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呀,哈哈哈。”
  “哟,这不是宋公子吗?您还记得雁语,可教雁语心里宽慰不少,可惜雁语已经被老爷赎了身,以后只伺候老爷一个人了呢。”雁语一个妓子出身,当然不怕被人骂不要脸。
  可是陈英才怕啊,怕得要死,他们学子平时去个青楼喝喝酒吟吟诗无可厚非,那叫雅兴。就是买了一个有才有名的妓子回家做妾,那也可以说是男子风流,但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总叫人不齿,还会给他扣上沉迷美色的帽子。
  他还想考进士,做大官呢,绝对不能留下这样的污点。
  于是当场便说,“雁语可不是我的妾,是李三元养的,与我何干。”
  甩手欲走,雁语一把拉住他,“老爷,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连那李三元老爷都没见过面,如何就成了他的?我可是替白姐姐来给您送信的,您就是不再稀罕雁语,白姐姐肚里的孩子您总得了解一下情况,收了这信吧?”
  一番话可是把陈英才放在火上烤了,别说是他那些同窗,就是周围的其他客人和店小二,看陈英才的眼神都带着异样了。
  哪怕他一再解释雁语是镇长送给李三元的,别人也不信,一来李三元从来不逛烟花地,镇上认识李三元的人都说他极为疼爱夫郎,镇长怎么会故意给李三元添堵呢?
  二来,雁语拿的可是陈英才小妾的信,口口声声的说他被张家赎了身,跟了陈英才,却没想到进不了张家大门,只能去照顾怀了孕住在娘家的白氏。
  镇上谁不知道陈英才是个穷光蛋出身,也就是娶了张家女儿才有了闲钱,不外乎雁语说是张家赎了他,因为陈英才自己没这个钱!
  这是将陈英才的脸皮剥下来,一点儿脸不给他留了。
  这陈英才自然是不肯认的,但也不能阻止大家的想法,一时间没了办法,只能跑回张府,找他老丈人问计去了。
  但他这一跑,更显得他做贼心虚了,再加上雁语一双美目泪眼盈盈,好不可怜,更让人唾弃陈英才,说他是个没骨的男人。
  雁语做戏做了个全套,哭哭啼啼的跑了,等跑到没了人的地方,钻进一直跟着他的马车,直接出了镇子。
  回了槐木村,被云梨扔进了工厂里,让小安哥帮忙照顾着,名字也暂且改做了刘语,说是刘周家里头的弟弟,跟着小安哥学做管事的。
  于是当张富贵压着怒火压下去这一遭事儿,连带着养在乡下的白小茶也被接回府里养着,却找不到罪魁祸首了。
  他查了又查,怎么也想不到肤白貌美、只会爬男人床的妓子雁语摇身一变,成了脸色蜡黄、身材瘦弱的刘语,正在厂子里学着管理食堂呢。
  当然,他查不到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赵平安带来的五百精兵,几乎都驻守在槐木村里,他的人来了自然是什么也查不到,原路返回的。
  为此,云梨特意买了十头肥猪给精兵们加个菜,答谢一二。


第150章 
  李恩白的学堂最后依着他的意思建在了离工厂不远的地方; 但没有工厂那么靠近后山; 大约是夹在村子住户集中的一片和工厂中间。
  他一开始就说了,学堂要建的结实; 要注重实用性; 但不能往金碧辉煌的方向靠,于是学堂都是石头、泥砖合着最好最结实的木料建起来的,远远看着; 不像个学堂; 倒像个石头山。
  这屋子是村里头最好的泥瓦工废了好大的心思设计的; 用料也实在; 还有李恩白的建议,真的建好了必定是十里八村都羡慕的。
  光是教书先生就够让人羡慕的了,更别提学堂还发书; 但凡是学堂要学的书,都给学生发。
  你说规矩多?
  都能进学堂学知识了; 还敢嫌规矩多?
  哪家的孩子这么不懂事,也不用等到将来夫子教训,家里头双亲就能给你来个爆炒臀肉; 哭爹喊娘也没用!
  但现在学堂还在建; 李恩白也只每日上午在打谷场授课,为此云河还特意弄了一块大大的木板刷了白,给李恩白写板书用。
  底下的学生还没拿到新书呢,只是先在李恩白这听听,有不合适的; 正式开学了就不让进学堂念书了。
  一个个老实的比鹌鹑都蔫吧,眼睛紧紧盯着李恩白,生怕漏了一点知识,更怕表现不好被退了学。
  打谷场是个开阔地儿,李恩白也没说不允许别人旁观,有那好学的,不声不响的站在最后头,跟着那些备选学生一块听课。
  左右就是上午一个时辰的功夫,谁还抽不出来时间过来听听课呢?大不了拉下的活儿其他时间补上呗。
  但以后再想听秀才老爷讲学,可就难的很了。
  原本只是几个人,但看李恩白压根儿不会管他们,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知道自己这叫沾光,一点儿声响都不出,也不找地儿坐下,就站着听讲。
  李恩白的想法是不管爱不爱学习,会认几个字,总是好的。
  他现在教的都是最最最基础的,连三字经都用不着,今天是一二三四五,每天六七□□十。
  然后再挑着姓氏教一教,百家姓很没必要,一个村子就那么几个姓,教个两天就教完了。
  这时候他开始随堂测验了,每天会讲一个故事,关于成语、寓言、美德、历史、地理等等,无所不包。
  因为是给目不识丁的村民们讲故事,他舍弃了文绉绉的不好理解的话本风格,就用最口语化的大白话来讲。
  有的时候还叫两个学生上来配合,比如他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就叫了三个看着比别的孩子白点儿的上来配合,觉得小猪不好听,他干脆改成了三只小白兔。
  又找了一个比别的孩子都壮一点的孩子做大灰狼,一边讲故事,一边指挥着四个学生演出来。
  一开始这种方式孩子们还有些放不开,但只要厚着脸演了都会被李恩白夸奖一番,也就放开了演了,慢慢的倒是觉得这是一种游戏,乐在其中,对李恩白将的故事也记得更深刻了。
  这是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学会团结,学会心往一块儿使,劲儿往一块儿用。木老三他们这帮老头子也耐不住好奇,去听过几次,每每都被李恩白轻描淡写的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而惊奇。
  再看看周围也听的入迷的村民们,天长日久的,他们村子肯定会有大变化。
  所谓人老成精,在木老三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哥儿六个回了家悄悄的喝了顿酒,喝醉了还能哈哈哈大笑,压不住嗓子的喊着能对祖宗交差了。
  可把云河唬的一直守在门外头,就怕几个老头喝酒喝伤了。被木老三的媳妇看见了,问他,“大河啊,你在这儿戳着干啥呢?”
  “三婶,我怕我爹他们叫我,就在这儿等着,反正也没事。”云河不敢说不吉利的话。
  三婶子一眼看穿他的真实想法,听着堂屋里头吵吵嚷嚷的,还有她家老头子吹牛的声音,砸吧了两下嘴,“这个老头子,又翘尾巴了!”
  说着推门进了屋,跟其他兄弟打了声招呼,直接伸手拧住木老三的耳朵,“喝喝喝,没完了是吧?也不看看时间,都后晌了,还不赶紧去醒醒酒!”
  “哎呦!老太婆你撒手!”木老三喝酒喝的满脸通红,被拧着耳朵疼的直叫唤。
  “撒手?你再喝我给你拧掉!”三婶子可不惯着他,多大的人了,一点成色没有,没看见大侄子担心他们这帮老头子呢?
  木老大和木老二光看着他们三弟被弟妹收拾,也不吭是,光笑不说话,哥俩还趁着三婶子不注意碰了个杯,今儿这酒就到这儿了,杯里这点酒也别浪费了,灌进肚子里比较舒坦。
  木老四和木老五帮着劝和三嫂,被三嫂眼珠子一瞪,抹了把嘴,行吧,三哥,弟弟帮不了你了。
  俩人看见老大老二碰了杯,也学着将杯里的酒喝了,还是拉着云老汉一块儿喝的,有大侄子在,三嫂肯定舍不得让老六丢脸,找他喝准没事。
  于是想喝到天亮的哥六个,被三婶子一己之力制止了,让云河叫来几个本家兄弟,将他们各自送回家。
  云老汉酒量不好,但酒品好,喝多了不哭不闹,就是主意大,云河扶着他想带他回家,他不。
  “找找找我儿婿去,去去去他家,我我儿婿好啊!”
  云老汉非要去找李恩白,云河拗不过他,只得带着他去了,好在都在一个方向上,到时候敲了门说两句就成。
  等到了李家,云老汉看见李恩白,比看见云河哥俩亲多了,拉着李恩白不撒手啊,一个劲儿的表扬,末了还哭了,“你是个好的,我把云梨交给你放心了,放心了!”
  听他这话,不难猜的出来,云老汉对他给云梨和陈英才定亲却差点害了云梨一辈子这事难以释怀。
  毕竟是个做爹的,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不难受。现在他儿婿不但对儿子好,对他这个老丈人孝顺,还特别有出息,哪一点都比陈英才那个狗东西强。
  他这心里,舒坦!
  俗话说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他这就叫老丈人看儿婿,越看越骄傲。
  又大着舌头叮嘱云梨和李恩白好好过日子,平时要是有个不愉快了,都相互让着点,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千万别做了心病。
  云河都想把他爹拖回家去,但又不落忍,只能让李恩白多担待点,老爷子喝多了。
  李恩白耐心的听着云老汉车轱辘话来回倒,和云河一左一右搀着他,把他送回家,等云老汉睡下了才回家。
  云梨已经在床上等他了,夫夫两个讲了一会儿悄悄话,也就睡下了。
  赵平安在李恩白这儿赖了有小两个月,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带着五百精兵从后山走了,来的时候不声不响,走的时候也没什么动静。
  就是他走前儿把李恩白改良过的活字印刷术带走了,就连李恩白研究的半成品打字机也被他带走了。
  一同走的,还有刘明晰,他在京城还有点事得处理干净,不然如何能娶媳妇?走前他和青哥儿也在刘春城面前过了明路,要不是刘春山不在本地,估计都小定了。
  刘春城对他们俩的婚事没有意见,他在李家住的这段日子也了解了青哥儿的脾气秉性,再加上他家里和睦,三个哥哥都是踏实本分的,挺看好他们的。
  他搬回刘府前,掏了二百两银子给李恩白,让他帮忙做一件事儿,这事儿关系到青哥儿,李恩白自然是上心的,就没收这二百两。
  “青哥儿算是我妻弟,我自当为他打算,还得多谢先生提醒。”李恩白推拒了刘春城的银票,却把事情放在了心上。
  等到刘语适应了工厂的生活,李恩白和全村的村民也习惯了授课的日子,他把青哥儿、雪哥儿、雨哥儿、朵朵并他们的哥哥还有云河都叫到了李家。
  既然要帮,帮一个是帮,帮一群也是帮,正好他在这边没有兄弟,孤掌难鸣,不如帮着青哥儿他们,青哥儿他们五个亲如一家,他就和他们的哥哥也混成一家子。
  这不就多了兄弟了?
  “今儿叫大家来,是有些事儿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李恩白虽然中了小三元,对待别人的态度却和以前一个样。
  再加上有云河带头,对他也和以前一样,在座的也就没了约束,还当是之前一样处。
  “大白,有啥事你直说,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咱们这么多人,一定能想出办法。”他们还当是李恩白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找他们商量呢。
  李恩白则是抛下了一记重拳,“我想让各位哥哥、弟弟辞了刘家工厂的活计,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第151章 
  除了云河原本就不在工厂里头干活之外; 这份差事对其他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差事。
  槐木村虽然树木非常多; 但皇家有命,每年砍伐的数量是有限的; 他们不能靠倒卖木料为生; 平日里也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儿。
  也正是因为全村都是木匠,导致这木工钱挣不了几个,顶多是给个辛苦钱; 还不如他们出去做小工卖苦力挣得多。
  家里头有几亩田的; 田税、丁税一交; 也就剩下口粮了; 还得是紧巴巴的吃才够一年的。
  他们村原来都不好说外村的媳妇,原因就是穷,要不然也不能还有那么多单身汉。
  青哥儿的三个哥哥、朵朵的两个哥哥; 都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才耽误下来的。
  但等到了厂子里上工之后; 他们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了,以前都是逢年过节的,才能去割两斤肥肉吃; 一大家子也就是尝尝肉味而已。
  现在却可以一个月吃上四五回; 有那不会过日子的,隔两三天就得去屠户家里买半斤肉吃,屡教不改。
  为啥?
  不就是因为手里头有钱了,也就舍得吃肉了。
  但是大多数人家还是很节制的,尤其是前阵子闹的媒婆骗介绍费的事儿; 一个个的从飘飘然的状态里清醒过来,都老实本分起来。
  挣得钱都攒着,等着翻修房子、娶媳妇等大事儿的时候不露怯。
  他们正满心的干劲儿,就指望着好好干活,过两年多买几亩地,多生两个孩子,还得给孩子存念书的钱。
  于是他说了之后大家都有些怔愣,为啥要辞掉这么好的活儿啊?
  村里头谁不是挤破脑袋向往里头进,甚至来外村的都厚着脸皮来问要不要人了,咋大白还让他们别去上工了呢?
  “为啥?一个月两千大钱的工钱,咱们出去可就没这样的好事了!”
  张柏不太乐意辞工,他已经订好了婚期,最近正努力存钱呢,就等着成亲的时候好好大办一场,让他媳妇好开开心心的嫁进来。
  不只是他,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一个月两千大钱,干的好的还有奖金,一年下来能存二十两银子呢,存个两年就能买几亩良田,或者盖一间新房也使得。
  但是他们也知道李恩白肯定不会害他们,这么说肯定有什么好主意,张柏问的时候都是可惜和好奇的语气。
  李恩白喝了口茶水,“原因也挺简单的,一来我这儿有个活儿,缺人手,交给外人我又不放心,大河哥又接手了成衣馆,所以想让兄弟们给我搭把手。”
  他这是把大家当成亲兄弟一样处了,大家都不傻,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大家再装糊涂,这情分就坏了。
  “啥活计?要不交给我吧,其他人还照常上工,家里头才刚过上好日子,要是大家都辞工,家里头不好交代。”这是青哥儿的三哥。
  他们家兄弟最多,足足四个,从小一块长大也从来没红过眼,心里头也都最疼爱小弟青哥儿,李恩白和云梨平日里对青哥儿照顾有加。
  哪怕是李恩白和他们不来往,就为了青哥儿,他也该给李恩白多干点活,更别提李恩白还实打实的把他们当做一家人。
  “小三哥别急,我话还没说完。”李恩白摆摆手让他们别着急。
  “其实这事,我早就该跟大家伙商量的,但之前忙于备考,没时间细细规划,故而拖到了现在。”
  他捋了捋思绪,“今天跟大家提一下,回去都好好考虑一下,毕竟关系到养家糊口,得慎重决定。”
  “你说吧,我们肯定好好想。”木海山总觉得李恩白的视线老是往青哥儿和他哥哥们那边飘。
  还在琢磨是怎么回事,李恩白就说了,“这厂子应该不会再扩大了,以后人数就这么多,工钱也就这么多,吃饱穿暖可以,富裕却没什么可能,因此我想让大家都拾一门别的谋生的手艺。”
  “我这儿有三种想法,一个是开酒楼,一开始店铺、菜谱都由我出,所得利润五五分。”李恩白现在手里的钱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反正收了就往系统里头扔,丢不了就对了。
  “但得重新学下厨,是个辛苦活儿。二是流动书摊,这个活儿也是个累活儿,还需要天南海北的到处跑。”李恩白说到流动书摊的时候明明白白的看了一眼青哥儿他们兄弟四个。
  “最后这一个是,给学堂做管事,这个赚钱是赚不上的,但却很有用。”李恩白其实更倾向于让木淮山来做这件事,但木淮山和他关系不近,而且他是独子,将来肯定要接他父亲的衣钵。
  云河、木云山也是同样的理由被淘汰出局,后来他思考过后,觉得这事儿交给雪哥儿的亲哥哥木海山最好不过。
  “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过要等大家都能自己撑起一摊之后再说。而且,我希望大家辞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哥哥和弟弟们都能来跟我学识字、念书,而不是继续做个睁眼瞎。”李恩白抛出了诱饵,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上套。
  “以上是我的一些打算,大家都想想吧,不愿意的我也不会强求,毕竟这还只是计划,画饼充饥的事儿,还没影儿呢。”李恩白也并不强求所有人都有自己要当主人的意识。
  只是不希望大家都被一个工厂束缚住,以为一个月两千铜钱就是最好的状态,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开阔眼界,看一些外面的世界之后再决定更喜欢安慰的温饱生活,还是去搏一把美好的明天。
  云河从头到尾打着酱油,一声儿不吭,既不会劝说大家辞工,也不会反对李恩白的建议,左右他是要跟着弟夫学识字的。
  认全了字,他还要读几本书,读书使人明理,读书让人脱胎换骨。
  他直接表态,“成衣馆最近已经很稳定了,小武挺负责的,我每天下午早一个时辰回来就可以跟着弟夫学字了。”
  “好,店里的事儿哥你自己看着办就成。”李恩白答应了。
  其他人一时半会儿下不了决心,李恩白说的太轻描淡写了,他们心里一点谱都没有,于是便说回家想想再说。
  李恩白让他们回去了,却留下了青哥儿一家和木海山。
  “青哥儿,你先回去吧,我和哥哥们说会儿话。”李恩白让撵走了青哥儿之后,才对他的三个哥哥说出了实话,“青哥儿和刘少爷两情相悦,翻过年刘少爷就该来提亲了。”
  他三哥刚喝了一口水直接喷出来了,“什么?!咳咳咳!”
  大哥也是瞠目结舌,“啥啥?刘。。。刘少爷?”
  反倒是二哥冷静一些,他心比较细,早就发现小弟对那位少爷有意思了,但他以为刘少爷这样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肯定看不上他那过分活泼的小弟。
  “提亲是指娶小青做正夫郎吗?我们家小青不给人做妾。”二哥强调了一句。
  “自然是正夫郎,而且刘少爷已经答应我,四十无子才会找一个通房产子,孩子生下来归青哥儿养,绝不纳妾。”
  李恩白原本连四十无子这一条都不想通融的,但这不是银河系,没有孩子会导致他们夫夫被人指指点点,甚至导致青哥儿被人欺负也不能反抗。
  迫不得已,他加了这一条,当时刘明晰的表现也很好,说从旁支过继一个也可以,没必要往家里填一个人,让青哥儿难受。
  二哥也有些惊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脸上都凝重了不少,“所以,大白你想让我们辞工是为了将来青哥儿不被婆家看不起吧?”
  他是个清楚的,要是青哥儿真的嫁给了刘明晰,娘家兄弟却在婆家的厂子里做活,这不是上赶着给人戳腰杆子?
  还没嫁进去,这腰杆子就挺不直了,嫁进去自然也理不直气不壮了。
  “这是一方面,既然青哥儿和刘明晰定下来了,咱们就不能上赶着给人送把柄。还有就是,娘家是青哥儿的底气,只有娘家撑得起来,青哥儿才能什么都不怕,我希望哥哥们能拼一把,把家底儿丰厚起来。”
  李恩白说的很诚恳,三个兄弟听完了也决定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李恩白又劝说了一番木海山,最后他们四个是带着满脸沉重走的。
  这边李恩白开着小会,那边离开的张家兄弟俩默默无言的往家走,走着走着,张松突然站住,“哥,你是不是不想辞工啊?”
  张柏莫名其妙的看着二弟,“你这话说的。。。难不成你想辞?想干买卖的心谁都有,但是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我这很快娶你嫂夫郎进门了,不适合去冒险。”
  他说的没错,不是他没有野心,不是他不相信李恩白,只是他现在不想冒险,成亲是好不容易才定下来的,他不敢在这个时候打赌。
  张松就没有他这个顾虑了,他和雨哥儿早就商量过,怎么也得等雪哥儿有了合心意的人或者他们手里的银钱充足之后再说。
  所以他很想去试一试,一直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去做老板来的痛快,而且他相信李恩白这个人不会无的放矢,一定有成算的。
  “哥,我想辞工,我想拼一把,挣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不能看着他溜走。”张松说的很坚定,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感觉。
  张柏看了一会儿他兄弟,叹了口气,拍了拍二弟的肩膀,“想去就去,家里头有我撑着,别担心。”
  “那我现在就去找大白说!”张松赶紧往回跑,他有预感,这是一个改变全家命运的机会!


第152章 
  青哥儿的三个哥哥和木海山、张松五个人不声不响的辞了工; 每天跟着李恩白学识字、学看账; 还要跟着青哥儿他们四个学习怎么才能更容易把东西卖出去。
  虽然不用上工,但每天的忙碌程度其实比在工厂里更甚; 在工厂里的活儿; 干熟练了也就是不动脑子的力气活,但他们现在都必须要好好的往脑子里灌知识。
  一开始仅仅是半天的功夫,他们就累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