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珠重生在六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救命啊,救命啊。”
  忽然,姚明珠隐隐觉得听到救命声,赶紧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了一段后,那声音更加清晰了,也有些熟悉。
  姚明珠朝着那边跑过去,竟然发现田昭丽在陷阱里。
  这是兆明哥挖的陷阱,可上一次兆明哥拿走猎物后说过,在离开前会把陷阱给堵上的,以免伤到了人。这个陷阱周围的隐藏物都是新的,看来有人把陷阱翻出来了,而第一个遭殃的不是动物,反而是田昭丽。
  这个洞挖得很深,比田昭丽快高了一倍。四周弄得又光滑,田昭丽被困了一会儿了,对于挖陷阱的人咒骂了一通后,然后自己爬了好久,都出不了陷阱后才大喊救命。
  可田昭丽没想到喊来的竟然是姚明珠。见到姚明珠的那一刹那,田昭丽心里都有些绝望了。她不认为大小姐能救她。
  姚明珠估计了下自己拉田昭丽上来的可能性。算一番后觉得有些不可能。陷阱周围比较空,自己借不到力。若凭自己拉,所不定会被田昭丽直接拉下去。
  想了想还是得找个借力的东西。
  看了一圈后,姚明珠忽然看到一株植物,连忙过去掰下。
  这植物叫黄荆,植物的皮很牢固,小孩子常常扒下这种植物的皮来缠陀螺。
  姚明珠掰断黄荆,但皮却很牢固,找不到割的东西。姚明珠只好用牙齿咬断,然后又寻找了十来株黄荆,把扒下的皮接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长长的绳子。
  拿着新出炉的绳子,姚明珠回到陷阱边上,一头绑在树上,一头扔进了陷阱里,同时自己也抓住,然后才伸出手给田昭丽。
  短短几分钟,田昭丽的心情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2章 
  田昭丽原本以为姚明珠已经离开了,正犹豫着是不是要求救时她又突然冒了出来。
  看着眼前这双纤细的手,田昭丽有些恍惚。
  “昭丽,抓住我的手呀,我拉你上来。”姚明珠见田昭丽呆呆地看着自己,半天没有动作,连忙道。
  田昭丽贝齿轻咬上嘴唇,犹豫片刻,背起被压扁的小背篓,伸手抓住了姚明珠的手。
  姚明珠借助黄荆皮做成的绳子力量,手上一扯,田昭丽蹬着陷阱壁爬了上来。
  站稳后,田昭丽压了压被自己压扁的背篓,而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眼姚明珠,轻声地道了声,“大小姐,谢谢你。”然后转身就走了。
  姚明珠连忙追了上去,“昭丽,昭丽。”
  “你干嘛?”田昭丽回头,脸色无比复杂地说,“你救我是一回事,我以后会还你这人情,但你可别想我跟你好。”
  姚明珠有些无奈,小丫头竟然想这么多。本来想问下信的事情,可看田昭丽对自己成见这么深,姚明珠止住了心底的想法。看着丫头远去,见天色不早了,姚明珠扔开心里的杂念,开始忙活起来。
  捡了满满一背篓后,姚明珠想着兆明哥离开前说了另外一个隐秘的陷阱,按照方位离她站的地方不远,那个陷阱田兆明没有封,只是在陷阱的周围做了警示。
  看了眼林子外面的太阳还挂在西边,姚明珠忍不住朝着陷阱的方向走去。
  老远,姚明珠就听到野鸡的叫声,心里一喜,跑到陷阱边缘一看,一直野鸡在坑底扑腾着翅膀,而翅膀被一块石头压着。
  姚明珠欣喜不已。
  姚明珠当即放下背篓,抓着陷阱边的一颗小树苗的尖端跳下坑,翻开石头,抓起野鸡,然后借助小树苗的拉力爬上了出来。
  看着陷阱,姚明珠犹豫着是不是要遮掩起来。可陷阱她不会做,又担心伤人,想想就算了。拿着野鸡喜喜滋滋地离开,今晚可以打牙祭了。
  林中的光线有些暗,初春里有些阴冷,姚明珠准备走到林外靠林边的小道上行走。只是刚要出林子时,忽然听到有人说话。
  原本没有打算听,可那声音如此的熟悉,而且谈话的内容与前几日姚明珠听壁角的内容有关。于是姚明珠忍不住停了脚倾听。
  支书陈国强和谭宗林在林子边缘,俯视着山脚下的村子,姚明珠悄悄地靠近。
  “国强,你确定要这么做?”谭宗林语气沉重地问。
  陈国强却说,“若不做,咱们马上一发粮食,下个月村里就缺粮了。咱们村接近三百人,若是全部闹了起来,咱们能兜得住?”
  谭宗林眼神一闪,“不是有老田么?凭什么他管着生产,我们得想办法?”
  陈国强眼镜后面的眼睛斜视了一眼谭宗林,心中有些不快,淡淡地道,“你可别忘了老田的大儿子,那可是见血的主,咱们要是坑了他爸,等着咱们的下场你可想清楚?”
  谭宗林沉默了。心里却有些怨恨陈国强拉自己上了贼船。当初的那批粮食,一部分交了公粮,一部分却被他俩给留了下来。但大头却是陈国强拿了,说是要献给镇里的陈书记。谭宗林当初想扒拉上陈书记于是同意了,可谁知道送人情的时候,陈国强更本不带上自己。可如今被黑锅了,却要自己一起扛。谭宗林心里真的很不得劲。
  俗话说的好,上船容易下船难,怎么也得渡过眼前的这一关口的,否则以自己的行为,估计不是坐穿牢底就是吃枪子的。他可是记得,当年陈国强的外甥只是抢了一袋米就被抓进了大牢,如今可是音讯全无。
  陈国强说,“刚才给你指了路线,各种情况的应对你应该记得吧。”
  谭宗林默默地点了点头。
  “那好,晚上子时,你带着几个人运到马路上那个崖口下面听我的哨子声音,只要我确定那边运来了粮食。我会立即通知你,到时候你就带人过来。”
  “我有些担心!”
  “老谭,一斤新米兑换三斤陈米,我觉得划算。咱们发粮时每人再减少点,也就够支撑到小麦成熟了。”陈国强看着山下绿油油的麦田说,“若不按照这样来,下个月大伙就一起饿肚子了。咱俩估计得进局子里面了。”
  谭宗林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行,后面的事你交给我。”
  “好,子时见。”
  姚明珠心里一惊。
  前段时间听了壁角,知道陈国强要换走村里的粮食,想不到是今晚子时。这两人现在竟然站在高地上看路线。
  重生回来,姚明珠想过报仇,但陈国强是一村最大官,除非能一举拌倒陈国强,否则她家想平静的生活就不能彻底撕破脸面,所以只能忍着。可想着陈国强对母亲的龌龊心思,上辈子对自己做的事情,心里总有一股难以舒缓的情绪,无比憋屈。
  如今这么一个明晃晃的把柄在眼前,姚明珠忍不住欣喜,心里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那股始终被压制的郁闷似乎随着这么一个大惊喜疏散了。
  只是一个没有注意,姚明珠踩在了一个棍子上弄出了响声。
  “谁?”陈国强喝斥,声音里带着一股子阴冷。
  这声喝斥让姚明珠身体本能一僵,脑海似乎一片空白。
  还好姚明珠已经活了几十年,一个呼吸间就冷静了下来,同时脑子一转就把野鸡扔了出去,而后在野鸡扑腾翅膀弄出响声时,转身就跑。她不能被这两人找到的,否则自己今日估计就危险了。
  原本准备朝着林中的大路跑去,但下一刻姚明珠就觉得不妥。她才十三岁,根本跑不过两个成年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地方躲起来。
  姚明珠边跑边寻找,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坡口。姚明珠当机立断就从坡口跳了下去。
  坡口下有一块内凹的地方。姚明珠人小,整个人躲了进去,然后屏住了呼吸。
  下一刻,姚明珠就听到了脚步声。
  陈国强在前面,看着前方,林中密密麻麻的树木,不见一个人影。
  谭宗林跟在后面抓着野鸡说,“应该是这只野鸡弄出的声音。人不可能跑得这么快的。”谭宗林为了抓这只野鸡,费了点功夫,差点就让它给逃了。幸好这野鸡翅膀似乎有点问题才让他给逮住了。
  陈国强没有说话,一双精明的眼睛四处看了看才迈开步子朝着林中的大路走去,然后顺着大路出了林子。只是刚出林子,陈国强又折了回来。
  姚明珠听到脚步离去的声音才松了一口气。但姚明珠却并没有立刻就出来,在里面呆到日落,然后才从坡口这边走到崖边,崖边有一条危险的小道。
  上辈子姚明珠回村后,有人从这边摔下去过。村里有个习俗,凶死的人得在出事的地方办丧礼,否则会带走人的。姚明珠当时也就跟着村里的人来过这边祭拜。
  这条道不好走,主要是有一段笔直朝下的路。每一个台阶不到半个平方,仅够一个成年人站立。
  走这条路,姚明珠其实还是有些胆怯的,可她更担心陈国强在大路上堵着。看了眼天色,姚明珠转身,扒着山壁慢慢地向下移。
  还好姚明珠如今人小,台阶对她来说还算大。
  笔直的路段差不多五米后就到了一个转台,然后走了差不多三米就是一个S型的羊肠小道。过了最危险的一段后,姚明珠后面速度就加快了。
  下了山,日暮渐渐暗下来。山下田地里的村民正准备收工了。
  姚明珠忽然看到了父亲的身影。


第23章 
  姚耀荣收拾好干活的木锄,见到姚明珠连忙过来,“怎么这么晚回来了?还有,你怎么走这边的……。”
  “爸,我好累,你帮我背下。”姚明珠心惊胆战地打断父亲的话,然后把背篓递给姚耀荣,还故意说,“爸爸,我就在山脚下的田坎石头上找了这么多。以后放学我也捡这个吧,我们家自己来沤肥。”
  姚耀荣看了眼似乎有些欲盖弥彰的姚明珠没有说话,头微微点了点。
  姚明珠这才跟着父亲一起回家。而姚明珠悄悄回头看了眼山口大路那边,果然,陈国强如自己预想的那样正在那边转悠。若自己从山中道路下来,那不就被抓了个正着?
  想想,姚明珠就觉得后怕不已。
  回到家,姚耀荣就关了院门,盯着姚明珠问,“阿珠,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姚明珠本来还犹豫是不是要告诉父亲。
  “阿珠,你还小,有什么事情告诉爸爸。”姚耀荣担忧的问。
  对,她还小,才十三岁。自己想今晚去堵陈国强他们也不现实的。即使堵着了又能如何?何况陈国强今晚并不是他们一人的。陈国强和谭宗林要办这事两人根本不可能,说不定村里好多青壮年都会被带走的。想到这里,姚明珠眼神一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姚耀荣。
  姚耀荣闻言沉默了良久才道,“阿珠,咱们家人丁稀少,这事咱们还是不要管了。”姚耀荣有自己考量。这事涉及的不仅仅是陈国强一人,还有整个村子的生计。既然他们换粮是为了村里,姚耀荣想想还是算了。
  姚明珠却有些不甘心的,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若是错过,自己以后还能遇到么?姚明珠心一横,“爸,我想去下镇上。”
  “不行。”姚耀荣一口拒绝,似乎察觉到自己语气重了些,又问,“你想干吗?”
  “ 我要去公安局报案。”见父亲这样怕事,姚明珠心里有怨气,赌气道。
  姚耀荣脸色一变,盯着姚明珠,“你若去,小心我打断你的腿。”说完,转身就离开。
  孙云芳和姚奶奶回来后,父女俩还较着劲儿。姚明珠有些不甘心这事就轻易过去。她原本也是赌气。可她毕竟也多活了几十年,心里片刻就缓了过来,也理解父亲的顾虑。
  这事若是直接爆出来了,姚家村的村民未来几个月怎么办?还有那些牵扯在其中的村民怎么办?
  还有一个顾虑,若是被人知道是姚家报的案,那他们家估计别想在村里安生过活了。唾沫都能淹死姚家几人,想想确实不能冲动。
  可姚明珠内心是不甘心的。一直琢磨着,临睡前,姚明珠忽然跳了起来,“爸,我想到一个好法子了。”
  “还琢磨什么?你可死了这心思。”姚耀荣第一次生女儿的气,也第一次发现女儿竟然变得这么死心眼。
  姚奶奶和孙云芳好奇不已,可这父女倆什么也不告诉他们。姚奶奶历来掌惯了姚家大小的事情,见孙女和儿子瞒着,心里不得劲,瞪了眼姚耀荣,“你们隐瞒了什么事?”
  姚耀荣死咬着嘴没有出声。
  姚明珠之前跟父亲默契地没有告诉奶奶和母亲是怕她们担心。如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姚明珠就把事情抖了出来,还把之前自己透过兆明哥让村长把空余的田地分发给村民,以及后来听了壁角,知道村里干部有些意动的事儿,全都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姚耀荣咬牙切齿地看着姚明珠,自己一向胆小,唯唯诺诺的女儿什么时候背地里干出了这么多事?
  姚奶奶也诧异不已。孙云芳则是目瞪口呆。
  “爸,我知道你是担心咱们家。我说去公安局报案也是气话。可这么好的机会能报复下陈国强,我却不能让他们溜走。”见父亲又要生气,连忙说,“爸,你先别生气,等我把话说完。到时候奶奶和妈一起听听。”
  “你个小孩子家家能有什么好主意?”姚耀荣没好气地道,不是他小看自己女儿,而是这么多年,女儿被他们保护得太好了。
  “我是想把报案的时间推迟一个小时。陈国强他们约定的时辰是子时,估算他们两方谈判加交完货花半个小时,而从村子后马路到镇子外的渡口要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咱们把地点也说在渡口一带。”
  “你是想对方以后来找陈国强的麻烦?”姚奶奶不亏是经历了很多事情的老人,一眼就说道了姚明珠的目的。
  姚明珠点点头,“粮食被没收入了镇里的粮仓,而那些老远来换粮的人不可能没有后手。只要出了事,陈国强这边却安好。你看他们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陈国强和镇上勾结。毕竟陈国强的干爸可是镇上的书记。”姚耀荣眼神无比复杂地看着姚明珠。
  “你们说可不可行?”
  姚奶奶看了眼姚耀荣。当年跟陈国强的事情她是知道的。这么些年了憋屈着,若是能整一整他,姚奶奶当然是心里舒坦的。
  姚耀荣还没有说,孙云芳就道,“时间不多了,我去镇上送信。”
  姚耀荣去说,“等等,我出去下转一会儿,十点左右回来再说。你们先睡。”
  姚耀荣这一出去就是两个小时,姚明珠心里有些忐忑,父亲估计是盯着村里的粮仓了。
  果然,十点半父亲回来了,然后立刻就开始用左手写信。信纸家里没有,姚耀荣是拿了一块很旧的白棉布剪了一块后用红色的毛笔写,故意写得七歪八倒的,然后揣在怀里就走。
  镇里静悄悄的,姚耀荣直奔了局长家里门口。左右看了看,使劲敲了敲门。
  “谁呀。”
  姚耀荣没有回应,又敲了两声,直到里面出现了脚步声。姚耀荣才把路上捡的石头包在白色的布里,把棍子组成的三角架放在门口,布包着的石头则放在三角架的顶端,听到脚步已经到了门边,立刻隐藏起来。
  门打开了,是个中年女人。女人见到月光下,门口立着的东西吓了一跳,定眼一看是三个木棍绑在一起做的三脚架,上面放着一块白布。这是什么意思?女人没有上前,而是朝着屋子叫,“老梁,老梁,快出来下。”
  老梁,名叫梁铁山,是个退休的老兵,在镇上当局长,皱着眉头出来,“什么事?”
  “老梁,你看?”梁铁山原本还有些怒气在看到门口的东西后立刻消散,大步上前拿起了三脚架上的布,见有字连忙对女人道,“赶紧把电筒拿来。”
  女人察觉到梁铁山语气的凝重,立刻回屋拿了出来。等梁铁山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愣住了,五千斤大米?
  “这么多要从渡口走?真的还是假的啊?”女人吃惊不已。
  这种偷偷摸摸的检举,梁铁山本来不想理会,可看着上面这么多的大米又忍不住想要前去看一看。
  犹豫片刻,梁铁山还是拿着信就出了门,不管是不是真的,都得出工一趟,离开前对人道,“你先睡,我去派出所。”
  女人有些担忧,叫了两声见梁铁山充耳不闻,气恼地关了门。
  姚耀荣等人走了好久才从暗处走了出来,然后匆忙地朝姚家村走。


第24章 
  姚明珠,姚奶奶以及孙云芳在家焦急地等着。
  为了转移等待的焦躁,孙云芳拿出松油灯和布,鞋样。在油灯下做起了布鞋,姚奶奶在一旁打着下手,把孙云芳照着鞋样剪下的布,一层一层地用胶粘在一起做鞋底。
  胶是用树上流出的树脂,这种树脂黏贴布非常牢固,干后会变硬和防水,是做鞋底最好的东西。而村里基本不知道这玩意,大多是用米汤水糊鞋底,然后用麻线一针针地缝合在一起。这样的布鞋却不防水的,也容易坏。
  这种胶是姚家祖传的东西,很难找的。姚家如今也所剩不多。姚家如今做鞋子也一般是鞋底的一公分左右用胶粘。其他部分也跟村里一样用麻线缝。
  看着奶奶和母亲忙活着,姚明珠心里却有些烦躁,子时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姚明珠忍不住跑到门口,却不敢打开院门,只能透过缝隙看着外面。
  “阿珠,你不要跑来跑去的了。你爸那么大的人了,应该不会有事。”姚奶奶心里虽然也担忧,但面上却不显,还安慰着姚明珠。
  姚明珠理智上虽然知道父亲经历的事情不少,可心里上却不能不担忧,毕竟这件事情是她牵扯出来的。因为上辈子的人生,姚明珠总担心出一些意外的事情。
  眼看子时过了半个小时,姚明珠就坐不住了,孙云芳和姚奶奶原本淡定的面容也忍不住担忧起来。姚明珠本想去看看,姚耀荣就推开门走了进来。
  三人看到姚耀荣,原本焦躁的情绪立刻放松下来,追上来询问情况。
  姚耀荣把事情都说了出来,而他之所以回来这么晚,是在后山的公路边等着。毕竟是全村的粮食,姚耀荣还是有些担忧,眼见入了村里的粮仓,他才悄悄回了家。
  姚明珠心里暗暗点头,前面的事情已经布置好了,后面能不能达到预期就不是姚明珠能控制的了。不过如今,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第二日,姚明珠正常上了学,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而村里也开始准备月底的粮食分发事宜。姚家因为有姚明珠外婆的贴补,倒是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
  只是陈国强那事仿佛如一粒石子落在大海,没有引起一点波浪。
  姚明珠失望的同时,村里倒是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那就是村干部开会决定,村里空置的土地按照人口分给了全村人。
  姚家村的村民激动了。但宣传委员谢志兰也把这个事情的利弊说得清楚又严重。有利的一方面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打理所得的田地,而村里会负责上交公粮,同时会分一部分粮食给大家,这得看村里的收成。
  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就是,若上面知道了,姚家村人人是要坐牢的。所以必须全村通过,人人保密,然后签字盖手印。而且还有一件事情,村里为了给大家筹备粮种,后面几个月的粮食得减半!大家得想办法过活。
  村民分成了两派,贪生怕死的担心出事,大胆的却想要分田地。于是大伙吵了起来。一方面说好好打理肯定能高产,但另外一方面说粮种和这几个月的生存是个问题。
  见两方吵闹,村里给两日的时间给全村民,让每户村民家里的户主做决定,若有一人不同意就取消这个决定。村里有多少粮种就种多少地。
  这个决定是姚明珠想出来的,姚家当然是赞同的,何况前几日孙云芳问母亲姑妈家能不能帮忙弄粮种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所以姚明珠家是期待的。
  而在争执的两日里,姚明珠忽然收到了一封来兆明哥的信。
  姚明珠从邮递员手拿过信,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高兴。
  匆匆回家把信封打开。
  兆明哥的钢笔字有些熟悉和陌生。熟悉的是那份刚毅,陌生的是此时的他还带着一份洒脱的稚气,不如年老的后的沉稳。不过,想着熟悉和陌生都是兆明哥。姚明珠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拿着信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主要是问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对于粮食的事情让姚明珠不要担心,他在想办法,估计过几天就可以给他们寄出的。
  姚明珠看着信,仿佛看到兆明哥站在面前,敦敦嘱托。而对于上一封信的事情,兆明哥没有提一个字。姚明珠想也许他猜到了原因。
  姚明珠回信时也没有提及,只是把自己上学的事情说了下,家里的事情让他不要担心,同时告诉他不要给家里寄粮食,她外婆家分粮下户了,能贴补一部分,而且家里的院子被开了出来。
  村里的情况也大致说了下,玉米株已经全部栽种上 了,小秧苗也长势非常喜人,梗生叔已经安排栽小秧苗的事情。空置的田地,村里也准备安排分给村民了。姚明珠在信里对田兆明说了感谢。
  最后姚明珠让兆明哥不要担心,好好选择工作分配的事情。本想劝着他不要去部队,可想着田国伟和田素珍的母亲就是他们当兵时认识的,于是止了话题。
  想到国伟和素珍的母亲,姚明珠不知道为什么,写信的那份激动消失了,很快就收了笔。
  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