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农家喜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见苏可言点了点头,这才看了看冉冉升起的太阳,说道:“时候不早了,淑萱就此别过了。”

    说着这话,她便一个转身,上了自己来时乘坐的马车。

    莲子看着李淑萱离去的身影,恍惚只是一个愣神,忽然被苏可言拉了一下:“人都走了,还看啥看?”

    莲子回过神来,瞪了他一眼,这事儿还没说清楚,等会儿再和他算账。

    “你小子啥时候惹了这风流债?”徐先生问道。

    苏可言坐稳了,偷偷地看了旁边的莲子一眼,又向徐先生说道:“是上回李墨李大人……”

    “是这老家伙搞的鬼。”徐先生听苏可言说完,捻须说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莲子理解他,但是并不代表她就可以不追究。

    “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你不说呢,是不是等着成事之后,给我们一个惊喜?”莲子说道,脸上虽然在笑,但是那笑,却让人好不怀疑她没有在笑。

    苏可言也很是无语,当初明明都和那李墨说的好好的,说的清清楚楚的,怎么如今李淑萱不但还来送行,竟然还说出这么一番莫名其妙的话?本来不想让莲子知道的,只是一件小事,他以为肯定能摆平,但是谁知道,最后竟然成了这样。

    “我没有这样想。”苏可言回道。

    虽然感觉心中挺气愤的,但是仔细想想,还是自己当初思虑不周,才会导致今日这样的结果。

    “你没有这样想才怪!”莲子低声说道,声音里透着浓浓的不满之意。

    她心中自然是相信苏可言的,然而让她气不过的是,这么大的事儿,苏可言竟然没有和她说,这也太不坦诚了吧。

    “我当初,只是不想让你担心而已。”苏可言又说道。

    莲子没有说话,只是这一句话的事儿,她的心瞬间便软了下来。

    “好了,丫头”,徐先生说道,“这事儿也不能怪可言,要怪啊,只能怪那李墨花花肠子太多了。”

    莲子叹息一声,看向苏可言,抿了抿唇说道:“算了,不怪你了,要是我是你的话,只怕这会儿早就不淡定了。”

    依她的脾性,碰上这种莫名其妙被劝亲的事情,她定然不会如苏可言一样从容应对的,只怕此时早就杀到李府去探查究竟去了。

    徐先生闻言哈哈一笑,莲子的性子,如今他也很是了解了。

    苏可言凝视着莲子,也微微一笑,世上没有什么事比她理解他更让他感到安慰了。

    “不过”,莲子又板起脸说道,“以后这么大的事儿,你要是再不和我说,我可就当真生气了。”

    苏可言自然是点头答应着,但是以后会不会告诉她,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定。莲子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脸,一片温柔的目光凝视着苏可言说道:“我就知道,你断断不是那样的人。”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五十二章 回来

    这两个孩子,一个沉默寡言,一个风风火火,虽然看上去有些让人担心,但是实则,却让人放心的很。

    “对了,先生,上回你看见茴香苗的地方,不知道我们这回会不会途经?”莲子看向徐先生问道。

    徐先生点头:“这个自然,如果你要是想去看一看的话,等到了地儿,我带你下车去找。”

    莲子高兴地道了一声谢。

    从京城到苍山,光是用在路上的时间,就要有七八日。一路上与徐先生闲谈,谈庄稼,谈学问,倒也是不觉得路途枯燥。

    莲子心中始终惦记着那茴香苗的事,到了第五日下午,徐先生这才和她说快到了。

    马车又行了一会儿,徐先生便喊小厮停车,接着带着莲子和苏可言,到了他上回发现茴香苗的地方。

    这个地方有些潮湿,周围又有大树遮挡,倒是十分适合这些野菜野草的生长。

    莲子到了地方一看,果然发现了几株茴香苗,只是,入冬已久,早已枯黄。

    她小心地拔出一棵,茴香苗那特殊的香味,仍然直扑鼻端。莲子忍不住心中雀跃了起来,等到明年春天,想必这些茴香苗还是会发芽生长,等到春天的时候,她来挖几株苗子带回去,自己慢慢地培育,等上个一二年,一定能培育出这种蔬菜。

    莲子看了看四周,记住了这个地方,便又和徐先生以及苏可言一起上了马车,继续赶路。

    离到家最多也就三日的路程了,近乡情怯,莲子心中竟然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马车又紧急行了两天,在第三天中午的时候,总算是到了苍山县城门口。

    “看不出来嘛,你们这小小县城,倒也还别有一番景致。”徐先生掀开马车帘子,看着外面的街道说道。

    此时正值隆冬,出来的人比起以往,要少了不少,如果其他时候来的话,只怕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你们这里的县令是谁啊?”徐先生问道。

    “陆景行陆大人。”苏可言说道。

    徐先生闻言摇摇头,这人他不认识,也不知道。

    “就是京城工部曹大人的妹夫。”莲子说道。

    她见徐先生面色有些凝重,于是又接着说道:“这个陆大人倒还是不错,做事挺有效率,比他那个姐夫可是强了不少。”

    莲子知道官场上的那些规矩,如果她此时说上几句陆景行的不是,只要徐先生上了心,那么这陆景行的前途,只怕是到此为止了。

    但是平心而论,这陆景行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且确实帮过她不少忙,对她也是十分礼遇十分照顾。就冲这一点,莲子就没有那份落井下石的心思。并且,他和曹大人虽然是连襟,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当初曹大人如何行事,他只是一介小小的县令,就算是有心劝阻,只怕也是不能够的。

    徐先生点了点头,面上一副了然的样子。

    “我来这里的消息,可千万不要向外传播了开去。”徐先生说道。

    莲子点头笑道:“先生只管放心就是了,我们是啥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

    “先生,要不你就住在我家吧。”苏可言说道。

    “是啊”,莲子附和,跟着来了一趟,又是苏可言的恩师,总不能让他去住客栈吧。

    谁料,徐先生竟然一口就给回绝了:“我不去。”

    莲子和苏可言面面相觑,不去苏府,那他要去哪里?

    “你家是不是在村子里?”徐先生看向莲子问道。

    莲子有些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难不成,他还想跟着她回刘家庄?

    没想到,徐先生竟然笑道:“那不就得了嘛,我跟你去村里。”

    在城里住惯了,他倒是想住住农家体验一把。但是实际情况是,他听说莲子家里有一个鱼塘,塘沿儿上还植着桑喂着蚕。

    “可是先生,那边条件艰苦,只怕不是你能受得了的。”莲子担忧地说道。

    “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啥样的地方是我没有住过的?况且,你一个女娃娃都能受得了,怎么倒来小瞧我了?”徐先生说道。

    莲子又苦劝了一番,但是奈何徐先生执意如此,她一想他出游多年,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于是便答应了他。

    进了城之后,马车在街上行了一会儿,苏可言先让卢坤把莲子送回家。

    一想到等会儿将会见到杨氏,莲子便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香香果子铺。”徐先生念着门牌上的字。

    还不待卢坤给她拿出凳子,莲子便先一步地跳下了马车,之后伸出手,要扶徐先生下来。

    徐先生瞪了她一眼,像是埋怨她说自己老一样,硬是自己跳下了车。随之,苏可言也下了车。

    杨氏此时正在后厨,自从莲子走后,她一直念叨着,咋就还不见他回来?当初走的时候,可是答应她答应的好好的,说是最多留个十天半月的就回来,如今都已经一个月了,中途只来过一封报平安的信,之后就再没了消息。

    周嫂子在铺子里看着,她听到门外的动静,探头一看,一眼便看见了莲子。

    “嫂子,嫂子,你快来看谁来了!”周嫂子一边往后厨跑,一边喊道。

    “咋了咋了?”杨氏听到喊声,忙出来问道。

    莲子此时也走了进来,看见杨氏,大声喊道:“娘,娘,我回来了。”

    杨氏刚刚在做点心,此时手上沾着一手的面粉,闻声转头一看。

    刹那之间,她鼻子一酸,眼泪便要流出来。

    但是杨氏极力忍住了,突然冲过去,在莲子的背上用力地捶了几下:“你个死丫头,还知道回来?”

    说着这话,眼泪便掉了出来。

    这是莲子第一次出远门,且又是因为有不好处理的事情,这么长时间,她哪里能不担心?

    “娘,轻点,轻点,疼啊,哎呦。”莲子装势大声喊道。

    她知道杨氏的心思,让她打几下,也是应该的。

    杨氏听见她喊疼,忙住了手,心疼地给她拍去衣服上沾着的面粉。

    “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嘛,没少一块肉。”莲子笑道。

    杨氏瞪了她一眼,不过看见她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她悬了一个月的心,也总算是放下了。

    “可言也来了啊,早就听说你考中了,你这孩子,好样的。”杨氏看着苏可言,一副欣慰的样子说道。

    苏可言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只是笑着看了莲子一眼。

    “这位是——”杨氏这才发现了后面站着一位老者。

    看这老者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依然红光满面,一看就不是农夫。

    “娘,这位是可言哥哥的恩师,徐先生,并且我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啊,可是徐先生收留我的呢。”莲子说道。

    “哦,真是太感谢徐先生了,让您看笑话了,快,快进来坐。”杨氏忙让道。

    徐先生爽朗地笑了一声,说道:“莲子娘,别客气,你能有这么一个好姑娘啊,当真是福气。”

    杨氏谦虚一声:“哪里啊,这孩子,给她操不完的心。”

    说着这话,杨氏让着徐先生进了屋,莲子和苏可言在后面跟随着。

    莲子告诉杨氏,说是徐先生想跟着她们回老家,起初杨氏也是担心条件简陋,会委屈了徐先生,但是之后又听徐先生和莲子一说,便也不再多说,直接答应了。

    现在都已经进入十二月了,本来是打算十一月就办喜事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但是这两个孩子迟迟不来,他们两头的父母再着急也没用。

    如今回来了,那么杨氏的打算,是不再耽搁,赶紧地回老家去,等到苏家将纳征之礼走完了,便准备嫁娶的亲事。

    苏可言说了几句话,便向徐先生和杨氏告辞了。刚刚回来,还是要赶紧地回家,看看祖母。

    杨氏也没有多留,只让莲子将他送了出去。

    “徐先生,这些日子,莲子给您添麻烦了,这孩子性子拗,要是有惹您生气的地方,你看在她年纪小的份上,多担待一些,别与她计较。”杨氏又说道。

    徐先生闻言,点头说道:“莲子娘,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我倒是觉得莲子这孩子乖巧的很啊,会说话,会照顾人。我膝下也没有孩子,莲子去了之后,我这心里由衷得欢喜。”

    杨氏听他这么说,稍稍地放下了心。

    在她看来,徐先生是苏可言的恩师,那必定是要十分敬重的。并且人家怎么说也是京城来的,身份又不低,哪里能不好好地待?

    莲子见杨氏对徐先生还存着几分生疏,于是笑道:“娘,先生这人可好了,您就将他当做咱自家人来待就好了。”

    徐先生点头,这话他爱听。他既然要住在人家家里,必然就是希望被当做自家人一样对待。

    “那咋行?”杨氏忙道。

    莲子年纪小,不懂事,但是她可不能没大没小的。

    “我说莲子娘啊,你不但生养了一个好闺女,还得了一个好女婿啊”,徐先生又笑道,“可言这孩子,可当真是不错的。”

    杨氏点头道“是”。苏可言被选了京官,这事儿,她一早就听说了,这几日,心里也是由衷的高兴。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五十三章 情分

    不过,家里早已做好了准备,四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象。

    伴随着一声“大少爷回来了”整个苏府瞬间沸腾了起来。

    “不孬,不孬,真是我的好孙子啊。”苏老夫人拉着苏可言的手说道,又看向一旁面上带笑的苏夫人说道,“你给我们苏家生养了一个好孩子啊。”

    苏夫人但笑不语。

    朝廷的任命一下来之后,就有负责报信的人传到各乡,他们早就知道了苏可言被选作京官的消息。

    不管是苍山的苏府,还是府城知府大人的府邸,瞬间热闹了起来,那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的,一直持续了好些日子才逐渐消停下来。

    朝廷的消息下来没几天,苏慕安也接到了苏可言的信,知道了他这几日便会到的消息。他身为朝廷命官,不能擅自离任,因此只让苏夫人过来,也好操持着儿子的亲事。

    他们苏家,苏慕安是第一个朝廷命官,但是为官几年以来,一直在地方上任命,在京里,并没有什么很硬的关系。早先以为苏可言这次也就能被任命地方县令,没想到,竟然直接被点了翰林院。或许用苏老夫人的话说,就是他们苏家的祖坟上,长了这么一棵好蒿子。

    “你爹再过几日也回来了。”苏夫人看着苏可言笑着说道。

    苏可言诧异问道:“爹怎么要回来了?”

    朝廷命官不得擅自离任,如果是告假的话,为什么不是现在一起回来?

    苏老夫人拍着苏可言的手笑道:“自然是为了那你的亲事了,那皇家就是规矩再多,还不能让爹给儿子娶媳妇啊?”

    苏可言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对了,娘,日子定了没有?”苏夫人问道。

    “还没呢,这回都回来了,明儿我就打发媒婆说去,尽早地定下来。”

    苏夫人点点头,六礼如今才过了一半,剩下的三礼,要赶在这一个月里办完了,着实是紧急了。

    且说莲子的点心铺子里,只有两间屋,徐先生这么一来,杨氏只好将莲子的房间给收拾了出来,让徐先生过去住,而莲子,则与杨氏住了一间屋。

    下午的时候,杨氏出去买了菜,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好菜,正要准备吃饭的时候,忽然听到大门被人拍响。

    “娘,你坐着,我去开门。”莲子将正要去起身的杨氏按下,自己解了围裙出去。

    “莲子,快开门。”外面的人一边喊,一边将大门拍的山响。

    “来了来了,还是这副德行。”莲子听是栗子的声音,忍不住说道。

    将门拉开,栗子带着一身的寒气进了来。

    她看着莲子咧嘴一笑,没有说什么,但是莲子却觉得,她这笑,怎么看怎么不得劲。

    栗子进了屋,杨氏起身,上前将她脱下的大斗篷给接过去。

    “好啊,娘,你果然偏心,做了一桌子的好吃的迎接莲子回来,都没有去叫我。”栗子一副生气的样子说道。

    杨氏看向徐先生一眼,笑道:“让先生见笑了,这是我那三闺女。”

    栗子这才注意到还有外人在。

    杨氏说着话,又看向栗子,严肃说道:“还不快来见过徐先生。”

    栗子见杨氏对这老者一副十分敬重的样子,只得上前施礼。

    “徐先生是可言哥哥的恩师,要去咱们家住几日呢。”莲子说道。

    苏可言的先生,看来身份一定是不低了。不过栗子不管是与谁,都是自来熟的性子,只是几句话,便和徐先生愉悦地攀谈了起来。

    没去叫栗子来,的确也不是杨氏的疏忽,她本来想去叫的,但是又一想,栗子这些日子忙的什么似的,只怕是抽不出身的,因此便没有去叫。

    徐先生听莲子说了栗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如此大的一番产业,由衷地将她夸了一番。

    杨氏在一旁听着,心里只觉得十分舒坦。

    养了四个闺女,个个都是能干的,不需要人操心的。虽然她没有儿子,但是这四个闺女,哪个不比儿子强?

    “还以为你忙得过不来呢,谁知道你能来。”莲子玩笑说道。

    栗子闻言,点头:“确实是忙啊,春杏姐又偏偏回家了,差点忙死我。”

    莲子诧异,不过年不过节的,春杏怎么就这时候回家了?不过仔细想了想,可不是,春杏的婚事,就是这个月的事儿了。

    “春杏姐的好日子定在哪天?”莲子问道。

    杨氏在一旁回道:“这个月的初十。”

    今儿都是初七了,初十可不就是大后天?这个时候了,确实该回家待嫁了。

    “你作为掌柜的,又是亲如姐妹,你给添了啥陪嫁?”莲子笑道,“要是添的薄了,少了,可是要被人说你抠门小气的。”

    栗子闻言,一边吃着饭,一边说道:“我在离铺子不远的地方给她置办了一套两进的大宅子,还有她添嫁妆的四季衣裳全是我给出的,这还不行?”

    这个的确是行,大大方方的,面上也有关。莲子心中正赞着栗子这事儿办得好,突然又听栗子问道:“倒是你呢?”

    田园是她提拔上来的人,他娶媳妇,莲子怎么说也要表示表示。

    她当日与他说过,账面上的银子,他想用多少就多少,到时候给她报个数就好了。不过依照莲子对田园的了解,只怕他就算是应急用了,到时候肯定也会给补上。

    与栗子的这份大礼相比,她确实是显得有些小气了。

    “我替你给他在柳树村旁买了二十亩良田。”杨氏见莲子神情不大好,笑着说道。

    莲子闻言,笑问道:“真的?”见杨氏点头,这才放下了心。

    她这段日子不在,险些忘了这件事情。幸亏有杨氏替她做主,要不然,还真是面上过不去。

    田园是她的得力助手,就算是不说别的,为了这几年的情分,也不能薄待了他。

    “给他在老家附近置了地,再加上他家原有的,如果他不想自己留着,给他爹娘和哥哥们耕种,也是足够他们吃穿不愁的。”杨氏说道。

    莲子道了一声是,这样的话,也算是了了田园的一桩心事,并且当初杨氏是以与春杏感情好为由送的地,这么一来,春杏在婆家的地位,也能稳固不少。

    “娘,咱啥时候回家啊?”莲子问道。杨氏想了想:“后天吧。”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五十四章 送亲

    莲子的婚事在即,杨氏寻思着今日苏家便会遣媒婆来定日子。

    果然不出她所料,刚刚吃过早饭,铺子门口便响起了王媒婆那熟悉的声音。

    杨氏让她进来,听她说道:“哎呦,大妹子啊,你说你咋就这么好的福气?闺女一个个的出落得水葱似的,如今又摊上这么好的女婿,你这也当上了官家的老太太了。”

    “婶子说的哪里的话,这全都是孩子的福气,我也就是乡下老婆子一个。”杨氏谦虚笑道,不过心里着实是为莲子感到高兴。

    王媒婆又说了几句道贺的话,之后便和杨氏商量了商量,将纳征的日子定在腊月十二。

    徐先生也没有闲着,一大早的便与莲子一起去了地里。他这回就是被莲子的暖棚给吸引来的,落脚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那边看上一看。

    莲子带着他在地里转了一圈,给他讲了各个棚子的用途,并且不同的蔬菜种植时,应该注意的问道。

    徐先生一路赞叹,这么大片的规模,这么多种类的蔬菜,其中还有好几种水果,算是让徐先生大开了眼界。

    真是想不到,她这么个小姑娘,到底是啥样的天赋,才能让她弄出这个惊世骇俗的东西。

    而京城的那些暖棚与她这个一比,简直是相形见绌。

    看了一圈,徐先生也感叹了一圈,一直说这趟苍山之行,算是没有白来。

    回去的时候,莲子特意摘了几个熟透的果子,带回去让他吃。

    莲子想着这个月家里要办喜事,这些瓜果蔬菜肯定是要用很多的,本想多采摘上一些,但是计算了一番,又觉得实在太多,便吩咐了张大壮,让他明日给送去一些。

    早上过来的时候,莲子还见田园在这里,只是和她说了这段日子的情况之后,便又离开了。

    莲子想着他明日就要当新郎官了,今日竟然还在地里等着她过来,心里感动了一把,之后便赶着他赶紧回去了。

    带着徐先生回了铺子之后,杨氏便将刚才媒婆来过的事和莲子说了,将纳征的日子也告诉了她。

    腊月十二,离今天也就还剩下四天,紧是紧了点,但是因为赶着办,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好在各种东西都已经准备齐全了,只是礼仪的事了。

    “你们这边嫁闺女都是兴啥样的习俗?”徐先生突然问道。

    莲子以为他是想打探一下这边的民俗,毕竟他时常出游,想必是见多识广的,因此,也没有多想。

    杨氏将这嫁娶的一应礼仪与他说了个详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