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2841章

    陈复的大部分个人资产都在国外,他父母都是华裔,他自己也是,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人,回国之后反而觉得到处都不适应。

    陈复从来不是一个会勉强自己的人,在做出收养决定之后,他当天就带着孩子返回了Y国,只留下几个心腹在国内办理收养程序。

    之所以这么匆忙,倒不是为了防备什么,主要还是因为莉兹的身体情况太差。

    国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总归比国内高出一线,也更适合莉兹的治疗,再加上陈复常年定居国外,决定收养莉兹之后,这孩子就是他的女儿,他带着女儿回家,有什么问题?

    陈复当时是觉得没问题的。

    莉兹当时还是个小婴儿,皮肤上的嫩红都还没有完全褪掉,一看就是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

    再加上她的身体情况那么糟糕,放在国内的医院还真不一定能治好,就算要治,估计也要花掉一笔天价的治疗费。

    这笔钱对于陈复来说当然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一般普通家庭的人而言,砸锅卖铁都不一定能凑出来。

    再想想莉兹当时被人丢弃在路边的样子……

    陈复心里的第一反应,就觉得她肯定是被父母遗弃了。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在遗弃儿童构成犯罪的国外都屡见不鲜,国内就更多了。

    尤其是对于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的家庭来说,如果发现刚生下来的孩子患上了重病,花一大笔钱都不一定能治好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狠心地抛弃这个孩子。

    要么丢在医院里,要么偷偷丢到福利院,指望着能有好心人出手帮忙,他们自己倒是撒手不管了……

    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固然叫人厌恶,但是反过来说,同样也是迫于无奈。

    并不是每一个抛弃孩子的父母都那么狠心。

    有些人是真的被逼到没办法了,自己没钱养不起,又不忍心把孩子留在身边眼睁睁地看着他断气,于是就做出了极端的行为,在孩子死之前先抛弃掉,从此不闻不问,至少在心里还能有个幻想,说不定被抛弃的孩子被好心人救下了呢?

    当然,这种可怜又可恨的“迫于无奈”同样也是父母自私的表现,自己不忍心看着孩子死,就干脆丢了他,让他自生自灭……

    但人心并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余地残留。

    如果还有别的希望,或者是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一点,做父母的也不会那么狠心果断地抛弃自己重病的孩子。

    所谓的“迫于无奈”,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懦弱、无能、自我唾弃,却又没办法。

    不过这些和陈复无关。

    他也不在意莉兹的父母究竟是抛弃了她,还是她本身就是孤儿,这些猜测不过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都不重要了。

    他既然决定收养这个孩子,自然就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先治好她的身体,再慢慢把她养大,至于别的事情……等遇到了再说吧。

    陈复就这么漫不经心地想着,便把莉兹带回了自己的庄园,开始着手安排治疗的事情。

正文 第2842章

    莉兹那个时候的情况是真糟糕。

    糟糕到什么程度呢……

    陈复自己住在Y国郊外的庄园里,有一支专属于自己的医疗团队,各种技术设备完全不比医院差。

    他原本是不打算送莉兹去医院的,宁愿给她重新组一支医疗团,留在庄园里专心治疗她一个人就行了,比医院条件只好不差。

    因为陈复的父母就是在医院里去世的,大概是心理阴影吧,他实在不怎么喜欢医院里那种环境氛围,总觉得死气沉沉的,养一个医疗团对他来说也是小事,所以从他父母去世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踏进过任何一家医院。

    这样的习惯保持了二十多年,然后被莉兹打破了。

    不知是刚到Y国水土不服,还是经过了飞机上的高空反应让人身体不适,莉兹那病弱到极点的身体刚到庄园的当天深夜里,就连续出现了三次心跳骤停的危险,再加上呼吸衰竭、缺氧窒息等等反应,小小的孩子在极短的时间里死去活来好几次,吓得人魂飞魄散。

    整个庄园灯火通明,医疗组二十多个人彻夜守在床边动都不敢动,陈复也被惊到了。

    他的庄园里条件再好,不可能有医院里那种专业的重症监护室,更没有提供给脆弱婴儿的隔离保温箱,这些东西他以前也用不上,备在庄园里做什么?

    谁会好端端地在自己家里准备一个重症监护室?占地方不说,这感觉也不好啊,弄得像随时都有人要住进去一样……

    陈复虽然平时不拘小节,但还真没有诅咒自己的爱好。

    于是现在就抓瞎了。

    莉兹的情况一看就是很不妙,医疗组平时信心满满的医生团队也快吓哭了,再三要求马上送医院隔离治疗,再耽误的后果他们担不起!

    陈复还能怎么办?再不喜欢医院,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刚收养的女儿病死在家里吧?

    偏偏他所住的庄园是在郊区,距离最好的医院开车也得四五个小时。

    莉兹的情况显然是耽搁不起了。

    陈复没办法,只好叫人准备直升机,又连夜打了几个电话安排临时航线,在一个小时之后,火速抱着孩子抵达了医院。

    就这样,也还是有点晚了。

    直升机还没来得及落在医院停机坪的时候,莉兹又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在心电仪尖锐的嘶鸣声里,她被早就等在停机坪里的儿科专家直接推进了抢救室,然后又从抢救室转到了手术室,第三天早上才被送进隔离监护室。

    陈复就住在医院里,这种时候他也顾不上什么心理阴影了,和医生专家讨论了半个晚上的治疗方案,直到莉兹手术完成进入监护室,他才有空喘口气。

    之后连续几个月,莉兹断断续续地又做了三场手术,好不容易才保住小命,却也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体。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就是成年人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接受手术治疗,对身体都是一种极大的损伤,何况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正文 第2843章

    陈复请来的儿科权威也很无奈。

    他委婉地对陈复表示,这个孩子的病情是先天性的,从母亲胎里就没有养好,心脏天生发育不全,其他内脏功能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拖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吃不消,所以才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心跳骤停的形象。

    一般像这样先天有残缺的孩子,在怀孕期间就应该查出来了,大多数医生都会建议引产,因为生下来会很难治,一般人家也承受不起这种治疗费用,最要命的是还治不好,心脏缺损的问题会伴随孩子一生,越长大越严重,孩子备受痛苦,父母也很煎熬,倒不如一开始就引产掉。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带有明显缺陷的胎儿居然生下来了,而且还挣扎着活到了现在,这实在不可思议……

    按照道理来讲,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针对性治疗的话,是很难活过二十四小时的。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她比常人缺损的一片心脏瓣膜并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补,完全就是原生态的,简直不可思议……

    心脏瓣膜这东西,一般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它是存在于人体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或者心室与动脉间的一片薄膜,即普通又至关重要,因为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类心脏的“门卫”,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之中,防止血液回流到心脏之中。

    打个比方说。

    人类的血液就像是河流,而大大小小的血管就是河道。

    川流不息的河水必须通过河道才能顺畅的流动,滋润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

    而带着这些“河水”不断循环流转的动力,就是人类的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就像是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把血液吸入到心脏里,穿过心脏再重新流向其他内脏,为它们提供足够的血液氧气,保持内脏的活力。

    而这些血液流过所有内脏之后,又会经过同样的血管轨迹,重新吸入到心脏里,然后再次流出,不断的进行循环。

    说简单点,血液是河水,血管是河道,那心脏则是发动机和河坝的结合体,一方面为河水流动提供动力,一方面又起到了拦水和放水的作用。

    血液在流入心脏之后,就如同河水流进了河坝里,然后再从另一面流出来,而心脏瓣膜这东西,就是放置在“河水”出口处的一道保护栏。

    它天生的样子是闭合的,只要在血液流过心室准备出去的时候才会打开,然后很快又关上,再打开……

    不断的重复,好似开门关门一样,防止有血液倒流进心室里。

    而人们平时听到的心跳声,很多人都以为是心脏跳动的声音,但其实不是。

    这种声音的真正来源是心脏瓣膜的闭合,也就是它“关门”的声音,正常人的心跳声都是沉闷有力的,证明心脏瓣膜闭合得很紧,而一旦它出现病变或者衰竭,比如闭合不紧,或者出现缝隙了,人们的心脏马上就会出问题。

正文 第2844章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有心脏病的人,心跳声往往比正常人虚弱的原因。

    心脏瓣膜病变或衰竭,会直接导致流入心脏内部的人体主动脉血液出现循环问题,心脏压力减弱,无法顺畅地将血液运行到全身,并造成血氧含量不足,然后就会影响到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因为缺乏足够的血液氧气而削弱功能,更严重的就会造成器官衰竭,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常人的心脏瓣膜是很健康的,轻易也不会出现衰竭和病变,除非是有别的因素影响。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新生儿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病。

    这种病是婴儿在母亲胎中时发育不良所造成的,出现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有很多种因素导致,其中胎儿营养不足就是可能性之一。

    一般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病,都是指婴幼儿的主动脉瓣天生狭窄或关闭不全,只有极少数会出现心脏其他位置的瓣膜病变,比如二尖瓣。

    这种病属于先天性心脏病里的一种,大概占有5%左右,男性患病的几率比女性要高三倍左右,但也不算绝对。

    情况比较严重的重度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昏厥、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等症状,又会因为心力衰竭所造成的心律失常出现心跳骤停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会发生猝死,和人们常说的“心脏病突发”没什么区别。

    这种病除非症状十分轻微,否则除了手术以外没有任何治愈可能。

    偏偏先天性的很多严重病症都被发现在婴幼儿身上,又因为孩子年幼体弱,难以承受手术治疗对身体的损耗,导致手术难度直线上涨,即使勉强顺利完成,术后感染的问题也同样是导致患儿致死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先天性的疾病不同于后天,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只有两个。

    一个是因为先天疾病的发病机制更复杂,治疗效果也往往不够理想。

    另一个就是因为被检查出患有先天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儿童甚至婴儿。

    如果是成年人被检查出患有先天病,那么病情肯定不严重,否则早就开始发病了,又怎么可能拖到长大成年才被检查出来?

    只有那种在小时候、甚至刚出生就开始发病的先天疾病才是最严重的,偏偏这个时候患者的年纪又很小,有些索性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身体素质和对疾病伤害的抵抗力连成年人的十分之一都没有,随便感染一下都有可能没命,要治愈实在太难了!

    就算是轻度的心脏瓣膜病,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但它本身也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会永远伴随着孩子成长。

    有心脏病的人过得是什么日子,想必大多数人都应该有所了解……

    常年吃药,定期检查,不能跑不能跳,连太过激动的情绪都不能有,甚至都不能随便谈恋爱,不能生孩子,一切有可能对心脏造成影响的行为都要被禁止。

正文 第2845章

    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

    没滋没味的活着。

    甚至可能连看一场比较感人的电影、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都要防止刺激心脏而被禁止。

    更不要想去运动了,连人多一点的地方,比如商场、超市之类都最好不要去,万一被人推到,或者不小心砸到心脏位置怎么办?

    这可是要人性命的。

    就连很多正常人,如果知道身边某一个人患有心脏病,都会下意识地离远一点,仿佛那是个定时炸弹一样。

    这倒不是歧视对方,只是谁都知道心脏病受不了刺激,有猝死的可能。

    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那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人都是有趋利避害之心的。

    大多数人都不想害人,但也不想被别人给害了。

    明知道有风险还主动凑上去,如果不是别有企图,那估计就是缺了点心眼。

    何况莉兹当时的病情已经不是什么定时炸弹了,她简直就是连爆炸弹,一波一波循环爆炸,炸得人心惊胆战又防不胜防。

    医院专家给她诊断的病症名称一大堆,排在第一个、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疾病名就是重度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后面的一大串都是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型疾病,林林种种加起来有不下十几种。

    陈复不是专业医生,也看不懂诊断报告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专业名词。

    耐着性子听完了医生长篇大论地叙述完主要病因之后,他只问了一句话:“能不能治好?”

    医生说能,但是很麻烦,得做好几次手术,风险大费用高,而且还不能完全治好,以后可能复发,终生治疗要遭不少的罪。

    因为莉兹的心脏瓣膜先天情况太差,上下位置都有问题,不仅狭窄而且天生缺少了一瓣,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事实上她这种情况能活到现在几乎就是奇迹,换了别的婴儿估计早没命了……

    主动脉瓣膜缺损和狭窄都是不能忽视的致命问题,只有进行手术治疗,可她的情况又特别罕见,除了主动脉瓣膜之外,连二尖瓣都存在着闭合不全的问题。

    考虑到婴幼儿的身体承受力,想要一次开胸解决所有心脏问题无疑是痴人说梦,手术时间拖得越长,对身体的伤害和压力就越大,单单一个失血的问题就够让人头疼了,只怕手术还没做完孩子就挺不住了。

    为了保险期间,医生把手术治疗分成了四个阶段,还有六阶段和八阶段的不同方案,可以根据孩子在做完第一阶段手术后的身体状况来选择。

    换句话来说……

    莉兹想要活下来,最少也要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受四台开胸手术,最多则高达八台,这样密集的大手术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是不言而喻的。

    这已经不能用元气大伤来形容了,几乎就是要人死去活来好几回,一条命就算勉强保住,十分里面也只剩下一两分了。

    这样大胆到近乎极端的手术方案,也确实只有国外的医生敢做。

正文 第2846章

    国内大医院的医生如果没有特殊关系,是绝对不可能轻易接手这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手术方案,成功率低、死亡率高不说,最重要的是吃力不讨好,治好了孩子是应该,治不好可就是他的责任了。

    但对于陈复请来的那些顶尖权威专家来说,能不能治好这个孩子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参与这样一场治疗,对痴迷医学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反正以莉兹当时的情况,不做手术绝对会死,做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医生也把话说的很清楚了,这样的手术方案风险很大,就算手术失败、孩子当场死亡都是正常的,家属也无权追究任何事故责任。而即便幸运的手术成功,这个孩子也无法完全恢复健康,必须终生接受后续治疗,一旦出现其他问题,她可能就要一次一次地反复接受手术。

    这显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除非家属主动放弃,或者手术失败患者死亡,否则这样的折磨永远不会结束……

    陈复在听完了医生的话后,并没有多做迟疑,他甚至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犹豫的问题。

    他对医生说:“这个孩子如果能活下来,她长大以后会怎么选择,我并不知道,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有机会长大,然后自己做决定。”

    如果她长大以后觉得这样活着太煎熬太痛苦,宁愿一死了之,那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陈复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做决定,也同样不会为别人的决定承担后果。

    即便是对自己想收养的孩子。

    只是那个时候的莉兹还太小,没办法为自己生死做决定。

    所以陈复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先救下她,让她有机会长大,然后才能由她自己选择。

    医生提出来的手术治疗他同意了。

    至于具体采用哪一个手术方案,陈复只说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不好发表意见,让专家组的医生自己商量决定。

    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尽可能地保住莉兹的命,不计代价。

    有了陈复这句话,专家组的医生们心里就有数了,坐在一起讨论了十几个小时,最终还是决定用四阶段的手术方案。

    这已经是医生能拿出来的风险最小最保守的治疗方案了,一共只有四台手术,需要在三个月内全部完成,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莉兹身上的心脏瓣膜先天缺陷大概可以治好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左右,虽然不够彻底,隐患也不能根除,但至少可以让她勉强活下来,不至于随时出现猝死的危险。

    结合手术对身体的损伤来考虑。

    这份方案不能算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合莉兹的。

    如果要完全解决她的瓣膜缺陷问题,至少也得分成六次手术进行,最好是八次。

    可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多做一轮手术就是多一次对身体的伤害,治好了病却拖垮了身体,值不值得还是个问题。

    何况莉兹的身体因为病情延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已经十分虚弱,别说六台八台手术,四台她都很难撑得住。

正文 第2847章

    要不然医生计算出的死亡率为什么那么高,不就是因为她身体撑不住吗?

    所以医生选出的方案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好选择了。

    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对孩子的身体损伤也小,六台手术的方案是折中处理,八台方案则完全是铤而走险,打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主意,如果成功自然能活,以后也不用再承受反复手术的折磨,但是相对的风险也非常大,手术失败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一旦失败就是必死的。

    专家组的医生一开始不知道陈复的打算,所以才准备了不同风险的三套方案,打算让家属自由选择,可没想到陈复却是个甩手掌柜,除了了解必要情况之后,一应的治疗方案选择完全交给了医生,他根本不插手。

    医生的本职工作便是救死扶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不会使用死亡率高的方案,再加上家属并不强求,治疗方案很快就确定了。

    虽说四台手术的治疗方案比较安全保守,但这也只是针对另外两套方案的说法。

    事实上,像莉兹这种病情,所谓的保守方案根本是不存在的。

    如果她是在国内接受治疗,医生一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十有八九会拒绝接收,根本不会费时费力地准备什么治疗方案,反而会倒过来劝说家属放弃治疗。

    如果不是陈复请来的那些专家都知道他不缺钱,出手也大方,换成其他条件差一点的人,这些外国医生同样也会劝对方直接放弃的。

    因为这一套治疗下来所产生的费用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提供的,最要命的是还不一定能治好,就算手术成功了也是一辈子的终身养护,费时费力费心还费钱……

    一般人家哪受得起这种折腾?

    与其治到一半时承受不了要放弃,倒不如一开始就别治了,长痛不如短痛。

    莉兹能活下来,陈复的功劳是无可取缔的,这份恩情之大,不止是他想救人的心,更有他能救命的钱……

    治疗方案却定下之后,很快就进入了正式流程。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莉兹连续接受了四台开胸手术,对身体的伤害不亚于活活拔掉全身的骨头,再重新镶进去……

    脱胎换骨一样。

    医生通过手术修补了她闭合不全的心脏瓣膜,又通过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补上了她先天发育不全所导致的瓣膜残损的问题,顺带处理两者情况所引发的其他心脏小问题。

    这一连串的手术做下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途中也出现了很多意外状况,最危险的几次差点没抢救过来,但好在最后还是勉强完成了。

    陈复专程请来的国际权威胸外专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手术完成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