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良臣系统-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惕,一直持怀疑态度。直到太后宴会,他才确定与秦太君有关……
钟纪德想借他的手,把祸事引到秦太君身上,二皇子也同样想借他的手除掉钟纪德。这些年来,二皇子借他的手,恐怕已除去钟纪德一大半的人。所以钟纪德入狱后,一不作二不休选择了假死,试图让二皇子掉以轻心。
钟纪德是被二皇子逼急了,只得像闹剧一般行刺洛帝。也许,二皇子早就找到了假死的钟纪德,暗中清理他的人手。钟纪德只好破釜沉舟,在国公府行刺洛帝。二皇子则趁这个机会,将钟纪德及下属一网打尽。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秦太君与钟纪德是留国人,他们依存又斗争说得过去。留国灭亡,他们正处于势弱状态。他们要想在晋国有所作为,必须得相互依存起来。但发展到程度,一山不容二虎,他们又开始斗争起来。
可这一切与二皇子、周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们要掺一脚?钟纪德目的很明显,秦太君呢?若秦太君有心当皇帝,那太后与秦国公扮演什么角色?若秦太君是扶持某人,那人又是谁?是二皇子吗?
裴子戚在殿内踱来踱去,眉宇轻轻蹙起,总觉得还欠缺什么。突然,一名小太监碎步进入大殿,跪地俯身道:“小的参见裴大人。大人,殿外有个小太监求见,说是太后宫里的人。”
“太后宫里的人?”裴子戚停下脚步,松开眉宇道:“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应诺,起身退去殿内。不一会儿,另一名小太监碎步前来,身上带着星点寒气,跪地行礼道:“小的参见……”
裴子戚连忙打断他,“行了行了,那些礼就省了吧。有什么事直说吧,太后命你做什么?”
小太监抬起头,笑盈盈说:“是这么回事。太后念着大人,想请大人过去坐坐,不知大人赏不赏这个脸。”
裴子戚身孕有四个多月了。哥儿要快生了才会显怀,目前还瞧不出身孕,却能诊出胎儿性别了。半个月前,朱老先生诊出怀的是龙凤台后,仉南说什么也不让他操心政事了。
他只好拐着方式说回裴府一趟,结果仉南一口绝了他出宫的希望。别看仉南平日对他千依百顺,可到了这事上也就是个油盐不进的霸道男。折腾了好几次,他也只好绝了其他心思。
如今太后找上他,是有要事与他相说?这宫里人都长着七窍玲珑心,太后没理由这时候来碰软钉子。他对太后没有太多好感,坑了他一次之余,还是仉南提防的人……但是,太后也是最有可能告诉他真相的人。
裴子戚笑了笑,对一旁宫女道:“帮我准备件披风。等会要是殿下来了,你告诉他我去太后宫里。”
宫女曲身应下,命人备上了披风。裴子戚裹上厚重的披风,道:“这位公公麻烦你带个路。”
小太监赶紧起身,笑吟吟说:“不麻烦不麻烦,裴大人请随我这边来。”又道:“太后念叨您好久了。要不太后顾忌殿下,要就派小的请大人过去了……”
裴子戚笑笑,只身随在小太监身后。他不是什么嫔妃,出行还要带着宫女太监,说到底他目前还是一个外臣,一个外臣就该有一个外臣的样子。
如今已是深冬,天上飘着白雪,整个皇宫瞧着白茫茫一片。路上有些滑,两人一前一后,慢悠悠的前行。走了好长一会,小太监停下了步伐,笑道:“裴大人到了。”
第一百十章
小太监推开房门,垂头立于一侧,示意裴子戚‘请’。裴子戚笑了笑,侧头朝殿内看去。只见殿内一片灰暗,一个身影若隐若现,再无他人。他连忙回过头,想询问太后娘娘在何处,那名小太监却消失不见了。
裴子戚轻轻蹙眉,从殿内的身影来看,应该是个男人……太是后故意将他引到此处,让他与殿内的男子相见?还是那个小太监个人所为?他连忙环视一周,不知何时起周围的侍卫、宫人就不见了。
此处乃太后宫里,能把宫人和侍卫撤去,必有太后的授意。少间,他散去眉头,面无表情的转身……彼时,身后传来仓促的声音:“裴大人,请脚下留步。”
裴子戚停下步伐却不转身,淡道:“不管你是什么人,此处乃是太后寝宫。你一个男子出现在太后寝宫,实乃……”
匆促的步伐紧随而至,男子打断他的话:“裴大人,在下乃是前任吏部尚书周刑的孙子,有要事相告……”
裴子戚猛地一僵,立刻转过身来。恰巧男子走出灰暗,一张稚气的面容露了出来。只是一眼,裴子戚瞳孔猛缩,连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会在京城?”
男子确是周刑的孙子,裴子戚与他也算是旧相识。只是周刑告老回乡后,他便随周刑离开了京中,如今却出现在太后寝宫里。且他衣衫褴褛,脸上多处淤青,身上也有好几处伤痕……
男子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一字未回答裴子戚的问题:“裴大人,在下就长话短说了。祖父逝世了,临终之际,他让我把这封信一定要交于您手中。”
裴子戚连忙接过信,又问道:“你落成这般模样,是不是因为这封信?”
男子抿了抿唇,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知是否与此信有关,但上京这一路上我多次遇刺。若不是太后娘娘相助,我恐早成了路上冤魂。”
裴子戚一怔,赶紧拆开信快速浏览。他逐字逐句的浏览,眉头越蹙越紧,脸色泛着一丝不同寻常的苍白。
男子凝视着他,疑惑道:“裴大人,怎么了?”
裴子戚挪开视线,面色转眼恢复如初。他自若一笑,手里紧紧捏着信,道:“多谢周公子舍命护信,周大人信上所载之事的确是事关重大。”话锋一转,他又到:“不知道周公子……”
男子脸色一变,连忙道:“裴大人大可放心。祖父临终之际,千叮万嘱在下不可偷浏此信,更不能将此信落入他人之手。在下虽无圣人之德,却懂得‘孝悌’二字,断不可违背祖父临终之言。”
裴子戚微微松手,笑笑说:“周公子误会了,我是想问问公子身上的伤势如何了。”
男子楞了楞,拱手道:“多谢裴大人关心,在下只是一些小伤势并无大碍,只需修养几日即可。”
裴子戚将信折叠好放入怀中,笑说:“那我就放心了。”又道:“周公子,我还有公务在身,就不打扰你休息了,告辞。”
他笑容满面的转身,待转过身笑容立刻散去,面色被阴沉一一覆盖。他双手握成拳,不然不急不慢。待远离偏殿,他连忙加快步伐,步履间显得十分仓促。
陡然间,一名太监挡在他身前,拦下了他的去路。他停下步伐,抬头看去。这名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刚刚消失的小太监。小太监笑盈盈看着裴子戚,“裴大人,您怎么走了呀?”
裴子戚楞了一下,连忙笑说:“我瞧着太后娘娘不在殿内,估摸着太后可能有要事,还是改日再来拜访娘娘了。”
小太监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原来如此。”又道:“裴大人,您这是去哪呀?匆匆忙忙的。”
裴子戚指了指天色,笑说:“时候也不早了,出来也有段时间了。若我再不回宫,三皇子殿下恐会怕御林军来寻我了。”
小太监依然拦在裴子戚身前,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笑嘻嘻道:“小的耳朵不好使,这没听明白大人所说的。裴大人是想回宫?还是出宫呢?如果是出宫,太后娘娘有令,让小的可以帮您一把。”
裴子戚凝了笑容,一字一句道:“太后娘娘还说什么了?”
小太监侧身让路,垂头曲身说:“娘娘还说,时间不等人,大人得赶紧做决定了。要知,一步错满盘输……”
裴子戚猛地睁大眼,拱手道:“那就麻烦公公了。”
二皇子府
阳光缓缓落下,整个庭院瞧着暖洋洋。一块空地上摆着整齐的书籍,那些书籍摊开身子,时不时随风摆动。而一旁的男子身形消瘦,手中持着书籍。他轻轻展开书籍,弯腰将书放于地上。
突然间,身后传来脚步声。男子顿了顿动作,徐徐道:“退下吧,这里我一个人就行了。”
下了吩咐脚步声没有消失,反而传来嬉皮的笑声:“殿下,我好不容易来你府上一趟,你就这么让我回去了?”
男子猛地僵住,立马转过身道:“你怎么来了?”
孙翰成笑盈盈看着他,也不接过话:“殿下,您清瘦许多了。”说着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道:“今个天气是不错,但若为了晒书,把刚养好的身子弄没了,那就不值得了。”
二皇子面无表情转身,淡淡道:“你回去吧,被人瞧见了不好。”
孙翰成耸了耸肩,没脸没皮走过去:“我们的关系左右藏不住了,裴子戚早就知晓了,你在担心什么?”顿了顿又道:“比起这个,我倒是更担心您,您知道在做什么吗?”
二皇子放下书,看向他道:“不用你提醒,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孙翰成消了笑容,拧眉道:“殿下,您知不知道王爷快要气疯了?几十年的筹谋就这么毁于一旦……”
“够了,如果你是想来劝我,还是尽早离去吧。”二皇子再次持起书,“我心意已决。”
孙翰成抿着唇,看着二皇子一字不说。须臾,他松开眉头,笑说:“原来如此,难怪殿下闭门不见客。还好我武功好,要不见殿下一面就难了。”
二皇子看了他一眼:“说完了就走吧。”
孙翰成环起手,漫不经心道:“没完呢,还有最后一句,说完我就滚蛋。”他顿了下,一字一句说:“殿下,你真的无心皇位?”
二皇子收回视线,手里的书微微有些变形:“留国灭了。就算我当上了皇帝,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这是晋国的天下。”
孙翰成张了张嘴,刚准备说什么,一名小厮匆匆前来。他连忙侧过身,挡住自己的面貌。二皇子也配合上前一步,挡住他的身形,对小厮道:“什么事?”
小厮停了脚步,垂头禀告:“殿下,裴子戚裴大人府外求见。您看……”二皇子虽吩咐不见客,可二皇子也吩咐过,若裴大人来府上不必请示。如今这个情形,也只有硬着头皮来请示了。
闻此,二皇子与孙翰成纷纷一怔。然而少间,二人均恢复如常。二皇子将书放于一侧:“让他进来吧,再命人备上茶具、茶灶。”
小厮应诺,曲身告退。待小厮远去,孙翰成赶紧转过身来,担忧道:“殿下,裴子戚这时来访……”
二皇子笑了,喃喃自语:“祖父去世了。临终之际,他交托了一封密信于裴子戚。皇叔曾三番五次想毁了此信,可皇祖母出手相助了……”
“太后娘娘。”孙翰成脸色大变,“那王爷他……”
二皇子垂目而笑,“你赶紧离开,此事我自有安排。至于皇叔……”他抬头看向天际,“他应该去皇祖母宫里了。”
孙翰成微微一愣,拱手飞身告辞。不一会儿,裴子戚随着小厮款款而至。只见庭院处云雾缭绕,飘着淡淡的茶香喂。裴子戚嗅了嗅,不禁笑了:“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殿下好雅兴,看来伤势已全然痊愈了。”
二皇子笑看向他,“子戚也是好雅兴,怎么有空来我府上了。”
裴子戚阔步上前,直接坐在了二皇子对面:“我早就想来了,又怕打搅你卧病修养,这才拖到了今时今日。”
二皇子笑笑说:“子戚有心了。”说着他斟了一杯茶,推到了裴子戚面前:“这是上好的武夷茶,父皇赏赐的。”
裴子戚楞了楞,持起茶杯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果然是好茶,陛下很是疼爱殿下呀。”
二皇子笑了笑,岔开话题道:“子戚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裴子戚放下手中茶杯,笑说:“还是殿下了解我,今日前来的确不止前来瞧瞧殿下。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来说一个故事。”
二皇子顿了动作,将茶壶放于一侧:“故事?这倒是有趣了。”
“这个故事很长,殿下可能要花一点耐心了。”裴子戚轻轻摩擦着茶杯边缘口,徐徐道:“四十年前,留国国灭。晋武帝血洗了留国皇城及莫清远将军府邸。按理说,留国皇室与莫氏一门应该灭绝了。可凡事总有意外,留国的大皇子活了下来,他还带走了刚刚出生的小公主。这位小公主是皇后的嫡女,也正是留国未来的储君。在大皇子出逃之际,还援手救下了莫清远的幼子。
三人在暗卫的护送下,安然离开了留国。常言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没有躲起来,而是隐姓埋名来到了晋国都城,执行着一个疯狂的计划。那年,周刑正出任礼部侍郎一职,而他的妻女患了不治之症。这时,一位留国神医朱孟明朱老先生找上了他,朱老先生说他能帮他医好妻女,只需要他伪造几份户籍。周刑自知此事事关重大,矢口便拒绝了朱老先生。尽管如此,可他也没有告发朱老先生,私心想给妻女留一条活路。
病情恶化得很快。不过几日,周刑的女儿便去世了。周刑抱着女儿的尸首,最终压垮了心中的防线。他答应了朱老先生的要求,而朱老先生也帮他治好了妻子。在外人看来,他的妻子女儿皆痊愈了,但事实上他的女儿早已去世。如今的女儿,只不过是伪造身份者的其中一人。周刑深知自己没有退路,除了死只有与那些同流合污。贪生怕死的周刑,只好选择了和他们沆瀣一气。周刑成为了他们的一员,也知晓了他们的身份。
他所谓的‘女儿’正是留国的小公主,未来的留国女王。而另外几名伪造身份者,一个莫清远的幼子,如今进了宫改名为孙禄,贴身伺候着陛下。一个留国的大皇子,现今在宫里担任国师,深得陛下的信任。另一个留国丞相之子,如今已改名为盛灿,担任户部尚书。而周刑也在他们相助下,成为颇受陛下信任的吏部尚书。一个混入户部,将原本的留国人不动声色改为晋国人;另一个进入吏部,将那些混入朝纲的留国人暗中提拔。
这一切都很完美,如果不出意外,计划很快会实现。然而出现了纰漏,莫清远的副将钟纪德反叛了,他不再扶持小公主的儿子称帝,而是想自己称帝。于是原本同气连枝的一群人,就这样分成了两派人手。但由于两方人掌握了对方太多信息,稍有不慎双方都会遭遇灭顶之灾。双方只好按耐住,选择与彼此合作。而在月前,两方人终于分出了胜负,以钟纪德身死宣告失败。”
二皇子只是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任何神情,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故事一般。
裴子戚站了起来,俯视二皇子道:“你们通过盛灿、周刑在朝中布了一张庞大的网,暗中安插你们的人手。而钟纪德也不甘示弱,假借秦国公的名义获取科举试题。以提前知道科举试题,借以让自己的人手混入朝纲。
你一直在利用我,利用我去铲除钟纪德的人手。你担心钟纪德会对我动手,又安排孙翰成在我身边保护我。待钟纪德人手铲除大半后,你又通过向元明透露信息,让我得知陈永汉贩卖科举试题,借以让我顺藤摸瓜对钟纪德动手。如今钟纪德已经身死,你已铲除了最大的威胁,接下来是不是该对仉南动手了?留国皇太子殿下。”
二皇子抬头看向裴子戚,平静的面容出现了一丝破灭:“如果我想对三弟动手,如今在宫中的人便不会是三弟而是我。”
裴子戚笑了,仰起头哈哈大笑:“皇贵妃忍辱负重多年,为了让你登基称帝,与钟纪德合谋引诱靖王谋反。事后不惜用自杀的方式,换来陛下一生的内疚,你会……”话说到一般,眼前的景物模糊突然起来,全身无力发软。他努力睁大眼,指着二皇子道:“你对我下药?”
二皇子站起身来,伸手扶住他的肩膀:“睡吧。”
轻轻的二个字像是有魔力一般,裴子戚只感觉眼皮格外的沉重,慢慢的合上了双眼。眼前一片黑暗,耳边也听不到任何声音,随着意识沉睡下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香四溢,殿内漫着淡淡的云雾,如仙如梦。一名女子端跪堂前,身穿锦罗玉衣,手里持着佛珠,不急不慢地转动。她闭着双眼,面容很平静,呼吸间却带着一丝仓促。不一会儿,殿内响起轻碎的脚步声。
女子连忙睁开眼,沉声道:“什么事?”
宫人停了步伐,曲身禀告:“启禀太后,国师殿外求见。”
太后猛地起身,手中的佛珠被紧紧捏住。少间,她将佛珠放在案上,伸手摸了摸发髻,问身旁的宫人:“哀家看起来如何?”
宫人上前一步,谄笑说:“太后看起来可精神了。”
太后不由笑了,点了点那位宫人:“哀家就喜欢你这张嘴。”说罢,她回过头来吩咐道:“让国师进来吧。另外你们都退下,不许任何人靠近,明白吗?”
宫人齐声应诺:“小的明白。”
太后点点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她微微闭上眼,面色瞧着很平静,可放在扶手上的手却微微发颤。这一刻她已经等了很多年了,或者说她一直为了这一天而活着。
她本是天之骄女,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为了那个人,她毅然选择了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更靠近他一点。
她从小便与秦国公立下婚姻,若没有进宫,此时的她应该儿孙满堂了,而不是像现在孑然一身。但她知道那不是她想要的,或者说这不是他们两人想要的。秦国公喜欢荀先生的女儿,这一点单从他看她的眼神就能明白,那种眼神满是宠溺与爱慕。而秦国公对她只有对妹妹的喜爱,没有多一点的感情。
她知道秦国公是好男人。若是秦国公娶了她,定会对她忠贞不渝,一生不离不弃。但她只是想要一个喜欢的人,与他厮守一生。然而,那个喜欢的人她还没有等到,晋武帝就对荀先生动了杀机,他的女儿也被迫逃离晋国,回到了留国。
而执行晋武帝这一命令的人,正是秦国公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秦国公的父亲害得荀先生一家人家破人亡。荀先生出事那一天,秦国公哭了很久很久,像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流了出去。而她只是静静待在他身边,一句安慰话也说不出口。从此以后秦国公变了,他的笑容里不再有感情。
几年后,留国灭亡。荀先生女儿再次回到了晋国,秦国公的笑容才再次有了生机,而她也终于等到了那个喜欢的人——留国的大皇子。她不是很清楚那一天两个人是怎么见面的,但很清楚记得当时见面的情形。
他穿着一身白色长袍,墨黑的秀发落在肩头,一根玉簪轻轻固定。他蹙着眉头看着她,眉宇间藏着满满的担忧。他救下了她,从猛兽口中救走了她。她不记得那天她有多么狼狈了,只记得他义无反顾救下她的模样。
其实喜欢很简单,就在那一瞬间便喜欢上了,然后就是一辈子。对,她就这样喜欢他一辈子。即使他是皇家钦点的道士,一辈子不能娶妻生子。可她总觉得只要是喜欢他,距离他更近一些,她就会很幸福。
抱着这样的心情,她毫不犹豫与秦国公解除了婚约,进宫嫁给了皇帝。她知道她这样做,两人都会很幸福。秦国公娶了荀先生女儿,两人生下了一子一女。至于她,虽然每日过着永无休止的争斗,但她还是感觉幸福的。
她知道先皇是喜欢她的,否则也不会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执意要娶一个与臣子有过婚约的女人。然而皇帝毕竟是皇帝,喜欢也终究是喜欢。随着后宫嫔妃先后诞下皇子,她日子越发难过。而那个人现已贵为国师,虽不得先皇的信任,但在宫中也颇有权势。
他再一次向她伸出了援手,准确的说是两人达成了协议。纵然这一切是那么诡异,可她还是选择了相信。因为这可能是,她唯一更靠近他一点的机会了。然则,随着两人在宫中相互扶持,她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
原来他是留国的大皇子,而荀先生女儿原本是他皇妃。但由于留国灭国,两人尚未成亲就不得不分开了。荀先生女儿嫁给了秦国公,成为了秦太君。而他也入宫成为了道士,现在贵为了国师。她知道他进宫一定有什么目的,但她一点不在乎。晋国怎么样于她没有一点关系,她在乎的只有他。
可现实永远那么残酷。她不得不承认,他与秦太君是相爱的。若不是留国破灭,恐怕他们已成为一对鹣鲽。她找了秦国公,秦国公似乎早知道了一切,他表现得很平静。他告诉她,不止留国大皇子没死,留国的皇太女也活着。留国大皇子有意颠覆朝政,让留国皇族成为晋国皇帝。
尽管秦国公知道这一切,可他却选择了隐瞒。国家与个人,他选择了个人。说到底他不过是爱情的奴隶。先皇疑心病很重,一旦揭发此事,京中的留国人恐皆有灭顶之灾,这其中就包括秦太君。为了秦太君,秦国公隐瞒了一切。
选择隐瞒,不代表坐以待命。她不愿为先皇诞子,一个是私心上不愿意;二个只要一日不诞子,她与国师的协议便有效。于是她与秦国公商量之下,决定从皇子中选一个来扶持。他们选中了小十七(洛帝),那个一出生就被丢在冷宫的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