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软娇小甜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屋里的灯没有亮,门也是锁着的,但是院子里的竹竿证明董志兆已经回来了。江珮看看前屋,猜着人可能去了那里。
  江珮拿钥匙开门,还没有摸到锁,就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肩膀。
  “嫂子,娘说今晚都到前屋吃饭。”董淑月跳到江珮面前,两根麻花辫子在肩膀上一晃。
  “好,你先进来等等我,咱俩一块走。”江珮开了锁,走进屋里开了灯。“你去东间小筐里拿糖吃去。”
  老屋没有烧火,有些清冷,江珮掀开门帘,进了西间。走到床边,上面放着一个纸箱,里面还有两斤蛋糕,过去新屋吃饭,就捎着吧。
  “嫂子,你要捎着蛋糕?其实不用。”董淑月不像董淑莲,在老屋这边做什么向来不客气,想吃就吃,她嘴里嚼了一块花生糖,问着。
  “我自己也吃不了,你大哥又不喜欢吃甜。”江珮提着蛋糕,“你早上走的早,没工夫吃饭,吃个蛋糕也顶事儿。”
  董淑月啧啧一声,“嫂子,村里的人知道你这么说,恐怕都妒忌死了。”
  江珮戳戳董淑月的额头,笑出两个梨涡,“什么妒忌不妒忌的,就吃个蛋糕而已?”
  “你不知道,村里人有时候就会私底下乱传,说你不像个正儿八经过日子的,整天穿的,吃的,都那么好。”董淑月现在知道江珮的脾气了,说话也不掖着,“她们说你迟早把家败光了。”
  “有这事儿?”江珮不是太在乎这些嚼舌根的话,可是毕竟听了也有些不舒服,“愿意说就让她们说吧。”
  “其实我都知道,她们就是自己的日子赶不上,所以心里气。”董淑月懂眼色的接过江珮手里的蛋糕,“再说,我大哥就是能挣钱,怎么了?有本事她们也挣呀!”
  被董淑月古灵精怪的表情给逗笑了,江珮心里的那丝阴郁没了,“所以,这话娘也听到了吧?”
  董淑月看看江珮的脸色,思忖片刻,“其实也没什么,当初爹的时候,也是全村人都这样气的。”
  “走吧,到前屋做饭。”江珮关了西间的灯。
  人或许有时候会这样吧,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了,别人心里不平衡,总会说一些酸溜溜的话。说到底她江珮有一个好男人,上进,而且无比的宠她。这些真不是眼红就能有的。
  前屋正间,董母在西间灶前烧火,董淑莲摁着锅台在炒菜,屋里蒸汽腾腾的,弥漫的一股菜香。
  前几次,全家人一起吃饭都不算美好,最后总是以争吵告终,今天不知道会怎么样?
  “娘,嫂子给你的蛋糕。”董淑月向来会来事,整个董家她是最会做人的那个孩子。
  董母抬脸看了眼,手里的火棍挑了挑灶膛,“有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家里留着点儿,这么过日子可不行。”
  “爹和淑月早上走的早,以后天短不一定来得及吃早饭,可以用蛋糕垫垫肚子。”江珮走到东间的灶台,这边应该是在煮地瓜。
  “你把虾酱弄一下,放进锅里蒸。”董母指着大方桌上的一个大瓷碗。
  江珮嗯了声,她看着半碗的虾酱,将一旁的葱花洒了进去,然后又倒了一些花生油,打上两个鸡蛋在上面,这些不用拿筷子搅拌,就直接放到锅里蒸就行。
  董淑月在院子里用快壶烧水,脚边放着三把空暖瓶。
  东间,董卓和董志兆说着话,大约说的是下村新屋的事儿,以及要定的家具之类。而董志闻留在新屋,并没有回来。
  经过前几日家里鸡飞狗跳般的生活,现在的董家终于安静些了。董卓似乎也知道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安宁,说话轻了很多。
  晚饭收拾到大方桌上,一盆煮地瓜,红瓤的甜黏,白瓤的面香,中间两盘炖白菜,蒸鸡蛋虾酱,两盘炖芋头,简单朴实的农家饭食。
  “吃吧。”好似很久没有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了,董卓拾起筷子示意了声。
  剩下的人在等着董卓动了筷子之后,才开始吃饭,也都明白吃饭的习惯,少说话。
  已经过了一天,董母早上梳的妥帖的头发,现在已经有些毛糙,她身上一件灰色的褂子,伸手指着墙角饭橱那里。
  “我跟你爹从下村回来后,你爹杀了一只鸡。”董母道,“明天石场里有领导过来看,也要做几个菜。”
  董志兆和江珮看去饭橱那边,地上一个搪瓷盆,里面有一只脱了毛的鸡。两只鸡爪子伸到盆外面,碰到了墙上。
  “这鸡还下着蛋,怎么就杀了?”董志兆开口问道。
  “天冷了,这鸡也不下力了,整天还吃一大包食。”董母剥着地瓜皮,她喜欢吃红壤的,地瓜的汁液流到了她的手上,“你们也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提前打算。”
  “娘,这鸡怎么做?”江珮瞅了一眼搪瓷盆,刚想着剁这只鸡就听吓人的。
  “明天吧,就叫淑莲帮着做饭吧!”董母看看细皮嫩肉的江珮,想着关键时候还是让自己的闺女上吧,“你一会儿捎着点儿干松菇,回去用水跑发,明天用来炖鸡。”
  江珮嗯了声,现在到底是有些变化了。自从分家以后,董家夫妇终于开始帮大儿子谋划什么了。
  董卓在一旁也问着,问明天回来几个人,千万不要怠慢之类。
  董志兆说,本来是想让董卓一起过去的,但是因为橡胶厂不能再拉工,就说叫了董家大爹和五爹过去。
  这一顿饭到底是安安静静吃完的,看起来董卓的心情也不错,吃完饭下了一壶茶。父子俩继续说着新屋的事儿。
  正间,江珮和董淑莲刷着碗筷,董淑月去了里间写作业。董母坐在方桌旁,在蛇皮袋子里捡松菇,把差不多的放在一旁的筐里。
  江珮收拾完,提了暖瓶送到东间炕上。
  “八点多了,你还是赶紧去石场吧。”董卓看着墙上的挂钟,催促着董志兆,“石场小屋没有方桌,先把家里的这个搬过去用。”
  董志兆看着走进来的江珮,灯光暖暖的洒在她的脸上,甜美夺目,当下有些晃了心神,“那边没什么事儿,明早上过去也行。”
  这么冷的天,石场的小屋更冷,还不如在家抱着小媳妇儿。董志兆对于两边的取舍,目的是明确的。
  可是董卓显然不这么觉得,他认为今晚很重要,“你就不怕人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使坏?趁着晚上没人,去你的石场里捣乱,你能知道?事后也没办法查出。”
  董志兆垂下眼帘,收回了对江珮的旖/旎,他知道爹说的对。自己和疗养院谈生意的事,鸽子沟老两那边也肯定是知道的,所以晚上的确应该去石场。
  “要不我跟你一块儿过去,你扛着方桌,我拿两把凳子。”董卓又道,转头看了眼窗外,漆黑一片,“现在就走吧。”
  “爹,明天再弄吧。”董志兆道,天黑不好走,董卓还要再从石场过来。
  先不说董卓的脾气,就说人,的确是个勤快的。这时,他已经下了炕,在抽屉里找了一个手电筒,试了试,“走吧!”
  董母知道董卓的脾气,所以也没有阻拦,只叮嘱了天黑小心。
  董家这边已经收拾好了,江珮和董淑莲一起回了老屋。董志兆不放心江珮自己一个人住,一般会叫自己的妹妹过来和她作伴。
  老屋里很冷,炕上更是冰冰凉的。董淑莲拿了柴烧火,在锅里添了几舀子清水,一会儿两人可以清洗一下。
  江珮在炕上铺好被褥,把热乎的炕头留给了董淑莲。
  董家现在终于安静了,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了自己的变化,但是相同的都是希望越来越好。
  第二日一大早,天气较昨天又凉了些,院中还有些朦胧,大枣树的枝桠一动不动,似乎已经被冻住。
  董淑莲去了前屋做早饭,江珮也在老屋这边做饭,等董志兆回来。
  饭还没有做完,董志兆便从外面回来了,他推门进来,带着一股寒气。他对着烧火的江珮笑了笑,反手将门关上。
  “这么早就回来……啊!”江珮惊呼一声,还没反应上来,已经被人打横抱起,手里的火棍无所适从。
  “小点儿声,不怕把人引家里来?”董志兆凉凉的鼻间凑上江珮软软的腮颊。
  “快放下来!”江珮嗔怪了一眼,可是在董志兆眼里,这更像是一种邀请。
  直接将人抱去暖呼呼的炕头,董志兆毫不犹豫的将人制住,委屈巴巴的眼神,“媳妇儿,我昨晚自己一个人在小屋里,差点儿冻死。”
  江珮看到了董志兆眼底的笑意,故意哼了一声,“我才不管。”
  “媳妇儿好狠的心。”董志兆貌似受伤一般,“我这么冷,替我暖一暖?”
  “你起来。”江珮推着身上的人,小小的力气无法撼动分毫,“灶里还烧着火呢!”
  “不管。”董志兆的头低下,手抚上那头软软的头发,似乎又长了许多,足够将他缠得紧紧地。
  “你……”望着逐渐放大脸,身上的变化,江珮有些羞恼。真是的,大清早的就乱来,他就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唔……”火热的唇瓣相交,董志兆封住了江珮想出口的话语,轻轻的碾磨,唇角的一切尽被吞噬。
  身下的炕头温暖,灶里的火还在烧着,发出噼啪的声音。
  屋里那么静,静得只能听见急促的呼吸,以及女儿家娇生的哼吟。
  直到那小小的人儿再没了力气,董志兆才放过她。看着她潋滟的月牙眼,尤带着未散去的娇羞,以及那红的不像话的软唇。
  他细长的手指尤带着凉意,轻轻描画江珮的唇角,意犹未尽,眼中满满眷恋,“先记着,下次我讨回来。”
  江珮脑子乱了套,闻言傻傻的问了句:“讨什么?”问完之后才后知后觉,脸红的更加厉害。
  抚上那有些烫的脸颊,董志兆如此痴迷,他不禁开口:“你是谁?为什么这么好?这么容易害羞?”
  他明明拥有她,可是又好像看不清她,他的眼里心里全是她,她是否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白和小花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来了
  江珮一愣; 她是谁?是董志兆看出什么了?她的眼睛避开了眼前人的目光; 她心虚了; 她本就不属于这个地方的; 她是一个大家闺秀,从未接触过家人以外的男子; 怎么会不害羞?又没有人教过她如何和男子相处。
  董志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心情,他将人紧紧抱住; 想要融为一体; “你是我董志兆的媳妇儿啊!你躲什么?还真以为自己能躲了。”
  江珮微微一叹,连她自己都未察觉,她伸手回抱着董志兆。这个男人对她这么好,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秘密; 他会怎么想?还会对自己这么好吗?
  “我饿了。”董志兆在江珮耳边,孩子气的说了一声,“媳妇儿,我一辈子都想吃你做的饭。”
  “那你让我起来啊; 不然哪有饭吃?”江珮推了身上的人一把; 不满的瞪了一眼。
  董志兆不以为然的呵呵一笑; 把江珮从炕上拉起来; 在那莹润红透的唇上又啄了一下; “小妖精!”
  江珮忙不迭的逃下炕去,跑到灶前,幸好里面的火已经烧尽,并未掉出到外面来。
  董志兆在东间换了一套衣裳; 帮着把小饭桌搬到炕上。
  “昨晚,爹说他去看了咱家的宅基地,看见已经有人开始打地基,叫咱也赶紧的。”董志兆倚在门边上,“我觉得说得对,咱不过去盖,万一别人家占到咱家的地方怎么办?真盖好了,你能让人家拆了?”
  江珮揭开锅盖,一股蒸汽直冲棚顶,“你的意思是想把地基打好了,占着咱家的位置?”
  董志兆点头,“先打好地基,至于怎么盖,可以明年开春再说。就是这样的话,年前应该搬不进新屋了。”他有些歉意的看着江珮。
  “没事儿啊。”江珮倒是不怎么在乎,其实这老屋住着也没那么多不方便,左右也就是再等等,无所谓。
  “如果宅基地那里打地基,肯定是要中午给瓦匠工管饭的。”董志兆解释着,“到时候还得在新屋那边忙活做饭。”
  “我知道。”江珮端出盘子,“那就一切稳定了再说。”
  “嗯。”董志兆点头,“对了,我已经拖胡庆去打听了,他说应该能买到电视机,年前我肯定给你买来。”
  “就是装小人的盒子?”江珮问,心里有些期待,她以前的家里可没听说过这些古怪东西,当初见着收音机已经很惊讶了,现在还有电视机。
  “对!”董志兆怜爱的摸着江珮的小脑袋,“就是装着小人的盒子,你会喜欢的。”
  吃过早饭,董志兆便拿着几个凳子去了石场,疗养院那边要派人过来,今天势必要忙活一番。
  江珮在家里收拾完了,也和董淑莲一起去了石场。拿着一些盘碗,还有准备的食材。
  一如往常,石匠们早早地来到石场上工。董志兆把一些犄角旮旯收拾了下,胡庆也早早地过来帮忙,还带来了两挂鞭炮。
  “淑莲,我帮你拿。”胡庆扔下正在挂鞭炮的竹竿,跑到董淑莲面前,接过她手里的竹篮子。
  董淑莲不好意思的偷偷看了眼江珮,“嫂子,我去水洼那里洗洗菜。”
  “我跟你一块儿。”胡庆放下篮子,里面的盘碗发出轻微脆响,吓的他又赶紧回来扶了一把。
  晨光中,两个身影,一高一矮的走上小路,往着石场西面的水洼走去。
  “你跟胡庆说什么了?”江珮问走过来的董志兆,“大清早的就献殷勤。”
  “我就问了他觉得淑莲怎么样?”董志兆提起地上的篮子,和江珮一起往小屋走,“他那小子傻呵呵的笑了,一点儿都不想平时猴精的样子。”
  江珮瞪了董志兆一眼,“不是让你侧面打听一下,你怎么就直接问出来了?”
  “你们姑娘家就是诸多顾虑,脸皮子薄。”董志兆笑笑,伸手捏捏江珮的脸,“明明简单的一件事,搞得那么复杂。”
  江珮轻轻拍掉那只手,回头看了眼石场,就怕被干活的石匠看到这一幕。“那胡庆怎么说?”
  “这么大的便宜,这小子会放过?”董志兆多少有些自豪,“我的妹妹能不能看上他还另说呢?”
  “行了,把篮子给我,你去忙吧。”江珮不再理董志兆,接过篮子,进了小屋。
  小屋的外间,靠北的墙边摆了董家的那张大方桌,几根方凳放在桌底,桌面上是茶碗茶壶。平时石匠们吃午饭时,坐的小凳和砖头什么的,也都已经搬进了小间摆好。
  江珮提了两把空暖瓶,放去屋外的平地上,在平时烧水的两个砖头处生了火。砖头上的那张铁网已经烧得发黑,火烧起来,江珮提着快壶放到砖头上面。
  旁边是平日里董志兆捡的小树枝和木头之类,只要把木头从快壶上面的口投进去就行,很快一壶水就开了,差不多正好装满一暖瓶。因此,还需要再烫一壶。
  两壶水烧完了,江珮站起来看去水洼的方向,董淑莲还没有回来。就是洗洗青萝卜和几个苹果,怎么这么慢?
  灶台上的搪瓷盆里,放着那只整鸡,光秃秃的。江珮用手提了提,另一只手拿菜刀比量了一下,还是无从下手,便想着等董淑莲回来处理。
  找了小筐,盛了一些花生,放下大方桌上。江珮顺手抓了一把,走出小屋,想给董志兆送去。她尝过了,董淑莲炒的火候正好。
  从小屋里出来,江珮看着不远处,有个人走在路上,正是来的这个方向。
  “江珮,在忙呢?”苏巧快走几步,上前笑着打了声招呼。
  “巧姐。”江珮叫的客气疏离,她其实想让苏巧明白,自己不愿意和她再有瓜葛。
  可是苏巧好像没看出来,热情的上前,“今儿石场是有什么大事儿?怎的都挂了炮竹?”
  “是胡庆瞎弄的。”江珮淡淡一笑,目光落在苏巧身上。
  与以往有些破旧的穿着不同,今天的苏巧穿了一身新衣。奶油色呢子大衣,下面一条茶色裤子,脚上一双黑皮鞋。
  苏巧在闫家的情况,江珮是了解的,向来穿的是最次的,干的是最多的。可现在看着,穿的比大多数北山的姑娘都好。而且,她看出苏巧的脸白了,但是白的并不自然,就像是她家以前在祖母身旁伺候的婆子,脸上涂的粉那种白。
  “我现在去鸽子沟的石场帮着做饭了,冬天家里没什么活儿,想着可以挣点儿钱。等着过完年,咱们一块搭伙回高县。”苏巧继续说着。
  苏巧的话让江珮一愣。鸽子沟的石场是老两的,那人当初可是强迫过苏巧的,她怎么会去那里帮着做饭?再说,闫盛那脾气,能答应?
  苏巧知道江珮心里在想什么,可是也不解释,看着渐高的日头,“我得过去了,还要帮着烧水打扫什么的。”
  江珮点头嗯了声,苏巧要做什么,又不关自己什么事。反正以后两人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了。
  手里的花生没有送过去给董志兆,因为江珮看着董淑莲端着盆回来了,阳光下一张红扑扑的小脸儿。
  “水很凉吧?”江珮接过盆来,把手里的花生塞给了董淑莲,“在屋里洗就好了,还能用热水兑一下。”
  董淑莲低着头嗯了声,红红的小手掌心里躺着几颗花生,就在下一瞬,花生不见了,她抬头还没反应过来。
  “给我吃了吧!”胡庆不客气的抢走花生,冲着江珮挥了挥手,“嫂子,谢了!”
  “也不怕噎着!”江珮笑着假意责备,回头看见董淑莲的脸更红了,心里不由得猜着什么。
  两个女人回了小屋,继续准备菜。董淑莲拿了菜板,把整只鸡都放在上面,高高的举起菜刀,快很准的落下,鸡头被砍了下来。
  江珮则坐在小凳上,洗着发好的松菇。有的上面还沾着草叶,需要认真仔细的摘下来,盆里的水应变成了浅茶色,这是松菇掉下了些颜色。
  “淑莲,你把鸡胸肉给我单独留着,我**肉丸子。”江珮以前喜欢吃这个,母亲时常给她做。现在想想,其实不不是说做的多好吃,而是习惯了母亲做的味道。
  闻言,董淑莲拿着菜刀,仔细的将一大片鸡胸肉削了下来,盛在一个瓷盘里。
  这时,董家大爹和五爹走了进来,手里客气的提着两斤点心。江珮和董淑莲忙站到一旁叫人。
  “都准备好了?”董大爹找了板凳坐下,伸手倒了一碗热水,“怎么没安个炉子?晚上住这边,还不冻坏了?”
  江珮这才想起董志兆早上的话,说这边冷。想想也是,这里靠着山,前后没有别的屋子,当时盖得时候也是薄薄的墙壁,可不一下就冻透了?
  董五爹接了话,“我家有些剩铁,找天我让我那干兄弟烧一个,等着拿过来安上。”
  董淑莲洗干净手,给两个长辈冲了茶,回头自己又不声不响的去干活了。
  “快来了吧?”董大爹看看手表,把自己带来的两瓶白酒放到桌上。
  董五爹点头,“我看差不多时候了,人家肯定是开着车过来的,从那边出发,算算应该到了。”
  正说着,外面出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只能说明疗养院那边的人真的到了。
  两个长辈站起来,带上自己的深青色布帽子,又拽了拽特意换上的新衣裳,有些紧张的出了门。
  江珮也好奇,想着出去看看,但是又怕长辈嫌她这种场合一个女人跑过去。思前想后,她走出小屋,就站在墙边上看着,土路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个汽车前头。


第62章 抢客
  往石场来的土路上; 出现了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正缓缓的往这边而来。鞭炮声在山间回荡,声音震天。石匠们也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走到路边上等着。
  吉普车在石场的空处停下,车上下来两个人; 一个年长的; 一个年轻的; 身上的衣裳板正。年轻的手里提着一个黑皮包。
  董志兆迎了上去,和来人握着手。
  董家的两个长辈也走了过去,董大爹是村委里的人,自然是极力促成这事儿,说不定以后还会对村里有帮助。
  几人在石场里转了一圈; 又看了董志兆凿的石头。观察了周围的地形,石头的质量。似乎专家对这边都很满意,年长的人频频点头。
  这时; 董母来到小屋,手里提着小篓子,上面搭着一块包袱。
  “娘; 您怎么来了?”江珮过去,接过小篓子。
  “我在家里煎了些带鱼; 中午填个菜。”董母看着石场中央的一群人,目光中带着一丝紧张。
  掀开包袱,小篓子里放着一盘带鱼块,表面沾的面已经焦黄; 似乎还带着热气,散发出一阵香气。
  董母来石场也就一两次,她跟着江珮进了小屋,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你爹也真是的,这么小的屋子,昨晚还让志兆过来?这多冷!”
  “五爹说,会给烧一个炉子,到时候安上。”江珮道,她把小篓子放在小间的炕头上,想保持带鱼的温度。“娘,你到炕上坐着,我给你拿花生,倒茶。”
  董母没回话,看了一眼外间,到处是锅碗瓢盆,当场就叹了气,“你们搞得这么乱,一会儿忙活起来可怎么办?”她是一个利索的人,最看不惯这么乱七八糟。
  董淑莲搓搓手,赶紧把东西往一块拾掇。
  “行行行!”董母推开董淑莲的手,自己亲自上阵,回头对江珮道,“准备些柴火,放在门口,随用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