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卫东对她鼓励地笑。

“那就没什么可担心了,去试试。不出去闯一闯,怎么会知道天有多高呢?”

回京的火车上,她接到了李知行的电话。

当时唐宓正看着高铁外的风光思索出国交换生的利弊,看着手机上的一串古怪号码,接听了电话。这大半年来,两人联系,直没断,大多数时间是视频聊天,直接打电话的时候也是有那么几次。

“唐宓。”李知行半句废话没有,“你要来伯克利?”

唐宓吓了跳:“你怎么知道的?”

“你舅舅打电话告诉我的。”

唐宓抿了抿嘴,想着舅舅的嘴居然也挺不严的。

“也不是百分之百,学院给了我一个去交换的机会,但我还在考虑。”

“机会很难得,我想你的导师也跟你说过了,往年京大的交换生很少来伯克利这种顶级名校的。”李知行很认真地说。

“可那是去美国啊……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习惯。”

李知行微笑:“不用怕,有我在这里。”

窗外的风光一闪而过,唐宓抿了抿嘴,轻“嗯”了一声。

她回到学校就马不停蹄地准备剩下的材料,再次递交到院办后的两个星期,学院通知, 她可以开始准备护照和签证了。出国这事儿,她没有任何经验,在她摸索阶段,李知行发了一封长达几千字的邮件过来,密密麻麻写上了一切注意事项,譬如面对签证官应该如何回答,还有需要带去美国的资料和行李。

“真的很复杂。”她感慨道。

“这可不是从一个省到另外一个省啊。”李知行在屏幕那头说,“好歹也是出国留学,手续不会太少。”

“确实是。”

他最后强调:“有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问我,随时都可以。”

唐宓点头:“好的。”

李知行那边到了凌晨,两人聊了几句日常生活后,唐宓羌掉了视频。

她看着显示屏上详尽的文档发呆。

出国的事情已成定局,再想其中的困难就是无病呻吟。去国外交换半年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好事,她也并不会为无法习惯、学业跟不上的问题而担心——李知行的存在,才是让她忧虑的源泉。

她一直知道,她完全不必在意在美国的生活和社交问题,压根不需要她开口,李知行会帮她处理所有的麻烦事。他会帮她适应学校,帮她安排好她在国外的一切,她什么都不需要担心。夸张地说,哪怕她一分钱不带去美国,估计都不用担心。

唐宓从来不是那种自作多情的人,她也很少去想所谓的“感情”这回事,但是如果对方是李知行,这事儿就另当别论了。

李知行曾经明确地和她表白,被她拒绝之后又退回了朋友的位置。

以李知行的条件,暗恋者不知凡几,退一万步说他眼光太高看不上等闲女生,但他身边至少有一个被他父母认可的俞希白。被她拒绝后到现在,三年时间过去,他身边一直没有女友。

所有事实都实在让她怀疑,李知行是否还喜欢自己?

对方捧着金山送到她的手心,她却矫情地表示不要,那对李知行来说,恐怕也是一种伤害。

可是,她又拿什么去偿还他的付出?


|第十一章|继续做校友

八月末的时候,唐宓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临行前江家人坚持要来机场送行,唐宓拒绝无效,因此不得不在机场和本来就不熟悉的江家人上演了一场不算亲热的送别大戏。她从首都机场离境,跟外婆舅舅的道别已经在宁海完成,因此对这次送别实在打不起精神,对方问就答上两句,不问的话她也乐得安静半点都不会尴尬。

无论她的态度如何,江家人则在努力履行义务。傅女士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在国外的关系可谓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她给了唐宓若干联系方式,说她到美国后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跟这些人联系,末了又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她:“留着吧,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唐宓不甚在意地点头,干脆地拖着行李走进海关。

江源生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跟傅女士摇头感慨:“果然还是那个脸啊。”

说归说,她岂能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唐宓能有今天这个态度其实还算改善了不少,江家上下其实应该谢天谢地了。

“阿宓怎么想是她的事情。”傅女士再次回头,依依不舍地看着唐宓的身影,“总之,要尽到我的责任。”

所谓的责任感,其实只是自我满足罢了。之前的二十年,唐宓没他们,不照样很优秀?

江源生其实很想说这番话,但她看出母亲神色里的依依不舍,到底没忍心说出这话伤害母亲,只得出言宽慰:“妈,我看真不用担心,唐卫东说了,李家的那个小公子也在伯克利,两人同学一场,他会帮忙的。

傅女士沉吟着:“他们是什么关系?”

重看着母亲有点想多管闲事的样 ,江源生摇头劝道:“妈,走一步看一步吧。年轻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傅女士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机场出口处,黑色奥迪恰好驶到两人面前停下,母女两人上了车,驶离了机场。

傅女士默默抬起头,只见一架空客380划破蓝天白云,消失在云层尽头。

十多个小时的飞行绝对是唐宓这辈子最难忘的旅行之一,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就是跨国航班,飞机越过茫茫北极前往异国。

她的邻座是典型的美国中年男人,身材高大,留着一把棕色大胡子。他很大胡子。他很喜欢聊天,唐宓调动了全部的英语细胞,勉强跟上了他的思路。大叔是位天体物理学家,目前在一个研究所研究遥远世界的天体。唐宓不是唯学历派,但听闻对方物理学家的身份,依然起敬。

他对着飞机大发感慨:“可惜还是飞得太低了! ”

唐宓虽然听懂了这句话,却完全没懂他的意思。

大叔说:“我们现在在离地一万米高的空中飞行,看上去似乎很高,可是对星际旅行来说,几乎近得好像连家门口都没踏出去。”

他随后又感慨经费紧张,各种干扰变多,研究天体物理越来越困难:“人类啊,可惜只能看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小块地方!鼠目寸光啊。”

她大学虽然没学物理,但物理水平不低,点头赞成了这种说法。

大叔知道她是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又说起自己的研究所里也有很多中国学生,称赞她口语不错。

这番交谈让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努力学习英文的成效终于体现出来,连地道的美国人都认为她口语不错。

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终于安全着陆。唐宓和大叔道别后,拖着行李过了海关,海关的安检人员翻了翻她的证件,没过多盘问,大手一挥,让她过关。

唐宓深吸一口气,拖着箱子迈步走出了旧金山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完全陌生的异国环境,举目望去都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

她从出站口离开,走过长长的通道,外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交谈声此起彼伏,她抬起视线准备寻找李知行——却发现根本不需要——李知行就站在接机的人群最前方,健步如飞走到她面前。

“唐宓。”

异国他乡听到熟悉的语言,唐宓不自觉弯了弯眉,冲李知行露出轻松的笑脸。

李知行几乎没怎么变,眼眸明亮,似乎只被晒黑了一点。他穿着白衬衫牛仔裤,高牛仔裤,高大而挺拔。李知行身材一直非常高大,就算在西方社会中也不会被黑人白人比下去。

李知行很想伸出手去给她一个拥抱,但到底克制住了自己,定定看了她几秒——唐宓丝毫未变,晶莹白皙的面孔,猫眼石一样的眼睛,眼神一如既往地清冽透明。虽然两人一直有视频联系,但真人站在自己面前那种感觉实在太不一样——等自己的心跳平静下来!

他露出一个无懈可击的微笑:“累不累?”

“还好。”

李知行根本不信她不累,算下来前后在飞机上待了十四个小时,更別提还有时差问题。

“箱子给我。”

“我自己拿就是——”

“你看好自己的书。“李知行不容分说,夺过她手里的行李箱,“我的车在外面的停车场,走三分钟就到了。”

唐宓跟上去。

李知行的车是辆福特,铮亮的车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车内空间挺大,没有任何稀奇古怪的内饰。唐宓规规矩矩地坐在副驾驶上,扯过安全带系上。

“李知行,谢谢你来接我。”

“有什么可谢的?就算不是你,留学生协会的其他人找我帮忙接机,也完全没问题。”李知行莞尔, 在暑假里这点时间还是有的。”

唐宓想了想,是这个道理。

正是夏季,汽车在烈日下暴晒了快一个钟头,车内热得好像蒸笼。李知行把空调打到最大,从后座拿了瓶水旋开瓶盖,笑着递给她。

“累的话,就在车上睡一会儿,现在开车回学校也要一个多小时。”李知行说。

“我不困,在飞机上睡了不少。”唐宓老老实实地说。

“飞机上怎么可能睡得好。”李知行不以为然“绝对会睡得脚疼腿胀。”

唐宓说:“还好,我没有那么娇弱的。”

“我知道你不娇弱。”李知行道, 但这是人体结构的问题。

唐宓莞尔,嘴角扬起了笑容。

“好了,咱们走吧!”

车子驶出了停车场。李知行开车很稳,为了照顾她的新鲜感,速度也不快,让她有足够的时间打量这片新奇的大陆。

李知行笑微微地和她说话:“我真的没想到,研究生阶段还可以跟你当校友。”

唐宓想起来,这的确是一番机遇。她点头:“是的,我也没想到。”

“大四毕业的时候,我还在想,是不是要毕业回国才能再次看到你,可真的比我想象的快。”李知行的心情真的很轻松。

“计划不如变化快。”

李知行笑起来:“的确是的。旧金山可以逛的很多,金门大桥、九曲花街,还有全世界最有名的硅谷,过两天我带你逛逛。”

唐宓点头:“好啊。我听说硅谷有个计算机博物馆?”

“有的,我一次都没去过,虽然作为CS的学生好像说不过去。”李知行问,“你现在对计算机有兴趣?”

“我也不知道,走之前走之前黄明明跟我提起过。”唐宓说,“我也想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发
展史。”

“黄明明?”李知行挑眉,“你现在和她关系不错?”

“还可以,她教了我很多编程方面的知识。”

果然一旦离开跟踪狂的道路就变得像好人了啊。”李知行撇嘴。

唐宓忍不住失笑,清脆的笑声溢满了每个角落。
———————————————
⑧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简称
———————————————
李知行侧头看她,她开朗了不少,挺好。

两人说笑着,车子开过了跨海大桥,唐宓摇下了一点车窗,咸湿的海风吹在脸上,广袤天空散发着蒸腾的热气,一辆敞篷跑车从旁边超了过去,车子里的男女穿得非常招摇。

“旧金山的人口构成非常复杂,各个民族都有。”李知行略带笑意地解释,“华人非常常多 ”

“嗯,我也发现了。”的确,路上行走的很多路人,都是黑发黑瞳。

“伯克利的中国留学生相当多,你会习惯的。”

李知行的公寓在校区的外围,他看唐宓精神不错,干脆开着车绕着中央校区在校园慢慢兜了三百六十度一个大圈,导游般介绍了每栋教学楼的功用。唐宓也看得心满意足,夕阳下的伯克利校园极为漂亮,草坪、灌木和各种树木在白色建筑物之间纵横交错,因为暑假阶段,校园里学生不太多,同学们或骑车或步行,背着双肩包,个个行色匆匆。

“原来也可以骑自行车啊。”她感慨,“还以为人人都开车呢。”

李知行说:“算不上人人,留学生有车的比例也没那么高。旧金山的公共交通挺发达,比大多数美国的城市好多了。”

“那看来,来旧金山还是来对了。”

“如果你要买自行车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

唐宓摇头:“不用买的,我就待四个月。”

“嗯。”

李知行就是随口一提自行车的事,她有没有交通工具压根不要紧,反正他可以当司机接送。

“就是这里了。”

李知行驾车拐了个弯,在一栋六层公寓楼前停了下来。

“这套公寓和学校很近。”唐宓下了车,又眺望来时的路,蛮有把握地说,“嗯,我已经记住路了。”

李知行忍不住失笑,锁上车,带她进电梯上楼。

“从这里去学校不到两公里,走路二十分钟左右。”李知行说,“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性价比最高的公寓了。”

李知行的公寓在四楼,是个二室一厅的房间,客厅和开放式厨房连在一起,显得很大。

唐宓一眼望去,只觉得客厅东西还蛮多的,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之前和李知行数次视频聊天,她也大致熟悉李知行的公寓结构,然而自己身处其中,以赵幸丹的话说,“从二次元进入了三次元,那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随便坐。”李知行从冰箱里拿出水果。

“你帮我找的公寓在哪里?”唐宓问。

“就在楼下三楼。”李知行说,“你的室友是学材料的女生,叫纪文静,来美国第三年,是咱们的学姐。不过她现在出去旅游了,三天后才能回来,她回来后你就可以搬过去了,纪学姐性格不错,利索洒脱,你们会合得来的。

唐宓连忙点头。李知行这人说话有一句就是一句,他说合得来,那这位师姐肯定人不错。

“不过这几天,你就在我这里住吧。”

唐宓再次打量了一下这套二室的公寓,“呃”了一声:“我应该……去那间?”

“这里。”

李知行打开了一扇房门,让唐宓进去。

“你把行李箱收拾一下,把必要的东西拿出来就可以。来。”

这间房不算大,但东西真不少——书桌上都是电子产品,台式机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一台;组装书柜上塞满了大部头的英文图书,复印和打印的资料比书还多,在单人床的一角堆成了若干堆 一米二的单人床上铺着蓝白相间的床单,显得非常整洁。

唐宓略一迟疑,“噌噌”两步从房内倒退出来:“李知行,这是你的房间吧?”

“是我的。”李知行一直微笑着靠在墙边看着她,此时出言解释,“放心吧,床单被子都是新的。”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怎么能用你的卧室。”唐宓认真地说,“你不是还有一间房间吗?我去那一间住就可以了。”

“哪一间不行。”

“哎?为什么?”

李知行摇头:“我这里常常有人来,喝酒喝多了一群男牛乱七八糟地睡一屋也是有的,你不能去那里住。”

“没关系的,我不介意。”

“你不介意我介意。”李知行把她推进自己的房间,语气也略微郑重了几分,“就在我的房间睡。”

“好吧……”

唐宓是觉得,自己是在人家这里借宿,有的住已经谢天谢地了,完全没必要对房间挑挑拣拣。但主人的意思,她觉得自己还是要听从的。

看着她放下了行李箱,李知行把手机递过来:“现在这个时候,国内是早晨,用我的手机给你舅舅和外婆打个电话报平安吧。”

“嗯嗯,好的,多谢。”

她本来打算连上网络后就打电话回去,但李知行想得比她更周到。

李知行的手机上本来就有唐卫东的联系方式,她把手机架,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拨通了电话。

片刻后,唐卫东在那边跟她笑了笑——国内是早上七点多,唐卫东刚刚锻炼回来。

“已经安顿下来了?”

“是的,到大学了。”

唐卫东点头:“这是你的公寓?”

“不是,是李知行的。我房子的室友还没回来,我过两天才能搬,暂住在他这里。”

“那也行。”唐卫东点头,他对李知行的为人还是很放心的。”

“过阵子有空了我就去看明朗。”唐宓跟舅舅说。

“有时间就去看吧。”唐卫东点头,“太忙的话就算了。”

交谈几句后,唐卫东叫来了外婆和她聊天。

片刻后,外婆在视频那头惊诧地看着唐宓:“哎呀,怎么能看到人了?”

“妈,是网络电话,所以可以看到了。”

外婆恍然大悟,随后叮嘱唐宓好好吃饭,如果不习惯的话要克服困难,认真学习。

唐宓一点头,乖巧地答应着。她很少从外婆那里听到这样的长篇大论。从小到大。外婆对她的管理颇为放松,不干涉她的任何事情,外婆对她有着一种莫名的信任。八年前她一个人去宣州念高中,五年前她独自前往燕京上大学,临行前外婆对她的叮嘱都没有这么多。

二十分钟后,唐宓满足地挂上电话,又换了身衣服来到客厅,然后吃了一惊,李知行系着围裙,正在厨房做饭,烧烤肉类的香气四溢。

住在别人家也就罢了,还要主人来做饭,唐宓挺不好意思,连忙说:“我来吧。”

“没事,我都做完了。”

李知行示意她在高脚凳上落座:“那我们吃饭吧。”

她坐下来,看着李知行把煎好的小牛排和意大利面端上来。

“今天暂时吃这个,我不太会做中餐。”一知行解释,“将就吃一下,别嫌弃。”

一瞬间她脑子里诡异地冒出一个念头,有人做好了饭送到嘴边,这感觉好像并不算很差。

唐宓连忙说:“我对吃什么不挑剔的。”

“我知道你很好养活的。”李知行扬起眉毛,笑起来,“尝尝看。”

唐宓低下头吃了一口意面,黑胡椒的香味很新鲜,意外的不错。

她露出大大的笑容:“很好吃。”

李知行看她腮帮子微微鼓起来专心吃饭的脸庞,心情愉快得很,他不会觉得麻烦,简直求之不得。一年时间过去,能在美国再次见到她,这种幸福感就像中了什么大奖一般。

“你喜欢就好。过几天我带你去唐人街,吃一吃正宗的中餐。”

“美国有正宗的中餐?”

“有的,别小看全球化的力量。”李知行摘下了围裙,和她对坐吃饭,“当你在学校吃了几个月西餐之后,再去唐人街吃上一顿正宗的中餐,你就会明白幸福的味道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食物,是会好吃得让人眼泪都掉下来的。”

唐宓微笑:“那好啊,我很期待。”

作为新生,接下来两天唐宓都很忙碌,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比如换手机号,去学院报到见老师和项目负责人、申请银行卡等种种事务——这其中李知行的帮忙不可忽视,要是没李知行这种熟人带,估计唐宓还要花至少两倍的时间处理这些杂务。

李知行檨国也不改本色,交游广阔朋友很多,顺带着唐宓也被介绍给他的各种同学朋友。

她身材修长纤细,容貌十分精致,即便在深目高鼻容貌普遍突出到西方社会里,也显得相当夺目,因此得到的好感度非常高,不需要费半点劲就融入了李知行的社交圈。

听着李知行用极其流利的英文和各国学生交流,唐宓觉得有趣,又觉得惊讶。她以前就知道李知行英语很棒,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你真的很厉害,你们的玩笑我都半懂不懂。”

“重点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白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李知行解释说。

“弄清思维方式……这不是那么容易的吧。你到美国也没多久啊,就算是高中做过交换生也就两年吧?”

“不全是。”李知行笑道,“我小时候的英语家教老师就是一个来中国的美国留学生教了我足足好几年呢。”

“……”

唐宓抿嘴看他,彻底没了语言。

“怎么不说话了?被刺激啦?”李知行拿着水杯,和她的杯子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啪”的声音。

“我是恍然大悟。”唐宓说:“难怪你的英语这么标准,几乎听不到口音。”

“能正常交流就好。音准不准有什么要紧。”李知行说,“又不吃翻译这碗饭。”

“这倒是。你的家教老师现在呢?”

“还在中国呢,她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迷,根本不想回美国了。”李知行说,“回国后我带你去看她。”

开学前两天,唐宓的室友纪文静旅游归来。唐宓和她见过之后,把行李从四楼搬到了二楼,占据了纪文静公寓里空余的那间屋子。纪文静是典型的理工科女生,性格豪爽,为人大方,笑容非常亲切。

为了庆祝唐宓的这次搬家,三个人在李知行的房间里一起吃火锅。

旧金山什么都有,国内的火锅底料牌子也是有的,地道的火锅香气飘起来,纪文满足地吸了口气。她刚刚旅行归来,疲累不堪,这顿火锅极大地缓解了她的疲劳。

这味道真不错,好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火锅了
唐宓觉得这火锅味道不如国内的火锅店,不过她没有指出来,毕竟纪文静都两年没回国了。

“师姐喜欢就随便吃。”

李知行这个“店主”很尽责,笑着给纪文静布菜。

两人楼上楼下,平时打交道很多,关系可谓非常熟稔。一直以来李知行都很欣赏这个豪爽的师姐,尤其是这次她答应租房子,让李知行更是感动。这栋公寓距学校近,价格也很合理,一直以来都很抢手。如果纪文静找室友,至少二十个人会踊跃排队,唐宓绝不是最佳的选择。

谁也不希望室友变动太多,唐宓交换的时间短 今年年底就要离开,到时候纪文静又要找新的室友,很麻烦。但纪文静还是愿意看在他的面子上出租房子,光面子上出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