可是好事儿啊,这样就能够打通咱们皇明县的交通线了,并且和前江市那边联系上的话,有太多好处了。”韦清远愣了一下,也是有些开心的说了起来。
皇明县拥有过江大桥的好处,只要有点智商的就能够明白,也就不用再多说了,只是杨学斌不声不响的就能够把事情推动到目前这种地步,还是让韦清远有些吃惊。
对了,杨学斌是前江市过来的,当初还是前江市书记安心面前的红人,在去年的抗洪抢险当中立下大功,所以调到皇明县当的县长。
想到这里,韦清远心里似乎捕捉到一些东西,这样的话,皇明县和前江市直接联系,倒也不是说不通,而且这样的话,皇明县可是能够占不少的便宜。
前江市的经济发展的得好,对皇明县也没什么大的需求,这样的联合就会带有一些援助的成分,唉,还是上面有人好啊,自己象杨学斌这个年纪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帮助,也不会到现在才是一个县委书记了。
韦清远心里无限的感慨,当然表面上还是显得特别的高兴,“学斌县长,这可是一件大事儿,对咱们皇明县来说,不亚于开天辟地了,如果真的能行,那绝对能够留名皇明县的县史了。”
“呵呵,这些也都需要老班长把关啊,我这人就喜欢做事情,考虑问题有时候就有些不太周到,所以老班长可得帮我。”杨学斌开口笑道。
这可是把功劳要让给自己一部分了,韦清远一听就明白,既然要拿功劳,那就得有相应的付出,杨学斌既然强调是做事的,那么之外的一些干扰,就得韦清远来抵挡了,再说这也是他这个当书记本身应该做的事情。
杨学斌看着韦清远脸上的表情,心里就有些想笑。
这件功劳如果有可能,当然不会想着分出去,可是所谓的独食不肥,修建过江大桥的事情太大,影响也深远,一个人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功劳。
所以杨学斌也早就想好了,分出去一部分,正好可以让那些人分担一部分压力,这样做这件事情的阻力也会最小,就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办成此事了。
目前来看,效果相当的不错,看韦清远脸上那渐渐浮起的欢喜表情,也就能够明白,这位书记大人心动了。
“学斌县长,这件事情我是支持的,只不过还需要向市里请示一下。毕竟事情太大,咱们也需要市里提供一些支持。”韦清远甚至都有些激动站了起来。
“嗯,班长说得对,不过有一点我得说一下,此事到目前还是一个意向,所以……”杨学斌可就沉稳得多,轻声的提醒着说道。
“我明白,事情没有定下来之前,一定要保密,我会注意的。”韦清远毕竟也是混老官场的人了,当然知道保密的重要性。
想一想就能够明白了,修建过江大桥这可不是小事儿,早早的把事情捅出去,成不成真是两说。
这座桥对皇明县乃至涞水市都特别的重要,可相应的对其他地市的过江大桥就会是一个阻碍,特别距离皇明县不远已经有一座过江大桥了,现在皇明县再提出修建,绝对会引起疯狂的反对声音。
不过那也算是过江大桥?叫堵桥才差不多,皇明县这边如果真的修建起来过江大桥,那边的桥也就失去了作用,等待着肯定就是摧毁的命运,所以那边拼命反对也是肯定的。
“这样吧,和前江市那边的联系的事情就交给学斌你了,我现在就去市里找老领导汇报请示。”韦清远想了想,也不坐了,直接就说道。
有韦清远冲锋在前,倒真是好事儿,杨学斌对目前涞水市里的情况也是知道一些,真不太乐意掺和进去。
至少目前的时机不对,初来乍到不说,腰板也硬不起来。所以等到手里有了傲人的成绩之后,发出来的声音才能够响亮。





    正文 第二百九十四章 面见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0…20 1:33:18 本章字数:3245


除此之外,杨学斌还要考虑一点,那就是修建大桥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绕过韦清远,更不可能不经市里的同意就开工。
既然是这样,那就干脆把事情挑明了,让韦清远去市里跑一跑,反正顾光明是他的后台老板,如果大市长都不支持自家人的话,嘿嘿,会让跟随者寒心的。
反正杨学斌是不太想和顾光明朝面的,这位市长大人和自己又不对付,自己在省城的时候,他还在市里开会要处理自己,那还是相见争如不见吧。
不过有些提醒杨学斌还是得提前说,“清远书记,修建这座大桥对咱们皇明县是好事儿,可是对其他地方来说,也许就不一定了,所以也不能太乐观……市里的有些工作,就拜托清远书记多跑一跑了。”
“这是大好事儿,我多跑一跑也是应该的……”韦清远也是被杨学斌的这个建议高兴得有些冲昏头脑,只是现在沉静下来,心里却有些嘀咕。
貌似有些事情不太对,想想看,皇明县真的修建这座大桥的话,引起的争议肯定不会少了,市里也很难做出决定,这样恐怕就有会有坐腊了,不过韦清远也有些底气,首先这是一件大好事儿,不仅皇明县有利,对整个涞水市的经济发展也会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关于这座大桥的修建费用……”韦清远想到这里,还得再确认一下。
“大部分自筹,再加上前江市的资金,不够的部分我也会想办法,市里现在也不容易,我都知道。”杨学斌淡淡的说道,明白韦清远的意思,也是给他一个定心丸。
好吧,这下韦清远更放心了,这年头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钱,如果杨学斌真能够做到不给市里添麻烦的话,去说服顾光明就更有把握了。
“无论如何也要争取一下,这个机会对皇明县来说太重要了,学斌县长,我现在就去市里,有消息会立刻和你联系。”韦清远是再也坐不住了,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沉稳劲,起身说道。
事情就怕拖,所谓夜长梦多,现在就去市里请示一下顾市长,如果可行的话,皇明县这边就可以正式启动,那样就不怕别人歪嘴了。
“嗯,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可以请前江市的安心书记做一做工作,前江市那边航运中心启用之后,那座旧桥对运量限制挺大的。”杨学斌又提醒了一句。
看着韦清远微微一愣,随即喜出望外的模样,杨学斌心里也有些得意。
这个建议相当的不错,皇明县修建大桥的理由就更充足了,不仅会是两地市合作的典范,还可以成为全省经济全局的重要补充,很是考验执政地方首脑的能力,也能够体现出总揽全局的眼光,就不信顾光明不眼馋。
韦清远急匆匆的走了,杨学斌则是回到县政府那边继续开会。
临近春节了,事情繁杂无比,春节放假期间的各项工作都要落实下实,责任一一分派到人,更不用说治安消防维持稳定等等任务更是繁重。
这个春节杨学斌是打算回京城过的,所以一定要在走之前把所有事情都交待清楚,否则在京城也过不了一个安生年。
好在杨学斌在省城回来之后,郎德政还有唐鹏举似乎也是觉察到了什么,态度改正了不少,各项工作也都很配合,会议进行也特别的顺利。
杨学斌对这种情况也挺满意的,毕竟来皇明县就是想做事的,所谓的与人斗其乐无穷,杨学斌当然也挺认同,只是也得看现实的情况。
如果这两位副县长乐意配合自己的工作,当然也就不介意他们以前对自己散漫的态度。
总之一切的前提,就是不能阻碍杨学斌把心中的想法推行下去,否则这两个绊脚石,直接挪走即可。
县政府的会议直到晚上快六点才结束,各项工作安排得都很顺利,特别是杨学斌说起年后会有许多专家教授到皇明县来做调研,为皇明县的经济发展把脉,也是让所有人都很兴奋。
这次请来的专家教授全都很知名,能够来皇明县这么一个小县城做调研,可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如此也能够说明杨学斌这位年轻的县长,人脉还真是充足。
不过杨学斌的好心情在韦清远打来电话之后,就直接变坏了。
电话中韦清远显得有些迷惑不解,说顾市长对皇明县修建过江大桥态度不太妙,强调皇明县本身县境内的道路都没打理好,居然惦记着要修建过江大桥,还说顾光明的原话就是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啧,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真正的败坏心情,杨学斌挂断电话不由得暗叹一声。
原本就是想着这个顾光明对自己有成见,所以才会让韦清远去谈的,别想到这位顾大市长居然自己嫡系的面子也不给。
看他说的话吧,什么好高骛远,什么才整理好自己县境内的道路再说,摆明了就是针对杨学斌的。
不过再仔细分析的话,也许顾光明这样说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说不定。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位大市长的老派思维在作祟,缺少发展性的眼光,就是这些人的共同毛病。
想来在顾光明看来,修建过江大桥完全是杨学斌在追求政绩,不顾皇明县本身的情况,属于是一种冒进的行为。
的确皇明县境内的道路情况很是糟糕了,需要进行大量的修缮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要去修建什么过江大桥,完全的不务正业。
唉,这些人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为有源头活水来啊,皇明县本身的交通情况的确不好,可是只把自己境内道路修好了,就能够改善县里的经济环境?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底,必须加大和外界联通的渠道,别的不说,只要能够和对岸的前江市联系上,借助对方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皇明县的经济也就有了起飞的翅膀。
此外杨学斌还在动作电子工业园的项目,目前已经拜托老妈在南方市的公司联系明珠港和平安岛的商人们了,准备过年之后就到皇明县来考察,如果这些人来到这里,发现皇明县交通如此的蔽塞,还谈什么投资啊,直接转身走人了。
也是难怪涞水市的经济发展如此的滞后了,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顾光明和黄来胜的内斗缘故,还有根本性的分歧原因,就顾光明来说,根本承担不起涞水市经济发展的重担吗,这还真是一个让人挠头事情。
不过杨学斌也并不着急,年前还吹吹风,年后才会正式启动这个项目,到时请安心和顾光明联系一下,阐明修建过江大桥的重要性,相信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的话,那么杨学斌还有一招,就是直接去找黄来胜书记,嘿嘿,这两位可是死对头,只要顾光明反对的,那么黄来胜就会支持,就不信这样的一个大的项目,黄来胜不想参与,这可是增加他话语权的好机会。
当然在此之前,杨学斌也会找机会当面向顾光明做一个汇报,韦清远的风已经吹过去了,做为发起者的杨学斌的也必须要露面,否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第二天杨学斌就启程赶往市里,先是去拜会顾光明市长,他本身是皇明县的县长,首先拜访市长也算是正常。
不过临近年关,拜访市长的人可真不少,还有几位是涞水市下属县区的领导,此外市局的一二把手也有好几位,这些人全都坐在市长办公室外面的接待室内等待市长的接见。
杨学斌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当然如此年轻的一位县长,要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不可能,反正杨学斌也早已习惯这种眼光了,至于这些人对杨学斌的态度也都挺冷淡的,最多是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并没有交谈的意思。
这也都是自恃老资格,又在各自地盘上面的也都是说一不二习惯了,自然不会对杨学斌这么年轻县长有多么的顺眼,如此冷淡的态度也算是正常。
好在顾光明看起来对杨学斌挺重视的,也就等待了差不多二十分钟,里面一位县区区长出来之后,就杨学斌先进去。
杨学斌冲着那些等待的人点了点头,表达了一下歉意,随即走进了市长办公室。
顾光明正端坐在一张大班桌后面,就这张桌子足有三四六宽窄,比一张大床也不遑多让。
顾光明还是背光而坐,身后就是宽阔的落地玻璃大窗,早晨的阳光透窗而入,把整个办公室以都照耀得通透闪亮。
只是如此明亮的光线,却正好照射在前来汇报工作的人身上,顾光明又是背光高高在上的坐着,如此很自然的就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杨学斌的态度很是端正,那怕是顾市长明明看到他进来了,还是象没有看到一样,只是自顾自的低头看文件,心里也是不急不燥。
这其实就是学习时间吗,上级领导对待下级的习惯性方式,相当于一个下巴威吧,试的就是你的态度端正不端正,对上级领导有没有敬畏之心,反正是领导展现权威的一种手段。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立场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0…21 1:33:20 本章字数:3326


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五六分钟之后,顾光明笔如龙蛇般在文件上签好字,然后放下手里的签字笔,抬头看向杨学斌。
这段时间内,杨学斌一直都站在办公桌前面,虽说站姿不算多么的端正,却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动作,这态度还算是过关。
“坐吧。”顾光明端起手边的茶水轻啜一下,吩咐说道。
这位顾大市长架子还真足,杨学斌心里暗暗思忖着,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坐到椅子上面。
嗯,这椅子的高度,貌似有点低啊。杨学斌坐下之后,就有这种感觉。
在这种椅子上面,面对着高坐在大班桌后面的顾光明,来访的人一下子就好像低了不少。这气势上面,顾光明就更占优势了。
堂堂的大市长用这种招数,貌似有些下作了,只不过杨学斌知道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秘闻。
顾光明的个头有些矮小,却一向忌讳别人注意到这个,并且为人又强势,一贯喜欢占据上位,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这些都是小节,无关大局,杨学斌脑海中转过一个念头之后,就不放在心上了。
杨学斌坐下之后,顾光明一直都在看着他,也没有说话,气氛就有些沉寂。
这是领导等着自己才说话哪,杨学斌心里有数,于是就微笑着说道:“顾市长,我这次来,主要是想汇报一下近期在皇明县开展工作的情况,还请顾市长能够给予指点。相信皇明县如果能够得到市长的指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结果他这段算是过门的话说完之后,顾光明根本没什么反应,就连应景的话也懒得得,只是看着杨学斌,让他说下去。
杨学斌也只好把近期在皇明县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包括施政的想法一一向顾光明阐明。
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别看杨学斌现在也是一县之长,可地位在顾光明这位强势的大市长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现在有机会能够在顾光明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明白,这对于今后开展工人也有好处。
总之,不求这位市长大人能够支持自己,最起码少些羁绊也是好的。
杨学斌的语速并不快,不过声音清朗,所说的内容条理清晰,朗朗上口,只用了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要主要内容阐述完毕。
这也是因为他知道顾光明有个习惯,召见下属官员,除非是亲信,否则大都是十分钟左右,再都说了,一次说得太多,顾光明估计也懒得记住。
“目前为止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到皇明县时间还有些短,所以有了解不到的地方,工作上面也难免有些疏漏,还请顾市长指示。”杨学斌最后陈述道。
顾光明还有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眼睛也直勾勾的看着杨学斌,都不清楚他到底有没有在听杨学斌说话。
时间又过去一分多钟,顾光明才突兀的说道:“杨学斌县长,这次你在省城弄出来的事情,影响很不好,以后一定要注意。”
呃,杨学斌当时就是一愣,顾光明所指,当然就是省计委吕大同驳回项目报告那件事情。
只不过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其中还有这位顾大市长要处分自己,总之很不愉快,杨学斌就琢磨着不必再多说。
现在却听到顾光明主动提出来,语气中貌似还责怪自己的意思,杨学斌就有些压不住火了。
“省城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是省领导有误会的地方,也做了相应的解释。”杨学斌缓缓的说道,“当然这里面也有我自己的原因,还是有些年轻,有些地方以后还要注意。”
“对,你还年轻,做事情要沉下心去做。比如你到皇明县之后,就多次去基层的村镇做调研,根据实地情况进行决策,这就很好吗。我一向都强调,做干部要沉稳踏实,不能好高骛远。”顾光明接口倒是真快,挥着手说道。
意思就是说自己修建过江大桥的提议是好高骛远了?杨学斌顿时就警惕起来,顾光明真是没半分顾忌啊,直接就能扯到这上面。
“市长说得对,党员干部做工作是要踏踏实实的,不能拍脑袋做决定。平时工作中也一定要抓住重点,争取以点带面,才能够得到突破性的成果。”杨学斌点点头,神态异常的沉稳。
“同时我们还要强调解放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平时也要加强学习,要适应新环境下的政务管理,特别是要学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事务的处理与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工作,才能够成了一名合格的政府官员。”
顾光明的眼睛顿时就眯了起来,盯着杨学斌半晌没有说话,眼神里面充满着莫名的味道。
杨学斌才无所谓,脸上带着几分微笑,眼睛也在看着顾光明,没有任何的躲闪。
只不过他的心里还是在叹息,看来这位顾市长在阵营方面的分歧,还是高于正常事务之上的。既然是这样,那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刚才他所说的话,其中前面的部分是摘自顾光明在去年全市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自然也不用担心顾光明会反对。
只是后面的部分,却是黄来胜书记的讲话。有关于干部组织人事方面的事务,还得是黄来胜的责权范围。
这本来也很是正常的事情,只是涞水市里面,顾光明和黄来胜势如水火,互相不对盘,顾光明占据着上风,正在不断挤压着黄来胜的权力空间。
如此一来的话,杨学斌这样说,也就表明了他的立场。两边都不参与,想做一个中间派。
这当然也是杨学斌自己真实的想法,他是皇明县的县长,又不是涞水市的市长,顾光明和黄来胜闹得再凶,也和他没任何的关系。
这两位想要拉拢他,也根本不可能,杨学斌才没有那个闲工夫掺和到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当中去。还是一门心思尽快把皇明县发展起来是正经。说到底,时间宝贵,不能浪费。
可是看顾光明的表情,好像已经开始生气了,觉得杨学斌有些不识抬举,这还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位顾大市长的确有些膨胀得过分了。
“行了,今天就这样,没别的事情的话,你就出去吧。”顾光明瞅了杨学斌好一会儿,挥挥手说道,然后就低下头又开始看文件。
“那好,顾市长,我就走了。以后如果有机会,还会过来请示汇报的。”杨学斌起身说道。
看到顾光明根本不为所动,一点反应都没有,杨学斌也就没再说话,转身走出了市长办公室。
杨学斌出来一看,外面差不多小有二十号人,几乎已经坐满了,其中有些人正在互相低声聊着天,声音放得很低。
看到杨学斌由市长办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