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塘外有轻雷-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白小侃
文案:
“你真决定了?”
“决定了。”
“决定个屁,你那么爱她,怎么可能再爱上别人?”
“谁跟你说我爱她?”
她从书柜里抱出一盒子,兜了个底朝天,东西全倒出来。
“你不爱她把这些收这么好?搬家那会儿银行卡丢了都不在乎,唯独这盒子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他看了看,一把白绢折扇,一个手工胖鸡崽,一枚巴萨队徽,还有几张褪色的糖纸。
“扔了吧。”
“你以为我不敢吗?我这就去扔了,有本事你别去捡!”
内容标签: 都市情缘 青梅竹马
搜索关键字:主角:郑雷、宋唐 ┃ 配角:郑雪、余山、沈涛、兰夏、徐洋 ┃ 其它:
==================
第1章
冬至,大风,万里无云。
剧院式大会堂灯光明亮,穿工服的员工忙进忙出,新来的实习生正站门口对照打印纸检查指示牌内容。
迎面走来一妆容洁净的姑娘,穿着掐腰小西装,膝上一条工裙,脚上一双高跟鞋。
先前那实习生:“唐唐姐,这英文字母顺序颠倒了怎么办啊?”
“重做一个。”
“文印小郭今天结婚,他们的人都去吃饭了。”
“几点的会?”
“下午两点。”
她看看腕上的表,十二点五分。
打给文印:“张主任不好意思,上午那指示牌有一单词拼错了。”
“我们接活从来不改内容,你看看邮件,是不是发来的就是错的。”
“是啊,是我自己拼错了,但下午的会两点就开始了,刚给最近的图文店打了电话,人忙着呢,接不了这急活,还得靠您。”
“我也不在啊。”
“我听说您去参加小郭婚礼了,要不我去您那儿拿上钥匙回来自己改?”
“你会改吗?再说你来回一趟时间也不够啊。”
她面带微笑:“行,谢谢您,我再想想办法。”
挂了电话。
敲敲指示牌:“你拍张照拿去图文店,照这颜色重做这两个字母,做好了拿回来贴上,贴仔细点儿,别让人看出来。”
实习生狂点头:“谢谢唐唐姐,你真好!”
“这种低级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我知道了,保证不犯!”
她进去会场检查,发言台的话筒座位上的水,摆放整齐的资料电子屏上的字儿,全到位。
回去办公室穿上大衣,到食堂吃午饭去了。
吃饭时那小实习生跑来挨着她坐。
“我姥说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推推盘里的饺子:“你也吃点儿,不冻耳朵。”
她看了看那姑娘:“你姥多大年纪?”
“七十五。”
“真好,我姥九十二了。”
“哇,她老人家身体还好吗?”
“五天前刚过世。”
咬一口饺子,羊肉馅儿的。味道一般,却也津津有味咽下去。
小姑娘一愣:“不好意思啊。”
她笑一笑:“没事儿。”
真没事儿的样子。
不远处胡小林领着俩人端了餐盘走近。
问她:“会场怎么样了?”
“饭前刚检查过,都准备好了。”
胡小林点点头,坐下开始吃饭。
一人说:“想不到啊,去年的这会儿你还是一毛毛躁躁的小丫头,今年也能带新人了。”
另一人:“那是,咱宋唐这会务一姐的名头可不是白得的。”
宋唐笑了笑,没接话。
先前那人又说:“下午什么会啊,看那架势还挺慎重。这都年底了,大部分单位重要的会议都赶前半年结束了,怎么还有人这会儿才来。”
胡小林:“什么情况都有。这会主办方是外国人,和中国一家大型企业有合作,连合作带宣传,一场会议全搞定。”
几人边吃边聊,午饭很快结束。
饭后宋唐回办公室打了个盹儿,一点半左右跑去会场接着忙。
已有参会人员陆续进场,到了两点,会议如期举行。
她在门口站了会儿,确定会场无异才去了讨论室。
屋里胡小林正和几人检点场地。
一说:“小马那丫头呢?”
二说:“和平平在会场待着呢,说是今天的主讲人是百年难遇的帅哥,跟那儿耗着不回来了。”
胡小林笑,问宋唐:“你刚从会场回来,看见了吗,是帅哥吗?”
“太远了,没看清。”
边说边给桌签罩上亚克力架。
胡小林指指她手里:“这是主要发言人,放主桌。”
她便拿去主桌放好,砰的撂下,透明架子下白字黑字,印着俩字儿:郑雷。
胡小林又指挥:“这个也是,就放在那个郑雷旁边。”
又拿去放好,还是砰的撂下,另外俩字儿:兰夏。
一人看一眼郑雷的名字,埋下头又抬头,再看一眼。
惊:“主会场发言那人就叫郑雷呢,没想到一会儿还来分会场讨论,我能待在这儿吗?”
胡小林:“一会儿你们该忙什么忙什么去。有外宾在场,这里交给宋唐,她经验多英文又好,你们就别捣乱了。”
宋唐一脸抗拒,并不想留。
但找不到借口,只能留下,留就留吧,她也没在怕的。
就那么跟讨论室候着,半中间去了趟卫生间。
再回去时碰上实习生小姑娘往会议桌上摆放纸巾。将放了两个,手机响了,拿起来接。
边接边放,第五个时没留神,收手时撞飞了桌卡,那架子磕墙跌到沙发,拿起来一看,右上角一道食指宽的裂缝。
小姑娘傻了,挂了电话。
快哭出来:“怎么办啊?”
宋唐走近,挨个儿拆了先前罩上的架子。
一边说:“没有同时处理两件事的能力就一件一件的处理,我不是告过你吗?”
赶巧有人推门而入,挺拔的个儿漆黑的发,左边一美女,右边俩老外,身后还有几个工作人员。
中间那人正盯着她看,眼中噙笑。
宋唐有些窘,更多的是气。
同行人冲着郑雷:“老周在美国还挺好,回来竟然水土不服,我叫人送他去医院挂水了。”
郑雷点点头。
另一人说:“老周不在谁给记录啊?”
兰夏:“我来吧。”
郑雷:“你是主发言人,你去记录谁来讲?”
先前那人四处看了看,看见抱着一堆亚克力架的宋唐。
问她:“你叫什么?”
“宋唐。”
“会英文吗?”
她点头。
“那正好,我们负责会议记录的同事水土不服生病了,这会儿还在医院躺着呢,能麻烦你帮个忙吗?”
宋唐看着他:“内部会议都涉及公司机密,我们一般不参加。”
那人笑:“我们讨论的都是纯理论内容,外行听不懂更记不住,不影响。”冲着郑雷,“是吧郑总?”
郑雷:“别这么叫我。”
“都一样,反正很快就是了。”
宋唐把架子递给实习生,又交待她几句,走去电脑跟前坐下。
“我先替你们记录,速记员一会儿就到,专业的活儿交给专业的人干才不耽误工作。”
那人点头:“谢谢你啊唐宋,还挺周到。”
讨论开始。
果然是纯理论,专业词汇宋唐不懂,能懂的几个词儿放一块儿又不知道什么意思。
发言人说到资源库是异质性的,她试了好几个字母打头,愣是拼不出异质性。
问:“异质性怎么写?”
郑雷:“heterogeneous。”
大伙儿楞了楞。
宋唐已经拼出来。
接着开,又说到数量性状基因座。
“什么是数量性状基因座?”
郑雷:“QTL。”
记录QTL。
先前那人咳嗽两声:“唐宋啊,我们郑总是本会议的核心,不是翻译。”
“我也不是专业记录员,是你叫来帮忙的,请你理解。”
那人顿了顿:“是这样啊唐宋,专业词汇你不懂我们理解,但他是我们郑总……”
“哪个总来都一样,要么你们就等专业人员来了再开会。”
“不是,唐宋你怎么说话呢,人员配备不齐是你们不专业……”
“不做突发事件预案,也不提前和承办方沟通,到底是谁不专业?”敲敲桌面,“还有,我叫宋唐,不叫唐宋。”
那人傻了,楞了半天回一句:“对不起啊。”
“没关系。”
一脸淡定,还有些冷漠。
恰好有人敲门,是速记员。
宋唐逮这机会就出去了。
那人咽了咽口水,看着郑雷:“这姑娘办事风格和你还挺像。”
手把手教出来的,能不像么。
不过这么多年他都不曾看过她这一面,这一看才意识到她的变化。
出去的宋唐被一堆小姑娘堵截。
一说:“怎么样,是不是看见真人了?是不是超帅?”
她皱眉:“帅什么帅。”
二说:“你们部门那实习生刚才都说了,超帅,人巨高!”
三说:“有没有名片?”
“没有。”
“那你帮个忙呗,去要张名片,晚上请你吃饭!”
“就是,我也请你吃,吃大餐!”
宋唐:“自己要去!”
抬腿离开。
剩下的人:“你去要?”
“我不敢,你去吧?”
“我也不敢。”
“……那撤吧……”
都撤了。
晚上接待方在餐厅办了宴会。
宋唐挑了几样爱吃的菜,端着盘子去角落用餐。
中央堆了鲜花的主桌坐满了人,黄白黑三种色儿的人都有,居上位的黄皮肤男人穿黑西装白衬衣,左胸还别了只同色口袋巾。他的头发松软,轻浅盖在头顶,露出利落黑眉端正的耳,偶有抬头,眸光明亮,目不斜视。
宋唐挖了盘里的鱼往嘴里送,边吃边问小李:“看什么呢?”
“你说他帅还是我帅?”
宋唐抬头,顺着他的目光往主桌看一眼:“你帅。”嘴里还包着鱼,“你比他帅。”
小李满足,把自己盘里的鱼拨给她一块儿。
晚饭后没宋唐什么事儿了,穿了外套拎了包准备撤。
刚出大门,却被人堵住。
郑雷还穿着刚才的白衬衣黑西装,口袋巾都没摘。
“我想跟你说话一直没机会,后来有时间又找不到你。”问她,“怎么不接我电话?”
“拉黑了。”
一旁的兰夏踩着高跟鞋走过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你变化这么大,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宋唐看着她:“你倒是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
说起小时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第2章
2000年秋。
扎着麻花辫的郑雪伏在桌上默写课文: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片,香山红叶红满天。不及末尾她已经犯难,因为忘记片字怎么写,写一格空一格,只写出三四五六七□□。
她用铅笔在本上改了涂涂了改,啪嗒一声,笔头断了。于是手伸进文具盒,拨拉铁盒叮铃哐啷的响,忽然,旁边默默递出一只削好的铅笔。
一转头,是个梳着娃娃头的姑娘。俩姑娘相视一笑,就此建立革命的友谊。
这姑娘叫宋唐。
那天放学后俩人才知郑宋俩家就隔着一条巷子,于是从那天起俩人经常互相串门。
郑雪活泼好动,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一哥哥,大她一岁,叫郑雷。郑雷性格冷静头脑聪明,和郑雪完全相反,也不怎么亲近人。
宋唐家里除了父母还有年迈的姥姥,她姥是个慢性子人,坐在院里喝口茶逗会儿猫,半下午就过去了。宋唐也耐得住寂寞,写会儿字跳会儿绳,有时玩树杈子都能玩一下午。
太小的时候没什么大事发生,除了被老师父母管束着学习那么点儿浅薄知识,其余时间都用来胡玩。
2001年7月,申奥成功的那天晚上,好多大人都去了广场庆祝,每家每户都兴奋如过年。
郑雪在街口的小卖部请宋唐喝汽水。
“你知道谁是深奥吗?深奥究竟干了啥事,怎么他成功了大家这么高兴?”
“我爸说申奥是申请举办奥运会,申请了十年才成功,好不容易呢。”
“那什么是奥运会?”
“就是比赛,跑步游泳打球什么都有。”
“有爬山吗?”
“……不知道。”
恰逢宋学飞搂着一捧旗子过来:“宋唐你把这些送给街坊邻居,让大家伙都插在门口,图个高兴,热闹热闹。”
宋唐照办,郑雪懒得动,看她挨个发红旗。
穿过巷子走近郑家。
宋唐敲了敲门,开门的并非周丽萍,是她家长子郑雷。
“我爸让我来的,送给你们,图个高兴。”
边说边抽出一支想递给他。
碰巧有骑着自行车的青年挤过,吊儿郎当晃着龙头,身上还披着国旗。
宋唐躲,一不留神那宽大的旗帜全盖在郑雷脸上。
“诶呀,对不起。”
边说边伸手去掀,没掀开不说,因着重心前倾,那些个旗杆挨个儿敲在郑雷脸上。郑雷静默片刻,伸手抓住杆子捋顺了旗帜。
宋唐看了看,额头都被她敲红了。
他没说什么,从她怀里抽出一支旗,转身回去了。
日子不声不响的过着,转眼入秋。
这天上午郑雪伏在桌上做算术题时犯了难。
“四七多少来着?”
宋唐:“二十八。”
“不是三十二吗?”
“四八三十二。”
“四八不是五十六吗?”
“郑雪宋唐站起来!”
她俩站起来。
老师在讲台上站着:“同学们都在认真做题,你俩在说什么?”
她俩都不回答。
“这节课你们站着听。”
站了二十来分钟,有人来教室着着急急把老师叫走了,后半节课都没回来。后来才知当天上午,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的大楼被飞机撞塌了,老师的亲戚正好在其中的一幢楼里工作。
9·11恐袭事件一时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郑雪:“我以前觉得她好恐怖,现在她的亲戚被恐怖分子炸死了,我又觉得她好可怜。”
俩人蹲在院儿里用粉笔画着画儿玩。
“我还是觉得孙大胖最恐怖。”
孙大胖是教导主任。
“孙大胖我们躲着他就行了,班主任可躲不过呀。”指挥,“你往那边画。”
宋唐于是往那边画,粉笔头刚触地,一双脚突然出现,抬头一看,是郑雷。
郑雷并不看她,径直前行,但被书包挡住去路,抬腿一踢。宋唐立马捞起自己的书包,抱在怀里。
他已往楼上走去。
郑雪看一眼被踢翻的书包:“郑雷你有病啊!”
边吼边往厨房跑,去找周丽萍告状。不知周丽萍说了什么,只听见她吱哇乱叫。
对仗郑雷,郑雪从来没赢过。
宋唐又觉得,最恐怖的不是孙大胖,是郑雷。
2003年春,非典席卷全国。
白醋和板蓝根涨价到顶峰时,学校放假了。
齐玮每天熬了白醋熏家里,宋唐最大的活动范围仅限小院儿,玩时还得戴上口罩。她姥就坐在院儿里煮茶,煮好了邀她喝一口。
问:“好喝吗?”
她捧着茶缸子点头,鼻头被热气染红。
她姥便从兜里掏出两颗糖给她。
齐玮总会适时探出脑袋:“妈你别老给她糖,吃多了坏牙。”
姥就笑眯眯:“孩子嘛,总是爱吃糖的。”
那段时间病毒不被遏制,反而愈加猖狂,后来宋学飞的单位也放假了。
他回家时左手一袋面粉右手一包零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班,让我们等通知。”
齐玮:“放假了也好,免得我们提心吊胆。”
宋学飞把零食交给宋唐:“你高叔叔去国外出差带回来的,放在我办公室好一阵了。”
宋唐于是跑去房间上网。
Q郑雪:“我爸的朋友从国外带回的糖,可好吃了,什么时候来我家吃糖吧。”
是真喜欢,数一遍,共六颗,算一算,姥一颗爸妈各一颗,郑雪一颗,自己一颗,还有舞蹈班的朋友一颗,刚够。
“但是这个糖不多,一人只能吃一颗。”
想一想:“你要是喜欢吃,我这一颗也给你。”
补一句:“别和你哥说。”
电脑那头的人看屏幕右下角一颗蒜头不停的跳,点开来看。
问:“为什么?”
“要是给了他,晓冬就没得吃了。”
“晓冬是谁?”
“我那个舞蹈班的朋友啊,和你说过的,你忘了?”
那头不问了。
宋唐等了半天:“你真忘了?”
“我是郑雷。”
三秒后,那颗彩色蒜头变成了黑白。
后来郑雪仍然于一个阴霾的下午偷溜进了宋唐家,专门找她要糖吃。俩姑娘在房间吃着糖果听音乐,那台里放的全是粤语歌,主播间歇着说一两句缅怀的话。
郑雪:“张国荣是谁?”
“香港明星。隔壁的阿姨可喜欢他了,他死的那天还哭了。”
“怎么死的,生病死的吗?”
“听说是跳楼。”
“天哪。”
“你不知道吗?新闻联播里都说过了呀。”
“我不看新闻,电脑也被我哥霸占了。”
“难怪那天我和你说话,是他在回复。”
“那天忘了下线,那个神经病竟然假冒我和你聊天,太缺德了。”
“……我说让你别告诉他,他后来生气了吗?”
“生什么气,他那个死样子。”
那之后郑雪老往宋唐家跑,吃齐玮做的饭,喝姥姥煮的茶,还时不时的和宋学飞闲聊几句,尽管每回都以被周丽萍逮回家告终。
转眼又是一年。
因为宋学飞和郑鹏是一个系统的同事,更因为宋唐和郑雪走得极近,俩家来往渐深。宋学飞于饭桌上偶然得知郑雷每天下午都会练字,便叫宋唐多向他学习。周丽萍正愁不知该怎么约束郑雪,得此建议,乐呵呵的把俩孩子凑一块儿。
“以后你们就跟着郑雷练字,练完字再一起玩。”
为了逃避这个提议,那之后宋唐不上郑雪家了,改郑雪去宋唐家玩。但好景不长,双方家长得空再一议,决定把每周三放学后的时间定为三人练字时间。
于是那个周三下午,宋唐背着书包再次踏进郑家大门。
第3章
放学前他们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去操场捉蜻蜓做标本。郑雪认字不行,但是捉蜻蜓很行,完成课业之余还多抓了一只塞进文具盒,但小昆虫不受制,一放飞便满屋子乱窜。宋唐去时郑雪正追着蜻蜓满屋子跑,她于是放下书包,也加入追捕行列,俩姑娘上蹿下跳都逮不着,还把家弄得一团糟。就在郑雪被茶几腿儿绊了个狗吃屎时,周丽萍到家了。
“小祖宗,你要把家拆了吗!去,阳台罚站去!”
她倒认错,走去阳台罚站。宋唐怎么说也算一帮凶,乖乖跟去罚站。
周丽萍哪能让客人罚站,叫回来:“算了,跟你哥练字去!”
于是二人跟去书房练字。
那会儿还没拆迁,他们家还有一小院儿。院西一间房,通透光线好,是郑雷练琴写字的专用房。靠墙一架立式钢琴,靠窗一张四角书桌,桌上有几张写了字的书画毡子。
郑雷给她俩一人一份纸笔,自己也拿一支,蘸墨开始写。
“这叫出锋点。”再一笔,“长横要逆锋起笔。”又一笔,“竖分为短竖、悬针竖、垂露竖。”
宋唐皱了皱眉,转头看郑雪,郑雪的眉毛已皱成川字。
哐哐两声响,是郑雷反手敲桌面,眼神冰冷,神情严肃。
宋唐回头,不敢再动。
郑雪装模作样写了几个字,扔了笔往外跑:“我去上个厕所。”
宋唐忐忑着写了一横,停笔过重,墨汁竖向散开,像极了带刺的毛毛虫。
“逆锋起笔,没听见吗?”
不是没听见,是没听懂。
顿了顿:“我也想去上个厕所。”
没有回应便抬头,对上他冷冰冰的眼,又埋了头,不敢再提。
郑雷提笔写诗: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恰逢斜阳透过格子窗照进来,湿墨未干,反射点点光影,倒真有几分生光辉的样子,他觉得他这句诗写得很应景。抬头一看,对面的人儿还在纸上画毛毛虫。
可能天时地利他心情不错,难得有意指点,便绕过书桌朝她走近。宋唐畏惧他的气场,躲避时不小心踩住他散开的鞋带,他使力往回撤,她才发现,猛一抬脚,郑雷重心不稳后倒,她伸手捞他,没捞着,吃饱了墨的狼毫上下一舞,舞了郑雷一脸的墨,那墨汁儿非但不凝固,还滴落着往下淌。
“诶呀,对不起。”
郑雷一言不发,走了出去。
郑雪为这事夸她:“你竟敢泼他一脸的墨,你太牛了!”
那段时间有一首流行歌叫《2002年的第一场雪》,郑雪老哼唱。
宋唐不解:“都2004年了,为什么唱2002年呢,2002年的第一场雪很大吗?”
郑雪:“我不记得了,那时候我还很小。”
宋唐想一想:“那时候我也很小。”
“我现在看那些一年级的小孩儿,觉得好幼稚。”
宋唐:“我也觉得幼稚。”
过几天,郑雪不唱这了,改唱《情人》。
“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爱人,用你那火火的嘴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