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长嫂奋斗记-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磊磊看着爸爸小眼睛发着光:爸爸好帅!
  宁云夕也情不自禁冲他笑了笑,被他按在了饭桌旁边的椅子上,拿起了他给放了菜的那碗饭。刚嚼了两口发现老二站在那:“哎,晨逸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嫂,你先吃饭吧。”孟晨逸说,边说边走回门口,帮着她迎接到访的同学。
  “快点吃饭,都来客人了。”孟奶奶吆喝着几个孩子。
  孟晨熙低头走回来,和小四小五一起坐下拿起筷子。
  孟晨橙和自己四哥嘀嘀咕咕着:“他们为什么来找大嫂?因为到了大学作业不会做吗?”
  孟晨峻使劲儿对妹妹嘘一声:小五,你说的什么话,不怕等会儿被那些哥哥姐姐们群殴吗?
  不管孟家的孩子和老人怎么怀疑,跑到楼上的赵晴往屋里看一眼,立马捂住嘴说:“老师原来还在吃饭,早知道我和我哥晚点来。”
  “没事,你们都进来坐吧。”宁云夕喊道,对老二孟晨逸使个眼神。
  孟晨逸带着后面来的人进入屋内。
  赵晴和赵阳兄妹俩进门后,喊:“老师。”
  “找我什么事?”宁云夕问他们。
  赵晴走到她身后悄声说:“老师上回不是带了个学生到我们学校的医院参观吗?我们学校有人问我,是不是老师有好的保送生推荐名额,我马上来给老师报个信儿。”
  宁云夕怔了下:“不是说你们北医大没有要保送生吗?”
  “最新的消息是说有的,试点,大概几个名额而已。小儿科属于小科,可能会有所照顾放在试点里面。”
  听见赵晴这样一说,宁云夕真觉得是大惊喜。
  赵晴说:“打不通老师的电话,所以我和我哥哥跑了过来。也担心老师发生了什么事。”
  宁云夕就此看看自己丈夫:看看吧,你把电话线都拔了。
  孟晨浩挑着眉宇霸气地回应媳妇:先吃你的饭,我都说了凡事有我兜着!
  接到他那双明显有点儿不可抗拒的目光,宁云夕乖乖捧起饭碗吃饭先。
  赵晴和赵阳同孟晨逸一块坐下来,和孟晨逸提到:“估计尚贤不会来,他们学校只招八年博士生。应该没有保送生名额。”


第742章 【743】学生来访3
  “我是没听他提起过,要是有估计魏教授会直接打电话给我大嫂了。魏教授带博士生的。”孟晨逸道。
  “听说那个医学教授的儿子现在是我们宁老师的学生?”
  “是。”孟晨逸说,“听说他数学很好。不过我觉得应该先听听我大嫂的意见再说。”
  “什么是保送生?”孟奶奶听着他们几个的对话很迷糊,问其他人。
  “三姐你知道吗?”孟晨橙转头问自己三姐。
  孟晨熙沉默了下后,说:“就是成绩很优秀的,不用参加高考可以进入高校的学生。”
  “可以不用高考直接进入大学?!”孟奶奶和孟爷爷惊讶着。
  “晨熙,你怎样?”孟爷爷赶紧问自己孙女有没有这个机会。
  宁云夕告诉老人家:“晨熙要考的北广,不是招保送生试点的学校。”
  孟爷爷放下筷子,哎呀一声,叹着:可惜!
  “没有关系的。”宁云夕说,同时是对老三说,“保送生有好又坏。有的保送生去到大学,没有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反而有些懈怠,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所以学校要看学生的多方面来考虑送哪个学生保送比较好。”
  孟晨熙想想也是,如果听说可以保送了或许自己不会更努力去学习了。能参与高考如同自己大嫂说的,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次历练。
  问题是她二哥这些人这么着急来这里找宁云夕做什么。
  家长顾虑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其实吧,大学同样忧虑着好的生源被其它高校抢走。这样使得有保送生录取资格的学校,肯定是要提前和高中打好招呼,鼓励高中把最好最合适他们高校的学生给自己。好学校好教授缺好生源,好比是巧妇难为无米炊。高校毕竟不是基础教育,属于专才人才教育。没有所谓可以把普才变为天才的能力。只有把天才打造成更上一层楼的能力。
  宁云夕对高校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搞基础教育的高中老师,她同样希望自己的好学生可以进入好的高等院校更上一层楼。
  吃完饭,宁云夕坐到自己的学生中间,先询问学生们到了大学后的学习情况。很快她家里又来了人。宋信齐来了,带了人大的消息。宁云夕前年教出的毕业生去到北大物理系就读叫做李想的学生也奔她这里来了,和孟晨逸一样为了魏则新来的。
  孟晨逸和李想担心的是,魏则新会不会因为自己父亲的关系而选择去读医。关于这点,宁云夕和他们说:“魏教授是个通情达理的父亲,不会说勉强自己孩子一定要继承自己的事业。魏教授自己都认为,或许自己儿子不太适合读医。因为魏则新更喜欢钻研在课本里面。”
  “所以老师的意见是什么?”宋信齐问,“他数学好,其实去人大读金融也不错,和我一样。”
  “不,他和你不一样。你脑子灵活,读金融同时需要会点人情世故。他不行。他适合去北大读基础学科研究。”宁云夕一句话,让李想高兴了,让孟晨逸和宋信齐失望了。


第743章 【744】学生来访4
  好久没有和自己以前的学生在一起了,宁云夕和他们几个聊得一个尽兴。
  磊磊咚咚咚跑过来,缠住二叔要抱抱。孟晨逸把小侄子抱在膝盖头上一起听着其他人说话。
  “老师,你上回说到说是未来将进入我们国家金融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到了大学才知道,我们国内第一个股份制公司已经上市了。第一支股票即将发行。我不清楚的是,这些与我现在所学的金融,以及我的数学优势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宋信齐提出这样的疑问,应该是去到大学后从基础学科学习转到专业学习的一种不适应。
  这同样是在座大学生心里面的一些疑虑所在。
  宁云夕说道:“在18世纪初,和牛顿同时代的着名数学家伯努利曾宣称:从事物理学研究而不懂数学的人实际上处理的是意义不大的东西。这样的说法对那时候的物理学而言是正确的,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不一定对。现阶段国内,是没有经过任何数学训练的人好像都可以运作银行。可是你会很快发现,从事银行业工作而不懂数学的人实际上处理的是同样是意义不大的东西了。历史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原先在军事系统工作的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是进入了华尔街,很多金融大公司雇佣数学博士或物理学博士。金融市场不是战场,却远胜于战场。”
  屋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听她说话。
  “晨逸现在在学的计算机技术,基于数学和物理技术的突破。未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技术将成为各行各业必备的工具和技术条件,这点已经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预感到的发展方向。你学金融,数学肯定是最重要的。基于数学起来的总精算师,在国外是属于特别高薪的职业。”
  宋信齐听着她这一席话,似乎已经明白到了什么。
  宁云夕也知道这个聪明的有点儿趋利的学生肯定能理解她话里的言外之意。
  搞金融,确实先需要有机会到国外锻炼一下的。国外的金融业发展比现阶段的国内是甩出一条大马路去的。去了国外学习先进的理论再回来报效祖国,是好事。
  磊磊听妈妈讲课,懵懵懂懂的小脸蛋一直认认真真的,没有一点不耐烦。
  这使得宁云夕的一帮学生都笑起来对孟晨逸说:“晨逸,你这个侄子,是不是得了你的真传?”
  感觉磊磊这个安静的性子是很像孟家老二。不止他们一群人这么觉得而已。
  孟晨逸只知道,这个小侄子和他很投缘。他说的东西小侄子能很快理解,小侄子说的他也很快能懂。磊磊抬起小脑瓜对着二叔要求着:“二叔,讲故事。”
  “好的。”孟晨逸对小侄子的要求都是有问必答的。
  磊磊高兴的小脸蛋露出羞羞的小笑脸,小手拉着二叔的手去拿自己的故事书。
  其他人看时间差不多了,和宁老师告别。
  赵晴赵阳要走的时候说道:“老师,我们现在有点儿积蓄了,想还给你当年借我们的学费。”


第744章 【745】更爱他了1
  “你们哪里来的积蓄?”宁云夕惊问,“平常有没有好好吃饭,不可以省吃俭用。”
  “老师,我们这是在大学拿了给人辅导功课的零钱。”
  听他们这样说,宁云夕放心了,但是不急于让他们还钱。
  学生们走了以后,缠着二叔讲故事的磊磊突然对二叔说了一件事:“小姑姑,一百分。”
  家里人才知道,小五的学校已经发期末考试成绩了。
  “你怎么不说呢?”孟奶奶对着小丫头瞪眼睛,“考不好吗?”
  “磊磊说她考了一百分怎么会考不好?”孟爷爷道。
  所有人质询的目光望过来,孟晨橙将自己语文和数学考试试卷拿了出来。是两科都一百分没有错。这下所有人更加惊讶了,考一百分不得高兴死了,为什么不拿出来。
  孟晨熙看着妹妹突然想,妹妹整天关心她考的怎么样,自己却极少关心妹妹学习怎么样了。妹妹担心她考不上自己想上的大学,自己作为姐姐却——
  “晨橙。”孟晨熙对着妹妹感到很愧疚地说。
  孟晨橙看看多嘴的小侄子,鼓下腮帮子:磊磊!
  磊磊不清楚自己干了什么坏事儿,只是小嘴巴对其他人重复地说:“小姑姑,一百分。”
  一百分不是棒棒的事儿吗?磊磊想。磊磊为小姑姑高兴嘛。
  宁云夕接过自家小丫头的考卷,扫了考卷上几眼后,登时脸上一冷。
  孟晨橙这时候对所有人说:“班上不止我考一百分,好多人都考一百分。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
  看出了媳妇表情不对,孟晨浩走了上来问:“怎么回事?”
  “太简单。题目出的太简单了。她都四年级了。这时候应该考卷上不止出现基础题,应该出一两道适当的难题锻炼提高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了。”宁云夕一边说一边开始有点后悔了。她听说桂花路小学的老师很好,但是没有想到这种好是因为考题简单的好。不过那里的老师接待他们转学的家长时确实很客气。
  “你说班上有一半人以上都考一百分,不对吧?”连不是搞教育的孟爷爷都听出了蹊跷来。
  “我在八一子弟学校读书的时候,都没有考过这么多一百分。”小丫头孟晨橙对对自己的小手指,心里有点儿忐忑,总感觉这个一百分她拿的好虚。
  哥哥姐姐们都诧异地看着她。
  “你觉得不对怎么不说,不出声?”孟晨峻抱怨妹妹都不说自己的事。
  孟晨橙看看哥哥姐姐:“四哥要中考,三姐要高考,我不是才四年级吗?”
  孟晨熙和孟晨峻都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妹妹太好了,只顾着他们。孟晨峻捏着拳头感觉要砸自己一拳似的。想着自己有事,妹妹小五经常在他后面跑上跑下的。孟晨熙蹲下来抱住妹妹小五抱紧了。
  “要不是磊磊说出来?”孟晨逸回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小侄子。这家里真是只有磊磊最关心小姑姑了,其他人通通必须在这件事上感到惭愧,连磊磊都比不上。


第745章 【746】更爱他了2
  宁云夕感到了自己责任重大了起来。当初一开始她是没有想到这个结果的。因为想着小学教育差不多。现在,她完全可以理解那些学生家长们为什么非得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了。
  不是老师态度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学校是不是积极治学教学的问题。
  出个简单的考题,学生都考好了,看似老师和家长学生皆大欢喜。可是,到了统考的时候怎么办。小升初怎么办?不是自己学校出题的。要全市一个起跑线竞争的。这样简单的考试怎么锻炼出学生未来升学考试的能力。
  不当旁观者不知道,一当学生的家长而不是学校的老师才能意识到真是什么状况都可能发生。
  孟晨浩感觉到了她深深的担忧,不禁起了疑问,和她一起到房间里商量着。
  “你是觉得晨橙现在的学校的教育出了问题吗?该转学吗?”孟晨浩问。
  “现在不是转学的问题。这附近没有其它小学了。好的学校离我们这里远,老人家去接送孩子很不方便的。爷爷腿脚不好,不可以走远路。奶奶身体年纪大了,而且得做饭什么的,像这样的大冷天让他们去接送孩子不实际的。”
  “现在孩子的学习是不是最重要的?接送孩子的事情我们一家人肯定能商议着解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却不是这个。而是,既然你作为老师都发现了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学校反应督促学校改进?不能只顾着我们一个孩子的。”
  宁云夕抬头看了看丈夫。
  “怎么了?”孟晨浩发现她的眼神有些不对。
  宁云夕苦笑:“估计,你这个难题,国内国外的教育界多少年都没有法子解决。”
  “为什么?”
  “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平均。如果你到乡下,你记得郑家洼小学吗?你说只有一个管老师,怎么让改进?”
  “问题它这是一个首都的学校。”
  “如果它本身的师资力量不够的话,比如我们原先八一子弟学校,要不是彭校长动用了他全部积蓄和力量去找老师动员老师,能有今天的好结果吗?一如你们部队不是有精锐部队吗?精锐部队也是从其它部队挑出最好的军官和兵来。本身每个行业都是一个竞争的行业。”
  “如果像你这样只一面强调困难,这些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要怎么办?我和你说,宁云夕同志,在部队,没有什么精锐部队。所有有荣誉的部队,都是像彭校长那样自力更新艰苦奋斗起来的。靠着一场场实战用战士的热血换来的。硬件条件可以没有,但是精神上先输了,不拼搏不奋斗不敬业了,每个行业都这样以后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何况是事关孩子的大事。”
  说到对于孩子的事儿,他继承了侯军长那些首长们的精神,很关注在心头上的,尽力而为。
  “如果我们去学校直接反应学校自认没有能力改进。我认为,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帮助这个学校,我和政委商量着看能不能写封信去市教育局想想办法。”孟晨浩说完,转身出去给曹德奉打电话了。
  宁云夕望着他的背影,感觉自己更爱这个男人了。


第746章 【747】给儿子做个模型1
  有些事情确实需要他来办好过她来办,他有这个力量比她更有能力办好。放心让他去办。宁云夕走去和小丫头说:“晨橙,以后,你把每天上完课你记的老师笔记和作业都给我看看。”
  孟晨橙高兴地点点头,宁老师终于有空可以辅导她这个小的了。
  摸摸小五的小脑袋后,宁云夕走回去和儿子说几句。这回儿子算是立了大功。走到客厅沙发那里,只见儿子坐在二叔的膝盖头上听二叔讲故事。
  本以为老二拿的是磊磊的童话书,结果孟晨逸手里拿的竟然是一份少年报。宁云夕登时脑袋里警铃大作。果然是,儿子磊磊的小手指着她写的那篇文章署名:“妈妈。”
  孟晨逸流露出微笑对着小侄子说:“是,是你妈妈的名字。”
  宁云夕尴尬得要死,想着儿子什么时候居然知道自己妈妈的名字了。
  别说,两岁多的磊磊连爸爸二叔的名字都知道的样子小嘴巴数着:“妈妈,叫宁、云、夕。爸爸,孟、晨、浩。二叔,孟、晨、逸。”
  老二都惊呆了,稀奇地掰过小侄子的小脸蛋下巴问:“磊磊,你从哪里知道的?”
  “小姑姑。”
  小丫头孟晨橙见到情况不妙,拔腿就跑,溜进自己房间里装死去了。
  这两个家里最小的曾几何时已经好到这个地步了。孟晨峻都讶异着,何时起,自己妹妹小五不和他最亲而是和小侄子磊磊最亲了。
  孟晨逸想了一下,突发奇想,问小侄子:“知道你四叔叫什么名字吗?”
  “孟、晨、峻。”
  “你三姑姑呢?”
  “孟、晨、熙。”
  小侄子磊磊的普通话确实是好,咬字咬的非常标准。当然,这有小丫头教的好的功劳。
  宁云夕估计着,小五给她儿子教家里这么多人的名字,八成也是怕磊磊走丢丢找不到大人的时候可以多说点家里人的名字。
  “二叔。”磊磊继续要求着,小手指着少年报让二叔读妈妈写的文章。
  说到这篇宁云夕写的蜂房科普文,孟晨逸今晚上才从小侄子口里第一次知道,一听都十分想拜读大嫂的文章。拿着报纸,孟晨熙仔细阅读起来。
  孟爷爷孟奶奶方才知道自己的大孙媳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里,齐齐搬小板凳过来听。至于孟晨峻和孟晨熙当然是拿到少年报的时候第一时间抢先阅读了,但是现在再听自己的学霸二哥讲一遍同样兴致勃勃。
  “蜂房的秘密,在于它的六角柱状体。”老二孟晨逸自己边按着报纸上的字眼读,一边自个儿都得嚼嚼体会宁云夕所写的文章里头富含的学识。
  什么叫做六角柱状体?不要说小孩子听不太懂,两个老人都一脸懵。
  磊磊看着妈妈在报纸上画的图形,小手摸着好像要把图形从纸面上抠出来一样。
  孩子太小,肯定连报纸上的几何图形都看不懂想象不出来。宁云夕回头在房间里找出纸来,现场裁剪折叠,给儿子做了几个六角柱状体然后用胶水契合起来变成一个蜂房的粗糙模型。


第747章 【748】给儿子做个模型2
  孟爷爷孟奶奶一下子惊叫道:“真是和我们在乡下看到的蜜蜂巢里的洞眼有点像。”
  磊磊拿着妈妈做好的小模型,得意地给二叔看看。
  孟晨逸翻来覆去地看自己大嫂做的模型,他这个学霸越看都越觉得有意思,对宁云夕说:“大嫂,你做的这个东西我拿回去给我们学校读工程的师弟看看可以吗?”
  “可以。不过这种东西小儿科了,他们估计看着没有什么感觉。”宁云夕道。
  “不,我觉得他们看了肯定会有所联想的。”孟晨逸说。
  磊磊听说二叔要把妈妈做的东西拿走了,小手抓住二叔的手腕。
  孟晨逸明白小侄子的意思回头对小侄子说:“磊磊,二叔拿去学校给其他学习的哥哥看,看完拿回来给你好吗?”
  听二叔说保证会拿回来,磊磊点了点小脑瓜答应下来。同时,孟晨逸把少年报都折叠整齐了塞进自己衣服的口袋里一并带回学校给其他人看。
  这下子,不止磊磊,其他几个孩子都看起了自己二哥:你干嘛把我们喜欢的报纸都拿走?
  孟晨逸被弟弟妹妹看得有些尴,道:“就借两天。”
  由于学校有事,孟晨逸晚上没有留下,走的时候和几个弟弟妹妹都打了招呼。孟晨熙站在那里等了会儿,突然听见自己二哥说了一声:“晨熙,听说你考得好,我为你感到骄傲。”
  孟晨熙的心头忽然酸了一下,对着自己二哥用力地点点头。
  寒假到了。
  大早上宁云夕拎着书包走去学校的时候,发现校门口徘徊着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看到她,转身就跑。
  走到学校门口的收发室,宁云夕问在这里看守的校工阿姨:“那几个孩子是怎么回事?”
  “隔壁学校的学生吧?经常来我们这里校门口溜达的。这种事不是现在才有的,宁老师。常有的。你忘了,前段日子我们校领导还报了公安局。现在是寒假了,这些孩子不上重点高中,不用补课所以又到我们这边溜达了。”
  “为什么到我们校门口溜达?”
  “大概是想多看看重点高中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读不上嘛。”
  从收发室阿姨口里听说到,宁云夕知道了在这个片区,除了首都四中以外,另有两所普通中学。这些到四中校门口溜达的人,或许是想多看看名校什么样子。真是这样的吗?
  宁云夕进到学校里碰到了贺主任和杜老师以及顶替夏老师成为数学组组长的冯组长。
  贺主任正和冯组长交代着,说是这段时间要他和宁云夕一块从兴趣班里选拔出几个学生,准备到市里去参加奥数竞选。
  由于全国的奥数选手选拔是在三月份。所以市里的选手名额先确定出来只能在寒假了。
  和冯组长交代完,贺主任又到宁云夕面前说道:“刚才,杜老师和我说了,我的意见是,宁老师您可以多提点建议的。现在保送生是试点工作,每个学校都在进行尝试。收集多点意见多点探索,有利于我们以后的教育事业发展。听说,你在高校的学生找你了?”


第748章 【749】原来他喜欢的是1
  学校领导的消息都灵通。宁云夕只能回答:“是。”
  “高校那边应该会听取你一些意见的。毕竟你之前在原先的高中给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的生源。口碑好,自然人家会找你了,宁老师。”贺主任摩擦着掌心说,“我们这里把学生名单送上去,但是每所高中都会送,具体高校录取谁都是一个问题。”
  可见这个高考没有开始呢,光是保送生的推荐和录取已经成为各个高中在竞争的一项成绩了。如果能提前和高校做好沟通工作,无疑,推送上去的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