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视会员大穿越-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系统留给自己的时间有多少,整部电影的时间想纵横两千两百多年,但夏禹即便是吃了长生不老药也不可能把千年的岁月蹉跎在这里,长生药炼成之日便是他回归之时。
  所以留给他建功立业的时间怕是也没有几年的时间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蒙毅的考较啊。
  要知道电影里蒙毅可是做到了楚霸王才做到的事情,一人一枪愣是斩杀了堆成尸山的敌人。
  不知道金庸武学遇到了先秦武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或许这次也是自己武学突破的一个契机。
  因为来之前就休息好了,所以这一夜夏禹并没有多睡,而是通过这个身份一起继承过来武学基础对自己的功夫进行了一些调教,后世武学精妙在招式,先秦武学精巧在真气,简单来说就是更注重战场上的拼杀。
  这时候还没形成所谓的江湖,更多的厮杀还是在战场之上,捉对厮杀,返璞归真,真正的较量的是双方的气力,楚霸王力能扛鼎,自然也能以一挡百。这是夏禹自己总结出来的。
  所以他的武学也好掩饰,无他耳,突出一个力字即可。
  第二天一大早按照红后给他准备的古装教程将衣服穿好,夏禹就走了出去,宽敞的庭院里一身劲装的蒙毅负手而立,似乎已经站了很久了。
  “二哥,我来了。”对着蒙毅,夏禹朗声说道。
  “来了就开始吧!”
  “呛啷~~”一把青铜剑被蒙毅从剑鞘之中抽出,直接抛给了夏禹。
  轻轻接住青铜剑,定睛一看,上面是漂亮的鱼鳞状花纹,手指一弹,“嗡~~~”只觉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好剑,好剑,此刻夏禹觉得空间里的那些鬼子军刀和这把剑碰一下的话一定会直接断成两半吧!
  “兄让弟先,你先向我攻过来。”蒙毅也是提起了自己的剑。
  “是。”
  话音刚落,夏禹运足体内真气,举剑便是一个冲刺,朝着蒙毅劈去。
  “当~~”两把青铜剑剑锋相撞,巨响之后撞出一连串的火花,蒙毅横手一剑便是架住了夏禹这千钧一击。
  下一刻夏禹便感受到一股巨力从剑身上传递过来,卧槽,被压制了。
  “呛~~撕拉~~”夏禹一百五十斤的身体直接被甩了出去,这样不行,用脚后跟抵住地面,夏禹停止了后撤,重心前移,脚尖点地,再次快攻过去。
  “当~~当~~当~~当~~”夏禹手中的剑舞成了花,以各种刁钻的角度劈向了蒙毅的各处要害,但蒙毅闲庭若步般的单手挡住,没有一击能够成功。
  虽然已经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了,但真看到夏禹还是震惊不已,先秦武学碾压了金庸武学,虽然夏禹没有使出精妙的招式,没有用出诡异的步法,但光从力量上来说,夏禹完败了。
  这份力量实在是太恐怖了。
  连攻百余招,即便有着生生不息的易筋经,但夏禹还是感觉到体内真气的大量消耗,大口喘息的夏禹知道,恢复跟不上消耗了。
  原以为成为天龙之中的天下第一夏禹便可以在前期碾压大部分影视世界了,但哪曾想,这一次被生生的打脸了,不行,这狂暴的内力,这力能扛鼎的气力,他要学,他要突破这几个影视世界来的境界的僵停,他要攀到一个新的高度。
  “啷~~”收剑回鞘,蒙毅来到了夏禹的旁边。
  “三弟,你的基本功是扎实的。”拍了拍夏禹的肩膀,蒙毅安慰道。
  “距离二哥还差的远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夏禹强扯出一点笑容,来《神话》前的自傲此刻全部消失了,有的只是谦卑,确实是这样的,之前武学不再增长之后夏禹更多的还是使用高科技武器,不是说不好,只是他有些忽略了肉体上的提升了。
  这次不使用热武器对他而言或许是件好事吧!
  “父亲去的早,大兄也常年在边疆,我也在军营忙碌,倒是疏忽了你,好在你的基本功很是扎实,这本《蒙氏练气心法》你拿了去,好好研读,不出三年,相信你会超过为兄的。”摇了摇头,蒙毅从袖袋里取出了一本帛书。
  有些颤抖的接过这本由秦篆写成的心法,夏禹的心是激动的,先秦练气士果然是存在的吗?原来先秦修习的武学是练气,而不是后世那些通用的真气。
  “报~~~蒙将军,皇上急诏将军进宫面圣。”一个亲兵高喊着跑了过来。
  面圣?难倒有紧急的军情?


第178章 初学心法
  “三弟这心法你先看着,有不懂的地方过来找我,我先进宫面圣去了。”嘱托了夏禹,蒙毅换上官服便朝皇宫赶去。
  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不过这心法就这样到手了,夏禹还有些感觉到不真实,但帛卷清晰的触感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这都是夏禹购买了高级身份才得到的,不然如此珍密他怕是要花不少功夫才能得到吧!
  这可是练气啊,武侠朝着更高层次进发的关键啊,天龙中无崖子,天山童姥在九十高龄还能以杀招对敌,若不是各种原因,安安稳稳的他们怕是能活到一百二十余岁。
  虽然其中没有准确的说明,但这就是所谓的先天了吧,虽不能真正的长生不老,但在古代,没有几个能活到这个时候,先天之上便是练气,练气之后便是筑基,筑基之后便是……额,想的有点好,还是先弄明白手上的东西再说这个吧!
  夏禹连早饭都不吃了,直接往自己房间奔去。秦国篆字夏禹可是一个都不认识,影视空间说话和影视剧里的是一样的,不是英语就是普通话,这些夏禹都会,但这文字真心麻烦,好在有红后设计的软件帮忙。
  将屋门关严,夏禹将空间里的保护伞Paid拿了出来,对准已经铺开的帛书就是一阵“咔擦”!
  下一秒,翻译好了的译文已经出现在了屏幕之上,内容不多,仅有一千零六十四字,一章小说的一半。
  但字字句句都是令人疯狂的存在。
  “春秋以来,战事不断,武学昌盛,蒙氏祖先幸得蒙荫,机缘之下得上古修炼之法一本,此乃我蒙氏安身立命之根本,非我蒙氏子弟不得修习,切记,切记……”
  跳过了前言,夏禹将心法正文默诵数遍,这一千多字已然深深印刻于脑海之内。
  此刻的夏禹经过了无崖子的调教,早已经不是那个连句读都弄不明白的古文白痴了,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就是古文专家都解读不出来的生僻词汇在他眼中都如普通话般流畅。
  这心法,他看的懂,也能修炼,无需废掉他之前修习的武功,正如蒙毅所说的,夏禹的基础不错,他在天龙修习的那些武学便是他的基础,加上这神奇的心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将夏禹的武功层次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年的时间,超过蒙毅,真的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世界真的来对了。
  将帛书慎重的放入储物空间,只有真正的了解它的内容才知道它的珍贵,只有蒙氏子弟可以修习,也意味着像这样的心法只在少数人中流通,夏朝,商朝,春秋战国或许兴旺过,但到了秦朝,这些心法却是越发的稀罕了。
  就像和丽妃一同被埋入地宫的南宫彦,虽是蒙毅的部下,但也无没有资格修习这样的心法,在两千年后败在了修炼国术的教授手上,虽然是在被枪打穿了手掌的情况下,但也能从中观出一丝端倪。
  真正的高端武力永远不是裨将,副将(电影的BUG只能这么解释了,欢迎打脸,虽然我也不会改了^_^),而是上将军。
  至于西楚霸王项羽,夏禹也不知道他会有多厉害,都霸王了,怎么着也比上将军强吧,人家应该也有楚国流传下来的练气心法,加上他的天生神力才终成一代霸业,虽然最后还是自刎于乌江,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了,说不定夏禹有幸还能与这位强者交手。
  还是要先把实力提升上去才行啊,不动用非常手段,现在的他连蒙毅都打不过啊!
  弄清楚该如何修炼之后夏禹便开始心无旁骛的修炼,原来练的是一口内气,现在却是以外气养内气,说的通俗一点,便是吸收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这和传统武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有点和道家全真思想相似,虽然茅山术法归属正一一派,但现实和影视的世界的不同大家都知晓,影视中的道是可以通向仙路的,所以,夏禹并没有分歧,对于两派他都是一视同仁的。
  至于道佛之争,佛本是道究竟是对是错,是国内的力量体系更好还是老外的影视世界更高级。这些都不是现在夏禹这个小虾米可以窥探的,现在他能做的便是在一个一个影视世界里慢慢发展,强大起来,强大到能真正直面这些问题的时候。
  天色将黑,夏禹依照心法,吐出一口浊气,却是感到自己真气的增幅。不是量变多了,而是质被提上去了。
  原本的气被转化为另一种更为粘稠的气,这练气心法果然神奇,不过这心法即便是一直流传下去怕是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吧!
  所谓的末法时代针对的不仅仅是那些高阶的神灵,就是最底层的练气士也被波及到了,时代越往后,这天地之间的气就越少,这也是为什么会从外气养内气变成了单纯的修炼内气。
  很简单,外气没有了,练气士只能研究他法,走上了千百年前他们所不屑的内气之法,即便是这样,这内气也越来越难修炼了,内气无法传承只能改走更注重肉体的国术路线,因为方向的不同,国术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和修炼内气之士分庭抗礼,都能达到所谓的先天层次。
  不过既然夏禹来到了秦朝,又得到了练气心法,他就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将自己的实力提升一番。
  看了一眼手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个小时,打开屋门,天色都暗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侍女从廊前走了过来朝夏禹行了一礼。
  “三公子,二公子吩咐我见您出门便叫您过去。”
  “行,我知道了,这就过去。”蒙毅还是心细,知晓夏禹得了心法肯定会修炼,所以即便是有事也没让人打扰他,只是让人见他自己出来再叫他过去,免得影响夏禹修炼。
  短短一瞬夏禹就将这些都想通了,虽然他只是蒙毅系统安排的弟弟,但夏禹依然十分的感激,对于这个为国为民,忠心耿耿的大英雄,夏禹也是崇敬的。


第179章 蒙家军,出征
  来到主屋,油灯已经点上,蒙毅跪坐在主位,面前的矮桌上铺了不少竹简,可见蒙毅的忙碌。
  “不知兄长唤弟何事。”夏禹欠身行礼道,对于可能会发生什么,夏禹已经有一定的猜测。
  “三弟,边疆告急,戎狄又骚扰我大秦边境,杀我大秦子民,皇上特命我北部蒙家军前往痛击敌人,此行你随我前往,望你在战场之上能奋勇杀敌,立下战功,涨我蒙氏威名。”蒙毅站起来说道。
  “谨遵兄命,蒙禹必不坠蒙氏威名。”刚来就要上战场了吗?比夏禹想像的还要早,不过也正合他意,只能执掌一千人的军侯,位置实在是太低了,只有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夏禹才有机会升官。
  作为蒙氏子弟,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但如果没有战功,一切也是枉然,蒙恬,蒙毅的将军之位都是在战场上一个敌人一个敌人杀出来的,夏禹自然也不能例外。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夏禹按照步骤先后穿好了前甲、后甲、披膊、盆领、臂甲、手甲和头盔,这是整套的秦军甲胄,将那柄青铜宝剑扣在腰间,夏禹和蒙毅一起,快马加鞭的朝咸阳城外三十多里的蒙家军军营赶去。
  三十万北部边防军号称蒙家军,是大秦帝国北部最坚硬的屏障,如果匈奴还有戎狄想要进入中原的话,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他们的尸骨上踏过。这其中有二十万随蒙恬驻扎在长城周围。
  这咸阳城外的十万蒙家军却是随蒙毅一同换防回来的,在紧急军情被传递过来的时候这十万将士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快到正午的时候,宏伟的军营已经出现在夏禹的视线之中,这古代十万军卒和站在一起给夏禹的感觉和后世解放军的演习是截然不同的,十万身着黑色军服的秦兵站立在演武场上,他们的上空凝聚着血红色的杀气,在升级后的天眼中,夏禹看的非常清晰。
  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这是一支保家卫国,能打胜仗的兴盛之师,秦朝虽不及二世而亡,但横扫六国的秦军在历史上却是夏禹心目中最伟大的军队,即便是一直打到欧洲大陆的蒙古铁骑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没有停下,跟着蒙毅的步伐,夏禹他们这一行人一直来到了大军的正前方。
  清风拂过,大军肃穆无比,只有被风吹起的黑翎还在飘摇。
  翻身下马,随着蒙毅,夏禹走上了点将台,刚在角落站好,一辆马车便驶进了演武场。
  一个宦官打扮的中年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蒙将军。”只见他欠身行礼道。
  “今日大军北上,赵大人怎么会来到此地,莫非赵大人也想随军出征?”蒙毅不卑不亢道。
  赵大人?指鹿为马的赵高?秦帝国就是葬送在此人手里?这还是夏禹第一次见到赵高,没想到这其貌不扬的宦官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赵高,要是夏禹一剑将此人捅死,不知道公子扶苏会不会不死,大秦帝国就不会只存在短短的十五年了。
  但现在显然不行。
  “呵,蒙将军,这是陛下让我带来的,赐给您的。”似乎没有听到蒙毅的话,赵高让出了一旁举着托盘的小太监,将托盘上的黄布掀开,一条精致的马鞭露了出来。
  “蒙将军,陛下希望您带领将士们大破戎狄,马到成功。”说着赵高便把马鞭递了上来。
  “谢陛下圣恩,蒙毅定不负陛下所托。”虽然和赵高不对付,但蒙毅还是恭敬的接过了马鞭。
  “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就不在这儿打扰蒙将军了。”说完这句话赵高拱手走了下去,不过他转身的余光望到了夏禹。
  那是怎么的目光啊,是憎恨吗?历史上的赵高和蒙氏兄弟就不对付,最后赵高得势,害死了蒙氏兄弟,但现在,夏禹来了,也不会再有赵高什么事了。
  从赵高的身上收回目光,夏禹重新望向蒙毅。
  是时候了,望着台下十万双眼睛,蒙毅体内真气运荡,朗声说道。
  “蒙家军的将士们,今日,我们又要出征了,打仗一定会死人的,我也知道,你们当中有人会回不了家。”
  说到这里蒙毅停顿了一下,“但我知道,蒙家军的将士,死了一定是烈士,活着就是英雄。”
  “蒙家军的军魂是什么?”只见蒙毅高抬右臂。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如同雷鸣般的喊声响彻整座军营,将士们没有练过气,喊不出蒙毅那种声音,但一个两个,一百两百,一千两千,直至十万,每个人的吼声汇聚到一起变成为此刻的最强音。
  站在点将台一旁的夏禹也被这样的场景感染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军队,中华民族才能一直流传下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军队,大秦帝国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
  古老的中国才会被西方人称之为秦。
  “哼!”
  坐在马车上的赵高听到了冲天的吼声,他不屑这些武夫。但作为一个阉人他只会搬弄权术,生理上的缺席影响到精神上,对于天下苍生他没有一丝的善意,不过他离死也不远了。
  “将军,吉时已到。”一旁的副将单膝跪地道。
  “好,蒙家军,出征。”
  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连绵不断的黑色洪流朝着西北方向奔涌而去,他们将会把哪里的战乱给彻底的抹除,有他们在,没有人能犯我中华一寸疆土。
  因为是带兵的军侯,夏禹也离开了中军,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队,虽然这只是夏禹来到该位面的第三天,但他还是要直接带领一千人。
  以前演鬼子的时候做过最大的官是少佐,差不多也是管一整个陆军步兵大队,八百到一千人,但他手下却没有这么多的群演,最多只有一百多个,如今这一千多人他感觉有些压力,当兵时候就一个大头兵,连班长都没混上就退伍了,更没经验了。
  他现在正在研究该怎么打仗呢!


第180章 秦朝霍去病
  怎么研究?好在贴心小棉袄红后给他打包了简易版本的谷歌,嗯,度娘听了肯定要伤心了,里面天文地理包含了很多,这些东西都是夏禹了解不深的,不用的时候就放着,用的时候随时查阅,非常的方便。
  此刻将其中的孙子兵法,还有历代各种排兵布阵的内容全部调了出来,用语音放给自己听,这些也是给以后做准备,一千人需要夏禹做的并不多,只要听候上级的命令即可,届时带着将士们奋勇杀敌。
  秦朝用的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商鞅变法中为奖励军功,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所以夏禹这个身份的军侯之位也是他自己挣的来的,和蒙氏无关。
  按俸禄来看,夏禹的军侯是六百石,对应的军衔(爵位)就是左更。要想升官必须拿更多的人头,攒更高的军功。
  咸阳在如今的陕西,而万里长城第一台则是陕北榆林的镇北台,所以他们此行的路线便是镇北台西北面的戎狄部落军队。
  星夜兼程,十日之后,大军已然走出了大秦国土,来到了这片蛮荒的土地。或者说寸草不生的戈壁。
  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能过游牧的生活,没有文化,没有发展,野蛮是戎狄的代名词,他们向往中原的富庶,所以会经常侵扰这个强大帝国的边境,女人,粮食,铁器,都是他们的目标。
  但对于秦帝国的军队,他们还是不太想招惹的,这些人的骨头很硬,他们每次被咬上都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好在在戈壁,在草原,他们便能主宰一切。
  听闻秦帝国大将蒙毅已经率领军队赶过来了,对此他们并不担心,打不过逃就是了,可惜了,这次却不一样,这次大秦帝国的军队里混进了一个狠人,一个来自平行世界两千多年后的狠人。
  “蒙军侯,上将军喊您去中军。”一个传令兵策马来到夏禹这边。
  “我马上就去。”回应后夏禹也是挥动马鞭,离开了队伍朝着前面快骑而去。
  “不知将军找末将何事?”到了军营即便是父子兄弟也要用上下级来称呼,这是规矩,夏禹明白。
  “我们已经在这戈壁上走了两天了,斥候一丝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我认为他们一定是遭了戎狄的毒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水只能再坚持五天的时间了,最多两天,在找不到水源的情况下我们便要回去补充了水才能回来,不知道蒙军侯有何想法。”蒙毅问道。
  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这些戎狄躲了起来,戈壁上留下的痕迹都被风沙抚平了,他们没有线索。唯一能肯定是戎狄的大军还在边境附近,他的副将都不能给出很好的方案来。
  夏禹知道,蒙毅问他是想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倘若找出了戎狄,献策的夏禹不大不小也能获得一定的功劳,这不是走后门,蒙氏子弟不至于如此,这是一个哥哥为弟弟的升迁之路一点小小的私心而已。
  “禀报将军,末将确有一些想法。”夏禹抱拳道。
  “快讲。”
  “大漠太大,没有方向派出再多的斥候也是无用,大军齐动,消耗过大,不若就地安营扎寨,派出一支千人队,带上足够的水前往寻找水源,也是寻找戎夷大军。”夏禹顿了一顿,看了一眼重将领惊讶的目光,然后继续说道。
  “千人队人不多也不少,找到水源可派传令兵回来告知大军解无水之急,遇到戎夷大军,没被发现可发出信号,被发现了还可作为诱饵,引诱戎狄大军上钩。”
  不得不说夏禹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经受过信息爆炸洗礼的现代人,不会拘泥于古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夏禹需要独立出来。
  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夏禹需要得到一战封侯的战功,跟在大军后面实在是太难了。但西汉的一位年轻将领给了夏禹一个很好的启示。
  霍去病,汉族,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他初次征战即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这是什么?这便是夏禹升迁之路绝好的模板,夏禹要做大秦的霍去病,做大秦的冠军侯。
  或许只有这么做,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官拜上将军吧!
  现在夏禹手上有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