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汉首辅-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躺着也中枪的卫伉:“你说他就说,说我干嘛呢,霍光不就是和我们还不熟嘛,想混熟还不简单,我们一起出去打一架就能称兄道弟了。”
  “………………”张贺默默扶额,心想小朋友你这个思想真是非常简单粗暴有点危险啊。
  “不能什么事情都靠打打杀杀完成。”张贺连忙开口扭转这种暴力思想,“兵法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想想看,霍光为什么不能融入群体?”
  “为什么?”
  “因为他从小在乡下长大,没有见过长安城的大世面,更别提未央宫这样的皇家气派了。”张贺严肃地说,“简而言之,他和你们阶级不一样,所以找不到共同话题。”
  “阶级是什么?”刘据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哎呀,不小心把政治课上学的内容带出来了,张贺连忙纠正说:“阶级是什么不重要,总之就是他身边认识的那些人,和你们根本不是一个群体的。”
  “但是他是霍去病的弟弟啊。”卫伉不解地说。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刘据反驳道,“你从小就知道霍去病是你表哥,但霍光不知道啊,对于他来说霍去病这个哥哥是突然从天而降的。”
  “太子说得对。”看到刘据说到点子上了,张贺表扬道,“对于霍光来说,霍去病本来是个传说中的大英雄,突然变成了他的哥哥,你猜他会怎么觉得?”
  “我一定是做梦吧。”卫伉夸张地回答。
  “所以他现在还不是很适应霍去病弟弟这个身份,又孤身一人在宫殿里,他应该会感到无依无靠。”张贺一边说一边心里盘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他这个穿越男送温暖送关心,提早和未来的权臣打好关系,如果历史按照既定轨迹不变的话,到时候他找霍光拉个关系走个后门什么的都方便很多啊。
  “所以我们应该找一些他也感兴趣的话题,然后一起聊开了,就能成为好朋友了。”刘据最近跟老师那学了不少用人之道,他活学活用。
  “哦,找我们都感兴趣的好玩的是吧?”卫伉了然道,“这有何难?听阿翁说南岳进献了一批驯象和能言鸟,现在都在北宫里养着,我们找个时间去看吧。”
  北宫作为未央宫北的宫殿,平时一直作为游乐宴饮的场所对皇家开放。刘彻年轻的时候在里面斗鸡走马观赏杂技,玩得不亦乐乎,所以当南越进献了珍贵的驯象和能言鸟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让一并放在北宫里。
  说行动就行动,刘据马上跑去央求刘彻带他去北宫看大象和能言鸟。刘彻很快答应了太子的请求,在第二天下午,就带着太子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北宫。
  他们先是欣赏了精彩的驯象表演,几个南越人驱赶大象让它们走各种路线,并且做一些动作来讨人欢心。这种表演张贺前世在动物园看腻了,但对于从未见过的其他三个小朋友来说,驯象表演无疑是非常令他们大开眼界的,连前几天一直不怎么敢说话的霍光也开口和他们开心地聊了起来。
  而那些能言鸟,都豢养在北宫西面一片珍稀南方植物林里。张贺本来还以为什么是能言鸟呢,结果当他看到小树枝上或停落或上下扑腾,能口说人话的鸟类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鹦鹉啊。
  南越进献的鹦鹉一共有四十多只,大部分是绿鹦鹉,小部分是虎皮鹦鹉,还有几只是珍贵的白鹦鹉。即使是这个时代的南越人也不能免俗地教鹦鹉说了一些吉利话,不过都是西汉非常流行的:“长乐未央”、“长生无极”、“长毋相忘”、“马上封侯”、“多子多福”。
  刘据显然对那些会一直重复吉利话的鸟儿很感兴趣。刘彻看着他盯着鹦鹉看,就开口问道:“据儿想要养一只吗?”
  “孩儿可以养在椒房殿里?”刘据惊喜地回答。
  “当然可以,你喜欢哪只随便挑。”
  “张贺,你说我们挑白色的好呢?还是蓝色的好?绿色的好像有点太普通了。”刘据有些犯难地说。
  “我们挑?”张贺头顶几乎冒出了个问号,“陛下说的不是让太子殿下挑吗?”所以这里有我什么事情?
  “带回去也是我们一起养啊。”刘据转头问刘彻,“我可以挑两只吗?”
  “哦,据儿为什么想要两只?”
  刘据一本正经地说:“我和张贺负责养一只,卫伉和霍光负责养一只,我们好好照料它们,就和阿翁阿母照料孩儿一样,这样孩儿也能体会阿翁平素对我的苦心教育了。”
  刘彻哈哈大笑:“我儿果然孝顺,就给你们两只。”
  虽然张贺欣慰这些时间刘据越来越会说话了,一句话就哄得刘彻龙颜大悦,但爸爸妈妈的比喻是什么情况啊?刘彻居然对此没有不良反应,汉朝人的神经都那么粗吗?张贺一时间有些纳闷。


第32章 。李姬
  “张贺懒虫,张贺懒虫。”
  “太子傻瓜; 太子傻瓜。”
  一个早上; 太子宫又被鼓噪的鸟鸣声打破了寂静。只见一只白色的大鹦鹉,脑后的羽毛像一圈斗篷威风凛凛地竖起; 红嫩的爪子上绑着一个精致的银色圆环; 正在一个五枝连叶灯上跳来跳去。
  “死鸟; 一个早上叫那么欢干嘛?”张贺伸了个懒腰从榻上坐了起来,自从三年前他们从北宫带回来这只白鹦鹉之后,为了彼此间幼稚的胡闹; 教了鹦鹉不少损人的话; 结果到现在鹦鹉已经彻底放弃了治疗,每天早上就用这两种魔音贯耳,势要治好张贺上辈子就有的赖床坏习惯。
  张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太子殿下还在他旁边睡得正香,那只鸟这么大的动静; 竟然半点也没把人唤醒。
  张贺今年九岁,刘据今年则已经是十岁了; 他脸上的轮廓渐渐朝少年发展,依稀可见长大后帅气俊朗的五官; 即使在睡梦中; 这张脸也长得让身为颜控的张贺觉得很是赏心悦目。
  霍光已经十五岁,在他哥哥霍去病的帮助下得了个郎官; 已经正式挂职锻炼去了。而卫伉也经常被他父亲接去军营增长见识; 因此太子宫里经常只有张贺和刘据两人相对。
  说是太子宫; 其实只是椒房殿旁边的一所小宫殿而已,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该有的东西一应具有,没有的还可以问皇帝要,所以太子的生活过得可是非常享受。
  张贺在太子宫里有自己的房间,但随着刘据年龄增长,他对所学的书籍有了不少自己的见解,因为张贺占着里子是现代穿越来的成年人的优势,所以很多时候看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且能有唯物辩证地看问题,这些思想导致张贺有时候对书本的见解是有异于古人的。因此刘据觉得自己这位伴读很是聪慧博学,经常拉着他探讨书本里的疑惑不解。
  有时候年幼的刘据观点很是独到,让成年人灵魂的张贺也颇为佩服,有时候甚至回答不上对方的问题。这个时候,张贺觉得自己就涌现出一股非常特殊的情绪,那是一种名为“孩子长大真快”的惆怅和“我家孩子就是特别棒”的自豪互相交织的酸爽感。
  有时候聊着聊着不小心过了睡点,小少年的身体最是容易犯困,两个人就在太子榻上头一歪就睡着了,反正睡着之后自有宫女帮忙盖好被子服侍。然而第二天醒来就是现在这个情况。
  张贺赶紧从床上跳了起来就往自己房间里溜,开玩笑西汉那一溜皇帝基本都是有搅基史的,万一被误会了和太子有点什么那可不好。张贺自觉自己重生过来是帮助刘据完成顺利登基治理太平盛世的伟业的,这名声可要维护好了。
  刘据醒来的时候只来得及看到一抹浅绿色的人影从门口一闪而过。他看了看一旁掀开的被子,榻上洒落的书籍,还有那只还在继续叫着“张贺懒虫”的鹦鹉——它只有张贺在的时候才会两个名字一起喊——很快反应过来昨晚张贺应该又是不小心在自己这边睡了一晚上。
  对于张贺这种一到早上就开溜的行为,刘据觉得他小题大做太过谨慎有些好笑的同时,内心里又有一股淡淡的失落之感。不过这种失落感当他在早饭时间遇到张贺,对方微笑着向他问好时很快就消失了,让他来不及捕捉其中的一缕微妙的感触。
  张贺正对着铜镜发愁,他上辈子好歹也是个刷脸进电影学院的帅哥,虽然因为没什么后台一直没混出来吧,但这张天生的帅气的脸还是一直很让他引以为豪的。
  但这一世重生到张贺之后,小时候被姐姐们当做妹妹戏弄也就罢了,现在都九岁了,这铜镜中的脸还像是个小萝莉,尤其配上头顶上两个隆起的小抓包,披散在肩头的黑发,还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起来真是半点硬汉气息都没有。
  气得张贺怒摔梳子,说好的高大英俊阳光帅气呢?这辈子蛋蛋还好好的都在呢,怎么长得像个妹子一样,气死了,明天就去美黑,顺便问一下游侠师父怎么把肌肉给练起来。
  吃完早饭按照惯例要去向皇后问安,然后再去书院进行日常的学习。张贺和刘据一踏进椒房正殿,就看到一位穿着鲜艳的紫色衣裙的妙龄少女正坐在下首,和卫子夫说着话。
  最近几年随着卫子夫渐渐失宠,她的穿着打扮也越发素净。也许是没了那份和年轻人争夺圣宠的心思,她只是一心教导太子,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
  但后宫原本由卫子夫一人专宠的局面也被打破,自王夫人受宠之后,后宫中不少女子也得了皇帝的宠幸。
  但睡归睡,能不能诞下皇子就各凭本事了。这两年后宫多了两个公主,而生下皇子的只有一人,就是眼前的李姬。
  这李姬虽然看起来不得宠,却是个肚子争气的,年前已经生了皇三子刘旦,现在又怀了一胎,如果还是儿子,那么她将是后宫里唯一拥有复数儿子的妃子。
  因此后宫里把她作为王夫人以外的潜力股的也大有人在,不少人为了拉拢她和她姐妹相称,原本冷清的飞翔宫一时间也变得热闹非凡。
  张贺不着痕迹得仔细打量了李姬,这位妃子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无宠,以幽死,但却生了两个皇子。此时她穿着将身体包裹紧实的衣服,露出纤细的腰部曲线和丰满的胸部曲线,看起来倒是个性感美人,只是在穿着打扮上张扬了点。
  “中宫长乐未央,也见过李姬。”张贺礼貌地打着招呼。
  李姬也回头说道:“原来是太子殿下和他的小跟班来了,皇后真是好福气,太子如此勤勉,一个早上就起来学书了。”
  “据只有多多学习,才能当好诸位皇弟的大哥。”刘据点头说。
  “太子殿下真会说话。”李姬娇滴滴地笑了起来,“可惜我家旦儿尚在襁褓,不然真想早日让他来向太子请教呢。”
  张贺对于后宫话语里的打机锋不是很感兴趣,他看了一眼刘据,张口说道:“太傅想必已经等急了,我们不在这里叨扰,要赶紧去太子宫了。”
  “贺说得是。”刘据本来是想来找卫子夫多说几句家常话的,现在有李姬在,他说话也不方便,就准备开溜了,“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卫子夫温柔地说:“走得慢些,路上小心,不要用跑的。”
  “孩儿知道了。”
  “皇后在照顾太子上真是很细心的,我也要好好请教才是。”李姬说,“听说披香殿的刘闳又生病了,王夫人本身体质弱总是生病,对自己的皇子还不注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是好。”
  “刘闳生病了?”卫子夫呼唤长御倚华上来,“带些药品先去看看,我有空再过去。”
  正走出殿门的刘据和张贺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闳弟弟生病了?”虽然王夫人和卫子夫形成了一种后浪和前浪的竞争关系,但刘据对于自家这个长得圆滚滚非常可爱的弟弟倒是有几分疼惜的。
  “不如我们学完过去探望吧。”张贺提议道。
  来到披香殿,就看到三岁的刘闳从房间里跌跌撞撞得跑了出来,身后的两个宫女惊呼:“闳皇子慢点跑,当心又跌了。”
  “闳弟弟。”刘据看到刘闳就对他招手。
  刘闳小脸跑得红扑扑的,看到刘据就飞扑了过去:“太子哥哥,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生病了,我过来看看,生了什么病?严重不严重?”
  “我没事,乳母说我受了风寒,吃了几帖药,现在热度下来了,跑跑发点汗就好了。”刘闳还是小孩子毫无心机,回答得一派天真。
  张贺因为知道历史上刘闳年纪很轻就去世了,所以对这个皇子也没什么防备之心,他也开口说道:“生完病体虚,你也不能跑太多,还是好好休息。”
  “张贺哥哥你怎么和阿母一样烦啦,都不让我跑。”刘闳的小嘴嘟了起来。
  张贺忍不住在他的小鼻子上刮了一下:“别淘气,再生病有的你难受的。”
  “闳弟你可还在吃药?”刘据开口问道。
  “没有啊,我已经好了。”刘闳将脑袋摇晃得如同拨浪鼓。
  “那宫殿里为何一股煎煮药物的味道?”
  “那是阿母病了要吃药。”刘闳眼圈一红,小嘴都瘪了起来,“阿母已经吃了三个月药了,还不见好,闳儿害怕。”说完竟然扑在刘据怀里哇哇得哭了起来。
  吓得刘据手忙脚乱好一阵劝慰。
  “你说王夫人已经病了三个月了?”张贺有些迷茫地问。
  刘闳用力地点了点头:“阿母会好起来吗?”
  张贺算了算时间,历史上王夫人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快要病逝了。说好的宫斗呢?
  不过他也不好说真话让小孩子伤心,只是劝慰道:“只要你多去夫人面前尽孝,她就会好起来的。”
  刘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你们也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张贺转过身去,赫然看见刘彻正从披香殿的正门口往里边走。
  “父皇。”刘据随着年龄增长,对刘彻的称呼也变得正式了起来,“我是听说弟弟生病了,特地前来探望的。”
  “好孩子,关心弟弟是做大哥的应该做到的。”刘彻习惯性地摸了摸刘据的头,广袖一甩,“我也是听说闳儿生病了才过来看看。”
  刘闳可怜兮兮地拉着刘彻的衣角,撒娇道:“阿翁,孩儿已经好了,阿翁抱孩儿走吧。”
  “男孩子家的,别成天撒娇。”刘彻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将刘闳抱了起来,对其他人说,“走,跟我进去看看王夫人。”
  刘据看着刘彻抱着刘闳大踏步往里走的背影,脸上的表情有些怀念,又有些失落。


第33章 。李少翁
  张贺一走进披香殿的寝宫,就闻到了浓郁的药味; 虽然房间里的博山炉还点燃着名贵的香料; 但仍然无法冲破这一股因为疾病而衰退的气味。
  听闻天子前来探望,王夫人虽然病体难支; 还是在宫女的搀扶下坐了起来。这位曾经的美人如今形销骨立; 就像一朵即将枯萎的鲜花; 她虚弱地侧依在凭几上,一双眼睛哀伤地看向刘彻。
  “夫人身体不适,无须行礼。”刘彻坐在榻边; 握着王夫人的手说; “你最近感觉怎么样?”
  也许是感觉到大限将至,王夫人只是摇了摇头。
  “王夫人。”刘据在一旁轻声开口,“闳弟一直挂念你的身体,刚刚在外面还哭过,就算为了他; 你也要好起来。”
  “多谢太子安慰。”王夫人惨然一笑,“我得陛下宠爱; 此生无憾,心里挂念的唯有闳儿。”
  她朝刘闳招手:“到阿母这里来。”
  刘闳走了过来; 王夫人将刘闳的小手握住; 用眼睛望向刘彻:“陛下,妾恐怕不能照看小闳儿长大的; 因此斗胆想向陛下求个许诺。”
  刘彻点了点头:“太子是国之储君; 闳儿当为一方诸侯王; 为我大汉拱卫国土。夫人想要闳儿封在哪里?”
  “愿置之雒阳。”
  刘彻脸色微变:“夫人听谁所言?雒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要冲之地,是汉朝的大都城。从先帝以来,没有一个皇子封在雒阳为王的。除了雒阳,其他地方都可以。”
  王夫人默然不语。
  刘彻又说:“关东的国家,没有比齐国更大的。齐国东边靠海,而且城郭大,古时只临菑城就有十万户,天下肥沃的土地没有比齐国更多的了。”
  王夫人想要起身谢恩,却没有力气,只能以手击头,感谢道:“幸甚。”
  那之后不久,王夫人很快就病逝了。年幼的二皇子刘闳在宫中没有母亲照顾,就由卫子夫做主接到椒房殿里抚养。
  刘闳年纪尚幼,还不能跟着太子蹭课,所以白天一般都呆在椒房殿内,晚上的时候偶尔去太子宫找刘据玩耍。
  张贺想着这一世齐王如果不早逝,那以他的封地,如果拉拢到刘据这边,将来对于巩固太子的地位一定大大有利,所以变着法子得哄刘闳开心。哄小孩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玩具攻势和美食攻势。
  张贺这几年抽空又制造了一批儿童玩具,都是一些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的小玩意,他现在的年纪还小,不敢往大的搞。继积木之后他又发明了拼图,还把铜鸠由手拉改造成了手推,把前面的小布谷鸟改成各种木质小动物。又把竹马改成了可以骑在上面用脚推动的木马,后来干脆把木马改成了摇摇马。
  刘闳哪里见过这些,很快就被张贺收买。张贺还捣鼓出了一个绝活,让人用木头做成各种小巧的图案模子,然后将粗糙的砂糖烧化后倒在里面,等凝结之后再取出来,就成了各种形状的糖果,同样很受小孩子青睐,就连刘据见了都赞不绝口。
  所以这天晚上刘闳就跑到太子宫,眼巴巴等着张贺做天马糖。这个模子还是张贺突发奇想设计的,上面是一只独角兽的图案,在糖凝固之前,在眼睛处点缀一颗红豆,看起来很是像那么一回事。
  做好的大件固态糖,张贺特地在下面留了个开口装竹签,这样就可以举着竹签慢慢吮吸糖块了,和现在的棒棒糖差不多。
  刘闳一手拿着一只天马,一边开心地舔两口,一边开口问:“张贺哥哥,你知道招魂是什么意思吗?”
  招魂?张贺马上提起了精神,这是又要触发某个历史事件了吗?
  “谁给谁招魂?在哪里?谁来招魂?”他干脆都问了一遍。
  小皇子一脸天真地回答:“阿翁给我阿母招魂啊,就在今晚,在披香殿里,招魂之后我能见到阿母吗?”
  “招魂都是骗人的。”张贺本来想对刘闳说真话,又怕太唯物了对方一点念想都没有了,只好委婉一点说,“有什么能匹敌亲子之间的关系呢?与其寄托希望在不认识的江湖骗子身上,闳皇子还不如自己尝试睡前思念,说不定能梦到她。”
  “哦,我也偶尔会梦到的。”刘闳信以为真。
  张贺看到坐在一边笑眯眯看着他哄孩子的半大孩子刘据,忍不住拿书拍了一下刘据:“你让陶令去打听一下,那个提议要陛下招魂的是不是一个叫做李少翁的方士?”
  刘据唤陶令进来吩咐了一番,等陶令出去的时候,他才开口问张贺:“你打听这个人做什么?”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张贺故意卖了个关子。其实是他回顾了一下史书记载,刘彻早期顺风顺水也没有太多跳大神的记录,第一个骗他骗出名气的方士就是李少翁了。也许是王夫人的早逝让刘彻意识到生命的无常,而想要寄托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求仙。
  而汉武晚年的巫蛊之祸,很大原因也是出在这封建迷信之上。如果让刘彻不那么迷信神仙,那么是不是发生巫蛊之祸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张贺决心用于探索,直接从根源入手,先让刘彻明白李少翁这类的方士基本都是江湖骗子吧。
  “你才几岁就装一副世外高人脸。”刘据不服气地捏了张贺的脸,“快告诉我为什么?”
  “都说了别老捏我的脸!”张贺抗议道,“反正我就不告诉你。”
  刘闳睁大眼睛,看着两个哥哥绕着屏风开始了无聊的追逐。
  刘闳玩了一会就回去了,他年纪小,晚上很早就犯困。过了一会,陶令打听好了消息回来,他告诉两人:“确实是一个叫做李少翁的方士,说自己能见到鬼神,现在陛下人已经在披香殿了,马上就开始招魂仪式。”
  “等的就是他。”张贺一拍大腿,转头对刘据说,“走走走,跟我去披香殿看热闹去。”
  “他招的是王夫人的魂,我们去凑什么热闹?”刘据不解道。
  “去了你就知道了,这是个骗子,要欺骗你父皇,你不去阻止陛下被骗吗?”
  “什么?”刘据一听有人要骗刘彻,马上就来了热情,“什么人居然敢骗到父皇头上来了,去去去,我们去揭穿那个骗子。”
  来到披香殿,只见整个大殿都点燃了灯火,但是这灯火和王夫人生前时的亮度比,显然昏暗了很多,再加上殿里随处放下的各色纱幔、帷帐,在风中飘飘荡荡,使得整个建筑显得越发梦幻起来。
  作为一个现代人,张贺当然知道李少翁的骗局就是简单的皮影戏,将绘制成王夫人模样的皮影放置在重重纱幔中,在昏暗的灯光的投影下,那个若隐若现的影子出现在纱幔中,可不正是那君王日思夜想的美人?
  张贺对刘据说:“太子殿下,等下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要发出异议,一切按照我的行动为准。”
  “你到底想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