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子]大皇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泽上前走了两步,伸手就把夏君然拉到身边,死死抓着没有撒手:“还是要再道一声感谢,如若不然,君然恐怕下午都找不到这里。”

    杨中元听了这话就很想笑,只有夏君然不满哼了一声:“泽泽,你看你说的……我……其实还是认路的。”

    尚泽板着脸,瞥他一眼,点头敷衍:“恩,你认路,从来不曾走丢过。”

    当着两个刚认识朋友的面,夏君然脸上一黑,甩开他的手就进了盛记,留下尚泽一个人站在原地,脸上突然露出浅浅的笑容。

    他本就高大,面容英气逼人,这一笑却仿佛三月迎春花开,带来十分清爽的新意:“让你们见笑了,我姓尚,跟君然都是衢州人士,以后二位如若有机会去衢州,我们定要好好招待则个。”

    期初程维哲也只是猜测,现在又听他说出身衢州,那几分猜测又深了一层,已经渐渐有些笃定了。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上去便问,只道:“尚大哥客气了,我跟小元的铺子就在巷口,一家茶铺一家面铺,你跟夏大哥如若有空,可去我们那里打发一下时间。”

    尚泽听了,只点头:“甚好,甚好,有机会一定去。”

    他嘴里说着客气话,可表情却显得有些过分生硬,杨中元和程维哲也没再多跟他叙话,道了个别转身就往回走。

    走到半路,杨中元扯了扯程维哲的袖子:“你认识他们?”

    程维哲低头看着他的手拉着自己的衣袖晃啊晃,心里顿时觉得麻痒难耐,他索性握住扬中远的手腕,拽着他进了面铺子。

    今日面铺没有开张,因此前面的铺门都关着,前面只留了一扇门,两个人一前一后穿行而入,等在屋中站定,程维哲才松开手,与杨中元面对面站着。

    因为关着门窗,屋里黯淡少光,程维哲顿时起了心思,低头凑到杨中元耳畔说:“衢州自古便是大梁繁华之地,时至如今已经出过不下十家皇商,现今最大的一家,要数衢州夏氏。”

    杨中元没有回答,暗屋中,程维哲只看他耳垂,一点一点,红成晚霞。


☆、045怜悯

    拉条子这样一道西北美食;广受百姓们喜爱,其制作方法只略微有些繁琐;但实际上并不是太难。

    要做好这道面食;最主要的是牛羊肉要炒好,面条要拉好。

    杨中元为了做好这道菜,特地从小包袱里翻出一本有些泛黄的书;因为手“受伤”了,程维哲不让他开店;杨中元只好提前研究一下拉条子的做法。

    程维哲这一日不知道去了哪里,杨中元估摸着他又去跑茶,便也不太担心,跟爹爹一起坐在院中消暑。

    周泉旭喝了一口茶;用手剥瓜子;这炒瓜子是隔壁茶铺最近新推的小食,用了丹绿来炒,吃起来既清爽又香脆。程维哲十分孝顺,刚出锅就马上端来一碗给周泉旭,笑容里颇有些讨好之意。

    他心里的想法,周泉旭自然了解,他从小看着程维哲长大,对他的为人最是清楚不过。两个孩子的事他其实是最同意的那一个,因此很爽快收下,末了还说:“等有了空,我剥给小元吃,定会说是你特地送来的。”

    被长辈这样直白讲出心思,程维哲纵使脸皮再厚,也有点扛不住,缩缩头跑走了。

    周泉旭剥瓜子很有一手,不一会儿就剥了一小碟出来,他往正专注看书的杨中元跟前推了推,道:“看那么认真,快来尝尝小哲铺子里新出的丹绿瓜子。”

    杨中元放下书,捏起瓜子扔进嘴里,顿时一股清香味蔓延开来:“爹,我自己吃就行了,您自己剥了吃吧。”

    周泉旭笑笑,换了个话题:“你昨天跟小哲去拜访他师父了?”

    “是,阿哲能拜这样一个师父,也是他的造化,”杨中元不由感叹一句,然后神神秘秘道,“爹,你知道当年茶商韩家吗?”

    周泉旭想了想,好半天才隐约想起点事情来:“哦,我似乎听过,那时候我刚到杨家没多久,我记得早年他们家当过皇商吧?”

    杨中元点点头:“可不是,只是后来败落了,爹您没瞅见,韩家如今唯一的传人,通身那风雅气派,真是令人惊叹。只可惜他孤身一人生活,连个孩子都没有。”

    周泉旭又笑,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小哲师父这样好,你记得多提点他,让他好好学手艺认真孝敬人家,师父师父如师如父,将来啊,还要靠你们给他养老送终。”

    杨中元面对爹爹漆黑的眼眸,一时间就没讲出话来,最后难得脸红了起来,蹑嚅道:“他师父,跟我有什么关系。”

    “哦,没关系吗?”周泉旭好笑地看着儿子通红的脸,问他,“小哲是个好孩子对不对?”

    “对。”杨中元答。

    “那他对你一直很好,是也不是?”

    “……是。”

    “你心里也一直挺喜欢他的,对吗?”

    “是……不……”杨中元被他爹说得面红耳赤,最后恼羞成怒,“爹,好好地,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周泉旭认真看着儿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很久之后,他才慢悠悠回答一句:“小元,人活一世,看起来很长,实则也很短。如果能找到一个人,对你那么好,那么喜欢你,而你也喜欢他,这不是最好的事情吗?”

    杨中元愣住了,他真没想到爹爹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在他心里,周泉旭一向对他千依百顺,幼时顽皮被训斥不算,此番他回来,周泉旭对他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他一直在吃药休养,心态也趋于平和,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慈祥。

    所以听了这样一番话,杨中元真的没有马上接下话去。

    他知道,爹爹总说没有遗憾,他说他最爱的人就是自己,只要自己活得开心,他也就活得开心。

    可是,儿子与伴侣终归不一样,亲情与爱情也总归不是一种感情。

    亲情里更多的是温柔与体贴,而爱情里,则慢慢都是缠绵与缱绻。

    他爹如今将要五十,却还未曾找到知心之人,也实在是人生里的憾事。

    想到这里,杨中元也没再反驳,他仔细思量了一下话语,才说:“爹,其实我跟阿哲,只不过是少时一起长大的竹马,幼时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如今久别重逢,许久未见,自然比较亲密,可……”

    周泉旭听到这里,不由拍了拍杨中元的手,低声道:“小元,有些话不要说得太满,你跟小哲到底是如何情谊,你仔细问问你自己的心,便能寻找到答案。”

    杨中元仰头看了看蓝天上灿烂的金乌,呢喃道:“看心吗?”

    “是啊,这世上,许多事情不也都是看心,”周泉旭低声笑笑,他伸手顺了顺儿子漆黑的鬓发,温和道,“我知道,当日你只要了那些东西就带我离开杨家,不过是为了拿出我的卖身契和名册吧?”

    听到爹爹这样笃定,杨中元不由苦笑:“爹,您老实在聪明,其实你的户籍名册还好提出,毕竟我是拿着永安宫路引,有这个特权。可你的卖身契……却在大爹爹手里。”

    虽然杨中元回到杨家那几天一直没见到杨中善他爹,可他却知道对于他和他爹二人最重要的卖身契,却一直牢牢握在大爹爹手里。

    从周泉旭第一年进杨家开始,到今年已经二十七八年了。如果他要不回来那份卖身契,他们父子两个就永远没有自由可言。所以杨中元才会那样策动杨中善,让他自愿把那份卖身契取出来给自己。

    至于杨中善到底是如何跟大爹爹说的,杨中元并不关心。

    他只要那个结果。无论杨中善真心悔过也好,假意难过也罢,都跟他们父子二人再无关系,他们如今已经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两户人家了,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亲情却已经荡然无存。

    这样挺好的,杨中元并不怀念在那个家里的过去,他只想跟爹爹过好未来。

    “现在这样多好,杨家再也管不了我们任何事了,爹,你身上的枷锁,已经没有了。”杨中元乖乖给爹爹摸头,然后笑着道。

    周泉旭听了,跟着露出一个笑容,他这样开怀十分少见,令杨中元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等父子俩笑够了,周泉旭才伸手拿了一个瓜子,在杨中元眼前晃了晃:“小元,我的枷锁没有了,可你的呢?”

    周泉旭这些时日见杨中元渐渐恢复以往开朗性格,他心里感谢程维哲,知道因他耐心陪伴,才有杨中元渐渐走出阴霾,可沉在儿子心中的那些黑暗,却并没有完全消散。

    “小元,进宫做过宫人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那时候还小,全凭长辈决定。说起来,其实你是最不应该被看不起的那一个。实际上,需要被责骂的,应该是你父亲与我。”

    杨中元抬起头,他张张嘴,最后只是叫他:“爹,别说了……”

    周泉旭哀叹:“那个时候城里虽然都在说扩选的事,但杨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你爹我根本没有往这地方想,你毫无征兆被带走,说起来,都是我的疏忽。这件事,我也有错。”

    听到一向说话温和有礼的周泉旭声音里满满都是痛苦与悔恨,杨中元跟着红了眼眶,他握住爹爹放在桌上的手,轻声道:“爹,跟你没有关系,你别这样说。那些年在宫中,支撑我活着回来的唯一信念,也只有你一个人。”

    周泉旭眼中带泪,却并没有让自己哭出来,他只是认真看着儿子,然后说道:“小元,你看,你小时候那么年幼,还是硬生生在宫里活下来,为何现在却没有勇气把一切都告诉小哲。你觉得小哲会看不起你吗?”

    这一次,杨中元并没有迟疑,他摇了摇头,很坚定地说:“不会,他不是这样的人。”

    周泉旭低头擦了擦眼睛,问他:“那你为何从来不同他说?你曾经在那种环境里那么努力,不仅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青年,还努力学了这样好的一门手艺,我作为你爹,都不觉得能把你教养的那么好,你长成这样,完全靠你自己。”

    周泉旭这一席话,把杨中元带回那个雕梁画柱的皇宫之中。宫里人很多,却只有头顶窄窄一片天,杨中元在那个地方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慢慢被身边的人所影响,然后在一次次艰苦与磨难之中生存下来,每一次劫后余生,也都只是庆幸还活着而已。更多的,他从来都没想过。

    现在突然听到爹爹这样夸他,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爹……你是个好长辈,我如果跟着你也能像今天一样,我是你儿子嘛。”杨中元见周泉旭情绪稳定下来,终于松了口气。

    “对,你是我儿子。小元,你跟小哲说清楚吧,就算没有别的意思,但你们作为挚友,也总不能瞒他一辈子。”

    见爹爹反复提及跟程维哲说清的事,杨中元低头想了想,最终还是说:“爹,我不想让他怜悯我。”

    怜悯会让一个人失去对另一个人正常的判断,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些自卑,不想告诉程维哲真相。

    可是后来,他们慢慢相处,每天一起努力打拼,有些感情不由自主变了质。

    他几次想把真相说清,可话到嘴边,他又都咽了回去。

    说到底,他不想让程维哲同情他,怜悯他,连带的,因为可怜,所以想要照顾他,从几天到几年,再到一辈子。

    可那不是喜欢,也不是爱。

    那只是怜悯而已,他杨中元艰难活到今日,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尤其这怜悯来自程维哲。


☆、046拉条子

    周泉旭听他想得这样深远;就知道不知从何时起,他对程维哲的感情;早就变成另一种了。

    因为喜欢;想要与之携手,所以小心翼翼,所以不安彷徨;所以百转千回。

    他没有爱过什么人,但道理却懂。

    儿子这样;只怕已经动了心,他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想面对。

    “你小时候一向果断勇敢,想要的东西从来都自己争取;为何长大了却又不敢了呢?”

    杨中元有些恍惚;低声叹道:“爹,我们不要再说了好不好?我刚学会了拉条子的做法,晚上给你们做了尝尝吧。”

    见他不想再说,周泉旭只得无奈停止了这一次的谈话,但他看杨中元眉宇间似乎少了几分滞涩,便想着以后多找他聊聊天,无论说什么,也都是有好处的。

    拉条子最重要的就是浇头和面,杨中元先做的也仍旧是面。

    他做了许久白案,又看了从宫中师父那里抄来的菜谱,所以做起来丝毫不乱,如果不是他自己说从未做过,倒真让人以为他已经十分熟练了。

    杨中元先用一碗清水加了少许盐,他自己尝了尝,感觉不咸不淡,只略有些味道,便缓慢加入面中。他这里做面用的面粉一向都用最贵的,拉出来的面条口感才会最好。

    之后就是揉面团的功夫了,杨中元很会用劲,不多时便把一个圆圆的面团揉好,然后裹进湿布里醒了起来。

    简单醒上面后,便是做浇头的时间。

    拉条子之所以广受喜爱,最重要的便是浇头用料丰富,一盘简单面中,不仅有西红柿、青辣椒、土豆、豆角还要有提味的葱段姜丝,而最终要的,则是新鲜的牛羊肉。

    考虑到丹落百姓并不多食羊肉,所以杨中元次选用的是上好的牛肉,他先把食材都清洗干净,把皮牙子、青椒、土豆与豆角都处理成小丁,然后才把牛肉仔细打成薄片,用盐与料酒腌上。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面条也醒的差不多了。他取出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匀,等到面团看起来很光滑平整,便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厚适中的面饼。

    之后他便把面饼切成长条,又放入盆中继续醒着。这个过程时间并不长,杨中元也不好炒菜码,就去院中陪他爹吃了几口瓜子。

    周泉旭瞥他一眼,道:“你现在忙乎这个,小心小哲回来,又要骂你。”

    杨中元撇撇嘴,嘀咕一句:“怎么说的我跟他儿子似得,我亲爹都不管。”

    周泉旭失笑,在他脑后轻轻拍了一下,笑道:“这话你叫他听到,准保念的你没完没了。”

    “什么话?”周泉旭话音刚落,就听熟悉的醇厚嗓音响起。

    杨中元猛地回过头,有些底气不足道:“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外面很晒,程维哲脸上都是汗,他自觉倒了一盆热水,接过杨中元递过来的手巾,仔细擦了一把脸。

    “呼,还是家里舒服,今天外面事情都忙好了,天又这么热,我就早点回来。”

    杨中元分神扫着铺子里放着的菜码和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哦,那你早些回去休息吧。”

    程维哲瞪他一眼:“打量着我刚才没看见吗?案台上放了那么些个盆,还想骗我回去?”

    他说完,不等杨中元回答,立马补上一句:“不是说让你两天不要做饭了,你就是不听!叫我说你什么好?”

    他这话说完,杨中元还未来得及反驳,就听周泉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院子里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到底脸皮薄,被长辈这样取笑,不由双双红了脸,低着头逃也似地跑回铺子里。

    “我都说我的手没事了,不久划了个口子,多大点事。”杨中元这才抓到机会,顶了他一句。

    程维哲见他满不在乎,心中叹了口气,却还是手心向上往杨中元眼前伸了伸:“给我看看。”

    杨中元脸上的热意还未消散,便又漫上一层,他见程维哲表情十分严肃,这才不情不愿把手搭在程维哲手心之中。

    程维哲一把握住他的手,拉到眼前仔细看着,见那道浅浅的伤口已经只剩一条痕迹,虽然还有些泛红,但是看起来并不是太严重,只好说:“你待会儿小心点,做完饭,锅碗都我来洗,你别碰了。”

    见他松了口,杨中元忙点头,答应的十分痛快:“好的好的!”

    程维哲看他一眼,低声笑笑。

    杨中元想到面快醒好,立马甩开他的手,跑回案板前掀开湿布。

    跟刚才相比,醒好的面看起来白白滑滑,应该口感十分不错。

    他取出切成长条状的面,又取来备好的菜籽油,先是在面盆底部铺好一层油,双手也涂上一些,开始把长条拉成拇指粗的圆面条。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上油,等油都上好,杨中元就把圆面条一圈一圈盘进面盆中。这是最后一次醒面,时间有些久,大抵需要两刻,杨中元给面盆盖上盖子,抬头问程维哲:“你看看菜盆,还有什么想加的?”

    程维哲看一眼,摇了摇头:“菜很多了,你直接炒吧。”

    杨中元笑笑,在小铁炉上热锅,等锅热后,便倒入油。

    拉条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油过肉,也就是油半热半凉的时候,直接把腌好的牛肉滑进油中,少卿片刻立马用笊篱把肉全部都捞出来,再次加入葱姜爆炒出香味,才开始炒西红柿。

    霎时间,牛肉略微带点膻味的香气便飘散出来,程维哲吸了吸鼻子,不由自主咽了口口水。

    西红柿炒制出油,就可以把已经切成小丁状的土豆、豆角、青辣椒以及皮牙子一股脑倒入锅中,然后加料酒、孜然与盐使劲翻炒。等时蔬都略微变了颜色,杨中元马上倒入牛肉,随之而来的,就是新一轮的翻炒。

    因为用了牛肉,所以要多加一些孜然,这样的浇头出来的味道更美,牛肉的膻味也就无形之中被掩盖了。

    杨中元对于火候的掌控是很熟练的,只见他左手颠锅,让食材在不停爆出香味的锅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混合着各种时蔬与牛肉的美妙滋味便钻入每个人的鼻中,令人口水都要流出来。

    拉条子的浇头食材丰富,料味十足,红黄绿红各色都有,端是色香味俱全。

    为了让牛肉鲜嫩弹牙,杨中元只用中火略微炒制片刻功夫就出锅了,食材有些多,他自然用了大盆来装,程维哲端着这一盘香得不行的浇头上桌的时候,竟有些恋恋不舍。

    周泉旭笑着念他:“好了,你再这样,小元要笑话你了。”

    程维哲不好意思笑笑,转身又回了厨房,正巧碰到杨中元吩咐他:“你不让我沾水,你去把锅洗干净。”

    程维哲见他正忙着拉面条,忙提了锅飞快跑到井边来洗。

    拉条子最重要的是手要稳,一手抓住圆面条,一手抻成长面,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细失了口感,太粗不好咀嚼,所以一开始杨中元反复试了两根,才终于要到了想要的粗细。

    抓到了窍门,杨中元拉面条的速度便加快许多,等程维哲洗完锅回来,他刚好把一小盆面都抻好。

    程维哲帮他给锅里蓄满水,然后凑在一旁看:“怎么这两团不是粗了就是细了?”

    杨中元盯着水烧开,心不在焉回答:“试手,没抻好。”

    程维哲点点头,没讲话。

    “阿哲,去帮我把院子厨房里放好的那盆水拿来,那个是要过面用的。”杨中元见水里咕嘟咕嘟沸了起来,忙把面条都下进去,顿时微黄的面条就在水中荡开,上下翻滚。

    面条并不是太粗,杨中元用扇子鼓大了火,等水再次烧开,他用筷子在锅里搅和几下,又略微等了一小会儿,便拿来笊篱,把面都捞进笊篱里。

    夏日天热,只要把面用凉水过一遍,吃起来不仅劲道,还很爽口。

    程维哲见他做过几次过水面,因此倒也颇有些顺手,见面出锅了,忙把那盆凉水推到案台上,然后主动跑去灭了炉火。

    杨中元把面放入冷水之中,少卿片刻之后便捞了出来,整齐放入青花大盆里。

    今个吃面,所以他特地选了三个大个的面碗,然后招呼着程维哲去后院吃饭。

    他站在餐桌旁,用干净筷子在那盆面里翻了两下,把最开始没抻好的两根都挑出来之后,这才开始给程维哲与周泉旭挑面。

    程维哲盖好面汤锅盖,又从厨房顺来了辣椒酱与酱油醋,他把调味料都放到桌上,眼睛扫了一眼杨中元的那碗,伸手就把二人的碗换了过来:“小元你这碗面多,我要吃这碗。”

    “你……”杨中元手里一顿,他想去把碗抢回来,却抬头看到程维哲带笑的目光。

    程维哲笑着看他,然后道:“只要是你做的,我吃什么都好。”

    当着周泉旭的面,这话实在是太过让人承受不住了,杨中元飞快低下头,用汤匙给三个人盛浇头。

    眨眼的功夫,三碗漂漂亮亮的拉条子便出现在周泉旭与程维哲眼中。

    只看各色菜丁带着薄薄的汤汁浇在微黄的面上,把脸凑近面碗深吸口气,可以闻到孜然的味道和牛肉浑然天成地混合在一起,如果再用力一些,还能闻到土豆西红柿与豆角的香味,而在这些味道之中,还隐约有点刺鼻的辣味。

    然而面条却是这道菜的另一大亮点,程维哲用筷子搅拌好面与浇头,便迫不及待地挑起一大块子塞入口中。

    霎时间,带着麦子味道的面仿佛在他嘴里奏出美妙的仙乐来,面条口感弹牙,吃起来劲道十足。配着薄嫩的牛肉、软绵的土豆、爽脆的豆角、甜酸的西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