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游轮-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了,那个司机在出事的时候就已经下车了,不过他已经被我们给逮住了。”
  “恩,那就好。”陈堪点点头,然后快步走到中间那辆面包车。
  这是最惨的一辆,前面追尾了一辆卡车,车的前面完全变形了,后面是被一辆客车追尾,后面也变形了,然后上面还有一辆小轿车,车顶也变形了,整的就是一个“变形金刚”啊。
  陈堪看看车里面,有一个青年,趴在安全气囊上一动不动,此刻陈堪还能感知到他的气血,不过已经很微弱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快不行了。
  “小刘!”陈堪看着跑过来的小刘喊了一声。
  “是,首长,请吩咐!”
  “你,立刻将前面那辆卡车开走,记住一定要稳,有问题吗?”陈堪看着他问道。
  “报告,没有!”
  “很好,去吧。”
  “是!”小刘高喊一声,然后快步登上那辆车,慢慢地,卡车启动了。
  而此刻陈堪一手按着那辆车的车头,一手扶着卡车的车尾,嘴里大声地下着命令,看起来好像是陈堪在指挥小刘开车,其实最主要的是陈堪的手按住那辆车。
  陈堪以他那惊人的巨力控制着那辆追尾的面包车不晃动,不过因为浓烟和声音的掩护,也没有人注意到陈堪这边的动作。
  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那辆卡车,因为现在那辆卡车上面的汽车正在冒烟,看起来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会爆炸……


第0622章 傻眼了
  最后在众人惊讶地眼神中,卡车真的就这样前行了一段距离,非常稳,拉开了和追尾车辆的距离,最令人惊讶的是那辆追尾的车真的一动不动。
  “军队的人,就是牛逼啊!”众人不禁想到。
  卡车开走了,现在就能处理这辆车中的那个司机了,有人试图将汽车的门给强行拉开,但是没能成功,而且还不敢太用力,担心出事。
  “打不开啊,怎么办,首长!”一个年轻人对着陈堪说道,他是跟着小刘一样直接称呼陈堪为“首长”了。
  “你让开。”说着陈堪抽出之前从军车上拿下的匕首:“你现在马上去我车上,在后备箱中,将里面一个医疗箱拿过来,上面有一个红十字的标志。”
  “好的。”说着那人好奇地看了陈堪一眼,他很好奇陈堪会用什么办法救出里面的这个人。
  不过被陈堪看了一眼之后,他就快速地跑到陈堪乘坐的军车上,从后备箱中找到了陈堪所说的那个带着红十字标准的箱子。
  此时的陈堪,没有犹豫,直接挥动手中的匕首,这把匕首在陈堪手中化身为一把神兵利器,直接将这辆车给解剖了。
  首先是车门,本来打不开的车门,被陈堪用匕首轻易地划开,整个车门被陈堪给卸下来,再然后是安全气囊、方向盘、座椅等卡住司机身体的东西,全部在陈堪的匕首下化成一堆零件。
  看陈堪的动作,众人有种这辆车是奶油做的错觉,不然怎么能切起来那么简单呢?
  这把匕首是利剑大队的标配,是利剑大队送给陈堪的礼物,利剑大队的每个队员都会一把同样的匕首,除非有重大的功劳,不然队员在离开利剑大队的时候就要将这把匕首上交,可以说这把匕首是利剑大队的象征,也是荣誉的象征。
  它使用了当下最好的特种钢和锻造工艺制作而成,要是放在武侠世界,妥妥的神兵利器。
  当然再厉害也不足以真的能达到切金断玉的程度,之所以在陈堪的手中会变得那么锋利,最主要的还是陈堪的内气在起作用。
  陈堪将内气附在这把匕首上,这可没有什么电影特效,内气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陈堪毫无顾忌地使用,而且陈堪用内气保护着那个司机,也不担心他会出什么问题。
  “……”所有人就这样看着陈堪的表演,惊呆了!
  心中感慨,这不愧是首长,就是不一样啊,陈堪虽然穿着休闲装,但是小刘穿着军装啊。
  在陈堪这边解决这辆车的时候,很多人开始给那辆卡车灭火。
  虽然没有水,但是按照规定,车辆都应该携带一个灭火器,他们就是使用灭火器给这辆卡车进行灭火。
  因为这辆卡车的车身太高了,灭火器喷不到,所以就有人根据刚刚陈堪的做法,将汽车开到旁边,然后人爬到汽车的顶上,用手中的灭火器灭火。
  这旁边看热闹的车那么多,有些人虽然不敢亲自上来帮忙,但是贡献出自己的灭火器这个还是很简单的,一个个灭火器就这样被传递到“前线”。
  之后就充分地体现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滚滚的浓烟变得越来越小,当然,这辆卡车上面的那些小汽车都是没油的,否则陈堪可不敢让他们这样做,要是为了几辆车而搭进去人命,这个得不偿失。
  至于那辆卡车的油箱,小刘在几个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油箱给拆了,所以这辆卡车爆炸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此时的陈堪,已经将追尾车辆的司机给抱出来,他的情况不是很乐观,上半身因为安全气囊的缓冲问题倒是不大,只是因为巨大冲击力而晕过去,主要的情况是下半身,多处骨折,还伤到了大动脉,流出了大量的血。
  好在陈堪的医术高超,用医疗箱中的工具,暂时保住了这个人的性命,也止住了他的血,将错位的骨头全部复原,这个司机的性命算是被陈堪给救下来了,不过日后他还能不能站起来行走,这个陈堪就不清楚了,因为这个要看他自己的毅力。
  因为那辆冒着烟,看起来很危险的卡车被处理了,已经没有爆炸的危险,更多人主动上来帮忙。
  有个搞机械工程的哥们从客车的窗户爬进去,硬是将车门给打开了,客车里面受伤乘客在两个护士的指导下,已经全部被安全地抬下来。
  陈堪大概看了一下这些人的具体情况,可能这次车祸中,最大的损失就出现在这辆客车上了,因为没有系上安全带的旅客高达十人,在惯性的作用下,这喜人都体验了一把“空中飞人”,关键是其中还有四个老人家。
  老人的骨头本来就比较脆弱,这样的撞击……
  另外六个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其中有一个是小孩子,本来是被家长抱在怀中,不过因为惯性,孩子飞出去了……
  这里一切进行得很顺利,陈堪也没有停留,走向最后一辆车。
  这辆车前面的两个车门也是严重的变形,因为高速路,车速太快,所以撞击的力量也很大。
  一老一少两个妇女和一个小孩子,这辆车上是一家三代五口,本来今天他们是驱车去游玩的,但是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确实是无妄之灾。
  驾驶座上的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的老人,两个人因为撞击已经晕过去了,不过陈堪感应了一下他们的血气,两个人的情况还好,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车头严重变形,打不开车门。
  而这个时候,交警、消防官兵还有救护车也赶到了,他们的速度并不慢,只不过是群众的速度太快了。
  他们来的路上也是傻眼了,因为看到本来滚滚的浓烟越来越小,他们搞不清楚这个是什么情况,这个不管怎么说都不应该是越来越小啊,应该是越来越大才对啊。
  等到现场的时候,他们更是傻眼了,他们想过很多种可能,但是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


第0623章 藏功名
  最后一辆追尾的车,陈堪也是用“匕首切割”的办法,将两个人成功地救出来,这两人的情况比之前那个哥们好太多了,只是因为冲击力晕过去而已,最多就是轻微脑震荡,不会很严重。
  救护车已经开始在救治伤员,一些情况严重的伤员直接被救护车给送走,因为事情紧急,医院也抽调不出太多的救护车,所以救护车只来了两辆,只能将最严重的人送往医院治疗。
  而交警开始维持现场秩序,让本来停留在这里的车辆有序的离开,这样才不会造成堵塞交通,虽然这个危机已经解除,不过交警还是封锁了两个车道,这是给救护车进出的车道,是生命的通道。
  消防人员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灭火和救人的事情已经被大家做完了,他们只能做一下扫尾的工作,一些消防人员帮助交警疏散交通。
  不过倒是没有出现那种警务人员驱赶群众的狗血情节,军民相处很和谐,最活跃的应该是跟随交警进来的记者了,这是省电视台的记者。
  一个记者想要采访这次救援行动的实际指挥人陈堪,不过被小刘给拦住,随后小刘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本证件,和这个记者交代了两句,之后所有的记者都当陈堪是个透明人,就连那些摄像师的摄像机也尽量的不将陈堪拍入画面中。
  “小刘,我们走吧,武队长,接下去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见场面基本上控制了,陈堪说道。
  “是,首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将事情处理好!”
  一个穿着消防官兵服装的中年人对着陈堪敬了一个礼说道,这个礼不是敬给陈堪的军衔的,其实陈堪现在根本没有军衔,不过他并不知道,再说了,两者是不同体系的,这个礼是为这些被救出来的人敬的。
  陈堪点点头,然后和小刘坐上车,随着一辆离开的救护车,陈堪离开事故现场。
  “队长,这个人是谁啊?”旁边一个消防队员好奇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他是谁,我又没有问。”那个队长说道。
  “听那个人称呼他为‘首长’,那这个军衔应该很高吧,不过这也太年轻了吧。”
  “确实是年轻得有些过分,不过就凭这次的救援情况,能在短时间将人力资源整合,这个人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老武,你刚才看到他的匕首没有?”旁边的另外一个人说道,这个人是交警大队的队长。
  “哦,就是那把切开汽车门的匕首吗?我注意到了,我也仔细看过那些切痕了,就像是被切割机切割的一样,非常平整,好厉害,怎么,这把匕首有什么名堂?”
  “据说在金陵军区有一支非常精锐的特种部队,是特种兵中的特种兵,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支部队每个人都会携带一把匕首,这把匕首除非是战功赫赫的人,不然一旦离队,就要归还。”
  “难道?”
  “嗯,两年前我去参加一次培训的时候,我的格斗教官据说就是从这个部队出来的,他因为执行任务断了一只手,但是还能徒手放倒五个身强体壮的战士。”
  “那么厉害!”武队长惊讶道。
  不要说缺了一只手,就算是双手健全能一个打五个,听起来很传奇了,要知道这是现实世界不是影视作品,“我要打十个”那只是说说而已,不要说这五个人是战士了,就是普通人,都很厉害,何况还是战士。
  “是啊,当初我们也很惊讶,这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格斗教官,一次教官在喝酒的时候,无意中和我们聊起那个部队,他说自己的成绩在队伍中只是中等,而且还说起了那只匕首,和刚才那个首长拿着的匕首一模一样。”
  “咕噜!”几个人咽了口口水。
  虽然不知道这支部队是怎么,但是由此可知这个年轻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这士兵永远是士兵,即使这个士兵是特种兵,那也是士兵,是不可能被称为“首长”的,而且看那个警卫员,对于这个年轻的首长还很敬畏,说明这个年轻人的地位和威望都不低。
  再看这个年轻人那一手切金断玉的手段,这个年轻人的实力绝对不差,地位不低,实力不差,这两点合起来那就很牛逼了。
  一个兵实力很强的,可能就是兵王;要是地位高的,那有可能只是混资历的,但是将地位和实力两者合起来,那就是强者。
  不得不说,人是一种喜欢自己脑补的动物,而且还喜欢自以为是,几个人这一番交谈,无意间就强化了陈堪的价值。
  当然这件事情,陈堪是不知道,就算他知道也就是笑笑,这种事情对于陈堪来说,没什么意思,他们也基本上不会再产生关联。
  可能是因为刚才救援中陈堪的变小,现在的小刘在陈堪的面前无法再像之前那么放开了,此时他对陈堪怀有敬畏之心,只有陈堪有问他才有答,这种气氛其实陈堪并不习惯。
  “小刘,你要是想好了,退伍之后真的打算要考北大的话,可以告诉我,我在北大还是文学院认识几个老师,到时候给你引荐一下。”下车之后,陈堪说道。
  “是!”小刘立正敬礼说道。
  “行啦,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帮忙,我是看你真的喜欢文学,不然我是不会帮你的,记住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不管在哪里都能学习,多看看书,用心感受生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陈堪将他敬礼的手拉下来,说道。
  “嗯!”
  “好了,你回去吧,路上小心点!”陈堪说道。
  “是!”小刘又想要敬礼来着,不过被陈堪一瞪,他就将手放下了。
  陈堪这次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回学校,回到公寓,董冰不在公寓种这几天她家里有事情回家了,倒是多了个“不速之客”。
  “师姐,你现在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啊,你不是应该和师兄一起,陪铛铛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吗?”


第0624章 年会和拖延症
  “今年的中国古代史年会提前召开了,难道你不知道吗?”翁秀频给了陈堪一个白眼问道。
  “啥,提前了?”陈堪一愣,这个他真的是不知道,随即想到了什么,陈堪立刻掏出手机,一按开机键,然后陈堪就愣了。
  “额,手机没电了!”陈堪摸摸鼻子有些尴尬地说道。
  “我就说怎么电话打不通呢,原来是手机没电,我能采访一下你吗,你的这手机已经没电几天了?”翁秀频笑道。
  “额,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好几天没看手机了,现在这个智能手机,什么都好,就是耗电的速度太快了。”陈堪将手机接上电源,说道,一开机就是一堆未接电话和短信。
  陈堪平时没事根本不会主动去看手机,这次去军区也就是习惯性地将手机揣进兜里,根本没有看手机到底有没有电,结果是带着没电的手机走了一圈,想想也是够奇葩的。
  “你这个家伙,你就不会每天都给手机充电一下吗?”翁秀频很无奈,显然对于自己这个师弟的不靠谱,她已经习惯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尽量吧,师姐,你还是和我说说这个年会的事情吧。”陈堪道。
  “这次的年会提前到这个月的月底,在七月二十三号这天举行,地点是在魔都东方大学。”翁秀频说道。
  “之前不都是在国庆举行吗,怎么这次提前那么多了,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吧,有一些说不定已经在国外旅游了,这次他们是搞什么?”
  “谁知道呢,我本来是打算去欧洲的,机票和行程都已经订好了,现在只退掉机票了。”翁秀频无奈地说道。
  这个所谓的“中国古代史年会”,其实就是一场聚会而已,一场由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学者的聚会,每年举行一次,一般都是放在国庆期间举行,这次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提前了。
  学者的聚会嘛,那自然是交流思想和研究心得。
  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四十岁以下都算是年轻学者),能参加年会那就代表着一种身份,一种你被这个圈子认可的身份。
  至于参加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论文,学者就是靠你的研究水准来决定你有没有资格参加年会。
  这里的论文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的论文,要是今年你有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那么就等于获得了门票,这种难度很大。
  美名曰“国内外”,其实这个“外”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国内的顶尖期刊,说句实在话,百分之八十的名额都是那些知名学者的自留地,顶尖期刊对他们来说就像自己的老婆,什么时候想上就能上,年轻学者想上,几乎不可能。
  第二种就是投稿给年会办事处,他们会审阅你的论文,通过了就能参加。
  而且每年还会选出一些最优秀的文章,在年会的时候上台宣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面对众多学者的提问。
  当然这里的“提问”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基本上不会有人提问的,因为要是不小心问题太难了,让人下不了台,那就尴尬了。
  这种学者的年会根本没有很多人意想中的那种激烈的学术争论,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那永远只是想象的,这种情况在年会上是不会发生的,至少在这个时代是不会发生的,其实很无聊的。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去呢?
  首先能参加年会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而且在年会上的学者基本上就代表了这个专业所有科研的精英力量,这都是人脉啊。
  而陈堪最感兴趣的是年会之后的茶会,对于年会,说实话,陈堪一点兴趣都没有,简直就是煎熬,但是之后的茶会,陈堪很有兴趣。
  这个茶会不是官方的“产品”,是几个老专家坐下来喝茶聊天而已,不过这些老专家都是真正的学者,他们的聊天,那才是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对于他们来说,知识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他们不会仅限于历史,会天文地理无所不聊,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历史,历史包含一切。
  听这种思想维度高的人聊天,那种感觉和收获是完全不一样。
  就像今年,王首富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
  这个对于普通人,听起来好像太天方夜谭了,太不可思议的,别说一辈子了,三辈子都做不到,但是这点对于王首富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可能真的这就是一个小目标而已,因为思想高度不同了,看事情的维度也完全不一样。
  我们都在说社会分层,什么叫是“社会分层”,其实社会分层的本质就是观念的分层。
  人们总喜欢自以为是,用自己的视角去看事情,一看富豪捐了几个亿,很多人的反应就是“切,这个人又在作秀了”。
  这就好像成年人在听孩子的一些想法的时候,会觉得很幼稚,此刻的你怎么知道你的想法在这个富豪的眼中不是很幼稚呢?你永远不懂那个阶层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东西。
  “师姐,你们不去旅游退掉机票,是为了写论文吧!”陈堪笑着说道。
  “是啊,当然了,本来打算八月份和九月份再写的,但是现在只能赶回来写了。”翁秀频耸耸肩说道,对此她倒是很大方的承认了。
  陈堪笑着说道:“我早就劝你早点写好,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事情都挤在一起了吧。”
  “唉,拖延症,没办法,你以为所有人都是你啊!”翁秀频无奈地说道。
  “拖延症”,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这个病,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拖延症是人类大脑独特工作原理产生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拖延症。
  只不过有人找到合适的办法能比较有效地克服拖延症的困恼,有的人只能被拖延症整得死去活来,欲仙欲死,翁秀频就偏向于后者。


第0625章 难迈的第一步
  “师姐,你准备写什么?”
  “我比较擅长的是社会学和实地调查,但是之前准备的论题都太小众了,而且我觉得难以出彩,师弟你有什么建议?”
  在学术研究上,翁秀频对于陈堪就一个字——服,不然她也不会“千里迢迢”从金陵跑到中海来和陈堪聊这个,因为陈堪的学术水平确实是厉害。
  翁秀频要进入会场基本上没问题的,就算看在她导师的面子上也会让她进去,那个所谓的递交论文给办事处,其实并不是全部看你的论文水平的。
  你要是有一个牛逼的老师,就算你是随便写一篇文章,那想要进去也是易如反掌,真正困难的是上台宣读自己的论文,这个才是真正考验功力的事情。
  因为参会的人太多,基本上每个能进来的人都有学术背景,比背景没有任何意义,而宣读论文的人只有十来个,扣掉一些老头,年轻学者的名额很少,这个就真正看水平了。
  上台那么困难,那也要给这些年轻学者一个机会啊,不然以后大家都不来了,大会的举办方那也是很聪明,既然上台的机会不多,那就在制造一个让你能展示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传说中的“论文集”,将一些投稿的优秀论文印成一本书,能上的论文数量也是有限,人为的制造了一个荣誉。
  虽然陈堪对这两个都没有任何兴趣,但是不是每个学者都是陈堪这种“世外高人”。
  “要么在方法上进行创新,要么在理论的运用上进行创新,不过我觉得师姐写社会学方面的,没什么太大的希望。”陈堪实话实说。
  我们常说电影行业很多跟风、捞钱的行为,看到一个题材有赚头,就一股脑地涌进去。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行业,每个行业都是一样的,都会“蹭热度”,历史也不例外,不过历史并不是为了赚钱,历史是为了赚名声,为了更好的出成果,为了蹭热度,这个自古有之了。
  不说太早,就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基本上历史学者都在批判中国历史,那个时候的历史学者经常是写通史,就是从先秦写到清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