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汉首辅-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回到宫中就看到卫伉和刘据在花园里玩秋千,两个宫女在后面推。卫伉一看到张贺就不顾宫女的惊呼,从秋千架上蹦了下来,热情地对张贺说:“听说你在家里买了一头小马,什么时候带我们去看看?”
  张贺内心汗了一下,心想你这小子消息倒灵通:“我是央阿翁买了匹马,不过你是从哪来听说的?”
  卫伉得意洋洋地说:“我的大姑父可是当朝太仆,关于马的事情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你家阿翁要铸一个骑马用的铜器,找了我姑父手下的一名小吏,听说图样非常奇特,已经在太仆官署里传开了。”
  刘据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听到卫伉这番话,他就指出:“你是听敬声大表哥说的吧?”
  “是啊。”卫伉点点头。
  敬声大表哥,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这也是个巫蛊之祸里出场的名人了。张贺问道:“你们这位大表哥现在在做什么?”
  “他因为他父亲得了个郎官,现在跟着姑父做事。”刘据回答道。
  张贺心想,下次有机会认识一下此人,看看有没有办法治好他那贪污军费的坏毛病,免得连累全家。虽然心里这么想着,他嘴上倒是毫不要脸地说起来违心的恭维之词:“听起来很是厉害,什么时候能认识一下就好了。伉君和皇子殿下如果不嫌弃的话,下次也可以来我家看看小马。”
  提起马儿,刘据明显感兴趣了起来:“你买的这匹马是什么颜色的?有多高?好骑吗?”
  “是匹黑马,比我稍微高一点,脾气挺好的,不过阿翁说我年纪小又没学过骑术,目前不让我一个人的时候自己骑。”张贺少不得一一解释了对方的疑惑。
  “是在哪里买的?”
  “在西市一家胡商那里。”
  卫伉这个时候插嘴说道:“那家最大的胡商吗?楼房有三层那么高,后面还有大院子的?院子里还有一条小沟渠供马饮水。”
  张贺当时只顾挑马了,没怎么注意周边景色,听卫伉这么一说,他点头回答:“好像就是这样。”
  “那就是了,我跟阿翁去过呢。”卫伉开心地回忆,“还在那骑了小马,阿瓮见我骑着高兴,就把当时的几匹小马都给买了。”
  有钱任性啊……张贺以敬佩的眼神看着面前无形显摆最为致命的土豪,那家胡商卖的小马,出价可不便宜。
  “那贺有没有给它取名呢?”刘据突然问道。
  张贺一呆,看来他是小看了老刘家热爱文学的基因遗传,有一个文青皇帝刘彻,太子从小也很有浪漫情怀嘛,张贺之前是完全没有想过一匹小马驹还要起名这种问题。
  “说实话,我还没有想过。”他老实回答。
  “那就下次休沐日的时候去你家看看小马,再顺便给它取个名字吧。”刘据一句话就把下周的春游计划给敲定好了。
  休沐前一天晚上,张贺就回到了自己家,张汤给他做的第一批马镫已经在等着他了。这一批马镫总数不多,一共几十副,张贺拿了其中一个放在手里,工匠在浇注的时候,在陶范中间加了里子,这样马镫做出来是中空的,敲击“咚咚”有声,也不会太沉重。
  至于马鞍上面的花纹,因为张贺并没有设计这种细节,富有经验的工匠就在上面雕刻了卷云纹路,象征着马儿就像会踏着云气飞翔的天马一样。因为张汤出的工钱足够宽裕,他们还在云纹上鎏银,在阳光下看起来亮晶晶的,很是好看。
  “大婢,将之前我让你准备的皮革拿过来。”张贺对封姑说。
  封姑早就准备好了几根结实的长条形皮革,此时问道:“小公子,接下来要怎么做?”
  “用皮革将它一左一右悬挂在马鞍下方,记得固定好了。”
  封姑依言照做,站在一旁的张汤奇道:“你怎么把马鞍改成这个形状了?这个踏脚铜器真的有用吗?”
  张贺点了点头:“马鞍两头翘起,可以固定骑马人的身体,而这个铜器比绳圈沉重,用皮革悬挂在马鞍下方捆好后,骑在马上可以将脚一直放在踏脚处,并且利用铁环将脚脖子卡住,阿翁你看我骑给你看就知道了。”
  说完,张贺一手抓住缰绳,一脚踏在青铜器具上,只一用力,就身手矫健地飞身而起,稳稳当当地跨坐在了高桥马鞍之间。
  “小公子好骑术。”封姑惊喜得夸奖道,“真是天生奇才。”
  不,我只是在现代也学过骑马,张贺心里想着,脸上却露出一副惊喜的表情:“阿翁,这个比孩儿想象的还要好用,不信你看。”他一纵缰绳,小马在院子里小跑着转起圈来。
  看着众人一副被他的天才骑术惊艳的表情,张贺勒马停在张汤面前,谦虚地微笑道:“其实不是我骑得好,而是这个改造过的马鞍配上铜器特别好用,阿翁可以将它的造法上报陛下,一定能获得夸奖的。”
  张汤被儿子说服了:“下次上朝的时候,我就把改造过的图样呈给陛下。”
  张贺之前在宫里的时候就偷偷加画了高桥马鞍的帛画,此时他从怀中掏出此物,也交给了张汤:“把这个也一起带上吧,两物需一起装配。”
  张汤非常欣喜,将儿子从马上抱了下来亲了又亲:“你真是我的小福星,这两样东西是按照你的意思造出来的,你给它们各自起个名字吧。”
  那还用说,当然是用现成的了,张贺朗声回答:“就叫做高桥马鞍和马镫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铜器制作的流程参考了微信文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捉了个虫


第15章 春游
  张府一个早上就迎来了访客,刘据和卫伉结伴而来,因为是出门玩耍,两个人都穿了比较简单便利的骑装,刘据一身白,卫伉一身蓝。
  张贺今天也穿了绿色的骑装,他踮起脚尖往两人身后张望:“苏武呢?”
  刘据回答道:“他在华阳街上等我们汇合,我和表弟直接从宫里出来的,想看你买的小马。”
  张贺不由得一囧,这两个小孩子还惦记着这事啊,于是他回答道:“请跟我来观看。”
  小马驹在院子里,用一根绳子拴着,正在低头吃沾着露水的草叶。早晨的阳光照射在它油光发亮的皮毛上,看起来仿佛上好的绸缎一样。
  刘据赞叹道:“是一匹好马,你还没给它取名字吗?”
  张贺摇了摇头:“贺才学了没几个字,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
  “那我帮你取好吗?”刘据兴致勃勃地说。
  “好吧。”看在皇子如此有雅兴的份上,张贺就同意了。
  “我观它毛色如夜空一般,不知道奔跑其实是否如风迅疾,不如叫做夜风吧。”
  “感谢皇子赐名。”张贺摸了摸小马的脑袋,“你有名字了,叫做夜风,知道吗?”
  小马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张贺看了片刻,似懂非懂地用侧脸蹭了蹭张贺的手心。
  “这马可真乖啊。”卫伉啧啧称奇,“比我家那几个倔货温顺多了。”
  刘据也看得喜欢,伸出小手来摸了一把马脖子上的毛,却突然看到马鞍下面悬挂着一个铁环一样的东西,在阳光中折射出细微的银色光芒。
  “这个是什么?”刘据好奇地问。
  “这是阿翁给我新做的马镫。”
  “马镫是什么呀?”卫伉也凑了过来,“我在阿翁的马里从来没听过这个。”
  张贺微微笑了起来:“马镫就是一种能让你骑得更稳的工具,阿翁已经去将此物献给陛下了,卫将军府上的马想来很快也能用上它。”
  “真有这么神奇吗?”刘据也被他勾起了好奇心,“等回去我要问父皇。”
  “皇子和伉哥莫急,我还让人准备了几幅小型的马镫,正好让我们这般年纪的使用,已经包好了,等下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你真是太好了。”卫伉像枚小炮弹一样扑了过来,差点把张贺撞飞。
  小孩子的热情真难消受,张贺在心里默默想道。
  看完小马,三个小孩就肩并肩走出了张府大门,因为今天只是出游,所以只用了一辆普通的安车,一个一看就是皇宫卫队的汉子坐在前面驾车,后面跟着六个骑马护送的骑郞,等到他们上车之后,伴随着马儿的嘶声,车轮辚辚,就沿着华阳街和苏武的车辆汇合,往长安城东的霸城门而去。
  车马过了明渠,沿着浐水,往地势高起的灞上而去。虽然出了长安城已经走了多时,但还在上林苑的范围内。
  说到这上林苑,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皇家园林,建元三年时由刘彻扩建,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四百余里,有灞、浐、泾、渭、沣、镐、涝、潏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是皇家的猎场,里面放养百兽,种植各种珍稀植物,俨然一座大型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供天子游猎取乐;上林苑也是皇家园林,里面有几十处离宫别苑可供游乐歇息,还有专门供皇帝更衣的休憩所;上林苑更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最出名的建章就是卫青刚开始起步的地方,此外还有多处可供练兵演习,一些皇家工匠的手工作坊也分布在这满目的秀丽风光里,张贺家里御赐的温酒器和提链鼎,就分别来自上林苑最靠西边的黄山宫和最靠近东北的阑池宫——铜器上的铭文写得明明白白。
  刘据等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上林苑内一处专门豢养白鹿供人观赏的白鹿观。此观位于灞上,相传古时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见到原上有白鹿游曳,因此这里的楼观就取名叫做白鹿观。
  “皇子殿下,白鹿观已经到了。”那名驾车的汉子在帘子外说道。
  “好的,我们这就下来。”刘据掀开帘子,早有随行的骑郎在安车下方摆了踏脚的小几,扶着刘据等人下来。
  这白鹿观是一处复式楼观,有三进房屋,中间有长长的回廊相连。但它的占地面积可不止这些建筑,楼观附近大片的小树林都被围了起来,在青翠的草地上放养着大量白鹿,有些正优雅地在小溪边饮水自照,有些在小山坡上追逐打闹,这些白色的生物看起来仿佛林间的精灵一般,活泼可爱。
  “父皇没骗我,真的有好多鹿啊。”刘据欣喜地张大了眼睛,小孩子看到这些动物总是高兴的。
  卫伉更是追着一只小鹿跑了起来,苏武也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
  “皇子殿下,三位小公子。”一位穿着白衣的女官缓缓走了过来,她身后跟着四位宫女,没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斗,“这是本观特地为你们准备的喂鹿的食物,你们可以在这片空地上喂食。”
  张贺双手接过来,上面装着苔藓、树叶还有一些红艳艳的野果子,几个孩子就津津有味地喂了起来。
  鹿群在水边喝了一阵子之后,就集体往东边奔跑而去。
  卫伉早已经把斗里的食物喂完了,但还意犹未尽,他看着鹿群奔跑的背影提议道:“不如我们跟着去看看它们要跑去何方吧?”
  “卫公子。”一位跟随他的宫女说道,“这些鹿都是陛下命令豢养在白鹿观的,旁边几里都围有木栅栏,它们是跑不到外面去的,左右不过是跑去别的水草丰美的地方去了,并没有什么好看的。”
  “还就是这样好看了。”卫伉的熊劲又上来了,他扯着刘据的袖子摇晃,“据表哥,我们追去看看吧?”
  刘据平时对自己这个年纪相仿的表弟是最没辙的,而且他自己其实内心里也很想追着鹿群跑跑看,于是欣然同意:“那我们现在就追上去吧。”
  “皇子殿下,这白鹿观非常大,您用跑是追不上鹿群的。”最开始迎接那位白衣观长开口道,“不如我给诸位配置几匹小马,大家一起骑着去看。”
  “观长。”这个时候一直站在旁边安安静静没开口的张贺冒了出来,“我带了一些马镫放在车里,可否容我拿出来装在小马上,这样皇子和其他孩童坐起来也更加安稳些。”
  观长本来就担心皇子骑马会有危险,自然答应了张贺的请求。
  张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布包里拿出了四个小巧精美的儿童用高桥马鞍,每个两侧均配了鎏银云纹儿童用马镫,指挥宫女装在了马背上。
  四个孩子都被抱上马背,坐在高桥马鞍中间,张贺示范道:“要把脚踩在上面,让圆环勾住你的脚脖子,这样就能骑得很稳了。”
  这几个孩子里面,刘据和卫伉之前是学过一点骑术皮毛的,苏武虽然不会,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很快也在马背上找准了重心。当然观长并不敢让这些皇族贵公子们自己单独骑马,她让四个健步如飞的胡奴,手里牵着绳子,撒开腿带着小马奔跑起来。原先跟着刘据的那名壮士也带领六名骑郎,远远跟着后面保护。
  鹿群在一片开阔的山岗上休憩,胡奴带着四匹小马朝它们靠近。在到了会惊动它们的时候,刘据率先翻身下马,朝最靠近自己的一头白色幼鹿走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刘据念了一句《诗经》,然后在小鹿旁边蹲了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刘据天生的仁厚爱人的气场发生了作用,那只小鹿竟然不躲不闪,而是伸出小舌头,在刘据的手掌心舔了一下,痒得刘据哈哈直笑。
  “它说不定是饿了?”张贺也蹑手蹑脚地走了过来,他随身带着一小包没喂完的食物,此时就解开来,放在手掌心里喂那头小鹿。
  小鹿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甩了甩脑袋,凑到张贺跟前,嗅了嗅最上面的红色野果,然后小心地吃了起来。
  “它真的在吃啊。”刘据乐了,一边抚摸小鹿的背脊,一边跟张贺一起喂它。
  而此时调皮的卫伉已经拽着苏武来到了一处灌木丛旁边,用手指着其中一处灌木倒伏处说:“苏武你看看,这里的树木好像被什么压扁了。”
  张贺抬起头望去,只见灌木倒伏出了一条兽道,后面是被咬碎的木栅栏,不知道是什么猛兽所为,看得他心里焦急,连忙出声喊道:“卫伉你们快回来,那是白鹿观的栅栏被毁坏了,呆在附近怕是有危险。”
  他这么一喊,刘据也警惕起来,连忙抱着小鹿站起来对护卫说:“你们分几个人去保护表弟和苏武。”
  刘据话音刚落,就看到原本悠闲玩耍着的鹿群,突然像感知到什么危险一样,瞬间四散奔跑而去。
  刘据和张贺面前十米远的灌木丛突然剧烈摇晃了起来,刘据怀里的小鹿也不安地鸣叫着,紧接着,从那摇晃不停的灌木丛的缝隙里,隐约出现了一头硕大的黑白相间的动物身影。


第16章 猛豹
  从灌木丛中冲出来的居然是一只大熊猫,只见它呲牙咧嘴,朝着张贺等人不停示威,似乎是在驱赶他们。
  “不好,是一只野生的貘。”骑郎中带头的那位赶紧拔出刀剑,护卫在刘据面前,其余几人也跑到了卫伉他们旁边,将两个顽皮的小孩抱了起来。
  貘是西汉时对熊猫的称呼吗?张贺心里想着,一边拉着刘据的小手,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虽然国宝在现代人见人爱,萌翻一堆人,但那毕竟是在动物园看的——野生的大熊猫有多凶残张贺也有所耳闻,它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被叫做食铁兽,就是它觅食的时候经常闯入民居,饥饿的时候甚至会用牙齿咬坏铁质炊具而得名。在《山海经》里,它还有另外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叫做猛豹,据说黄帝当年打仗就驱使它们打头阵。
  眼前这只滚滚看起来也非善于之辈,只见它异常彪悍地冲了过来,圆滚滚的身躯猛地向侍卫长扑了过来,这一下如果被它扑中,估计得摔得够呛,不过这位侍卫长看来是精于武艺,往旁边一闪,那只大滚滚扑了个空。
  “请皇子和三位公子远离战圈。”侍卫长高喊道。
  张贺拉着刘据的手往旁边躲远了点,以免被这只激动的滚滚波及到。
  那侍卫长引着熊猫追着他游斗,虽然偶尔出剑,但并未伤及那只熊猫。
  “能把它抓起来不要伤及它吗?”刘据在一旁问。
  侍卫长略一思索,就对手下说:“把挂着马上的那张大网拿来。”
  其他几位骑郎会意,连忙有人取了大网,趁着大熊猫正和侍卫长缠斗的时候,将网撒了开来,那头熊猫被困在网里,很快被大家一拥而上捆了个结实,虽然愤怒地咆哮,但是却无法动弹。
  刘据走到木栅栏旁边观看,发现断口上明显有牙齿咬断的痕迹,就问道:“它为什么要咬断栅栏闯入白鹿观?”
  “大概是饿了吧。”张贺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乖巧地躲在刘据怀里的小白鹿。
  “可能不光是饿了。”一位骑郎用剑拨开刚才熊猫现身的灌木后面的草丛,对大家喊道,“你们快来看我发现了什么?”
  张贺连忙喝刘据一起跑了过去,原来草丛里用石头垒了一个简易的窝,里面铺着干草,在看起来非常柔软温暖的干草堆上,齐排排躺着两只还在吃奶的小滚滚。
  原来刚才那只大滚滚非常凶悍,是为了保护附近藏匿的幼崽。小滚滚长得还很迷你,但已经初具长大后的萌点,张贺被萌得爱心泛滥,忍不住上手抱起了一只,那只小滚滚在他手心里挣扎着爬起来,抬头娇弱地叫着。
  刘据见状也将手里的小白鹿放下,抱起了一只小滚滚,那只滚滚则调皮地多,几乎想在他手掌上翻起了跟头,害得刘据手忙脚乱地照顾它才没让它给翻倒地上去。
  “那头貘是它们的阿母吗?”刘据眼睛亮晶晶的,抬头问侍卫长,“为什么它要咬破栅栏进来啊?”
  “刚才张公子说是因为饿了,现在看到这几头幼崽,我想它大概觉得在白鹿观内做窝比较安全。”侍卫长回答道。
  “为什么白鹿观里比较安全?”
  “因为陛下扩建上林苑后,在里面放养了很多野兽,很多都是猛兽,对于貘来说,在上林苑里的生活也是危机四伏。”侍卫长笑着回答道。
  “所以它费了很大劲咬破栅栏进来,也是为了给幼崽一个安全的场所。”张贺接着说道。
  刘据听完点了点头:“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把它们养在白鹿观里吧,这样貘阿母也不用操心了。”
  皇子开口要求了这点小事,当然要满足他,侍卫长连忙说:“此事交给属下去办即可。”
  “对了,那个木栅栏也要修补起来吧。”张贺提醒道,“万一别的什么猛兽进来,伤到人就不好了。”
  “多谢张公子提醒。”侍卫长说,“这个我已经派人去通知白鹿观长了。”
  就这样,三只滚滚就正式在上林苑的白鹿观里落了户,成为了这里日后的常驻居民之一。
  在白鹿观的竹轩里用过中餐之后,四个小伙伴就乘车返回了长安城。苏武和卫伉先行回府了,刘据因为惦记着要向刘彻问马镫的时候,就和张贺商量,让他和自己一起回宫。张贺当然乐得搭上皇子的便利,去看看自己父亲推销马镫的成果如何,于是两人就一起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椒房殿。
  端庄秀丽的卫子夫在暮色的花园中漫步,看到两人前来,脸上露出笑容。
  刘据飞快地扑了过去:“阿母,我今天玩得很开心。”
  张贺也行礼道:“见过中宫。”
  “无须多礼。”卫子夫制止了张贺一本正经的行礼,“小孩子正是玩闹的时候,椒房殿是据儿一直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比宫里其他地方更放松点,我以前没进宫一大家子挤在一个小院子里的时候,那些小孩子们才叫热闹,尤其是霍去病,简直无法无天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有着一丝对往事的眷恋,不知道是对无法再重复的过去的感叹,还是别的什么:“现在宫里孩子少,平时总觉得安静了点,把据儿都闷成个没脾气的了。”
  “阿母。”刘据依偎在卫子夫怀里撒着娇,“你能不能少说我两句,孩儿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好好,据儿最棒了。”卫子夫马上毫无原则地哄着。
  张贺静静地在旁边看着这对整个大汉朝最尊贵的母子,此时看起来也和闾里那些寻常人家的母子没什么不同,如果没有最后的巫蛊之祸,卫子夫应该能微笑着见证她的孙子和曾孙出生,并且在这些小辈的环绕中安详而放心的去世。
  虽然已经重生很久了,但此时张贺还能回忆起刘据听到母亲死讯时那种哀莫大于心不死的苦痛,卫子夫在巫蛊之祸时,是为了能让儿子了无牵挂地逃走而选择用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的。她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的爱,在那一刻显得如此无私而伟大。
  而此时,元朔年间的春风正温柔地拂过未央宫,横扫过千山万水,伴随着大汉军队在塞外的厮杀而变得席卷一切般猛烈。这还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春天,张贺希望这一次,自己能让悲剧不再发生。
  “阿母,父皇在哪里?我想要见他。”刘据开口询问。
  “你父皇啊。”卫子夫沉思了片刻说,“他现在应该在宣室吧,今天张汤找他议事,他连中饭都没用,一直待在宣室没出来。”
  “那孩儿能去宣室看父皇吗?”
  “当然可以了。”
  “太好了。”刘据一声欢呼,就要冲出花园,被卫子夫喊了回来。
  “在外面玩了一天,仪容不整,换一身干净衣服,把脸洗干净了梳个头再去。”
  “哦。”刘据扮了个鬼脸,拉着张贺的手急匆匆地找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