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刀斩山河-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猎户向来是比较敏锐的,他若有所思的看着伏城; 道:“你这个长相,说实话还真有点像他们族人。”伏城长得高鼻深目的; 真不太像是中原人,然而雪域有不少其他民族的人也是胡人长相; 猎户在套伏城的话。
伏城没中招,只是说自己是个写游记的旅人,听说天火族的事来凑个热闹。
猎户听了有点疑心,因为他看到了伏城腰间的刀,刀上挂着一串铃铛链条,风吹动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铃声。哪有这样的旅人,猎户心想着,道:“天火一族的人都是大善人,以前要是碰到战乱年代总是出来救助下山下百姓。可惜了……”
猎户说到一半就没继续往下说,伏城知道他说的什么可惜,自从二十五年前天火族家主段则成被杀,天火族再也不出世了。
前方的雪越来越大,路途越来越难走,他们已经在这里绕了三天了。猎户自己都有点没准,毕竟上次来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年了。
前方路途凶险,猎户萌生了退意,他身上裹着羊皮裘,此时却如同直坠冰窖,连嘴唇都冻的乌青了,这样下去在找到族人之前他自己先得冻死不可。猎户回头看了一眼伏城,发现他非常平静,好似完全不受天寒地冻的侵蚀。
伏城察觉到猎户审视的目光,觉得再走下去会引他怀疑,于是给了银子,道:“接下来的路我自己走吧。”
猎户只觉得伏城这人太奇怪了,寒冬天一个人进大雪山,身上带着一把刀,他竟然不怕冷。猎户猜想伏城去天火族莫不是去寻仇的?
但此时伏城给了他银子,猎户心中有疑,但还是拿着银子乖乖走人了。这一趟他发达了,他不过是个出来跑生意的小老百姓,剩下的事情跟他没什么关系。
伏城目送猎户离去,他自己也察觉出来了,这几天他们一直在绕圈子,这里大约设了什么奇门遁甲阻拦外人。猎户走时带走了马车,伏城只能徒步而行。
眼前一片苍茫的白,大雪模糊了天地之间的界限,伏城只能看出远处的几条寥寥的线条,心想那里应当便是大雪山的边界。
雪山中偶尔会点缀着几株枯死的树木,黑黢黢的如同烧死的骸骨。
伏城裹紧了身上的披风,顶着风雪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他不懂破阵,只是跟着直觉往前走,至于该去哪里他也没所谓。他身上连水壶都没有带,真渴了就融化雪水。身上带着风干的牛肉干也只能再吃三日,如果真要迷失在这茫茫大雪山中,对伏城来说也没什么。
第二天的时候他的视线里开始出现房屋,有几处是砖瓦建造的,还有几间竟然是冰雪建造的。伏城一边走一边心中诧异,这里简直如同世外桃源。
他走到一个巨大的门前,听到了里面人的交谈。
欢笑声从中传来,炊烟在上方徐徐升起。里面的人笑得非常纯粹,不受这世间污浊所干扰。孩子的声音如同银铃一般,伏城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快活。
他的手悬在空中,他有点紧张,身上一直在冒汗。只要敲开这扇门,他就能跟自己的族人一起,忘记这世俗的烦恼,就像是喝了一杯传说中的忘忧酒,将伏城从这无穷无尽的苦难中拯救出来。
伏城搓了搓手心,总觉得自己的手抖起来。他想着自己的到来,族人该是什么样的表情呢?他们会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吗?自己真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吗?
伏城的父亲是一个仁善的好人,伏城在山脚的时候还总是听到山脚的村民议论自己父亲的事迹。
那是很奇妙的感觉,父亲已经死了二十五年了,大雪山脚的居民却没有忘记过父亲。他们谈论起父亲的时候伏城总是不自觉的跟着笑。
父亲是个好人,伏城却是个恶人,他们不知道伏城曾经杀过那么多人,但伏城自己知道。
伏城深吸一口气,他终于在大门上敲了三下,敲门声在风雪中被放大,空旷的如同鬼魂的哭泣。
片刻之后,有一个侍从从里把门打开,他额头上连个红点都没有,品阶比较低。侍从开了门但什么人都没看见,有点纳闷儿是不是院子里的小孩儿在捣乱,然后他定睛一看,发现雪地里有两排脚印。
通过脚印似乎能猜到访客的心思,来的脚印深一些,访客边走边犹豫,似乎内心忐忑。但离开的脚印却很浅,薄薄覆盖一层雪花就看不见,访客像是逃也一样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像是生怕门后是个青面獠牙的怪物。
侍从看这两排脚印看了一会儿,觉得奇怪极了,他把门关上心想着要跟家主禀报,让他们把外面的阵法修的更加牢固才行。
风雪无情的落在地面上,雪花越来越大,最终将那两行脚印彻底掩盖。
伏城离开了大雪山,他走了,他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家,他彻彻底底的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浪人。
伏城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回去,这条路他二十五年前自从被罗摩带回生死教时就已经完全错过了,就算是天火族接纳他,经历了这些的伏城根本做不到毫无芥蒂。
人生悲欢,皆是无奈。
伏城一路朝南走,直到走到了定州,这时才意识到这里是北边的战场,天下已经大乱了。他记得定州应当是大周朝的地界,他记得此时应该是个太平年代,然而却看到了无数人流离失所。
伏城跟难民们挤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定州城外是北莽人,这座城已经被人放弃了,马上就要沦落。
伏城跟旁人打听了一下,那人是个书生打扮就坐在伏城的旁边,他看了伏城许久,讥笑伏城是几年没下山了。但他笑完了还是给伏城讲了讲这天下。
李肖窈战死,北莽蛮子已经打到了雁门关。李行空守在雁门关,但他无暇顾及所有的县城,双方人马打起了消耗战,就看谁先把谁生生耗死。如今的定州是地方驻守军拼死抵抗,如是援兵不到,破城之日谁也说不准,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今夜,伏城懂了,这茅屋里的人都在等死。
那书生样子的人只知道这些事,再多的他也说不出来。伏城听到李肖窈战死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只跟李肖窈见过一次,没想到再次听说的时候就听闻了她的死讯。
听说她死守平型关,一直到死都没有退却,然而她的尸身被人践踏,又被敌军砍了头颅挂在大旗上,以此威慑镇北军,你们堂堂第一女将军也不过如此。
伏城深深叹了一口气,不可控制的开始担忧起了周衡。天下这样乱,周衡怎么样了?
伏城按着自己的心口,他想安抚自己,周衡是一代帝王他不会出事的,有的是人冲在他前面送死。周衡这样的人只要他不想死,他就能用尽各种办法活下去。
然而伏城的心突然有点慌乱起来,他总觉得事情不会是这样的简单。
伏城盘腿坐在角落里,旁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黄昏的时候一个姑娘来布施,她是城主的女儿黄樱,一直到现在都没放弃这些民众。她长得并没有陈婠婠那样惊艳,但很清秀。定州城富庶些,其他地方都在闹饥荒,定州城还有余粮可以布施。
黄樱一到,那些人蜂拥向前,谁也不知道这顿饭是不是最后一顿了,伏城旁边的小书生跟着人群挤过去,伏城自己也饿了,但他没去抢。
过了片刻,黄樱站在他面前,偷偷给伏城塞了一个馒头,馒头有点落灰了,也有点冷了,但有总比没有好。伏城一愣,对方温柔的朝他笑了笑,然后就走了。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伏城又去看黄樱的背影,她还要到下一个地方去送饭。伏城懂了,黄樱以为他对生活无望,让他不要放弃活,要好好活。
伏城咬了一口馒头,馒头发冷,但他却觉得胃里暖和起来。
第二日,伏城走出茅屋,他终于打算要去干点什么了。这时候风雪中有一匹马朝伏城的方向走来,白马瘦骨嶙峋的,驮着一个女人慢吞吞的走。
伏城目力好,他看到了马匹上的女人就是昨日的黄樱。伏城想朝她打个招呼,想向她道声谢。
马匹得得得的走过来,伏城这才觉得不对劲起来。
黄樱面色灰白,她一直垂着头,马匹驮着她走,路过伏城的时候,伏城才看见黄樱背后扎着三支箭矢,她已经死了很久了。黄樱当时要逃跑,但她没有逃过敌人的箭。马匹驮着她在伏城面前走过,在这条空旷而衰败的街道一路前行,那畜生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下一刻有人高呼,北莽蛮子来了。
第151章 周衡
新帝亲征带着黑甲军前往雁门关; 随军的有齐将军齐观海。周衡走的很急; 未曾带一个太监丫鬟伺候着; 身着黑色甲冑走在最前,完全看不出任何养尊处优的架子。
黑甲军构成很复杂; 一半收编自平南军; 一半收编自明州的起义军。周衡走的太着急,身边只带了两万明州起义军; 平南军要缓半个月才能北上会师。
周衡走时将京都的城防交给了陆川柏,让他守住京都; 如果周衡死在北边战场; 让陆川柏和李见青立刻迁都金陵,安定下之后扶持周瑾上位。
京都有胡以侃、陆川柏和小王爷李见青; 总是让人放心一些。李见青此人心狠手辣,有他暗自坐镇,那些大臣们翻腾不出什么水花。
周衡带着大军前进; 途经定州城。有人报告战况; 说这个小城曾经失守,但一夜之间又扭转了局势。
听说动手的是江湖人; 那人很厉害,带着定州城的其他人反击。之后加入定州军; 不到十日从一个无名小卒爬上了百夫长的位置。
周衡当时听说这个传闻时只是惊讶了一下; 他还以为又是江湖客组成的义军。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越来越多的江湖人进了前线,但他当时完全没往伏城那边猜测; 他以为伏城还在正玄山,战乱之后他就没有再收到伏城的消息。当时他还在想着被困降魔塔的伏城应该很安全。
周衡有急事,那个传闻听了之后就过去了,那是两年来他跟伏城距离最近的一次。
周衡朝着雁门关赶去,李行空出来迎接。
李行空早就等候多时了,身上的铁甲被冻得发冷。他看到周衡毫无尊敬之色,反而朝着周衡身后看过去,并没有看到李见青的身影。
“别看了,人没来。”周衡淡淡说道,他不顾李行空的面子便往主帐走,边走边道:“什么接风宴就省省,现在战况怎么样了?”
现在不光李行空愣了,镇北军的几位校尉也都愣了。李肖窈一死,军心散了。别看李行空现在还能勉强控制住镇北军,其实军中内部分化厉害,有人说大将军李肖窈是被李行空害死的。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李肖窈一死,李行空马上坐收渔利坐上了大将军的位置。镇北军内部混乱,他们盼望着有人能出来主持局面,终于盼来了周衡。可惜这位帝王真的不要任何繁复的礼节,一口回绝了底下人的谄媚,直接走进了主帐。
几个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李行空脸色极为难看,他总觉得周衡是来耀武扬威的。
李行空掀开门帘走进去,周衡已经不客气的开始看着桌面上他们的布防的图纸。李行空以为周衡跟李见青一路货色,冷笑一声,心想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皇帝,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报告。”
李行空没搭腔,倒是旁边的校尉觉得说不过去,说了一下这几天的情况,但都不是什么好事。
周衡头也没抬,他身上还裹着一身寒气,就这样开始听着战况。
之前也总是跟北莽人打仗,永乐年间那样腐败动荡的时候李肖窈都能稳住北面局势。周衡即位之后,李肖窈兵马都比以往要更宽裕。按照李肖窈的部署,本来在这一仗能彻底把北莽人击退。可惜李肖窈死在了内部乱斗。
李肖窈一死,镇北军内一片混乱,李行空勉强能稳住一些,但也只能屈居在雁门关。
雁门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北莽人一时半会儿进不来。但他们另辟蹊径,开始绕着雁门关走,雁门关有李行空坐镇,但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好的将军。每天都有周边城镇沦落的消息传来,前些日子最近的定州也被攻城了。
周衡听着连连皱眉,他预料到前线的战况不会好,没想到这么糟。
周衡看李行空依然不说话,知道李行空对自己不服气,他此次来就是来收复军权的,周衡道:“李将军。”
李行空望着周衡,他随意的坐在主位上,周衡所坐的地方就是主位,他不用耍什么皇威,天生就是为了平定天下而来。
周衡继续道:“说话。”在解决北莽人之前,必须要解决李行空。
“你把李见青藏哪儿了?”李行空终于开口说话了,问了一个跟战况毫无关系的问题。他开口之后帐中一片沉默,整个镇北军想要李见青的不止李行空一个。控制了小王爷就能名正言顺的控制镇北军,李行空自认是为了李见青好才将他囚禁起来,然而等他晚上回来的时候,下人禀报小王爷不见了。李行空知道李见青一个人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背后一定有人帮他。李见青走了,李行空才知道自己多想他,他之前总想着李见青恨他就恨他,只要人在身边就好。
周衡摇了摇头,心想李行空的格局跟李肖窈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事已至此竟然还想着儿女情长。
周衡心想着跟李行空去讲大道理没用,他的弱点在李见青,道:“他在京都。”
李行空冷笑一声,说话时没大没小,眼里似乎没有周衡这个皇上。他这辈子也就臣服过李肖窈一人,如今他手握大军,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周衡就只带了两万人前来,李行空要是想制住周衡轻而易举。他早就一心想反了,李肖窈都挡不住的北莽人,李行空没有那个打算要为周家流血。李行空正准备勾结北莽人,当年镇北王没做到的事情,后来李肖窈没做到的事情,他李行空想做那个反贼。
周衡面色平静,他身上甲冑还未脱,他不急不恼,只是单纯的分析利弊,道:“雁门关一破,北莽蛮子进京都,你我活不了,李见青也活不了。”
李行空闻言气急,周衡一语中的,如果李见青在他身边,到时候打不过他可以带着李见青投降就算是跑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能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然而李见青一旦离开他的身边,他的生死就变得不可控起来。李行空本来都想反了,这个烂摊子谁爱干谁干去,结果李见青却被周衡带走了。
李行空知道那小王爷多喜欢周衡,为了周衡都干出了什么蠢事。李行空一想到李见青在周衡手里就气得发疯。
李行空手持一把陌刀,旁人还未来得及阻拦,李行空已经一刀甩去。他曾经一招杀了血影十三娘,内功卓绝。
他们镇北军向来是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的,但李行空只学会了李肖窈的脾气,却学不来李肖窈的本事。
众人的惊呼中,周衡面不改色,他侧了侧头,一把抓住陌刀柄。世人皆以为他是个文弱的皇上,被他精致的长相欺骗,常常让人忘了他会武。
陌刀坚韧,在周衡手里被压弯,周衡抽出腰间配剑,贴着陌刀柄顺势而过,如同一条蛇一样刷的罩上李行空面门。李行空低估了周衡的功夫,他猛地后退,但右手被周衡打了个正着,他下意识的松开手,下一刻陌刀已经落在周衡手里。
陌刀在周衡手中反手一转,朝着李行空掷来。陡然间,一阵凌厉的寒光擦着李行空的脸划过,红缨枪将主帐捅穿了个大窟窿,风雪从破口灌入。而李行空的脸上已经有了一道血痕。
周衡从头到尾下盘动都未动,依然坐落在主位上。周衡摇了摇头,李行空跟李肖窈的道行差的太远了。
一旁的齐将军总算是反应过来,刷的一声抽出剑直抵李行空咽喉,道:“李行空!袭击圣上是什么罪你知道吗?”
门外的将士听到骚乱声,纷纷亮出自己的武器准备进去支援李行空。周衡自己带来的黑甲军也不是吃素的,双方人马立刻对峙起来。北莽蛮子还在关外,内部却斗了起来。
周衡看了一眼帐外剑拔弩张的样子,依然面不改色道:“镇北军还未行礼吧?”
校尉们面面相觑,李行空动也未动,他们也不好表态。
李行空依然没跪,梗着脖子望着周衡,他脾气有点倔,不服输的很。刚才是他大意了,若是再来一次堂堂正正的比试,他未必会输。
周衡对李行空也有气,十三娘死在李行空手下,但周衡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周衡知道李行空最怕什么,他缓缓道:“我离开京都之前下了密令,我要是死了,让陆川柏将李见青就地处死,免得祸害遗千年。”
这话是实话,他答应了李肖窈要保她弟弟。但如果他死了,李肖窈的嘱咐还算得了什么?周衡不信李见青,他不会完全信任一个在背后捅自己一刀的人。
周衡一走,李见青的命也就跟着命悬一线,在京都尽心尽力辅佐周瑾的李见青以为他跟周衡冰释前嫌了,没有料到自己已经一脚踩进了周衡的陷阱。
“你威胁我?”李行空恨他恨的牙痒痒,之前他有多种选择可以考量,如今就算是死也要把雁门关守住了。周衡在逼他,逼他死守周家的江山。
周衡勾起一个残酷的笑来,他只是对在乎的人柔和些,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他缓缓道:“所以你最好盼我点好,我死了他也活不了。”
周衡的话说得很慢,道:“李将军,跪下。”
李行空一咬牙,李见青在他手里李行空不得不跪,他对周衡行了叩拜之礼,朗声道:“吾皇万岁。”
一旁的校尉如梦初醒,心想着李行空刚才的举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杀头的大罪,他为了小王爷还真的昏了头了。他们刚开始是小看这个新帝了,还以为不过是个黄毛小子,如今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主帐内跪了一地,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衡一点头,道:“李将军以下犯上,是死罪。”
李行空愤愤地看着他,心想周衡得寸进尺。
周衡继续把剩下的话说完:“念其护主心切,去领一百鞭。”
护主心切四个字用的好,周衡在提醒李行空,你不过就是李家的一条狗,哪怕你坐上了大将军的位置,也不过是李见青的一条狗。
现在是战时,一百鞭下去就算是李行空也得倒。但周衡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初来乍到,知道这群不服管教的镇北军说软话没用,必须加以严惩。
李行空把牙都快咬烂了,最后也只说了两个字:“遵旨。”
李行空走后,周衡和剩下的几位将领继续讨论战况,只有破烂的军帐不断的漏进风雪提醒着刚才这里发生了一场骚乱。剩下的几个将领心里都有点打鼓,摸不准周衡到底是个什么脾气,忍不住偷偷去看这位新帝,发现周衡冷静的简直不正常。
校尉们一边讨论一边偷偷去看周衡冷冰冰的脸,心想他这样能够沉得住气,以后是要做大事的人。
周衡在雁门关和将士们一起部署城防,偶然遇到了严少康。严少康放弃了对永乐帝复仇,周衡登基的那天他就离开了京都,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没想到周衡却在这里遇到了严少康,他现在是镇北军的军医。严少康说自己是个大夫,自己该来这里。
严少康跟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还是那副僵尸脸不爱说话,但是眼神变得柔和了不少,估计是看惯了生死,明白了人生的无奈。
雁门关是重要的要塞,周衡在此地过了五天,然后就听到了安州失守的消息。安州没有雁门关那样天然的地势部署,如果一旦城破,北莽人长驱直入很快就能入主中原。周衡让李行空守住雁门关,而自己则带兵前往安州。
但安州不好守,李行空只是派了一万人前去,那个地方根本难以抵御。援军大概还有些时日才能北上,周衡身边有一万镇北军两万黑甲军,他不顾众人反对前往安州城,当时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周衡的到来让安州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北莽人知道皇帝人在安州城,竟然集中火力朝安州进攻。
周衡被困安州城,他的援兵还未到,如果剩下的八万黑甲军不能及时赶到,周衡将会死在安州城。
第152章 伏城
伏城见识到了战乱的惨剧; 哪怕他从生死教出来; 他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局面。战火四起; 最先到来的是投石车上燃烧着的火石,轰的砸在一旁的茅草屋上; 整个房屋塌陷。伏城好像听到了房屋下压到的人; 又好像什么都没听到,那种声音太微弱了。
接下来是北莽人冲进来; 不由分说的捅死了一个男人,惨叫声这才完完全全的响起。
伏城没见过这样的局面; 所有人只有杀人和被杀两种选择; 没有丝毫体面和战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被杀戮烧红了眼; 不论是定州军还是北莽人都是如此。
一个北莽人朝着伏城冲来,伏城下意识的抬手,他没有抽出刀; 只是把那人一脚踹开。
这是下意识的反应; 伏城发现他其实是优柔寡断的,当一个活生生的人朝他冲来的时候; 他依然会给对方一次机会。
那人砰的一声撞到背后的墙上,然后就昏迷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来; 他们冲进了伏城所在的茅屋。
伏城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