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卿他人美嘴毒[系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太守此时哪有心思跟他叙旧?赶紧就要问:“将军是准备依关死守,还是有其他计策?我只怕城中粮饷不够……将军带了多少日的粮饷来?”
  赵政却不答话,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这些事情,便交给我们这帮武夫去办好了。”
  “就是!”刘志嘿了一声,“你们这种笔杆子只会说不会做的,这时候就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尽他/娘的添麻烦!”
  太守跟他共事许久,听这些话早已听得麻木,此时便权当做没听到,转头望着赵政:“赵将军,话不是这么说。大敌当前,我怎么说也是一州太守,于情于理都应当尽一份绵薄之力才是。”
  “唔。”赵政闻言思考了片刻,“既然这样,太守大人便去处理城中治安一事吧。”
  他望着太守:“战事正紧,却总有些人还在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扰乱民心。兹事体大,便全权交给大人了!”
  “将军!”太守还待说些什么,却见赵政站了起来,一挥手:“来人!送一切无关人等出营!擂鼓!点兵!”
  众人轰然应诺,上来便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守架出去了。太守大人被一帮悍卒拎小鸡似的扔到大营外,只得隔着栅栏高呼几声:“赵将军!赵将军!”
  然而大营里踏步声声震云霄,他的话转眼便淹没在飞扬的尘沙中。
  太守声嘶力竭地喊了几声,依旧没人理他,倒是身边有个熟悉的声音也在喊:“赵将军!将军!将军啊——!”
  太守转头一看,见刘志一脸哀怨地望着大营里面,鬼哭狼嚎:“我怎么也是闲杂人等?将军你看看我啊——!”
  幽州府衙,大牢。
  这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所有牢房里都塞满了犯人。这帮犯人还非常之不老实,对着狱卒吆五喝六的,那帮狱卒却也没办法,自觉惹不起这帮大爷,只好跑的远远的,任他们折腾。
  牢中原本关押的几个犯人全都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企图当自己不存在;而这帮土匪一般的犯人则或坐或躺,你一句我一句地叨叨个没完。
  这个说:“怎么就非要低头呢?要我说还不如跟刘志那厮大打一场。”
  那个说:“你傻?大敌当前,非要内乱吗?”
  先前那人不服气:“就算是内乱,那也是刘志先挑起来的!”
  “行了,”一人劝道,“人家有圣旨。”
  那人梗着脖子反驳:“谁知道圣旨是真是假!”
  “哎呀,是真的,我都看到玉玺印了——我说你可别忿忿不平了行吗?吵得我耳朵疼。”
  “我是要吵你吗?”那人瞥了一眼角落里沉默不语的人,“我要说谁谁心里清楚!”
  “你可闭嘴吧!”又一人加入进来,“他……心里正难受呢,你非要跟这添堵!有本事自己出去啊!”
  那人腾地站了起来:“你!”
  众人赶紧劝架,好歹平息了一场小风波。
  角落里的秦少英默默看着,半晌才开口:“对不起。”
  众人顿时一静。
  “对不起,兄弟们。”秦少英低声道,垂下头来,“是我……是我退缩了。”
  “你知道就好。”发怒的那人瞥了秦少英一眼,嘀咕道,“曾经是谁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是谁说的勇往直前不回头?这下子自己倒成了软脚蟹……”
  秦少英苦笑一声:“我……我才发现,我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勇敢。”
  “你可别听他瞎扯!”劝架的人中有一个说道,“少英,我们都知道你是顾全大局。”
  “也不全是。”秦少英神情低落,“我想着陛下爱重我,哪怕是贬斥的旨意,我也不想拂了他的意,怕他来日怪罪于我——我不全是为了大局,也是为了我的私心,为了我的圣宠……”
  他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来:“对不起。”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反倒是先前发怒之人挠了挠头:“唉,这也没什么。毕竟陛下的爱重谁不想要呢?”他瞅了秦少英一眼,“你若能发达,龙骧卫也跟着喝汤不是?秦少英,你会分给兄弟们一口汤喝的对吧?”
  秦少英哭笑不得:“当然。何止是喝汤,大家一起吃肉才是。”
  众人笑了起来:“你这会儿还舔着脸要跟着喝汤吃肉,先前骂骂咧咧的是谁?”
  “嗨!”那人咧嘴一笑,“我也不是真的怪少英,毕竟不就是坐个牢嘛,不痛不痒的。”
  他说着叹口气:“我就是想,北境人杀过来了,我们明明在前线,却不能上场杀敌……亏我当初还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思来幽州呢,这下全没了。”
  众人回想起离京时的雄心壮志,一时都没说话。
  秦少英忍不住回想起那个大雨瓢泼的夏日,他们一群少年银甲弯刀,纵马踏水一路疾驰,说说笑笑地赶赴幽州。
  如今才刚刚入秋,却仿佛过了数十年……秦少英第一次有种沧桑的感觉,颇为惆怅地叹了口气。
  唉,老了呀。
  这帮半大少年正唏嘘着,长廊尽头的牢门一响,几人走了进来,带头的狱卒拖长了声音,还拿腔作调的,在幽暗的牢狱中回响不绝:“清点囚犯了啊!”
  说罢换了一副谄媚的语气,对身后人道:“大人慢点,这里面脏的很,小心脏了您的靴子。”又道,“大人怎么有空来巡查大牢?哎哟如今这时景,要我说牢里这帮渣滓就该全杀了,免得浪费粮食……”
  众人闻言皆是怒火翻腾,却不由得疑惑非常——那狱卒说的不无道理,这种时候,迎敌都嫌人手不够,还有心思清点囚犯?
  秦少英神色严肃起来,低声道:“小心有诈。”
  众人神色一肃,全神戒备地等着那人走到他们牢房前来。
  哒、哒、哒,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来人在他们牢前站定,狱卒侧过身,露出身后人青色的袍角来。
  那人看了看册子,慢条斯理问道:“你们犯了什么事?”
  秦少英听这声音好像有点熟悉,不由得倾身看去。牢外牢内两人四目相对,彼此都是吓了一跳:
  “秦少英?!”
  “太守大人?!”


第53章 
  幽州太守坐在书房里, 蹙眉望着眼前案卷发呆。不知过了多久, 窗户被风哗啦一下吹开, 北风带着细雨呼啸着闯入屋内,他这才猛然惊醒。
  “老爷!”太守夫人嗔怪一声,为他关上窗户, 又亲自为他披上毛裘,“转眼就是十月了,天气转凉, 老爷别老一心扑在公务上,也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才是。”
  太守安抚般拍了拍夫人的手,闻言却把眉头蹙得更紧了:“十月了啊……夫人,你说赵政为什么迟迟不解决幽州之事, 非要一天天拖下去呢?”
  “我的老爷啊!”夫人叹了一声, “我只是一介妇人,哪里懂这个。照我说,赵将军行事自有他的道理,老爷何必苦苦琢磨?”
  她说着为太守倒了杯茶:“老爷非要想个明白呢,干脆去问问赵将军不就得了?”
  “我何尝不想问?”太守摇了摇头,一脸苦笑, “只是我连赵政的面都见不上。每次去见他, 他那随从不是说赵政在巡营就是在演练,三言两语就把我打发了!”
  夫人听得心中火气, 柳眉倒竖:“还有这种事?这帮兵崽子!我去会会他们!”
  她说着就要出门,太守好歹把她拉住了, 哭笑不得:“别别别!这不成体统不说,那帮边戍军下手没个轻重,我怕伤着你。”
  夫人哼了一声:“老爷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幽州太守,我也是先帝亲封的二品诰命夫人。赵政这厮真是欺人太甚,仗着打仗时候没人敢把他怎么样,一派胡作非为!”她越说越气,“不行,我一定要让他知道老/娘的厉害!”
  原来太守夫人是武将世家出身,其家族世代忠勇,可惜于大理之战中全部战死,只剩了太守夫人一个女儿家。而太守夫人从小和当兵的哥哥们一起长大,别的没学会,一口混话倒是这么多年都没忘。
  太守闻言自然是无奈:“粗鄙之语!粗鄙之语!”他说着赶紧把夫人按在座上消消火,“娘子啊,别冲动,依我看,这事八成有蹊跷。”
  太守夫人翻了个白眼,正要说些反驳的话,看到自家夫君手忙脚乱劝慰自己的样子,满腔怒火骤然熄灭,望了他半晌,噗嗤一声笑了,眼中泛起一丝柔和:“行吧,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总归我们过我们的日子,他赵政爱呆多久呆多久,我们权当做他不存在便是了。”
  她说着站起身来:“我去催催厨房,老爷歇歇吧,过一会儿便用晚饭了。”
  太守笑道:“好。”
  两人相视一笑,太守夫人便转身走了,顺手为他把书房门关上。而太守慢慢坐回座上,轻轻叹了口气,依旧是忧心忡忡。
  哪有那么简单?他心想。边戍军那十万大军往那一放,就算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赵政九月十三便到了幽州,如今大半个月过去了,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布防,北境攻城他便退敌,北境撤退他也不追,两方你来我往,互相都没怎么见血。
  太守被完全排挤在防守事宜之外,他的人甚至连山海关城楼都上不去,所有事务全被边戍军不由分说地代劳了。他被迫冷眼旁观了这十数天,怎么看怎么觉得儿戏。
  若说赵政是想拖死北境,其实又没必要——他们处处占优,大可反守为攻,若赵政再老辣果决一些,甚至可以一路北上,直捣王庭,完成先帝都没有完成的事业——“一战功成,封狼居胥”,这不就是他们武将梦寐以求的东西么?
  可赵政偏偏没有这么做。不仅没有这么做,甚至连这个念头都没有。他看着每日北境龙朝来来回回的,说句不好听的,活像是在点卯,点完就收工大吉。
  如此反常,太守不由得心下嘀咕。更何况除去军情,那大牢里的龙骧卫也是件颇棘手的事——圣旨说关押龙骧卫不假,奈何那帮龙骧卫太过难缠,上次他去巡牢,被这帮半大小子抓胳膊的抓胳膊,抱大腿的抱大腿,一群人鬼哭狼嚎,势要他放他们出去不可。
  他想到这里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总之,大牢他是不敢再去了,一面是圣旨昭昭,一面是一群实际上没犯什么错的少年,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替他们沉冤昭雪?得了吧,又不是要他们的命,不就是关几天?饿不死他们就是了。
  何况依他看,陛下这道旨意实际上多有回护,估计已然顶着莫大的压力,他还是别再添乱的好。
  太守想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却见管家敲了敲门:“老爷,京中表姐的来信。”
  太守一愣:“哪个表姐?”
  管家道:“老爷的二表姐啊,嫁给吏部侍郎王成的舅舅的那位。”
  太守这才想起来是谁:“进来吧——她没事给我写信做什么?”
  管家自然是不知,而太守有些头疼地看着手上的信,并不想打开看。
  这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这个二表姐生性嫌贫爱富,好斗善妒。上次回京时她看上了他夫人身上的红狐裘,伸手讨要,被他婉言拒绝,便因此耿耿于怀。这位这次写信过来,八成又是这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苦着脸望着那封信半晌,还是打开了。他一目十行地扫过,果然不出所料,是来炫耀她也有了一件红狐裘的事。而这件红狐裘可比他夫人的好多了,除了因为这件成色做工怎么怎么好,还因为这是因着他们家好侄子王成赈灾有功,谢逐流谢大人替他们向皇帝请的赏——
  等等!
  太守看的一愣一愣的:谢逐流他略有耳闻,不过不是说这位不得皇帝喜欢吗?怎么突然就能向皇帝请赏了?字里行间看起来还颇为得势的样子?
  另外,赈灾又是什么?
  他深深皱起了眉,仔细看起这封信来,越看神色越是骇然——
  七夕时皇帝遇刺,刺客是北境人,谢逐流舍命救驾;八月玉京地动,皇帝全权交给谢逐流处理,而这位则借此机会兵不血刃地夺了宴文傅的权,隐隐成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这些他居然全然不知道?幽州的邸报中居然没有一字提及!
  太守后背骤然升起一阵寒意:究竟是谁在设计他,设计幽州?这人切断幽州和玉京的联系,又是要做什么?
  他如坠冰窟地僵在那里,半晌才回过神来,神色复杂地望着手上的信。
  若不是这是一封家书,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妇人走民间驿站送来的,怕是也会被拦截下来。
  事到如今,该怎么办?
  太守神色严峻,紧紧抿着嘴角,在书房中慢慢踱着步子。
  而窗外,冷雨倾盆。
  秋冬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雨声便小了下来,风吹落叶,一片苍黄。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这一阵阵的雨过后,天气便猛地凉了下来,尤其是在苦寒之地的幽州,妇人早上起来舀水,都能看到水缸表面浮着一层薄冰。
  赵政披着大氅坐在帐中,帐内早早烧起了炭火,倒是非常暖和。
  赵政沉思片刻,这才开口问道:“玉京地动了?”
  心腹小心答道:“是的。”
  赵政眯了眯眼睛:“这个谢逐流……哼,看来小皇帝的运气不错,总能遇到贵人。”
  心腹腹诽道那皇帝虽然昏庸,但到底是天命在身,他自己不就是天下最大的贵人?
  不过他当然没有说出口,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地坐着。半晌,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阿奴已经答应了见面,敢问将军作何打算?”
  “我不是说了?要她有去无回。”赵政漫不经心,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让我先跟她说两句话吧——这样的女人,我倒是很好奇。”
  赵政说罢不经意一侧头,看到帐上挂着的地图,凝神望了很久。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闽南,大理,江南,中原,玉京,幽州,北境。
  他的目光在幽州一片停驻半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心腹见他如此,也跟着去打量那地图,只见幽州外画着一道关隘“山海关”,山海关外是平芜荒地数十里,往北便是北境草原,再往北是迢迢大漠,大漠尽头标着四个小字:北境王庭。
  龙武帝十八年,龙朝边戍军加龙骧卫一共二十万人,曾虎视眈眈地驻扎在王庭外的大漠上,离彻底铲除北境只有一步之遥。
  为了这一步,死了十余万将士,死了十数位劝谏的大臣,死了一位老将的心。
  于是最后这一步也没跨出去,反而是龙武帝葬身于无垠大漠中。
  心腹想起这段往事,忍不住去看赵政的神色,却见赵政无声地笑了笑,眼中一片漠然。
  而赵政却并非如表面上那么平静。再次来到幽州,他不由得想起了龙武帝十八年的那个夜晚。
  那夜他独自骑马遥望迢迢大漠,月色苍茫如雪,而身后杨怡纵马过来,与他并肩而立。
  她淡淡道:“陛下要见你。”
  他答道:“好。”
  就是这一面,他把梦还魂之毒下在了皇帝身上。
  哈!赵政忍不住笑了起来。
  陛下!你英明一世,所做一切便是要臣民怕你敬你,可曾想过被你逼到极致,我也会有反戈一击的一天?
  那时你问我为什么反对铲除北境?这还不简单?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已然疑我至此,若北境一除,下一个不就是我了?
  不只是我,若是杨怡不是谢皇后的亲族,若她不是个女人,恐怕在我之后,下一个死的便是她了。
  杨怡……
  火烛一跳,赵政目光迷离起来,沉溺于往事无法自拔。
  那是先帝还是太子之时,第一次带兵出征,命他为副将。
  一接到任命,他便很是奇怪:“殿下,另一个副将是谁?”
  “是你不认得的一个人,孤正要让你们两个互相认识一下。”顾成林神秘一笑,又补充道,“对了,是个女人。”
  “女女女人?”赵政大惊,“女人怎么能参军?”
  谢莹不知何时倚在门边,笑盈盈道:“女人为什么不能参军?”
  赵政看过去:“谢姑娘,你怎么进宫来了?”
  谢莹把手中龙纹玉牌给他看:“哈哈,陛下给我的!”
  赵政看看脸色微红的谢莹,又看看傻笑的顾成林,恍然大悟:“哇,陛下同意你俩,你俩那什么啦?”
  谢莹抬手敲了一下他脑袋:“与你何干?”说着打量着他,“喂,我可告诉你,杨怡是我表姐,到了军中,你可不能欺负她!”
  赵政一脸懵逼:“杨怡是谁?”
  “边戍军从三品副将是也!和你平级。”谢莹眼中闪着骄傲的光彩,转头朝殿外喊,“杨怡姐姐!你进来呀!”
  殿外,那叫杨怡的姑娘朝里望了一眼,这才走了进来。
  她瘦瘦高高的,头发枯黄,和丰润的谢莹完全不是一个品种。若说谢莹是牡丹,是要做皇后的人,这杨怡就是一根小麦杆子,还蔫不拉几的。
  这麦秆子走到他们跟前,冲着顾成林抱拳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顾成林抬手让她不必多礼:“我们是一家人嘛。”
  闻言,杨怡淡淡望了谢莹一眼,而谢莹则羞涩地低下了头。
  她这才说道:“既这样,我家小妹便托付给殿下了。”
  “哈!”顾成林一笑,“你入了军中,从此不仅是孤的家人,更是孤的兄弟。”
  他像对待男人一般拍了拍杨怡的肩膀:“孤的性命便交给你了!”然后轻轻锤了赵政胸口一拳,“还有你!阿政!”
  几人相视而笑,手掌相交。
  杨怡看向赵政,犹豫一下,学着男人抱拳道:“在下杨怡。”
  赵政冲杨怡抬了抬下巴:“赵政。”
  那时赵政脸上没表现出来,但是心里甚是瞧不起,觉得她是一个走后门进来的,甚至一度担心她会不会骑马,更不要说提刀杀人了。
  谁曾想后来上了战场,他被敌人包围之时,还是杨怡一骑当先,率兵救他于重围。
  他至今记得杨怡用她那轻飘飘的剑轻飘飘杀人的场景——她眉头都没动一下,轻描淡写一般,那人便人头落地了。
  这与军中只求蛮力的风,全然不相同。他顿时呆在那里,而杨怡大声怒喝着:“撤退!”然后冷冷看了他一眼,“在想什么?快!”
  他这才如梦初醒,挥舞着手上长矛:“撤!”
  等赵政下了战场,忍不住问杨怡:“你手上,那是什么?似乎不是刀?”
  “这个?”杨怡把手上长剑拿给他看,“这是剑。”
  赵政看着那长剑,那剑又轻又细,剑光如秋水,闪烁间泛着寒光。
  “好剑!”他脱口而出。
  杨怡脸上笑容一闪即逝:“她叫‘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赵政想到这诗句,摇了摇头:“这名字不好。总觉得要榨干你最后一滴血似的。”
  杨怡又笑了下:“名剑认主,同生共死。我杨怡认主也是如此,愿为殿下流尽最后一滴血,无怨无悔。”
  红烛在风中飘飘摇摇,赵政心里突然一阵悲凉。
  你后悔了吗,杨怡?
  我又后悔了吗?
  赵政摸索着摆了两只酒杯放在面前,想了想又拿出一只。
  他把三只酒杯一一满上,那掌握天下雄兵的手居然有些微微发抖。
  他把两杯酒都泼到了地上,自己拿起最后一只酒杯,沉思半晌,最后一饮而尽。
  他把酒杯往地上一扔,再抬头时,已是一片决然。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他只能大步往前。
  狭路相逢,勇者胜;
  阎王殿前,莫低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偏闹。、恨子规的营养液呀~
  给大家还原一下事情真相:
  赵政和阿奴合谋杀了顾成林,重点是!赵政没见过阿奴的脸,不知道她就是潇湘夫人!
  阿奴大仇已报,想跟爱人(顾公子)私奔,却发现顾公子就是太子,震惊绝望之下独自离开;
  太子被顾禾魂穿;
  阿奴继续报仇,和北境合作杀杨怡,没料到北境去杀顾禾,匆忙赶到,看到顾禾抱着谢逐流;
  阿奴和北境在一起,想要打开山海关。北境要天下,她要顾禾。
  而赵政想要过河拆桥,把阿奴和北境都挡在山海关外,自己独吞天下。
  over~
  (确实有点复杂的样子……)


第54章 
  十月初八, 立冬。
  入夜时分, 北风已然凛冽刺骨, 风中夹杂着些许雪沫子,而北境大营中烧着篝火,一众人喝酒吃肉, 笑笑闹闹,丝毫看不出是在打仗的样子来。
  坐在帐外的侍女抬头看了看,嗤笑道:“这可真是北境打的最轻松的一仗了。祭司, 你说是不是?”
  帐内的潇湘没有说话,而是揽镜自照,细细地描着眉。
  她今日穿一身大理的蓝布长裙,耳戴银环, 手腕上是银色的蛇头手镯, 十指涂着娇艳的蔻丹,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侍女走过来,替她挽起长发,顺道往镜中一看,笑道:“祭司真是举世无双的美人。”
  潇湘抬头瞥一眼镜中的自己,见镜中女人眉如远黛, 目如寒星, 嫣红发暗的嘴唇微微勾起:“我到底是老了。”
  侍女扑哧一笑:“祭司才二十几许,怎么就老了?”
  潇湘微微一挑眉, 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她懒懒地往后一靠,随手从一边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