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兄,你身材走形了-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行走活动,看似与常人无异,却只能靠着体内的蛊虫牵引。
“可是世上有一人,她却主动废去全部功力,当年她也如同你一样,全身没有一点内力,入镇宁,降妖魔,功至九重。世上除了贺白驹,没有人知道,这塔上会有何际遇?阿珉师弟啊,我只问你一句,你敢不敢?”
谢珉行缓缓闭了眼,他手里握着当年师父亲手交给他的知寒,在他孤绝又无望的少年生涯,他与知寒日日为伴,原本不足剑身的少年一点一点的长大,变成高大沉默的剑客,变成手中剑的主人,可是他忘不了,知寒客一无所有的时候,手上只有这样一把风雪铸就的剑。
他摩挲着剑身,轻声,“准备好了吗?”
人生又那么多的坎,生是一道坎,死是一道坎,困于心魔是一道坎,承认所爱也是一道坎,并不是每一次他都来得及问准备好了吗。
可是,现在他不再是很多年只有剑的孤独少年了。
有无法割舍的牵挂。
也有难以言说的爱恋。
暗无天日,风雪泥泞,终有尽头。
谢珉行转身走进塔门后,元卿忽然发现他身后的黑暗处还站着一个人。
他转身,竟是同枯。
元卿惊讶,很快又反应过来,敢情是同枯这老秃驴故意放水的,他觉得可笑。
“为什么?”
同枯望着那高耸的镇宁塔,叹了一口气,“为了给故友一个交代,也给我亲手锻造的知寒一个交代。”
“但是能不能出来,就看他自己造化了。”
第66章
138
元卿也知道进了镇宁塔能不能出来很大程度是要靠天命的; 他想这; 如果谢珉行真出来了,那就是他手中打磨好的利刃,如果他出不来了,他也给这把过早摧折的剑上三支清香。
也算是很厚道了。
说着; 就要转身离开。
同枯惊奇; “怎么你不等他出来吗?”
元卿摆摆手; 也不回头,他可不是他们家的那位裴公子,又怎么会在这里干耗功夫?城中局势动乱; 他需要尽早赶回去,可不能让那个人占了先机。
元卿估计的不错,洛京城中的局势越来越迷雾重重。
原先因为候潮剑派和蓟州徐家的命案; 城中本就聚集了大量了江湖子弟,江湖人血气热,草莽所集; 本就不安定; 加上最近又发生这样离奇的亡灵杀人的事。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亡灵所为,那些已经死去的前辈不得安息,从阴森幽暗的地底下重新回到地面上杀人了……怪力乱神; 却让人不得不信。
因此城中出现了很多“捕灵士”,他们多是意气风发刚入江湖不久的年轻人; 渴望着能够抓住从地府反魂的“亡灵”; 一举成名。
可是没有任何一人能够真的抓到传说中的“亡灵”。那些蛰伏在黑夜里的“亡灵”却是确实存在的; 只要那一只手中的线一牵,它们就会苏醒过来,冲锋陷阵,遇佛杀佛。
“捕灵士”前赴后继,屡禁不止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天子盟是第一个悬赏抓住“亡灵”的勇士的门派,然后是洛京城首屈一指的世家唐家,其他门派也纷纷效仿。
楚王孙被满城的“亡灵”吓得不敢出门,整天神神叨叨,到哪里都要带着十个高手,裴子浚哭笑不得,那这位金闪闪的掌门没有办法。
裴子浚自然不信世上有“亡灵”,他在等他父亲的回想,他要搞清楚“千军万魄”的来历。
裴门主没有回信,他接到了信的那一刻,就知道这封信出自谁手了。
他想,他苦心隐瞒了多年的秘密终于要以这种方式公之于众了,他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该……给自己爱的人一个交代。
当日,裴门主快马加鞭,赶赴洛京。
就在裴子浚苦等消息的时候,匍匐在黑暗中的“亡灵”终于钻出了地面,第一次站在青天白日之下。
那一刻,裴子浚就知道,江湖上的一场大战要正式拉开帷幕了。
和七年的诛魔大战一样。
那么相似,也那么不同。
他想,当年北邙山上苦战十二使一剑封神的冰雪少年去哪里了?他庆幸谢珉行不在这里,又因为不知他身在何处而仓皇不安,他好像越来越不能容忍他离他那么远。
他想与他并肩。
——从前他活在别人的话本里,以后只能活到他的心上。
139
那些“亡灵”在青天白日下,也不过是城中普通百姓的模样,甚至有老弱妇孺,可是,这些“亡灵”,会蓟州徐家的销魂掌,会梁千里的飞花浮叶脚,他们整齐划一,为了杀人而生。
这让在场的每一个武林中人都毛骨悚然,一个梁千里或许不算是顶尖高手,可是一百个?一千个呢?越来越多的这样拥有不同绝技的“亡灵”被制造出来,他们神出鬼末于大姐小巷,杀普通百姓,但是杀得更多的是武林中人。
幕后这只手的目标,似乎是一整个大晁武林,而谁最想要大晁武林覆灭,不言而喻。
“这些阴森森带着邪气的东西,一看就是魔教之物。”
“听说有人在洛京城中见过元卿呢……”
“诛魔大战已经七年了,魔教终于还是卷土重来了……”
起初只是私下流传的谣言,到了那些横尸附近不断有喜头鹊出没,坐实了幕后主谋,唐振翎以爱子唐丰惨死的名义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接着是候潮剑派,风雨寺,南无观……连一向缩头缩脑的天子盟楚王孙也站了出来。
唐不弃红着眼睛,只是沉默的看着喧嚣高昂的声音此起彼伏,他年纪尚小,却始终不愿意上台站到唐振翎身边去,他不想做那个人人同情的受害人。
他要站到人群中去,用自己的力量,报仇雪恨,或者战死。
七年前的诛魔大会又一次重演,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了谢珉行和唐三小姐。
誓师大会一直持续到晚上,这一夜,师兄弟之争,门派之争都不重要了,大晁江湖是一盘散沙,也可以是一堵墙。
唐不弃还是不愿意跟唐振翎回唐家,索性就提早在大会上溜到了后花园,他想去看看弟弟。
夏日露水浓重,他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少年,在树丛中走了一段,忽然看见凉亭上有两个人。
月光将一人暴露在明处,一人隐藏在黑暗中。
唐不弃马上认出了其中一个是唐振翎。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看见那个阴影处的人举起右手,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头!
那人忽然朝着他的方向转过来,那一张日日都要见到的面孔在月光下惨白阴森,宛如修罗。
唐不不知何时已经跪在地上,接触到地面一片冰冷潮湿,他的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如同每一脚都踩在他心口上,扑通扑通——他终于抬头,这一次,他终于看清楚那个只有三个手指头的人。
是他阿爹毫不设防带回潇湘里的叔叔。
也是和他祖父在书房密谋的人。
这一次,他没有带面具。
他笑了,和平日的姿态完全不同。
他说,“唐门主,看来你孙子不乖啊……”
第67章
140
暴露在日光下的“亡灵”越来越多; 整个洛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恐慌,普通的百姓家门紧闭; 囤积粮食; 虽不是冬日,却是人生中难以跨过的寒潮。
他们怕自己会突然死去。
也怕自己忽然变成“亡灵”。
他们一日一日的捱着日子; 期盼着朝廷的援军到来; 可是奇怪的是,朝廷的援军始终没有来; 那高耸紧闭的城门从来没有打开过。
除了封城锁城; 朝廷没有任何作为。
直到人们发现城中的守卫; 甚至看守城门的士兵越来越少,在不断的撤离这座死城时,他们才彻底醒悟,从“亡灵”蔓延的一开始,朝廷就打算放弃了他们。
他们的朝廷从没有打算来救他们。
大晁有九州十六郡; 而洛京只是地图上的沧海一粟。
可是还好; 白日下还有持刀剑厮杀的草莽英雄,那些活在江湖传说中的英雄或者侠客,如今拿刀剑的手,是在保护他们。
他们击杀“亡灵”,可是原本“亡灵”也曾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无辜的人,死后也是一具普普通通的尸体; 喜头鹊在尸体上徘徊不去; 鸣啼尖锐又刺耳; 却盖不住同样凄厉的这些死者的亲人的嚎哭。
时近黄昏,喜头鹊终于接而来三的散去,可是,令人惊讶的是,鸟儿徘徊了一阵,都往着城郊护国寺的后山而去。
他们纷纷抬起了头,红着眼,不约而同的往着护国寺赶去。
浩浩汤汤,不知停歇,好像一场漫长又短暂的生死旅程。
因为赶路的心太焦躁,连撞到了青花衣裳的绣娘也不知晓。
柳诗送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尘土,问赶路匆匆的人,“这位小哥,你们是往哪里去呀?”那人答道,“我们可算是发现魔教的老巢了,这不,大伙儿赶过去剿灭这群魔头呢!大战一触即发,姑娘,你快找个地方躲起来。”
那赶路的年轻人脸上带着兴奋,和所以初出江湖的侠客一样,好像知道自己即将去做一件极正义的事,完全顾不上想前面的龙潭虎穴。
柳诗送淡淡的笑了下,“哦,祝你好运。”
那年轻人得了佳人的祝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红着脸走了,他们都一样啊,似乎就是有这样志高意满,前仆后继的少年们,才有满满当当的江湖。
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青花斗笠的绣娘,逆着人流的方向消失在人群中,她虽然只有一颗红眼兔子一样小的胆,却不能躲起来——她亦有她非做不可之事。
裴子浚奔走在洛京街头,寻找已经不见了一天一夜的徒儿。
似乎除了他,没有人发现唐不弃不见了,甚至唐振翎也非常不着急,说着小孩子贪玩,说不定躲在什么地方玩得乐不思蜀呢。
可是裴子浚觉得不对,他平日里虽然喜欢挤兑这个喜欢赖在谢珉行面前亮得可恨的徒弟,可是他知道唐不弃很懂事,不会这样不打招呼,况且外面“亡灵”横行,唐振翎怎么能这么放心让自己的孙子这么乱跑。
除非……除非他其实是知道唐不弃的下落的,才会这么有恃无恐。
裴子浚苦寻无果,站在城门口茫茫然发了一会儿愣,忽然看见城门上站在一刑三娘和刑刃,他一跃而上,刑三娘回头来,说,“我在等你父亲。”
裴子浚不知道刑三娘从哪里知道今天他父亲会来,可还是静静的陪他母亲等到了黄昏。
天光将暮,他的父亲果然来了 ,裴道修其实不年轻了,两鬓沾了霜白,刑三娘也是,可是倒映在他瞳孔里的刑三娘,永远是当年那个扛着大刀说着一诺千金的小姑娘。
永垂不朽。
世上有些人说一个谎,似乎就是为了等待坦诚的那一刻。他冲着自己的妻子笑了笑,终于决定坦诚,“三娘,我骗了你,现在坦白,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
裴道修错愕了一会儿,却听刑三娘轻笑起来,“我进了你家的门,你还想赶我走?”
时隔三十多年,连自己的儿女都有了自己的情爱纠缠,他们终于释怀,其实再明显不过,磕磕绊绊半辈子,每一次的抉择都是那一个人,又岂是一个谎言能够维系的。
三十年的风雪都捱过来了,这个迂腐鬼却来问后不后悔?
裴道修也跟着笑了起来,“不敢不敢。”
141
裴子浚终于听到了方家故事的另外一半,这个故事里,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可信的,除了方家大哥为爱妻千里求画。
裴道修篡改了方家大哥留在铁皮匣子里的血书。
“他留的字,是‘我之肝血,饲以幼虫,千里相送,聊以慰藉’”裴门主停顿了一下,“接下来的故事,就让他来告诉你们吧。”
这时众人才发现,他后面跟着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厮。
可是刑刃知道不是的,那个人千颜千面,却从不愿意的袒露自己的本来面目,都是因为他小时候他说了一句,“面容昳丽,不好看。”
从此少年愿意披千般皮相,却不愿意用真容面对他,他呼吸一滞,连口舌也变得笨拙起来,“慕容……慕容狐。”
慕容狐瞥了刑刃一眼,就再也没有看他,反而平静讲起了那个故事。
西南方氏本是制蛊世家,那一年方氏长子得到一本奇书,从此沉迷其中,做梦都想要炼成里面能让人长生的蛊虫,他隐居西北高原,对家人谎称闭关修炼,其实是在炼制蛊虫。
他隐居五年,炼成了许多奇奇怪怪的蛊虫,可是书中记载的长生蛊,一无所获。他自知平生沉迷蛊术,说不准将来也会葬身于此,就和自己的一位好友约定,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是否还在人世,如果有一日不在了,就把他的残骸送回西南老家,也算是给亲人一个交代。
“那个好友就是慕容狐。”少年目光流转,“准确的说,是上一个慕容狐。”
慕容狐来看过他五次,到第六次他站在静悄悄的山洞前,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他已经不在了吧。”
慕容狐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替好友敛葬尸体的时候,才发现,哪里有什么尸体,都已经被蛊虫啃噬干净了,只剩下面无全非的半颗心,上面蠕动着一条貌不惊人的虫子。
他是一个炼蛊奇才,生来似乎就是为了炼蛊而生,最后又葬身蛊虫肚腹,也算是得偿所愿。
于是他便收敛了他剩下半颗心,装在一个铁匣子,又将他早就写好的家书放进去,托早就付了定金的镖队,将他的家信带回家去。
“所以,才会有下面的故事。”
“归家之路遥遥,到了西安方家的时候,铁匣子里那半颗残心和家书早就被蛊虫啃噬干净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密封完好的匣子,最后却空空如也。”
裴子浚沉默了许久,道,“后来那虫子附了方大嫂的身体?”
“不错不错。”慕容狐笑道,“外甥真是聪明绝顶。”
裴子浚顾不得慕容狐口头上占他的便宜,“‘千军万魄’迷惑心智,怪不得她会大开杀戒……”
许久没有开口的刑刃忽然开口,“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慕容狐没有看刑刃,轻描淡写的道,“那个慕容狐曾经把我扔在方术士的蛊虫窟三个月……除了对付蛊虫,穷极无聊,只好看些他留下的日志消遣消遣……”
刑刃看着慕容狐玩世不恭毫不在意的模样,心如刀绞,他曾经亲手收回给予这个少年的全部温存,给的时候只是一饭一粥,可收回时却比不曾拥有的时候更加难当。
他把他养成了畏惧黑暗的鸟儿,却又亲手放回黑暗中。
“你……”那时害怕吗?
刑刃想问却怎么也问不出口,只好苦笑。
“可是现在城中的‘亡灵’们又是谁炼就的?”裴子浚又问。
“当时方家命案时,有一个人逃出升天,一直活到了现在……不错,真是那方氏大嫂的儿子。”
“我也不知道他是靠什么方法逃走了?是不是方大嫂被爱子唤醒良知,已经不得而知了。”
“后来,这个孩子被当时正在逃亡的姚千机收为徒弟。”
“他现在的名字,叫做方浮。”
第68章
142
“方浮?”
裴子浚静静念出了这个名字; 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第一次是元卿口中听说的; 那个在百草堂阁楼上炼蛊的人,那个把他们关在囚笼中的人; 那个面容憔悴似乎马上就要老死的人。
这个站在背光面的人; 离他们那么远,又离他们那么近。
日暮时分,百鸟归巢。
站在城门上望去,整个洛京城尽收眼底。
这座曾经杏花吹满头满城红袖招的城池,这刻却沉寂如斯; 夜又要来了,整座城即将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看; 那是什么!”
顺着声音望去; 护国寺的后山上已经蔓延起滔天火势; 山上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还有城中的义士在不断往那么赶去,他们以为自己是去除魔扬名,其实是去赴一场死约。
“似乎有人在故意把所有人引导护国寺的后山去。”
“不好; 他们都聚集在一起太危险了; 稍微一把火就可以一网打尽。”
想到了这里; 心中越发可怖起来,这只手的目的是什么?他似乎在对付大晁武林; 又似乎也想向魔教捅捅刀子; 江湖间无非是武冠天下; 庙堂间无非是皇图霸业,可是他呢,不想称霸,也不想要武冠,他似乎什么也不想要……
“他只是想要摧毁。”慕容狐说。
“他享受摧毁的快感。”
“我小时候跟随慕容狐时,曾经跟方浮待过一段时间,方浮这个人,怎么说呢,有很严重的人格缺陷。他对于痛觉和七欲都很迟钝,他不把人命当一回事,也不爱任何人,包括他的母亲。”
“他比他父亲还要极端,他同样痴迷炼蛊,任何人都可以是他的试验品。你看这漫天烽烟,在那个人的眼中,恐怕也只是一场游戏。”
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震慑到了,一山难容二虎,元卿掌权后,青羊教势必容不下他,可是这样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怎么能在这江湖中隐秘十年之久?
他,也在洛京城中吗?
等他们一群人赶到镇宁塔下时,以唐家和天子盟为首,义愤填膺的江湖侠士已经将魔教中人困于塔下,魔教虽然高手众多,但是终究寡不敌众,元卿坐在轮椅上,眯着眼笑,“各位侠士忠心护主,不愧是朝廷的好忠犬,今天我元某算是长见识了。”
“魔头,你说什么!”人群中有人义愤填膺。
江湖人行事洒脱,最恨被认作朝廷走狗。
“我说什么,你们倒是可以问问你们爱戴的唐家主和楚掌门。”元卿笑了,明明是阶下囚,却还敢嗤笑他们愚蒙,他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唐楚二人,等待这德高望重的领袖解释这一切。
镇宁塔前静得可怕,无数双眼睛还在等待着唐振翎的解释,可是年轻的侠客们却不知道,他们永远都等不到了。
不知过了许久,唐家主终于开口了,“效忠朝廷,有什么不好?”
“各位英雄好汉,如今我大晁国富民强,可是江湖中草莽流寇作乱,危害社稷,上亲下圣旨一网打尽,各位都是识时务的,站到老夫这边来,朝廷必有重赏,到时候加官进爵,不比做草莽流寇胜百倍?”
等所有人回过神来,已经被团团围住,水泄不通,他们方才明白,这不是诛魔大会,诛的是所有人,这些年江湖日益壮大,朝廷早就容不得了,他们要的是鹬蚌相争,要是是同归于尽。
镇宁塔,镇的是魑魅魍魉。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朝廷眼中,也是魑魅魍魉。
143
草木断裂的声音噼里啪啦,将这半天空映成血色,死寂中的僵持还在继续,明明跨一步就能高官厚禄,可是始终没有人,走向那刀线相逼的朝廷鹰爪中。
裴子浚对于唐振翎投诚朝廷魔教并不意外,可是楚王孙为什么也会?他是那样洒脱又胆小的人,为什么还要趟这一趟浑水?忽然,他脑海里闪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那个金光闪闪的锦袍青年被弓箭手拥簇着,弯着嘴角,似笑非笑,和之前畏畏缩缩的姿态全然不同。
他不是楚王孙!从他们重逢时,他就不是那个输了比赛拉着他吃叫花鸡的楚王孙。
那他是谁呢?
他的目光忽然注意到他套着金护甲的手指,其实带护甲对于写字和平日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摘下那副护甲,除非他不能摘下护甲——他没有手指。
只有三个手指的人,杀死唐丰的人,百草堂行将就木的老者,需要吸血来维护容貌……所有的线索都汇聚到了一起。
方浮!
裴子浚震惊的看向“楚王孙”,“楚王孙”也在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裴子浚许久才恢复镇定,问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楚王孙已经不在了吧?”
“楚王孙”笑了笑,“那个绣花枕头吗?白顶着这样好看的一张脸,却是个怂包,临死了不关心门派,也不关心家族,只想再吃好一顿。不过他这张脸我实在喜欢,不枉我削骨磨皮,花了十年,才有这副模样。”
裴子浚恸然,他和楚王孙在镇宁塔下相识,却又是在这里听闻他的噩耗。
他如今才知道,他和与那个请他吃鸡的少年,从未相逢。
“你错了,楚王孙虽怯,却不怂,他只是比任何人都豁达。”
他笑笑,不置可否。
裴子浚又道,“那么,阁下能否将我的不肖徒儿唐不弃还给我?”
方浮忽然高深莫测的笑了笑,“那崽子太闹腾,我就替唐家主稍微教训了一下,你看见镇宁塔的塔顶了吗?我罚他在那里默写剑谱,写不完,不许下来。”
裴子浚仰头望去,冲天的高塔尖似乎真的绑着一个孩子。
唐不弃?
可危楼百尺,一个凡人,武功再高,也不可能凌空上去,须有人做人梯。刑刃道,“阿浚,我来助你。”
裴子浚点点头,正想着上去救人。
忽然,塔顶上似乎又多了一个黑鸦鸦的人,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似乎是凭空而来,又或者是从云里冒出来的,他解了塔顶小孩的绳索,将他裹挟在怀里,然后,纵身跃下。
所有仇视着的目光,对峙着的目光,警惕着的目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