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女儿早就困倦到了极点,偏偏肚子一直疼着,疼得她浑身冒冷汗,怎么也睡不着,只能躺在床上苦苦的熬着。

    此刻吃过药之后,也不知是药物里带有止痛的成分,还是具有安眠的效果,小女儿隐隐约约只觉得那种磨人的腹痛感好似减弱了一些,困意趁机涌上,让她几乎一眨眼便睡熟了过去。

    这一觉睡了很长时间,连个梦都没做。

    等小女儿醒来的时候,整个屋子里都是黑的。

    他们家面积不宽,仅仅只有两间卧室,其中一间方向朝南的、比较宽敞的主卧室是夫妻俩用的,另一间卧室比较小,又连接着外面晒衣服的阳台,则是三个女孩连同小儿子的共同卧室。

    更准确一点的说,这是小儿子的卧室。

    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可以睡在卧室的床上,柜子里也都是他的东西,而两个女孩则只能在房间里铺上垫子睡觉,压根没机会睡在床上。

    至于小女儿,她在家里的地位就更低了,房间里根本没有给她睡觉的地方,所以她只能睡在外面的阳台上,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杂物中间挤出一个小小的空间,便是她睡觉的地方。

    幸好他们家的阳台不是那种敞开露天式的,而是三面为墙、朝外的一面用玻璃窗封起来的内置阳台,否则小女儿一年四季睡在阳台上,夏天晒得要死,冬天又冷得要命,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如果说睡在阳台上还能有什么好处……

    大概就是小女儿每天早上醒来,都能一眼看见窗外的阳光吧。

    每天都在阳光的照耀下醒来……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很美妙的经历。

    但是现实却是,他们家的阳台不像两间卧室,窗户上根本没有安装窗帘,以至于小女儿一大早天刚亮的时候就会被光线直直照在脸上,想不醒来都不行……

    时间久了,小女儿甚至学会了看天色来判断时间的早晚,因为他们家唯一的挂钟在客厅里,有父母在家的时候,她一般都不敢走到客厅看时间。

    而此刻,小女儿从昏睡中醒过来,便感觉屋子里漆黑一片,唯有窗外依稀传来一点点微光,照在头顶晾晒的衣服上,勉强只能看清阳台上堆积的杂物的轮廓。

    四周非常安静,她甚至能听到与阳台相连的卧室里传来小儿子打呼噜的声音,在一片寂静里显得格外响亮。

    时间明显已经到了深夜时分,家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入睡了。

正文 第2348章 意料之外(792)

    小女儿没想到自己这一睡就从上午睡到了深夜,几乎都快二十个小时了,睡得她身体都有些僵硬起来,躺在阳台用破木板拼成的小床上,她稍微动了一下四肢,便听到身/下的木板小床发出“嘎吱”一声响。

    小女儿顿时僵住了身子,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如同雕塑一般躺在床上。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后,屋内依旧是十分安静,小儿子睡熟之后的呼噜声越发显得有些刺耳。

    小女儿这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悬到嗓子眼的心落了下来,放松身体躺在床上,再也不敢乱动了。

    他们家只有两间卧室,卧室里只有两张床。

    一张双人床,放在主卧室里,是供夫妻俩专用的。

    另一种却是价格不菲的儿童单人床,造型非常漂亮,似乎还是名牌货,就放在与阳台相连的卧室里,是小儿子的专用床。

    三个女孩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从她们开始记事起,几乎就没有睡过正儿八经的床,一直都是打地铺。

    家里的面积实在太小了,偏偏人口又太多,仅仅只有六十几平米的房子,却硬是要塞下一家五口人的基本生活,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拥挤。

    一间狭小的卧室里放不下四个孩子的睡床,何况夫妻俩如此重男轻女,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和不值钱的女儿一样,平等的睡在同样的床上?

    这岂不是显得他们的儿子太廉价了?

    夫妻俩理所当然的只肯为儿子准备最好的东西待遇,心态上也只承认儿子才是他们的家人。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家除了主卧室之外的另一间卧室,便是专门为小儿子准备的,连里面的家具摆设都是根据男孩子的风格布置。

    然而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夫妻俩从结婚布置新房的时候就盼着想生儿子,结果却偏偏连生了三个女儿,让这间原本专门为男孩准备的卧室反而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儿房”……

    夫妻俩为此郁闷的几乎要吐血,觉得自己的一番心血都被赔钱货的女儿给糟蹋了。

    即使儿子还没有出生,他们也不愿意让三个不讨喜的女儿住到属于儿子的房间里,睡着他们给儿子准备的床,因为这在他们心里几乎就是一种玷污,觉得女儿根本不配碰他们宝贝儿子的东西。

    为此,在小儿子出生之前,夫妻俩宁肯把属于他的床空在那儿不用,也不允许三个女儿睡在床上。如果不是他们家的面积实在太小,连客厅都是和餐厅连在一起的,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让三个女孩晚上睡觉,夫妻俩恐怕都不乐意让她们进入那间“属于小儿子”的卧室。

    虽然迫于现实,三个女孩最终还是在卧室里住下了,夫妻俩却坚决不准她们乱动屋子里的任何东西,连床都不准碰一下,只准让两个年长的女儿在地板上打着地铺睡觉,白天还得把垫子收起来,免得弄乱了“儿子的房间”。

    这样奇葩的要求简直让人闻所未闻。

正文 第2349章 意料之外(793)

    没有任何爱孩子的父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简直连后妈都不如。

    后妈不待见自己的继子继女,也不过是因为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偶尔苛待一些虽然会显得刻薄,但好歹也有个理由。

    但是这对夫妻俩呢……

    他们明明是亲生父母,却连人家毫无关系的后妈都比不上。

    最起码,后妈苛待孩子,不至于连一张床都不给孩子睡,硬逼着年幼的孩子从小在自己家里打地铺……

    这已经不是吝啬了,简直就是脑子有病。

    偏偏就是父母这样的待遇,小女儿的两个姐姐竟然也忍受了下来,甚至渐渐养成的习惯了,从来不觉得父母这样对自己是很过分的事情。

    正因如此,小女儿才会觉得两个姐姐的思维不太正常。

    哪有人会习惯被别人虐待和伤害的?

    即使是亲生父母,也没有让儿女一直忍受被他们虐待的道理。

    一个好端端的正常人绝不可能把别人的伤害当做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因为保护自己几乎是所有生物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一时冲动想要自杀的人最后往往会后悔的原因。

    因为他违反了人类的求生本能。

    真正绝望到非死不可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悲观到不想活的人往往只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控制,才会觉得万念俱灰想要自杀。

    但在这个时候,只要其他人稍微多争取一点时间,或者想办法转移自杀者的注意力,让他从极端的情绪里稍稍冷静一些,便很有可能把他救下来。

    因为,人一旦恢复冷静,求生的本能便会压制住一切其他情绪,让“不想死”成为脑子里唯一的想法。

    这是动物最本能的意识,人本身也是动物之一,同样拥有这样的动物本能。

    而保护自己,同样也是求生本能的一种体现。

    动物和人一样,天生就惧怕受到伤害,就像是蚂蚁看到有危险的东西会绕路,野猫看到可能伤害自己的东西会跑,哪怕是再愚蠢的傻狍子,遇到猎食者也绝对不会傻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而是飞一样的逃离现场……

    人类在这方面的反应和动物其实没有任何区别,看到车子朝自己开过来会本能的避开,差点被刀子划到手也会下意识地缩手,甚至被人开玩笑的扬手一打,人都会条件反射的躲开……

    这种种常见的行为,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正常人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时都会有同样的反应,不需要头脑的思考,而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反射。

    而这种行为反射,不管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只有一种原因。

    ——那就是保护自己。

    下意识避开车辆是为了保护自己,担心被刀子划伤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躲开别人开玩笑打过来的手同样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是人的自卫本能,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学习或思考,连一个小孩子都能不假思索的做到。

    在这种本能反应之下,任何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情,人都会下意识的避开。

正文 第2350章 意料之外(794)

    可若是连这种自卫本能都被压制,遇到伤害都不懂得躲避和防卫……

    这样的人还能算是正常人吗?

    小女儿之所以会觉得她两个姐姐的心理有问题,并不是因为她们对父母的愚孝,也不是因为她们的过度软弱和没主见,而是因为她们对父母施加的种种伤害,已经到了习以为常,甚至甘之如饴的地步。

    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会喜欢被人虐待和伤害。

    但她的两个姐姐却是这样,总是在嘴边挂着一句父母是为她们好,就心甘情愿的被父母打骂虐待,并且丝毫不觉得父母这样做是错误的。

    家暴在她们眼里已经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和她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一样普通。

    这样的心态,难道还不是有问题吗?

    可她们偏偏不觉得。

    喝醉的人永远都在强调自己没有醉,就如同在疯子的眼里,正常人才是不正常的。

    或许就是从意识到两个姐姐的心态问题开始,即使小女儿和她们的感情再好,也终究留下了一丝隔阂。

    她依旧关爱自己的两个姐姐,依旧把她们当成自己唯一的亲人。

    但是她却永远没办法像两个姐姐彼此那样亲密。

    终究还是不同的人。

    在小女儿出生之前,两个姐姐在家里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小女儿并没有听她们提起太多,只是从她们偶尔的只言片语里,隐约地拼凑出了一些经历。

    听两个姐姐的说辞,小女儿也知道在自己还没有降生的时候,父母全都以为肚子里怀得是一个男孩,高兴得不得了。

    为了让自己臆想中的“宝贝儿子”顺利出生,比其他孩子都要长得健康聪明,一向吝啬花钱的夫妻俩难得大方了起来,在小女儿的母亲怀孕期间,几乎是顿顿大鱼大肉,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各种各样的营养品滋补品更是从她确诊怀孕开始就没有断过。

    然而,没什么文化知识的夫妻俩却不知道,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

    孕妇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很多人家里都会这样做,哪怕平时的生活条件再不好,怀了孕的女人也总能受到一些优待。

    但是,即便是孕妇,补过了头也不是一件好事……

    就如同人参是个好东西,吃了之后可以补身,但若是身体健康的人吃了,很可能就会被补过头,导致火气旺盛鼻血直流,而那些身体极度虚弱的病人若是吃了,弄不好就会虚不受补,甚至倒霉丢了性命都有可能……

    这就证明不是所有好东西都可以随便吃,人体的承受力本身就是有限度的。

    孕妇如果滋补过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体重增加,导致肥胖。

    当然了,怀孕的女儿因为肚子里有了一个小生命,胎儿每天都在长大,本身也有一定分量,因为它的存在而造成孕妇的体重增加也是无可厚非的正常的事情。

    但是这种“正常”的范围,绝不是没有限度的……

正文 第2351章 意料之外(795)

    一个体重标准的女人,在怀孕之后胖了十几二十斤,很正常。

    因为除去胎儿本身的体重和子宫羊水的重量后,这十几斤二十斤的重量,放在孕妇自己身上,也不过是胖了几斤而已,没有任何不利影响。

    但若是一个体重标准的女人,在怀孕之后猛然增肥到夸张的地步,比如说怀孕十个月胖了五十斤,甚至六七十斤,那不用说也知道是不正常的……

    一个未出生的婴儿能有多重?加上子宫里的羊水和胎盘,总重量也不会夸张到哪去。

    扣除了这些重量之后,剩余的体重,几乎全落在孕妇一个人身上,自然而然就会导致孕妇体积过胖,甚至连腹中还未出生的胎儿都有可能提前患上肥胖症。

    太瘦或者太胖的体型都是不健康的,会给人体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这个健康常识很多人都知道。

    然而对于孕妇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总有些没常识的人会忽略人体的健康范围,恨不得把孕妇当成猪来养,一天喂八顿,顿顿大鱼大肉,巴不得把孕妇喂养的白白胖胖才好。

    老一辈的人也总是有这样的习惯,家里的女儿或者儿媳妇一怀孕,就恨不得拿出各种各样的营养品给她进补,如果孕妇胃口好,吃得越多,老人家就越开心,总觉得只有多吃点,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才能长得健健康康。

    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没错,只是凡事过犹不及。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一旦做过了头,后果可能比没做还要糟糕。

    孕妇进补自然也是一样。

    怀孕期间吃得太好太多,对孕妇和未出生的胎儿来说,很大程度上反而是弊大于利。

    吃得多长得胖,不过是老一辈人眼里的“健康”,实际却弊点多多。

    孕妇如果体重超标,多余的营养不仅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造成女性身材走形,即使生完孩子也很难恢复正常体重。

    更严重的是,这些多余的营养同样也会被胎儿吸收。

    原本以一个健康的女性身体而言,即使在怀孕期间没有额外的补充营养,只是照旧一日三餐,身体内部的养分也足够让胎儿健健康康的发育,很少会出现胎儿发育不良的情况。

    毕竟,现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准,即使不是很有钱的人家,每天顿顿鸡鸭鱼肉也能吃得起,日常饮食的营养摄入已经完全足够,甚至有些过剩,导致不少人的体重都有些超标。

    在这样的生活水平下,很多身体健康的孕妇其实根本不需要额外的补充营养,只要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荤素搭配合理就足够了,生下来的孩子很少会有不健康的。

    反而是那些怀孕期间大吃大喝,打着“为孩子好”的理由拼命补充各种营养的孕妇,往往都会造成自身体重超标、胎儿发育过大等问题,最后造成胎儿生产困难,甚至都不能自然分娩,只能通过剖腹手术把胎儿取出。

正文 第2352章 意料之外(796)

    谁都知道剖腹手术很伤身体,远远比不上自然分娩,对胎儿也没什么好处。

    毕竟,剖腹手术最初形成的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孕妇因为自身条件不足、难产所导致的死亡率,若是孕妇本身的条件还不错,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大多数产妇都会选择自然分娩,只有实在没办法才会转向剖腹产。

    这可不是因为自然分娩对胎儿比较有好处,更多的还是为了产妇的身体着想。

    生育原本就是雌性生物的一种本能,根据自然规律所产下的子嗣后代,总比通过外力硬生生剖开肚子把胎儿取出来的伤害要小。

    就如同野生动物一样,雌兽代代怀孕分娩,每一代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很多即将生产的雌兽甚至远远的避开兽群,自己单独躲起来生孩子,却极少有野生雌兽通过外力帮助分娩孩子的情况。

    如果真的沦落到连自然分娩都做不到,那这个动物族群基本也就丧失了繁衍竞争的能力,早晚会被生物圈自然淘汰掉。

    人本身处于生物链之中,又因为拥有智慧而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

    比起很多动物而言,人类的寿命无疑是十分漫长的,但是与这种寿命相对应的,便是人类的幼年期也同样十分漫长。

    一只猫的寿命最多只有二十年,大约只是人类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长度,但是在这二十年的寿命里,猫的幼年期只有短短一年,老年期也只有两到三年,剩下的十几年全都属于壮年期。

    不仅是猫,狗也是如此,还有各种鸟类、水生类,各种动物无一不是同样的规律。

    越是寿命短暂的生物,幼年期和老年期的时间就越短。

    壮年时期往往占据寿命的绝大多数时间。

    而如今的人,因为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人的寿命都从古代的三四十岁延长到七八十岁,更长寿的甚至超过百岁。

    如果以平均寿命八十年来算,属于人的幼年期的时间整整长达十几年,几乎就是很多动物一生的时间,老年期同样也有十几年,相互抵算下来,人真正属于壮年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三四十年而已。

    这还仅仅只是现代人的数据。

    如果是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人的寿命平均只有五十多岁。

    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一般十七八岁就有了孩子,三十几岁就能当上祖母或者外婆,而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孙子的孙子都已经出生,运气好一点的四世同堂,运气不好的早早病逝,平均寿命几乎比现代人缩短了近一半左右。

    越是古老的年代,医疗条件越差,人的寿命就越短,新生儿的出生率也会越低。

    好比说两千年多年前的秦国时期,大多数人的寿命都只有四十多岁,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一家,他自己、他父亲、他爷爷,甚至是他太爷爷,全都只活了四十多年。

    这还是皇帝的寿命,平日里养尊处优,吃的用的穿的无一不是天底下最好的,可他们的寿命也只有这么长。

正文 第2353章 意料之外(797)

    而那些吃不饱穿不暖、动不动就要苦役征兵的普通百姓,寿命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秦始皇一家在历史上也算是出了名的短命皇族,但是从他们记载在史书上的情况来看,也不难揣测出那个古老年代的人的平均寿命。

    医疗环境落后,不单单只是缩短了人的平均寿命,同样也会大幅度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率。

    最显著的例子不外乎就是古今现代的人口数量对比。

    如今的人口数量已经接近爆满,因为人口太多而造成的各种问题也早已经浮现端倪,以至于在二十多年前,国家不得不采取了限制人口生育的政策,来控制人口的增长数量。

    这在古代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正是因为古代的医疗环境落后,很多人生了病治不好,早早就会病死,女人怀孕又很危险,因为没有足够的医疗技术的帮助,女人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一样,一不小心就会难产,动不动就是一尸两命。

    即使顺利把孩子生下来了,也不代表就能平平安安的养大成人。

    一场小小的风寒,一次不经意的疾病传染,都有可能导致年幼体弱的孩子早早夭折。

    甚至很多疾病,放在现代不过是打仗吃药的问题,三五天就能痊愈,放在古代却极有可能是无药可救的绝症,动辄便要了无数人的性命。

    比如古装电视剧里时常提到的大名鼎鼎的绝症,时疫和天花,其实不过是两种常见的传染病而已。

    现代人打几针疫苗、吊几瓶药水就解决了,放在古代却是十有八九要死人的问题。

    大人容易早死,新生儿又容易难产,小孩子还很难养活……

    种种问题影响之下,才导致古代王朝的人口数量总是增长不起来,即使是国力最为繁荣富强的唐朝时期,全国人口的数量也不及现代的一半。

    而古代之所以那么讲究多子多福,富贵人家又之所以有那么多妾室,其中很重要的一层原因就是因为古代的孩子实在太难养了……

    有钱有势的人家如果不多纳几个妾,多生几个庶子庶女,万一倒霉运气不好,家里的孩子随便生点什么病就死了,那岂不是要人断子绝孙么?

    古人其实也是很聪明的,知道年幼体弱的孩子容易夭折,干脆就多生几个,管他是嫡出还是庶出,家里子孙多,病死一个还有一个,至少能保证自己家不会绝种。

    这一点对于重视子孙香火的古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代代皇帝几乎都是妻妾成群,有记载的古代名人也很少只有一个妻子,至少也会有几个妾,

    这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是渣到极点的行为,放在古代那种动不动就要死人的环境下,却是可以理解的正常行为。

    毕竟,现代人一夫一妻,有足够的医疗条件做保证,养活一个孩子并不算困难,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一场小小的感冒而夭折。

    但是,古代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正文 第2354章 意料之外(798)

    古人讲究多子才能多福,除了重男轻女的环境影响之外,更多的也是想利用“多生几个孩子”的方法,来抵抗当时恶劣的医疗环境。

    因此,古代男人的娶妻纳妾,其实并不一定是出于好色,也有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