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导致各种极端的天气现象不断呈现,这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根据我们的研究表明,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近几年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将会有一个大爆发,这对于地球来说是影响非常大的,在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就完了。”
“所以我这次来也是为了寻求您的帮助,希望您能出手拯救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您的慷慨将被世人铭记。”
听着拉尼诺稍显激动的话语,董晨也确定这位环境与气候学家和他的团队应该就是找到和他之前找到的相同问题了。
对于这件事他还是很高兴的,那就是这样的情况终于开始进去地球其他人的视野了,而不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对于这位拉尼诺说的问题,他还是有些不同意见的。
听完拉尼诺的最后一句,董晨看了看他道,“拉尼诺先生,我想你可能搞错了一个问题,我也看过不少的相关报道,并且我自己也有过这方面的研究。”
“我思考了一下你刚才说的问题,这跟地球更本就没关系,我对此还是很乐观的。”
“地球从诞生以来,几十亿年的时间里,气温比现在高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现在高十倍的时候也有的是,它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
“地球根本就用不着我们来拯救,它好的很,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人类自己拯救自己的问题,如果不处理这些问题,也仅仅是我们活不下去了而已。”
“就像不断更替的太阳纪和埋在了初始岛上的亚特兰蒂斯文明遗迹一样,或许几千万年、几亿年后又会有一批“人类”代替我们,然后也会有两个人讨论着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
听着董晨这么调理清晰的话,拉尼诺也有点汗颜了,他有些紧张的说道,“董晨先生,很抱歉,我有些激动和失态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都很震惊,但是我们汇报上去的情况得不到重视,找过几个企业家也说我们是在替上帝担忧,现在在这里意外的遇到了您,我有些兴奋和紧张,说的可能不是太对,但是我们的研究真的很严谨。”
“ok,”见他这种状态,董晨也不挑理了,而是直接了当的敲了敲桌子说道,“那就直接说说你们的计划吧。”
“前期的铺垫就不用说了,那些我都知道,并且可能比你们了解的还要多。”
第七百七十章 柳暗花明
当拉尼诺的研究团队计算出这个消息的时候确实是被吓了一大跳,但是当确认了数据和结果都没有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就不被吓一跳了,因为简直是要被吓死了。
如果他们计算的数据和结果没有错,那么也就这两年的时间里,也就是在他们有生之年,他们就要经历世界末日了。
这可不是什么神话传说,而是经过他们的手实实在在的计算出来的,数据也是他们自己跑遍了全世界亲自收集回来的,甚至是为了收据某些极端数据还差点送了命,所以……得到了这样的消息,简直是把他们纠结死了。
而且关键的,这结果真的是没问题,他们已经来回计算和确认了十几遍了。
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是同时也是一道催命符,所以他们马上把这件事汇报给了相关的机构,并且还向很多熟悉的研究所提出了技术支援,希望他们也能再次确认结果。
不过这么做的结果却是让他们又无奈又害怕,无奈的相关的政府机构并没有重视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害怕的是其他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真的,并且政府机构依然是没有重视。
哪怕是他们中的一些知名科学家找到了白宫,得到的结果才算了有了一点点安慰。
说是一点点安慰,那也是因为总统说了国家的难处,而不是简单的不相信或者无视。
嗯……就当是这样吧,好歹有些安慰。
“……现在国家的能力有限,因为我们除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之外,所有的资源都在初始岛和相关的项目,以及太空项目上。”
“……你们也清楚现在国际上对这些东西的争夺有多么的激烈,如果我们不在这里投入大量的资源的话,那就会在这场大争夺战中失败。”
“……在其他国家都得到了大量外星科技的时候,而我们国家却没有,那么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你们应该清楚这里边的差距会有多大。”
“……我们会被其他的国家远远的甩在身后,我们将不再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米国,这样的后过,是你们想要得到吗?”
“……我们不否定你们的功绩,也不否认你们的研究成果,你们可以去找私人资本去做这件事,而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其他的地方给于你们一些帮助。”
“……伟大的米国能帮到你门的就只能这么多了。”
不得不说,总统的口才还是相当好的,那些找他的科学家们也只记住了这些核心思想,其他的一大堆“废话”一句都没记住。
但是人家就是凭借着这些废话和中心思想,把他们这些科学家给忽悠出了总统办公室,然后乖乖的去找私人资本去了。
可是,私人资本哪是那么好忽悠的,他们比总统还能忽悠,不忽悠你就不错了,你还想从他们兜里掏钱?
看不到好处,那他们肯定是不会出钱出力的。
区别只是态度问题,有的人会态度恶劣把你直接赶出去,而有的人则会面露遗憾让你自己知难而退。
“救救地球?拜托,那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事情就是赚更多的钱。”
“什么?科学家们都已经证实了?科学家们可都是最会忽悠的人了,他们肯定又是来骗经费的。”
“不好意思,你看我这里的流动资金确实不足,要不然这一万块你先拿着?”
“我很愿意帮助你们,不管是为了地球还是为了我们自己,但是我现在也在四处贷款,真的无能为力。”
“对不起,我先接一个电话,啊,喂,什么?银行催款!该死的,这帮吸血鬼……”
这些科学家们明明抱着世界末日的危险警示到处奔波,可是却偏偏没有人相信,就算是相信了,但是说到钱的时候立马就又不信了,这简直没有把这些科学家们气死。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真相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只有当“真相”迅速增多的时候,第二批发现真相的人才会是“神的使者”,才会是给于人们警示的“行走者”。
他们现在遇到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世界上确实是极端天气频发,但是远远还没有到毁灭地球的程度,顶多就是给人类社会造成一些麻烦,并且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这些麻烦还是微不足道的,可能还没有每天死于车祸的人多呢,那么其他人怎么会重视这个问题。
所以他们四处碰壁的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
他们也想过把消息公布给外界,结果消息还没显示几秒钟就给刷没了,现在外界的新闻可是什么外星科技、初始岛、弧光集团对抗全世界、人类的月球城、心疼我家爱豆的发型又乱了等等这样的新闻,其他的事情根本就吸引不了眼球。
尤其是什么世界末日论,在伟大的人类建立月球城市和不断开发外星科技的新闻压制下,也没有了市场。
这种情况搞的他们很郁闷,要不是为了全人类和他们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们都想放弃了。
不过这也很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很多人都不怎么出门了,而是开始专心的研究数据,看看能不能计算出这个灾难会出现的准确时间,以及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等,也就有限的几个有耐心的还在四处碰运气了。
拜迪由于气候与环境条件特殊,并且一直致力于节能环保,和很多研究地球环境方面的科学家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所以经常会在这里召开有一些国际性的环境与气候保护之类的会议。
加上和弧光集团合作之后,这里的环境条件一变再变,那就更加的适合这样的会议了,所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名环境与气候科学家来这里开会。
这次这里正好有一个国际性的环保会议,拉尼诺就来了,想和同行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结果就碰上了公主的订婚仪式,拜迪方面也为他们这些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们准备了请柬。
而这种有钱有势的人云集的地方,正是拉尼诺想要来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很可能会拉到投资,并且大佬们都聚到了一块,省得他一个一个去拜访了,所以他就没有浪费这张请柬。
不过哪个地方的资本家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换了地方他们就变得慷慨了,哪怕是在慈善拍卖会上慷慨解囊,那也是因为有媒体记者在那里拍着,并且有些地方还弄虚作假呢。
但是他也没想到,在他问了几个可能会投资却都没有投资的人之后,他竟然在这里见到了董晨。
见到了这个在他们的分析中很有可能会投资,并且还可以在技术与资源方面进行支持的人。
这是让他非常高兴的事情。
第七百七十一章 控制灾害天气
“董晨先生,海洋不仅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它还是地球生命的中央大空调,没有它的话,绝对没有我们现在这么适宜的温度。”
“海洋承载了地球系统中90%的热量,而水是自然界中比热容最大的化合物,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而不引起很大的温度变化。”
“而海洋对气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洋流调节气候,整个地球行星尺度的洋流循环就是“温盐环流”,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的重要动力源就是盐度和温度,只有有了差异,海水才会流动,才会搬运能量,才会把热量搬运到寒冷的地方,让寒冷的地方不至于太冷而不能居住,然后再反过来,让热的地方不至于太热,而南北极寒冷的环境就尤为凸显了。”
“不过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南北两极地区饱含淡水的冰山不断融化,导致这种热量的搬运速度正在不断的变慢,甚至是停止……”
通过和董晨最开始那几句话的交谈,拉尼诺知道不能把董晨当做普通的资本家对待了。
那些资本家们不愿听的专业名词和详细数据在董晨这里就都不是问题,他完全就能理解,并且还能专业的给自己挑出毛病,而且自己这边说的越详细,那么项目可能被董晨支持的几率就越大,所以拉尼诺说的也很开。
他打开电脑中的各种数据对比图给董晨看,想要董晨能尽量的明白这里边的严重性。
世界末日这个事可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得出的数据,我们发现了大量因为冰山融化而导致的严重情况。”
“比如北大西洋北部劳伦泰冰盖及斯堪的那维亚冰盖的消融,它们融冰造成的淡水浮在北大西洋北部,减弱了北大西洋北部深水底水的形成,减少了暖水自南向北的输送,因此使欧洲及北美部分气候变冷。”
“这样的情况下,真正需要冷的地方却冷不了,而不需要那么冷的地方反而更加的冷了,就这是整体气候变暖之后出现的奇怪极端天气。”
“这种变冷很早以前就有,但是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之后就开始缓缓加剧,尤其是在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之后,这个变冷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个情况在去年的时候人们的感受已经相当明显了,不仅感觉天气冷的太早,太早进入了冬天,而且冬天也比以往冷的多,这使得米国去年冬天因为天气寒冷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还多。”
“这仅仅是米国这边和大西洋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我们都有详细的数据……”
不断的看着拉尼诺提供的数据,董晨的脑海中也想起了自己这边得到了一些情况。
海水的密度主要受到温度和盐度控制,总体上来说越冷越咸的水密度越大,反之越暖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小,而两极冰川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大洋的温盐环流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不同而驱动的纬向环流。
北大西洋地区的水因为靠近高纬度地区的北极,所以比较冷,相对也比较咸,所以这个地方的水会下沉,然后流向低纬度地区并上升到海表面,最后通过表面的环流回到北大西洋。
通过这个过程,温盐环流会把低纬度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地区,所以它对于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当全球变暖时,很多北极地区的冰川会融化,大量的淡水输入到大西洋北部,这会导致当地的海水密度减小,从而不能沉到深海中,于是温盐环流就会减速或者停止。
其结果就是全球的热量平衡被打破,高纬度地区变的非常寒冷。
这种情况在董晨处理“喋血”病毒事件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那时候米国的温度就已经比前几年同期的时候冷了很多,也把他的一些注意力引到了气候问题上,知道有很多的危机情况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齐头并进的情况也不意外。
董晨抿着嘴一下一下的轻敲着桌子,不时的皱着眉头翻动一下拉尼诺的电脑页面看数据,听拉尼诺说完之后就抬头看着他问道,“情况我大致了解了,那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你们想让我资助你们的不仅仅是科研资金吧?”
“是的,我们有解决办法,不过因为资金问题,现在它们仅仅是理论上的解决办法,”说道这里拉尼诺有些尴尬。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我们才会被连续拒绝了很多次。”
“这么说,你们是被拒绝了很多次之后才想起我来的?”董晨笑着调侃道。
“呃…并不是的,董晨先生,您其实是我们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最有可能资助我们的一位,只是我们平时见不到您……”
“………”
董晨想了想他说的没毛病,所以也就揭过这一页不谈了,直接说道,“那就说说你们的“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吧。”
“好的,董晨先生,”拉尼诺又重新点中一个文件夹,然后输入密码彻底打开之后给董晨看道,“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人工影响地球气候之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和各种不稳定因素。
如果掌握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用较少的能量去“诱发”它们,就会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使天气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现在人们实施人工降雨的原理,只是人工降雨和他们这些计划比起来,那就显得太小儿科了。
他们的这个设计则是通过直接改变局部地区大气温度、湿度,来达到控制天气的目的,并且是从太空动手,其手段包括投放化学催化剂、用激光照射等手段。
不过计划里边没有实际的精密设计,只有粗略的原理和大体实施方法,并且……不保证100%可行。
看了这些东西,那些人肯掏钱就有鬼了。
第七百七十二章 又一村
没有精确的计划、没有人保证能100%成功、没有什么事实依据,这种“三无产品”给谁看,谁的脸色都不会好看的。
别说花几千万上亿支持这么个计划,就是一包“三无辣条”,人们都不可能是浪费五毛钱的,吃了没问题还好,要是吃出了问题,那就不是五毛、一块的事情了。
拉尼诺他们的计划不仅不完善,而且很混乱,并且还庞大无比。
他们的计划是组建一个覆盖整个地球外太空的卫星网络,然后从外太空实施“手术”,人为的消除掉恶劣天气,人工的调节地球的气候,让地球的气候更加平和,更适宜人类居住。
当然,不是密集的整个把地球包起了,他们没那么大的计划,也知道地球短时间内没那个能力,因为那可能还没建成呢,地球这边可能就已经凉了。
他们的计划是建立一处或几处综合的卫星阵列,它们在地球轨道上运转,只要有地方出现了极端天气,那么它们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极端天气上空去动“手术”,然后干掉它。
他们还给这个计划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那就是“手术刀”,有几处综合卫星阵列,那就有几把太空手术刀,就可以同时执行几次极端天气“手术”。
在太空中执行手术计划有很多好处,这种居高临下的位置这比飞机飞到极端天气内部在执行计划安全多了,并且速度也快很多。
只是他们的这个“手术刀”,那可不是一般的贵,而且需要的“材质”也不一般,就像他们计划中说的一样,真不能保证100%就能造出来。
第一,这东西在太空,那么首先就要把它送到太空,这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可以的,能办到。
但是它需要的数量太多了,对于还在用运载火箭的米国来说,这种代价可不小,并且它们执行手术要投放的化学催化剂也是要从地球运到太空中的,要是它们的执行次数频繁的话,光运输这些催化剂就要占用大量的航天运力。
米国现在所有的航天运载能力都用到了新国际空间站模块和零件的运输上,还真不可能分出来给什么“手术刀”用。
第二,通过改变大气而控制天气的原理是行得通的,但他们的卫星根本不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
就那点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能量,除了能让卫星的设备正常运转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还想发射激光升高大气温度,真是想瞎了心了。
并且米国的激光技术依然在测试中,“手术刀”需要的激光强度它们还真不一定能达到,能源和激光都没解决呢,怎么可能造的出来。
第三,精准控制天气对计算要求非常高,没有精确的数据计算,好一点就是造成资源浪费,坏一点那就可能帮倒忙,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天气就是典型的混沌系统,即便人类掌握了控制天气的能量,但精准控制天气的难度也非常大。所以这就需要更加先进的计算机和更加优秀的计算程序,要不然等你计算出来了,极端天气都过了,那也没什么卵用。
这些条件还是拉尼诺他们充分参考了现在的国际情况才得出的,毕竟外星科技都研究了好几个月了,有些技术也该研究出来或者升级了。
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的话,那么这还是很有可能完成的。
当然,仅仅是可能,毕竟科技的发展谁也说不准。
然而事实告诉他们,可能个腿!
连个支持的人都没有,他们一颗“手术刀”系列的卫星都造不出来,就更别说造很多,然后在太空中组成“天气手术刀”了。
他们之所以把董晨定在第一位,那是因为至少弧光集团拥有优秀的空天运输系统,把这些东西运上去肯定没问题,而且弧光集团技术非常先进,就算无法解决卫星的强力能源和激光的问题,最起码投放化学催化剂的方案还是可以运行的,这至少也能解决一部分极端天气情况了。
所以现在见到了董晨,并且还给董晨说了所有的事情之后,拉尼诺就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董晨,想要从他的神情上看出点什么来,最好是自己希望的那样。
而董晨看完了拉尼诺讲解的所有资料,面无表情的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就有了自己的答案,睁开眼睛正好看见拉尼诺那期盼的眼神。
对于这种眼神,董晨是知道的,当初他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和拉尼诺是差不多的,复杂的很。
只是他的情况和拉尼诺不一样,所以结果比对方好的多。
感觉到了这些,董晨也就不瞒着了,直接了当的说道,“我可以支持你们。”
这么多天来,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并且还是他们计算中最给力的董晨的好消息,这让拉尼诺差点直接就叫出来“感谢上帝”,但是董晨马上给他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
“嘘……不想让我反悔的话,那就安静一点。”
“好的,好的,董晨先生,我太激动了,”拉尼诺连忙点头道,“我们只是等这个消息等的太久了,请您见谅。”
董晨闻言摇摇头,表示不介意,“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我的支持可能和你们理解的不一样,你不妨听一听,然后再做决定。”
听到这个,拉尼诺瞬间又紧张了起来,不过还是硬着头皮道,“您说。”
“支援你们的钱不是问题,还有你们这些奇妙的数据算法和制造计划我也很感兴趣,弧光集团所掌握的资源也可以大力配合你们,”董晨轻描淡写的说道,“不过我要你们加入弧光集团,以后的研究成果也要加上弧光集团的前缀,你们愿意吗?”
拉尼诺以为董晨要提什么刁难的问题,他都做好要割肉的准备了,但是没想到董晨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
本来这样的事是需要回去和团队高层一块开会商量的,但是这个问题他在这里直接就可以回答,谁要是不愿意,那就自己离开好了,没人会管你。
有了弧光集团当靠山,再加上无数的资金和集团资源的支持,他们的研究很快就能完成。
等他们完成了,那离他们拯救世界的距离就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