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进步,能大致跟上老师的节奏。
问题是,这是口语课,且张帆老师还特别喜欢提问,他不看名册,直接点学号,而唐宓就成了本节课上不幸被点到的第一位同学。
于是,她顶着全学院所有人的视线,不得不站起来,简直如芒在背。张帆的英文很标准,所提的问题她还是能听懂的,是请她用英语讲述移动网络范畴内一些经济学案例。
这个问题让唐宓完全愣住了。
移动网络领域的经济学案例,怎么每个单词都懂,但聚合在一起就很迷茫呢?到底是指的什么?
她张了张嘴,愣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她来得早,座位在最前排,因此张帆也明显可以看到她白皙肌肤上的窘迫之色,还很善意地提醒她,用“few words”,简单一点儿讲述就好。
唐宓沉默了一会儿,平生第一次用“不知道”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后排传来了一阵阵的窃笑声和嘘声,有些刺耳。
张帆皱了皱眉让她坐下,又叫了另外的学生回答问题,巧的是,这名男生恰好是开学初就和她发生不快事件的陈卓航。和她的“不知道”答案不一样,陈卓航随便举了几个例子,讲述了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等,得到了老师“good”的赞许。
这一节课上,唐宓除了偶尔看老师做的PPT,几乎连头都没抬起来。
下一节课是数学,需要换教学楼和教室上课。大堆学生拥入教室,教室里乱糟糟一片,唐宓几人好不容易抢到位子。
赵幸丹安慰她说:“没关系啦,一个问题不知道也没什么要紧的。”
唐宓说:“嗯。”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想。
陈卓航那群人恰好坐在她后面,小声嘀咕:“刚刚课上的问题其实挺简单,某人居然不知道?这大学是怎么考上的呀?”
韩羽露转头看着他们几个:”喂,你们说话也不怕人听到啊!”
陈卓航笑笑:“你可不要自我代入啊!”
韩羽露气得很:“你们!”
唐宓拍拍她的肩膀,也没作声,起身去了卫生间。
等唐宓离开教室后,赵幸丹瞪了陈卓航一眼:“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她是贫困生!现在手机都不是智能的,哪里知道怎么回答?”
“什么?她哪里像是贫困生了?”
包括陈卓航在内的几个男生没想到这一点,有些震惊。
“难道还要在脸上贴个条儿说我是贫困生吗?”赵幸丹后悔失言,“总之,她家里非常困难是事实。”
陈卓航马上找到漏洞反驳回去:“既然是贫困生,那干吗还一副很高贵不爱理人的样子啊。”
“贫困生就不许很高贵了?”赵幸丹反唇相讥,“人家就是不爱理你又怎么了。这么大的男生,多大点儿事啊,偏你小肚鸡肠一直记到现在。”
陈卓航被挤对得脸发红,嘟嘟囔囔着:“要我说,贫困生还学什么经管啊,学工科不就行了……”
赵幸丹冷笑一声:“是啊,你说得太有道理了,那你去找老师把她转系呗。”
韩羽露忽然脸上一变,扯了扯赵幸丹的袖子。
“你看后面——”
赵幸丹震惊地回过头,恰好唐宓正站在陈卓航身后的过道处,也不知道刚刚的谈话她听到了多少。若只看她的神色,倒是平常。
陈卓航哑了声,把头埋在了书里。虽然互有争执,但大家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少年,面皮很薄,对这种“背后说人家坏话被当事人抓到”的情况,还是有些尴尬的。
赵幸丹拉她坐下,小心翼翼地开口:“那个······”
唐宓对她微笑,打断她的话:”没事的,我都明白。幸丹,谢谢你。”
她笑起来犹如云收雨霁,蓝天绽露。
赵幸丹顿时明白,她为什么在这种时刻还能微笑。想来,她从小到大,这等闲话不知道听了多少,陈卓航的言论,在她看来根本无关紧要,犹如衣服上的些微灰尘,拍拍也就掉下来了。
这番小小的争执在她的笑容中化于无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人提起。
虽然在英文上有些失利,没过多久,她在数学上找回了自信。
在经管学院金融系,一半学生高中阶段是文科生,数学功底较为一般,唐宓则不一样,高数中的大部分知识她在高中阶段已经学过并且熟练掌握,她的数学基础牢固得好像长城的基石一样,就算在整个学院中比较,也是最顶尖的那类。
宿舍的四个人,除了她之外其余三人都是文科生,也时有请教她的地方。
赵幸丹问她:“你怎么把数学学好的?”
“大概······”唐宓顿了一顿,“数学比较公平吧。”
“公平?什么意思?”
“没有地域歧视,不因为一个人的出身而带着偏见。”
赵幸丹明白了她的意思,想了想,觉得有一点儿道理。
世界上的学科门类有很多种,但数学是一门只要肯学,一点点天赋,有两本参考书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对后天环境要求不高;英语则不然,地区差异、出身环境、教育质量的影响更大,同样的努力程度,大城市里的学生学得就是比乡村出身的学生好很多,是一门天生就带着功利性和歧视性的学科。
大学也不仅仅是学习,据成功的前辈们所说,学习最多只应该占大学比重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则是社交。在这场以全校为规模的社团纳新活动中,唐宓被那丰富多彩的社团耀花了眼。高中阶段,学校似乎也有社团的存在——但她完全没注意过,然而就算有,也肯定不能和大学时代的社团相提并论。
赵幸丹对加入社团跃跃欲试,也试图拉着唐宓去凑热闹。结果一路走来,唐宓至少被人拦住了数十次,都是热情的前辈们邀请,才没多久,她手中起码拿了三十张传单。
赵幸丹感慨不已:“果然人长得美,任何社团都会敞开大门欢迎啊!你看我,除了运动社团,就没人主动邀请我了。”
“你是太高了吧······”唐宓抬头看着她。
赵幸丹一把揽着她的肩膀哈哈笑:“我开玩笑呢,别在意。说真的,我觉得这些社团你是否加入不要紧,但学生会什么的,倒是可以试试看。”
“学生会?”
高中阶段,宣中似乎也有一个学生会,好像会长是郭嘉颖——但除此外,那学生会是干什么的她一概不知。
“以后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也会好看得多,而且在学生会也可以积累人脉。”
”不,我不善于做这些事情。”
“不试试怎么知道?”赵幸丹继续劝。
唐宓摇头:“我只会读书,除了读书外的事情,都做得不好。”
赵幸丹有一瞬间,觉得唐宓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开学至今已经有三周,她愣是没见自己的这位舍友兼同学开怀大笑过。她平日待人接物时也不假辞色,班上同学试图跟她搭话,她都生硬冰冷地回答。她生得美,兼之这种性格,在班上不算讨好,虽然不会有排挤之类的事情发生,但大部分人不会喜欢她。
“哪有那么难,我觉得你还是可以学一下的,比如学着微笑一下啦。”
唐宓吁出一口气:“我学习成绩不能太差,如果分了心,我真的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抓好学习。”
“好吧。”赵幸丹无奈了。
“不过······我确实有想加入的社团。”
“啊,是什么?”
唐宓把传单取出来,送到赵幸丹面前。赵幸丹定睛一看,忍不住大笑:“原来你我一样,内心居然也是运动系的啊。”
花花绿绿的纸上印刷了数个大字——羽毛球协会纳新”。
羽毛球协会是本校最大的运动协会之一,仅次于乒乓球协会。协会规模大,社团纳新都纳了上百人,为了考察水平,协会在九月下旬举行了新生羽毛球比赛,时间定在晚上和周末,唐宓也去报了名。她本意只是试试看,锻炼自己的体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经过四轮的淘汰赛之后,居然顺利进入了女生组的四强——在周六下午迎来了半决赛。
这个结果让宿舍诸人都大跌眼镜。唐宓左思右想,最后只得认为,这是高中时的体育老师的训练发挥了作用,而且对手太弱——大家都是高三生过来的,高中时代能有多少时间锻炼,实在是个一想而知的答案。
但接下来肯定就不这么简单了,比赛既然进行到了半决赛,交手的时候也再也不能小看对手了。
赵幸丹得知后挺不高兴:“你怎么不早点儿告诉我你进了四强?”
“新生比赛,也就是打着玩。”
“早点儿告诉我,我就可以帮你宣传了啊。”
唐宓瞠目结舌:“为什么你要帮我宣传?”
“一个人打球多无聊啊。再说,也帮你拉近和班上同学的关系嘛。”
“No man is an island,(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赵幸丹文绉绉地感慨了一句。
一时间唐宓感谢也不是,生气也不行,只能无奈叹息了一声。
赵幸丹虽然没时间宣传,但她是非常好的啦啦队员,比赛开始之前,她站在球场中央,不忘记把双手放在唇边做了个喇叭形状,大吼:“唐宓加油!”
赵幸丹嗓门儿的威力不容小视,这一下几乎全场皆知,唐宓几乎想抱头蹲在地上捂住脸,好半晌才缓了过来。然而无论如何,比赛还是要进行的。
在半决赛阶段,难度的确不一样。对手是政治学院的女生,叫张菲,其貌不扬,个子不高,眼神十分坚定——唐宓看到她那种眼神,就知道对方不好对付。果不其然,对方球技十分厉害,弹跳能力很好,扣杀非常精准,简直不像是女生能打出来的。
唐宓打球的时候心无旁鹜,直到第二次换场的时候才猛然发现,羽毛球场旁边围了很多人——差不多半个体育馆的人都在围观,满满的脑袋都是不认识的人,只除了赵幸丹和李知行。
等等!李知行?
他穿着蓝白色的运动服,拿着网球拍,大汗淋漓,瞧着也是刚刚从运动场上下来。
他什么时候来的?
不等唐宓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下半场比赛开始了。
最后她以12的比分输掉半决赛。这一场球赛耗费了她全部的体力,她已经完全站不起来,瘫坐在羽毛球场旁边的椅子上,连连喘息。赵幸丹递给她矿泉水,她咕咚灌下去半瓶。
“你厉害啊,虽败犹荣。”
“输了就是输了啊。”
“我们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拼搏的精神!”赵幸丹竖起指头摇了摇。
李知行笑着补充说明:“我刚刚打听了,对方可是在体校待过,高考还加了分的,你怎么比得了。”
难怪对方打球如此厉害,她确实是拼了命才能接上对方的发球——这念头在唐宓心中一转,她抬眼看着说话人:“你怎么在这里?”
解释的是赵幸丹:“我觉得你打球太好看了,所以问问李知行有没有时间来欣赏一下。”
唐宓轻轻“哦”了一声——原来李知行和赵幸丹居然交换了手机号码。
”恰好我就在旁边的网球场打球,也就顺便过来了,只看到了最后一局。”
唐宓正想说话,却被一声清脆的“唐宓同学”打断了。
说话的人是大三的师姐,羽毛球协会副会长王艺文,她一掌拍开了高大的赵幸丹,笑着坐到唐宓身边,拿着相机递过来:“唐宓同学,我们商量一件事情。”
唐宓一愣:“什么?”
“你看看这些照片。”
全是她刚刚比赛时的照片,或探身接球,或挑起扣球,所有照片统统面无表情,唐宓第一次知道自己打球的模样。
“唐宓同学,是这样。这阵子咱们协会正打算重新做一批宣传海报,所以呢,我们想用你的照片印刷海报,当作纳新的宣传,你觉得怎么样?”
唐宓一辈子罕有这样茫然无措的时候:“我的照片?这怎么行?”
“运动系的美少女,招揽人气绝对没得说!”
人气?唐宓明明记得羽毛球协会是校内屈指可数的大社团,不需要招来人气了。
“但是······”唐宓连连摇头,“这可不行。”
“传海报人物的话,她的照片不行的。”
清脆的男声顿时转移了会长的视线,会长这才注意到唐宓身边还有个高挑英俊的男生。
李知行指了指相机屏幕淡定地说:“不是长得还行就可以当海报人物的。会长,要用真人照片,这照片小看还行,放大就能看出问题。她大汗淋漓,头发也乱糟糟,更重要的是,你看她的表情,始终冷着一张脸把对手当仇人一样,这怎么可以印在纳新的海报上?”
“说得好像有些道理。”会长也迟疑了,“那怎么办?”
“我觉得你应该选择一男一女化妆后摆拍,或者找漫画协会的同学画几幅运动的帅哥美女漫画,宣传效果绝对好得多,你看看那些运动漫画为什么这么畅销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面前的男生说得很是在理。
“会长,你回去和协会的其他人商量一下。”
会长无奈地起身离开。
瞧着会长师姐离开,李知行仿佛打开了什么奇怪加速功能,三两下迅速帮唐宓收好球拍,冲着唐宓扔出指示:“咱们快走。”
“啊?”
三人匆匆离开球馆,赵幸丹纳闷得很:“为什么这么着急走?”
“我刚刚只是忽悠她,等她回过劲儿来大概还会重新找唐宓。”
赵幸丹和唐宓面面相觑:“啊?”
“用唐宓的照片印为海报来宣传纳新,是个好主意,如果我是会长,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
“你不是说有缺陷?”
“缺陷当然有,ps一下就可以掩盖了。”
赵幸丹一愣:“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忽悠会长啊?”
李知行瞧了一眼唐宓,露出笑容:“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要求,她没什么经验,要么傻乎乎地接受,要么就是冷冰冰地拒绝。选前者,给自己添麻烦选后者,容易开罪于人。她毕竟还要在协会待上好几年,没必要得罪人。”
“……”赵幸丹无言地看了唐宓一眼。
唐宓抿了抿唇:“那个,谢谢你。”
李知行说:“我估计过阵子协会还会打电话过来,那阵子,再在电话里礼貌地拒绝他们,说性格不太合适,不想当选海报人物就行了。”
“我明白了。”
李知行把装着球拍的挎包扔进自行车前方的车筐里,跨坐上去。
“记住,话别说得太僵。”李知行对她颔首,“我还有事,先走了。”
赵幸丹眺望着李知行骑车离开的身影,大发感慨:“你的这位表哥真是霸气。他那情商,真是没得说。”
唐宓轻叹:“是啊,他就是这种人。”
她想,李知行上了大学也还是李知行,做事还是这么滴水不漏、考虑周全,连之后会发生什么事,都预料到了。
果不其然,两人刚刚回到宿舍,王艺文就打电话过来,唐宓依照李知行的建议,连声抱歉,把这个苦差事给推辞了。她半点儿也不想把自己的照片印到海报上被人参观。会长非常遗憾,但也知道这事儿没法强迫,只能叹着气作罢。毕竟,也不是每个美女都愿意抛头露面的。
十·一的时候,唐宓回了一次家,家里情况都好,外婆的身体彻底恢复,看上去精神还算不错。
外婆看到她回来并没有显得很高兴,皱眉说:“你不应该回来,在学校好好读书。”
“没事呢,才开学,课程又不紧,再说也回来看看你嘛。”
外婆说:“我能挑能扛,能有什么事情?”
的确,外婆面色红润,气色也好多了。有些老人,就像是植物一般,扎根于熟悉的土地上,就可以长得生机勃勃。
唐宓笑眯眯地抱住她:“我在好好读书的,你看,我背了这么一大包书回来啊。”
外婆这才点了点头。唐宓问了二婶,二婶说九月中旬的时候,舅舅也回来看了外婆一次——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果然也有一定道理,外婆虽然遭逢此难,但是和舅舅的关系也缓和下来。这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
十·一假期一晃而逝,返校后她的生活也进入了学长们所说的学习阶段。
本专业必修课中的大部分课程是英语,为了学好英语,唐宓和高中时代一样,起早背英语单词和课文,有空就去图书馆看英文报刊;为了提高口语能力,她还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试图训练——不过在英语角完全没收获。和她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样,男生们乐于跟她说话,女生们则对她没有太多好感,至少不会主动和她交谈。和男生们的交流也不顺畅,男生们一开口就问她年龄身高体重学院专业手机号是否有男友,这种问题让她实在有些心烦意乱。
尤其在第一次去时,她还在英语角碰见了同班同学陈卓航。
陈卓航和她互不交言已久,虽然不至于当面发生龃龉,但唐宓还是听到他跟其他人说:“我们学院的高岭之花居然也来英语角啊,平时一句话都不肯说,现在倒是外向起来了,嘿嘿嘿!”
这话恰好被唐宓听了个正着,实在心生厌烦,此后再也不肯去英语角了。
她想,大学怎么这么累人啊。
高中和大学真的太不一样了。高中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啃课本就可以学好,至于是否和同学打交道,完全不影响学习状态和成绩。
但现在,在金融系念书明显不是那么回事——随着课程的推进,她终于发现自己可能在志愿选择上犯了错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老师们都有一个理念,就是鼓励同学们自我宣传,张扬个性,能够流利地演说、勇于发表见解那就是太棒了。课上课后的很多作业和活动,都是小组为单位作项目和报告,越流利的英语口语,越张扬的性格,越丰富的才艺,在班上越吃得开。
唐宓寡言少语,为人淡漠,和班级的氛围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来源于太多方面。唐宓喜欢安静地学习,连中午都在自习室啃书,其他人都要回宿舍休息一下;她金钱有限,没办法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聚餐购物,自然也无法增进感情;至于社团活动,那是什么?除了羽毛球这种运动类社团,她就没再参加过任何活动了;连宿舍的夜谈都聊不到一起去,明星、影视、八卦、恋爱······她完全不知道也完全没兴趣。
无法合群是个大问题,性格和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她无力克服,只能更努力地读书提高自己。大学竞争压力和高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全系乃至全学院都是高中时代的学习好手,唐宓绝对不肯在大学第一次入学考试中落后于人,拼了命地学习。就连放假回家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时间也在学校里读书。
有句老话说,努力通常不会白费,这种话其实也不全对——到了某个阶段,人就会发现无论多么努力,也只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水平。身边的同学都太聪明,当一群天才都学习到子夜一点的时候,她若不学习到子夜两点,简直没办法超过他们。
十一月中旬时,期中考试如期举行。成绩单也很快发了下来,从全系来看,数学第一,英语成绩不好也不算差,这么一拉扯之后,在全系六十人中,进了前十。
她看着成绩单,一时间觉得忧喜参半。
并非对这个成绩不满,但她不由自主涌上了一阵悲凉情绪。努力到了这种程度,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到不了顶尖,并且照这样下去,她很可能永远到不了顶尖。
学习上的压力是如此之大,她的人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
她想起高三时李知行跟她说,大学会更看重英语,她应该早做准备。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李知行的话说得很对。
穷人就不应该选经管专业。她想,陈卓航的这句话也许没错。
她所选择的专业具有浓厚的社会性和金钱气息,宛如一个小小的名利场。
适合念金融系的,大概是李知行那种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而不是她。
唐宓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期中成绩而忧虑,叶一超在自习室找到了她,很兴奋地问她是否要加入他们的社团。
她和叶一超开学至今,平时联系不多,有时候发发短信周末偶尔一起上自习——因为两人所就读的专业都是全校最有名的“困难专业”,饶是叶一超也不会觉得很轻松。
“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社团,你也加入吧!”
唐宓一愣:“什么社团?”
“欧几里得俱乐部。”叶一起很高兴,“我这段时间都在忙这件事。”
听名字,可以知道欧几里得俱乐部是个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协会,但究竟是做什么的,唐宓实在茫然。
“听名字也就知道了,研究数学的啊。”
“可是我加入做什么?”
叶一超动作飞快地帮她收拾纸笔:“你收拾好书包,我在路上跟你说。”
“……”
在路上,唐宓总算弄懂了这个欧几里得俱乐部的来由。
事情的起因大约是这样——参加了两届IMO之后,叶一超认识了不少在数学研究上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在京大数学系再次相聚,这群天才平时只要有空,就常常在周末一起讨论数学,或者说,纯数学。数学系的年轻教授程京对他们的研讨活动非常欣赏,鼓励他们成立一个正式的协会,可以跟学校要经费,还分拨了一间办公室作为他们的活动基地。
于是,欧几里得俱乐部应运而生。
情况清楚了,唐宓也傻乎乎地被叶一超带到了数学学院的大楼下。
“你很喜欢数学的,所以来参加我们协会吧。”
“是的,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参加。”唐宓很犹豫,“但我不是你们数学系的啊······”
“你肯定没问题的!我跟他们说了,介绍我的高中同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