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芳菲意-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听来像是一直在侯着他似的。
薛存芳不过说了一句话,又在门口为他留了门,聂徵的心情已是一片豁然。
“听闻你染了病,是在丽泽宫里受了寒?”
薛存芳不答反问:“这灯是送给我的?”
聂徵将东西递了过去。
“小七而今可算懂事了。”薛存芳揶揄道,接过灯左右观视,这走马灯制作得精巧,灯壁上画的是《莺莺传》,张生逾墙与莺莺私会的那一幕。点燃了灯芯,轮轴在热气之下徐徐转动起来,画上的纸人儿仿佛活过来了一般,光影变换,人影穿梭,张生纵身从墙上轻巧地翻越了过去。
那光影流转在薛存芳眸底,如金箔碎玉。
走马灯转动了一轮,不过须臾,室内一片宁谧,仿佛被挤压为弹指一瞬,又仿佛被拉长至蜉蝣一生。
聂徵再问了一遍:“你可是病了?”
薛存芳睨了他一眼,轻哂道:“呆子。”
他歪倒在塌上撑住自己的脑袋,朝他勾了勾手指,“我到底有没有病,你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聂徵蹙紧了眉,冷眼瞧他这副孟浪形态,觉得这人好生祸殃。
而他顶着一脸警醒的神色,却直勾勾地朝对方迎了上去。
薛存芳热情地挽住他的脖颈,柔软湿润的唇舌贴上来,如春风化雨,无声无息地叫聂徵松懈了眉眼,又仿如溺入深海,渐露出耽溺痴迷之色。
室内一时只剩下轻微而暧昧的水泽之声,走马灯下一室流光漫涌,唯独一双人影映在黛紫色的床幔上,凝定不动。
待二人呼吸平缓下来,薛存芳方才说明缘由,年底诸事繁忙,人情繁琐,他纵是没病,这几日门户大敞接待下来,只怕也得生生累出病来,索性闭门塞听,躲个清静。
“那你为何对我留了门?”聂徵凑近一分,轻揽住他的腰肢。
薛存芳调笑道:“不是怕你见不到我,思之如狂吗?”
“我不是客?”他又逼近了一分。
“你当然不是。”薛存芳抬起眼睫看他,伸出一根如玉的手指,轻点在他的唇珠上。
“你是我的入幕之宾。”
第19章 故人
薛存芳说出这话后,回头就放了第二个人进中山侯府。
这人聂徵是知道的,只因对方事先来拜访了他。
皇帝仁悯,数年来边关无异动,诸关卡要道把守得铁桶一般滴水不漏,这些年便开恩给了边关将士节假,但凡交年,少数将士可归乡访亲。不过边关还得留着大头,每年的名额自然是有限的。
聂徵拿住手里这封拜帖,盯着上面的落款看了片刻,没记错的话,这人已有五年不曾归京了——
晏平澜。安南都虞侯。同时是上护军晏孟春之孙。
要论起来,晏家是十成十的寒门出生,晏孟春一介布衣,拼着在边疆搏杀数十年,挥洒一腔热血,砍杀下的人头能堆满半个大散关,惊动关内关外,方得元帝赐勋十转,亲封上护军,一朝云泥变。
晏孟春统驭有数,麾下无不是精兵强将,又教养出晏家满门武将,骁勇善战,立下了累累战功。
晏氏家训有言:晏家子孙不蒙祖荫,无功不得受禄。男儿一旦成年就得被丢进行伍间磋磨,从最底层的伙头兵做起,能否熬出头端看个人本事。
聂徵对此大为叹服,还记得晏平澜曾是个如薛存芳一般的浪荡子弟,二人自幼相识,臭味相投,终日凑做一堆斗鸡走狗,不学无术。然一朝行了冠礼后,晏平澜就被毫不容情地发配到了边关去,没料到此子往日藏拙,不曾显山露水,却身怀不凡武艺,一入边关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昔日的锦衣纨绔摇身一变,成了其后在边疆颇得几分威名的“晏小将军”。
晏平澜平素与他鲜少往来,不知此次回京怎会上赶着登门拜见?
聂徵请人入府,对方做全了礼数,与他一番寒暄客套,不过交浅言浅,只在收尾时忽然问了一句。
“听闻中山侯近来身体欠安,殿下可知如何了?”
聂徵闻言微怔,抬眼看过去,方才正眼打量起这位晏氏公子。
这一看之下,倒被他看出了点其他意思。
晏平澜——生得很好看。
如没有记错,这人恰巧和他同年,赴边已近五年了,数年边关风霜未见如何消磨晏平澜,除了周身平添英武悍勇之气,肤色被晒为一种匀净而健康的深色……眼下这人卸除银甲,身着便服的样子,一晃眼看来和昔年的锦衣公子别无二致,仍是修眉凤眼,顾盼神飞。
……薛存芳身边自是不缺美人的。
聂徵不动声色地答道:“中山侯如何,晏虞侯过府探视即知。”
心下不免疑窦丛生,这晏平澜为薛存芳旧友,五年前离京之时,齐王与中山侯尚且势同水火,缘何五年后这人一回来,就找上自己探问薛存芳之事?
夜间再上侯府时,聂徵便将此事告知了薛存芳。
薛存芳闻言大喜,“什么,平澜回来了?”
这声“平澜”叫得好不亲热。
又主动说起:“许是门房看守得太严,他没能钻进来,只得去殿下面前投石问路。”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
聂徵盯住薛存芳深深看了一眼,忽而问道:“晏小公子年近而立,家世丰厚,仕进有道,却不曾娶亲,不曾纳妾,无一儿半女,至今茕茕一人,这是为何?”
“这……”薛存芳犹疑道,“他赴边之后,天南地北的,我与他交从甚少,却是不知。”
聂徵道:“侯爷可知,京城里有一个传闻,说是晏小公子……乃为分桃断袖。”
薛存芳目光闪烁一瞬,却抬高了声量义正辞严道:“无稽之谈!”
聂徵反问道:“他曾带你一起去南风馆,也是无稽之谈?”
薛存芳愣怔片刻,不做分辨,“这……你从何得知?”
聂徵淡淡道:“今日见他,忽而想起来了。”
“你的记性可真好。”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倒比他本人记得更清。
“你们当年做下的荒唐事,自己不记得,自有旁人来帮你们记账。”小侯爷和晏小公子今日去了哪家瓦肆、去了哪间花楼……隔日总有好事之徒特意传到他和皇兄耳中。
“所以晏小公子多年来不曾婚配,是这个原因,还是……”聂徵若有所思,收了话音不再言语。
“你怎对他的终身大事如此关心?”薛存芳奇道,暗暗腹诽:晏平澜找上聂徵,真是莫名其妙。惹得聂徵平白在意起晏平澜私德,真是好没道理。
“你最好指望……”聂徵含义不明地说了一句,“不是另一个原由。”
翌日晏平澜亲往中山侯府,送呈拜帖,薛存芳早有准备,侯在大厅里迎客,允了人入内,还没等他对暌违已久的老友挂出发自内心的热切笑容,只见那人大步流星地踏入室内,激动地高喊一声:“存芳!”
说着扑过来一把揽住他,还不等薛存芳的手拍上他的肩头,顿感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腾空而起,晏平澜竟是揽着他将他直接抱了起来!
薛存芳大惊失色,左右都还有下人侍奉着,深感面上无光,斥责道:“你这是做什么!快放我下来。”
晏平澜毫不介怀,朗声大笑,将他轻松放下,贴在耳畔说了一句:“瘦了。”
薛存芳由此忆及年少时的往事,在晏平澜有一段没他高、没他壮的年岁里,他往往见面总要抱一抱晏平澜,来估摸这人近来的斤两和身材。
如此想来倒不怎么气了,只瞪着眼呵斥了一句:“小孩子脾气!”
却不知晏平澜见了他这副横眉怒目的样子,只觉有说不出的生动,鲜活如昨,他心潮翻涌,眼眶竟为之一热。
“存芳,我好想你。”
那人毫不知他满腔沛然真情,闻言只是磊落而明朗地笑了,笑如清风霁月,飞彩凝辉。
“平澜,回来了就好。”
第20章 不宁
聂徵不知:晏平澜在中山侯府上留宿了一晚,和晏平澜带着薛存芳又一起上了南风馆,这两桩算来哪一个更惹人恼恨?
昨夜薛存芳特意命人送来一张信笺,只言家中有事,今夜不必烦劳他过府探视了。对方还记得知会他一声,算是有心了?聂徵冷嗤一声,拢紧了五指,将孱薄的信笺一点点碾碎了。情知还能是什么事儿?中山侯府上这会儿只怕正忙着招呼他那位久别重逢的竹马。
待第二日上朝之时,他有意比往常慢了一刻,到了大庆门外,正好看到不远处宫道上并辔而来的身影,那二人言笑晏晏,有着说不出的亲近。哪怕是数年来陪伴在薛存芳身侧最久、离他最近的孟云钊也不能与之比拟。薛存芳对孟云钊更多的是纵容,明明应当是对方照顾他,他却反过来待之如幼弟。
聂徵的面色一点点沉下来,如浸入了一片深潭,森冷而沉郁。
在二人走近之前,他越过大庆门,径直拂袖而去。
薛存芳若有所感,抬眼看去时,只隐隐瞥见一抹绯红的衣袂从门前一闪而过。
至于上南风馆,是晏平澜诉苦五年来不曾踏足烟花地风流快活,此次难得回来,不管怎么说都要旧地重游,找上几个老相好,伴着红袖添香,好好和薛存芳喝上个三千场。
薛存芳对他的话是半个字都不信,这人说得自己五年来仿佛成了个茹素的老僧一般。
“你们那大营里只怕连只母蚊子都没有,想来私底下分桃断袖之辈不在少数,你是晏家人,是安南都虞侯,又生得这般……不俗,应当很招人疼才是。”薛存芳打趣道。
“那些成天操练得一身酸臭的大老粗有什么趣味?”晏平澜没什么好气地白他一眼,转而涎着脸凑上来笑道,“我还是喜欢京城里的……毕竟有大昭第一美男子在。”
犹记得晏平澜十六岁时对他开诚布公,坦白自己不同于常人之处。当时年方十八的薛存芳虽初涉风月,但资浅齿少,尚存几分纯良懵懂,很是被自幼相熟的竹马做出的这番惊人之语吓了一跳。
“你喜爱男子,不也可以去喜爱女子?”
“我对女子……不行。”
“你是晏将军的孙子。”
“我又不是晏将军唯一的孙子。”
“你爹只怕会打死你。”
“他打不过我。”
“你这是犯了孝义。”
“祖父明白,父亲不懂,晏家并不需要总是一成不变的尽出些规矩人。”
薛存芳便只道:“你都想明白了就好。”
晏平澜偷偷来觑他,“你想明白没有?”
“你我十数年的交情,我若因你喜爱男子而不再与你做兄弟,只怕是我心中有鬼。”
晏平澜仰天大笑。
等到晏平澜十八岁的时候,知好色则慕少艾,非得扯着薛存芳一道上南风馆,说是头一遭去,需得有个人陪着壮胆。
薛存芳原本的名声便招摇得如满城风絮,如此一来,不日又多了条惊世骇俗的“男女不忌”。
晏平澜回府后被他爹满府追着打,又勒令他此后不许再与薛存芳这等锦衣纨绔来往,晏平澜为好友鸣冤,扯开了嗓门嚷嚷道:“你以为是中山侯带坏了我?是我带坏了中山侯才是!”
“中山侯若是断袖,我还上什么南风馆!莫说袖子,便是裤子都为他断尽了。”
气得他爹险些当场厥过去。
忆及旧事,薛存芳感念当年满城的人众口铄金,唯得晏平澜一人,虽为罪魁祸首,却舍得被他爹打坏板子也要为他辩白,于是今次也不再推拒,随他去了。
晏平澜虽天性好此道,却不喜娈童之流,他五年前在楼里相好的都是年近加冠的少年,而今个个出落成了长身如玉的美青年,虽举止间难免沾染几分脂粉气,然他们熟知晏平澜秉性,并无矫揉造作,倒显出几分落落的仪态来。
纵然这几人个个是面若好女,傅粉何郎,薛存芳仍是摆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只坐在对面自斟自饮,忽而觉得眼前这一幕似曾相识,不禁泄露出些微笑意。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晏平澜眯起眼乜他,忽道:“五年了,你于此道,还是不善?”
薛存芳反而觉得奇怪,“五年前不善,为什么而今要‘善’?”
他当年来南风馆那几次,并非每一次都是为了给晏平澜作陪,并非不曾因好奇和一时心血来潮尝试过,不过乍一感不适,就浅尝辄止了。
“听闻近来你与七郎走得极近……”
薛存芳一怔,意识到晏平澜言下指的是聂徵。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这人一回来便找上了聂徵,再不来问自己,他倒是要觉得事出反常了。
又反问道:“七郎身份显贵,我与他交好,不好吗?”
“若是寻常交好……”晏平澜意味深长道,“自然是好。”
“自然是寻常交好。”
“当真?”晏平澜眨了一下眼睛。
薛存芳面不改色道:“比真金还真。”
晏平澜舒展唇角一笑,“那便好极了。”
掉转头聂徵就用行动掴了薛存芳的脸。
第二天,这间南风馆就被查封了。
晏平澜为此亲自找上门来,二人相对而坐,他不说话,只用一种如怨如诉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薛存芳。
直看得薛存芳身上发毛。
“怎么了?”
晏平澜幽幽地叹一口气:“我没想到,而今你竟连我也骗了。”
第21章 落花
原来今日晌午,青天白日的,勾栏瓦肆根本不曾开门营业,昨夜他们去的南风馆却叫人破门而入,说是核查出此地存乱法勾当,一群人雷厉风行地将小楼查封了。如此蛮横行径,却没人敢吭一声,只因来人为左右街使。
左右金吾卫的人……薛存芳一点就通。
左右金吾卫负责宫中和京城的昼夜巡警,下属左右街使则负责京城内各大街道的巡视任务。宫里的那支金吾卫是天子亲卫,自然尽归于一人之手。京城里的这支金吾卫,实权则落在齐王手里,所以说齐王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是惨淡劳苦的“能者多劳”,也无怪齐王虽不曾眼见,却能得知他的那么多事儿,一桩桩,一件件的……只怕不止是他,这在大街上游走的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薛存芳仍是淡然道:“许是当真查出了什么出格的?”
晏平澜冷笑一声,目光变得冷锐如刀,直直横刀向他,“你和我装什么傻?”
“我才要问你,”薛存芳不躲不闪对上他的目光,“有话不妨直说,何必故意百般试探?你这次回来,一直阴阳怪气的。”
晏平澜的神色登时不自然起来,那份冷意一下子散了,扭过头轻咳了一声。
静默了少顷,他开口说道:“我前日里一回来,就来到了你府外。”
“你那门房换了人,竟不认得我,这一下陡然叫我生出一种不真切的时移世易之感,五年了,存芳,你独自个儿困顿在这虎狼之地,不知一切可安好?”
“我不想走,呆在对面的巷子里观望你这侯府大门。”
“然后我看到他来了……”
“你的门房竟认得他,竟放了他进去。”
“他戌时三刻来的,一直到亥时七刻才走。”
“你却说,你们只是寻常交好?”
薛存芳缄口不言。
晏平澜见他如此,神色罕见地流露出几分仓惶,忙道:“存芳,我……并不是想管教你什么,要你听从什么……你大可肆意风流,做你喜欢的事儿,只是……这个人,不行。”
所以,晏平澜一回来就去拜见聂徵,又扯着他上南风馆,这人不单单是为了试探他……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竟也敢大喇喇跑去聂徵面前探底。
薛存芳不由为之展颜,笑容极浅,却温柔旖旎,伸手去握了一下晏平澜搁在茶几上的手。
晏平澜的小指微微蜷动了一瞬,抬头来看他。
“我明白。”
“除了祖母,你是这世上待我最好的了。 ”
只是……晏平澜试探出的聂徵的这番反应,着实叫薛存芳感到困扰。
因为这份困扰,又因晏平澜这番推心置腹的言语,近段时日内他本不想、也不该再见聂徵,却念及那小楼此番受他连累,平白遭受无妄之灾,那些娇弱无依的少年,那些瑰姿艳逸的青年,岂不一朝潦散为沧海浮萍?
于是薛存芳还是去了趟齐王府。
后日便是除夕,朝廷统一放了休沐,南书房的孩子也被放还回来,他在府内撞上聂玧,大为惊喜,一把揽住朝他扑来的小粉团子。
“阿玧瘦了。”轻轻捏了一把聂玧的脸,他蹙起眉道,“可是读书太苦?”
“嗯!”聂玧苦着脸重重点头,亲昵地往他脸上蹭了蹭,“要小伯父带我去吃好吃的!”
薛存芳满口应下。
聂玧牵着他一路往聂徵的书房,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的都是他们几个在南书房里读书的趣事儿。叫薛存芳有几分意外的是,他那名义上的儿子、实际上的侄儿,薛黎一贯表露得内敛沉静,在聂玧口中倒也生出许多孩童的娇憨和生动。他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些故事的细枝末节似曾相识,将他拉回了十多年前的南书房……岁月荏苒变迁,历史却在循环往复。
“我爹爹……读书时是个什么样子?”聂玧忽而问道。
对于当年的聂徵,薛存芳本装了一肚子腹诽:装相、焉儿坏、面善心恶……沉吟片刻后只说:“你爹爹,最是个安静的性子,惯常喜欢一个人躲在一些叫人找不到的犄角旮旯。”
“你可看到南书房东面的老墙后有一株碧桃树?他犯春困,一个人躲在树下睡觉,有一次睡过了头,还是我去把他逮出来的。”
还有一次,他在树上晒太阳浅眠,也不知那人是何时来的,一声不吭地在树下睡着了,倒叫薛存芳落得个不上不下的局促局面,还得顾虑着下树惊扰了对方。他灵机一动,在树上摇来晃去,摇动得满树落花如雪落,拂了树下的人一身还满。
聂徵是睡熟了,整个人险要被落花埋过一层,方才醒转过来,花瓣从他身上簌簌跌落,他呆呆地半坐在原地,打了个清亮的喷嚏。
不知不觉就到了书房外,门一推开,薛存芳从回忆中被惊动,仿佛经年的尘埃扑面而来,尘埃落定,他抬首看去,已近而立之年的齐王聂徵端坐于书案之后,正静静地望着他,这一眼似是已看了许久,神色高深莫测。
第22章 乱心
气氛不对……
薛存芳在聂徵的书房里落座后,不出一刻就敏锐地察觉到了。
对方摆出的并不是一副会好好与他交谈的姿态,只怕是对他的来意心知肚明了。那些原本准备好的套话和铺陈此刻俨然成了多余的赘述,若是换了单刀直入,与这时的聂徵直接对峙,又怕不得不揭开一层纱去直面一个问题——聂徵为什么这么做?
这便是薛存芳感到困扰之所在……看聂徵眼下的神态,似乎还深陷在恼怒之中,不曾深究过这个问题,倘若能避重就轻,自然再好不过。
于是他开口直接说到了“晏平澜”身上:“殿下也知,我与晏家小公子相识多年,交情匪浅,晏将军治家甚严,哪怕平澜为最小的嫡孙,颇得殊宠,自幼疼爱有加,五年来也不曾通融让他归过一次家,难得他此次回来……却不想因我,平白扫了他的兴。”
相识多年……交情匪浅……聂徵细细咀嚼了一番这几个字眼,不怒反笑,“扫兴?中山侯的意思,是说我扫了你们二位的好兴致了。”
薛存芳立时站起身,双手往前伸,左手板正地覆于右手之上,一面将腰向下伏出一个微小的弧度,“小侯不敢。”
眼见对方这副姿态,聂徵惊疑不定地望着他,一点点拧紧了眉头,直到眉心中浮现出一道足够深刻的刻痕,他才意识到:薛存芳竟是真的在向他求情?
他本以为,对方今日上门必然是为了兴师问罪,必然会不管不顾地质问和呵斥于他,可……绝无仅有的,薛存芳竟对他躬身行礼,还对他说了软话?
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晏平澜?
“何况……”薛存芳又道,“左右街使耳聪目明,应当知悉,当夜我与晏平澜并不曾在那小楼里留宿。”更甚……楼里的人连他的衣角都没沾上这事,聂徵应当也是知道的。
这句话说出来,仿佛在对家中的妻子解释自己虽沾染了一身酒色之气,却不曾在外寻花问柳似的,薛存芳感到一种束手束脚的憋闷。后知后觉的,又骤生几分烦躁和怒火:他为何要对聂徵说这些?聂徵又为何要那么做?他和他之间有何干系?……凭什么?
薛存芳重新挺直了腰杆,掸了掸衣袂在身侧收拢,抬首看向聂徵。
还有一句话……他本该埋在心里,然而此刻怒气蹿升,难以按捺,还是不受控制地从唇齿间脱出了。
“若我当夜在楼里留宿,你又会怎么做?”
见对方不答,薛存芳自顾自轻笑了一声:“烧了?”
又摇首叹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不用说殿下也知道。不出一年,只怕这京城里的秦楼楚馆都开不下去了。”
薛存芳这人的脸翻得比书还快,语罢又弯下腰去对聂徵行了一礼,这一次的弧度来得比上一次还要更圆滑饱满。
“齐王殿下,忠言逆耳,恕我此番冒犯了。”
语气好不诚恳殷切,仿佛当真成了一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