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婚]重生之林帆-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你吧!”
反正也就走个过场就回来了,没必要为这个不可能发生的事跟媳妇争吵,让她去参加,考不上她就死心了,安心在家带孩子,不会老是被外面的事挑起好奇心了。
张爱国从来没有想过自家媳妇儿会有除了跟他一起以外的生活,根本就不可能的嘛!高考那是啥,那是读书人的事情,媳妇儿一个小学毕业,初中又天天参加劳动,没好好读几天书的人能考出啥名堂来?
他放下碗筷,看小四斤自己吃饭,弄得到处都是,胸口里都是汤水。接过他手里的勺子给小儿子喂饭,小四斤被抢了工具也没有吵闹,乖乖的张嘴等亲爹喂饭。
“不过你去了,谁给你看孩子?”
“我,我想了一下,那两天你先带带呗,团团也可以帮忙嘛,再说天气也冷了,孩子们都不往外跑了。”
张爱国皱眉,“你怎么想的,这种热闹有啥好凑的。”语气里满满的不赞同,他也是想不明白,媳妇儿一般啥事都比较深思熟虑的,这个事咋就头脑一热了呢?不说之前的运动看不起知识分子吧,这万一要是再来一场怎么办,在家属院老实呆着不好吗?
“哎呀,你咋这啰嗦呢,我这一年到头天天带孩子做家务不累啊,让你看两天咋啦?再说了,我万一要是上了呢,那不是很好吗,听说毕业包分配的,咱们孩子就完全是工作人家子女了好吧。”
“他们现在也是工作人子女,还是干部子女。”张爱国低声反驳,他自己可能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官”的事。
“那怎么一样,以后人家说他们娘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啥都不懂,那多可惜啊。”
“那行吧,你爱去就去。”张爱国反正觉得她没戏,就是脑子坏了,那态度就是放任了。
林帆虽说是以玩笑似的提一提,但她知道自己是决定好的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让张爱国有个心里准备,而且对于她考试这件事张爱国只会觉得她就是闹着玩的,没有一下子冲突出来,慢慢的在心里默认她要去考试这件事,等到她真的去考,然后如果上了,这个事还有时间缓冲。
目前重要的是张爱国松口让她去“试一试”的态度,林帆不想因为这个事搞得夫妻不愉快只能这样走。
果然!张爱国虽然不解,但也没有很排斥她的“胡闹”。
“那我一会就找他们,一起去,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报名。”林帆也松一口气。
到底报名要怎么个流程,需要啥证明之类的林帆也还不明白,既然有人也要考,而且人家是来真的,人家肯定会打听清楚的,她就去捡个现成得了。
“嫂子,你也要考试?”白棠就疑惑了,林帆怎么突然就要参加考试了,虽说现在国家大张旗鼓的招生,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怎样啊!
白棠忧心,就怕又来个啥“阴谋阳谋”的。
“应该没事啊,这个可是全国啊,现在上面说了算的人提出来的,特意招开中央会议决定的。它连农民、工人和复原军人都招,你想想看,能是出尔反尔的事吗?”
“白棠我记得你好像是读到高中吧,你很有优势啊,要不要一起啊?”
白棠有些心动,“这,这万一要是,而且上大学去不是要跟孩子爸分开啊!”
“你傻啊,不是有假期吗?你不想去吗,咱们可以报一个地方的可以有个照应啊,而且那是大城市啊。”白棠老家也就南方的小城市,对于大城市,谁都有向往的。
“嫂子,你说的也对,我,我回去跟我家望城商量看看。”
“嗯,去吧去吧!”林帆不担心白棠不心动,这么久的相处,林帆看出来,白棠就是那种爱读书的“呆子”。
林帆也是有私心的,白棠如果也报名的话,对于她这个“不安于室”的女人就没有那么多的目光,大家也就会觉得普遍了。
林帆倒不怕谁说什么,不过就担心张爱国听到什么,后面反悔的话就麻烦,毕竟她对这个丈夫还是很满意的,不想在这些小事上起什么争执,家属院里考试的人越多当然越好了。
不过最终也只有五个人报名。
她、白棠、黄娟和宋家根家的老大、张嫂子家的老三。
他们这个市的人报名不算特别多,也没有进行初考筛选,直接可以去准备最后的高考。
报了名当然就开始挑灯夜读了,林帆虽然上过大学,不过也不清楚这次的高考试题难度怎么样,而且也有十几年没有好好学习了,就是看看报纸,翻翻掏到的旧课本而已,她也要重新复习一遍,大家都这么努力她也得努力啊!她好多知识点都忘记了,特别是数学,基础的东西也要重新学,找回一些记忆。
不过想找到齐全的资料是不可能的,就黄娟还能收到家人寄过来的旧课本,传说中的复习资料他们都没有搞到。
张爱国开始体会到媳妇儿不做家务的烦恼了,孩子哭了他要去抱抱,饿了要喂饭,甚至因为林帆说他最近不忙还要洗衣服,他真觉得苦逼极了。不过话都说出去了,让媳妇儿胡闹一次了,现在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反正也就不到两个月时间而已……!
第109章 第 109 章
张爱国就这样给自己做心里建设; 接过林帆的家务活。林帆就轻松的自顾复习去了; 按照她这种忘记又补上基础的,考高分是不可能了; 但是应该可以考得上线。
现在人有真才实学的大有人在; 那时候的人基本知识是很扎实的,也更有韧性。
他们这些报名的五人中; 无论是毕业两年的宋家老大; 还是应届生张家老三,还是已嫁人士黄娟林帆,谁都没有白棠的基础扎实; 这家伙理科差了点,不过文科她是学得最好的。
毕竟她以前就特别喜欢读书; 不过后来是国家推荐上大学; 所以她也就没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不然刘望城说不定都没有机会祸害到她。
特别是那些诗词,文言文; 简直可以给他们几个当老师的。
林帆挺佩服她的,白棠是真正爱读书的人,林帆从前世到这世都不是爱读书的,前世上到大学是因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她想脱离那个地方,想把握自己的命运,想通过上大学能够过得更好,所以她才那么拼命的学习。
白棠是纯粹的爱读书; 跟她比林帆觉得自己难免显得功利很多,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已。
就连现在她积极的参加高考,不也是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人说自己缺少什么就容易羡慕什么,林帆现在倒是挺羡慕她那种能单纯热爱某种东西的心情。
“娘,娘?”
“干嘛?”林帆头都没抬。
团团好奇,娘也要写作业吗?天天见她拿着笔和纸写写背背。
“你在干嘛?”
“学习啊。”林帆没好气的回答她,现在看数学题,都快忘光了,现在做题脑子还在打毛线,才理了一半。
“娘,你真的要去上学吗?那,那你跟我坐一个位置吗?”可别当同桌啊,那她娘不是就要天天盯着她吗?
团团还搞不清楚读大学和小学的区别,以为要读书是去她的学校,每天一起上下课呢。
“那还有假?”
“哦!”
团团两只手互相捉使劲搅,看到亲娘自始至终都没有抬头看她,她也知道不能再打扰亲娘了,她凶起来可不是好玩的。
团团走出去,对张再招招手,对他附耳说:“笨蛋张再,你知道娘这段时间天天做啥吗,我跟你说,娘竟然要考试上学诶,娘都那么大了,还要上学呢。”
“……上学?那我也要上学!”多好玩啊,可以每天跟着娘。
“嘘,别说那么大声,等会娘收拾你。你还小呢,过两年你才可以去上学。”
“团团,帮爹看下小弟弟,爹要去挖菜。”张爱国出来想找闺女帮忙,就看到两个孩子挨得近近的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说什么悄悄话。
“哦,好啊!”
张爱国提着篮子去菜地,一边走一边心里不得劲,这都成啥样了,天天带孩子煮饭跟娘们似的,这媳妇儿就是欠收拾啊,不然都不知道爷们是用来敬重的。
心里想了一通收拾媳妇儿的一百零一个花样,然后认命的把大白菜砍了放篮子里,看只剩下小半陇菜地的大白菜,心里盘算着,再过几天也就吃完了,其他的大部分已经砍下来码在屋外的坑里了。这剩下的一小部分是想留着这段时间吃的,而且这受了霜的大白菜煮着吃比较甜。
还好这高考报名时间是在入秋后,该拆洗的媳妇儿也早就做了,不然他可没有那种精力和时间去做。
张爱国做菜也不讲究,一颗大白菜把外围的菜叶子片片剥下来,洗干净了三下五除二就给切了大块的。学着媳妇儿那样,都给扔进滚沸的排骨汤里,细看,白菜叶片才被他切成两段或者三段,还挺厚挺长的。
可谓是粗煮了,不过张爱国也不怕,煮久一点就好了,再说了,跟肉一起煮,怎么做都好吃着呢。
放盐巴,等白菜叶煮软烂,就可以起锅摆饭了。林帆觉得肚子饿了,放下资料伸伸懒腰,揉一揉脖子,好久没有这样学习了,告别学生时代几十年了,已经不喜欢这样学习了,要不是知道时间不等人,是个有自制力的大人了,根本就坐不住。
“哇,好香啊,这是今天让采购同志帮带回来的啊,好久没吃排骨肉了。”林帆肚子更饿了,肉香直往林帆鼻子里窜。
“嗯。”张爱国一边摆碗筷一边给林帆一个你这不是废话吗的眼神。
这不是看你每天用功给你补一补,顺便一家子也吃顿肉吗?!张爱国心里嘀咕不过没说出来,爷们做点事儿哪值得大声嚷嚷。
“团团快带弟弟洗手吃饭了。”张爱国只能招呼闺女,天气变冷,上桌的饭菜没多久就冷了,就没那么好吃了。
小四斤被张爱国抱过来坐在他旁边,好给他喂饭,最近都这样,小四斤有些习惯了,不像刚开始那样,被抱离亲娘旁边就哭闹。
以前林帆看小四斤不亲近张爱国就说他,说他是因为不亲近小儿子,小四斤才跟他生疏。
林帆是这样说的:“你不能太偏心,你看你就几乎不抱小四斤,你的耐心都给前面两个孩子了,这样对小四斤不公平,将来孩子跟你会不亲近,而且因为缺乏父爱性格会偏执也说不定。你不能因为小张再是长子,他又长得像你,你就把所有心思都放他身上进行培养,带他玩教他本事,你要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
其实他真没想要偏心,真的。不过小儿子总是哭唧唧的,病歪歪,依赖母亲得不得了,那恋母的架势,比之哥哥姐姐更甚,他想抱抱他的,奈何不愿意就哭啊。
久而久之他当然就没耐心了嘛!
现在媳妇儿不由分说的把小儿子塞到他怀里,说她要奋斗一个多月,儿子也有他一份,他得帮着看。看着怀里懵懂的儿子,他只能负责喂饱他,只要他不哭闹,那就万事大吉。
好在小儿子一岁多点了,长大些了,也可以摇摇摆摆的走路,饿了渴了,想拉屎拉尿了也会说话了,也没那么排斥他的怀抱了,不然他哭都没地方去。
小四斤一边张嘴吃亲爹喂的食物,一边往亲娘那边看,那小眼神就好像在说“亲娘啊,你最近去哪儿了,都没见你抱我喂我吃饭了?”
“哎,张嘴张嘴,喂到鼻子上了,想看你娘先吃饱饭。”
“娘!”小四斤不但说话快,听懂大人话也快得很。
小四斤认真点点头,认真吃饭。等吃饱了,就对张爱国递过来的勺子侧侧脸,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吃了,伸手向林帆,希望亲娘能隔着姐姐哥哥抱他。
张爱国皱眉,小儿子吃得真少。这一碗都吃不完,一会饿得又快,肯定又得再给他喂一次。这样的话,他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再看旁边的小张再,只见他还在大口吃得很香,张爱国果断把小四斤没吃完的肉粥舀起来往他嘴里塞,小张再顿了下,看向爹。
“弟弟不吃了,你就吃。”这可是肉粥呢,多珍贵啊,小儿子真不好养。
小张再果然没让他失望,甜美的肉粥是他的最爱,他跟姐姐爹爹一样,最爱吃肉了!
而小四斤终于吃饱喝足后回到亲娘的身边,也最高兴了!
林帆就这样跟白棠这个“老师”复习,毕竟白棠离开学校也不到十年,比林帆几十年来说,基础遗忘的没那么严重。
话说林帆很好奇白棠是怎样说服刘望城让她参加高考的,不过白棠笑笑一脸神秘就是不说。
将近两个月复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十二月十一日他们走进了考场。
总共考了两天,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好像送了一口气。当然那么多的考生中,基本上年纪都不小了,相比应届生他们才是占大多数的人。
林帆看到考场外,那些考生有的哈哈哈大笑,貌似疯魔,有的抱头痛哭,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忐忑不安,甚至又人是被抬出来的。反正各种反应,林帆在外面等白棠走出来,赶紧拉着她就往外挤。
“呼!唉,其实大家也挺可怜的,要是考不好了,都挺不甘心的吧!”白棠也有些失落。
“嗯。”
“咱们先赶去汇合地点,他们后面出来会赶上来的。人这么多,咱们等着未必能碰着人。”
又不是后世有手机,单靠双眼在那么多考生中盯,说不定人家就在你后面,你都看不着人呢,放眼望去,都是灰突突的人群。
“对,得赶紧过去,要是先等着大卡了,也好让他们等一等人。”
不然他们要么走三四个小时的回程,要么在市里睡一晚,等第二天中午的采购车。
挺一晚又得多花一晚的住宿钱票,谁家都是一大堆人要生活,真心顶不住。只能省一点事一点了。
而林帆则是觉得,既然考完了能赶回去就赶回去,还是家里舒服,外面住这两天他们都是将就的,毕竟人那么多住的地方都不好找。
考完了想太多也无用,还是先回去好好休息,这么些时间,之前天天能在吃饭睡觉的时候见着孩子,这两三天她都见不到他们,怪想的。
唉,当娘的人伤不起啊!
第110章 入学通知书
林帆回到家; 喝了一大杯水; 张爱国和孩子们就坐在炕上看着林帆,他们都等着林帆想问她有关情况。孩子们反正也搞不清楚状况; 他们是被气氛带动的。
这些日子团团只要出去就被那些阿姨问“团团啊你娘要去上大学了哈哈哈!”团团非常讨厌这样的大人; 他们虽然是笑的,不过她一点不感觉到善意。好在天气冷; 他们也不怎么出门了。
而张爱国是真想问情况; 不过看林帆一回家就倒一大杯水喝也就不吭声了。他虽然对媳妇儿的胡闹不乐意,但终归是辛苦她了这段时间。
林帆放下大杯子就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双眼睛,就连一向黏她的小四斤也一边啃手指一边瞅着她。
“怎; 怎么啦?”
“咳,也没啥; 就是你考得怎么样?”
“也就那样吧; 接下来等消息就行了,行不行得看结果啊。”
“这两天小四斤没闹吧?”
“闹,不过累了就睡了; 白天有哥哥姐姐陪玩转移注意力呢。”
“小四斤,来娘抱抱。”
小四斤……转身给娘看他后脑勺。
“哟……?”
“可能,可能是生气?”张爱国有些想笑。
“那算了,等他气消吧; 我现在很累,先睡一小会,那么多人一下子涌进市里,住的都难找; 差点睡大街,冷死了都没睡好。”
林帆连饭都没吃,喝一杯水简单洗漱就睡觉了。
小四斤看到娘没有来哄他,自顾睡去,委屈的撇撇嘴儿,然后哇的一声哭了。
林帆左耳进右耳出,继续睡,这孩子才多大点?就这么贼精,不管了先睡再说,惯得他!
小四斤什么时候被哄好的林帆不知道,反正等她睡醒后,小四斤就在她旁边躺着,也睡着了。
接下来林帆也不得闲,之前张爱国处理那些过冬的食物有些粗糙,她得重新调整,该密封的密封,该加盐的加盐。从她考完试后,三个孩子们竟然更加黏糊她,估计是没体会过没有娘的日子,那两天半让他们体会到,娘在家,在娘亲身边呆着是多么的美好。
林帆这个冬天过得真是很累,都是急急忙忙的,索性接下来就是大雪纷飞,林帆彻底闲下来了。
其他有考生的家里都在忐忑不安的等待成绩出来。林帆也等待,因为她之前填自愿的时候填得还挺高,是帝都的名校B大,原来是挺中意R大的,因为这个高校在文科方面很多不必前者差。
不过因为这个学校目前没有她想学的专业,为了能上,而且目前这个B大,排名靠前,怎么说人往高处走嘛!
其他人为了保险起见填的其他地方的大学,白棠填的是师范类的,而张家老三是填的中专技校。
可能有人会说了,为什么高考也会有中专,有的。这是国家急需发展的需求,是真正保证分配,而且为了保险起见,还挺多人选的。那时很多人估计是想着反正先上再说,有工作,能脱离土地才是紧紧要的。
这个政策在当时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它让很多优秀想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的广发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也是农村孩子进城有单位工作的最容易的出路。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不管将来它这个文化程度值不值钱,可它确实给了许多人出路,这是好的。
话转回来,林帆没有报师范,她报的是俄语,为什么会报这个,林帆前世就是英语和俄语不错,英语尤其好,俄语就差些,这样她上学就不会压力太大,毕竟熟悉的语种学起来也容易些,她还要带孩子呢!
前面也说过,林帆并不是多么爱读书,她只是需要个跳板,既然如此何不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
另外,医学院,师范类,农业和重点院校是优先录取。这个怎么说呢,比如白棠选的师范学校,如果她的成绩达到录取线那么百分百就是师范学校录取得了,后面在好的学校,分数达到的也不行,只要志愿中有它们就优先。
另外这会不知道为啥,哲学专业和政治专业特别热门,特别是哲学类,几乎都是高分录取的,这时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学家,还是想当哲学家、诗人很多还是怎么着!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语,因为之前跟苏联是好兄弟来着,所以这门语言专业是有的。
综上,林帆觉得如果不是去自己优选的地点,那么其他偏远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装,而是大不了多等几年,政策也好一点了再出来也一样的。
既然自愿也填了,试也考了,就只能等录取通知书了!
今年的部队老节目“团圆饭”张爱国是全家参加的,不过既然有了亲娘带着,团团和张再就不好再去张爱国位置那里打酱油了,这总归是不好的行为。
热热闹闹过大年后,白棠就每天都会去找林帆聊天,林帆看出她挺忐忑,连张嫂子都一样,过两天就过来看看,是否林帆他们有啥消息了。
这时候考试成绩是保密的,林帆不知道是为何缘故,但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在电脑未普及前还曾经发生过“替代”的事儿,而且肯定不少。其实现在人并无身份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户口是集体的,改名字又是经常发生的事(文革留下来的习惯),有时候考得好的被有势力的地方有权人物更换了上学的人,谁也不知道。虽然后期也有曝光的,不过那又如何,被迫毁了的前程谁能补给他(她)。
林帆驻地里只有他们几个,显然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通知书没来,可能是因为大雪天给阻断了,也可能是没有考上。
据说为了这批大学生能顺利收到入学通知书,邮政局对于这类通知书信件是开通着绿色通道的。
不过好多人在偏远的地方,交通本来就不好,各种信息本来就滞后,有的人收到入学通知书,大学已经开学了。
他们这里常常大雪封山,不过因为是特殊地方,几天总有能跟外界保持联系,包括电报和信件。他们可以搭着顺风车,受到便利的好处。
等啊等,年都过完了,终于等来了第一封通知书,那是张家老三张亚的技校通知书,全家人开心得不得了,谁不知道中专有补贴而且毕业是包分配的,他们多是学习一技之长,很快就投入“使用”,最快的为国家培养出最初的基层人才的地方。
张嫂子是抹眼泪又笑,他们家孩子里也出了个端铁饭碗的了。
张亚是所有孩子中排行第三,儿子中行二,他家大儿子当兵,大姑娘嫁人。这张亚是因为老大叫张儒,张营长说取个“儒雅”二字,说是一看就是兄弟的,以亚代替雅,不显女气。
剩下的人更焦心了,连张嫂子也很少来找他们聊天了,就怕自家儿子的事会刺激别人。
林帆看报纸,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消息,一方面确实体现了国家高层在极力的宣传,表明态度,一方面也是让更加多的人了解。
有的人领到通知书了,报道时间有的二月中旬有的三月份,算算时间怎能不叫人焦虑?
过几天林帆正在带小四斤和小张再睡午觉,事实上因为天气还很冷,他们多数呆在炕上过的。
林帆的通知书来了,她的通知书和白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