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神断-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26章 再受大案
清闲了一日,隔天傍晚,宫中来人传旨,宣穆清彦入宫觐见皇帝。
穆清彦有点意外,倒没什么惧怕。
重新换了衣裳,焦礼驾车,随内监一起去了。
焦礼把车停在宫门外等候,穆清彦徒步进去。
宫中很大,又不能骑马坐轿,走路颇花费功夫。及至乾清宫门外,正好遇着有人出来,一身赤色常服,面色白净下颌有须,眼睑微长,目露威仪,年岁在四五十岁。
见这人出来,宫门处守卫的禁卫皆朝其行礼。
给穆清彦引路的内监更是朝穆清彦示意,并侧身避让。
穆清彦脑中急转,很快猜出此人身份——贤郡王!
这个时间并非是常规觐见时间,也不是皇子大臣们问安请示的时间,倒是贤郡王担着监国之责,遇大事要请示皇帝,自然而然,不仅面圣的机会多,且在其结束政务离宫之时,也会来禀报问候一趟。
贤郡王脚步一停,目光落在穆清彦身上,温厚笑道:“这莫非就是大名远播的凤临穆清彦?”
传旨的内监忙道:“正是。”
态度恭敬,言语却谨慎,毕竟是皇帝传召之人,众目睽睽,内监可不敢多言。
“久闻大名,想不到今日能得一见。”贤郡王倒是没在意内监,毕竟自小宫内长大,宫人何等模样能不知晓。只贤郡王看着眼前年轻人,微微皱眉,忽而道:“抬起头来。”
穆清彦眸光闪动,却不能违逆,只得略微抬头。
如此一来,他的面容展露无遗。
贤郡王打量片刻,依旧不得其解,也不好太过纠缠。为掩饰,贤郡王取下腕上一串蜜蜡佩珠递过去:“今日一见,只觉面善,做个见面礼吧。行了,皇上传召不可耽搁,你们速去。”
穆清彦谢恩,接了佩珠,心里却觉不妙。
实际上这次入宫他并没有太多顾虑,早先那回面圣,除了皇帝,也有其他大臣在场,见过颜芝鹤的不止一两个,但没有人觉得他面善,更遑论由他联想到颜家了。怎知这回遇到贤郡王,却惹得贤郡王多疑。
观贤郡王言行,应该还没勘破他身份,但疑虑必然有的。
眼下没想起来,指不定那日便灵光一闪想到了。
待进了乾清宫,一片肃穆沉寂。
这里看似静,可实际上,不但明面上宫人不少,便是暗中也有不少人守护。
“皇上有旨,凤临穆清彦觐见。”
穆清彦跨入寝宫之门,十来步外,垂落着杏黄烟纱,其后影影绰绰坐着一人,单以肉眼,模糊能看到面容身形,但气色神情看不分明。
穆清彦先行觐见、叩拜。
“起。”皇帝声音虽不洪亮,但也没太多虚弱之感,况他此刻端坐,想来不是硬撑。若眼前一幕是真,那皇帝的情况远不是外界传扬的那般。
不过,有句话叫做空穴不来风,皇帝毕竟不年轻了,穆清彦可不信皇帝真的能恢复如初。
穆清彦从善如流起身。
“朕听温如玉说了,能找到真假刘升二人,你功不可没。”
“皇上旨意,不敢轻忽。虽草民能力有限,但有温少主支持,侥幸不辱使命。”
皇帝低声一笑,好似很和气:“朕如今是相信的,你是有真本事。朕今日宣你来,是另有一事交于你,若你办好,朕以公主下嫁。”
穆清彦心头一跳。
尽管娶公主不是他所喜,但他更在意的是话中之意,什么样儿的事,竟比庄郡王遇害更重大?若非重大,皇帝也不会亲自宣见他,并亲口许下重诺。
皇帝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命,总不会……
“草民何德何能,恐有负皇上信任。”穆清彦当然不想接,只是皇帝金口玉言,怕是没有回绝的余地。
果然,皇帝摆摆手,口气柔和却不容拒绝:“穆神断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本事朕已领教。封停在查皇后中毒一事,你去协助他,查出幕后者,朕要清楚这个幕后者究竟做了多少事!”
不对。
穆清彦静心思忖,皇帝这吩咐另有用意,若仅仅是查皇后中毒,绝不会那般郑重和许诺。
倒是可以推断一下,比如谁毒害皇后?
早先就分析过,穆清彦是怀疑惠妃。温明玉心中只怕也是这般猜想,还有很多人也想得到这一点,皇帝呢?帝王多疑,相伴多年的结发夫妻都能舍弃,能对惠妃多信任?恐怕其他后宫妃嫔,皇帝也不信任,也正因此,自从病重,一概人等都不见,见也是隔帘相望。
若皇帝怀疑惠妃指使下毒,那么言外之意,便是让他查惠妃。
再分析皇帝的原话,前半截儿是让他协助封停查皇后案,但重点却在后半句,乃是要查“惠妃”究竟做了多少事。显见得不止谋害皇后一件,究竟有多少事尚不清楚,但从皇帝态度反应来看,必然有一件是重大且牵涉到皇帝本身。
难不成,惠妃敢对皇帝下手?
待回过神来,皇帝已离去。
穆清彦快速使用异能查看了皇帝真实气色,便退了出去。
单从皇帝声音上不好判断,但若看到皇帝脸色,对于重病绝不会再怀疑。皇帝面颊消瘦,肤色暗黄发沉,精气神短缺,眼中神采消退显出浑浊,且因使用异能的缘故,还能看到皇帝体内弥漫的死气,五脏六腑好似不堪重负,生机被压制的厉害。
想来有御医看的药,强撑着皇帝到现在。
然而治标不治本,皇帝气血衰败、病体缠绵,已至末路。
从宫中出来,穆清彦心里不大踏实,对焦礼说道:“现在起,但凡贤郡王府发生任何大小事,都报给我。我怀疑贤郡王猜疑了我的身份。”
贤郡王府那边,闻寂雪早安排了人盯着,如今把话再交代焦礼,则更郑重。
焦礼对穆清彦身份也是清楚的,闻言自不敢大意,送他回到家中,便去传了消息。
此时天色漆黑,堂屋桌上的梅花烛台点燃,一室明亮。
去了一趟皇宫,耗费了将近一个时辰,实际上他跟皇帝见面不足盏茶功夫。
今天着实跑得累了,本懒得做饭,却更不想出去吃。往厨房里看了一下,有昨天买的南瓜,黄灿灿的带着清香,于是将砂锅收拾出来,又切了南瓜,煮南瓜粥。配菜也简单,有鲜嫩的菠菜,酸辣白菜丝,简单开胃。
用砂锅熬粥很慢,但文火慢炖,口感更佳。
穆清彦倒了杯茶慢慢喝着,闲适的坐在厨房里,想着今日面圣的事。
焦礼回来的很快,紧接着,温明玉来了一趟。
温明玉是听说了皇帝宣召的事。
“听说皇上让你查皇后的案子,封停那边也得了旨意,明日会有人来接你,直接去宫里。”温明玉主要是来看看他,见他神色平静,这才放心。
穆清彦笑道:“指不定我们最终殊途同归。”
毕竟两件案子,他们怀疑的都是同一对母子。
“若当真是我们猜想的那般,何等疯狂。这等疯狂之下,谁知会做些什么,你万事小心,不要单独行动。”温明玉少不得多此一举的嘱咐。
“放心,我有数。”
送走温明玉,南瓜粥熬好了。
吃过晚饭,在后园走了走,捋清了明日要做的事,轻松不少。
皇帝给的差事的确危险,但对他而言,也是个大好机会。贤郡王府,本来就是他查证的目标,他若插手,自然会推动事情更快结束,他有这份自信!
次日,果然封停派了人来接他。
封停并没有先入宫,而是在宫门口等他。
封停一如既往的冷硬锋锐。
“穆公子。”封停冲他打了招呼,递来案件记录。
“封少主。”穆清彦接了记录,快速翻看。
早先对于皇后中毒只是听温明玉简单提了提,具体细节并不知晓,倒是这记录上很详尽。看过之后,对惠妃的嫌疑更大,此事与庄郡王案颇多相似。
皇后所中之毒不知名字,但经过勘察,毒物来源于花香。
皇后年轻,漫漫深宫,除了打理宫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无处打发。皇后不喜诵经念佛,高位妃嫔们年岁又大,说不到一处去,地位后妃不是奉承就是畏惧,于是她闲暇便看书赏景。
以往皇后便喜欢花草,入宫久了,侍弄花草兴趣越浓。
在皇后宫中养了不少花草盆栽,有专门的宫女花匠打理,但皇后本身也喜欢亲自动手,接触花草的时间并不短。那毒物是细致的粉末,遇水便化作透明,有人将毒投入花蕊,且在每日浇水之后,毒因此透明隐藏,又附着了花香,使得花香带毒。
一日、两日闻着没什么,但日积月累,带毒的香气通过呼吸进入体内,一点点沉淀积累,终有一日身体撑不住而爆发。
要做成这件事,照料花草的宫女是个越不过去的关卡。
且除了皇后,宫女是接触花草最多的人,按理也该中毒。再者,皇后宫中其他人,避无可避,也该或多或少受到毒害。
实际上正是如此,当确定毒源,宫中人都被细致的查了,有十几个呈现出中毒迹象,但尚未有皇后那么严重。这十几人,都是近身服侍皇后的,平时皇后若侍弄花草,她们也在身旁。
至于专管花草的两名宫女,乃是轮换过。
一个宫女是病了,差事被人顶替,另一个是犯了小错,被打发到别处去了。若这两人没有半途离开,定然会比皇后更早毒发。如此一来,两名宫女的“离去”,也在幕后者算计之下。
除此外,皇后身边有个乳娘,半月前便死了。
乳娘是为皇后张罗吃食时一头栽倒,脑袋磕了地上的石头死的。都以为她是年岁大了,脚下打滑,意外死亡。也是后来皇后事发,才有个小宫女说乳娘曾喊脑子疼、不舒服,可当时宫中纷乱,乳娘怕皇后担心,就没说,她也只当自己年纪大身体不济的缘故。
所以说,乳娘才是第一个被毒死的人。
再者,照料花草的是两批宫女,一共四人,审查后,她们对毒一无所知。
既然侍弄花草的宫女不知情,那只能是浇花的水有问题。
皇宫里井很多,但宫中贵人们并不吃这些井水,嫌水质不好,她们吃的水都是城外山中运来的泉水,每日里水车来往不息。宫中的水用来防火、清扫、浇灌、浆洗等。
自然而然,皇后养花,每日用的水就是井中的水。
贵人们宫中用水,也有专人管,每日规定时间内,会有太监们推着水车挨宫送水,宫女们只需提着捅去接水。同一辆水车的水,不止送坤宁宫,因此毒药不可能直接放入水车,况且那样一来水量太大,耗费的毒太多。
于是便盯住了坤宁宫中负责取水之人。
取水的是两个小太监,皇后一出事,其中一人便告假,只说自己病了。但凡宫人生病,是不能伺候主子的,这人故意把自己弄病,又拿银子打点,自然很容易获准。再者说,便是告假,实则依旧是在宫中,皇宫内有太监房,得了小病的,通常在这儿小住,毕竟当差的宫人无法擅自离宫。
怎知当皇后乃是中毒,全宫清查,寻到这小太监时,人已经死了。
同屋的人说小太监出去了,最后从一口废弃的井里被发现,人自然没了气。且小太监被塞入井中乃是弃尸,其脖子处有勒痕,有挣扎的抓伤,被勒死后才被投入井中。
杀人者,自然是宫中之人,且是收买小太监的人。
小太监是个工具,目的达成,自然不必再活着。
封停才刚接手此案,才查了一天,正好把明面儿上能查到的一切都理顺了。接下来,就是查那个杀人者,查到杀人者,自然就揪得出幕后指使者。所以才说宫中用毒、杀人都是下等手段,皇宫是个封闭的场所,一旦留有的痕迹越多,查到的就越快,跑也跑不掉。
若是惠妃做的……
这么自信么?
雁过留声,小太监是白天被杀的,难不成就没留下蛛丝马迹?
更细致的情况,还得亲自去一趟看看。
第327章 外膳房
依旧是从宫门步行,一路前往坤宁宫。
封停问道:“穆公子想从哪里开始?”
穆清彦将案件记录在脑中过了一遍,反问道:“杀害小太监的人,没有线索吗?”
“暂时没有。”
想来也是,时间太短了,区区一天而已。
不过,考虑到毕竟是在宫中,杀人者转移尸体很危险,那么,杀人地点应该就在藏尸地点,起码离的不会远。以此为原点,结合死亡时间,筛查出现在这个范围的人,费点时间就能查出来。
穆清彦想的是,这是常见的查案方法,正常人都会想到。作为幕后策划者,肯定懂得这点反侦查意识,那么,对方会如何隐藏杀人者?
藏尸的废井在一处空置的宫苑,这宫苑以前做过冷宫,后来冷宫迁了地方,这里到底不大吉利,就空置了下来。
这处宫苑位置有点偏,离外膳房很近。
皇宫内膳房很多,皇帝有御膳房,皇后有内膳房,高位妃嫔们有饭房,便是低位后妃也享有承应茶膳之地,而外膳房是服务太后太妃们的。太后已逝,老太妃们也都相继去世,外膳房却不是空置,维持着就显得很浪费。几年前,皇帝觉得膳房过多,太奢靡,便规定除了冬春两季,夏秋时妃嫔位以下皆在外膳房用膳。
冬季要从农历十月算起,所以现今外膳房还管着后妃们平日饮食。
昨天午膳时,各处宫人络绎不绝前往外膳房领取份例饮食,因此宫中各处都有人走动,外膳房也是人来人往。小太监正是这个时间离开了养病的住处,一去不回,直至被人发现死亡。
神捕司是前天夜里便得了消息,但因宫禁缘故,只禁止内宫进出,直到昨天凌晨才入宫探查。半天功夫,查到小太监身上,速度并不慢。
正午时分,不仅是白天,更是宫中在查皇后之事。虽说皇后出事对外称生病,但宫里没什么秘密,有点背景实力的都能得到消息,宫人们也会敏感意识到氛围不同,这等情况下,人们会格外谨慎小心,谁能想到,就是这种时候,居然还有人敢堂而皇之的杀人呢。
正是小太监的死,使神捕司由暗转明,不再遮掩。
穆清彦又看向剩下的两张纸,上面是一个个人名,这些人都是在小太监死亡时间范围内,可能出现在死亡现场的人。可想而知,这不但涉及外膳房的一部分人,也囊括了六宫,每个人名都标注了所属宫室。
这其中并不包括皇后以及嫔位之上的后妃宫人。
这些后妃都有自己独立的饭房,就在自己的寝宫,每年都有拨的定例。
封停见他看到名单,说道:“昨天已经做了初步筛查,有明确人证的是第一张,第二张上的人,嫌疑很大。”
即便在案发时间,有人不在外膳房,但也可能是三两个一起,彼此可以作证。考虑到谨慎,所以这样的人只是初步排查,依旧要被限制。先要查那些没法儿证明自己行踪的人。
穆清彦同样将主要精力放在后一张,上面有七个人。
没有翊坤宫的宫人。
翊坤宫乃是惠妃所居,惠妃自然不在外膳房用饭,但是翊坤宫不止住着惠妃一人。后宫妃嫔众多,唯有嫔位以上才可主掌一宫,居住主殿,低位妃嫔则须附居,住在东西两厢。
惠妃位高,翊坤宫位置又好,能入住翊坤宫自然有好处。不过,这边附居的只有一个贵人、一个常在,倒是清净的很。
直接从“嫌疑者”身边无从查找,只能再转回名单。
七个人,有五个宫女,分别隶属三个常在、两个小答应,另外两人则是外膳房的厨役。
常在看着位份低,但领膳食也不可能只派一个宫女,起码得两个。之所以只其中一个得嫌疑,只因这人脱离了其他视线,行踪无人证明。
再者,七个人里有五个宫女,且年龄都在十五六七岁。死去的小太监也是差不多的年纪,从客观上来说,哪怕出其不意下狠手,小宫女也没力气勒死小太监,因此最可疑的还是外膳房的两个厨役。
“这几个人可问过了?”穆清彦问。
封停道:“不曾。”
昨天做完初步筛查,便将七人分开关押,不准他们与人接触、言谈,又暗中盯着防止意外。经过一个晚上酝酿,那七人的表现就能做个参考,这也是一种审讯技巧,心理攻势。
脚步略微一顿,接着又恢复步调。
穆清彦意识到,寻找杀害小太监的凶手并不难,在一个封闭的皇宫内筛查,对于神捕司而言算不得什么。才一天而已,嫌疑者就圈定了出来,又是牵涉谋害皇后的大案,慎重起见,多花几天时间也是应该的,皇帝完全不必为此着急。
看来早先推测是正确的,皇帝让他参与,是另有用意。
想到这里,他也有了新的想法。
这次参与,不必像之前寻找刘升那样尽力,只需做个旁观者就可以。封停对他的介入反应平淡,也给了他足够的资料信息,但未必是打算依靠他的能力,甚至……封停也会考虑皇帝的用意,毕竟案件查的挺顺利,还没到瓶颈。
那就等锁定凶手再说吧。
穆清彦也想等到闻寂雪返回,跟对方商议商议。
有了这个打算,穆清彦就保持了沉默。
封停直接去了关押七个嫌疑者的地方,正是那处废弃的宫苑,空屋子只是简单清扫了一下。宫苑中除了关押者,还有神捕司的看守者,另外便是小太监尸身呈列在这里。
封停一到,昨夜看守者立刻来禀报情况。
“少主,这七人中有一个最为可疑。其他六人或哭或叫,惊惧害怕,一直喊冤,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剩下的那人,就是外膳房的厨役郝成光,一直很安静,饭照吃,觉照睡,醒了就是坐在墙角发呆。”
“郝成光?”封停反问。
“郝成光四十岁,他父亲郝有福原是街边卖油酥饼的。承恩公府举荐郝有福,入宫给太后做酥油饼,太后很喜欢他的手艺,便留他在外膳房听用。因此郝有福属于特招入宫,后来年纪大了,郝成光顶替父亲进了外膳房。那是十五年前,太后虽不在了,但宫中有人爱吃他的手艺,兼每逢太后祭礼,皇帝也会命他做油酥饼。”
宫中膳房饭房都有规制,但偶尔也有如郝家父子这样的特例。一般而言,都是皇帝皇后、太后,亦或者是宠妃等,身份尊贵,又有权柄,自然少不了人讨好孝敬,便有存在个别特招之人。
封停点点头:“接着说。”
“属下查过,这个郝成光沉默寡言,但性子宽厚不计较,他本身是特招进来,一年不见得有一两回吩咐,所以都是闲着,常在膳房帮厨,也跟人学点别的厨艺。他人缘不错,别人常找他顶差事。他原本每月出宫一次,在家待两天,但后来他家中无人,便常在宫里住。”
“他没有妻儿?”
“郝成光父亲郝有福十年前就死了,病死了的,因此花光了家中积蓄,还跟宫里认识的人借了银子。郝同光妻子是难产死的,家中只老娘和幼子。在六年前,其子一场病夭折了,郝家老娘受不了打击,有些疯疯癫癫,治了大半年还是死了。这几年郝成光没有续娶,家里房子转租了出去,不大出宫。”
“他平时接触的人呢?”
“他只待在外膳房,即便活动,也只在周边很小范围。关系好的,都是外膳房的人,没见他跟其他宫人有什么往来。”
“昨天正午,他一个人去做什么了?”封停又问。
“他说夜里没睡好,头昏,所以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一会儿。他指的地方就在外膳房外的拐角,那里僻静。不过,从那里再走一段儿,可以抵达这处废弃的宫苑。我也曾问他是否看到旁人,他说没有,说他靠着宫墙晒太阳,不留心睡着了。”
这话一听就是谎言。
若郝成光是个宽厚寡言,与人关系友好的人,不可能会选择外膳房正忙碌的时候独自走开,这样的人通常很有责任感,再者也有宫中规矩在,他会撑过忙碌时间段,然后才去休息。
何况,说什么睡着了的话,同样不可信。
穆清彦的疑惑在于,郝成光被关押的反应迥异于其他人,本身就很可疑,再加上他的说辞,谁能不怀疑他?再看他的体型,他有足够的力量杀掉小太监,并将尸体塞入井中。
现在的重点,是找出谁指使,是在宫中接触,还是在宫外。
又是个长久耗费时间的排查。
穆清彦决定了旁观,就没作声。
封停同样能想到这些,但他即便圈定了郝成光,也没释放其他六人。七个人依旧关押着,给外人还在侦查中的错觉,暗中安排神捕司人员围绕郝成光宫内宫外活动地点排查接触之人。
穆清彦透明人一般跟在封停身边,不少人向他投来质疑的视线。
封停只顾自己办事,对穆清彦“玩忽职守”不以为意。
在宫中吃了午饭,又待到傍晚宫门即将落锁,这才出宫。
第328章 郝成光
两天转瞬而逝,神捕司的搜查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等待中,闻寂雪终于回来了。
刚从宫里出来,就见闻寂雪在马车内等候。
穆清彦脸上浮起笑容:“怎么到这儿来了?”
闻寂雪笑笑:“我才走了几天,你这边倒是热闹的很。”
“是热闹,太热闹了。”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