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复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光扫到荣景瑄和谢明泽下了楼,钟琦马上站起身来,快步过去小声禀报:“早膳已经备好,主上现在便用吗?”
  荣景瑄还没讲话,倒是谢明泽冲他点头笑道:“辛苦你了,呈上来吧。”
  他最近对钟琦的态度可谓春风和煦,搞得荣景瑄心里隐隐有些不快,却也体谅他到底为何,想着过一阵便好了。
  两个人过去跟师徒俩坐到一桌。
  定睛一看桌上,顿时都惊呆了。
  大清早的,玄音和清慧面前已经摆了一大盘红烧猪蹄,一大盆莲藕花生排骨汤,旁边的红豆米饭盆里已经下去小半,显然已经被吃进肚去。
  师徒俩手边还有一碗有些微浑的酒盏,谢明泽低头一看,却是桂花米酒。
  荣景瑄:“……”
  他真的是道士吗?
  谢明泽这会儿又不由自主笑起来,等到好不容易缓下来才问:“请问大师……道家不都要修清心,不茹荤饮酒吗?”
  玄音刚啃了一个猪蹄,听罢放下手里的骨头,慢条斯理擦干净手,这才淡淡道:“那是全真所修,我们玄天不修这些。这不过是为了满足自身口腹之欲而已,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无。若有而迫无,反其身也。”
  别看他这段话说得玄玄乎乎,似乎真是修道大家做派,可再观其人,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一手捧着酒碗,一手又去摸另一个猪蹄,狠狠咬下一口,还要感叹一句:“红尘果然好,师父诚不欺我。”
  荣景瑄和谢明泽:“……”
  总觉得带他出来连伙食都要加了,照这个吃法,年轻力壮的士兵也不如他们俩。
  荣景瑄他们的早膳很快便来了,他们的就正常多了,两笼小笼包,两笼水晶虾饺,还有一笼洪都有名的叶儿耙,配上桂花糖藕和咸菜小鱼,看起来十分丰盛。
  除了这些,两人面前还一人摆了一碗鸡汤银丝面,玄音忙里偷闲,还指点他们:“快先把面吃了,可鲜了。”
  感情……这些他已经先吃过了?
  荣景瑄抬头看了一眼钟琦,见他满脸愁苦地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何他也想笑了。
  这一路坎坷,能有这么两个顽童也是不错。
  等到几人都用过膳,荣景瑄便请玄音师徒去了雅间品茶。
  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问:“大师,请问观天之术用以寻人可好?”
  玄音听了没说什么,却认真看了看他们面色。
  半响之后,他反问:“寻者何人?如是女人,那么她就在洪都。”
  荣景瑄和谢明泽对视一笑,都有些高兴。
  “那她如今在哪里?”
  玄音凭栏而望,清水河水光湛湛,水中锦鲤三两穿行,端是好兆头。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玄音轻声开口道。
  他扭头看向二人,淡然一笑:“洪都有活水,顺水而生,便为长生。”
  谢明泽问:“大师所言,我们要寻找之人,正依河而在?”
  玄音点头:“然也。”
  
  ☆、  第47章 赎人
  
  大陈顺天元年七月十一,洪北郡大半州县落了雨。
  淅淅沥沥的夏雨持续一整晚,到了早晨还是没有放晴。
  洪都北郊林场,年轻力壮的长工们正在给放置木料的瓦房加盖茅草和雨布。未上清漆的红樟木如果染了雨水,极易生霉斑,花纹全被破坏,木料相当于废了。
  洪兴林场的张工头一手捏着旱烟,一手用锤子使劲敲钟:“都给我麻利点,要是谁负责的仓房出了问题,这月月钱就不用领了。”
  他声音很粗,极为难听,长工们都不搭理他,匆匆忙忙做自己手里的活。
  张工头见没人理他,狠狠吸了一口烟,又说:“今天你们活计轻,午饭只能吃一个馒头。”
  他话音刚落下,北面正守在仓库门口的青年男人突然抬头扫了他一眼。
  张工头心中一惊,险些掉了手中的旱烟。
  “看什么看,赶紧干活去。”他骂骂咧咧喊了一声,还是回了房间。
  等坐到凳子上,他才偷偷摸了摸跳动剧烈的心脏:“这浑人,忒吓人了。”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很快便连绵成青烟薄幕,让人看不清眼前世界。
  张工头悠闲喝着热茶,十分惬意地看着窗外在雨中辛苦干活的工人们。
  嗤,任凭你再有气势,不也只是个签了契的林场长工?老子说什么便是什么,你奈我何?
  张工头越想越高兴,不由自主笑出声来。
  然而还没等他抒发过瘾,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张老大,有贵客来,老板让你去一趟。”
  张工头脸色陡然变了。
  这晦气的,大雨的天真有人往这鬼地方来,还说什么贵客,想必贵不到哪里去。
  张工头十分不情愿,他身上有些赘肉,这天气走路最是费劲。从后仓往前面去要走过一串泥巴路,来回一趟鞋子湿了不说,就连衣裤也要遭殃,忒是折腾人。
  “这贼抠门,怎么还不埋黄土哩。”张工头嘴里骂着老板,还是阴沉着脸开了门。
  门外一个年轻的小学徒正搓着手,讨好地望着他:“老大,小的帮您撑伞,撑伞。”
  张工头嗤笑一声,上下打量他两眼:“你快拉倒吧,就你那小身板,雨还不都浇爷爷身上。”
  既然不去也得去,张工头索性不再纠结,换上雨靴又披上雨披,这才缓慢往前走。
  小学徒跟在他身后,一脸嫌弃地看着他庞大的身躯,皱眉无声骂他:“死肥猪。”
  两个人用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前院,还没进院子,远远就看到一队人站在院门口。
  张工头这才有些慌了,急急忙忙往前跑了两步,粗壮的小腿甩起一串泥水,溅了小学徒一身。
  小学徒暗地翻了个白眼,苦哈哈跟着他跑进院子。
  雨很大,离远了也看不清,走进一看才发现院门口站的都是年轻力壮的高大汉子。
  这么大的雨,这些汉子就这样站着一动不动,连眼神都不给他。
  张工头不敢看下去,直接往院里面跑。
  等到了大堂门前,抬眼就看到四个腰间挂刀的高大汉子站在屋檐下,其中一个穿的跟旁的都不同,显然是个队长一样人物。
  那队长见他匆匆忙忙跑进来,皱眉喝道:“停下,来者何人?”
  张工头只得站在雨中,点头哈腰道:“哎呀这位壮士,小的是后仓的工头,刚才老板遣人招呼小的来的。”
  他说着,一把把那小学徒扯过来往前推了推。
  队长定睛一看,确实是被派着出去找人的孩子,面无表情点了点头,转身敲了敲门:“公子,工头到。”
  里面一把特殊的嗓音响起:“进来吧。”
  那队长这才回头看了看他,皱眉道:“过来把雨披脱了,弄干净再进去。”
  张工头屁都不敢放,赶紧过去把自己倒持干净,推门进了大堂。
  因为外面阴雨连连,堂屋里只得点起油灯,才不显得那么昏暗。
  一片灯影里,张工头隐约扫到两个英俊青年坐在主位上,而他们老板却坐在下首。
  张工头扫了一眼就不敢看了,赶紧往前走了两步,弯腰行礼。
  老板轻咳一声,道:“这两位公子要来赎人,待会儿你好好伺候公子们去后仓,他们要带谁走你就把谁勾了,听明白没?”
  工头一愣,却也不敢反驳,只好说:“诺,小的领命。”
  站在两位公子身后的年轻男子笑着开口:“劳烦张老板了,我们要赎的人比较多,这是小小心意,还请不要见怪。”
  张老板赶紧接过,低声道:“怎么会怎么会,公子们请随意。”
  年轻男子又笑:“张老板真是实在人,以后生意往来,多多合作。”
  他们这边几句定了事,这边张工头吓得头也不敢抬,心里却直骂老板见钱眼开,是个要钱不要命的钱串子。
  他这个远房堂哥什么都好,就是一心掉钱眼,多给钱什么都肯干,更不用说赎出几个林场的长工。
  刚才他偷偷扫了一眼,对方一出手就是五锭银子,端得大方。
  等到一行人出了前院来到后仓,张工头态度更是恭敬,见他们二人站在屋檐下脱雨披,他在屋里赶紧煮上热茶,想要赚点赏钱花花。
  等两个公子进了屋,那年轻管事也跟了进来,张工头已经摆好了三张椅子。
  打头那位略高一些的公子见他这样殷勤点了点头,终于开口:“不知可否让我们一一见过长工?”
  他们这林场只能算是偏僻的小厂子,还没大厂一半人多,林林总总勉强有个三四百工人,已经是趁着之前战乱签了一批劳力,才勉强能上些台面。这四百人,后仓有一半,山上的林场还有一半,就这样人手也是不太足的。
  木工是体力活,一般人干不了,北郊又都是林场,长工可真是供不应求。
  但老板都开了口,人家要带多少人走都行,张工头只得咬咬牙,笑着问:“哎呀公子,他们见天在外面做工,实在脏污不堪,您看名册可否?”
  另一位看起来更温和一些的公子这次接过话茬:“唉,工头有心了。只不过这几位旧友不知是否换了姓名,我们只能看样貌来找人,劳烦了。”
  人家都这么说了,张工头还能说什么?只得出去踢了一脚小学徒,训他:“没听到贵客吩咐吗?赶紧叫人去。”
  小学徒被他踢了一脚,半条腿都青了,只得委委屈屈冲进雨中。
  可他也不能白被欺负,一个一个仓库找了去,见面就跟仓库的工长说:“有贵客要来赎人,你们都去工头那屋给人看看,要赶紧的,着急着呢。”
  前几个仓库的人听了就往工头那里跑,也不管脚下的泥水多脏,直接进了屋。
  小学徒见计谋得逞,偷偷捂嘴笑笑,却听一把懒洋洋的嗓音道:“死小子,偷笑什么?”
  小学徒抬头一看,却是守在北仓的工长王老二,不由皱着脸过去把事情嘀咕一通,末了还说:“赶紧的,带你手下人过去。”
  王老二浑不在意地点点头,靠在门边一点过去的意思都无。
  他身后的仓库里,工人们也正认真工作,似乎对他的话不感兴趣。
  小学徒急了,不由跳起来:“你这个人!老板说了都要去,一个都不能少。”
  王老二“啧”了一声,回头喊:“都听见了?还不都给我滚过来。”
  他话音还未落下,那六七十个工人便迅速站到门口,一排一排整齐站好,看起来特气派。
  小学徒哎呀呀叫了一通,然后引着他们往工头的屋子走去:“老王,你忒会调教手下,小子佩服!”
  王老二听了这话没有如往常一般得意,反而沉默下来。
  大概天气不好吧,小学徒想着,一把抹掉脸上的雨水,紧赶慢赶才能跟上王老二的步伐。
  他们在仓库门口墨迹那一会儿,前两个仓库的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只听里面一把特殊的嗓音问:“没人了吗?”
  张工头结结巴巴地答:“还有几十个,等小的去催催。”
  他边说着边出门,抬眼就看到这一队人,不由直瞪眼,伸手就要打的那小学徒:“动作这么慢,不想混了是不是?”
  他一拳还未落下,却被一个炽热的手掌一把拽住胳膊。
  张工头疼得瞬间出了汗,抬头又看到北仓的这个工长。
  他见过他打架多狠,平时也很少惹他,今日被他这么狠狠一抓,手腕跟断了一样疼,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还是那小学徒有眼色,过去拉了拉他衣摆:“老王,算了。”
  王老二这才松开手,却还是阴狠狠盯着张工头看。
  张工头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却不想落了面子,只好虚张声势:“看什么看,磨磨蹭蹭的!赶紧给我进去。”
  王老二一言不发,直接进了屋子。
  屋里已经点好了蜡烛,隐隐绰绰有些光彩。
  两个锦衣公子正坐在椅子上,面容英俊,身姿挺拔,一看就是大家出身。
  左边那位似乎格外眼熟,跟他记忆里的主家非常相似。
  王老二心里转过无数心思,突然忆起主家曾经说过:“要说也是缘分,我跟殿下虽不是一母同胞,上面隔了一辈,长得却是家中最像的。”
  思及此王老二浑身一震,不由自主挺直身躯,如过去一般行了一个军礼。
  左边那位定睛看他,突然微微一笑:“看来我们这一趟没有白跑。”
  右边那位更是温文,声音里都带着笑意:“那就恭喜你了。”
  “同喜同喜。”
  
  ☆、  第48章 既明
  
  听到他们这般说,王老二不知为何心中一松,他大约知道上面两位的身份,也知自己终于有机会能脱离这鬼地方了。
  荣景瑄见他态度恭敬,弯腰认真行着军礼,不由微微点头:“看你这样子,似乎是认出我了?”
  王老二扭头看了一眼张工头,把他看得转身跑了出去,这才回身行礼:“是的,两位大人,属下已经猜到了。”
  听他这么快便自称属下,荣景瑄十分满意,让他关好房门,直接问:“你是什么职位?”
  王老二一听,直接单膝跪地:“回大人,属下姓陆,名曰既明,是府中统领。”
  “哦?”谢明泽顿时来了兴趣,“那你应当是王叔手边第一干将了。”
  陆既明低下头去:“属下不敢当。”
  荣景瑄同谢明泽对视一眼,显然十分高兴:“起来回话吧。”
  “诺。”
  “当年王叔在洪都内留有三千旧部,如今大多身在何处?”
  其实他们在哪里荣景瑄都知道,只不过却要再问一问,要不然会让旁人起疑。
  陆既明站起身来,端端正正站在那里,身形挺拔有力,可头却微微低着,显得干练又谦逊。
  荣景瑄当然知道他是谁,慎王府有五千府兵保卫荣氏血脉,当年王叔带着其中两千人与守城军一起迎敌,大半都没有回来。
  这三千精锐,他却是没有动。
  尤其是陆既明,他是府兵统领,号令五千人,在大营中相当于左右将军衔。
  可他却窝在王府,甘心当一个一等统领。要知道这个跟左右将军衔差了三级。
  那时陆即明做了他手下的大将,闲聊时他才知道,因为王叔救过他的命,他便从此一心为王府效力,发誓一心效忠王爷。
  听了问话,陆既明立即回答:“当时王爷不让属下跟着出城,命令属下躲进北郊林场隐姓埋名……大部分兵士都在这里。”
  他说着,不由有些哽咽:“王爷一向和善仁慈,对待我们总是十分随和,他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跟随他的兵士死。他甚至没有告诉属下如何寻找王妃和小世子,只说以后各自生活,两不相干。”
  这确实是王叔的作风。
  荣景瑄叹了口气,虽然听过一次,还是觉得十分沉重。
  “王叔便是这样,你们都是大褚的忠臣,他不会让你们枉死。”
  陆既明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跪地痛哭:“王爷……”
  高高大大的汉子,哭起来的样子却那么可怜,荣景瑄不由跟着红了眼眶,却没有流出眼泪。
  谢明泽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王叔求仁得仁,已经安去,我们只有好好活下去,才是对王叔的最大回报。”
  陆既明哭了一会儿,跪地道:“因为我跟几个队长经常跟在王爷身边,所以大林场去不了,只得来了这里。剩下大部分兵士都藏在四大林场里,那时正是乱世,属下得以隐姓埋名活下来。”
  荣景瑄点了点头。
  他示意钟琦扶起他,然后郑重问:“你既然猜出我身份,那也应当知我目的。荣氏不应落寞如斯,大褚也不应断在此年。陆统领,我身边的左右将军位还空着,不知你是否愿意追随我?”
  虽然他目前自己就是左右将军,但那只是目前,等到广清安排妥当,他便直接立旗复起,光复大褚。
  陆既明见他这样郑重其事,不由有些激动,紧紧攥住拳头磕磕绊绊说:“主上愿意信任属下,是属下荣幸。属下不才,愿意为主上分忧解难。”
  荣景瑄站起身来,终于笑了。
  “好!”
  陆既明肯定愿意给他当将军,因为慎王爷死得何其冤枉,无论是陆既明还是荣景瑄,都想亲自替他报仇雪恨。
  既然事情已定,便不用再多说什么,荣景瑄直接吩咐他:“要带谁一起离开,任凭你定。”
  荣景瑄这句话,算是给了他全权信任。
  陆既明如今不过二十八岁,他二十三岁就凭借高超武艺当上统领,所有不服他的人都被他打趴下了,从此对他俯首称臣。
  他带领府兵四年,对每一个手下都很熟悉,由他来选人最合适不过。
  陆既明听了心中一喜,却问:“不知,以前并非府兵的可否带出?”
  荣景瑄深深看他一眼,依旧道:“我说了,任凭你定。”
  陆既明深吸口气,行了一个军礼退下了。
  一个合格的将军,要有最起码的判断能力,谁可以用,谁不可以用都要心中有数。
  而荣景瑄和谢明泽,就要把这些将军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这支队伍便可战无不胜。
  找到陆既明后,荣景瑄算是松了口气,把赎回士兵的事情交给陆既明和钟琦办,他跟谢明泽则穿得富贵锦绣,整天在商街里闲逛。
  用不了几天,整个洪都便知道有两个青年公子继承了家里大笔遗产,要回洪都定居。
  听说他们俩穿金戴银,出手阔绰,十足十的纨绔子弟做派。
  第三日晚上,荣景瑄带着谢明泽去了洪都最大的青楼红袖招。
  下午商量的时候谢明泽死活不肯去,还是荣景瑄用了点小手段让他红着脸点头答应了。
  他家阿泽什么都好,就是偶尔脸皮太薄,这点有待改进。
  其实谢明泽倒不是脸皮薄,他是从小在书香门第教养长大,对青楼这地方,总觉得有辱斯文。
  荣景瑄捏着他软软的耳垂,凑在他耳边轻声道:“什么有辱斯文,孟子曰食色性也,大家说得都是对的。”
  谢明泽辩不过他,只好同意去了。
  在去之前,荣景瑄还非拉着他换身衣服。
  谢明泽一贯喜欢穿书生长衫,行军时就是最简单的劲装。当年在永安的时候,他只有大典和礼节时才会换上世子服,那一身穿起来实在是端方漂亮。
  一身锦绣灰紫大礼服,一顶青玉莲花冠,腰上缀个双鲤玉佩,脚上踩一双踏云鞋,这是侯爵世子的从四品朝服。
  以前荣景瑄就觉得这身衣服没人比他穿着更好看,现在更是如此。
  虽然遗憾不能再穿,但找件锦绣华服还是十分轻松。
  于是,谢明泽就穿着一身浅青锦绣长衫跟着荣景瑄出了客栈。
  这件外衫也不知道他哪里找来的,上面五颜六色绣了一堆繁花,简直让他想要扯下来扔掉。
  你们都看不见我,都看不见我……谢明泽不停念叨着,转眼就被荣景瑄拉进红袖招。
  他们两个都年轻俊秀,一身锦衣华服,远远看上去好似世家公子。可近了看却发现他们那衣衫实在有些太过金光闪闪,显得不伦不类。
  红袖招的老鸨干了二十年,自问眼睛毒着呢,他看前面那个稍高点的正笑着拉后面那个,后面那个还一脸的不情愿,马上便知道是那种刚进城开眼界的地主家儿子。
  肯定是前面的想来,后面的不敢,这么别别扭扭,还是来了她这红袖招。
  既然来了,自然要弄够了钱才能放他们走。
  俩人刚一走近大门,那老鸨便“哎呀”一声笑着小跑过来:“呦,两位英俊的公子,头回来啊?”
  说实话,荣景瑄也是第一次来青楼,虽然一半为了正事,一半也是为了开开眼界。
  他跟谢明泽都快弱冠了,还从没见识过青楼,这像话吗?
  必然是不像话的。
  这老鸨脸上装不浓,画得恰到好处,虽然看起来上了年纪,但眉眼之间清秀艳丽,年轻时肯定是个美人。
  荣景瑄笑道:“正是,我带着表弟来城里玩,见见世面嘛。妈妈,找个你们这最会说话的姑娘来给小爷瞧瞧。”
  老鸨清脆“哎”了一声,偏过头去问谢明泽:“这位公子喜欢什么样的?咱们红袖招什么样的美娘子都有,保准您满意。”
  谢明泽被荣景瑄紧紧攥着手,他挣不开,又有点舍不得挣开,扭头见荣景瑄正认真盯着他,只好配合他演下去。
  “我……我随意……就好了,跟表哥一样吧……”他小声说着。
  荣景瑄拇指在他手臂内侧轻轻摩挲两下,显然是满意他的反应。
  这个人,真是爱闹。
  两个人很快便被老鸨请了进去,刚一进去老鸨就马上道:“哎呦不巧,楼上包间可能不太够了,两位喜欢什么样的?”
  荣景瑄笑笑,从袖中摸出五两银子:“我们喜欢这样的。”
  老鸨眼睛一亮,接过去就喊:“三楼紫云阁,月霞还不快出来迎客。”
  刚才看着她还挺正常的,怎么这一嗓子这么甜这么腻,谢明泽不由自主抖了抖,惹得荣景瑄闷声笑笑。
  那叫月霞的姑娘很快出现在栏杆边上,附身向下看:“哎呦两位郎君,忒是俊了。”
  谢明泽见她衣服还算穿得整齐,不由松了口气。
  好不容易上了楼,那月霞就领着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婢站在紫云阁的门口,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