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六零纪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啥事,就是来和你们说一声,向红要结婚了,请你们十五来喝喜酒。”莫大嫂脸上没什么喜色,反而带着一丝愁绪。
“向红要结婚了,这可是大喜事啊,你放心,等我家老太太回来,我一定告诉她,给向红包一个大红包。”
顾冬梅热情地说道,要说莫大栓家这个闺女也奇怪,都二十六岁了,还不嫁人,看看青山村,哪个闺女和她一样,这么迟了才嫁人,就是有,也是那些长得不好,或是家里条件艰难的。现在莫向红要嫁人了,和莫大嫂交好的顾冬梅别提多替她开心了。
“向红的对象是哪里人?”欣喜过后,顾冬梅忍不住好奇地打听到。
“就红旗村一知青,现在在红旗小学教书。”
莫大嫂似乎不愿多提,简单说了几句,就告辞离开:“我还得去通知下一家呢,也不和你多聊了。”
说完,匆匆离开,顾冬梅想要多问几句,也没那个机会。
等吃午饭的时候,顾冬梅就把这事在饭桌上一提,听到男方的条件,江一留就忍不住眉头一条,总觉得有不好的预感。
红旗村的知青,还是在红旗小学教书,据他了解的,似乎只有那个男人吧。
只是容靖不是和孟向文在处对象吗,这次高考,还考了第三名,他怎么可能愿意和向红姐结婚。
难道是真爱?还是他搞错了?
第107章 向红婚事(二)
“我那个大姐; 你知道吧; 她居然还真考上了j省师范; 真担心以后被她教的学生。”
今天是江家请客吃饭的日子,江家的亲戚; 包括村里交好的人家都来了,来的人有点多; 屋子里摆不下那么多的桌子; 还在院子里打了个棚子; 向大队部借来了桌椅碗筷; 足足摆了六桌。
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老头老太太忽然转变了态度; 而且看江老二一家的表情; 也没什么不满,反而还忙进忙出的帮着招呼客人。
江一留和二妮几个就是今天宴席的主人公,不需要去帮忙,只要坐着接受三姑六婆的赞美就行了。
这一世; 没有经历过母亲流产之类的事的孟向学显然朝反方向长了; 一点都看不出上一世严肃兵哥哥的模样; 反而热心嘴毒。此时孟向学就坐在小表弟边上,和他吐槽自家的大姐。
“她还以为考上了大学,爷奶和爸的态度就会软化呢; 也不想想自己做的那些事。”孟向学撇撇嘴,怀里抱着自家五岁的肥弟弟,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要不是大表姐护着,自家蠢弟弟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生出来。
“真当自己是大团结了,人人都得喜欢她。”不管将来爷爷奶奶和爸爸会不会原谅她,反正他这关,孟向文就过不去。
“小宝,我要小宝抱。”
被孟向学抱在怀里的孟向兵长得十分壮实,肥嘟嘟的重量着实不轻,此时他有些不安分地朝江一留伸着手,黑黝黝的大眼睛骨碌骨碌转着,显然不是个安分的小鬼。
“叫表哥,没大没小。”孟向学捏了捏自家弟弟肥嘟嘟的小脸蛋,接过黏了一手的口水回来,嫌弃地拿手帕擦了擦,恶作剧成功的小鬼嘿嘿笑着:“小宝,小宝。”
那样子,是打定主意不肯叫表哥了。
“九九,九九。”
被江一留抱在怀里的妞妞显然察觉到了危机,满是肉窝的小手紧紧抓着江一留的衣领,勒得他都快翻白眼了。
此时的江大珍和江大妮都在厨房里帮忙,两个小娃娃只能交给哥哥舅舅带着。
这种争夺表哥舅舅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孟向学和江一留见怪不怪,一个往孟向兵手里塞了一把糖果,一个往妞妞的手里塞了个奶瓶,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
做顺手的两人都没有发现坐在四周的七大姑八大姨看着他们奇怪的视线。
小小年纪就这么会带孩子了,以后一定是个好爸爸,我家里的侄女外甥女。。。。。。。和他们年纪正好般配,不如。。。。。。。。
就这样,排排坐,哄小孩的两人一跃成为了村里妇女拉纤保媒的最佳对象。
“我记得孟向文不是和容老师在处对象吗,容老师的成绩应该不会留在j省吧,那两人怎么办?”
江一留好奇地问道,向红姐的婚事,他可还有不少疑惑。
“分了。”
孟向学无所谓地说道:“好像那个姓容的和爱国表哥他们一样,都没有通过政审,孟向文现在考上大学尾巴都翘天上了,怎么可能还看得上那个男人。”
其实孟向学也不太清楚这里头的事,不过看孟向文最近仰起脖子看他的模样,就觉得一定是那个女人开的口。
“分了!”江一留感叹一句,他没有想过,容靖居然没有过政审。因为容靖从来不对外提起自己的事,没人知道他家的情况,只知道他是海城人,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向红姐的婚事,就更加可疑了。
“二姐,你抱一下妞妞。”
江一留和莫向红不熟,可是他和莫向芳熟啊,而且这些年,莫大叔也帮了他们家不少的忙,要是莫家是被骗的,他可不能瞒着对方。看着向红姐进火坑。
“你说容靖和孟向文好过!”
莫向芳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吃了一惊,江一留看着她的脸色由青到白,再由白转红,紧接着就是叹气。
“可是这道又怎样,还是晚了。”
莫向芳叹了口气,一想到家里闹着绝食的大姐,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世界上又不是只有那一个男人了,爸妈哥哥还有她,难道都不值得大姐多想想吗。
“我这就去和我爸说说,不过——”
莫向芳眼里闪过一丝黯然和失望,在拜托江一留保密后,才离开自己的席位,朝莫大栓夫妇所在的地方走去。也不知她说了些什么,莫大栓夫妇带着疑色跟着她出去了。
十几分钟后,莫家的孩子跑来说家里出了点事,没法来吃饭了,苗老太念叨了许久,还想让儿子去莫大栓家里叫一声。最后还是被江一留拦了下来。
他估计莫家人现在也没有吃酒席的心情,而且看向芳刚刚的表情,似乎向红姐现在不结婚还不行了。
宴席准备的很丰盛,每个前来的客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啧啧称赞江家人的大气,苗老太的手艺更是被大加夸赞了一番,离开的时候,大伙的腰带都松开了,撑着腰,艰难地离开。
在江家的喜宴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莫家发生了一场大战,屋子里,不断传来砸凳子砸碗的声音,还有女子的哭嚷声,莫大栓咆哮地怒吼声。
幸好,附近的人家都跑去江家吃饭去了,没人发现莫家的这场闹剧,等吃饭的人陆续从江家回来,屋子里的吵骂声也已经停了下来。
江一留不知道那天孟家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婚事还是继续,直到婚礼的当天,除了莫向红,莫家人没一个高兴的,连带着参加喜宴的村里人都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是该贺喜呢,还是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开席。
“我爸说了,路是大姐自己选的,咱们家出了嫁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等以后大姐后悔了,大不了回家。”
莫向芳也带着气,大姐年轻时候多鲜活的一个人啊,还是青山村第一个上学的姑娘,现在为了一个男人就要死要活的,她看不起这样的大姐。
江一留看着一脸甜蜜地坐在系着大红花的自行车后座的莫向红,以及骑着自行车,衣冠楚楚的容靖。
他也不知道,向红姐是不是会有后悔的一天。
因为容靖是下放的知青,并没有长辈替他张罗婚事,莫家人即便心里像糊了屎,为了闺女的面子,还是只能妥协地操办了这场婚礼。
容靖在红旗村的人气还挺高,他要结婚了,不能再和其他知青挤在一间屋子里,为此村里还出了一间破旧的房子,简单地修葺了一下,就当做今天的新房。
新房里的锅碗瓢盆,崭新的桌椅家具,还有炕上的一床床崭新的棉被,都是莫家人给莫向红的嫁妆。
这年头,大家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些,但是农家人嫁女儿,还是舍不得出这么大的手笔的,更别提,莫家人还陪嫁了一台缝纫机,压箱底的钱大家不知道,但是也少不到哪里去。
送礼的村民啧啧称赞,这可是青山村这十几年来最阔气的嫁妆了,纷纷艳羡容靖这个外来的知青。不过就是长了个好皮囊,还把莫大栓家的闺女给哄了去,早知道莫家人这么疼女儿,莫向红的年纪再大,他们也要想办法把人娶回家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莫大栓拉不回这个鬼迷心窍的闺女,也只能在经济上多支持,沉浸在婚礼的喜悦中的莫向红,看了看一旁心爱的男人,一脸甜蜜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她丝毫没有注意到家里人的不开心,或许注意到了,却并不放在心底。现在在她的心里,只容得下容靖一个人。
*******
莫向红的婚事只是江一留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只是偶尔会听向芳提起她最近的情况。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都城几所大学开学的日子。虽然心疼来回的路费,但是几个家长都想去看看天安门,外加不太放心几个孩子,于是准备结伴出发。
江家老两口年纪大了,虽然万分不愿,但还是留在了家中,派江大海夫妇为代表,陪着孩子去都城。顾夏实也在里头凑了一脚,说事要去看看外甥外甥女读书的地方,也跟了上来。阮援疆和霍武接到了老首长的来信,也得去都城一趟,顺便同行。
光瓢、铁柱、莫向芳一家也都一块过去,于小草的姑姑不能一块去,就把侄女托付给了队长莫大栓,还有莫向东,来回的路费他们家负担不起,而且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太太,他妈也实在走不开,也把儿子托付给了莫大栓。
一行十五六人,浩浩荡荡地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上了去往都城的火车。
第108章 四合院
白昉丘在都城的房子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 坐落在皇城不远处的小胡同里,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两侧几间青砖灰瓦的房子; 还有一个宽敞的小院。
现在正值吃午饭的时候; 他们进去的时候,住在那几间屋子里的人正在外头的煤炉上,或是木板简易搭成的厨房里做菜; 看到这一群大包小包跟着白昉丘进来的乡下人,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眼神直勾勾地看着他们; 眼里透露着警惕和鄙夷。
白昉丘没有停下脚步; 带着他们又往里跨过一扇门,入眼; 又是别有洞天。这是一个比刚刚看到的小院更为宽敞的院子; 因为正值初春; 小院里的花草树木焕发着勃勃生机。院子里最高的大榕树下打着一口水井; 井上盖着一个木制的盖子; 旁边放着一个小木桶,桶里盛着半桶水; 水质清冽,还有几片叶子在水上沉浮。
院子的地面上; 铺着色彩花纹各异的石砖,年久失修的缘故,不少石砖都已经碎裂; 一些杂草从石缝里钻出。
江一留环顾四周,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大名鼎鼎的北京四合院,可是以往在图册上看到过的精美的砖雕、石刻、彩绘都消失无踪,不少屋檐,墙壁上都只有断裂的残骸和石灰抹过的痕迹。
“可惜。”
江一留轻叹一句,在这一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里,四合院着实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都进来吧。”
白昉丘走在前头,看大家站在院子里不肯进来,笑着开口说道。
“我回来以后,上面把当初充公的房产都还了回来,这间四合院,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里头有十几间房间,我特地打扫了一番,住下你们是尽够的。”
白昉丘回到都城,有不少事得处理,几乎每天忙的脚不沾地,这屋里的家具都还没补上,因此房间里空荡荡的,除了床,也没其他家具。
江一留放下手上的包裹,有些好奇地问道:“白爷爷,住在外头的那些人是?”
这不是白爷爷的屋子吗,怎么外头还住着好几户人家,难道那是白爷爷的亲戚。
白昉丘苦笑一声,这哪是他的亲戚啊,而是以前住在这间四合院的老住户。这个房产是还到了他的手上,可是里面住的人撒泼不肯搬离,对于从来都与人无争的白昉丘来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咱们先把东西放一放,都到午饭的点了,咱们奢侈一把,下趟馆子。”
能重新搬回老宅子,白昉丘已经很开心了,更何况,他一个人,的确也用不了那么大的一个宅子,只要对方不僭越,他也不介意把一院的地让给那些正真需要的人。
其实不仅是白昉丘现在住的这个宅子,白家的资产,可不仅仅只有这一处宅院,分散在都城的两处公馆,还有两座四合院,现在都是这个情况,房契虽然到了他的手上,可是那些房子他根本就进不去,有时候稍微靠近,那些住在房子里的人就会出来赶人。
这也是那些年充公的私产现在面临的大问题,请神容易送神难,那些已经在当初被充公的屋子里住了几年十几年的人实际上已经将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屋子当成了自己的私产。尤其现在住房紧张,家家户户都是十几个人挤一间屋子,哪那么容易,就会把分到的房间让出去。
房主硬气些还好点,像白昉丘这样和善的老人,身边有没有壮年的子女陪着,不欺负他欺负谁,这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欺善怕恶的心理。白昉丘也没料到,就是他的退步,变成了别人得寸进尺的理由。
“白叔,别客气了,咱们这次来带了不少土特产,咱们自己做一顿就行了。”
江大山连忙阻止,他们这趟来借住在白家,就已经够麻烦白叔了,要是还让白叔请他们下馆子,那不就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吗。
白昉丘看着他们拿来的大袋小袋的土特产,苦笑道:“主要是这也没有做菜的地方啊。”
当初住在内院的人搬走的时候,不仅把屋子里的家具都掏空了,连做饭的灶头都砸了,自己住不下去,也不想他好过。幸好,白昉丘平日里也不自己开火,每餐都是在医院的食堂或是在医科大学的食堂里解决的,倒也没什么影响,只是现在二妮一群人估计得在家里住个五六天的,没厨房还真不是个事。
白昉丘原本想着,他们照顾了自己这么些年,难得来一趟都城,这些日子就带他们去吃些好的,可是在淳朴的江家人眼里,这或许就成了负担。
“这灶头怎么被砸成这样了。”
江大海一听没有做菜的地方,好奇地走到厨房里,看见满地的石砖和碎屑,整个火灶被砸的稀巴烂,连通向屋顶的烟囱都断了半截。
“这可不行,以后要是想要烧个水喝口热汤多不方便啊。”
江大海脱下身上的衣服,露出一身结实的肌肉:“我看着砖头还有完整的,院子里还堆着水泥,咱们就把这灶头修修。”
水泥是白昉丘买的,只是修灶头的人一直没来,这水泥也就堆在院子里了。
“大山,你来帮个忙。冬梅,你和大山媳妇和建军媳妇去买两个炉子来,咱们就用煤炉烧几个才对付一下,咱妈不是给咱带了两大罐的酱料吗,咱们就烙个饼,或是做拌面也行。”
两个光着膀子的大男人风风火火地就干了起来,霍武也上前去帮忙。莫向东默默地脱掉干净的外衣,去院子里扛水泥。
“这——”
白昉丘有些不好意思,哪有让客人来帮忙的。
“白爷爷,我妈她们也不知道这附近的供销社在哪,还得让你陪着去一趟。”这灶头肯定是得修的,不然以后生活多不方便啊。江一留直接找了个借口,就把想要阻止的白爷爷给支了开去。
“那行,我去房里拿钱。”
白昉丘无奈地笑了笑,进门去拿钱,这煤炉和煤球的钱,总不能也让江家人出了吧。
大家伙都没闲着,二妮几个从水井里打了一桶水,和三妮几个开始打扫起了屋子。
顾夏实和江一留借口帮忙拿东西,跟着白昉丘几人,去了供销社。
“走资派,黑心肝的臭老九,呸。”
几人出门的时候,江一留看到身后一个七十多岁走路颤巍巍的老太太从一院的房间内出来,冲着他们的背影吐了口口水。看到江一留回望的眼神,那个老太太还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昂着头走进屋去。院子里还站着几个正在做饭的妇女,丝毫没觉得老太太的做法有什么不对,还露出一抹开怀的笑意,在孩子模仿那个老太太的动作,不断地吐口水的时候,甚至像是看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捂着嘴大笑起来。
看的江一留不由地皱了皱眉。
“白叔,这一片的四合院现在都归个人了吗?”
顾夏实穿过胡同,从敞开的大院里,看着里头的布局,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现在的政策是下来了,当初被收上去的大部分私房都开始交回到原来的屋主手里,只是这些年,那些屋主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很多房子,其实就是无主之物。”
白昉丘叹了口气,看了看这条承载了自己所有美好记忆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从院子里头钻出来的枣树,桂花树,每到五六月弥漫在胡同里的茉莉花香,热闹和气的寒暄声,他们家好几代人就住在那个小院里,邻里融洽,几个孩子每天在饭点窜来窜去,这家吃一口肉,那家偷一口鱼。
可是现在,记忆中干净整洁的胡同堆建了许多记忆中不曾有过的建筑,小小的院子变得更加拥挤紧迫,记忆中的大树被一颗颗砍断,那些花草树木被掘开,变成一块块种植蔬果的自留地,小院里的池塘被填平,记忆中那只老鳖不知道是被埋在了池子底下,还是在那些年,被人熬汤瓜分了。。。。。。。
“白叔,你说我要是想买一间四合院,那得花多少钱啊?”
顾夏实好奇地问道,江一留看了二舅一样,对他的远见心中佩服不已。要不是二舅的行为举止都很正常的话,他都怀疑二舅是不是和他一样都重生了。
“你想买四合院?”白昉丘疑惑地问道。只是石头远在j省,买都城的房子做什么呢。
“你要是真想买,我到是可以帮你问问。”
“白叔,你别搭理他,我二哥哪有那钱。”顾冬梅连忙阻止,二哥都一把年纪了连个媳妇都没娶上,真有那钱,就回家盖间房子,踏踏实实地娶个媳妇生个孩子,也好让妈安心点。
“二哥,大嫂前些日子不是给你介绍了个不错的对象吗,连妈都挺满意的,你都这把年纪了,也别浪荡下去了。”
顾冬梅对着哥哥说教,顾夏实和江一留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大嫂大舅母介绍的能有什么好对象,顾夏实看妹妹极力反对,只能暂时偃旗息鼓,等没人的时候再像白叔打听打听。
他觉得自家外甥外甥女都考到都城来了,再回那乡下地方做什么,当然是留在都城做个城里人了,他这个舅舅没什么本事,替他们买间房的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
顾夏实眨了眨眼,他这趟来都城,可是来办大事的。
第109章 争执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
现在正是工厂下工; 回家吃饭的点,小胡同里骑过一辆辆自行车; 车铃不停响着; “飞鸽”牌“永久”牌; 让人应接不暇。
江一留几个小心地贴着墙面走,尽量把中间的道给空出来。
“这都城的供销社可真气派。”
穿过胡同; 又走了几十米路就到了一家供销社,面积是渝川县县城供销社的两三倍; 各种琳琅满目的梳子、面油、头绳,让几个女人看花了眼; 别提那些有别于渝川县县里千篇一律的绿色、灰色、黑色、蓝色的布匹,顾冬梅还眼尖地看见一块红布。
“这都城还真不一样; 我们家大妮结婚那会儿,想买块红布都买不着; 私底下也不敢拿旧衣服改; 这都城的供销社都敢大大咧咧地把红布摆出来了。”
顾冬梅小声地朝着身旁的大山媳妇说道。
一旁的江一留也听见了他妈的话,都城一直都是政治风向传达最快的地方,现在四人帮已经倒台,这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说一块红布了; 再过一段时间,想要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服,只要有钱; 就能买到。
因为赶着回去烧饭做菜的缘故,顾冬梅几个也不敢在供销社里多逛,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选了两个看上起结实耐用的煤炉,大山媳妇细心地注意到厨房里没有最基本的的调味料,又买了盐,打了罐酱油。
现在有些晚,好的肉都被割光了,就剩下些在现在人看来不划算的“瘦肉”和几根猪腿骨,让白昉丘给包圆了,他还顺道买了二十斤白面和一些糕点糖果。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本子和一叠钱,交给一旁的售货员,售货员手脚麻利地从小本子上呲呲呲地撕下几张纸,又将多余的钱找给他。
两个煤炉就由顾冬梅几个拎着,顾夏实将最重的白面抱到了怀里,那几根猪腿骨和几块瘦肉被售货员用黄纸包着,系上了一条麻绳,熟练地打了个结,正好留下个环让江一留方便地将那些肉拎在手里。
“太破费了,这瘦肉也没什么油水。”
顾冬梅觉得花这么多钱买了这么一堆肥肉有些不值得,但是又有些好奇白昉丘刚刚递给售货员的那本小本子,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