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进后厨,张虎和张飞正在忙着,十岁的孩子,放在现代,那就是涉嫌雇佣童工了,不过放在这里却就不同了。
  沈长君其实也很心疼他们,平时并不让他们做重活,都是力所能及的。
  两个孩子,个子却都不矮,相似的两张面容已经可以看出今后定然也是两个帅气的小伙子。
  “五少爷,您来了。”张虎发现了他,这几天在沈家吃的好,住的好,也不用再为今后发愁,脸也圆了,人也长胖了些,虎头虎脑的
  “五少爷。”张飞也紧跟着喊人,张飞是张虎的弟弟,张飞倒是没怎么长胖,个子却拔高了不少,比张虎还要高出半个脑袋。
  “嗯”沈长君对着他们点了点头,摸了摸他们的脑袋,都是好孩子啊。
  “君儿,你不是在家吗,怎么跑这来了,这大中午的,你不是走着来的吧”何氏想到这就心疼的很,”咋不跟你二叔借个牛车来啊”说完这话倒是想起来沈长君不会赶车,上次差点赶到沟里去,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娘,我来县里有事,这不想着收摊之后跟你们一起回去嘛。“沈长君对着何氏说道。
  眼睛不由自主的寻找着江柳,他们现在可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江柳也看见了他,手里的活也放下了,傻乎乎的,他今早出来的时候,沈长君还没起呢,这会儿看见了人,却是怎么也移不开眼。
  “傻愣着干嘛呢。”沈长君笑着走了过去,刮了一下他的鼻梁说道。
  江柳赶忙低下头,忙着手里的活计,只是那翻来覆去捣鼓了半天也做不出一杯奶昔的样子,让谁看了都无奈的很。
  沈长君摇头轻笑,接过他手里的竹杯,成功做岀了一杯清凉可口的橘子奶昔。
  “你们还没吃饭吧”沈长君对着江柳低语道。
  嗯“江柳点点头。
  “正好,我也没吃呢,一会儿跟你们一起吃。“沈长君道。
  “对了,媳妇,明天收摊替我去铁匠铺取个东西,我今天就是特意去那儿做东西的,是个犁,到时你一看就知道。”沈长君对着江柳说道。
  “好”江柳答应道,对于沈长君的要求没有不应的。
  “还有个事儿,你觉得,咱们的枣糕再增加20个,做到100个,怎么样?能忙的过来不?”
  “嗯,能。”江柳基本是沈长君说什么他都会做的。
  忙忙碌碌了一下午,到了傍晚时分,店里的工作才算结束。
  

第62章 去玩儿吧
  回到家时,今天收割的麦子都被放到了村子的晒谷场。
  碾麦子,晒麦子都在那里进行。
  十亩地,一天是割不完的,虽然忙碌又辛苦,但是看着一车车的麦子,心里却是格外的满足。
  吃过晚饭,大人们都在院子里忙碌,小孩子却不敢在旁,唯恐哪处添了乱被大人责骂,都跑去外面玩了。
  沈长君也在低头做着自己的事,不经意的抬头,看到门口有一个小脑袋,正悄悄的一眨不眨的看着他。
  沈长君扬起嘴角,对着那个小豆丁勾了勾手指。
  那小豆丁看到后,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小叔。“这小豆丁不是别人,正是沈秋。
  在院门口干什么呢,嗯?”沈长君揽过沈秋问道。
  这一揽,沈长君才发现沈秋的身上都是湿的,也瞧见了他手里的竹筒水枪。
  “去玩水了?“好在现在是夏天,天气还这么热,淋湿了也不怕的。
  “嗯。”沈秋用力的点点头。
  “你能射到别人吗?“沈长君好笑的问道。
  沈秋笑着摇了摇头,他毕竟才两岁,说话还不利索,这竹筒水枪给他基本就是个摆设,他人小力气也小,吸不上来多少水,自然只有挨呲的份儿。
  “哈哈哈”沈长君稀罕的不行,抱在怀里亲了一口,小人儿软软糯糯的,被欺负了还笑呵呵的。
  “那怎么办,要不小叔给你做个新玩具,独一无二的,别人都没有的,怎么样?“作为家里最小的小豆丁,沈长君愿意宠着他。
  “嗯。”沈秋小嘴儿咧开了,更用力的点了点头,听到小叔说做新玩具,开心的不得了,小叔说只给自己做,他呵呵的傻笑了起来。
  沈长君给沈秋做的是一把小弹弓,是用猪皮筋做的,没有什么杀伤力,这把弹弓很小,做大了他也拉不动,所以只适合沈秋。
  随手捡了一块小碎石,手把手的教沈秋如何发力,怎样瞄准,小沈秋兴奋的不行,他哈哈哈的放肆大笑,笑声感染了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不由得弯起了嘴角。
  “去玩吧,不准往别人脸上打,知道吗?”小孩子疯起来可不管不顾的,别的不怕,就怕射进了眼睛,那可就糟糕了。
  “嗯。”沈秋还是很乖的,沈长君倒不是很担心,他力气小,射的不远也没劲儿,打人根本不疼。
  “那去玩吧,谁要是再拿水枪呲你,你就射他。”拍了拍他的屁股,让他自己去玩了,手枪就被他收了回来。
  打发走了小豆丁,又开始忙起了手边的事。
  “小叔,小叔,我也要弹弓。“不大一会儿,沈丰河第一个跑了回来,刚进院子就大喊道。
  沈长君就知道这帮臭小子肯定稀罕的回来让他给做,没想到回来的还挺快。
  “不是有水枪了吗,还要弹弓,玩的过来吗。”沈长君没立即答应。
  “二柱哥他们也有水枪了,都是照着咱们的做的。”沈丰河觉得他的小伙伴们也有了水枪,他们讨不着便宜了。
  “这还不简单,你等着。”沈长君把他手里的水枪拿了过来,“咚咚咚”就给他多打出了两个小孔,大手一挥“去玩儿吧。”
  沈丰河跑到自家水井,打了一盆水,把水吸得满满的,发射。
  王聪这个倒霉孩子正站在他对面,正好奇的看着呢,结果被他呲的满脸满身,愣愣的站在那里。
  “哈哈哈哈”这丰河大笑了起来。
  这个皮猴子
  沈丰河这下高兴了,改造过的竹筒水枪,三孔齐射,威力可见一斑。
  笑过之后又在水盆里给水枪吸了满满的水,转身就想跑,被沈长君叫住了:“等会儿!”
  沈丰河马上立正站好,把沈长君都给逗乐了,他把刚才沈秋的那把竹筒水枪递给了王聪。
  然后对沈丰河道:“把王聪带上,一起去玩。”
  “好”沈丰河立刻答应下来,他主动拉上王聪的手,转身就跑了。
  王聪已经5岁了,可他看起来像3岁的孩子。
  也许是从前在大户人家有太多的规矩,又或许是因为被上次主人家喊打喊杀的事情给吓到了,总之全然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朝气,没有活力。
  长久下去一个男孩子,养成这样懦弱的性格怎么行呢。
  王磊和王敏自是心存感激的,他们干起活来更加尽心了。
  沈长君又做了一把竹筒水枪,还从杂物房里把原先多出的一把水枪找到,对着一旁的双胞
  胎道:“张虎,张飞,这两个是给你们的,你们做自己手里的活计后,也可以去玩。”
  张虎和张飞虽然是他买回来的下人,平时也会给他们活做,可他们毕竟是个只有十岁的孩子,在沈长君的心里,十岁的孩子,在现代还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呢。
  这是妥妥的童年啊,而且两个孩子还这么乖巧懂事,何必拘着他们呢,只要完成自己手里的活计,就可以去玩。
  张虎和张飞都不可置信的望着他,玩?没听错吧,他们不是买来做下人的吗,还能去玩?
  “傻愣着干什么,不想去玩啦?”沈长君看他们的样子,好笑的说道。
  “五少爷,我们真的可以去玩吗?”张虎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啦,现在家里的任务不太繁重,只要你们每天能完成交给你们的任务,就可以去玩,不过,要是以后忙起来,可就没有太多玩的时间了。”
  张虎和张飞虽然只有十岁,但是乡下的孩子都是早熟的,尤其是在古代的乡下孩子。
  他们听到沈长君的话后,眼圈都红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还可以像父母在世时那样,痛痛快快的玩一场,以奴隶的身份。
  他们快速的擦去眼泪,却哽咽的说不岀话来,张虎拉着弟弟想给沈长君磕头,却被拦了下来。
  “咱家可没有这个规矩。“沈长君道
  两兄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遍快速的做起活来,任凭眼泪像开了闸的洪水般,关又关不住,抹也抹不去。
  没过一会儿,从院外又跑回来两个小豆丁。
  “小叔,小叔,我也要二哥那样的水枪。“这个大着嗓门,风风火火跑回来的臭小子,不是沈丰茂又是谁。
  “小叔小叔,我也要。”这个是老大,虽然性子比其他两个兄弟沉稳些,随了沈长富,但是毕竟是小孩子,哪有不贪玩的。
  于是沈长君无奈的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都帮他们把水枪给敲出三个孔。
  等这些都做完的时候,张虎和张飞手里的活计也已经做好了。
  正好,沈长君让沈丰山带着他们兄弟去玩了。
  他准备明年送家里的三个小豆丁去村学,让张虎张飞和王聪做他们三人的伴读,也去学些知识。
  从现在开始,多多培养感情也是好的。
  第二天,天空依然晴朗,沈长君睡得晩,起来的也晚,家里只剩下他和王敏了,就连孩子们都出去疯玩了。
  简单的收拾一下自己,王敏正准备做饭,不过沈长君今天却并不打算用他。
  劳动人民是最辛苦的,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消耗量特别大,他既然帮不上忙,就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了,一顿饭而已。
  他准备做顿好的,想着要好好的犒劳一下大家,顺便让王敏也跟着学着点儿。
  这顿饭,沈长君做的很是丰盛。
  红烧排骨,油焖茄子,小白菜丸子汤,香葱黄瓜蘸酱,配上香喷喷的大白米饭,无论是汉子还是孩子,都吃的各个的肚子那是滚瓜溜圆。
  沈家的宅基地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开始动工了,如今还是在打地基的阶段,每天中午最热时,沈长君便会让王敏去送些冰镇绿豆汤,为工人们消暑解渴。
  今天,沈长君亲自抱着冰镇过的绿豆汤朝着村尾走去,王敏则是抱着绿豆汤给沈父他们送去了。
  方山带着七八个工人正在挖地基,对于一个工程来说,七八个工人并不能算是大工程。
  沈长君想要建造的四进院子,对于常年接工程的他们来说,工程量并不算大,只是前期需要把火道安排好,还有专门供暖的锅炉房。
  “主家,您来了。”方山看见沈长君,忙过来打招呼。
  “嗯,闲时过来看看,喏,冰镇绿豆汤,分着喝了吧,辛苦大家了。”沈长君把绿豆汤递给了方山。
  “哎呦,主家您辛苦,多谢您这几日的照顾了,这正晒人的时候,喝这么一口冰镇的绿豆汤可是再好不过的了。
  方山接过了陶罐,招呼道喂,“,兄弟们,都过来都过来,主家赏的冰镇绿豆汤到了,快过来喝点,解解热!”
  “冰镇绿豆汤来了,太好了,这天儿都快把人晒成鱼干儿了,谢谢主家!“其中一个大汉高兴的对沈长君道。
  “哇,可真冰,谢谢主家。”另一大汉道。
  “过瘾,谢谢主家。”
  一个个的汉子喝了冰镇绿豆汤,无不畅快的跟沈长君道谢,要知道在炎热的夏季,能喝上口冰镇的东西,即便是白水,那也是痛快极了。
  何况这并不是白水,而是绿豆汤,还甜丝儿丝儿的。
  汉子们喝过绿豆汤之后,干起活来更卖力了,沈长君满意的点点头,却并没有久留,抱着空罐子往家走去。
  

第63章 曲辕犁
  傍晚,江柳他们回来的时候,牛车上放着的是他在王掌柜处定制的曲辕犁。
  他把曲辕犁从牛车上拿了下来,前后左右看了看,用手抬了抬,满意的点点头。
  要说王掌柜的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店里的伙计的打铁技术也过硬,是经得住考验的。
  沈父和哥几个也围过来看个究竟,这曲辕犁虽然与他们惯用的耕犁的样貌略有不同,但是做惯了农活的他们一看就知道如何用了。
  沈长乐还学着样子比划比划,高兴的就差没骑上去了。
  既然曲辕犁已经拿到了,那么从明天开始,去店里的那些人,就得由一个人负责接送他们来回了,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自告奋勇的四哥头上。
  沈长乐好动,反正赶个牛车又不累,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定了下来。
  第二天,沈长乐送完了人,回到了沈家村,沈家人带着新做好的曲辕犁,牵着牛,下了地。
  沈家有了曲辕犁,犁起地来省了不少力气,用一头牛耕地,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临近的人家都跑过来看热闹,看到的人都直咋舌,这是什么东西,跟他们用的耕犁有点像能转弯,耕地的速度还快,到底是什么名堂。
  一个传一个,很快的,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
  “沈家大哥,你家这东西也是犁吗?“有那好奇敢问的,就直接过来问了。
  “是啊,是犁。”沈父给了肯定得回答。
  “那你家这犁咋跟大家伙儿的不一样啊。“那人又问道。
  “是啊,这是曲辕犁,肯定不一样。”沈父边犁地边抽空回答道。
  那人更感好奇,跟在沈父的屁股后面,看的直着急,他继续问道:“都有啥不一样啊,给俺使使呗,俺帮你犁一会儿。”
  沈父停了下来,转头看他,乐得道:“那你犁吧”
  那人高兴的接过来,兴致勃勃的开始犁起了地,边犁地边说道:“嘿,这家伙,犁起地来真省力,俺从来没见过,一头牛就能把地犁了的,哈哈,看这速度。”那人干着活心里还挺美。
  旁边围着一群人,看着热闹,哈哈大笑,人群中有人道:“俺说二黑子,感觉咋样儿啊?”
  原来抢着给沈家犁地的人叫二黑子,只见他大声的说道:“真不错,嘿,省力气,还能拐弯呢。”
  “哈哈哈,那你就把沈家大哥的地,都给犁了呗。”有人在一旁开玩笑道。
  “行啊,只要沈家大哥犁完自家的地,能把这犁第一个借给俺,俺就是给他家的地全犁了又能咋。”二黑子可不管那些人的心思,这犁实在是太好用了,他一定要借来给自家用,若是可以,他也要做一个来。
  “沈家大哥,你这犁咋弄出来的啊。“有人问道。
  “君儿想出来的。”沈父也没瞒着。
  沈长君其实不想承认,但这东西可没办法再说书本上看来的了,因为整个大晋朝都没有。
  一群人一听沈父说这话,都开始小声议论上了。
  “沈长君?那个沈家的小神童?
  对,我知道他,那个前段时间被李家退婚的那个。
  哦,就是前段时间娶了丑哥儿的那个?
  “沈家这小儿子真不得了,居然能琢磨出这么好用的犁。
  “沈家那小子可是个机灵的小子,打小就聪明,夫子都夸过他呢”
  “咱村的芋头,地瓜是不是就是他发现的?”
  “对,就是他。”
  “听说他们家还在县城开店铺了,卖的可火了。”
  “我也听说了,我跟你说,每天至少这个数。”说话这人用手比划了一下。
  “20两?那是挺多的?”
  “呸,什么20两,后面再加个零。”
  “什?”还没叫岀声就被那人捂住了嘴,?瞎嚷嚷什么”那人嗔怪道。
  “那么多呢,真的假的啊?”被放开嘴巴的人又凑过来悄悄的说道。
  “那可不,他家做了一种糕点,一天只卖100个,一两银子一个呢,真真儿的。”
  大群人围在他们家的地旁,嘀嘀咕咕,叽叽喳喳,说起个没完,也不去干活了,全都围在这里七嘴八舌的。
  沈家人也不去管他们,该干嘛干嘛,反正有人犁地,他们就继续收麦子去,还没收的麦子所剩不多了。
  有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他们,那里面隐藏着深深的不甘与嫉妒,他刚才可听见了,一天200两?他眼底闪烁着不明的情绪。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北民,他没有再继续观看,转身走了。
  在沈家地旁围着的人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看了他们一会儿之后,突然想起来他们还要干活呢,也都赶忙的散了,只有—少部分人还不肯离去,还在硏究这曲辕犁。
  二黑子,还在吭哧吭哧的犁着地。
  “得嘞,二黑子,别犁了,等我家把地都犁完,你家要是想犁地了,就来找我借,要是想自家也做一个,你就到县里前街上的铁匠铺,找王掌柜,这个就是在那做的。”沈父爽快的道。
  “你说真的,沈家大哥,那我也去做一个,这东西忒好用了,找王掌柜就能做?不知做这个需要多少银钱?”二黑子连忙问道
  “二黑叔,这个叫曲辕犁,做一个只需要200文。”沈长君道。
  这个曲辕犁,只有犁铲和犁壁是铁质,其他都是木质的,所以不需要多少银钱就能做。
  除了二黑子,其他并没有离去的人听了之后都震惊极了,200文?比他们想象的要便宜太多了。
  于是,有那条件强些的,都打算做一个。
  沈长君家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产量并不高,每亩平均产量还不到400斤,十亩肥田加在一起,产量一共3800斤,这照现代每亩产量九百甚至一千斤以上的亩产根本没法比。
  十亩地的麦子一共割了4天,这还是沈家壮劳力多才能完成,有些家人口少的地也少,基本上跟沈家差不多的时间收完了,有些家人口少地却多的,才完成了不到自家地的一半。
  晒谷场里,碾麦子,筛麦子,晒麦子,这些用不着沈长君。
  沈长君牵着牛,来到三叔家的地里,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沈长贵和沈长喜。
  二叔家以前都是跟别人合着用耕犁的,所以暂时还是按照以前那样合作,并没有变化。
  三叔家没有牛,人口又少,所以沈父家耕完了地就到了三叔家帮忙。
  又忙了几日,麦子已经晒好了,并装袋子拉回了家,沈家也准备开始新一轮的耕种了,胡麻土豆,地瓜,都需要种下。
  胡麻的生长期,在85天至95天,种子渺小,胡麻下种之前必须要施肥。
  前两天沈长君把沤肥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了,当然,这次可没有在饭桌上说。
  沈家人的表情不一。
  沈父一脸的惊讶,原来粪便居然还可以当肥料?
  沈大哥很镇定,恍然大悟道,原来种植小麦是要施肥的。
  江柳面无表情,把嘴抿成了一条缝。
  其他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呕~呕~
  胡麻在种之前需要做好基肥,这里不需要人类或动物的粪便,用杂草,草木灰,灰土沤制的肥料就可以了,种植胡麻有几种种植方式,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沈长君选择了点播的方式。
  种植土豆也很简单,但是种植土豆却是需要粪便做肥料的,家里有牛,牛粪自然是不缺的。
  十亩地,胡麻占了二亩,土豆占了六亩,地瓜占了二亩。
  楚兆麟早就知道了沈长君家的地要种植土豆的事,所以早早的,他就跟沈长君定下了,希望以后好客楼的土豆能够直接从沈家购买。
  二黑子没过两天,就把曲辕犁定做了回来。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随着沈家村制作曲辕犁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儿自然而然的就传开了。
  现在不只沈家村的人用上了曲辕犁,就连隔壁村的人听说了之后也用上了。
  一传十,十传百,随着用曲辕犁的人越来越多,连带着沈长君的名字也被人所熟知了起来。
  老百姓的心里都对他赞不绝口:这小伙子可真了不起,是哪家的娃娃,竟然这么聪明,这
  “东西可是好用的很,省了我们不少力气哩。”
  这事儿传来传去,竟然传到了周青云的耳朵里。
  周青云本来也是打算过两天就去沈家村视察的,为了土豆的事,现在已经进了八月了,该是种植土豆的时候了,没想到还没等他去,就听到了这么震惊的一件事。
  于是第二天,他立刻带着师爷早早的就来到了沈家村。
  沈长君家里正在种植土豆,那可是正好,,耕犁土豆一勺烩。
  这个上午,周青云听着沈长君为他一一介绍和详细的讲解曲辕犁和土豆的相关事宜,让他受益匪浅。
  周青云不得不佩服沈长君这脑袋瓜,你说他怎么能懂得这么多东西,不但会研究,还懂得创造,真是个妙人也。
  回去的时候,他决定,立刻写折子上奏,这么优秀的人才可一定要好好的表彰一番。
  周青云会如何向上面汇报,沈长君可不知道,他更不知道正有一件烦心事正等着他呢。
  8
  

第64章 谣言(一更)
  农忙过后,一切又恢复如初。
  “沈大家的,你听说了没有,现在村子里正传你们家的闲话呢。”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沈家的隔壁邻居沈二婶,今天正好有集,她便顺路到独家食肆来找何氏。
  “他二婶,怎么回事儿啊,咱家有啥闲话?”何氏一脸莫名的道,她正在后厨忙着做吃食呢。就被她神神秘秘的给叫了出来。
  “还不是你家的土豆闹的,也不知是谁传的,说你家老早就知道了这东西能吃,却故意不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