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东宫当伴读-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各州县平定。
  陛下在太子殿下走之前曾经许诺他到地方可便宜行事。汝南太守府不可一日无主,太子将陆昇和随行六部中的工部和户部的两名官员调往汝南,先行主持汝南赈灾事宜。
  殿下曾经吩咐太守大人筹集三万石粮食,太守大人却只筹集了两万石。
  他将所有募捐人的名单交给了太子殿下,云州太守只募捐到两万石粮草,其中有一万石粮食还是他自己家的,他心里也很苦啊!
  云州太守在太子殿下面前,痛哭流涕,历数自己筹措米粮的艰辛,已经某些大户不配合的事实。
  太子听完之后,安抚了云州太守,当时也没说会对这些不捐款共赴国难的人怎么样。
  两天后,衙门有人击鼓举报云州最大的米店的当家李守一偷税漏税的罪证,甚至还有账本为证。
  太守审案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坐在旁听席上,云州太守看着太子殿下平静的神态,冷汗嗖地就下来了。
  一天之内,太守还审理了云安伯纵奴霸占良田一案和豪绅韩冲逼死家奴一案。
  这些事在云州街头巷尾广为传颂,第二天云州太守打开府衙的大门就看大门外云州豪绅巨富齐聚一堂,一看到太守出来,号称周扒皮的皇商周光拉着他的手,道:“听说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公开募粮,我等经过商议千辛万苦筹措来这十五万石粮食,希望能帮助我云州和汝南四州百姓度过难关,虽然粮食不多,但总归是我等的一片心意,还请太守大人笑纳。”
  太守大人笑着感谢了各位乡绅的鼎力相助,表示自己一定会告诉太子殿下的。
  心里却想,还不是太子殿下雷霆手段处置了三个带头的,你们才乖乖地将粮食交出来。
  云州太守将富户们捐献粮食的事情禀告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惊喜道:“孤晓得,云州的大户深明大义,必定与朝廷勠力同心,共赴国难!”那惊喜显得那么真挚,仿佛他不知道云州富户们为什么会捐款。
  太守:“……”
  为了答谢云州乡绅们的慷慨,太子殿下在府衙设宴,与此次乡绅们共进晚膳,并在城中间立了一块纪念碑,将所有捐献粮食的乡绅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自己还在上面提了字,给了捐献的乡绅们极大的面子。
  太子殿下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就如此赏罚分明,一手恩威并施玩的更是出神入化,小小年纪帝王心术已初见端倪,真不知道再过几年,他又将如何。
  身在朝堂,太守大人自然听过关于太子殿下的各种风声,通过这些天和太子殿下的接触,他才知晓传闻不可靠……最后这天下是谁的天下真不好说。
  不管是谁的天下,这不是现阶段他该操心的事情,太守大人叹了口气,张罗准备宴请的事情了。
  汝南在洪水和乱军铁蹄之下,富户凋零,百姓减半,出现大批良田无人耕的局面,因此太子殿下在云州发告示,凡是去汝南开垦的农户都可以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两年免税,只需要还上此次水灾中欠下的粮食即可。
  农民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太子的告示一出,大批农民涌入汝南,汝南的开荒问题顺利解决。
  太子让阿六将先前的朝廷粮食全部拿出来,按人头分发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冬天。
  云州和汝南四州灾情缓解,一切都步入正轨已是十一月中旬,太子殿下将此次赈灾中表现良好的户部郎中田光等四人分别任命为汝南四州代理太守,让他们留在汝南主持后续工作,自己带着其余人回了江都。
  太子走之前请小奇吃了饭,自从回到云州,小奇这才知道原来和他一起扮作乞丐的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这段时间每每想起这件事,他都觉得非常不真实,仿佛在梦中一般。
  就算和太子同桌吃饭看到太子本人他依然觉得不真实,直到太子殿下和他说话,他还有些难以置信道:“你真的是太子?”
  太子殿下一本正经道:“我不是,我是山阴米店的少东家。”
  听到太子殿下和他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小奇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些,一顿饭也算吃的宾主尽欢。
  临走的时候,小奇道:“殿下,让我参与这么重要的计划,你就不怕我倒戈去晋王那边?”
  太子殿下笑道:“倒戈知道去找晋王,不错不错,看来你很关注朝堂,孤没找错人。”
  太子殿下和小奇对视一眼,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走的时候,太子殿下道:“三年,小奇,三年之后孤在江都等你!”
  小奇什么话也没说,冲着太子殿下行了个江湖抱拳礼,扬长而去。
  太子殿下心情大好,回去的时候和许霁川经过他俩当初买糍粑的地方又买了两个糍粑吃。
  回京之前,太子殿下没有忘记陛下给他说的驻守永宁的北厢军统帅田子文,他派使者专门去了北厢军府,传达了陛下的犒军旨意。
  一来全了陛下对他的爱子之情,二来也不至于落田子文口实。
  云州官员依依不舍地将太子殿下送到城外十里的驿站才离开。
  这一路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一行人都走的很轻松,晚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太子殿下命令王猛就地安营,安顿好此行的所有人之后,王猛将禁军的大帐安装在外围,呈拱卫之势。
  太子殿下想起贾威,他对行伍之事不太明白,因此想去找王猛问问。
  禁军和大臣们不一起吃晚餐,此时大臣们已经用完了晚饭,禁军们纷纷换防用膳,王猛的帐子外面没有人守卫。
  王猛天生大嗓门,太子殿下远远就听到他愉快张狂的笑声,走进了才听到王猛说:“这会儿大家都不在,你快过来给我亲亲~”
  王猛竟然在行军途中金屋藏娇?!
  这是严重违反军规,太子殿下很生气,他悄悄地拉起了帐篷的一角,想看看王猛到底在和谁打情骂俏!
  他掀起帘子的时候恰巧看到王猛一把抱住了眼前之人,深吻了下去,两人吻地很忘我,传出暧昧不明的水声。
  太子殿下见此情此景,猛地好像一个天雷劈下来,整个身体仿佛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清醒,一半混沌。
  他浑身发麻,不知道自己在帐篷外站了多久,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回帐篷的路上了。
  他心里憋得慌,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但是他又浑浑噩噩想不出来,仿佛三魂没了七窍。
  这时,突然从他背后传来一声:“阿宴!”
  这个声音出现的电光石火见,他心里突然比任何时候都清明,那个种子终于得到机会破土而出!!
  太子殿下一个趄趔,夺路而逃。


第71章 君心难测
  晚上吃完饭; 许霁川无聊就来找太子殿下; 结果殿下不在帐中; 他在营地找了一圈; 最后失望地回到太子殿下的帐子前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前面太子殿下的背影。
  许霁川激动地喊道:“阿宴!”
  哪成想太子殿下听到他的声音; 脚下一滑; 仿佛见鬼一般地夺路而逃。
  许霁川:“……”
  他看到太子殿下慌张地样子,下意识就追了上去。
  阿宴在奔跑; 许霁川想也没想就用轻功瞬间追上他。
  太子殿下的肩膀被人抓住,转头看到许霁川; 无奈道:“你怎么跑这么快?”
  许霁川道:“我用了轻功啊!”说完,他想起刚刚太子殿下夺路而逃的样子; 不高兴道:“刚刚看到我你为什么要跑?!”
  太子殿下面无表情道:“尿急。”
  人有三急,许霁川有些讪讪地放开太子殿下,道:“那你去吧。”
  太子殿下:“……”
  看着太子殿下愤然离去的背影; 许霁川:“……”不至于这么生气吧。
  太子殿下去了很久才回来; 许霁川在原地等他。
  太子回来看到他,道:“你怎么还没走?”
  许霁川这才后知后觉地觉得太子殿下可能不太高兴; 赶忙道:“这就走。”
  说完,许霁川就赶紧走了。
  太子殿下看着许霁川仓皇而去的背影,“……”
  让他走他就走啊!平时也不见他这么听话!更生气了怎么办?他为什么会喜欢这样一个家伙?
  太子殿下目送着许霁川的背影,一直到他进了自己的营帐; 才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回了自己的帐子; 冬天的寒风中那被呼出的雾气很快就消散无踪。
  第二天太子殿下已经恢复如常了; 起码在许霁川看来是这样。
  早上,吃了早饭,许霁川看着千夫长和王猛并肩走了过来,他俩和太子见礼之后,许霁川就与二人打了招呼。
  二人走了之后,太子殿下问道:“王猛旁边的那个人,你认识?”
  许霁川点点头道:“认识啊,他是禁军的千夫长,上次我们去汝江边偷袭,就是他带队解救了六部的大人们。”
  “他和王猛平时关系怎么样?”
  太子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许霁川道:“他是王校尉手底下的兵,很尊重王校尉,上次我们去偷袭,王校尉将解救六部大臣的任务交给他,自己去吸引火力,当时还为此和王校尉起了争执。”
  “什么争执?”
  “他想去吸引火力,让王校尉去解救六部大臣。后来被王校尉骂了一顿才作罢。”说到这里,许霁川感叹道,“二人的袍泽之情实在令人感动。”
  太子冷笑一声,不理会许霁川走了。
  许霁川莫名其妙:“……”这是又又又又又又怎么了?隔三差五太子殿下总要来这么阴晴不定的一出,简直比来了月事的女子之心还难测。
  许霁川想了好久,才发觉可能是太子殿下问道王校尉又想起了那时候他不顾危险和王校尉去吸引火力的事情了……他为什么话这么多,太子问什么说什么就行了,为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解释解释?!
  太子殿下这几日非常别扭,老是说着说着莫名其妙就生气了,害的许霁川都不敢往他跟前凑了。
  整日里在马车外面晃荡,太子殿下也不去管他,许霁川闲的无聊,便整日里和王猛他们待在一起。
  许霁川他们家本来就是将门之家,加上他曾经和王猛一起并肩作战过,所以许霁川心里很亲近禁军这帮人。
  有时候听他们聊以前打仗的事情,非常向往,想着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去参军就好了,来犯大梁者,虽远必诛!!!
  但他突然想到了太子殿下,他已经答应太子殿下会扶持他当上皇帝,所以这个戎马倥偬的梦想现在是没办法实现了。不过等以后,太子殿下即位之后,他就可以帮助太子殿下守护边疆了,等他们统一天下,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到时候,他就骑马仗剑走天涯……不过,等到那时候,他也许已经是花甲古稀之年了,还走的动吗?……没关系,老夫聊发少年狂!
  短短一瞬间,许霁川就为自己描画了一生的轨迹,他对这个人生很满意……如果他将这轨迹讲给其他人听,听者一定会发现,这个人的生命里竟然没有知己红颜的位子,只有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轨迹中……
  许霁川为自己规划了人生,心里非常高兴,他和几个禁军的卫视并辔骑着马走在最后,漫无边际地聊着天。
  这时,太子殿下身边的秋枫走过来,哭丧着脸对许霁川道:“许大人,你快去看看太子吧。”
  许霁川一听秋枫这样说,有些急道:“太子殿下怎么了?”
  秋枫道:“这几日,太子殿下进食很少,整日里发呆,我们想找个大夫给他瞧病,可是他不让我们找。今日又没吃午膳,再这样下去,太子殿下的贵体可怎么受的住。平日里,殿下最是器重大人,还请大人同小的同去看看殿下。”
  许霁川听说太子殿下有可能生病,赶忙下马和秋枫一起去找太子殿下了。
  到了太子殿下的马车跟前,许霁川要上去的时候,夏石将一个食盒给了许霁川,许霁川拿上就上去了。
  进了马车,太子殿下抬抬眼皮,看到是他之后也不搭理,继续看着窗帘发呆。
  良久,许霁川才开口道:“殿下。”
  太子殿下听到他这样说,冷笑一声道:“这不过才几天没见,就同我这么生分了?”
  许霁川道:“我这不是怕冒犯你……”
  太子殿下厉色盯着他道:“怕冒犯我,所以整日里和王校尉待在一起?哼!你以为他是个什么好东西,他……”太子殿下想起了什么似得顿住,“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许霁川有些无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道:“总归是我的错,以后我一定改,离王猛远远的!”
  太子殿下“哼”了一声,脸色到底是没那么难看了。
  许霁川道:“秋枫说你这几日不好好吃饭……眼看就要回江都了,回去要处理的事务还多着呢,你要是在路上病了,回去又要耽误事儿了。”
  太子殿下冷着脸打开食盒,将里面放的小点心拿起来面无表情地咀嚼着,看上去有些食不知味。
  许霁川看着太子殿下,陷入了思考,太子殿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怒不定的呢?
  从他们上路开始殿下就开始闹脾气,许霁川看看这大盒子似得四方四正的马车,外面天高地远,太子殿下却只能被困在这逼仄的马车里,久而久之也就郁闷了。
  等回了江都,太子殿下更是要战战兢兢,提高警惕,难有放松的时候,想到这里,许霁川脑子一热,对太子殿下道:“阿宴,我们悄悄溜出去散心吧!”
  “散心?”
  许霁川点点头,道:“反正也只有几日到江都了,我们这几日不要与大部队一起走,自己去玩玩怎么样,等最后和王校尉他们在江都城外的驿站汇合怎么样”
  阿宴道:“就我们两个?”
  许霁川理所当然道:“当然了,你还想带谁吗?”
  阿宴定定地看着他,许久才点点头。
  许霁川不懂,不就是出去散心两日,为什么阿宴的表情仿佛是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一样。


第72章 微服出巡
  从那天看到那石破天惊的一幕开始; 赵景湛就开始了漫长的煎熬。
  在他短短十五年的生命中; 好像每走一部都是考验。
  他们赵家人的一生好像都是被别人推着走的; 他的父亲赵胤被部下黄袍加身不得不做了皇帝; 而他,被无数素昧平生的大臣推到了太子的位子上; 开始了漫长的博弈。
  身为太子; 在权利的漩涡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警惕,但这个身份也为他带来了无双的尊贵; 如果他喜欢一个人,那必定是那人莫大的荣耀; 被喜欢的人应该感恩戴德,下跪谢恩。
  可偏偏他喜欢的人;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贪慕权贵的人。这人神采飞扬,眼睛里仿佛有光芒,仿佛阴风苦雨的朝堂和后宫不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印记。
  他这样暗无天日的喜欢恐怕也不会在他的身上留下半点印记吧!这是一段注定无望的喜欢。
  这段日子来; 赵景湛急于想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想要尽量如同往常一样,但是每每看到许霁川神采飞扬的样子; 他总是忍不住发脾气,为什么这个人不能喜欢他?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忍受煎熬。
  每次看到花奴儿手足无措的样子,他总是又气自己,又难过; 索性要他不要再出现了; 这样他也可以平静一些。
  只是花奴儿真的不出现了; 他每天坐在逼仄的马车里,面壁般地看着眼前,却觉得这样没意思透了。
  偶尔从车帘子里看到许霁川和王猛还有那些禁军将士相谈甚欢的模样,他又控制不住地妒火中烧。
  花奴儿提出要和他一起偷偷溜出去散心的时候,他心里又欣喜又悲哀,眼前这个人虽然对他不能怀抱情爱,但却是真心挂心着他的人。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和花奴儿再更近一步了,但他没办法控制自己想要靠近的心,他在心里想到,就这两天,让花奴儿再陪他两天,两天之后他保证收起所有的感情,怀抱着这段悲哀的感情直到进坟墓的那天。
  既然决定要走,那就要尽快离开,只是太子殿下突然失踪,只怕整个队伍都会出问题,因此太子殿下将秋枫和夏石叫来,给他们留书一封,让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交给王猛将军,请他务必封锁消息,并在信中写明了会和的时间和地点。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许霁川和赵景湛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离开了营地。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王猛就听到帐篷外有个又细又尖的声音喊他,王猛从睡梦中醒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手从身边人的腰上收回来,生怕弄醒他,搅了他的一夜好梦。
  他披着衣服轻手轻脚地出了帐篷,就看到帐篷外面站着的小公公,是太子身边的夏石。
  夏石道:“王将军,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密信!”
  王猛听到这句话,眼皮一跳,有好事太子殿下绝对不会找他。
  等他看完信之后,废了老大的劲儿才忍住自己想将信扔在地上踩两脚的冲动。
  妈那巴子的!他不是东宫的亲信啊!微服出巡这种事情,能不能不要找他善后,上次在云州,大臣们从他这里得知太子殿下去了汝南,差点没把他绑起来关进大牢里去。
  太子殿下这次又搞这出?六部大臣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比云州地方官的小,王猛无语望天,太子殿下我和你并不是自己人啊!能不能不这么信任我?
  许霁川和太子殿下是星夜悄悄地离开的,走的时候害怕惊动他人,连马也没牵。
  这是山阴府地界上,赵景湛和许霁川两人星夜出发,早上的时候等山阴城的城门开了才进去。
  山阴城距离江都不过四五日的距离,且此地的人都非常善于经商,整个城市显得非常繁华,无愧于他小江都的美称。
  进城之后,两人先找了一家包子铺坐下吃了早餐。山阴本地人早上喜欢吃包子喝粥,许霁川和赵景湛两人坐在当地人中间,听着山阴人用方言打招呼吃早饭。
  在这样嘈杂又平淡的环境中,赵景湛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尤其是当花奴儿把最后一个包子给了他之后,他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就这样吧,哪怕只有一天,能与他这样平和安静远离任何喧嚣阴谋地待一天,也足够回味好多年。
  吃完了早饭之后,他们俩就在山阴城里漫无目的地逛着,虽然在给王猛的信里说是要微服出巡,体察体察百姓疾苦,但他们所看到的山阴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什么疾苦要他们体察。
  果然出来散心是对的,太子殿下自从来到山阴之后心情就变好了,两人也恢复了往日的亲密无间。
  本来应该在山阴待一天就走,可是太子殿下想在山阴多待几日,因此他们就在山阴多待了两日,不得不走的时候,太子殿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山阴。
  虽然许霁川一路上都在抱怨太子殿下耽误了时间,但他也挺喜欢山阴这个地方的,若是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来常住些日子。
  因为他们在山阴逗留的时间太长,若是步行肯定赶不到江都城外和王猛他们汇合,如果不按时追上队伍,到时候恐怕晋王那边又要弹劾太子了。
  因此要离开山阴的时候,他们打算在山阴的马市上买两匹马快马赶路。
  他们这些个高门贵族的公子哥出门就有好马,压根儿就不关注马市上的马到底多少钱。
  等到了马市看准马之后,问了价格这才傻了眼。一匹普通的马竟然要一百两银子,他俩这次出门太子殿下根本就没带钱,许霁川出门的时候他娘亲也不过给了他三百两银子,从汝南到这里,已经花的七七八八,现在他的身上带的所有钱,统共也不过才八十多两银子。
  两人想着要不砍砍价,先买一匹马,共乘一骑凑合,结果那个马贩子非常轴,死活不同意。
  马属于军需用品,朝廷本来就对马的控制非常严格,每年流向民间的马数量有限,因此马的价格常年居高不下,且不愁没有买主。
  许霁川和赵景湛给他说了半天,他就要一百两银子,少一分也不买。
  许霁川和赵景湛对视一样,没办法,两人只好看看身上的配饰什么能不能抵个价钱。
  赵景湛身为太子殿下,他身上所有的玉饰都有皇家印记,流露民间恐怕会埋下祸端,因此许霁川只好看看自己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卖。
  许霁川本来就是个男孩气十足的少年,平时甚少佩戴饰物,翻来翻去,只有哥哥新婚的时候送给他的和田玉玉佩还算值钱。
  但这是哥哥送的东西,他心里很犹豫。但他想到如若殿下不能按时进京城,晋王那边肯定会大做文章,因此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将玉佩抵押了出去。
  和田玉的玉佩本来就非常珍贵,一个毛头少年说他的玉佩是和田玉的,马贩子自然不能相信,后来还找来了当铺专门的鉴定伙计鉴定,证明是和田玉没错,换了五百两银子,马贩子将他那天带来的最好的两匹马卖给了许霁川。
  买了马之后,两人星夜兼程,终于赶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先行到了江都驿站。
  王猛的部队是在傍晚到达江都驿站的,这两日队伍里还算平静,因着前几日太子殿下明显的心情不好,也不怎么和大臣吃饭,所以这几日太子殿下没露面,大家也没有多怀疑。
  但知道真相的王猛非常担心,按照计划,他们明日就要到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