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婚]重生之林帆-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海蓝这段时间除了做做家务也没啥可忙的,以前忙的时候受不了,这一停下来了,就羡慕别人有事儿干。
  “海蓝你那个厂里现在是怎么个情况,好像是生产日用品的吧?”
  “嗯,咱们用的锅啊盆啥的,但是量不大,上面分配多少就生产多少,并没有多余的。”
  林帆叹口气,“也是,要是有多余的也不敢拿出来卖吧。”林帆一直等什么时候政策再开放点,但她也知道初期是找不到地方进货的,像她这种又上学又带孩子的根本啥也不能想不能做,像小卖部这种有点收入的就适合她。
  所以就想小卖部生意能做好,但是只靠不多的农产品支撑根本没有多少东西,如果将来开放了她可以先找货源去跟人家谈谈,说不定就可以做成个人小商店的形式,那样种类多了,赚钱也快很多。到时候请两人,都负担得起。这都快79年了海蓝离开工厂之前也还是分配制,有得等了。
  第二天意料之中饼干特别好卖,南方的点心也有人称回去,但没有饼干生意好。用了黄油、花生、糖和核桃红枣等价钱贵,因为不用粮票比公家商店还贵,人家卖五六毛她们卖七八毛,人家卖八毛的她就卖一块钱,甚至更贵。反正有粮票我就便宜点,没票那就贵着卖。
  买的人还觉得合算,去那些帝都不需要粮票肉票的高级饭店,专门招待外宾的那种更贵,两三倍的价钱呢。
  “哎呀咱们都是邻居便宜点嘛丫头。”
  “这就是看在邻居的份上,而且是自家的粮食,用料很实在的,没有多少了啊,想称回去给丈夫儿子孙子补补的赶紧了。”林帆笑眯眯的招呼,你再便宜她们也会让你更便宜才过心。大家伙一听,可不就是,好的东西都紧着家里的顶梁柱。
  “喏,看在大娘经常光顾的份上加两块碎的,给您孙女也尝点吧。”
  “哎哟哎哟,再来两块吧。”
  “没了没了,大婶你的是总共两块零一分钱。看了在邻居份上,抹去一分了。”林帆又对另一个人说,林帆心疼极了,可是她现在就是在打擦边球,予人好话总比予人恶语好点。
  “咱们虽然离得远点,但也经常来了丫头可不能偏心”。
  “不偏心不偏心,来,这是两颗花生,这玩意可难得,基本支援给国家建设了,这是农民留的种子呢。”
  看着手里的两颗花生米那位不是邻居的大婶也心满意足了。
  当然也不缺少那些嫉妒又爱贪便宜的,林帆就是淡笑面对,你不买有人买,想买不要票的又想不掏钱想啥好事儿呢。磨磨蹭蹭的在那里用眼睛溜,“孙大娘,您这是看啥,溜着也没用,咱这是按照政策来的,自家自留地生产的农产品可以自行处置,再晚可就没了。”
  林帆看也不看她那里就自行给排队买的人称斤收钱,一个赖子而已,林帆当然也知道有些人成不了事儿但可以毁了你的事儿,所以一开始林帆就声明清楚了,也做也防备。这姓孙的就是其中之一,堕拉着眼皮,三角眼,窄额头,经常做些让人膈应的事。人缘不好但谁也不愿意跟她沾染,林帆不到必要时候也不想,免得掉无她为伍的地步。
  “……”其他人自然知道这个孙大娘是啥样子,以前运动的时候可是最活跃就是她了,天天啥事儿不干就总盯着别人家的事儿,最是积极。大伙知道林帆说的啥意思也就笑笑的把自己要买的东茜接住,然后付钱走人。
  这些人吃过孙老婆子的苦,别看她跟孙海洋同个姓也被叫孙大娘,但跟孙海蓝的亲娘差太远太远。林帆也明白这些人别看讨厌孙老婆子,不过如果孙老婆子跟她对掐起来,也不会有人给她说话的,这就是人性,没人愿意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就知道为什么那些恶劣的人少,普通的人多,却还是被孙老婆子这类型的吃得死死的了,因为大家还没被惹到时,都是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等到个个被惹完,众人也没了脾气。这就是助长了孙老婆子的恶气。
  不过林帆从来没有让她沾过一分便宜,有些好事儿可以做,有些就不用给开头。她连婆婆亲娘都可以不给面子,孙老婆子算那根葱,显然运动结束了她没了可以威风的由头,可是她显然也嚣张惯了。
  惯了没用,林帆一点不想捧着。
  “没了,下次再来吧!”好几框的饼干和几笼子点心都卖没了,也就一天的时间,切确的说是下午四点钟就卖完了,应该是邻居跟远地方的亲人朋友偷偷说的,知道林帆这里不要粮票,即使卖得比猪肉贵。
  “明天请早来!”这些就是不知情或者从远的地方赶过来的,林帆累得瘫在那里。
  “白棠,就我们两个太累了。”人少分钱的人也少,但是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少啊,而且没有人替换,这一天下来两人腿都发颤,偶尔没人的时候才坐下休息吃饭。以前自己是想开就开,有货就开,没货了想关就关,反正除了蔬菜瓜果外都是干货不怕坏。
  “没事儿嫂子,只要想想桌子下面的袋子里的钱我就干劲十足。”
  “别忘了,咱们除了赚钱还要准备明天的货呢。不能好睡了都!”
  白棠看钱后开心的心情也少一些,是啊,还要忙呢。
  “要不,我们问问海蓝看她愿不愿意,就是给她算工钱,你别看咱们好像出了工钱,可是咱们腾出手来能做很多事赚得也更多,我有预感,越接近年关咱们的生意只会更好的,到时候没有货物卖给别人,想想那些失去的客户吧,如果我们请人那我们赚的比请人付钱多得多。相反不请的话,那本该赚的钱没了。”林帆摊手,解释给白棠听,毕竟是合作人得商量着来。
  两人关店门,回家把褥子卷上去,坐在光凸凸的炕板上,把口袋里的钱给倒出来,三角堆似的,很冲击眼熟。白棠瞪着眼睛吃惊不已。
  “做,做生意能赚这么多,这,这怪不得人人都想当资本家。”
  “那都是一角两角,你看一分钱这么多张呢,一块钱两块钱的没几张。而且咱们的本钱,柴火人力难道不算钱啊,也没很多。”
  说虽这样说不过林帆还是开心得不行,粗粗计算估计赚得比她之前卖便宜蔬菜一个月的收入了,当然不算她偷偷卖野味母鸡的钱。
  “唔嘿嘿!”
  “嘘,别声张赶紧算钱,分角元捡起来分开,你就做这个,我负责把他们数成元,捆一起。”林帆下地打开衣服柜子把以前用不完的毛线拿出来剪成一小条,有些浪费,不过用来捆钱一点都心疼。
  白棠分开捡,林帆就一张一张数着,首先捡面额大的,放一边。
  里面有钱也又粮票,不过算了算才十斤粮票,剩下的都是用钞票以高价购买的,毕竟家家户户人口多的粮食哪里够吃,哪里还有剩余买饼干的。


第147章 猫冬
  这十斤的粮票到时候可以用来购买原料; 正正当当的; 林帆不记得到底是什么取消用票购物的了,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
  两百多块钱; 除去材料费人工费等本钱; 他们差不多赚一百多块钱,她们两可以各分七八十块;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这一天他们就赚了差不多人家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了,这是很了不起的。不过人也太累,不能长时间这样; 否则身体会透支。
  “嫂子,噢!掐我一下。”
  “你自己掐不就得了。钱是不少; 不过以后可能也不会一直都这么多的。”现在人吃东西很省; 两斤饼干每次就拿出来一人一两块的吃,等别的远些地方的人知道并过来买是需要过程的。
  “我明白,嫂子你说请人我觉得也可行; 毕竟咱们也不能累垮了。”
  “就是这么个道理,今天下午就休息吧,明天忙一天,后天卖。这样不但咱们有缓冲期; 购买的人也一样。免得有人觉得咱们做得太大了不好。”林帆点点头然后对白棠说。
  晚上做了不少的好菜,孩子们吃得欢快极了。
  林帆这里倒是按部就班的过日子,老家张家屯这里却在说到她。
  李翠花脸露不满,跟张老头抱怨“你说这个儿子生着有啥用啊; 一年到头人都见不到一次面,有啥事儿都找不着人。娶个媳妇儿吧还护着,这都快过年了听说她也放假了,儿子没办法回来,难道她就不知道回来看看老人。还有我那两孙子,都不跟咱们亲。”
  张大林吧嗒抽着烟,李翠花说得也是他正考虑的问题。儿子是他们的骄傲,身不由己,他们舍不得说。李翠花前面说的也就为了引申下面的话来罢了。他们不满的是林帆这个儿媳妇,不过他作为公公是不好说什么的。
  “外面大冷天的她一个人也不好带着三娃走那么远的路,不可能回来过年,家里啥也没有。”他说的是林帆他们家啥也没准备,都分了家也不好回大哥家这里吃吃喝喝啊!
  “哎,我就说一个女人家家的读什么书啊,孩子都几个了还上学害不害臊?这女人一旦走进了大城市这心还能稳当?当初就不该让,在村里种地多好啊,咱们还能时时看着,别给我儿子惹出啥事儿来。”
  现在说这些也晚了,儿子赞同他们又能奈何?儿大不由娘。
  “就算你说的对,天气不好,但平时也没见给咱写信,隔壁的大头媳妇儿倒是经常收到她的信,就说上次寄钱那次,连多的话也不说。难道她还要记仇不成,真是反了她。”而且她也认为林帆没有什么可以记仇的,她们之间没有仇恨。
  “行了,等儿子平安回来的消息咱在打算,老五媳妇儿……,你就看林家都占不了便宜就该明白。”这是个狠人,一点不念血脉之情。
  李翠花不说话了,这倒是!多少年过去了,养个闺女就跟消失了一样,他们两老每月还有赡养费呢。
  “那能一样吗,我是她婆婆,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哪有找了婆家还养着娘家的道理。”不过到底气低了些,她也明白,事情就怕有对比。
  “上次的电报不是有地址吗?让大丫回来给他们写封信,还有寄信也记得给大虎寄些东西过去。别的先别想了。”
  “大虎那里不用你说,我大孙子啊,不知道啥时候能见着。”李翠花有些后悔让孙子去当兵了,儿子常年不见已是牵挂,再来大孙子也这样。呆家里多好啊,大虎都可以说亲娶媳妇儿的年纪了,说不定顺利曾孙也就来了。
  除此之外老家里的人变化不大,村里的变化总是这样慢慢的,但是又坚强的前进。张建设家的孩子越来越大,已经不够房子住,李红莲在跟张建设商量,把张爱国的那间房子拿过来先给孩子们住,空着也是空着,浪费。
  张解放和王四妹还是只有两个闺女,运动结束了,王四妹不用顾及那么多,以前偷偷摸摸的喝药请神婆,现在是整天跟人打听哪里有神医,天天想着买神医的生子神药,院子里飘荡着奇奇怪怪的药味。并且大张旗鼓的“作法”,什么供奉送子娘娘啊,床边贴着生子符了,各种折腾,也把她男人折腾的苦不堪言。
  张爱军和刘英倒是不愁儿子,孩子一个个的生,只是孩子生了也不怎么管,三虎在村里已经人嫌狗恶,小小年纪就没有什么是他没干过的,小偷小摸算是小事儿了。生的几个小的也不太照顾。
  村里孩子再怎么调皮像个泥人样,晚上家里的母亲会拉着搓澡,洗的干干净净的,才上床睡觉,并且家里收拾得清清爽爽的。
  但刘英不这样,她连自己的卫生都搞不好,整天一副头发油腻,领子和衣服前摆都是一层油黑光滑,冬天比夏天还邋遢的厉害。人家一问就说是抱孩子弄脏的,不过她不勤换清洗,身上总有一股味道。几个孩子也是,前一天晚上睡前怎样,第二天的早晨孩子还是怎样,脸都很少给孩子洗。有孩子的人是辛苦点,勤换勤洗,到刘英这里就是“小孩子不都这样,以后长大就干净了”来搪塞,总之他们一家冬天越来越“有味道儿”了。
  李翠花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勤劳爱干净的女人,看不过不知道骂她多少次,不过人家直接把孩子送到她面前,意思是你是孩子的奶奶你给看呗,这样我就有时间收拾了,一次两次都是借口,李翠花也懒得管这个懒婆娘了。
  除了这些,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林帆这里有了孙海蓝的加入轻松了很多,她们可以一边烤一边有人在小店里卖,轮流着来,因为孙海蓝是按日算钱,所以基本上去小店卖东西的不是林帆就是白棠。孙海蓝可以一边看烤箱的火,一边时间到了就给张福生一家做饭。其实她不缺那点工钱,不过就是人不能太闲了,她也是习惯忙碌的人。
  日子晃荡而过,又半个月过去了,眼看着要过年了,林帆家也不需要准备多少东西,基本都有,除了把让人做的新衣服取回家,给孩子们比比看长短,天天就忙碌她的生意,这两天下大雪她这里生意就暂时停了,没办法太冷了,那两间小屋冰冷得不行。
  孙家这边孙大娘在嘀咕,老姑娘嫁人后刚开始还经常回来的,现在这都大半个月了也没见人,虽然知道闺女新婚生活过得还满意,原先的工作也辞了,但这久久不见还是会挂心。
  李丽跟自己婆婆生活了十几年的怎么不了解她?看婆婆一直拉着她说话,几次提到海蓝就是不懂现在也懂了。没法子,现在家里也没有男人在,天气这么冷总不能还让老太太过去吧,滑倒了不是闹着玩的,李丽自己也有工作要忙,而且作为嫂子不好直接登门,人家张家以为他们不放心各种猜测也不好。当然这些她没有直接说,只拍着婆婆的手告诉她,她会抽空安排看看到底咋回事儿。
  下午孙小伟就骑着自行车艰难的去看他姑姑了,地面上来往的车和人踩得泥泞不堪,稍不小心就摔倒,不好骑的地方就慢慢推车过。不过他也不抱怨就是了,要不然还能谁来呐!
  “振华振华,快开门啊,我来找你玩儿了。”厚重的大门嗙嗙作响,他的声音在寒风里根本传不过去,只能大力气拍门了。
  屋里张福生耳朵还算不错,问振华“我好像听到拍门声,这时候谁啊?”
  “爷爷你别动,我来看看。”振华披上他爸爸的军大衣,他一般在家里不爱穿太厚的,冷了就批这件大衣走来走去的。
  “振华,你终于开门了冻死小爷了。”一边把车推进来一边跺脚,到背风的走廊里停车就使劲搓手。
  “这么冷的天你干嘛来了。”这两天开始下雪还刮着寒风,好些人都不出门了,除了上班工作买菜就窝家里烤火,连林帆她们都只慢慢烤着饼干、硬点心,并没有开店了,等着雪停了才作打算。
  “哎,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奶想我姑了,我这不来一趟给我姑送点东西,不然她挂念,你知道老人想一出是一出,苦我在寒天赶路了。”其实他心里觉得他奶真是想多了,他觉得他姑嫁的姑父挺好的,有文化人又好看,还温和,跟他在外公家见到那些好出身的人比都不差。
  他挺喜欢来他家的,跟振华也玩得不错。
  振华看孙小伟鼻涕都出来了,鼻头通红可见在路上确实冻着了。
  “不是下雪吗,再说阿姨最近忙呢,有什么不放心的。”张坤不勉强他喊妈,孩子都大了也不好说什么,海蓝也说没关系。小伟看振华表情就知道他有些不得劲,哈哈笑着揽他肩膀,一起走进屋里。


第148章 冬日火锅
  “小伟来了; 快快烤火; 这天气冻僵个人。”
  “张爷爷好,您老身体好么?”
  “哎; 好; 好着呢!吃块红薯,刚滚出来的; 还热乎乎的挺香。”张福生笑呵呵的招呼小伟吃烤红薯。
  “喔; 这是好东西啊烤火吃红薯最美了,谢谢张爷爷!”
  振华觉得这娃越大嘴越甜,哄人不打草稿的。他以前怎么觉得他是不一样的呢; 简直人精,果然帝都的圈子里的孩子哪里有淳朴的?
  小伟好好的陪张福生聊了会儿天; 张福生就让振华带他去林帆那里找海蓝。“你姑姑最近挺忙的; 这会可能在弄灶火呢。”他一个老头,人家小孩子哪里有耐心陪他那么久,不过是礼貌罢了; 人家大雪天的过来张福生联想到自家儿媳妇儿确实好些日子没回娘家走了,他一想就明白了。
  再说他挺满意孙海蓝这个儿媳妇的,感觉她能陪着他儿子到老。
  他也不是个老顽固,儿媳妇想忙活也随她; 只要跟张坤好好过日子,多生几个孙子孙女他就满足了。他也知道人老了,管太多会招人厌的。
  林帆住的地方正热气腾腾,烟囱里不断冒着袅袅白烟; 越是靠近香味儿飘过来的越浓,长时间的适应林帆她们没觉得,但是初来到的人就很明显了,香甜咸的味道,感觉寒冬都暖和了。
  “哎哟,小伟来了,海蓝先别忙了,小伟来了。”
  海蓝在里面应了一声,不过还是把手头的活做完,擦擦手才出来,看到小伟先是意外然后是惭愧。她这些天忙没有回去,还有一个原因是慢慢适应夫家,也不像刚结婚那会总是想家,虽是一个城市的但离得不近又毕竟已经不是一样了,所以几天就忍不住想回去看看,挂念着。
  现在习惯多了,反而慢慢有这里是家的感觉了,现在看自家侄子冒着雪天来看她一时又感动又愧疚。
  “冷着了吧?”
  “没,刚在张爷爷那里烤火还吃了红薯,姑姑你们做啥呢好香啊。”说着还抽抽鼻子。
  林帆哈哈大笑,给他们把几种饼干都捡到篮子里让他们两吃,小伟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推辞。
  “拿着吧现在做得多,下雪天也没有开店做生意,积很多呢,尝尝吧!”她们刚烤出来的时候都让孩子们吃碎掉的,主要是节省,现在做这么久她和白棠真真了赚了不少,反而不会在意这些了,吃点也不会有什么,但孩子们却不那么爱吃了,天天闻着味儿腻了。
  而且海蓝的侄子她们不至于那么扣,她相信白棠也一样不计较这个了。人有了钱,谁还真扣的?少少数了!
  “这屋里很暖和,不过这里我们忙来忙去,振华带小伟去那屋里,那里更好呆。”林帆说的是自己的主卧室,那里被收拾得很整洁,因为那间吃饭的大屋正被她们放满了箩筐,所以只能把主卧室柜子啥的锁好,炕也收拾干净,下雪天那里就是孩子们的游乐园了,也不担心孩子会随便破坏什么。
  重要的东西都收起来,孩子们也懂事儿,玩归玩不会随意破坏,游戏、睡觉、写作业啥的都没问题,不会被烟火熏到。
  “团团、小再、四斤。小伟哥哥来了,哈哈哈!”至于小墨也见过两次,但只当做客人家的小孩,也没说过话。
  “这是什么?练字?”小伟抬头问。
  “嗯,小墨哥哥教我写他的名字,那个我写的太长了。”小伟看小墨点了下头。
  “不错,是好孩子,放假了还这么努力。先休息一下大家来吃啊!”几个小孩看他手里拿的篮子里的东西就转过头去。
  孙小伟不解看向振华,“咳,快到饭点了,吃零食会影响胃口。”几个小孩赶紧点点头,然后振华又低声跟他说“每天都看到,再好吃的东西都腻了,而且这院子里每天都是这个饼干的味道,不稀罕了呗。”
  原来是这样啊,就算是他们这样的人家都不能说吃到腻的,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篮子,“那我自己吃。”放炕边的小桌子上,也上炕盘腿坐着,准备每个种类都尝尝。
  小四斤看小伟吃得很香觉得有趣就颠颠跑过来,拉了拉小伟的袖子,小伟看他“你要吃吗?喏。”小四斤摇摇头,“小伟,小军呢?”
  “……叫哥哥!”小伟郁闷,就是每次见小四斤都直接叫他名字搞得小军连哥哥也不叫了,直接叫名字,这小子太能影响人了。
  小四斤不在意的指了指振华,意思是我们直接叫他名字的,怎么到你这里就要叫哥哥?振华看小伟看过来,摊手“谁叫我辈分低呢,家里老人很看重,难道还要叫哥哥那不是跟我爸爸一个辈分了?你现在跟我一个辈分了,以后都是,你的子女也是!”振华毫不留情的插刀。
  “你就你,咱们分开!”小伟愤愤不平,凭啥呀,以前还叫哥哥的,他爸跟张爱国叔还称兄道弟的,怎么现在说变就变?
  小四斤哪里知道那么多啊,只习惯像振华那么大的小孩都叫名字,就把经常跟振华玩的人也叫名字,省事儿很多呢!除非是不认识或者初次见面父母让叫哥哥才会叫。
  小伟大口吃饼干不想理会振华,“小军在家呢,要不一会跟我去家里怎么样,小军最近又得不少玩具,只要你叫我哥哥,我就拉你去住两天。”
  “不去,要生病。”让自己难受的事情他不做。
  “那丹丹呢,那珊珊呢?”四斤不叫小伟哥哥,干脆其他人也直叫名字,他每说一个名字小伟就摇一次头,小四斤就唉声叹气起来,像个小老头子,再次向哥哥小再身边移动。
  “他怎么啦?”
  “寂寞了呗,之前生病很长时间,病好了天气更冷了,我奶不让他出门,每天就等着盼着小军来看他呢。你看他每天就跟他亲哥玩,都腻了。”哥两不是一个性子的,凑一块没多久就得发生分歧,但小军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