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的女子亲昵,的确赏心悦目,叫人心动。
  不过他并不希望宋杰跟元佩真的牵扯到一起,虽然他对穿越者之间如何并不反对,但唯独元佩例外,因为他肯定是要留在大魏的,一旦宋杰与他有了牵扯,有了牵绊,那么很大可能也会跟着留下来。
  私心里,他并不希望任何一个穿越者留下来,因为谁也无法确保日后他们一定会保持如今这样和平的关系,一旦他们不需要回去,便也不需要他帮忙完成任务,也就意味着彻底摆脱了他的桎梏,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预料不到。
  若一定要留下来,他也希望是穿越女,而非穿越男,虽说他并不觉得以宋杰的能力能做到去美洲建国,但万一成功了呢,到时候恐怕更为麻烦。
  不过这都是假设,就目前看来,元佩根本对宋杰无意,宋杰喜欢的,也只是女装后的元佩。
  众人的起哄给了宋杰力量,反正是玩,也没什么尴尬不尴尬的,果断故意撅起嘴扑了过去,然而扑到一半卡主,却是元佩伸出一根手指按住了他的额头,用力朝后一点,将他挥开:“差不多得了。”
  众人哄笑。
  这是元清帝迄今为止过得最热闹的一个除夕,父皇和母亲离开后,都是他与太后一起守岁,起初还有奶娘有皇叔有高晏,后来奶娘离宫,剩下皇叔,后来连皇叔都走了,虽然又有了皇后,但只是规规矩矩待着守岁罢了,哪有现在这样热闹。
  可惜皇叔不在,他看了眼被窗帘遮掩的窗,往年不论如何皇叔都会尽量赶回来与他一聚,如今战事平定,反而相隔开来,心里不由叹了口气,明年无论如何也要留皇叔一道。
  “陛下要不要玩?”皇后笑道,“我来比,陛下来猜如何?”
  【可怜的宝宝,瞧这恋爱谈的。】
  元清帝见众人看过来,略一犹豫,将手里的萁豆丢回攒盒里,抽了张纸巾一边擦手一边起身笑道:“好啊。”
  顿时抛开那点忧思投入到了欢闹中。
  作者有话要说: 驱傩应该是最早的splay了,大傩仪的风俗参考宋,东京梦华录有记载。


第99章 朝会
  往年的守夜到时间便算结束; 今年多了一项:放烟花; 元清帝早早做了吩咐; 正子时一到,皇宫内外朝六道正宫门上烟花齐放,巨大的烟火照亮了半边天; 几乎全城都看的清清楚楚。
  元清帝沿着廊道从慈明宫回紫宸殿,瞧着漫天火光心中赞叹,这一回的烟花比他生辰时更壮观了。
  不知皇叔在城外有没有看到。
  心里念着肃王; 念着明日的阅兵; 元清帝这一晚睡得并不安稳,子时睡下; 天还未亮就醒了,睡了不到两个时辰。
  但醒来精神却是出奇的好; 净面冠服匆匆用完早膳便到了大庆殿,他到时文武百官已经穿戴整齐候殿外的广场上; 一年中唯有这一天,百官齐聚京城,一齐上朝; 包括吐蕃云贵各藩部的首领; 随着礼官鸣鞭高唱,在元清帝御驾出现的瞬间齐齐跪拜。
  梁平安弓着身随在元清帝身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等随着御辇从中间空出来的大道一路朝殿内走去,两侧众臣一波又一波口呼万寿无疆时; 这种震撼就更强烈了。
  真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朝臣们洪亮夹杂着激动的声音在整个广场上回荡,连屋檐上的积雪都震了下来,仿佛要响彻天际。
  终于明白为什么说皇帝是天子,正因此,才能让这些而立甚至花甲的朝臣们甘愿对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俯身跪拜。
  这是梁平安第二次随在皇帝身后进入大庆殿,昨日家宴是头一回,以往元清帝上朝多是在大庆殿后面的延和殿,或者在紫宸殿偏殿垂拱殿召见官员,来的官员并不多,最多时也就四十几个,哪像现在,基本在京有品级的京官都来了,还有进京来述职的,挂名的公侯伯爵、驸马、勋戚,以及等候觐见的使臣等,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人。
  随着再一次的鸣鞭声,礼官唱奏,文官武官分开从两侧御道上来大庆殿,到了门口处再跪拜。
  这一回没了座椅,进门分排分列整整齐齐的站定,待人站齐,再叩拜,这一回比先前距离还要近,整个大庆殿里回荡着朝臣的高呼声,声震如雷。
  梁平安狠狠咽了口口水,虽然知道这些人跪的不是他,拜的也不是他,但从御台上望下去,这种震撼这种冲击依然叫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回神。
  一边佩服元清帝的淡定,一边感慨难怪人人都想当皇帝。
  不得不说在这之前,他内心深处确实有那么一丝穿越者看封建古人的在上态度,皇帝又如何,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晚,困在一座皇宫里每天批奏折批到凌晨,连个自由都没有,荣华富贵再好能好过有现代科技的现代人?
  但如今瞧着这样的场面,终于明白了大家对权力的追逐,或许对有些人来说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要的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臣服,如果他不是穿成太监,说不定还真的会想去美洲建国试试。
  因为接下来要进行阅兵,元清帝将官员述职汇报政绩一事推后,只让各部尚书讲了讲这一年,确切说是这半年发生的主要大事。
  主要是工部和户部,单是水泥路和新作物这两样就足够他们傲视,更不用提其它,刑部也站出来提了新设立的交通局和以及跟督察院联合推出的法医部,兵部不用说,直接看接下来的阅兵就是。
  元清帝一一听完表示了赞赏,然后召各国使臣相见。
  见到辽国使臣的时候愣了一愣,不是愣使臣坐着的轮椅,虽然比他见过的要更灵活一些,愣的是对方的心声。
  【我去我去,石坚没说谎,竟然真的是帅的!!!嗷嗷嗷,极品啊!!】
  【咦?等等,我的G达为什么在响?不是吧,没听说大魏皇帝有养男宠啊,难道我的G达错了?不对啊,老子的G达从来没有错过,啧啧啧,果然皇帝都不是常人,宠幸着妃子还不忘搞基,这一个个的,城会玩。】
  元清帝原本被一片嘈杂的心声闹得头疼,听到此顿时心中一凛,余光立刻瞥向邵岩,努力从嘈乱的声音中分辨他的心声。
  【嘀嘀——注意,注意,发现穿越者,发现穿越者,前方六米处发现穿越者,男,请宿主尽快驱逐,提醒宿主,每成功驱逐一位穿越者,宿主可获得万吨粮食,准许带回末世。
  嘀嘀——注意主意……】
  【知道了闭嘴。】
  果然又是穿越者,穿越到辽国的穿越者,且还是辽国皇子。
  元清帝几不可察的蹙了蹙眉,而后不动声色打量了轮椅上的少年一眼,虽然依照他的要求,并没有将他的身份广而告之,但该知晓的都已经知晓。
  刘愿不知道他强行坐着轮椅都要来这一趟一个照面就被发现了真实身份,正在心里跟系统吐槽。
  【目标好感度+5,请宿主再接再厉。】
  【我去,也太抠了吧,才五点,我对他可是照面就有五十点了,这差距也太大了吧,难道我长得不帅?得,我懂了,同性相斥,唉,自古受受就爱为难受受。】
  元清帝无言,得益于梁才人几人的心声,他如今已经完全能听懂他说的这些话的意思,接受完大辽使臣的拜贺,当即就让去一边换它国了。
  不过心中的警惕稍稍放下了些,只要此人有求于他,便是他穿成大辽皇帝他也不惧,怕的就是他如同王五那般,无法受他桎梏,甚至与大魏为敌。
  接着一国又一国,挨个受了礼,元清帝也顾不上这位辽国皇子,带领众臣前往朱雀门城楼,再者还有邵岩,他肯定会想办法解决。
  文武百官外加各国使臣,浩浩荡荡上了城楼,以朱雀门为中心按照官职朝两侧一字排开。
  元清帝自然立在最中心,夏恭早早命人准备了御座,他坐上去放眼便是宽阔的朱雀大道。
  这会大道两侧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按照护卫的吩咐各自带了小凳,在划分好的区域坐好,这会看到元清帝出现,纷纷欢呼起来。
  靠近城楼的一片皆是锦衣软椅,甚至还有吃着点心喝着茶的,丫鬟下人伺候在旁,仿佛是来郊游。
  元清帝瞧着蹙了蹙眉,招来夏恭,毫不避讳诸官:“这些都是哪家人?”
  夏恭朝下看了眼,凑过来低声道:“回避下,这两块是专划出来给宗亲和各官员家的。”
  元清帝摆摆手表示知道,并没有多说什么,只瞧了御座下的官员宗亲一眼,诸人齐刷刷低下了头。
  他面无表情道:“开始吧。”
  “是。”梁平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带着小太监去到一边,冲天点燃了信号烟。
  随着烟火在空中炸开,城门下一排鼓声齐齐敲响。
  鼓声如雷,旋律肃穆而壮阔,伴随着越来越急的鼓声,一列队伍从远处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
  “万人一心,太山可撼!惟忠与义,气冲斗牛!”
  一声声慷慨激昂,原本两道嘈杂的百姓齐刷刷安静了下来,瞪大双眼看着越走越近的队伍。
  数千人列队分批而来,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衫,迈着整整齐齐的步伐,最前头的手持刀和盾牌,紧跟着是枪剑戟,一队又一队。
  踩着鼓点唱着战歌气势如虹。
  别说百姓,便是城楼上的百官也看的呆愣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各国使臣更是惊讶不已。
  韩倬瞧着,不得不承认,先不提这些官兵上了战场如何,单是这份气势,先赢了三分,目光在士兵的走姿和列队上逡巡着,心里对大魏的认知再次有了翻转。
  不过光凭气势还不够,虽然他是主和派,并不赞成与大魏开战,但他并不认为真正打起来,大辽会输给大魏,若非陛下为了制衡内部各族,早在大魏与匈奴开战时,便出兵趁机将大魏拿下,到了那个时候,便是那位被称为战神的肃亲王也救援不急。
  再者,他不信大魏皇帝会不忌惮这位肃亲王,主弱臣强,肃亲王领着大魏三分之二的兵马,要造反只是一句话的事。
  何况肃亲王也姓魏,他相信这对叔侄必定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大辽崇尚强者,他对这位肃亲王取代大魏皇帝乐见其成,不过之前在东市所见所闻叫他对大魏皇帝改观了不少,大魏皇帝在百姓中的名声也越来越盛,若肃亲王有反心,势必会有动作。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狭隘了,两人的关系并非如他猜想的这般剑拔弩张,否则大魏皇帝不会叫肃亲王负责阅兵,更容忍肃亲王训练出这样的禁军,不过如此一来,却不是大辽乐意见到的。
  想着不由皱起了眉。
  而等看到接下来的情形,他的眉头就皱的更紧了。
  士兵们越走越近,终于来到了城门前,踏入横竖交叉路口的瞬间,齐齐朝着元清帝拜下,高声唱喝:“为天子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00章 
  列队而来的士兵在城墙下对着元清帝三拜; 一声声军号如惊雷; 气势惊人; 前一队拜完立刻朝两侧散开,动作迅速而有序,仿佛刻印一般整齐。
  “立正!”
  队伍里似是领头的士兵一声高喝; 所有士兵刷的一声齐齐站直。
  “刺!”
  一声令下,散开四排的士兵持着刀枪剑戟齐刷刷朝前跨步,摆出击杀的姿势; 气势如虹。
  “杀!”
  “杀!!”
  “杀!!!”
  喊杀声响彻整个街道; 震耳发聩,所有人都被震住; 瞪大眼睛瞧着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现场一片安静; 针落可闻。
  连首辅周宗夔都略显激动,这一刻仿佛回到了他所在的游戏世界; 看到了那些天府儿郎。
  元清帝自己也受到了震撼,不过因着嘈杂的心声,他很快就从震撼中回过神; 忍着头痛给了梁平安一个眼神。
  梁平安会意; 朝后头的小太监一招手,小太监上前来,从怀里掏出看管了一上午的东西,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梁平安手中。
  这是一个铜制的圆筒状物什,放在现代几乎人人都认得出来——望远镜。
  既然弄出了玻璃; 望远镜这种东西当然不能错过,别说望远镜,眼镜显微镜等等都在尝试研究中,要研究出成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眼下拿出来的这个望远镜只是单筒,双筒还在研制中,不过应付这些从未见过的使臣足够了。
  梁平安将圆筒抽长,自己拿起来看了看,确保无误之后,来到各国使臣的队伍中,将望远镜递给辽国使者石坚:“此乃我大魏工匠研制之物,名唤望远镜,又名千里眼,可令人见目不能见之物,观数尺外景致如在眼前,诸位大人可传来一观。”
  众使臣将信将疑,石坚接过来按着梁平安的动作将望远镜举到眼前,单目瞧去,整个人吓了一跳,险些没有拿稳。
  他这一瞧过去,恰巧对上了一张人脸,是坐在大道两侧的百姓,正伸长脖子瞧着朱雀门前的士兵,明知看的不是他,但透过手里的圆筒,却仿佛直直看着他一般。
  这种冲击,叫他如何不受惊吓。
  石坚的模样引来了其他使臣的好奇心,连刘愿眼中都异彩连连,厉害啊,这连望远镜都搞出来了,他隐约记得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是十七世纪初发明的,这一回足足早了六百年。
  等传到他手里,他前后仔细看了看,心里连声啧叹古代匠人的技术,如果依他先前的猜测,掉落在大魏的穿越者不止一个人的话,按照这样的发展下去,只怕不出百年这个世界就能迎来蒸汽时代。
  对他来说望远镜不是什么稀罕物什,重点看的反倒是外形做工,拿起来随意比了比,便交给了韩倬。
  韩倬接过来望远镜的时候心情不是很好,他从来没有如此直观的面对大魏军队,虽然他非武官,但大辽人人骁勇,耳濡目染多少看得明白,虽然这些士兵是面对大魏皇帝在表演,但能够做到这样整齐,不错分毫,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的队伍拉到战场上,也绝对是一队强军。
  等通过望远镜清清楚楚看到这些士兵的神态表情时,心情就更不好了。
  没有不安没有紧张,个个神态坚毅,通过圆筒士兵的脸就在他眼前,喊杀时杀气扑面而来,叫他震撼心惊。
  他们辽国虽是马背上打的天下,比魏建立还要早一些,但百多年过去,许多方面已经与大魏与汉人无异,毕竟辽建立时便有许多的百姓跟官员都是汉人。
  如今百姓们安居乐业,已经不再是曾经一声令下全民皆兵的情景,百姓们享受了安逸的生活,便不再愿意打仗,加上各部族之间的矛盾,朝中主和派占了多数。
  韩倬也是其中之一,他原是站在大辽是胜利者的立场上,加上他到底有一半是汉人血统,想着放大魏一马,然而眼下的情景,却叫他再也维持不住胜利者的姿态,反而开始严肃思考起若魏要与辽开战该如何应对。
  望远镜在使臣之间传阅了一圈,各国使臣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若有了这样的神物,到了战场上,便能处处占到先机。
  “立正!向左向右转!”
  随着一声令下,表演完毕的步兵们如潮水般迅速朝朱雀横道散开,为后面的骑兵让开地方,退开的跑步声整齐如一,再次叫众人惊叹。
  “哒哒哒哒。”伴随着马蹄声,领头一骑黑马绝尘而来,马上玄衫男子一手驾马一手持着面红底金龙旗,烈烈作响,玄色滚毛的斗篷随风翻飞。
  快马疾行而来,直到路口才一拉缰绳,黑马仰头高鸣,前蹄离地高高扬起,马上的人不慌不忙沉稳淡定,待马蹄落地,抬头朝城墙上的诸人瞧了一眼。
  正举着望远镜的匈奴使臣脸色一变,整个人朝后退了一步,此人正是整个匈奴人人皆知的大魏煞神肃亲王。
  元清帝眼中却带起了笑意,只觉连头痛都减轻了一些。
  肃王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驾马小跑上前,一直跑到城楼下才停住,上头各国使臣与百官要探出头来低下才能看到他。
  元清帝也走下御座,来到城楼边分开众臣朝下瞧去。
  冷不丁头顶屋檐上落下一根绳子来,随着百姓们声声惊呼,肃王蓦地将手中的旗对着头顶一抛,一把扯开斗篷,另一只手拉住落下来的绳索,双脚顺势在马背上一蹬,朝天跃起,手中的斗篷安稳落在马背上,同时一把接过了下落的旗帜。
  然后一手拉绳双脚在城墙上借力,三两下跃上了城楼。
  一连串的动作,看的人眼花缭乱,而后纷纷喝彩。
  眼见着人跃上来,元清帝大步后退,肃王一个翻身落地,恰好落在了他面前。
  四目相对,元清帝心跳极快,这一连串看得他刺激又兴奋,又隐隐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好,好,极好!”他赞道,“皇叔如此英勇,朕得皇叔,实乃我大魏之幸!”
  肃王一撩衣摆,一手持着旗帜单膝跪下:“臣愿为陛下披肝沥胆死而后已!”
  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元清帝亲自扶了肃王起身。
  这一幕落在众臣眼中,顿时扫去了不少传闻。
  周宗夔心中欣慰,元清帝和肃王同是他教出来的,他虽相信两人的为人,但触及权之一字,便是他也无法保证两人会相安无事,尤其元清帝如今越来越像一个皇帝。
  如今眼前这一幕,叫他放下心来,以他对两人的了解,两人所言皆出于真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他这样想,各国使臣,尤其匈奴和辽,还有一些藩部首领,甚至还有某些对军权虎视眈眈的武官,这一刻心思各异。
  当然也有关注点奇特的,比如刘愿,摸着下巴心中直啧叹,又来一个,极品啊,余光瞥了眼韩倬,心里对比一下,嗯,还是他男神更帅些,他不喜欢太强势的,更喜欢儒雅型。
  不过这大魏皇室也太猛了点,快要赶超老刘家了,一个个不是GAY就是双。
  元清帝努力将所有人的心声都纳入耳中,快速分辨有异心者,太阳穴一抽一抽的痛,几乎能看到青筋,未免被人注意到,他颔首示意阅兵继续,也没有坐回御座上,在原地缓解头痛。
  肃王转身将手中的旗帜一挥,伴随着鼓声,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响起,一百骑兵列队小跑而来。
  叫众人新奇的,跟以往那些骑兵不同,手里拿着的不是寻常所见的弓箭枪戟等,而是一个长长的铁制物件。
  我去,火铳!不对,还有鸟铳!!
  刘愿眼睛瞬间睁圆,心里一排我艹呼啸而过,等看到后面的大炮时已经说不出话了,这尼玛是打算征服全世界啊!
  等等,慢着,这样一来岂不是意味着大辽要完?
  念及此不由皱起了眉。
  一旁的梁平安和元佩却是心中激荡,尤其梁平安,不管是火铳鸟铳还是火炮,他都有参与其中,虽说图纸是梁才人提供的,主要也是邵岩在弄,但他也有帮忙,亲眼看着一点点改造到如今的成品,尤其为了提高炼制精铁的效率,费了不少功夫,想了不少办法。
  肃王再次一挥军旗,骑兵在路口停下,齐齐下马,朝元清帝拜下,然后又跨上马,其中三人列队而出,换了个方向侧对城门。
  众使臣跟不知内情的官员疑惑瞧去。
  肃王拉过绳索,将手中的龙旗绑上去,绳索重新被拉了上去,龙旗高高飘扬在朱雀门屋顶,然后转身退到元清帝身侧。
  有小太监捧着他丢在马上的斗篷送了过来。
  元清帝这时稍稍缓过来了一些,准备重新回到御座,刚转身,冷不丁皇叔从背后按住了他的肩膀,整个人朝前晃了一下,几乎要贴上他的背,叫他一惊,但很快反应过来,皇叔绝不是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乱来的性子。
  【有东——是枪弹!】
  与此同时元清帝听到了一声细微的撞击声,仿佛有什么东西打击到了皇叔身上,愕然回头,却见皇叔面带关切:“天寒风凉,御座上迎风吹得冷,陛下便在此看罢,臣替陛下挡着风。”
  说话间抄起斗篷重新披在了身上。
  【究竟是何人?哪里来的枪弹?怎会这样无声无息?】
  一旁诸臣闻言看肃王的眼神都变了,没想到啊,肃王居然是这样的肃王,拍马屁也不带这样的,还有人心中懊恼,自觉晚了一步。
  然而元清帝却无暇顾及这些人的心声,目光紧紧锁住皇叔,在他身上迅速逡巡了一圈。
  肃王似无所觉,面上迎合众人的猜想,故意带了讨好的笑意,站直身体,对着他极其细微地摇了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 未免大家想歪,先剧透一下,打这一枪的确实是王五,不过他只有这一枚子弹,用极大的代价换的。


第101章 枪兵
  瞧着皇叔镇定如常的神情; 元清帝几乎要以为他刚刚是因为嘈杂声太大听错了; 但皇叔的心声告诉他他没有听错; 确实有人不知道从哪里打来了一枪,而且对方的目标不是皇叔,而是他。
  他死死盯着皇叔的双眼; 整个人先是一懵,而后怒意徒生,这股怒火来的又快又急; 脸上的表情险些维持不住; 头嗡嗡作响,但又无法发泄出来; 有对刺客的,也有对皇叔的; 但更多是对他自己的。
  肃王怕的就是他这样,忙用眼神示意他冷静:“陛下可要仔细瞧瞧邵行走的枪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