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神断-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这一点,他也跟大女儿商议过,是在招赘前就定好的。
  或许此举让族里不满,但犯不着去杀邱家小女儿。
  从利益上推断,长女和女婿有嫌疑,且长女是最先发现尸体的人。
  只是邱海说:“外头也有人议论宝珍,但宝珍和宝珠姊妹两个,从小关系就亲密。她们两个相差五岁,我妻子身子弱,拼着想给邱家生个男孩儿,实际上她的身体是不宜生育的。有了宝珍,尽管养了五年,可生了宝珠之后,身体还是垮了,只能吃药静养,如此就顾不上姊妹俩,但宝珍懂事,总是她带着妹妹。
  宝珠出事,我妻子受不住,没多久就撒手去了。宝珍也哭晕了几回,大病了一场,好长时间才缓过来。那时候我们家日日都有哭声,最初还是宝珍提议重金悬赏……”
  “你家大女婿呢?”尽管质疑亲人不舒坦,但话还是要问。
  “我家大女婿是个厚道人,他呀,老实本分,人也孝顺。我当初就是看重这点,才招他做女婿,这样的人或许做生意少了几分精明,可让人踏实放心。我大女儿聪明,行事有手段,性子难免强势,给她找个老实人,夫妻才能相合。”邱海显然事事都是深思熟虑。
  穆清彦又问:“当初县衙怎么说?”
  邱海苦笑:“能有什么说法?连来人是为财还是寻仇都没确定,圈定的嫌疑人还是个劫富济贫的侠盗。我自认做了不少好事,就算真有侠盗,那也不该来偷我家啊。”
  邱海口中的侠盗,是活跃在丰州一带的小偷,专偷富户,再将偷来的钱财散给穷人。那人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几年里都没露丝毫破绽,更没被抓到,直至邱家出了命案,有下人说看到一个黑影翻过院墙,不知怎么就扯到那小偷,官府张贴榜文缉拿,自此那小偷就销声匿迹。
  很容易猜想,即便案子跟小偷没干系,但被扯到邱家的命案里,小偷也不敢再露面了。
  “稍等两天,我将家里安顿好,去一趟丰州。”
  尽管案子一头雾水,但邱家在当地颇有声望,邱海又出过大钱,当地县衙查案时必然下过苦工。案子虽没侦破,但案宗内肯定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当时的案发现场,证人证言等。
  到了后面小院儿,闻寂雪正在看东西,见了他招招手:“阿彦,来看看。”
  穆清彦走近了一看,原来是房子图。
  “这是准备在山里建庄子的房样子?”
  “嗯,建房的地方已经规整出来了,这是找人设计的山庄图,有三个样式,你看看喜欢哪个。”
  这些图样子都是工笔仔细描绘出来的平面效果图,主要院落屋子还有单独的图样,哪怕什么都不懂的人也看得明白。一沓图纸,三种风格,他从中选了一个。
  “这个不错。”他选的这张图最大特点是房屋和绿化相得益彰,比重各半。
  那是他和闻寂雪的家,不打算安置太多仆从,所以房屋不需要太多。在山中建房,图的就是清净自在,这张图纸房屋设计巧妙,讲究的是与自然相融,房舍与房舍都有些距离,又有各种曲水草木相连,别有意趣。
  闻寂雪也觉不错,便敲定了。
  穆清彦把邱家的事说了:“正好顺路,就先去丰州城内吧。”
  闻寂雪自然没什么异议。
  如今正是农忙,按理不好招工,好比以前给穆清彦建房子的王江,现在正忙家里的地,春耕秋收是最要紧的阶段,根本腾不出空。若是两人不出门,或许就会等农忙过了再说,但已经决定要走,总不能再耽搁半个月。闻寂雪把事情交给客栈张掌柜管,高工价招齐了人,两日后一大早就破土动工。
  这天早上,两人去了山里,挖了破土动工的第一铲。
  这事儿没通知穆家那边,基本上谁都不知道,主要是为了让房子安安静静的建好。若是提前就知道新房子跟他有关,必然引得很多人去围观,指不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穆清彦闲暇时,又在饭铺子里做做菜,跟以前的老客闲聊两句。如今大多是穆武掌勺,才刚刚十三岁的少年,身板结实,已然能撑起一家饭铺子了。
  “小文,把账簿拿来。”
  穆文应了一声,取了一本账簿,是正月十六开始的。年前的帐都对过了,倒是年后这一个多月还没看过。穆文做账很仔细,每日都有小结,收支进出一目了然。
  “生意不错啊。”穆清彦夸了一句。
  穆武有手艺,穆文脑子活儿,铺子里的活儿又有何大娘几个帮把手,甚至素娘她们因着一直不得主人“重用”,难免心里不安,见穆清彦执意弄这么个饭铺子,于是也拿出手艺,弄个汤水或做点糕点放在铺子里卖,效果不错。
  穆清彦回来后,给了何家几个赏钱,自然是肯定她们表现的意思。
  至于自家两个兄弟……
  他把两人叫到跟前:“明天我要去丰州,这次出去事多,至少一两个月不能回来,饭铺子还是得你们两个管。”
  “二哥你放心,饭铺子有我们看着呢。”穆文很自信,尽管他也不大懂自家二哥的行事。外面议论的人不少,他也清楚二哥给人办案挣得都是大钱,饭铺子劳心劳力又没功夫管,完全可以关掉……当然,依着穆文自己的想法,关掉太可惜,饭铺子别看不起眼,可一个月能挣不少银子呢。
  “我知道。往后饭铺子里每月的盈利,你们兄弟俩各得三成。”
  两人一惊,随之赶紧摇头:“这不行。”
  “就这么定了。”穆清彦一语敲定。
  两人睁着眼睛有点发懵,但过了一会儿相识一眼,就笑了:“谢谢二哥。”
  这回去丰州,他们坐船走水路。
  临上船,陈十六带着何川追了来:“幸好赶上了!”
  穆清彦奇道:“你什么时候回到凤临的?”
  “今天凌晨到的,刚好见到你大哥在巡街,知道你要去丰州,我饭都没吃酒赶来了。”陈十六坐车马车从县城里冲出来,跑得急,颠簸的厉害,这会儿有点儿难受。
  何川将行李放进船舱,端了碗热茶出来:“少爷,喝口茶水。”
  穆清彦又问他:“你家肯你放出来?亲事说定了?”
  “还没,两家透了意思,等着兰家给回信儿。”陈十六口气淡淡的,似乎不大愿意提这件事,估计还是有点儿抵触。
  倒不是说陈十六对兰家姑娘有什么不满,而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抗拒,他本人兴许没意识到,只觉得自己是还没自在够,不愿意被束缚住。毕竟若是他娶了亲,可就不能在往外跑了,起码得“上进”。
  做官,他没想过,家里也没要求他走这条路。
  除此外,或是帮家里管些产业,或是自己置办些产业,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下去了。想想就觉得没意思,他还是喜欢在凤临经营神断局。若要将神断局挪到京城,那是开不成的。
  “陪你家少爷吹吹风,再给他弄点东西垫垫肚子。”穆清彦没继续陪陈十六惆怅,转身进船舱去了。
  货船很大,大小舱房也多。
  邱海直接要了两个相邻的小舱房,不仅住处布置的舒适,吃食也特意准备了。在邱海看来,钱挣来就是花的,吃了用了都不心疼,如今青菜还没上市,他却高价弄来一些小青菜,又有泡发的黄豆芽绿豆芽,此外各种佐饭的小菜有好几样,煮个粥都能翻出几个花样。
  钱花到位,再麻烦船主都乐意。
  当陈十六沾着穆清彦的光吃到一盘小青菜、一盘绿豆芽,脆爽的腌萝卜,又有一碗红豆粥,不禁感慨:“我爹还说吃不了苦,说我花钱靡费,跟人家邱大善人一比,我这个陈家小少爷已经很朴素了。”


第171章 会情郎
  一路去丰州,除了中途靠岸上货补给,就没离过船,水路直达。
  在船上闲来无事,看看两岸景色,或者跟闻寂雪下棋。穆清彦跟闻寂雪待得久了,学了不少东西,但都是粗粗涉猎,也就是闻寂雪不嫌弃,两人玩玩打发时间。余者,闻寂雪继续整理雪家的事情,穆清彦或是跟邱海闲聊,或是听陈十六说些京城事。
  对于丰州邱家的案子,陈十六也知道。
  当初邱家悬赏,京城那边也有耳闻。陈十六本来就对这方面感兴趣,没少打听,还把其中牵扯到的那个所谓侠盗探查了一遍。
  陈十六就跟他说:“你看那人行事,虽说看着像劫富济贫,但不像江湖人,若是江湖人,通常会留下标记,表明事儿是他做的。各行有各行的规矩,江湖也有江湖规矩,你若是不讲究,那别人对你也不讲究。不过我还是挺好奇,那人到底有什么神通,居然能把丰州大半富户偷个遍,着实不简单啊。”
  “他偷了几年?”穆清彦问。
  “估摸着……四五年吧。邱家出事后,县衙捕快到处抓他,他不敢露面,就收手了。”话里话外,也是不信那小偷是凶手。
  实际上,丰州当地都不信,县衙那边未必信,但小偷是唯一看得见的突破口,加上那么多富户被偷,心里愤恨,少不得打点县衙,县衙可不就卯着劲儿抓人么。可惜最终人也没抓到。
  丰州渡口很大,比柳林渡口大的多,各色铺子商贩也多。一下船就闻到各种香味儿,将近中午,一行人也饿了。
  邱海请几人在茶棚里坐:“几位稍等,一会儿有车来接,中午在留仙居随便吃点儿,晚上给诸位接风洗尘。”
  “都随邱老爷安排。”穆清彦对此没什么异议。
  陈十六见茶棚里支着两个火炉子,上面架着锅,一个里面是煮着茶叶蛋,一个里面是煮着豆干,闻着特别香。茶棚里还供馒头,很多人在这儿歇脚,喝一碗茶,就着两个馒头吃,舍得的,要几张豆干或是一两个茶叶蛋。
  陈十六就见隔壁一桌行商,一个汉人把馒头掰开,将豆干夹在馒头里吃,几大口下去,灌口茶水。
  “穆兄,要不要尝尝茶叶蛋。”陈十六馋虫勾动,又不大好意思去点。倒不是别的,出门在外,他一个年轻公子,还是要讲点颜面,坐在茶棚里直接啃茶叶蛋或是豆干,不大好看。
  邱海听了笑道:“我们丰州产茶,茶叶多的很,老孙家的茶叶蛋都是用本地好茶煮出来的,很入味儿。”
  说着就要了几个,让他们尝尝。
  茶叶蛋是五香的,闻着是很香。
  “我来。”闻寂雪剥了一个递给穆清彦,自己没吃,擦掉手上的水渍,看着读库来来往往的船只。丰州他以前来过,也是为查黄立的死,但那时一切看上去没什么问题。
  没等多久,随从找了两辆马车,进了丰州城,在留仙居吃了午饭,来到邱家。
  邱家人口虽少,但宅子不小,早有下人回来报信儿,客房院落都收拾好了。
  大门口除了邱家管家,还有个身高七尺的男子,见了邱海喊了一声“爹”。这人就是邱海的大女婿,杨贺。杨贺五官周正,一看就是稳重踏实的那类人,跟穆清彦几个相互见了,搀扶着邱海朝里走。
  因着穆清彦一行都是男子,邱宝珍不好出来相见。
  到了客院,很快有下人送来热水。多日坐船,用水不便,终于能松快自在的泡个热水澡。邱海纵然心急,却也没急在一时,操办晚上宴席的事儿交给大女儿宝珍,又把几张帖子送出去,便回房歇息去了。
  天色擦黑,邱家灯火明亮,丫鬟们捧着各色菜肴送入席上。
  今晚的接风宴不止是招待穆清彦一行,邱海还请了县衙县令、师爷以及捕头,又有几位好友作陪。邱海前往凤临请人,他们都知道,此番宴请县令等人,自然也是希望得个方便。这位县令来此两年,并没经手邱家女儿被害一案,但官场之人圆滑处世,交好地方豪富,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再则,如今穆清彦也算是声名在外,众人颇多好奇,自然想亲眼见识见识。
  席间气氛不错,美酒佳肴,宾客尽欢。
  有些事虽未在明面上提起,却是彼此心照不宣。
  次日一早,杨贺作为陪客,带几人前往县衙,闻寂雪留在邱家。
  县衙的金捕头早就等着了,领他们进了一间屋子,不多时便取来一本案宗。
  “穆公子请看,这就是邱家小女儿被害案的案宗,仵作验尸报告、证人证言等都很齐全。”金捕头态度很和气,甚至隐隐放低了姿态。不管是因着邱家的缘故,还是信服穆清彦本身能力,这对于穆清彦查案无疑很便利。
  穆清彦翻看案宗,暗暗点头,上面信息很全,尤其是查问的关键证人或是关联者,身份信息很全,便是想再问询问也很方便。
  穆清彦记忆力不错,慢慢儿看,这些东西就记在脑子里。
  陈十六也没闲着,他掏出册子,一面看一面快速记录。这活儿何川做不了,何川勉强认识几个字,比如认认招牌名字什么的,有些生僻的得连蒙带猜,若要他去写字,估计也就会写自己名字。
  穆清彦看向杨贺:“邱家二姑娘的屋子可还留着?”
  杨贺忙道:“留着呢,一切都没动过。老爷疼小妹,她生前住的地方留着是个念想,偶尔回去坐坐。我们其实都劝过,担心这样对他身体不好,劝多了又惹他生气。这回老爷执意要去凤临请穆公子,担心我跟宝珍不同意,还来个‘先斩后奏’。穆公子,小妹的事还请你多费心。”
  经过三年沉淀,对于杨贺和邱宝珍夫妻来说,已经慢慢从当年的事情中走了出来。再提及当初,不会再悲痛的哭,但案子一直没破,到底沉在心底,挥之不去。
  穆清彦不是拖沓性子,将案宗看完了,又等着陈十六完成记录,就返回邱家。
  他要去邱宝珠生前的住处,也是对方的死亡之地。
  邱宝珠死在三年前初夏的某天夜里。作为邱家二小姐,有单独的院子,身边服侍的大小丫鬟好几个,一到晚上关闭院门,便是家里其他人也进不来。再者,内眷和前院还有一道门,邱家宅子的院墙也很高。
  据说,之所以是长女邱宝珍先发现妹妹的尸体,是因为那天一早邱宝珍来跟妹妹商议出门上香的事儿。邱宝珍来的特别早,妹妹的院门都还没开,待丫鬟开了门,果然见妹妹屋子的房门还关着,人也没醒。邱宝珍站在门外喊了两声,没人答应,伸手拍门,哪只门没栓,一碰就开了。门一开,扑面而来的就是血腥气,朝屋内一看,便是一副惨状。
  院中丫鬟皆说当晚没听见喊叫,邱宝珠疑似是死后被砍掉头颅。
  这就奇怪了,人都弄死了,何必多此一举砍掉脑袋?
  通常无头案,要么是为了掩藏身份,要么是掩藏某种特征,当然也可能是纯粹泄愤。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被人如此泄愤的可能性不大。尸身入殓是其姐邱宝珍亲自动手,不存在认不出妹妹。
  那么,头颅上留存有凶犯证据的可能很大。
  另外,案宗里封存的仵作勘验很粗陋,大约是邱家使了银子。这也难免,毕竟邱宝珠没出嫁的姑娘,哪怕是死了,邱家也不愿让仵作去翻看尸身。
  邱家女主人如今就邱宝珍一个,其他都是大小丫鬟婆子,所以杨贺领着他们进内宅倒也不用太避讳。提前打声招呼,拿了院子钥匙,又把曾经在院子服侍的丫鬟们都找来,方便问话。
  以前邱家姐妹的院子挨得很近,后来长女成婚,就分开了。
  小女儿邱宝珠的院子很大,房舍七八间,前屋后廊俱全,院中各色花草众多,尤以芍药最盛。如今尚未到芍药花期,但院内很干净,花草养得也好,显然是有人时常照料。到底院中久不住人,没有丝毫人气。
  ——时间回到三年前的那个晚上。
  刚刚入夏,夜晚略有点凉意。
  院中两个大丫鬟巡视了各处,见都妥帖,便将院门关了,回屋睡觉。小姐不让她们在屋内上夜,所以值夜的人都睡在紧挨的一间屋子,方便听动静服侍。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小姐睡下了,她们也回房入睡。
  夜色越来越深,估摸着到了子时,正屋的房门突然开了。
  借着满空星子的光辉,可以看清那是个容貌娇俏的姑娘,正是邱家二小姐邱宝珠。邱宝珠蹑手蹑脚出来,手里还拎着个沉甸甸的包袱,听了丫鬟们的动静,这才悄悄开了院门,出去了。
  穆清彦眉头一皱,没料到其中有这等变故。
  他没急着去追踪邱宝珠,只是留在院中继续看。
  四更时分,恍惚听到一声叫,隔得远不太真切,倒是有零碎的脚步寻声过去,后面就安静下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有脚步声来到院外,听上去是两个人,脚步略沉,喘息很重,且是一男一女。之前邱宝珠偷溜出去,院门是虚掩的,这二人小心的推开院门进来,其中的男人竟是杨贺。再看另一个女子,容貌端丽,年岁在二十左右,应该就是邱家长女邱宝珍。
  这两人面上满是泪光,尤其是邱宝珍,眼泪不住的朝下滚落,嗓子里尽是哽咽之声。二人抬着重物,用一张长毯包裹着,有些吃力。他们进了院子依旧很小心,又把正屋的房门推开,这才把毯子放在地上打开,里面赫然就是一具无头尸体,穿着衣裙与之前的邱宝珠一般无二。
  邱宝珍一个没忍住,险些哭出声,忙用手将嘴捂住。
  杨贺擦了把眼泪,低声催她:“快点儿,当心吵醒了人。”
  两人把无头尸身抬进屋内,收走带血的毯子。
  离开时,院门只是关着,并没有上栓,毕竟人在外面,想要栓门有难度。
  不多时,有人返回来,用一根细铁棍插进门缝,一点一点的挪,到底是将门给拴住了。
  待天亮后,最先来院子的就是邱宝珍。因着院门从内拴着,丫鬟们没有发现异常,直至邱宝珍“发现”尸体,邱家上下才乱了套。
  穆清彦看了杨贺一眼,抬脚出了院门。
  “穆公子?”杨贺心下一跳,连忙跟上去。
  “我想在各处看一看,是否方便?”嘴里这么问,动作上一点儿没迟疑。
  杨贺一头雾水,又有点儿紧张,但还是点头:“当然方便。”
  穆清彦便照着邱宝珠遇害当晚的路线走下去。
  邱宝珠正值十五妙龄,又已说定了亲事,无论如何也不该在半夜拎着包袱朝外溜。这令人朝私奔上猜。但是,就算她出了自己住的院子,内院的二门她就出不去,夜里有值夜的婆子,哪怕婆子犯困睡着了,但拉门栓的响动也能将人惊醒。一个小女子,也没能耐去翻院墙,买通婆子就更不存在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邱宝珠会那样天真?
  知道提前准备包袱,趁夜深人静悄悄溜门,必然对此考虑过很多。别的不提,如何离家肯定是仔细考虑过,一定是有一定成功率才会实施的。
  她仰仗的是什么?
  走了没多久,眼前出现一道月亮门。
  杨贺说道:“这是后花园。”
  穆清彦抬脚进去。
  邱家的后花园建造的很有南方特色,小桥流水、假山楼阁、奇花异草。花园里四季都有景可赏,水边修着水榭,夏天住着纳凉避暑不错。
  夜深人静,邱宝珠拎着包袱,独自进了暗影重叠的后花园。
  她一直走到一簇竹林边上,拣了块石头凳子坐着,包袱搁在膝头,抬头望着夜空中的星子,笑的很是甜蜜。但凡看了她的这个笑话,没人怀疑她是在等待情郎。
  竹子一簇一簇生的很密,暗影如墨,像蛰伏的野兽。
  满眼星光的邱宝珠不知道,在她背后的暗影里,早有人静静的等候。


第172章 竹林中的黑影
  竹根处有落有一些竹叶,白日里踩上去听不到动静,但夜深人静,又近在咫尺,一点点响动立刻传入邱宝珠耳中。这是脚步踩在落叶上的声音,正是因此,她才立刻惊觉,但还是晚了。
  不待她反应,暗影中伸出两只手,一只手捂住她的嘴,一只手将她拦腰抱住,直接推进了竹林里。包袱掉落在地上,还有邱宝珠挣扎时脱落的一只绣鞋。
  这片小竹林生的密,星光一点不见,里头黑漆漆的,只隐隐看到黑影子在动。
  邱宝珠被捂了嘴,尽管是个娇弱的小女子,可面临这种情况,惊恐无助,拼死挣扎,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呜声,双脚在地面不停的踢打……衣裳被扯坏的声音很清晰,伴随着男人低重的喘息。
  穆清彦沉凝了眉眼。
  已经听不到邱宝珠的任何声音,连带微弱的挣扎也消失了。
  经历的案子多,很容易就猜到是怎么回事。那个男人为防止邱宝珠喊叫,死死捂住她的嘴,因着没注意,将鼻子也一起捂住了。这种情况在一些强奸案中最多,往往当凶犯发泄完兽欲,这才发现受害者已然停止了呼吸。
  “啊!”这个男人终于也发现了,一声惊恐的低呼,手忙脚乱从邱宝珠身上爬开。他并没有离开就跑,黑色身影静静的半天没动,估摸着一刻钟后,那黑色影子突然朝竹林深处走了。没多久,那人又回来,手中不知拿着什么,偶尔反射到一点寒芒。
  那人蹲在邱宝珠尸体边,抡起手中凶器,狠狠一砍。
  手里的凶器看形状像是斧头。
  利器砍入骨肉的声音,喷溅出鲜血,那人抬手擦了脸,又连砍了好几次。看得出来,这人虽然下了黑心狠手,但动作并不利落,费了半天功夫才把头颅砍下来。他带着一方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