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准跟我说话-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过多久,就有人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计算机ai程序,算出了他身边所有生物出现的频率。
  除了流浪猫之外,排在第二的反而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的人选。
  军训间隙,场边拎着冰镇饮料的人影。
  未名湖边上,追着鱼食汇在一块儿的鱼群边,长椅上放着的两份外卖。
  太阳晒得格外晃眼,于笙在低头翻典籍的时候,旁边一本正经替他在头顶上挡光的手。
  ……
  因为不是特意拍摄的对象,很多对焦都模糊,人也看不清晰。
  但还是能从一些细小的特征里认得出是一个人。
  原本没在意的时候还没察觉,一旦开始特意找,才发现原来另一道身影的存在感强得不容忽略。
  '原来他们两个交集这么多吗?'
  '跟他们是一个省的,去过a市,他们的学校离得特别近,说不定是以前就认识。'
  '听说他们还是一个夏令营的,他们那个夏令营的人关系都挺好。'
  '可能是好朋友的关系?'
  '或者是比好朋友更好一点的……'
  '那一定就是好兄弟了。'
  ……
  猜测有理有据,统计案例宣告失败。
  几个女生都已经学过了这一部分的高数,边分心复习着教授讲的内容,边继续翻着帖子,找机会悄悄往教室的那一个角落看。
  庞教授讲完了今天的课程,留了几道题目给大家讨论证明,正在点人上讲台解题。
  大一的高数难度比竞赛还要低一点,于笙刷题的时候就学得差不多,这时候听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已经提前把黑板上的几道题目解了出来。
  “这边差一个条件。”
  靳林琨帮他检查,指着一个步骤:“教授经常挖坑,别的题目都有,他出的这道还得证明两步。”
  于笙扬扬眉,撑着桌面靠过去:“哪儿?”
  “这儿,下面这一步……”
  靳林琨往自己这边指了指,看着于笙越靠越近,及时出手,稳稳当当圈住了男朋友的后背。
  教室里空调温度开得低,于笙穿的不多,身上又有点儿凉。
  那一点体温透过薄薄的衣料,转眼熨上来。
  “有人。”于笙没动,反肘抵了抵他,“干什么?”
  靳林琨不干什么,就是有点失落,下颌抵在他肩膀上:“我对象说我怕秃。”
  于笙:“你不怕?”
  靳林琨:“……”
  于笙扫了他一眼,压了压嘴角的弧度,趁他没注意,忽然抬手在他脑袋上胡噜了一把:“没事,挺茂密的。”
  教室的座位原本就不算宽敞,两个人藉着教室里讨论的时间动手动脚,谁的动作都不敢太大。
  小朋友占了把便宜就立刻收手,枕在胳膊上,侧头看着他。
  眼睛干干净净的,唇角还绷着,压住了那点儿差点露出来的弧度。
  瞳底亮着一点早该亮起来的,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就该有的,格外活泼清亮的光。
  靳林琨低着头,不自觉地晃了会儿神。
  “想什么呢。”
  于笙看他发呆,撑着胳膊坐起来,在他面前晃了晃手:“饿了?”
  靳林琨笑笑,拢住那只手,一起藏进桌膛里:“是饿了。”
  庞教授上起课来就没个点儿,经常一时兴起给他们科普各类更深奥的数学定理,有时候还会随手扔上来几个至今没证明的定理,这顿午饭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吃。
  靳林琨怕于笙饿得胃疼,课前就哄着他把奶糖全吃了,这会儿也没剩下什么存货。
  于笙抽出手,在口袋里摸了摸。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他今天出宿舍的时候换了件衣服,身上也没带能吃的东西。
  在里外兜里翻了半天,就只翻出来了个透明的小塑料盒,里面装着几片造型挺奇异的糖。
  靳林琨不挑,把那个小塑料盒接过来:“没关系,糖也行。”
  “……”于笙忽然想起了这里面装的是什么,“等——”
  靳林琨是真有点饿,研究了一会儿那个小塑料盒,捏开往嘴里放了两颗糖,嚼碎吃了:“味道还不错……”
  于笙扬扬眉:“真不错?”
  “挺好吃的。”靳林琨点头,“来一颗吗?”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糖,但口感酸酸甜甜,还带了点儿淡淡的奶味。
  靳林琨还没吃过这个口味的糖,准备记一下牌子,于笙已经挺大方地把塑料盒打开,剩下的三颗都倒在手里:“张嘴。”
  饥肠辘辘埋头苦算的教室里,对象成谜的中文系系草把口袋里的三颗糖都塞进了好兄弟嘴里。
  “有点酸。”
  靳林琨咽了咽唾沫,顺手把课堂布置的作业题写上名字,传给前排:“什么牌子的?我回头去买。”
  “不用。”于笙把自己那张纸递过去:“江中牌。”
  “……”靳林琨:“啊?”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于笙看了看时间,顺手列了个控制变量的表格:“怎么样,还饿吗?”


第109章 番外三
  于笙的健胃消食片是帮梁一凡带的,一直忘了给。
  没想到刚好做了个实验。
  梁一凡拿到新的健胃消食片,有点受宠若惊:“这么厉害吗,参与了什么实验?成功吗?预算多少?实验对象是什么……”
  “研究健胃消食片在饥饿的情况下会不会让人更饥饿。”
  丁争佼帮他转达:“挺成功的,预算是一板健胃消食片,实验对象是琨神。”
  梁一凡:“……”
  “你们知道吗。”
  法学院的梁一凡很感慨,利落收拾书包:“我以为考上了大学,我就不用背起行囊去流浪了。”
  但法学的武器很显然并不能用来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自己。
  梁一凡能屈能伸,背起用来流浪的书包,去了图书馆。
  ……
  高数课过后,中文系校草的神秘对象依然在bbs上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流量。
  于笙每天的行踪都非常规律,稍微一观察就能总结出来。但无论是晨跑三餐、去光华听课,还是被合唱团拉去做钢伴,被系辩论队拉去帮忙,都始终没在身边出现任何异性出没的痕迹。
  “说真的,当钢伴我可以理解。”
  岑瑞好奇:“让笙哥去打辩论,这种创意是怎么出来的?”
  丁争佼觉得可能是大家的固定印象太深刻:“其实笙哥的表达能力很好,只是不怎么爱说话。”
  “是不怎么爱说话吗?”
  梁一凡翻了翻聊天记录:“我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能说的总字数是有限制的,笙哥一定是所有人都把额度用完了,他还剩一半可以随便挥霍那种。”
  夏俊华托着下巴:“说不定笙哥的任务是站在那里,负责让对方三辩失去反驳的勇气……”
  一群人讨论了半天,最后没忍住去看了中文跟国关的辩论赛。
  靳林琨刚好在观众席,起身让座,一眼看到了逃亡多日的梁一凡。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梁一凡哆哆嗦嗦,“琨神,你听我解释。”
  靳林琨挺配合,点点头:“你解释。”
  梁一凡:“……”
  没想到他居然真听,解释不出来的梁一凡颤颤巍巍背上书包,跟坐在最边上的孔嘉禾换了个位置,准备看完比赛继续踏上亡命天涯的旅程。
  和众人想得都不太一样,于笙在场上其实并没那么惜字如金。
  他打的是四辩,负责疏理总结陈词,是中文系这次唯一作为首发上场的大一选手。
  场上的男孩子穿着西装,衬得身形格外轩挺。逻辑完善措辞严谨,对交锋点抓得异常精准,连台下几位作为评委的教授都频频点头 。
  丁争佼全程摒着气,听见自由辩论结束、双方总结陈词完毕,才终于松了口气:“你们觉没觉得,笙哥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有吗?”岑瑞摸摸脑袋,“变帅了?”
  梁一凡抓紧一切时间吹彩虹屁:“变帅了是真的,就像琨神。你们看,琨神也帅了,从前的欠揍气质烟消云散,身上已经多了一份优雅和冷酷并存的成熟气质……”
  “……”靳林琨就是想问问他药够不够吃,被他吹得自己都听不下去:“优雅和冷酷并存的成熟气质是什么东西?”
  梁一凡还在抒情状态里没出来:“琨神,你不喜欢吗?那就换成斯文与矜贵同在的精英风范……”
  “可能是吃错药了。”
  丁争佼听出一身冷汗,及时按住了已经开始胡言乱语的梁一凡,把人按回去:“不用管他,琨神你快看,笙哥是最佳辩手。”
  靳林琨眉峰微扬,朝台上看过去。
  场下掌声格外热烈,场上的队员也心服口服,都在跟他握手祝贺。
  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含笑把奖杯递过去,于笙双手接过来,肩背微俯鞠躬致谢。
  ……
  好像和印象里没什么变化,但身上的气质又好像确实一点一点地改变了。
  更加坚定,更加清晰,更加明朗和坦然。
  那个曾经被埋藏起来的,耀眼得足以站在所有人目光里的男孩子。
  辩论赛结束,校报记者们也尽职地带着纸笔过来,准备对队员们进行采访。
  两支队伍都还在听辅导老师做赛后总结,校报记者等了一会儿,忽然在人群里扫见一道格外醒目的身形,目光一亮:“靳林琨——是靳同学吗?”
  光华的院草最近已经被导师带去做课题,难得跑出来被人看见,几个女生及时过去:“你好,我们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的学生。这次光华也是参赛队伍之一,请问你是来提前瞭解准对手实力的吗?”
  靳林琨笑笑,摇了摇头:“不是,我没有参加辩论赛。”
  女生愣了愣:“为什么?”
  靳林琨:“我们教授担心我的人身安全。”
  “……”
  不论从他本人的风格、在校内的人气还是教授的担心角度来考虑,这都的确是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
  光华校草的流量在校内也是顶级的,校报记者们依然不死心,依然试图聊出点什么有价值的新闻,一直到队员们从台上下来,才终于依依不舍散开。
  于笙从台上下来,顺手把奖杯递过去,一眼看见边上夏令营的一群人:“怎么都过来了?”
  “我来给你加油。”
  同样的问题靳林琨已经问过一遍,笑了笑,把矿泉水拧开递过去,“他们——”
  “加油。”
  丁争佼异常果断,接过了靳林琨的话头:“笙哥,我们也是来给你加油的,祝贺你,祝贺中文系。”
  特意来看对方三辩究竟会不会被吓哭的一群人守口如瓶,排着队涌上来,挨个和于笙握手庆祝了胜利,沉稳撤离了现场。
  “……”于笙被这群人不由分说过来握手,有点莫名:“搞什么名堂?”
  靳林琨轻咳一声,压了压笑意,想着总觉得自己看起来不像是揍人的人的男朋友,难得地善良了一次:“他们没看过你打辩论,来看热闹,结果被你的精彩表现折服了。”
  于笙这个最佳辩手当之无愧,自由辩论环节中文的三辩出了个小失误,被于笙及时补漏,找准了对手的漏洞干脆利落敲定,才把险些告负的局面扳回来。
  虽然早不是第一次听这人连点缓冲都没有就开夸,但每次依然不太适应。
  于笙扫他一眼,灌了两口水:“差不多就行了。”
  靳林琨是真觉得意犹未尽:“不行,我男朋友特别帅。”
  他的语气格外认真,还准备再开口,忽然站了站,饶有兴致地扬眉。
  刚才还在台上言辞犀利果决、沉稳接受教授的点名表扬的小朋友,依然不为所动地拎著书包往外走。
  看起来还挺冷淡,彷佛是个没有感情的辩论赛总结陈词机器。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耳朵尖上好像有一点儿红。
  比赛结束,时间已经挺晚。
  两侧的路灯都亮起来,让平时的校园像是打上了层柔光滤镜。
  天气又开始冷了,张口说话的时候能看到一点淡淡的呵气,偶尔有跑步的人在身边经过,脚步由近及远。
  大学的课业说松也松,说紧也紧。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每天都忙碌到挺晚,像这么安安稳稳在路灯下轧马路的机会其实不多。
  靳林琨走在后面,看着小朋友落在路灯下的影子。
  于笙放慢速度走了一会儿,发现这个人居然还没跟上来,终于停下脚步回身:“磨蹭什么?”
  靳林琨张了张嘴,摸摸鼻尖:“不是散步吗?”
  于笙:“……”
  难得准备请男朋友出去吃饭的中文系校草又折回来,直接扯住靳林琨的一只手,把人拖出了西门。
  说是请吃饭,其实于笙也只准备了负责掏钱。
  靳林琨刚才跟那几个新传的学姐聊天,正好被推荐了家居酒屋,听说环境清静,味道也好,一直营业到凌晨:“听说不错,去看看?”
  于笙跟他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下台前无意扫过的一眼:“学姐给你推荐的?”
  下台的时候,他正好看见这人被一群女孩子围着,带了点儿笑意低声说着话。
  大概是他那个角度正好,看得还挺清楚,几个女生都有点儿紧张,脸上说红就红,抿着嘴飞快散开。
  靳林琨一愣,下意识点头:“对,新传的,来采访。”
  于笙扬扬眉峰,抱着胳膊停下脚步:“那你怎么说的?”
  于笙平时对这种事太不在意,靳林琨几乎是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这个有点突兀的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终于等到了小朋友问一回,靳林琨目光亮了亮,唇角努力压了一会儿,没忍住抬了起来。
  ……
  这人居然还挺高兴。
  于笙其实没往心里去,本来都没真打算问他,眼睁睁看着这个人忽然春风满面,觉得自己不配合好像都不太合适:“给你个解释的机会,三,二——”
  靳林琨忍了半晌,还是没按住笑意,把于笙拉过来圈住。
  小朋友长大了。
  特别……可爱。
  靳林琨轻咳一声,申请加时:“再加五秒,我能解释。”
  “一加五。”于笙抬头,配合地重新倒数:“零加五,五减一,三。”
  “……”
  靳林琨笑着低下头,又把人往胸口圈了圈,嘴唇轻轻碰了碰他的额头。
  温软触感贴着额头,心跳透过胸口的织物,一下接一下印在对面的胸膛上。
  路灯的暖色光芒在他们头顶上,格外柔和地覆落下来。
  “我说……行。”
  靳林琨笑起来,嗓音轻轻地落在怀里的人耳边:“正好我们家小朋友今天打辩论辛苦了,我记个地址,一会儿就带他去吃。”


第110章 番外四
  最近这段时间,靳林琨的舍友都过得比较有压力。
  刚入学的时候压力其实也大了一阵,那个时候是因为宿舍里住了个新院草,又是叫大二不少人闻风丧胆的存在,有不少人都会偷偷来看据说帅到不行的大魔王长什么样子。
  后来都混熟得差不多,看热闹的少了,除了经常有被这张脸迷惑的人在附近出没,也没再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但最近来打探小道消息的人数又明显翻了个番。
  “是前阵子辩论赛的事。”
  他们寝室长实在忍不住,扯住来打探消息的人问了个清楚:“据说参加辩论会的成员里面,有一个是他们家小朋友。”
  “十六进八。”
  舍友甲简单算了算:“十六支队伍,六十四个人。”
  “还有主席。”寝室长补充,“每场抽签,正方自带主席,加在一起七十二个,要找到其中一个。”
  舍友乙:“大海捞针。”
  宿舍平时关系很好。虽然靳林琨从大一开始被导师拎出去实习,经常比别人忙很多,但一个寝室还是经常一起做pre,在后半夜濒临饿死的时候互相救助,是马上要一起见识期末考期凌晨四点的北大的好兄弟。
  好兄弟们总觉得,背后议论舍友的情感归属是个不太合适的行为。
  可直接问又好像不是那么合适。
  “能问早就问了。”
  寝室长见多识广,经验比剩下的宿舍成员丰富得多:“哪个大学谈恋爱不黏黏糊糊的,恨不得贴在一块儿,哪能到现在都只有蛛丝马迹?”
  入学久了,整个寝室都已经混得挺熟,寝室长不大放心:“万一是正在追呢?万一闹了矛盾不愿意我们知道呢?万一是其实没有但是不好意思解释呢?”
  舍友甲想了半天,也一起陷入忧虑:“万一是人家不瞭解他,觉得他太欠揍呢?”
  ……
  一个宿舍的兄弟,有义务帮舍友们解决困难。
  靳林琨领着于笙回宿舍,准备晚上一块儿出去吃饭的时候,被他们寝室长及时堵在了门口。
  两个人经常去对方楼层串寝,寝室长跟于笙已经挺熟,也是靳林琨不在的时候帮忙徒手解高数题的交情。
  “坐一会儿,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寝室长对于笙印象很好,觉得他应当也很愿意帮好兄弟解决终身大事,把早准备好的啤酒递过去:“聊聊?”
  于笙头一次参加靳林琨他们宿舍的座谈会,接过啤酒,也跟着一块儿坐了下来。
  靳林琨被这几个人心事重重打量了好几天,隐约觉得他们问不出什么正经问题,低声嘱咐于笙:“不管问什么,就往我身上推。就说责任在我,你是被我连累的。”
  于笙扬扬眉峰:“比如什么?”
  靳林琨:“比如高数作业解法太跳,导致教授把课后作业全换成了新题,不再用往届题库了。”
  “……”
  于笙端着那两罐啤酒,坐得离他远了点。
  在顺利熬过高考后,靳林琨终于获得解放,开始凭藉直觉回答问题。
  尤其是各类有趣的高数题。
  这人无论干什么都能有一种天生欠揍的气质,做个高数题也要用花式解法,过程又跳跃得随心所欲,普通人看甚至连解法的开头在哪儿都不一定找得出来。
  ……
  庞教授认为,这显然是这一批学生觉得高数题目太简单而做出的挑衅。
  中文系用不着学高数,于笙偶尔会为了锻炼思维的灵活度过来找几道题做,最近发现题目可见得越变越复杂,还在想是不是课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原来罪魁祸首也在这。
  考虑到人身安全,于笙觉得自己以后在外面,还是应该适当跟这个人保持一点距离。
  没有留意宿舍一角的悄悄话,寝室长正式地清清嗓子:“大家都是兄弟,有什么事应当互相帮助,一起分担,对不对?”
  另外两个舍友严肃点头:“对。”
  于笙觉得这群好兄弟显然还不知道高数作业的奥秘。
  他本来不想参与,被他们寝室长目光炯炯地盯了一会儿,按按额角,还是不得不跟着点了下头:“……对。”
  寝室长挺欣慰,点点头看向靳林琨:“有什么难处,大家都可以帮忙。”
  ……
  靳林琨沉默了一会儿:“比如什么?”
  他们寝室长很坦诚:“比如找对象的事。”
  于笙已经截住了靳林琨的啤酒,顺手塞给了他一杯奶茶,还是及时在这个人咳嗽的时候把转椅换了个方向。
  寝室长没能读出拦住开会的两个人目光里“我能解释”、“不用解释”和“我真的能解释”的含义,按照大家讨论出最有可能的方案,给出了最行之有效的几条建议:“我们做过调查和统计,适当的小惊喜和个人魅力的展现可以对个人形象有大幅加分。”
  舍友甲举手补充:“同时也要打好群众关系,从身边的人下手,进一步加深瞭解。”
  舍友乙:“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帮忙在地上拿蜡烛摆心……”
  “等一下。”
  靳林琨越听越不对,接过于笙递过来的水喝了两口:“我什么时候说要找对象?”
  寝室长茫然:“你那天辩论会,不是去追人家了吗?”
  这几天都被人拖着打听,几个舍友都差不多知道了那天的故事:“一个宿舍的,没事。”
  “肯定不笑话你,大家不都单着吗?”
  “大学刚上不到半年,高中都拚命学,谁有时间谈恋爱?”
  “我们都知道了,说是那天你要带你们家小朋友去居酒屋。结果根本没有什么小朋友,最后还是人家于笙把你送回来……”
  最后发言的舍友甲接了杯水过去,看着于笙正放在靳林琨后背上、挺不耐烦又自然而然地给他捶着背顺气的手,说到一半的一句话忽然不自觉地刹了个车。
  气势刚凝聚起来,寝室长没接上下一句,转身看他:“怎么了?”
  舍友甲张着嘴,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没事,可能是最近去法学那边蹭课,遇到了个一见如故的朋友,一起做案例分析做多了……”
  明明平时也老见靳林琨跟于笙在一块儿,讨论题目吃饭散步,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
  可又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又好像有什么其他人都插不进去的神秘气场。
  那种虽然不黏黏糊糊,不闹得所有人都知道,可就是叫人看着就能感觉到,这两个人就该在一块儿、别人都不该打扰的,解释不清又无法忽略的气场。
  舍友甲又揉了两下眼睛。
  靳林琨扬扬眉,回头看向于笙。
  听着这几个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才终于弄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
  不觉得在一块儿是什么特殊到要声明的事,平时两个人在一起,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