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奋斗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还是因为没钱,不然的话,一辆车就把所有的行礼塞下了。
坐完车,又走了好几里路,才到了山坳坳里的老家,一家人都已经累得不行了。
“哎呀,我的宝贝来了,快喝茶,吹风扇,这天气真是的,秋老虎真厉害。”
奶奶倒是笑眯眯的,十分高兴,不过这高兴主要是源于看到了自己的亲孙子。至于孙静言,她才从来不会叫宝贝,也不会亲自给端茶倒水的。
孙连胜忙说:“奶奶你坐着,我自己来,自己来。”
劳动长辈给自己端茶倒水,懂事不少的孙连胜现在是不敢承受了。
“哎哟,连胜可真懂事,一到家就给我端茶,好,真是乖!”
孙静言冷眼看着,不过是孙连胜把她倒得茶推回去而已。
果然这重男轻女的事儿,大多是家族传承的。
只是,孙静言也不在意这些,自己生病的时候,奶奶都从未来看过自己,当初自己还理解说是路途遥远,老人家跑过来身体受不了。但是现在却不这么想了。当时自己病的快要死了,这个做奶奶的也没有露过面,只是因为不爱,所以不在意罢了。不然,亲人即将病逝,哪有不去看望的道理?那时候还听尹爱莲说,奶奶的娘家兄弟,孙子娶媳妇,她特地去观礼了呢。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顶着炎热的天气,却不觉得辛苦了。
想到这些,孙静言还是心里凉凉的。
孙二华回到家里,稍事休息,就开始跟各色人打交道了。
此次,不仅是孙二华回来了,而且奶奶的小儿子,小名叫四华的,也赶回来了。
小叔是最小的儿子,当然也是奶奶最疼的,一进门没多久,奶奶就唠叨自己小儿子给自己带回来多少好东西,什么衣服就有多少件,鞋子就有多少双,还有多少见都么见过的糖果之类的。
小叔排行第四,以前叫孙四华,后来他自己改名叫孙财茂,一直在外面做生意,据说做的还不错,看他一身穿着打扮,还有抽的烟就知道,手上确实有些小钱了。
孙静言知道,这个四叔并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真有一些钱。当初她上大学,这个关系并不十分亲密的四叔还支持过她,并不觉得她是女孩就没有读书的必要,而且每年过年,给的红包是跟弟弟一样多的。
只是,四叔情路坎坷,一直到孙静言过世,都没有娶媳妇。在外混得不错的四叔,乡下的姑娘不想要,年纪大了也不想要,二婚的更不要,等他拖着更上了年纪,连二婚的都不要他了,有女人跟着他,也只是想要他的钱而已。
大概是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他对自己兄弟家的孩子还是不错的。
思绪飘飞了一会儿,孙静言就听到孙二华在十分自豪地说起女儿的成绩。什么第一名啦,什么两个学校抢着要啦,什么免费上学啦之类的事情。
这些都是身边没有发生过的,许多人听得啧啧称奇,而且十分羡慕佩服,对孙静言投来的视线更多了。
四叔走过来,跟孙静言说:“静静,真不错啊,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只要你考上了大学,四叔就支持你上大学。”
这个支持,大家都知道,就是会给钱的意思。四叔倒是说到做到了。
孙静言礼貌地说:“谢谢四叔,我会好好读书的。”
四叔笑得合不拢嘴,说:“咱们家能不能出个大学生,就要看你的了。我跟你说,四叔在外面见的多了,就知道还是要读书多好。”
孙静言低眉顺眼地表示受教,这让四叔更加满意,成绩好而且懂礼貌的孩子,不就是大家喜欢的完美小孩嘛。
高兴之下,四叔就把自己的电话给了孙静言:“以后有啥需要的,就联系我,四叔别的没有,就两个小钱。”
孙静言收下他的名片,点头说:“好的,谢谢四叔。”
四叔也没跟孙静言多说,转身又跟别人聊天去了。做生意做得好的四叔,在接待客人上,真是游刃有余的。
孙静言将四叔的名片收起来,虽然孙二华肯定有四叔的电话,但是给另外给孙静言一份,当然是表示重视了。
孙静言收着,也是以防什么时候真需要跟四叔开口。
家里客人多,大多是来看四叔的,大约是听说他在外面赚了点钱,所以想着能不能拉拉关系,以后有需要也能够开口求帮忙吧。
四叔好面子,也喜欢排场,更舍得钱,给孩子们发糖,都是大把大把抓的,因此大家还挺喜欢他。
而现在,孙静言的成绩,貌似是成了孙二华跟弟弟争风采的最大筹码了。大家都说,看来你家是要出个大学生了。
孙二华嘴咧的老大,这话他是最爱听的,好像能够看到六年以后,孙静言考上大学的情形了。
尹爱莲心里不舒服,再加上路上晕车,所以干脆找了个理由,去屋里休息了。
孙静言坐在外面,还要时刻帮着泡茶之类的,也走不开,其实她也很想去休息来着。
不一会儿,就听到四叔说:“是打算做个房子,你们看看现在,附近有几家人的房子像我家这样,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房子?我在外头,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下大雨的时候,房子把我老娘压着了。”
孙静言知道,四叔这不是随口说的,他是真的在家里盖了一栋楼,虽然楼房很简单,但是比现在的房子结实漂亮多了。后来也确实只有奶奶一个人住,他们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孙静言不由得想起,当初尹爱莲就说,乡下这房子,以后也是孙连胜的,孙静言当时没多想,只觉得四叔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就轮不到孙连胜了。可是四叔一直没结婚,当然也没孩子,记得有个女人还挺着肚子跟四叔回来了,传得很厉害的是,四叔终于要结婚了,结果后来去四叔做生意的地方待产去了,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孙静言那个时候没多想,四叔是有点花,分了也正常,现在想来,难道还有别的隐情?
因为尹爱莲说新房子是孙连胜的,那个样子太笃定了,好像已经十拿九稳。
只是,这一切都还没发生,所以踪迹更无处可寻了。
下午的时候,一家人都为第二天的寿宴做准备,尹爱莲也在洗洗涮涮,只是她满脸不高兴,嘟嘟囔囔地说:“亲闺女不回来干活,倒是把媳妇用得起劲,果然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这是因为孙静言的姑妈没有来娘家干活,所以尹爱莲不高兴了。
孙静言发现,尹爱莲这种人就是如此,奶奶手头有点好处的话,人家就说,自己是家里的媳妇,就是一家人,当然也有份,如果是义务和责任,就说,自己是媳妇,又不是人家亲生闺女,哪有那么亲密,当然没自己的份儿。
这样的逻辑,还真是无从反驳起。
这话也不是私底下嘟囔,有时候是故意说给奶奶听的,这样的情况下,婆媳关系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只是,这对婆媳之间的战争,跟孙静言是没多大的关系的,反正她们争夺的主要战场,还是孙二华和孙连胜,她这个不受重视的女儿孙女,反而落了一个清静。
下午时候,孙二华叫上孙静言说:“走吧,咱们去县公安局去。”
孙静言忙放下手里的活儿,问:“办身份证去吗?”
孙二华点头:“是啊,咱们要赶紧,不然人家下班了。你四叔骑摩托送咱们去,他也事情多,咱们要快点。”
四叔的摩托车声音果然在外面响起了,孙静言忙快速地收拾了一下自己,就朝着外面去了。
孙连胜倒是很想去来着,只可惜被奶奶留着,不肯让自己的金孙孙走。拢共才在这儿呆两天,当然不肯放人了。
孙连胜只好留了下来。
坐上摩托,三个人就出发了。
四叔开摩托还真是快得很,嘴上还说:“开摩托还是不如开车来的舒服,速度没那么快,就没那么带劲。”
没想到这个念头,四叔连车都有了。
孙二华对自己这个弟弟羡慕不已,却没有办法,时运和脑子都十分重要。
当初兄弟两个一起出去打工,跟着熟人做过小工,也一起卖过早餐,还一起开过店卖鞋子,全都亏了。尹爱莲气急之下,直接把丈夫喊了回来,不准他跟着四叔在外面胡混了。四叔那个时候没有成家,光棍一个,自然也不想回来,没想到反而让他给混出来了,也不知道尹爱莲现在作何感想。
他们家举家搬到城里,开始自己做生意,大概也是受了这样的刺激吧。
在摩托车上,四叔主动问起了孙静言读书的细节,孙二华当然是愿意说这个话题的,好像只有在家庭方面,他才比得过自己的弟弟。
“现在你们要自己带桌子去学校吗?”四叔问。
四叔当年也是快读完初中才出门打工的,那个时候,他们桌椅都要自己准备,饭菜也是如此,食堂只负责给他们蒸好饭。
孙静言说:“不用了,学校桌椅什么都有。”
“真好,比我们当初好多啦!那个时候,我们上半天课,下午的时候,老师没来上课,就让我们放学回家了,你知道老师干嘛去了?”
“干嘛去了?”
“老师喝醉了,在家里醒不来呢!我们没人上课,只好把我们放回家了。”四叔语带笑音,可能是回忆起了那个美好的时候吧。
孙静言说:“那样不太好吧?我们学校老师敢这样,可能会被开除的。”
这样不负责的老师,绝对是很有损学校的声誉的,为了保证家长满意,学校开除这样的老师也正常。
四叔点头说:“所以你们现在好啊,什么都不用操心,一门心思读书就好。”
孙静言默默想,她要操心的事情可多了,怎么可能不操心。
“我听说你暑假打工赚了钱啊?”四叔又问。
孙静言点头:“赚了点钱,转眼又花光了。”
“赚钱是大人的事情,你们小孩子,好好读书就行了啊。要是以后有什么困难,给四叔打电话。”
孙静言暗暗撇嘴,她上辈子就是万事不管,只管读书,结果就被尹爱莲捏在手里捏了一辈子,一个养大你的功劳扣下来,就得无条件答应她的所有要求。
孙静言不想走老路,哪里会像以前那样?
孙静言没吭声,倒是孙二华忙补救说:“现在流行这样。现在不是咱们以前那个时候了,以前咱们年纪小就去打工,是因为过得不好,家里要钱。她们现在,是锻炼自己,是一种社会实践,越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越这么干。”
这些理由,还是孙静言当初说服他和尹爱莲出去打暑假工,而不是回乡下的说法呢,不知道孙二华是真信了,还是因为要面子才这样说。
四叔没有孩子,不太清楚现在的情形,沉默了一下,才说:“现在跟咱们那个时候,还真是很不一样了啊。”
孙二华点头说:“是啊,她们现在的小孩幸福。老师负责,政*府也负责。”
孙静言腹诽,那是因为两个孩子都不是去的那种烂糟学校吧,差学校跟你们以前是一样一样的。
这一路上,一半的时候,是四叔在教孙静言,最好要努力读书,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总结为一点,就是学历高好赚钱。
这是最直接最打动人心的目的了。
孙静言读书,却是为了摆脱现在的家庭,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只是乖乖点头答应。
到了公安局,好在时间赶得及,听说是未成年人办身份证,审查就严格多了。
好在之前打听得清楚,资料都准备齐全了,又有家长陪同,所以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叫孙静言进去拍照了。
这秋老虎的天气里,办公室也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吊扇在工作,孙静言还要穿上那件外套,给拍身份证照。
看着身份证的示意图,孙静言才想起,现在还没有实现二代身份证,身份证都还是过塑的那种。
孙静言看到过孙二华的旧身份证,颜色失真不说,因为时间的原因,身份证有些泛黄了,尽管给过塑了,但是有些颜色还是晕开了,又因为掉进水里过,整个身份证都污损了,只好重新办了一张。
还是二代身份证比较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拍完照之类的,警*察面无表情地说:“小姑娘,你的身份证出来以后,要自己好好保存,知道不?”
孙静言连忙答应说:“好的,谢谢叔叔,辛苦你们了。”
民*警脸色稍霁,难得遇上一个这么懂礼貌的人。
孙静言当然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身份的信息越来越重要,一个有效身份证,能够卖不少钱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是一个身份就够用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然,拥有多个身份的人,大多是不干好事的。很多那种贪*污的人,都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份证,就是为了避免身份问题带来的风险。
走出公*安局,孙静言松了一口气,她终于办好了身份证,等到一个月以后,她就能够拿到身份证了,到时候,什么事情都会方便多了。
回去的路上,四叔终于没有继续唠叨孙静言要好好读书,而是跟孙二华说起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多个身份证的人的事情,孙静言也难得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些事儿,这些事儿还是让人很开眼界的。
回到家以后,自然是逃不过要干活,一直忙到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孙静言起来的时候,家里的人都起得差不多了,只有孙连胜还在睡觉。
看孙静言起来了,尹爱莲立马就叫她干活,孙静言说:“我得去跑个步。”
不管在哪里,不管天气如何,孙静言都不中断自己的锻炼,她要将散打练好,这是她少有的资本之一了。
尹爱莲顿时就不高兴了:“这大早上的,我们都忙的要死,你还出去疯跑,真是不懂事。你要是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嫁的出去?嫁出去了,婆家都要嫌弃死你。”
孙静言无语,她才十二岁,尹爱莲就开始说嫁人的事情了,还说到婆家喜欢不喜欢,好像女孩子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讨婆家喜欢的。
孙静言很想反驳她说:“你倒是很懂事,但是也没看到你婆婆多喜欢你啊!”
只是她知道,这话绝不能说出口,说出来就跟捅马蜂窝一样了,就算是她成绩再好,也会戴上一个不懂事的帽子,竟然说自己妈妈的坏话。
好在四叔过来解围说:“嫂子,有啥事儿要干?我来吧,静静要去跑步,就让她去,小孩子家,锻炼锻炼也好。人家小孩子哪有像静静这样,起这么早锻炼身体的?”
对于小叔子,就算是尹爱莲有什么不满,也不好说了。
见尹爱莲被四叔缠住了,孙静言便跑步去了。
因为孙静言昨天表现得又懂礼貌,又文静,也挺勤快的,再加上孙二华一直在吹嘘她的成绩,所以四叔对孙静言的印象很好,当然也愿意为她解围了。
锻炼完回来,吃完早餐没多久,大姑就带着一家人都来了。
大姑是奶奶的大女儿,是嫁在乡下的,不像两个兄弟,都出去了。
孙二华和四叔之间,还有一个孩子,不过那个孩子已经夭折了,所以没有三叔。
大姑也是个热情的,一来就开始撸袖子干活,姑父作为女婿,在丈母娘做寿的时候当然要好好表现。
大姑家也是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儿子,大的女儿比孙静言大,小的跟孙静言差不多,看到孙静言的时候,还眼睛一亮。
孙静言无语,她知道这个表弟有点好色,但是没想到连自己这个表姐他都看得上。
好在虽然看是看了,没有动手啥的,不然孙静言真的要暴走了。
姑父也是个爱吹牛的,如果说,孙二华只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把牛皮吹得有点夸张,那么这个姑父是没有任何事实也可以随便吹,特别是喝了酒以后,简直是牛皮吹上天了。
现在看到两个做生意的小舅子都回来了,当然是要拉着好好说说话,然后听听外面的事儿,然后吹吹自己的事儿了。
孙静言的表姐倒是一个很平常的乡下姑娘,她已经读初三了,不过读书成绩很差,看样子已经是自我放弃,准备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了。
这个表姐的存在感不强,但是孙静言记得,每次听说她的事儿,都是关于她的婚姻的,结婚了,生孩子了,离婚了,又结婚了,又关系不好,又自己出去打工,又想离婚了。相对于孙静言这个连婚姻的边都没摸过的人,这个表姐堪称是经验丰富,只可惜经验是有了,却没有吸取过教训,每次找的人都是渣。
奶奶这个寿辰不是做大寿,所以也只是请亲戚朋友,吃饭大概也是四五桌人,所以也没请人来帮工,全都是一家人自己做完的。
除了他们这些子孙后辈,要来的客人就主要是奶奶的娘家人了,她的兄弟姐妹们来了好几个,也是携老扶幼的。
孙静言长得出色,又不像乡下孩子那样,天天晒太阳,所以她皮肤白净,身量苗条,再加上文静又礼貌的性格,一下子赢得了亲戚们的好感,不少已经开窍的男孩子,眼睛都舍不得挪开。那些眼神,真是看得孙静言浑身都不自在。
孙静言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亲表弟是这样了,因为这个时候的风气是这样。孙静言还小,所以没有展现出什么风情,但是对于同龄的男生来说,她真的是十分出色了。
对于这样的宴会,孙静言真的是十分不喜欢,但是又不得不来。
吃完饭,一堆男人坐在一起聊天,说起的也是四叔准备盖房子的事儿,都说四叔说得对,确实应该把旧房子拆了,盖个新房子了,奶奶应该享享儿孙福,住好房子。
孙静言在角落里静静地坐着,听着那些长辈,因为比四叔辈分高一点,就对着他指手画脚,说他不在家所以不懂家里的行情,还说要给介绍施工队介绍卖建筑材料的厂家之类的,就觉得无语得很。话里听上去是亲亲热热的,实际上还不是想要占便宜?
奶奶成为寡妇多年,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也没见他们如此热情地要帮忙啊。
好在四叔常年在外做生意,对这些亲戚的目的也十分清楚,一套太极打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孙静言静静地听着,也慢慢明白,为什么四叔做生意可以混出头了。
如果是孙二华,对于这事儿,恐怕早就招架不住了吧?
四叔虽然管的宽一点,倒是挺聪明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齐心去赚钱
四叔跟孙二华也是一母同胞; 没想到两个人的差别竟然这么大,孙二华在生意上是没什么天赋能耐的。再看四叔,或许他也是吃了不少亏,吸取了不少教训; 才有今天的情况的吧。
下午两点左右,客人们都送走了,只剩下姑妈一家还在; 孙静言一家就已经收拾着要回家去了。
返程的时候; 东西也有不少; 自然是奶奶平时弄得一些干货; 茶叶; 鸡蛋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外头也不是特别贵; 但是也是为了省那么一两个钱; 所有乒乒乓乓弄了一大堆。
孙静言收拾东西的时候; 就看到姑妈眼里一闪而过的鄙夷。显然,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得出,乡下这些不值几个钱的东西,也扒拉着带走; 肯定是没在外面混多好的。不管孙二华怎么吹,怎么掩盖; 也不能掩饰一家在外面过得不怎么样的事实。
四叔从房里提出来一大袋东西,说:“二哥,这些都是我给你; 嫂子,还有侄儿侄女买的东西,你们带回去吧。”
孙静言看到连奶奶都有些惊讶,很显然,四叔这是自己偷偷带回来的,连奶奶都不知道还有这些东西,估计也是怕奶奶知道以后,拿去随便给别人了。
虚荣这种东西,还真是人人都有,偏生奶奶也是,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就极尽所能,展现家里有多好,所以也被人诓了不少东西去了。
孙二华要打开,四叔忙阻止说:“别打开了,一会儿收拾又要时间,你们不是要赶车么?”
孙静言眼睛微微一转,心里想着,四叔给自家带了什么好东西呢,竟然还这样子遮遮掩掩的。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四叔就看了一眼自己的大手表,说:“时候不早了,我去送你们吧。”
于是,一堆行礼被绑在摩托车上,孙静言姐弟两个先被送到车经过的地方等车,然后去接孙二华和尹爱莲。
虽然只是一个摩托,孙静言也觉得,真是比走路好多了。那么多行礼,全靠手拿还真是要了老命了。
节俭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也不是这么节俭的啊,感觉这回乡之旅,就像是受难之行一样。
宴客完毕,家里还有许多事儿,四叔也就不陪着一家人等车了,只说到了那边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然后就骑着摩托车回去了。
等四叔一走,一家人站在路边,路边此时也没有多少遮挡,秋老虎在午后,威力也十分强大的。
不一会儿,就听到尹爱莲问孙二华:“二华,四华看样子在外面混的很不错啊?”
孙二华说:“还可以吧,听说都有自己的厂子了。”
孙二华兴致不太高,主要是弟弟比自己混的好那么多,自己却还在贫穷的泥潭里挣扎,更何况,当初兄弟两个是一起出门打工的,吃了苦,受了累,自己就回来了,结果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