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握权柄的人一旦多了,难免就会勾心斗角,各有各的私心。

    时间长了,自然就会造成国家吏治混乱,国力也在不断削减。所谓的战国七雄,其实不过是表面上看着威风,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却是多如牛毛。

    当然,能在那种战乱的环境下成为一国君王的人,除了血统和身份之外,多少都是有些脑子的。

    也不是没有其他国家的君王试图解决过国内权力分散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实施问题,最终也没能成功。

    这就牵扯到战国时期本身的构成问题了。

    要知道,所谓的“战国七雄”,包括秦国在内,一开始也不过是大周王朝分封的诸侯而已。

正文 第2644章

    而历史上的周王朝,其实就是赫赫有名的神话小说中《封神榜》里“武王伐纣”的原型。

    按照我国的历史轨迹,第一个真正成立的古代王朝应当是夏朝,同时这也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左右,距离原始时代并不远,有夏朝时期的青铜以及玉质文物可以证明。

    而夏朝的开国皇帝,大多数人其实也并不陌生,就是在华夏传说中已经接近于神话人物的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典故,大部分国人都耳熟能详,小时候也都听说过这些神话传说,因为大禹的名字往往都是和一些神仙人物连在一起的,比如轩辕黄帝、蚩尤、女娲、水神共工之类的。

    轩辕黄帝和蚩尤的一场大战,水神和火神的斗争失败,一怒之下撞倒天柱不周山,导致天空出现巨大的窟窿,洪水降世,然后便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

    这些离奇玄妙的神话故事,估计大多数的华夏人都曾经听到过,也看过不少以这些神话故事为原型改编的小说和电视剧,非但不会陌生,反而太过熟悉了,甚至让很多人都以为大禹这个人就像是神话传说里的女娲、盘古一样,是虚构出来的神仙人物,实际上却并不存在。

    然而,历史事实却恰好相反……

    不止是大禹这个人物。

    神话故事里的轩辕黄帝、炎帝、蚩尤一类的角色,在原始古代其实都是存在的。

    他们都是原始社会部落的首领。

    在原始时代一开始的蒙昧期过后,人们逐渐改变了最初的独居生活,开始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信仰不同的原始部落族群。

    他们有的信仰熊,有的信仰狐,有的信仰玄鸟,有的信仰黑蛇……并且因为信仰的不同,各个部落还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图腾文化和各种姓氏。

    而这些原始的图腾文化直到现在,还一直是很多考古学家津津乐道、不断追寻和探索的奥秘。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

    哪怕是在各种条件都极端原始与落后的部落时期,那些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之间,也是绝对不可能和平共存的。

    相反的,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原始时代的部落争斗才显得格外的血腥和残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几乎被发展到极致。

    根据考古发现和一些文献方面的记载,在原始部落斗争最严重的一段时期,几乎每天都会有战败的部落被灭族。而原始人类处置战败者和俘虏的手段也远远比现代人想象的更可怕……

    被俘虏的女人如果较为年轻,还有可能被留下来作为奴隶或是生育工具;

    而男人们大多都是被直接砍头,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的头骨会被用来制作成各种珍贵的器皿,比如酒杯、项链、装饰品之类的,只有获胜部落的首领以及被所有族人认可的勇士,才有资格佩戴上这种人骨饰品。

正文 第2645章

    而战败者们死去的尸体也不会被浪费。

    在食物缺乏、各种野生动物尤其凶悍的原始时期,人类族群想要活下去,难度远远比现代社会高出几百倍不止。

    他们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同类的争斗,更多的还有自然环境的威胁,那个时候的原始人类还不懂得圈养家禽,也不懂得通过种植来获取足够的粮食。

    他们唯一能填饱肚子的办法,就是狩猎。

    徒手,或者利用一些简陋到极点的工具,去和那些凶猛的野兽搏斗。

    如果幸运的获胜了,便有可能得到野兽的尸体饱餐一顿;如果不幸的失败了,运气好的只是受伤,运气不好的便成了野兽的食物。

    ……其中的危险性不用想也知道。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原始人也未免太傻了,难道他们不会去抓一些温驯的食草动物,比如兔子、山鸡之类的,非要和那些老虎黑熊之类的猛兽搏斗吗?

    如果实在不行,连兔子野鸡都抓不到,河里不是还有各种鱼类吗?

    抓鱼总不会比抓兔子更难吧?

    更何况,原始森林里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什么野果、野菜、蘑菇、木耳之类的,都是天生地养的东西,白捡都可以,仔细找一找,就算吃不到肉,好歹也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吧?

    这样的话猛地听上去,好像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实际就是一团狗屁!

    不。

    是连狗屁都不通……

    先不说那些野生的的食草动物有多谨慎,一个个跑起来跟飞毛腿一样,抓捕难度一点都不比猛兽小,反而还有可能因为追捕耗费掉更多的力气。

    就单说那些野菜和野果子好了……

    在原始森林里生长的各种植物,哪怕它们长得再无害,结出来的果子再好看诱人,试问……有几个人敢随随便便摘下来就往嘴里送?

    还以为自己是神农氏,遍尝百草百毒不侵啊?

    万一这野生植物的果子有毒,一吃下去就口吐白沫,这死得是冤还是不冤?

    再万一。

    这野生植物没毒,但它偏偏是其他猛兽的伴生物……

    就如同蛇莓果一样,只要有它在的地方,附近十有八九会有毒蛇出没,然后你不知内情,兴高采烈地跑过去摘,吧唧一下,被蛇给咬了,稀里糊涂的中毒丧了命……

    这样的死法又冤不冤?

    现代的人们习惯了都市化的生活,早已经远离自然环境,想要看个新鲜植物还得专门跑到植物园,否则能接触的顶多就是一些道路或者花园里景观树而已。哪怕是特别喜欢亲近自然的人专门带着帐篷跑到山区丛林里去露营,也多会选择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或是民居山区,而这些地方都是有人住过的,甚至是被无数人一遍遍筛查过的,危险固然有,但至少还在人可以应对的范围内。

    但是原始森林就完全不一样了……

    什么叫原始森林——就是完全原生态的,没有人类踏足过的无人区禁地。

    这种地方的危险性还用得着解释吗?

正文 第2646章

    国内赫赫有名的神农架原始森林,传说中有野人出没、但至今都没有人敢深入调查的无人区禁地,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好奇心旺盛、不怕死的冒险者千里迢迢闯入其中,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知名的国内外探险爱好者,能侥幸活着出来的无一不是狼狈到了极点,更有不知道多少倒霉鬼死在里面,连收尸都找不到地方。

    像这种野外探险爱好者,不管他们的野外生存技能是不是专业,但至少比起绝大多数完全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在面对户外危险的情况下,生存率远远比普通人要高。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位探险爱好者都有勇气进入原始森林,尤其是无人区禁地。

    正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了解野外求生的艰难,所以他们才会更加忌惮和谨慎,再有冒险精神的人也不会随随便便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毕竟他们追求的只是探险的刺激和成就感,而不是真的想要去找死。

    相反的,只有那些对野外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只是随便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些皮毛的人,才会信口开河自信满满,仿佛野外求生在他眼里就是吃饭喝水一样的简单,随便落到什么地方都能轻松活下来一样。

    可实际上,这样的人如果真的落到了原始森林里,只怕怂得比谁都快……

    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传说中的原始森林,是将危机隐藏在勃勃生机之下。

    那样的地方,只要一走进去,生死就不是由自己掌握了。

    你甚至都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也许是吃人的猛兽,也许是盘踞在树枝上的毒蛇,也许是刚刚从地上的腐叶堆里爬出来的毒虫,甚至是无声无息从耳边飘过的、带有致命传染病的毒蚊子……

    随便哪一种,轻轻在你身上蹭一下,也许你的命就没了……

    未知的危险与恐惧,永远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强利器,比任何的枪火子弹都要可怕。

    而所谓的在原始森林里寻找野果野菜填饱自己的肚子……更像是一种自我想象的天方夜谭。

    别说是完全没有任何植物学常识的原始古人,就是现代经过系统化学习的植物学博士,也不敢保证能在原始森林里辨认出身边每一样不起眼的植物,更别提是判断它们能不能吃、吃下去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了。

    即便是无毒的植物,万一植物成分里夹带了某些特殊效果,比如麻醉效果、致幻效果等等。

    一不小心吃了下去,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绝对可以让人在原始森林里存活的几率直线下滑……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饿着肚子,不小心吃了一个有麻痹效果的野果,四肢不能动弹,然后在这个时候,突然有野兽出现了……

    ……那惨烈的后果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

    在原始部落时期,那些原始古人的智商或许没有现代人这么高,但他们也不是傻子。

正文 第2647章

    在很多情况下,外界环境的压迫和生活所赋予的本能经验,往往比单纯的智商更加有用。

    现代人所能想到的在原始环境下生存的办法,那些古人们未必就没有想过,甚至可能去尝试过。

    但既然历史并没有将这些尝试后的办法流传下来,本身就已经证明这些尝试是行不通。

    要知道,大部分的现代人之所以会显得比古代人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头脑比古人发达,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真的就比古人要高。

    而是因为……现代人的很多常识经验都比古人多。

    比如驯养家禽的经验,改良水土的经验,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经验……

    大多数的现代人都多少会了解一些。

    但是这些经验是从哪来的呢?

    它们没有一样是凭空出现的,每一条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尝试,都是先辈人物一步步尝试后积累下来的。

    光是捕捉野生动物,将它们成功的驯养成家禽,古人就花费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其中经历的种种失败和尝试,是坐享其成的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

    至于现在的人们,不过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不需要付出任何心血与努力,就能轻而易举的得到千百年来无数古人积累下的成功经验。

    正因为有这些基础经验的存在,现代人才得以进一步往上发展,通过科学研发的手段,不断的改造环境,让人类这个族群可以生活得更加舒适美好。

    但这并不代表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聪明。

    举个例子来说,华夏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就是古人研发出来的。

    虽然在古代那时,人们造纸的技术并不算高明,造出来的各种纸张质量也远远比不上现代机械化生产。

    然而,说句难听点的话……

    如果没有古代造纸技术的诞生,现代人哪怕想要改造出更精良的造纸技术,也绝非那么容易。

    古人所研发出来的技术就相当于一座房子的根基,又或者是一台机器的最初灵感设计图。

    不管在日后,这台机器被改造的有多精妙,甚至完全看不出它原本的样子,但如果缺少了最初设计它的灵感,这台机器也根本不会诞生,更不会拥有日后被精妙改造的机会。

    如果说,现代人所研发出来的种种科技成果就像是一棵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那么古人最初发明这些技巧的灵感,无疑就像是大树最初的一粒种子。

    种子比起大树而言,自然是渺小而微弱,很容易就会被人所忽略。

    但如果没有种子的存在,大树本身也就是不存在的,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茁壮成长的可能……

    两者之间原本就是一体的,根本无法分割。

    现代人根本没办法抛弃古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因为这本身就是历史传承的一种。

    从原始时代,居住在原始部落里的古人们第一次学会用抽象的图画来记录各种重要事件时,传承就已经开始延续。

正文 第2648章

    而随后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现代人较为熟悉的隶书、草书等文字字体,华夏的传承历经数千年不断往下传递,中间或许有过无数的波择,但是历史的传承始终没有断绝。

    一直流传于历史学界里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其实真正称得上“历史古国”的仅仅只有华夏一家。

    因为其他三大古国的历史文明早已经在发展中灭绝,文明出现了很长的断层,无数重要的历史文献和资料都已经消失不见,甚至连一些可以证实古国文明存在过的古董文物都没有留下……

    唯一一个完整的留下了数千年历史轨迹的古国,仅仅只有华夏而已。

    只有其他三个号称是能和华夏相提并论的“文明古国”,既没有资料和文献追寻历史,又没有实打实的古董文物调查取证,光靠嘴皮子吹嘘几句,就号称是“千年文明古国”了,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足以取信国际上的所有人。

    因此,即便是在“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最盛行的那几年,在考古学界和国际历史学家里,依然有不少人对这个说法抱有疑虑和争论。

    只有华夏的千年历史是真正被国际承认的。

    唯一的争论点也只是在于,华夏人号称自己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最早的原始部落历史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蚩尤等人的时期,最不济也能到夏商周时代。

    但国际上的历史学家却认为没有这么长。

    因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是华夏发源最早的封建王朝,距离人类起源的原始时代太过相近,那些国际上的外国考古学家几乎难以置信,华夏在那样原始的时代里就拥有了自己建立的王朝……

    要知道在同样的时间点,西方大陆上甚至都没有原始人类的出现。

    如果说华夏人在那么久远的时代里便拥有了自己的王朝和国家,那么西方人在那个时候就连自己的祖宗都没来得及进化出来,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的森林里当猴子呢……

    这样讽刺的历史对比,那些所谓的白皮肤蓝眼睛的国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们当然不愿意承认。

    更何况,夏商周这三个远古朝代,在历史上确实没有留下太多的实物证明,不管是出土的文物还是已经开发的墓葬群,都不足以在国际上完全证实它们的存在。

    甚至就华夏人自己的文献记载里,除了一部《史记》之外,其他的各种正史野史无一不是把夏商周三个朝代和各种神话故事捆绑在一起,听起来实在没有多少真实性。

    比如夏朝的开国皇帝大禹,在历史上的地位几乎就就等同于一位陆地神仙,有关大禹治水和铸造九鼎定九州的轶事典故,也全都被后人宣扬的如同神仙故事一般,传奇归传奇,听起来却没有任何历史人物的真实感。

    以至于到了现代以后,很多人甚至都以为大禹这个人只是虚构出来的神话传说,光知道“大禹治水”,却不知道他本身还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开国君主。

正文 第2649章

    夏朝尚且如此,紧随其后的商朝和周朝就更夸张了,与神话故事挂钩的地方也更多了。

    比如商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商纣王,以及他赫赫有名的妃子苏妲己,再加上周朝的开国君主姬发,被尊称为“百家宗师”的周朝太师姜子牙等等……

    这些人其实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虽然每一个的成就和来历都很不凡,但很明显他们都只是普通的凡人,不是狐妖也不是神仙,更不懂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偏偏因为一部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封神榜》,硬生生把这些真实存在过的古人吹成了神仙妖魔……

    商纣王被形容成了举世罕见的昏君和暴君。

    明明是被他派兵出征、从原始部落里抢回来作为战利品的妃子苏妲己,也变成了女娲派来祸害商朝江山的千年狐妖,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红颜祸水之一。

    周朝的开国君王周武王在历史上明明就是很寻常的出兵造反,却偏偏在《封神榜》里被宣扬成了奉行天地指令,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军/事/战/争,硬生生被编成了一场神仙打架、士兵遭殃的玄幻剧。

    最离奇的还是周朝太师姜子牙。

    这个人物只要是看过《封神榜》的人肯定不会忘记,因为他可以说这部神话小说的核心人物,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他的戏份。

    在神话小说里,他被塑造成了圣人门下,顺应天道来辅佐武王,并且在各路神仙中有很多相交好友,人脉力量堪称是整部小说里最强大的一位。

    在讨伐纣王的过程中,纣王那边通过苏妲己请来了不少妖魔鬼怪助阵,甚至还有一些神仙人物,姜子牙以及他的那些师兄弟好友的存在就是专门为了对付这些角色的。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原本一场普通的凡人大战就这样变成了一场神仙大战,一直到姜子牙辅佐武王并率领着各路英雄神仙杀入商朝的首都,纣王身死,妲己也被处刑,整部《封神榜》就这样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从这些故事情节里也不难看出,姜子牙这个角色几乎就相当于主人公,没有他的扶持和帮助,周武王几乎没有可能打败周朝的军队。

    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姜子牙作为那个时代第一位兵学奠基人,号称“百家宗师”的存在,也确实给武王伐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却远远没有神话小说里写到的那么夸张。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相比起各种枯燥无味的专业类书籍,小说故事和话本子的流传度都要远远高出很多,大多数人也更愿意在放松心情的时候欣赏一些有趣或者稀奇的小说故事,而不是抱着厚厚的专业书来啃。

    这原本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在可以放松的时候,没几个人愿意苦哈哈的过日子。

    但也正因为如此,有关于夏商周三朝的真实历史记载,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反而是以这三个朝代为原型的各种神话小说故事,人们却是百看不厌。

正文 第2650章

    久而久之,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这三个历史悠久的朝代就真的像是神话故事里虚构出来的一样,充满了神话一般的传奇,却偏偏失去了历史应有的厚重感和真实感。

    甚至于……

    有不少缺乏历史知识的华夏人自己都不相信这三个朝代是真实存在的,反而认定它们都是虚构架空的朝代,就和女娲、盘古之类的人物一样,压根就不存在的。

    但事实上,它们不仅是存在的,同时也是华夏历史篇章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夏商周四角三朝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大多数人都较为熟悉的战国时期,七雄并列,然后秦始皇屠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后却因秦二世而亡国,随后便是刘邦和项羽的横空出世,双雄争锋之后,大汉王朝由此而建。

    汉朝传承四百余年后,最终因为内忧外患而亡国,之后就是现代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建立又覆灭,将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几十年、几百年的积累重叠在一起,最终便形成了华夏令人瞩目的五千年宏伟历史。

    但是,历史仅仅只是历史,只是代表了一段过去和传承。

    该怎样去看到历史的发展,或者验证历史的真实与伪造,不同时代的人总是着不同的想法。

    甚至是同样时代背景下的人,也会因为同样一段真实存在过的历史,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观。

    就好比现在的很多人……

    往往都不太相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存在,觉得这几个朝代就和神话故事一样,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完全没有真实感。

    但是同样的,人们却普遍的相信战国时期的历史,觉得战国七雄和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是完全真实的。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甚至是在国际考古学上,对这一点都是无可争议的。

    毕竟……

    秦始皇的陵墓如今还好端端的保留在西安呢,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洗礼,不管是华夏人还是西方人,只要长了眼睛的人都能亲眼看到,任谁都无法否认。

    甚至是已经被开发出来的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地宫,举世闻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