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长嫂奋斗记-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晨熙跳了起来,冲着小侄子:“磊磊,你竟然都能背我念的稿子了吗?”高兴地说着,她手舞足蹈地抱住小侄子用力地亲两口。
老三居然可以在学校电台一线读稿子了。宁云夕和孟晨浩当然都知道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孟晨浩对妹妹道:“骄而不傲。”
“是,大哥!”孟晨熙点头。
宁云夕抱儿子回小凳子上吃饭,再去接电话。
电话是江静蓉打来的:“你们家孩子了不起,现在彻底出名了。”
老三和小五的光芒是藏不住的。宁云夕和孟晨浩都深知这一点。该来的终于是要来的。
“我其实一直想问你们,之前没有人找过你们家小五唱歌吗?”
第1347章 【1348】藏不住的光3
找,肯定很多人来找过。别说小丫头第一次亮相时的惊天动地,文工团老师们的不依不挠,最终倘若不是侯军长拍了铁板不让,这会儿小丫头在文工团里的了。
“是这样的,北广有个老师准备出版一盒儿歌磁带。无意中听见了你家小丫头的歌声,说是惊为天人。想请你家小丫头在他要出版的磁带里唱歌。”江静蓉受人委托对宁云夕道出了他人的请求。
宁云夕道:“这事我们家里人需要商量商量。毕竟,晨橙现在六年级了,要准备小升初。”
录磁带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是像老三今天带小五那样去北广玩玩。出版的磁带要严格的要求,录不好得重录重录再重录,甚至需要再培训。这样一来,孟晨橙所有的时间都需要被录磁带占满了。
这样会不会影响小丫头的学习呢?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年侯军长不让小丫头去文工团。那么小的孩子,先打好文化课基础,长大了想学艺术去考艺术大学不好吗?急着让孩子出名做什么?孩子出名了是家长光鲜还是孩子光鲜?
像小丫头这样单纯无邪的孩子,肯定没有想着出名。作为家长是不可以把自己想出名的念头加注在孩子身上的。
江静蓉得知她的顾虑,想了想颇有道理,说:“我回头和那老师再说说看,或许这事情有什么解决的方式。如果能让孩子两者兼得,我感觉这事儿挺好的。”
可能江静蓉是出身这个行业的,深知这个机会难得,不想这么快替小丫头放弃。所以这么说。
宁云夕感激对方为自己孩子着想,随即两人谈到了江静蓉的儿子胡斌准备来她家补习的事情了。
之前由于江静蓉的丈夫胡军同志的工作岗位调整未到位,继而是耽误到了转校的孩子。现在,孩子准备插班,不知道首都四中收不收。江静蓉对此心理压力挺大的。
“初中而已,不用太紧张。”宁云夕安慰她。
“谢谢你,宁老师。”江静蓉感激地说。
挂了宁云夕回来和丈夫说到了江静蓉提到的事情,又说到了给小丫头报了小记者专栏的事情:“我本给我们家两个女孩子都报了。可是,老三超龄了,不符合条件。晨橙可以去少年报接受培训。”
说自己又可以去少年报参观学习了,孟晨橙从椅子上跳起来,自己先蹦蹦跳跳地表达一番喜悦之情。磊磊见小姑姑激动,跟着小姑姑跳跳跳,给小姑姑跳跳迪斯科。
家里其他人看着这两个最小的孩子像小疯子一样,一片又好笑又不得不憋着的。
“磊磊,来,我采访你。”孟晨橙回头,突然把自己的手握成拳头变成一只话筒放到小侄子面前。
磊磊被小姑姑这个动作吓了一跳:这是啥?
“采访采访,我在采访你了,磊磊。我现在是小记者了,要采访你。”孟晨橙用力地向小娃子说。
采访是啥?为什么小姑姑突然这么用力?
第1348章 【1349】藏不住的光4
磊磊这个小爷被吓坏了,咚咚咚跑到了妈妈背后躲起来。
“哎呀,磊磊。”孟晨橙跺脚,有点儿对小侄子恨铁不成钢的,“我是采访你,你要登报了,你居然躲起来,躲什么?”
“没有人想因为你采访登报的。”孟晨峻调皮地给妹妹小五泼一下冷水先。
“我才不会想采访你!”孟晨橙毫不客气反击回他的话,说完,她把拳头话筒对准了二哥,“二哥,我要采访你。”
孟晨逸:“这——晨橙,要不你去采访其他人——”
“哈哈,看吧,我就说是这样。”孟晨峻抱着自己的肚子笑。
孟晨橙鼓起的脸蛋和磊磊一样变成青蛙样:怎么没人希望被她采访呢?
宁云夕走过去和小丫头说:“当记者不是说只是做采访工作,更何况采访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这些都需要你去报社学习和培训,到时候你要拿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来。而且采访被人拒绝,对记者来说是常有的一个难题。”
原来是这样的。孟晨橙扭着头听着自己大嫂说话,听完点了点头:“我听大嫂的。”
磊磊又跳跳两下给小姑姑鼓劲儿。看到小侄子蹦蹦跳跳,孟晨橙那股劲头又起来了,拉着小侄子的小手又蹦又跳唱起了采蘑菇的小姑娘。
所有人看着都觉得,这个小丫头还是唱歌好了,别当什么小记者了。
和小丫头说完话,宁云夕到了老三面前表扬下老三的表现,按着老三的肩头说起了悄悄话:“感觉怎样?喜欢那里吗?”
“喜欢。”孟晨熙老实答,特别喜欢电台,感觉自己都是天生属于那个地方的。
“对于喜欢的东西,你肯定特别有冲劲,我相信你。但是,晨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宁云夕说。
孟晨熙不由嚼起了大嫂这句耐人寻味的话。第二天回大学拿到了周末录好的磁带。
将磁带放到她手里时,杨栝说:“那天来的人都是你兄弟姐妹吗?”
“是。”孟晨熙没有多想,应了句是。
杨栝听她这样说,没有再问。
庄老师来了,一来按着孟晨熙的肩头夸:“那天你表现的不错,虽然我不在学校,可是都听周围老师说了。都说,这个广播电台里从来没有听过的女声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吗?”
孟晨熙紧张地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轻松点。”注意到了她的表情,庄老师笑道,“都说挺好的,都在问你是谁,说明这是好事。”
杨栝在旁接了句:“是。”
没想,庄老师回头说起他:“我说你,快要上任的杨台长,这么急于表现了?你不想想她倘若失败了怎么办?”
“当时做决定的人是我,所以责任绝对不在她身上在我身上。”杨栝道。
孟晨熙转头看到他脸上。
只见他一脸淡定着,似乎真的是打算把她的锅背到他自己身上去。
庄老师愣了愣后,打下他的胳膊:“行,杨台长,有担当!”
杨栝点头,表示着这不是身为台长该做的吗?
------题外话------
亲们,晚安!
第1349章 【1350】名声飞扬1
庄老师表情轻松了下来,夸着他说:“让你当台长是对的。不过,你想好了副台长人选吗?”
副台长都是台长确定以后由台长提出候选人,这样有利于今后电台工作的搭配和进行。
“暂时没有想好。”杨栝道,“反正,两位师兄还没有正式走。”
“快点想,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给我们一个答案。”庄老师对他说。
杨栝在庄老师走后像是叹气的样子。
孟晨熙想着他都当台长了,竟然为副台长的人选叹气?于是想到了大嫂之前对她的教导,说到在广播电台实习,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与人相处。
和班上当班干部完全不一样的性质,到了电台,都几乎是学生自己做主了,干的活都要学生自己来想,相当于实际工作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关系肯定远比当班委复杂。
“你现在在班上做什么职务?”杨栝突然扭过头问她。
孟晨熙不清楚他为什么问她,说道:“暂时没有。”
当班委的话,她当得快滚瓜烂熟了,从上小学开始经常被老师看中挂职班委。说真,当班委当来当去都那个样,她不是马晓丽那种激情四射将班长职能发挥到超常的人,所以都是老师有事吩咐下来她去做。当不当班委,她已经不稀奇了。再说,她大嫂还说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杨栝却有一些吃惊她怎么没有当上班委。当班委是第一步,紧接着是当学生会干部。这些都是需要去争取的。
孟晨熙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狡黠一笑:“我比较稀奇电台的工作岗位。”
不想当学生会的干部,想当电台的干部。不得不说,她这个想法,胆识过人。
肯定是有人和她说了什么,杨栝想。确实,电台挑干部的时候,如果那人身兼学校干部多职,肯定不选的,因为电台希望你全心全意把电台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一旦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电台和学生会的工作肯定会在时间上有冲突,根本无法调解好。像他,为了当台长,自己学生会那边的职务都卸掉了。
杨栝哪里想到,这都是她有个超级厉害的大嫂。
“杨师兄。”有人走过来通知,“今天北大那边广播电台的编导要过来,说是北大的才女要亲自过来。”
“合作办活动的事情是吧?”杨栝问。
“是。”
两个学校的广播电台之前决定联合办一个针对两校新生的采访新闻联动活动。
北大电台的人下午过来的,孟晨熙刚好回到电台,一眼望过去见着那个长发飘飘的背影有些熟悉,再细眼一瞧,这不是去年追她二哥的江思燕吗?
江思燕回头看到孟晨熙,道:“你在这。”
“你们认识?”杨栝等人问她们两个。
孟晨熙正想要怎么说,没想江思燕大方地说道:“我之前崇拜她哥哥,经常去她家。”
“她二哥!”有人想起周末发生的事喊,“t大的学霸是不是?”
“是t大的学霸,就是不一样。”江思燕道。
第1350章 【1351】名声飞扬2
众人都听出来了,她被孟家老二甩了。
角落里听着的李露露和张凯大为惊讶,是因为江思燕在首都学生届里真的算是挺有名气的一个才女了。这样都能被孟家老二甩了?孟家什么背景能让孟家老二如此甩了江思燕?没有听说过孟晨熙家里啥背景的。
江思燕望着众人那个表情,笑道:“我原先也以为,后来才知道,他家里人是非常有才华的,看不上我很正常。我姑妈都得和她家里大嫂打好关系。”
李露露回想起了王芳事件以后那些女生们谈论着孟晨熙大嫂是小学校长。
“你大嫂当校长了吗?”江思燕吃惊地问,俨然之前她都没有怎么留意孟家人的信息了,所以不知道孟家这两个月发生的事。
孟晨熙轻轻点了点头,不想多说,因为她大嫂要低调。
其他人却更好奇江思燕的表情了,这么说江思燕刚才那话针对在宁云夕没有当校长之前说的。宁云夕没有当校长都很厉害了吗?
“老厉害了,她大嫂。教出来的全是高考状元。”江思燕说,“而且,想成为她大嫂的学生完全不容易。”
“不是说教小学的吗?”李露露不禁冲出来问。
“什么小学?人家去小学当校长应该有其它原因。她大嫂刚出来实习的时候,就已经教出高考状元了。是首都四中的名师,学生是国际比赛得奖选手现在留学到美国麻省理工去了。世界着名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教授去她大嫂家拜访过,你们说呢。”
众人听着江思燕的话,只觉得被一震一震的,久久均未能回过神来。
孟晨熙却由江思燕的话想到了曹希敏。那时候他出国并没有通知她,是傅玉告诉她的,只说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去机场送他的只有曹家人,估计是曹家人想低调行事。傅玉是接到蔡维的小道消息和蔡维一块跑去送他。
傅玉说她不去送他也好,免得他伤心。
为了他着想,她可以不去送他,但是,她心里是想去送送他的。不知道他怎样了。现在听江思燕无意中提及,心里重新涌起了这些念头。
“这——”李露露回头看看老乡张凯,示意对方说句话。
张凯说不出任何话,只知道听江思燕讲她大嫂好像只是个老师而已,可是听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李露露看他不开口,自己说了:“说来说去,不就是个老师嘛。”
老师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老师能了不起过科学家吗?老师能了不起过明星吗?老师再强都没有科学家和明星红。
一帮人诧异地看着李露露的表态。
孟晨熙听有人污蔑自己大嫂的神圣职业,固然生气说:“你难道不是由老师教出来的?你从小是自学成才吗!”
李露露回过头,目瞪着她,老半天,挤不出一个字眼。
“青出于蓝胜于蓝,不要以为你了不起。哪怕你当了科学家,当了当红明星,没有老师小时候带着你学文化,你啥都不是!”
孟晨熙义正言辞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集体默言。
第1351章 【1352】学生来信1
拿到了磁带,孟晨熙傍晚兴冲冲跑回家打算先放给妹妹小五听听。
回到大院的时候,门口的警卫告诉她:“宁老师有信,刚送来的。”
有大嫂的信?孟晨熙走过去帮大嫂拿信回家。警卫将信递到她手里,她一看信封上几个字,是曹希敏的字迹。
“宁云夕老师亲启!”
他在信封上这样尊敬爱戴地对她大嫂写着。
孟晨熙高兴地拿着信急忙给大嫂送去。
楼上,宁云夕是回到家了,今天回来的早在帮孟奶奶做着晚饭。
孟奶奶问她:“听说李老师要走了?我怎么记得她以前已经是副校长了。”
“是的。她学校早开学了,是年级组长了,但是偶尔还得给学生上上课,学校也有任务给她。”说到李小慧后来怎么没有当副校长而去当年级组长了,都是因为后来市教育局看好八一子弟学校又给这个学校送来了一个领导人才,余光中继续担任正校长,李小慧则就此请辞了。
“这岂不是可惜?”孟奶奶说。
不可惜。因为李小慧从一开始都没有打算当这个副校长的。李小慧自认自己刚出来当老师,学习的东西有许多,这么快去担任重要岗位反而不好。宁云夕觉得她的想法是对的,操之过急反而不利。要不是当时彭校长倒了没人的话。
“大嫂,你有信!”
孟晨熙冲进家里的喊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孟奶奶和宁云夕都从厨房里转过头。
“你怎么回来了?”孟奶奶好奇老三今天居然从大学里回来。
孟晨熙来不及回答奶奶的话,举着信跑到了宁云夕面前。
从老三表情上看出了什么,宁云夕的手擦干净后接过她手里的信,先是看到了信封上的落款人,笑道:“是希敏的信。”
本来她听老三的喊声奇怪会是谁写信来,因为一般工作上的来信都寄到她单位去了。而家里人来信,宁爷爷宁奶奶更喜欢打电话找她方便而不是写什么信。
这年代,打国际长途电话是又费钱又费时。所以曹希敏只能给她写信。
宁云夕望了望老三和孟奶奶好奇的表情,于是在她们两人面前拆开信封,取出里头的信纸说:“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
孟晨熙早伸长了脖子,只看她刚才手里掂着信封已经感觉到有些分量,结果大嫂抽出来的信纸足有十几张之多。
他写了什么给他大嫂,需要写十几张纸?
宁云夕一扫信纸开头几行,几乎一目十行简略扫了之后,对孟晨熙他们说:“没事儿,他挺好的。”说完这话,宁云夕拿着信纸走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孟奶奶都目望着大孙媳妇的背影疑惑着:真没有事吗?
孟晨熙心头着急,又不好问,毕竟他信写给她大嫂又不是写给她的。跟着自己大嫂走出厨房来到客厅,突然听见娃子一句声音。
“三姑姑。”
孟晨熙抬起头,看到了小侄子,接着看见了和小侄子坐在一块陪小侄子玩的她二哥以及林尚贤,不由一吓:“二哥——”
第1352章 【1353】学生来信2
她居然没有能及时发现两个哥哥在家里。
孟晨逸冲她的表情莞尔,回想着她刚才冲进家里时谁都没有看见的样子,问:“是曹希敏写来的信吗?”
“是。”孟晨熙道,“他写给大嫂的。”
听她的话里像是有一丝的沮丧,林尚贤暗中拧了下眉毛。
哥哥写给妈妈的信,磊磊也好奇,从自己的小板凳站起来要过去看看。
孟晨逸没有拦住小侄子,他一样好奇那个出国到麻省理工的人能写些什么。毕竟他没有出过国不知道国外的事。
磊磊走进了爸爸妈妈的房间,到了妈妈的工作台边,扬起小脑袋看着妈妈的侧影。
宁云夕借着台灯的光全神贯注地阅读着学生从国外的来信。
曹希敏出国的时候,所有人最担心的无非是怕他出到国外水土不服。这种水土不服不仅仅是表现在生活习惯上,还有学业学术上。
生活习惯上可以慢慢地适应,但是,学术学业上的适应学校不一定给你时间的。
宁云夕很清楚,这个年代国内的教育科研水平与国际而且是与最先进的美国相比的话,那是差很大很大的一截,说差个百年时间都不为过。
然而能出国留学,在这个年代来讲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宁云夕鼓励曹希敏去。
磊磊的小眼睛看着妈妈严肃的表情,小脸蛋上露出了一丝担心。
家里电话响了。
宁云夕站了起来,似乎已料到电话绝对是找她的。磊磊跟在妈妈后面像只小尾巴,哪怕妈妈现在忙没有发现他在。
拿起话筒,对面传来的希敏妈妈的声音:“宁老师,我儿子的信你收到了吗?”
“刚收到。”宁云夕道。
“真是麻烦你了。现在,我们都有点后悔送他出国去了。虽然他姑姑姑丈总是说国外和国内差距很大,我们听了都没有怎么觉得,如今他出了国后——”希敏妈妈断断续续地说着,口气里那种担忧之极是显而易见的,“他姑姑姑丈建议他写信给你。有些学术问题,他姑丈都没有办法帮他解决。”
从希敏妈妈的话里可以想见曹希敏如今在国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国内国外的差距之大,由于国门刚刚打开,很多国人刚看了一眼国外的世界肯定是不大懂不大了解的,没有亲自出到国外更不用说对差距的深刻理解。
宁云夕知道,曹德英夫妇俩说说差距大,其实并不是指老百姓的幸福感。现在国内老百姓日子会越过越好了,不见得比美国人差。差距大,往往是处于学术界顶层的人发出来的,因为他们亲自见识了人家的科技水平。国内刚要重新起步科技发展怎么与他人相比,确实是没得狡辩的。
“再担心也没用。孩子终究是要出去的,他有这个能力。”
“宁老师你说真的吗?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听希敏妈妈讲,曹希敏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当然他有这个能力。”宁云夕很肯定地说,“不然人家干嘛邀请他过去读书,他倘若没有这个能力,先打脸的是人家学校。”
第1353章 【1354】学生来信3
希敏妈妈一听宁云夕这话总算是放松了一些,笑道:“找宁老师是对的。没有宁老师,我估计我儿子得灰溜溜回国了。”
所以说出国不是全凭一腔热血的事情。出国涉及到的绝对不是钱够不够你出国读书的问题,如果你出国是做学术的,能解决你出国难题的只能是学术导师。
对此希敏妈妈道:“他姑丈也说了,如果没有宁老师,他是不太赞成希敏出国去的。毕竟国外的高校和科研环境说白了,说是对我们国人有相当重的歧视。”
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全世界都知道。在美国科学界里,都有一些科学家发出过种族歧视的言论。
“但是,因为宁老师你和希敏说过。”希敏妈妈道,“他姑丈都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什么东西都没有比心态重要。他能坚持这么一两个月下来了,他的心态,都超乎他爸爸的意料了。”
曹德工其实就站在自己媳妇后面听着,听到媳妇这句话张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字眼。儿子平常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做事有些不经大脑少不了挨他批评,但是,最了解他儿子的反而是宁云夕。宁云夕看出了他儿子最宝贵的一样东西。
曹希敏是心态好,对自己太有自信了。
宁云夕冲他们夫妇俩笑一笑:“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了。他能向我写信求助,说明他自信心未灭。我去给他写回信。”
“谢谢你,宁老师。你写完,我们让人快速给他捎过去。”希敏妈妈说,可见当妈的爱子心切。
通过正常邮政渠道一封信从国际来回是很慢的,所以曹家人应该是叫人帮带信。
宁云夕挂了电话回去给曹希敏写信。她这一伏案,完全忘记了时间。
孟晨浩回家的时候,菜都端上桌了,准备开饭了。孟奶奶拉着他说:“云夕在忙,我们不好打扰她,但是饭总得吃的。”
回来之前,孟晨浩是听曹德奉说了这事儿。所以向孟奶奶摆摆手表示明白过后,自己拿着空碗给媳妇舀了白饭,再给媳妇的白饭上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