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走乱动,防止逃跑。
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这家伙是有过逃跑前科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这男人刚刚被医生打过一针强效镇定剂,以药物的作用来看,他现在想跑也跑不动,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因为警方人手不足,现场围观的居民群众数量又太多,而且还不断有人听到消息跑过来看热闹。
几名警员虽然努力想要疏散群众,可惜效果不大,围观的人群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消息的传开,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几名警员十分无奈,只能暂时放弃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疏散任务,在楼道入口处拉了一条警戒线,暂时禁止无关人员的进出,然后便带着仅剩的一名医生和其他的目击证人一起上了楼,在相对安静的楼道里给他们录口供。
没办法,楼下的群众数量实在太多了。
哪怕看到有警察在场,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讨论案情,可是有这么多人在,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加起来都有上百句了。
哪怕议论的声音再小,几十个一百个声音重叠在一起,也会弄得现场如同菜市场一般喧闹不堪,嗡嗡的说话声吵得人头都大了,根本没办法好好录口供。
更何况,目击证人的口供笔录对于任何一桩案子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证据,除了内部警察和口述者本人之外,一般是不能外泄的,连寻常案件的受害者家属都无权查看警方的调查资料。
在那种闹哄哄的情况下录笔录,万一不小心被哪个群众听见了,还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不必要的麻烦,连警察本人也算是失职,说不定还要挨处分。
正文 第1817章 意料之外(261)
现场需要录口供的人数不少。
除了急救中心临时留下的一名医生,负责向警方说明受害者的伤势情况之外,剩下的目击者全都是夫妻俩楼上楼下的邻居。
而且这些邻居还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往往是一家人一起出来看热闹,结果就全变成了案件的现场目击者。
按照警方的硬性规定,这些人全都是要单独录口供的,哪怕是一家人一起,也得分开来进行,防止证人之间相互串通的情况发生。
因为目击人数太多,警方这边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他们一共才来了四个警察,两男两女,其中三个人都很年轻,才二十多岁,一看就知道是刚从警校毕业不久,刚刚参加工作。而为首的警察则年纪太大,都已经快要六十岁了,两鬓斑白,一脸沧桑,明显就是要退休的样子。
这样的年龄组合,显然不是警队里专门出外勤的人,而是临时组合在一起。
年轻的警察太年轻,没有办案经验,年老的警察又太老,经验虽然够,身体素质和体力却跟不上,如果是专门出外勤,难免遇上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犯罪嫌疑人企图逃跑,他一个老人家要怎么追?
这不是开玩笑么?!
所以,警队总局把他们四个派过来,纯粹是以为这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夫妻纠纷案,让一个老警察带着几个年轻警员出来积累经验的。
再加上还有女警察在,如果真的是夫妻打架的小案子,作为女性也能帮着劝和一下,一举两得。
只是,警队总局根本没想到,他们以为的小案子,在警察赶到之前就已经变质,成了一桩涉嫌故意杀人的严重命案,目击证人数量多,现场也十分混乱,在当地小区的影响还挺恶劣,单凭一个老警察带着三个没经验的年轻警察,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局面。
那三个年轻警察甚至连口供怎么录都不太在行,虽然在警校里学过,却也是纸上谈兵,真正录的时候很难不出现纰漏,或者不小心忽略了一些细节却重要的问题。
老警察心里也不放心,只能自己一个人来录,留下一个女警察安抚目击者的情绪,剩下的两个男警察则被派去楼下,守住楼道口,以免有好奇心旺盛的群众偷偷上楼听取口供。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时间便浪费了许多。
老警察一个一个的录口供,哪怕他自己经验丰富,也无法改变这些普通人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首先没有经验,其次面对警察的询问,心里多少有点紧张,而案发时候的现场情况又十分混乱,他们自己也受到了一些惊吓,此刻回忆起来难免有些叙述凌乱。
要么前言不搭后语,要么颠三倒四、反复修改,要么就是遗漏细节,或者干脆与其他人的口供发生冲突。
明明是同一种情况,偏偏这个人说是这样,那个人又说是那样,乱七八糟的说了一堆,却分不清谁真谁假……什么样的状况都有。
正文 第1818章 意料之外(262)
老警察即使经验再多,一时间也被他们弄得焦头烂额,心里无奈之极。
可是再无奈也没用,这就是他的工作,除了他以外,现场也没有其他警察可以胜任了。
只能耐着性子继续。
不过好在,老警察虽然年纪大了,身体素质和体力远远比不上年轻人,但是年纪大的人往往有一个鲜明的优点,就是脾气好、耐心足,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因为一点点的不顺心就心浮气躁,脾气波动很大。
老警察此刻便发挥出了他这个优点,十足的有耐心好脾气。
哪怕这些邻居心情紧张,描述证词说得乱七八糟,一会儿变一个口气,不知道重复修改了多少次,老警察也没有冲他们发火,反而很有耐心的安抚他们,引导他们,尽量让他们还原真正的现场情况。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很有成效的。
在老警察的耐心引导下,这些邻居的紧张心情渐渐平复下来,通过仔细回忆,逐渐想清楚了之前混乱的现场,也修改了一些自己说错的地方。
因为当时事发的场景太过混乱,没有一个人可以清楚的描述整个案发过程,他们甚至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家里吃晚饭的时候,听到了夫妻俩家里不同寻常的剧烈动静,或者便是女人的呼救声,一时好奇便过去询问情况。
而之后的事情,所有人的经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事情发生时,他们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看到的场景和感受也不一样,所以在描述的时候,难免和其他人的说法产生一些偏差。
但即使如此,老警察在收集了几个人的口供后,将他们所说的情况汇总到一起,再剔除掉那些相同的地方,剩下的不同情况穿插在一起,结合事件的大背景,大致上便能弄清楚案发时的现场是怎样的一副景象。
虽然这样耐心的引导对目击证人描述经过和录制口供很有帮助,但是反过来说,同样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浪费时间,费心又费力。
等到警局派来支援的七八个警察开车赶到现场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老警察才刚刚录完两个人的口供,正在进行第三个,而所有的目击证人加在一起,足有十一二个……
而且还不包括周围目睹了犯罪嫌疑人逃跑未遂的其他群众。
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录下去,等到所有人全部录完,恐怕都已经到半夜凌晨了,效率不是一般的慢。
匆匆赶到现场的七八个警察,在了解了现场情况后,很快便接手了调查工作,口供方面也有两个经验丰富的女警察负责接手。
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来看,同样是身为警察,大多数人在面对女警察的时候,心态明显会比男警察更加放松,也不容易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
而女性与生俱来的敏锐和细心,也更适合做这种文书录取工作,总体而言,比男性在同样工作上所犯的错误要少得多。
****
明天好基友花容月下结婚,我给她当伴娘,一大早四点钟就要起床化妆做造型,估计要一直忙到晚上。
更新的话我尽量码,如果码完了就定时明天早上发,如果今天没码完,估计就要到明天凌晨才能更了,宝贝们见谅啊。
毕竟闺蜜结婚就这一次,还是以大事为重。
正文 第1819章 意料之外(263)
有女同事帮忙接受,老警察心里由衷的松了一口气。
连续录了一个小时的口供,虽然才录了两个人,成效十分缓慢,但是录口供的过程中,老警察自己却是一刻都没有停过,不停的给人做安抚,引导他们回忆案发过程。
连续说了一个小时的话,老警察早就已经口干舌燥,嗓子都快要冒烟了,巴不得有个人来接手,他正好可以喝口水,好好休息一下。
因为有老警察的安抚在前,等到两名女警察接手的时候,大多数目击证人的情绪都已经稳定了许多,录制起口供来也显得有条有理,甚至不需要特别引导就能清楚的描述,倒是给两名女警察省下了不少口水活。
两人的口供记录进行的很顺利,前后大约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便把剩下的十个人的口供录制完毕,等他们签过字,按了手印之后,工作就差不多结束了。
差不多都是一个多小时,老警察才录制了两份口供,而两名女警察却每人都录制了五份左右,虽然是占了老警察安抚过众人情绪的便宜,但就工作效率来说,明显是女警察的效率更高。
而在两名女警察忙着录制口供的时候,剩余的其他警察也没有闲着,加上原来老警察带来的两名年轻警察,一共八个人在内,兵分三路同时下去。
两名警察负责走访周围的群众,询问事发经过,并且疏散无关的围观者。
两名警察负责控制犯罪嫌疑人,同时也让之前人手不足的时候,委托对方帮忙的两名男邻居得以脱手,顺便让他们上楼录个口供。
而剩下的四名警察则一起上楼,到案发现场,也就是夫妻俩的家里拍照取证,同时封锁好现场。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等到口供录取完毕时,时间已经挺晚了,夜色沉沉,小区里昏暗的路灯下清晰可见飞舞的蚊虫,已经到了大多数人睡觉的时间。
在两名警察为主、小区居委会与之配合的疏散工作下,原本将楼道口拥堵得水泄不通的居民渐渐散去,各自回家休息,嘈杂了许久的停车坪里总算安静了许多。
因为这桩案子的目击证人数量太多,而受害者如今还在医院抢救,目前还没有具体消息传过来,因此也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一桩故意伤人案,还是一桩故意杀人案。
如果是伤人案情,那还好说。
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本就是一家人,只要受害者的情况并不严重,而她本人又不愿意追究丈夫的刑事责任的话,警方最多就是拘留男人几天,罚他一笔钱,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但如果事情发展不妙,女人在医院抢救时不幸死亡,那这个案子的性质就大为不同了……
受害者一旦死亡,不管她和凶手之间的私人关系是什么,是亲人还是夫妻,凶手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由法律进行判决。
所以说,这个案子究竟是大事化小,还是小事变大,是由私人私了,还是由法律裁夺……
关键就看女人的生死情况。
****
作者去当伴娘了,这是来自存稿箱的自动发布~~:)
正文 第1820章 意料之外(264)
她如果活着,一切都好说。
男人不一定要坐牢,警方也能省下不少工作,一切都还有转圜的机会。
可她如果命不好,医院没能把人抢救回来,就这么失去了生命……
那事情无疑就到了最无法挽回的地步。
作为警察,于情于理他们都不希望女人死去,毕竟是一条人命,又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如果她死了,她的丈夫肯定要坐牢,并且按照案情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度,轻则被判无期,重则就是死刑。
好好一对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又共同孕育了四个孩子。
到最后,却落得一个妻子被活活打死、丈夫因罪入狱的结局,不由令人感到唏嘘,更加同情他们的四个孩子……
但是,唏嘘归唏嘘,同情归同情。
夫妻二人落得这样的下场,说句难听点的话,原本就是咎由自取。
作为丈夫的男人就不说了,他的错误清清楚楚明摆着,不管是大男人主义、重男轻女还是喜欢用武力逞能,亦或者是他自私自大的性格,全都是致命的缺点。
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典型的大男人主义,所以思维才会如此的封建古板,重男轻女,自私自利。
他把唯一的儿子当成一个宝贝,却偏偏把他宠成了一个毫无是非观念的废物,只懂得一味向父母索取,闯了祸还要父母替他收拾烂摊子,把原本好好一个家弄得家徒四壁,支离破碎。
他不把女儿当自家人看,认为女孩子都是赔钱货,迟早要嫁到别人家里,是属于别人家的人,所以硬生生逼着三个女儿辍学打工,毁掉了她们原本很有发展的未来。
他不把妻子当成自己的另一半,反而视她如自己的奴隶保姆一般,要给他生儿子,要给他操持家务,要工作赚钱给他和儿子用,还要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充当他的人肉沙包和出气筒。
……
这种种行为,在正常人眼里无疑是令人难以接受,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做法。
别说是每一条都占全了,就是一个人身上有其中任何一条,但凡是三观端正、没有受虐心理的女孩子,都不会愿意让这样的男人成为自己的丈夫。
可是偏偏他的妻子却愿意了,甚至纵容了他的这些行为,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之久。
丈夫是大男子主义,她觉得无所谓。
丈夫重男轻女,不把亲生的女儿当人看,却又把唯一的儿子宠成了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废物,她也觉得无所谓,甚至还和丈夫一个鼻孔出气。
明明同样是亲生的孩子,同样是从她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同样继承了他们夫妻俩的血脉。
她却比她的丈夫更加不把女儿当人看,比丈夫更加宠爱他们唯一的儿子,仿佛在她眼里,只有儿子才是她亲生的,三个女儿都像是从路边捡来的一样。
他们的儿子长成现在这幅德行,人见人厌,少说也有她一大半的功劳。
****
依旧是来自存稿箱自动发布~:)
正文 第1821章 意料之外(265)
至于她丈夫的家暴行为,更是她一手惯出来的。
根据楼上楼下的邻居所说,这对夫妻俩平时的感情就不算好,时常有争吵的情况发生。
女人性格泼辣刁钻,又十分跋扈,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便破口大骂,不仅是和她丈夫吵,也经常和小区里的其他居民吵。
更让人诟病的是,这女人每次和其他人吵架,如果她吵赢还好,不过是趾高气扬的说一些难听的话嘲笑别人,尤其喜欢针对别人的痛处或者缺点。
但如果她吵架吵输了,那可就不得了……
这女人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小区花园里,也不管周围有多少人看着,她直接便坐在地上撒泼打滚,又哭又闹,口口声声颠倒黑白。明明是她自己不对,却非要一口咬定是别人欺负她一个女人,摆足了可怜相,弄得周围所有人都跑过来看热闹……
到最后,往往要惊动居委会出面调解,或者非逼得别人给她道歉赔礼不可。
像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她总是玩得炉火纯青,那一副没脸没皮的样子,正常人怎么可能斗得过她?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小区里的居民渐渐的便都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愿意和她接触,甚至有时候在路上遇到,也只当做不认识的样子。小区里有任何的集体活动,也从来没有人主动通知她,几乎都当她不存在,惹不起躲得起。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个女人在小区里的人缘有多差,只是她自己从来不在意,依旧是我行我素。
俗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个女人是这样的性格做派,可想而知,她的丈夫的习性也好不到哪里去。
和这个女人不同,她丈夫平时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毕竟作为一个男人,就算他私德再败坏,人品再不好,也总有那么几个性格做派和他差不多的狐朋狗友。
再加上这个男人喜欢喝酒,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喝一顿,久而久之自然也就认识了一群同样爱喝酒的人,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酒吹牛,喝醉了就四处闹事,闹够了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睡,还得让他老婆大半夜到处去找他,将醉得人事不省的他从街上捡回来。
还有一次,这男人在酒吧里喝醉了酒,不知怎么的和一群地痞流氓打了起来,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不说,还被扣在了酒吧里,让他老婆拿钱去赎人,吓得他老婆赶紧报了警,警察到了才把他给救出来。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件事令他受到了惊吓,还是因为他的宝贝儿子越长大、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差,没那么多闲钱让他继续去酒吧里消费……
反正自从那次的事情发生后,这男人就很少再去酒吧,但这并不意味他戒酒了,只是把喝酒的地方从酒吧换成了自己家。每次喝醉之后,他就在家里四处折腾,或是乱砸东西,或是和女人吵架,如果遇上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喝醉酒就对女人大打出手。
正文 第1822章 意料之外(266)
住在他们夫妻俩楼上和楼下的邻居,经常可以听到从他们家里传出的各种各样的动静。
有时候是女人大吼大骂的声音,有时候是男人的咆哮声,有时候是东西被砸碎的声音,还有的时候,就是女人的惨叫和拳脚相加的闷响声……
邻居们对于这些动静的反应,也从一开始的惊讶和好奇,忍不住的关心的过去问一问,到逐渐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到最后,再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声音时,周围的邻居顶多就是心里谩骂一声,然后就当做什么也没听见,继续做自己的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对夫妻家里起码有三百天是不太平的。
不是女人在吵架,就是男人喝醉了酒,要不就是两人为了儿子的事情打骂女儿,没有一刻消停。
像这样喝醉酒了就喜欢打老婆的男人,一般的女人都受不了,偏偏这个女人不以为意。
她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根本没有想过要改变,反而还觉得,她的丈夫虽然喜欢动手打她,但是每一次都打得不重,顶多就是一些皮肉伤,养两天就好了,根本不用太在意,更不需要小题大做。
因为在她看来,男人总是有些脾气的,有时候心情不好想要发泄,也是很正常的。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她既然嫁给了这个男人,好坏都随他去,就算被他打了几顿,也不用放在心上。
由此可见,这个女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就是不正常的。
她把正常人都受不了的事情当做是平常,把原本不对的事情说成是正常,把她和她丈夫之间不正常的相处模式视为理所应当,甚至还把被丈夫虐打出气的事情,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这样的心理状态,说好听一点是受虐症。
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心理有病,而且还病得不轻。
但女人自己却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本来嘛,她的丈夫虽然喜欢在喝醉之后打她,而且不一定是为了发泄脾气,有时候就是没理由的打人,但是每一次他都打得不算很重,至少没有伤筋动骨,大多都只是一些皮外伤。
于是,这就给女人造成了一种离奇的错觉,让她以为她的丈夫虽然打了她,但是下手都不重,证明他的心里还是爱她的,在乎她的,所以才只是轻轻的打了她几下。
这样还不够好么?!
她扭曲的心理根本不会去考虑——如果她的丈夫真的爱她,又怎么可能动手打她?
这不是打得多轻多重的问题。
作为一个男人,如果对自己的妻子都能下得去手,哪怕只是在愤怒和冲动之下的一个耳光,也足以证明,他其实根本不爱他的妻子。
如果是真心相爱,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一个人会愿意主动伤害自己的爱人,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
女人所产生的这种错觉,不过是在受虐情况下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甚至蒙蔽掉了她自己的理智。
正文 第1823章 意料之外(267)
而她对男人家暴行为的处处隐忍,不经意间也纵容了男人这种坏习惯,让他越来越习以为常,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习惯了一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便打骂妻子来发泄。
所以才会有现在,各种不愉快的事情一起发生,让男人的情绪有些失控,习惯性的将暴戾的情绪发泄在妻子身上,家暴起来完全没有顾忌,几乎是把她往死里打。
女人一开始也是隐忍的,以为这一次和以前一样,男人打够了就会停手,却没想到他越打越来劲,下手也越来越狠,根本没有半点收敛。
女人这才开始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