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其实,这个知名大导演的超生罚款之所以这么夸张,并不是网民想象的那样,因为他是名人,所以国家要拿他开刀,杀鸡儆猴,故意罚了他这么多钱……
而是国内的法律规定就是这样。
——夫妻收入越高,超生罚款也就越高。
作为亚洲最著名的顶尖华人导演,这位名导的个人收入自然不低,少说也是一个亿万富豪。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超生罚款是根据父母的个人收入来计算的,这位导演的工作收入越高,针对他的超生罚款自然也就越多。
于是,便有了轰动整个娱乐圈的“导演超生门”事件。
而反过来说。
如果一对夫妻的平均个人收入很低,甚至是困难家庭,却并不代表他们的超生罚款就会很少。
相反的,对于这种情况,国家的计生部门根本不会考虑私人因素,反而会直接按照当地居民的平均个人收入,以三倍到六倍数额征收罚款,同样不是一笔小数目。
说白了。
一个家庭生多少个孩子,从表面上看是私人问题,但其实却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
正文 第1694章 意料之外(138)
一旦有家庭超生,其实便是一种违法行为。
若是在计划生育最为严格的九十年代,女人一旦被人举报出超生怀孕的事情,立刻便会有当地计生局的人找上门,先是好言相劝,以国家法律为由要求堕胎。
如果孕妇同意也就罢了。
如果不同意,非要留下这个孩子,计生局的工作人员甚至会强行把孕妇押送到医院,亲眼看着她堕胎为止。
若是孕妇的丈夫或者其他家里人激烈反抗,甚至和工作人员动用武力,工作人员是有权利直接抓人的!
把男人关进禁闭室,把女人押进手术室,直到堕胎手术完成,他们家里人也愿意交出一笔保证金,计生局的人才会把男人放出来。
——不准生就是不准生!怀上了也必须去医院堕掉!
——如果谁敢不愿意,那就等着被抓起来吧!
没错。
那个年代的计生局,就是这么霸气专横!
人家根本不和你讲道理讲情面,只有你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孩子,想再生一个?
分分钟押着你去堕胎,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期,不少想生二胎的妇女总是东躲西藏,怀孕了也不敢让人知道,就怕被人发现后举报,然后孩子百分百的保不住。
有些胆子小的妇女宁愿躲到乡下,甚至是山沟里,直到生下了孩子才敢回来。
因为如果只是怀孕,计生局的工作人员会强行押着你去堕胎,但如果孩子已经出生了,工作人员却不可能亲手杀死一个婴儿……
到最后,顶多便是多罚些钱,但至少,孩子的命是保住了。
不少家庭当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躲避检查,虽然罚款也贵,但比起自家孩子的生命,钱总是不那么重要的。
而到现在,国家已经开发了二胎政策,虽然关于超生问题的惩罚依旧没有修改,但在计划生育这一方面,早已经不像九十年代那么严格。
如果发现有家庭超生,计生局的工作人员也不会押着你非要堕胎不可,但是进行罚款处罚,却是法律所规定的,不可能免除。
当然了,如果你实在心疼这笔钱,不愿意白白交罚款,你也可以想方设法的躲避计生局的人。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你在生孩子的时候,无法从计生局拿到合法的准生证,从而造成你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标准的“黑户”,无法像一般孩子那样正常的上户口,甚至以后连身份证都拿不到,这份影响足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而如果想拿到准生证,就必须主动去计生局交纳超生罚款,没有第二条路可行。
所以无论如何,这笔罚款都是躲不掉的。
这户人家的夫妻俩超生了四个孩子,超生数目太大,而当地又属于一线城市,市民的平均收入颇高,夫妻俩光是交纳的罚款便超过了百万巨额,逼得他们不得不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卖掉了父母传下来的一套房子,这才勉强付清,顺利给儿子上了户口。
正文 第1695章 意料之外(139)
夫妻俩因为超生罚款的问题,几乎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连父辈传下来的房产都给卖掉了。
除了每个月收入的那点工资以外,夫妻俩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保障。
但是相对的,他们家的生活支出却很高。
几个孩子的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夫妻俩自己的劳动保障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障费……再加上平时的物业费水电费,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开销费用……
种种因素加叠起来,导致夫妻俩虽然人到中年,家里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却依旧像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几乎每个月都是标准的月光族,根本存不下什么钱。
家里没有半点存款,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只能勉强保持平衡。
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太大问题,可是一旦生活中有意外情况发生,需要用钱的时候,一家人就是连半点基础保障都没有。
这对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而在此之前。
因为小儿子的升学成绩太差,平时在学校里的表现又极为恶劣,导致当地的公立中学根本不愿意收纳他。
夫妻俩不得不多拿出一笔钱,去私人学校里找领导打通关系,又交了一大笔“学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小儿子塞进现在这所私立学校里,挂上了学籍。
人虽然送进去了,但是,既然是私立学校,收费情况自然就不可能像公立学校那样清晰分明,反而会多出许多用意不明的其他费用。
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学杂费,巧立名目的资料费,还有小儿子平时在学校住宿的宿舍费、管理费、照料费、生活费,以及其他的零花钱。
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问题加在一起。
仅仅一个学期,几乎便抵得上公立中学三年的所有费用!
夫妻俩拿着缴费单一脸的苦水,当真是肉疼得紧。
可是,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要怪只能怪儿子不争气,升学考试成绩太差,平时在学校又那么不听管教,除了花钱把他送进私立学校外,还能有什么办法让他上学?
人家学校根本不敢收好么!
当然了,在这对极度溺爱儿子的夫妻眼里,始终坚信自家儿子是最优秀的,其他学校不肯收,那是他们没眼光!和他们儿子平时的品行可没有半点关系!
饶是心里如此坚信着,奈何经济条件赶不上现实。
单单是私立中学昂贵的费用问题,已经是让夫妻俩愁白了头发,不仅把这些年省吃俭用、几乎是从几个女儿的牙缝里扣出来的一笔不算多的存款悉数取出,又找其他亲戚借了一笔钱,这才交上儿子的学费。
而这些钱,按照夫妻俩心里盘算好的计划,原本是用来给小儿子上大学、娶媳妇准备的。
结果才存下一点点,眨眼又用光了。
看着存折上空荡荡的一排小数点,夫妻俩心里也不太好受,但是看在这些钱是用在给儿子上学的份上,心里多少还有些安慰。
正文 第1696章 意料之外(140)
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功夫送儿子去读书,一心盼望着他能好好上学,以后能有出息。
可是谁都没想到,小儿子进了私立学校后,第一个学会的不是好好读书,发愤图强,而是学会了如何对同学摆阔,花钱如流水……
上学没几天便用掉了好几百,一张口又要一千块……
这在他们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都抵得上一家六口人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如果敢这么花钱的人是三个女儿,夫妻俩恐怕早就气得怒发冲冠,非打死她们不可。
但是换成是儿子……
夫妻俩除了觉得有些为难之外,竟然没有半点生气,反而好声好气的问儿子,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处吗?
小儿子被追问的很不耐烦,语气也变差了。
但他至少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对父母说谎。
也许是从小到大被溺爱的经历,让他下意识的知道,不管他做了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的护着他,所以他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的编织谎言,想要什么直说就是,反正父母总会答应他的。
于是,小儿子便直言不讳的说,他要钱就是为了和同学出去玩,那些高档的酒吧KTV的消费可不便宜,随随便便一杯苏打水都要几十块,更别提是开包厢唱歌,以及其他的种种消费了……
一千块钱看似不少,但是放在酒吧那种地方,也许玩一晚上都嫌不够。
饶是夫妻俩平时对儿子十分大方,听到这话,心里也多少有点不太舒服。
他们一家六口人差不多能过半个月的生活费,到了儿子手里,居然连好好玩一次都嫌不够?儿子这样的消费,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他们家真的不是很有钱啊……
想到这里,夫妻俩难免有些迟疑了。
倒不是他们舍不得给儿子花钱,而是儿子才入学没多久,家里刚刚交了他在学校里的各种费用,实在没剩下多少钱了,亲戚那边还欠了几千块没有还。
距离发工资还有小半个月。
如果再给儿子一千块,那他们夫妻俩恐怕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小儿子可不关心这些事情,一听父母口气迟疑,似乎不太想给钱的样子,他顿时就火大了。
从小到大,他一直过着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找父母要钱也很容易,只要一张口,父母总是要多少就给多少,从来不多问一句。
这样的生活经历,自然就养成了小儿子极度自我的性格,根本不会为别人考虑,反而发自内心的觉得,父母哪怕对他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如果,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哪怕父母有再多不得已的苦衷,他也不会理解半分,反而会怨恨父母的小气吝啬,用大吵大闹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直到父母被他闹得没有办法,最后满足他为止。
而这一次,他同样也采取了这种手段。
隔着一个电话,他没办法像以前在家里那样乱摔东西来发泄怒火,便在电话里冲父母一顿大骂,把自己的亲爹亲妈骂得像孙子一样,一声不敢吭。
正文 第1697章 意料之外(141)
如果有其他人听到这通电话,肯定会被双方颠倒的模式给吓一跳。
这哪里还是父母和儿子啊?!
分明就是调换了一头!
当儿子的牛逼哄哄的就像债主一样,父母反而被骂成了孙子,又像是欠了几百万巨款的欠债人,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敢吱声。
好不容易等小儿子发泄完怒火,当父母的才敢开口说话,态度别提有多弱势了。
到最后,夫妻俩还是拗不过儿子的怒火,答应第二天就把钱给他送去学校。
小儿子这才有些满意,又催了句你们快点,便径直挂断了电话。
别说是向父母道谢了,他连一声“再见”都没说,仿佛父母被他一口气骂了十几分钟,最后还答应给他送钱都是应该做的一样,态度别提有多理所当然了。
不过,他父母倒是也习惯了他的这种态度,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因为夫妻俩平时都要上班的缘故,第二天赶去给儿子送钱,还得特意去工厂请假,一大早急急忙忙的赶大巴车过去,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差不过十点钟了。
把一千块刚取出来的工资交到儿子手上时,儿子又是抱怨连连,怪他们来得太晚了。
父母都还没有离开,他一转身,手里的一千块眨眼就分出去了一小半,都是之前借了同学的钱,现在得还上。
还清了同学的欠款后,小儿子手里就只剩下七百块了,当着父母的面便开始呼朋唤友,吆喝着晚上自习课去网吧打游戏,还特别大方的宣称“我请客!”
——全然没有意识到,他用来充大方请客的钱,几乎是他父母接下来小半个月仅有的生活费。
而他父母就在旁边看着,竟也不觉得生气,反而一脸欣慰的表情,觉得儿子在学校里人缘很好,果然他们家的孩子就是受人欢迎!
——夫妻俩同样没有意识到,这种“受欢迎”,不过是用钱堆出来的罢了!
俗话说,事有一次便有二次。
小儿子张口要钱养成了习惯,随着他的初中生涯展开,各方面的消费情况也随之飞快上涨。
在小学期间,他平均一个月的零花钱最多也就两三百块,并且足够他在外面摆阔,绰绰有余。
刚进初中的时候,他的消费水平就升高了不少,一个月的零花钱拔高到两三千左右。
但其实,如果只是他自己用钱,每个月是用不了这么多的。
毕竟,如果待在学校里不出去,花钱的地方其实很少,住宿有宿舍,吃饭有食堂,除了在学校小超市里买些零食,基本用不到什么现金。
主要是小儿子平时太爱面子,特别喜欢在同龄人面前装逼,整天摆出一副“我很有钱,我从来不缺钱”的样子,别人不把他当肥羊宰才怪!
尤其是他交的那些不三不四的社会朋友,一个个不务正业,光想着怎么玩乐,白吃白喝还嫌不够,玩还想玩得上档次,居心不良的撺掇他几句,便让小儿子感觉自己意气风发,姓什么都不记得了,不管那些人要去做什么,他都十分阔气的主动买单。
正文 第1698章 意料之外(142)
如此一来二去,其他人越发觉得小儿子是只难得的大肥羊,又有钱又大方,关键是脑子还傻,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人傻钱多!”
这种蠢货上哪找去?
于是,那些不务正业、自己口袋里没钱的小混混们,一个接一个的黏了上来,就像一条条吸血虫一样,死死的黏在小儿子身上,仗着他的钱,肆无忌惮的寻欢作乐。
初一初二的时候,小儿子的行为还算有所节制。
每个月平均两三千的零用消费,学杂费和生活费另算,再加上全身上下的穿衣打扮都要名牌。
仅仅他一个人的开销,便几乎用掉了父母每个月三分之二的工作收入。
剩下的三分之一,要提夫妻俩和三个女儿整整一个月的基本生活,想也知道肯定是不够的。
夫妻俩为了供养儿子,不得不另外多找了一份工作,每个人打两份工,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上第一份工作,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上第二份工作,收入提高了不少,但是人也累得半死不活了。
除此之外,夫妻俩还逼着年纪最大的两个女儿提前辍了学,让她们连高三最后一个学期都没有读完,便开始出去打工,赚来的钱一分不少的落进了夫妻俩的口袋,又转头交给了儿子,让他在外面肆无忌惮的乱花。
这样的日子久了,在夫妻俩一而再再而三,几乎毫无底线的纵容下,小儿子花钱的习惯开始变得越来越奢靡。
从初一刚入学时的每个月一两千,渐渐提升到三四千,四五千……
越来越多。
到了初二升初三的时候,因为他的成绩实在差的无法入眼,被老师降了一级,又重读了一学期。
而这个时候,小儿子已经差不多有十七岁了。
同龄人大多已经上了高中,读书早的甚至已经上高三了,只有他还在初中二年级里晃荡,因为是全年级最大的一个人,平时性格不好,学习又差,经常和校园外面的一些社会青年来往,学校里不少学生都挺害怕他,对他多有退让,就差没有退避三舍了,倒显得他在学校里就像一个黑老大似的,走到哪儿都有人叫大哥。
小儿子对这样的情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整天在学校里招摇过市,走路都带风。
随着他在学校里的“身份升级,”各种消费水平也跟着提高了,到他终于升入初三的时候,他每个月的平均消费几乎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左右,最高的一个月甚至用掉了两万三千!
如此高昂的月消费,几乎比他的父母,还有两个姐姐一个月的工资全加起来还要高。
——明明是普通家庭的出身,却偏偏养成了富家纨绔子的消费习惯。
——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剧。
他的父母也是被吓了一跳,不敢相信他在学校里怎么用掉了这么多钱?平时也没见他买什么名牌东西……这些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越长大脾气越不好的小儿子才满脸不耐烦的把实情告诉他们。
正文 第1699章 意料之外(143)
这件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那个时候,小儿子刚满十六岁,和校园外面的那些狐朋狗友已经打得火热,虽然这种友情仅仅是建立在钱的关系上,但是在小儿子自己看来,他和这些人已经算是拜把的兄弟了。
有一天晚上在KTV唱歌的时候,他发现几个“好兄弟”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脸上带着笑容,表情看上去很是荡漾。
小儿子好奇的凑过去一听,才发现他们是在聊女人的事情。
这几个“兄弟”都是社会青年,年纪大多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十分年轻,并且全都是高中没读完便开始在社会上混的,混了几年也没混出个名堂,反而把社会底层那些不入流的手段风气学得炉火纯青,平时也没有什么正规工作,全靠混吃喝穿,或者啃老过日子。
在一般人眼里,这种人就是典型的社会垃圾,地痞流氓,平时看见了都会嫌弃的绕道走。
但是在小儿子眼里,这些人却都是他的好兄弟铁哥们儿,他十分羡慕他们那种“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社会。
一群小混混,学历不高,没有工作,平时又喜欢打架闹事白吃白喝,在一些阴暗地方混得久了,难免就会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
抽烟喝酒是理所当然,赌博闹事也出常态。
最让人犯恶心的,是他们喜欢玩女人。
不管是在红灯区按摩店工作的不良妇女,还是街边拉客的流萤,亦或者是和他们一样在社会底层里乱混的堕落少女,乃至是还在学校里上学的学生妹妹……
他们统统来者不拒。
只有是个女人,长得稍微有点姿色,他们就敢往床上带,也不怕染上什么脏脏的疾病。
不仅如此,还有更加恶心的。
他们自己玩儿也就罢了,还特别喜欢与其他人一起分享,甚至玩出了各种无下限的花样,简直就是荤素不忌的典型。
三天两头便去红灯区,几个兄弟一起“分享”一个女人,还美其名曰的说——既然是好兄弟,那有福当然就要同享!有女人大家也一起上啊!
也只有小儿子那种没头脑的蠢货才会相信他们一口一个好兄弟的说辞。
但其实说难听点。
他们愿意所有人一起分享一个女人,除了把那个女人当成泄yu的工具之外,不就是因为口袋没钱吗?
没钱还要包小姐……
这一群人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此之前,他们隔三差五就要找小儿子借一点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说是自己有急用,过几天就还,但其实这些钱不是被他们用来喝酒取乐,就是用来包小姐玩了。
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人还过一分钱,加起来也有七八千块的欠款了。
小儿子和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年龄还太小了,刚满十五岁,就算把他带出去,那些红灯区里的女人也不敢动手,怕被人知道了,自己要承担责任。
毕竟,十五岁还属于未成年,与这个年纪的孩子发生不正常关系上,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可是犯法啊!
正文 第1700章 意料之外(144)
弄不好还得被抓去坐牢!
如果被孩子的家长知道了,闹起来又是一件麻烦事儿。
这些出卖身体的女人在红灯区里接客,仅仅只是想赚钱,只要长得不是太丑,根本不愁没有客人上门,她们也犯不着为了包夜的几百块钱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儿子才侥幸的避开了一劫,没有被他那些所谓的“好兄弟”拉进更深、更龌龊的泥潭里。
不过这样的侥幸,仅仅只持续到他十六岁。
十六岁虽然只比十五岁大那么一岁,可是在法律规定上,却已经算是青少年了,只差一步就可以步入成年期,在法律上可以承担的责任范围也大了许多。
打个比方说。
按照国内的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如果犯法,也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比如故意杀人、抢劫、贩卖毒/品、放火、制造爆炸等等。
而其他情节较轻的犯罪行为,比如盗窃、破坏公物、故意伤害等等,一般都只是采取教育或罚款的方式,并不承担判刑坐牢的刑事责任。
不过,一旦青少年已满16周岁,法律上对他的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