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东宫当伴读-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霁川拱手回礼道:“刘总兵,久仰大名。战事紧急,我们就不要做无谓的寒暄了吧。西蜀此番降下骑兵,不过是围魏救赵的雕虫小技,就是为了缓解益州危机。若是此番我们能抵御西蜀,牵制他们的兵力,待到太子殿下攻破益州,这些西蜀围城之兵,自然会不攻自破。若是我们这里抵抗不住,被敌人攻破汉州,太子殿下之前所收复的西蜀城池都可能被收回去,到时候太子殿下腹背受敌,征西失败,北方狄人和南边南唐虎视眈眈,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还望诸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抵抗西蜀大军!”
刘总兵不过是个汉州的守备,刚听完传讯兵的介绍,心里还有疑虑,这天下皆知,太子殿下身边的陆昇乃是一个文臣,从未参与过战争,此番他亮明身份,铁定会参与进守城之战,若是他以太子之势压制总兵,胡乱指挥打仗,汉州危矣!
此番听他如此分析形势,心下大定,况且西蜀来势汹汹,他对于此番能否守住汉州心里没底,如今陆大人挺身而出,愿意替他承担汉州指挥之位,若是没守住汉州,自然首罪便是他了,刘总兵心下几转,谦恭地对着许霁川拱手道:“愿听陆大人指挥。”
许霁川摆摆手,道:“刘总兵客气了,此番防御西蜀,我等需通力协作,众志成城,大事方成。我不希望有任何人在此事心怀鬼胎,干扰大业,若是影响了守城,少不得要借刘总兵的刀一用!”
刘总兵弯腰拱手道:“全听陆大人吩咐。”
许霁川拱拱手道:“本人初来乍到,这汉州士兵都是和刘总兵出生入死之人,若是本人发号施令,底下难免会不服气,为了保证军令通达有效,下令之事还是由刘总兵来吧。”
刘总兵犹疑道:“这……”
许霁川微笑道:“放心吧,出了事我来负责,今晚之事你需详细写个奏报给太子殿下以安殿下之心。我想,现在西蜀人应该已经放出消息,若是南厢军从敌人那边得到情报,难免不会动摇军心。”
刘总兵拱手道:“是,那卑职就去给太子殿下写奏报了,连夜发出去,尽快让前线的太子殿下得知。”
说完,他对着守城军队的队长道:“这是太子殿下的属官,今晚守城,一切听他的号令!”
守城的千夫长道:“卑职遵命!”
许霁川点点头,他相信太子殿下看到奏报,肯定会知晓是他假扮陆昇在汉州主持,定会放下心来一鼓作气攻下益州,到时候,西蜀全境尽归大梁,太子殿下居功至伟,在南厢军里声望巨大,无人可及。至此一役,太子殿下便在军方有了自己实打实的势力,与晋王分庭抗礼,就算以后兵戎相见,也可有一战之力!
因此,汉州一战至关重要,许霁川握紧了城墙,坚定心志,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今晚注定是不眠之夜,源源不断飞上来的火箭照亮了城下西蜀黑压压的军队!
西蜀的军队并不攻城,只是一味的放箭,许霁川皱着眉,察觉出了不对,城墙墙壁宽厚,火攻根本烧不塌,顶多也就毁掉些距离城墙进的房屋,因此夜间火攻,最大的功能就是照亮,一般都是火攻一起,士兵便会借着火一鼓作气攻城,可是这些人并不攻城,只一味放箭……莫不是,莫不是障眼法?可他们究竟想隐藏什么呢?
许霁川皱着眉,思考许久,忽而被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惊动,他看到一个士兵拿着钳子修城墙上的战车,许霁川猛然心头一亮,是钳型阵法!
中路主翼不过是个佯攻的幌子,主攻城门的是左右翼!
许霁川吼道:“传讯兵何在?!快点亮烽火示警东西城门加强防备!快!!!!”
突然东边城门出现一声巨响,许霁川一看情况有变,三步两步下了城墙,抢了一个士兵的马就往东门冲过去!
西蜀军队果然在东门开始架上云梯攻城,许霁川命人将油泼在城门之上,点燃火油,将西蜀的云梯烧断!
然后命人召集新兵命他们分兵两路上东西城门参与城门保卫战!
许霁川命人准备了许多投石机远程投石,阻止了西蜀攻势!
此战一直持续到黎明,西蜀并未攻破任何一座城门,西蜀千里奔袭,此时也已经是力竭,汉州城内虽然军火充足,但人手不足,也已经是筋疲力尽,双方都暂停了攻势,暂时休整。
西蜀虽然休整,但却没有离城门太远,在距离城门五里开外的地方扎营。
汉州虽然打退了西蜀的攻势,但汉州之围仍然未解。
昨夜一战,许霁川已经大概摸清了这支西蜀军队的规模,大约只有五万人左右。想来益州正在水深火热之中,西蜀虽然使出这围魏救赵之计,但主要兵力仍然放在益州。
摸清了敌人底细,许霁川心下稍安,他们城中有四万人,面对这西蜀精锐,虽然不能尽数剿灭,但打退其进攻,为太子殿下争取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此番西蜀围城,他们接不到前方来的军报,不知道太子殿下如今到了那里,但从越来越强的攻城势头来看,征西前线,西蜀恐怕没从太子殿下那里讨到什么好……
四天之后,攻城之战最紧急的时候,许霁川正站在主城门上面指挥攻城,突然底下的西蜀军队阵脚乱了,乱作一团,仔细一看,原来有一队人马冲进了西蜀军队之中开始厮杀,许霁川刚忙下令,道:“停止射箭!”
许霁川道:“我们的援军到了,让神箭手站成一排协助下面的援军作战!刘总兵,下面是太子殿下派来的援军,你速速清点三千骑兵,出城接应!我在城墙上,协助神箭手为你们掠阵!”
刘总兵领命而去,下面的援军领头之人穿着一身银色铠甲,带着有面罩的头盔拿着银枪三进三出杀入敌阵,许霁川看他的招式,越看越熟悉,不自觉喃喃出声:“殿下……”
突然从那银色铠甲将军的身后窜出一个骑兵,拿起大刀朝着将军的头砍下来,许霁川搭弓射箭一气呵成,百步穿杨,顷刻间就一箭穿过那人的眉心将他毙命。
那银铠将军似有所感,抬头看看城门之上。他缓缓地打开自己的面罩,抬头对上许霁川震惊的眼神,寒面银枪,正是太子殿下!
第117章 跛脚道人
太子殿下在汉州驻军已久; 因此他刚一摘下面罩; 马上就有人认出了他; 激动地喊道:“快看!太子殿下!!”
这嗷一嗓子喊出去; 汉州军士看到太子殿下厮杀更加卖力了,但是在场地不光有汉州地军士; 还有西蜀的军士; 西蜀的将军眼见大势已去,举剑高喊道:“擒贼先……”擒王二字还未说出口; 破空一箭穿透他的眉心。
那将军眼睛骤然睁大,瞬间毙命掉下马去。
虽然擒王二字没有说出口; 但是西蜀的士兵还是明白了他临死前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
反正生的希望已经不大,如今便是要死也要拉上个垫背的; 若是将大梁的太子殿下拉到黄泉,也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一时间,西蜀残部集中力气进攻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武艺超群; 弓马娴熟,自然不惧;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纵马闪避,沉着冷静地出招御敌。
太子殿下虽然不慌不乱,手里一杆银枪舞得飞起,但许霁川却关心则乱; 为他捏着一把冷汗; 他恨不能顷刻间从城头飞下去与殿下并肩作战。
许霁川内心虽然担心; 但他面上却不显,沉着冷静地弯弓搭箭,为太子殿下掠阵,他箭无虚发,箭箭见血封喉。
好俊的功夫!!城门上一起射箭的弓箭手射箭的间隙都忍不住为他叫好。
主将已死,西蜀攻城奇兵早已是强撸之末,不到一个时辰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汉州城门打开,迎接太子殿下率领的援兵。
在场之人,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尤其是刘总兵,那日陆昇大人分析战争利弊,他明白对于太子殿下来说,上上之选应该是不理会汉州危机,一鼓作气攻下西蜀。可是太子殿下却没有选择上上之选,而是选择亲率大军来为汉州百姓解围。如此爱护将士,为国为民的好殿下,又怎能不追随?!刘总兵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梁有那么多少年愿意追随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碰到汉州迎接的一行人,便下了马,刘总兵和许霁川一行人行了礼。
太子殿下懒洋洋的应了,和刘总兵寒暄两句就开始问此番守城的损失情况,刘总兵一一说明了。
太子殿下边走边道:“城中百姓的损失都由朝廷承担,生逢乱世百姓已经够苦了,切不可让我大梁子民因为战争流离失所。”
刘总兵拱手应了。
刘总兵正和太子殿下说这话,这时候太子殿下身后有一人道:“陆大人,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刘总兵回过头就看到太子殿下身边一个穿着副将铠甲的人对着队伍最后面的陆昇陆大人遥遥拱手。
陆大人看着此人拱手还礼道:“赵大人,许久不见啊。”
刘总兵有些讶异,方才陆大人明明和他站在一起,几时跑到了队伍后面去了?
太子殿下听到那副将叫陆昇,仿佛是才发现般回过头去,刘总兵顺着太子殿下的视线看过去就发现陆大人对着太子殿下笑了笑,那笑怎么看怎么……尴尬……
太子殿下看到他的笑容,哼了一声就转过身去,上了马去军营。
刘总兵有些不忍,看来太子殿下好像有些不待见陆大人啊?但这是为什么呢?
他好歹是和陆大人共事这么多天,大家共同守城,算是有过命的交情的朋友,这陆大人虽然是个文臣,但是丝毫没有文人那酸腐味,潇洒豁达,射箭精绝,实在是文人中的楷模,武将中的标杆……他到底是怎么惹了太子殿下不高兴?刘总兵回头看看,陆大人看着太子殿下地背影无奈苦笑。
刘总兵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太子殿下面前为陆大人说说话。
太子殿下带了援兵解围之事,在百姓中流传开来,援军进城之后,汉州地主干道两边早就挤满了围观地百姓,看着太子殿下的表情仿佛仰视神明。
太子殿下已过弱冠年纪,身形颀长,穿着一身银甲,气宇轩昂,那人群中的大姑娘小媳妇看到太子殿下,脸上都飞起红霞。
许霁川跟在殿下一行人后面,看到如此情形,心下欣慰,阿宴比起他两年前走的时候,更像一个太子殿下了。
前线战事紧急,太子殿下此番回来解了汉州之危后,星夜便要出发去前线,他先到新兵营里看望了新兵,许多新兵都是因为太子殿下才报名参军的,此番见到太子殿下都激动异常,将他们一行人包围起来。
太子殿下对这些新兵很温和,对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回应。
张强悄悄地潜伏到许霁川身边,道:“小宴,你骗得我们好苦!”
许霁川闻声转头就看到张强,他一脸激动,丝毫没有苦的迹象,兴奋地脸都红了。
许霁川:“……”
张强接着道:“以前我们说过‘苟富贵,勿相忘’,你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要信守诺言,说话不能不算数啊!看在我们曾经睡过一个铺,盖过一张被子的份儿上,你一定要在太子殿下面前替我美言几句。”信守诺言和太子殿下身边的人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许霁川还未回答,和新兵交谈的太子殿下突然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正在交头接耳的许霁川和张强,冷冷一笑。
许霁川:“……”
张强:“……”原来太子殿下的眼神这么可怕吗?他似乎从这眼神里感受到了杀气……方才初见太子殿下,他很亲切地和他们这些新兵蛋子交谈,他还以为太子殿下是温和地人呢?忽而,他记起太子殿下上个月刚刚水淹了遂州,甚至还屠了城……太子殿下果然不是个好惹的人物,不过……殿下为什么要用那样带着杀气的眼神看他啊!!!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前线战事紧急,太子殿下需要赶快回到前线指挥,因此星夜便带着自己的人先走了。走之前,他和刘总兵就汉州的布防密谈了一次,刘总兵一一记下了殿下的命令。
说完正事,太子殿下状似不经意提起,道:“陆大人是什么时候来汉州的?”
刘总兵不敢隐瞒道:“是征兵那会儿,他化名赵宴,进了新兵营。后来……”
太子殿下皱眉打断刘总兵道:“你说……他叫赵宴?”
刘总兵看着太子殿下表情,小心翼翼道:“是的,赵宴。”
刘总兵仿佛看到太子殿下的表情有些呆了,瞬间柔和下来,但不过一瞬间,短地让刘总兵以为是他眼花了,再看时太子殿下地表情已经恢复如常,他问道:“后来呢?”
刘总兵道:“后来西蜀来进攻汉州,陆大人拿着殿下的东宫令牌亮明身份,与臣一道指挥汉州保卫战。”
见太子殿下沉默不语,刘总兵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子殿下地表情,暗暗为陆大人说话,道:“陆大人真是个不可多得地人才,既有文臣的谋略,又有武将的果敢,那一手箭法高妙,就是军中也少见,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殿下真是慧眼如炬,贤明宽和啊,因此才能吸引天下有才德的人齐聚东宫。”
太子殿下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他摩挲着不知何时拿在手中的玉佩,好似出了神。
太子殿下平日里虽然御下宽和,但神色不辨息怒,底下人甚少能猜到他在想什么,此刻殿下不说话,刘总兵也只能沉默候着。
良久,太子殿下嘴角浮现出一丝笑,道:“刘总兵也算和陆昇经过生死之战的人了,你觉得此人如何?”
刘总兵看到太子殿下表情和缓,赶忙替陆昇大人说了一大堆好话,他道:“陆大人真可谓是精彩绝缘,文武双全,在军中人缘非常好,许多士兵都喜欢他呢!”
太子殿下的嘴角仍然刮着笑,但和刚才那柔和的笑又又所不同,像是……冷笑,刘总兵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他方才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太子殿下道:“孤知道了,你下去吧。今天孤和你所说之事你切勿外传。”
刘总兵晓得这是不让他告诉陆昇的意思,他低头应了,缓缓退了出去,留殿下一人在房间里待着。
太子殿下摩挲着那块纹着并蒂莲纹样的玉佩,神游天外,忽而,他曲起两指敲敲那玉佩,表情有些恨恨地,仿佛那是某人的脑门。
来汉州不到一月就这样勾三搭四,又是总兵为他求情,又是和别人同铺而眠,哼,这两年还不知道勾搭上多少人呢?!简直岂有此理!
晚上太子殿下出发之时,命令陆昇随行,刘总兵得知之后,松了一口气,下午他说完那番话走的时候看到太子殿下表情并不好看,还以为没戏了呢?没想到太子殿下此次出征却带上了陆大人,看来两人之间芥蒂已除。
刘总兵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兴高采烈地送太子殿下一行人离开汉州了。
那日在军中高声和许霁川问好的便是赵奇赵大人了,此次征西,他跟在太子殿下身边做了个副将,专门收集情报。
太子殿下还是不同许霁川说话,一切命令由赵奇传达,赵奇带来了殿下的命令,太子殿下将许霁川编在他的亲卫队里,贴身保护他,平日里不许离开他五丈的距离。
许霁川实在不明白太子殿下这种安排的用意是什么,亲卫一般都是由武功极高的暗卫担任,他现在的武功没有太子殿下高,何谈保护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保护他还差不多。
不过此次归来,太子殿下很多决策他都看不明白,比如说此番汉州危机,从战术角度看,太子殿下应该留在前线,主持征西,而不应该亲自带兵杀回汉州,即便是他放心不下汉州,那也应该派军队前来,而不应该自己亲自领兵来。他为什么要来汉州?
战争局势变幻莫测,须臾之间定胜负,最忌讳主帅临战离开,此次太子殿下前来,那前线的军务由谁主持?
许霁川想起自己曾经听到的传闻,据说太子殿下从太极观里请来了一名跛脚道人作为他的谋士,细细想来,太子殿下现在的行事风格确实与以前大有不同。
以前他就绝对不会做出水淹遂州、屠城这样举动,许霁川倒不是谴责他的行为方式,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者,哪个不是踏着累累白骨?他在意的只是……太子殿下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变了模样,想想他就有些嫉妒这个跛脚道人。
一路上太子殿下都没有同许霁川说话,只是命令他必须在他的视线内活动。
就这样,一路到了前线营地。
许霁川的营帐被安排在太子殿下旁边,他刚进帐子,赵奇就让许霁川在帐子里等他,太子殿下如今的第一谋士跛脚道人要见他。
为什么要见他,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营帐外面有脚步声传来,这脚步声还伴随着“笃笃笃”木棍敲地的声音。
营帐的帐子被人打开,许霁川顿时傻眼了——
谁能告诉他,这跛脚道人为什么会是他爷爷许崇峥?!!!!
第118章 过往境遇
许霁川一脸震惊地看着许老爷子; 许老爷子自觉骗到了他; 很是得意。但他自觉是许霁川的长辈,不好明面上显露出来,于是表面上极力表现镇定平静; 可那一翘一翘的胡子却出卖了他。
许霁川看不得他得意; 冷笑道:“哼; 跛脚道人?我该猜到是你的; 除了你; 还有谁会取这么简单粗暴的名字。”许家老爷子许崇峥的风格一直都这么简单明了,以前他给自己院子里的八哥直接取名叫做八哥; 如今他的一条腿跛了,又入了太极观做了道士; 所以就叫自己跛脚道人……所以说; 老爷子这取名的艺术实在是一言难尽的简单直白啊!
爷孙两人互相损了两句; 就互相谈起分别之后的境遇。
自从许霁川两年前按照智空大师所说之意离开江都; 他先去他和太子殿下以前一起到过的山阴逛了一圈; 然后又北上去嵩山看了他和太子殿下的师父智空大师,又去扬州找了以前的朋友晃荡了些日子,等到将所有跟踪的尾巴都甩掉了之后,才到襄阳去找他爷爷。
他爷爷和宗玉先生一起在襄阳的太极观等他。原来陛下下令攻打南唐的时候,宗玉正好在南唐,闻此消息; 便知晓这是梁元帝的一箭双雕之计; 许崇峥此行恐怕凶多吉少。他早年给扬州漕帮的老大批过命替他挡掉了一灾; 于是让漕帮的人混进军队里,只等许崇峥有性命之忧的时候将他偷偷救出来。那日许崇峥掉下船头,漕运的人便将许崇峥救起,偷偷运到下游的禅光寺将养。
后来,许霁川按照纸条上的意思来扬州派人打捞许崇峥的时候,宗玉先生便让禅光寺的和尚偷偷将重要信息藏在偈语里告诉许霁川,许霁川果然知晓了一切,就算对太子殿下也没有泄露分毫,故作伤心离开了江都。
等到他与宗玉先生和许崇峥见面之时,许崇峥已经脱离了危险,只是他年纪大了,又在江水中泡了那许久,身上的旧疾发作,一条腿便跛了。许霁川虽然心疼,但到底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想的那个假死的法子到底也是九死一生,也不会比眼下的情况更好。
不过宗玉先生和他爷爷许崇峥这么好,他倒是挺意外的,他十二岁那年是他第一次和宗玉先生见面,后来便再也没见过宗玉先生了,因此他当时以为许崇峥和宗玉先生只是泛泛之交,却没想到他爷爷有难,最后救了他的竟然是宗玉先生。
这次和宗玉先生见面,宗玉先生告诉他,许霁川刚一出世他便替许霁川批过命。
许霁川的命格贵不可言,只是命若游丝,不敢有半点差池。而且更为诡异的是,他的命格竟然和大梁的王朝命数紧密相连,这实在是奇哉怪也的一件事情,因为除非王朝气数已尽,需要破军星出改朝换代,否则一般和王朝运数紧紧相连的命数只会出现在皇家,而那人的命宫一般都是紫微主宫,是为下一任主君。
而此次紫微宫中,太子殿下的命格和晋王的命格都在紫薇副宫中,且都缓缓在向紫薇主宫运转,太子殿下的命途多舛,险象丛生,但只要他活着即位大梁尚且有一线生机;若是晋王即位,则大梁将二世而亡。届时,狄人的铁骑将会踏入中原,胡人乱华,重燃战火,百姓流离失所,乱世重起!
大梁初立,梁元帝因为被宗玉先生批了命格的缘故,十分宠信于他,因此宗玉先生本来想将此事告诉陛下,让他杀了晋王,但是试探了陛下之后,发现陛下性子优柔,且非常注重母子亲情和手足之情,断然不会对晋王动手。而晋王本人在军中势力强大,若是直接动了他,造成北厢军哗变,则恐北方狄人趁虚而入。
因此他便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将希望寄托在太子殿下身上,宗玉将许家小公子的八字命格和太子赵景湛的命格放在一起批了一遍,发现二人乃是天作之合,许霁川的天机星会一直护卫太子殿下的星宫,护卫太子殿下称帝。
为了能更好地教导许霁川,宗玉先生还专门请了名宿大儒来做许霁川的老师,而许崇峥也亲自上阵教导许霁川谋略兵法。
等到许霁川十二岁,宗玉便在天下人面前将许霁川的命格说出来,许上柱国又让心腹朝臣给陛下上书,举荐许霁川做了东宫伴读。
许霁川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