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皇叔,他才不会别恋他人,谁有皇叔好。
  想着忽然发现自己竟然自我代入了夫人的角色,不免心下一囧。
  正巧这时梁平安悄悄煎了药送过来,当即摇摇头将念头抛到一边,接过来叫皇叔来喝药。
  “我自己来。”肃王见元清帝跃跃欲试想要喂,当机立断接过来一口气喝了,这种一口一口喂苦药的甜蜜还是算了。
  元清帝目露新奇,原来皇叔也怕苦,皇叔从前喝药喝得那样干脆,他还以为他并不怕,不由笑了笑,将剥好的橘子塞到他嘴里:“快冲一冲,下次朕跟梁平安和元佩说说,叫他们想法子去去苦味。”
  肃王表情不变:“良药苦口。”
  【元元给的橘子也压不住苦,唉唉唉。】
  元清帝不拆穿他,憋住笑,干脆去外间从攒盒里拿了冰糖给他,先给自己往嘴里丢了一个,道:“我知道皇叔不喜欢甜,就当陪我吃,一人一个。”
  肃王便一副既然这样那我就勉为其难应了你的表情吃了。
  元清帝忍笑忍到肚子疼,这样的皇叔实在太可爱了。
  吃完药肃王很快困倦,说着说着慢慢闭上了眼睛,元清帝守着他,一直到他呼吸平稳心声消失,才小心翼翼地松开他的手,将他放平,到外间快速洗漱换衣,然后放轻动作小心从皇叔身上跨过,在他旁边并排躺了下来。
  然而不知道是太担心还是太兴奋,一时半会竟然睡不着,脑子里回想着今天发生的种种,先回想了一遍阅兵的盛况,尤其各国使臣精彩的表情,想着想着,思绪一拐,皇叔救他的情景在他脑海里一遍遍回放。
  然后更睡不着了。
  忍不住翻了个身,借着晕黄的烛火瞧着皇叔的睡颜。
  从小到大皇叔的睡相都极好,永远平躺着一动不动,他原来不觉得如何,眼下瞧着,却蓦然心疼起来。
  虽然他们都早早没了母亲,但不管怎么说,他是皇帝,又有太后安抚,不必在意他人如何,人人都顺着他,皇叔却不是,而且被他发现到他身边的时候父皇还在,他那时心里肯定是忐忑不安的。
  因为时刻警惕着,所以才会养成这样的睡姿。
  同时又有愧疚,他那时只有找到了新玩伴的欣喜,根本没有注意过皇叔骤然换了环境会不会不适应,宫人们会不会怠慢他等等。
  如今仔细回想起来,似乎皇叔刚被他闹着拉到寝殿里陪他玩陪他睡的时候,确实是小心翼翼过一段时间,之后熟悉起来,才慢慢放开了性子。
  想着不由更心疼皇叔了,虽然父皇和母亲弃他而去,但自小到大他却从未受过这些,从来都是别人听他的迁就他包容他。
  换位思考一下,换成他是皇叔的境况,未必会有皇叔如今的成就,单在那种危急情况下鼓起勇气去边关这一点,他就有可能做不到。
  回想起自小到大与皇叔相处的一幕幕,心头暖意融融,父皇和母亲弃他而去又如何,他还有皇叔,一直默默守着他。
  瞧着皇叔俊毅的侧脸,忍不住露出一个傻笑来,帮他掩了掩被子,唉,如果皇叔早些告诉他他的心意,说不定他们早早就能在一起。
  转念又摇摇头,不,如今才正好,若皇叔早早跟他坦白,他恐怕会避之不及,说不定便会做出什么错事来。
  一时更庆幸自己得了听心之术,若非有听心之术,恐怕就算皇叔舍身救他,他心底还是会怀疑。
  虽然有时候他也很不喜爱自己这般多疑的性格,但实在难以控制,这样一想,听心之术的出现,还真帮他缓解了不少。
  元清帝越想越精神,盯着皇叔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一会儿傻笑一会儿懊恼,想要伸手碰碰他,却又怕吵醒他,忍啊忍,终于在睡意来袭时,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找到皇叔的手握住。
  见他没有反应,一点一点掰开,将自己的手指从缝隙放进去。
  冷不丁皇叔动了一下,吓得他连忙停住动作,整个人连表情一起僵住。
  然而皇叔似乎并没有完全清醒,眯着眼转过头看到他,又重新闭了起来,顺势反握住他的手轻轻一拽,将他揽到胸前,揉揉他散开的头发,声音低哑:“别怕,睡吧。”
  元清帝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直到听着皇叔呼吸平稳,才松了口气,迟疑了下,没有退开,就这么由皇叔揽着闭上了眼。
  过了一会儿,左手悄悄从被子里穿过去,搂住了皇叔的腰。
  因为晚上睡得太晚,元清帝醒来天已经大亮,再一瞧旁边,皇叔不见了踪影,忙掀开被子跃起:“夏恭!”
  “是。”夏恭早在外间候着,立刻掀开帐幔进来。
  “皇叔呢?”
  夏恭笑着捧上衣衫:“陛下安心,王爷没事,早起梁平安给换了药便回府了,说是还得处理昨日的事,让陛下莫担心。”
  元清帝松了口气,也知道皇叔不能久留,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得想个办法了,不能总是这样,他现在就想召皇叔进宫来,以后恐怕会忍不住更频繁,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人发现。
  脑中浮起各种念头,下意识想挑一个万全之策,却在最后按捺下来,还是等皇叔改日进宫后一起商议再说。


第108章 微服
  元清帝嘴上说着等肃王进宫; 但等超过三日便坐不住了; 正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不能召皇叔进宫,他可以出宫啊。
  于是初五这日,他乔装打扮一番出了宫; 没办法,这会朝臣们都在休假,不是走亲访友便是陪亲戚游览长安; 尤其今年长安变化之大; 凡来走亲戚的大都喜爱到街上,尤其是吉祥百货逛一逛; 说不定便会被认出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跟他一道出宫的还有梁平安和元佩; 两人都做了伪装,元佩不用说; 又恢复了女装,自从匈奴使臣进京,他就一直在两个身份之间切换; 按照说好的忽悠匈奴使臣; 从他们口中套话。
  这会扮成了小丫鬟,作为匈奴公主时的明艳完全不见,只能称一声清秀,按照元佩的说法,都是他换装系统的功效。
  元清帝不免庆幸这种系统只有一个; 否则这比穿越者们说的武侠小说里的易容还要可怕。
  元清帝和梁平安的改变相比他就没有这么大,不过幸好如今是冬日,戴上帽子口罩,再围上围巾,收敛了气势,除非走得极近或者十分了解的人才能认得出来。
  元清帝扮富家少爷,梁平安自然是随行的小厮,原本夏婵几个怂恿着叫他也扮成丫鬟,被他十分坚定地拒绝了,他没有元佩的颜值,还是不要瞎出丑了。
  三个人并几个悄无声息随在四周的锦衣卫光明正大上了街。
  肃王的王府在胜业坊,胜业坊南边便是东市,东边紧邻兴庆宫,肃王府是元清帝亲自挑选的,原也是一处王宅,后来因夺嫡之争空了下来,元清帝觉得位置好,宅子也够大,便划给了肃王,叫将作司去修缮。
  一般皇子十五到十六出宫建府,当初肃王府快要修缮好的时候,边关与匈奴开战,肃王自请去了边关,之后每年匆匆来匆匆去,住不了几天。
  所以肃王府除了肃王带出宫的几个宫人,十分冷清,便是如今肃王终于回来常住,也没有多热闹。
  元清帝并没有立刻就上门,先派了人去打听打听情况,万一到了门口皇叔不在岂不白跑一趟,先带着梁平安和元佩去了邵岩的府邸,去见一个人。
  好吧,其实他这一趟出来,除了来找皇叔,还有一件事,就是见见那位辽国皇子耶律宗愿,或者说刘愿。
  先前说好的,穿越者归邵岩管理,所以元日下午的国宴上,邵岩便趁着敬酒寒暄的时候与刘愿接了头。
  几日下来,对刘愿的情况已经有了详细了解。
  也叫元清帝松了口气,毕竟这一回穿越者的身份特殊,如果刘愿跟王五,哪怕他跟宋杰一个心思,他都不会容他。
  王五和宋杰,一个没有条件没有头脑,一个没有能力只是空想,刘愿却不同,单辽国皇子的身份就足够他有心一挣,何况还是辽帝最喜爱的幼子。
  俗话说爷奶疼长孙,父母爱幼子,辽帝如今最喜爱的就是太子嫡长子与临近花甲才有的这位出生即封王的九皇子。
  邵岩几人打听来的也只是刘愿自己所说,具体真相如何元清帝还是得听过心声之后才有抉择。
  叫他头疼的,如果刘愿真的跟王五或宋杰一个想法,以他如今的身份,他非但不能让邵岩驱逐他,还得保证他的安全。
  邵岩的府邸在永兴坊,紧挨着皇城,也是元清帝当初为了方便宣他进宫赐给他的,在永兴坊西北隅。
  三人便直接从延喜门出来,驱车从永兴坊西门进入里坊。
  元清帝难得出来,想要趁机逛一逛,马车入了里坊便叫梁平安停下,打算一路走过去。
  “这里不能停车。”马车刚停下,旁边反向道上正清扫着牛粪的老媪出声善意提醒,“这里停车要罚钱的。”
  “对不住,对不住。”梁平安往日出门都是有人负责驾车,一时没注意,忙道,“还请问要去哪里停车?”
  他往日要么直接去请他接生人家的府里,要么是东西市,对各坊并不是非常熟。
  “那里!”老媪指了指旁边的标牌,“看到那个牌子了吗?跟着它走,那边专门有停车的地方,有人看守,交钱就行。”
  【都发展的这么快了?连停车场都有了?】
  梁平安心里吐槽着,笑着朝老媪道:“多谢长者。”
  老媪忙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梁平安想了想,从怀里捻出三枚铜钱,跳下来递向老媪:“老人家新年如意,多谢老人家了。”
  老媪摇摇头,并没有伸手去接:“老身指路并非要有意讨要赏钱,快收回去吧。”
  【老身有手有脚,何受嗟来之食。】
  梁平安正要开口,后面牛车过来,车夫出声催促,便也顾不上再纠缠,驾车走了。
  元清帝听着老媪的话和心声不由掀开帘子瞧了一眼,这样的谈吐,听着不像是寻常百姓。
  然而老媪外表瞧着却与寻常妇人没有什么不同,一样饱受风霜,只头发相比其她老媪梳得更整齐些。
  马车很快将她的身影甩到后面,按着标牌上的箭头找到了停车场。
  停车场开辟在一片空地上,约莫是从周围哪家后院的果园分出来的,还残留着未砍伐完的果树,栅栏看起来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修缮的。
  门口盖着一间小屋,屋前横着一根圆木,恰好挡住了进去的路,见有车来,里头快步走出一个老者来,年约花甲,手里提着扫帚和簸箕,到了跟前放下来,招呼道:“客人稍等。”
  说着立刻进了小屋,拿出一个小册子,掏出一小截铅笔,笔头压重将车牌登记下来,一共写了两份,撕下下面一条给梁平安:“半个时辰三文钱,一个时辰五文钱,不足一刻算前头,超过一刻算后头,您将条子收好,可千万别丢了,否则便得去车管局出证明才能提车。”
  梁平安瞧得一愣一愣的,心里连连啧叹,虽然大体概念是他们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参与具体施行,这还是他头一回亲身体验,以往都是直接交给下面人去办。
  相比之下元佩就淡定多了,他常在宫外随意跑,熟悉的很。
  元清帝伸手接过条子瞧了瞧,不过两指宽,除了车牌号还写了时间,这会是辰时三刻,后面还画了一条线,留着空白,显然是等填写取车的时间。
  翻了翻记忆,回想兵部呈上来的折子,确实有提过这一套规章。
  这样记录,不管是停车的人还是看管的人都有明确的记录,而有了时间比对,届时核对账册时,便不怕会少了银钱。
  老者挪开圆木,放马车进来,然后跟在车旁指挥着他们在一处空地上停下来,将缰绳在树上绑好。
  元清帝下马来搭话道:“老丈这字写的极好。”
  铅笔问世不足一年,铅笔字写得同毛笔字一般好的不多,很多人习惯了毛笔,用起来总是会别扭,这位老丈寥寥数笔,却浑然天成,仿佛已经写了许多年。
  老者惭愧道:“哪里哪里,不过熟能生巧,写得多罢了,当不得郎君如此夸奖。”
  【恐怕没人会信我当年也是差点就要考举的人,唉。】
  元清帝倒也不惊讶,想来这老者应当是幼时家境不错,后来落魄了而已,这样的人家在长安不算稀奇,相反的也有不少。
  他更在意别的:“这停车场可是老丈所包?”
  老者闻言瞧了元清帝一眼,摇头笑笑:“小老儿哪有这样的本钱,不过仗着识得几个字,又身体还硬朗,得主家赏识,讨份活计罢了。”
  【这郎君莫非是哪位官爷?】
  元清帝也笑笑,只是隔着口罩围巾只能看到眼睛:“冬日天寒,老丈辛苦了。”
  “哪里。”老者笑道,“这点辛苦算什么,比起从前可不知轻松了多少,不瞒郎君,小老儿与内子相依为伴,若非膝下还有一孙儿,去年冬灾时便要撑不住去了,还是上头圣人圣明,修了这路,内子得了扫路的活,小老儿也得主家赏识,冷一些又如何?总比饿死的强,您说可是?”
  元清帝不由想起方才所见的老媪,有可能便是这老者的妻子。
  老者瞧着颇多感慨,似乎想起了往年的心酸,眼眶泛了泛红,却又很快露出笑来:“再者,得圣人体恤,给清洁婆子们发了御寒的棉衣,从头到脚一整套呢,小老儿也跟着沾了光,还有吉祥小吃城的优惠券,即便不去兑换,拿来跟人换钱也成,以往哪想过有这等好事,都说圣人是真龙下凡,造福百姓来了!”
  元清帝微愕,竟然还有这种说法,面上略窘,虽然被百姓称颂叫他心中高兴,但这也太过了些,好在遮的严实看不出来。
  说话间到了门口,便结束寒暄出了停车场。
  这会正是早膳世界,元清帝特意空着肚子出来,走了一段,瞧见一家食铺似乎十分兴旺。
  “去瞧瞧。”
  人多说明味道好。
  “不知道是卖什么的。”梁平安随口道。
  【闻不到味道。】
  元佩忽然咦了一声,见元清帝和梁平安看过来,笑道:“我知道是卖什么的,豆花泡馍,这是我那弟子俞六郎父母开的店。”
  【原来开在了这。】
  俞六郎元清帝知道,是元佩收下的第一个弟子,仵作世家出身,母亲是乐人,元佩收了他为弟子后便按说好的消了他的贱籍,后来连他父母的也一起上书获准消去了。
  元佩朝食铺瞧了几眼道:“六郎先前跟我提过他父母开了食铺,没想到生意还挺红火。”
  这开铺子的主意还是他随口提的,虽然消去了贱籍,但同时两人也算没了工作,他们在长安城生活惯了,也从未种过地,置田倒不如开个铺子,连带住的地方也有了,离俞小六也近些。
  元清帝当即道:“既然是你弟子家的铺子,如何也得去尝尝。”
  他本就是来体察民情的,正好一举两得。


第109章 物流
  俞六郎家食铺的名字就叫小六食铺; 铺子不大; 里头摆着八张桌子; 元清帝三人进去的时候正巧里头有一桌结账,忙坐了过去。
  元清帝挑了正对墙的位子,如此一来别人看不到他。
  梁平安和元佩在他左右两边坐了下来。
  店里坐着的并非全是寻常百姓; 也有穿着稍好一些的富足之人,不过像元清帝这一瞧就是富家少爷的却只他一个,收拾碗筷的小哥神情紧张; 说话都结巴了起来:“几、几位要点什么?”
  【难道是来找六哥儿的?】
  元清帝左右打量着; 铺子虽小,却收拾的很干净; 墙上还挂着几幅画,后头有门; 应该是通到后院。
  灶直接起在了门口,妇人掌勺; 男子打下手兼端饭,两人也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甚至比一些进店来吃饭的人还要整洁。
  元佩笑眯眯张口就来:“就要你们的招牌; 要三碗; 告诉你们掌柜做的好一些,我家少爷可是听说你们家味道好,专程来吃的。”
  小哥见几人和善,神情也没有那么紧张,笑起来; 带着几分骄傲:“那几位可是来对了,小的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家的豆花泡馍,那绝对是全长安城一绝,您瞧瞧,这腊月都不少人来,喜的就是这个味,您放心,保证您不会后悔跑这一趟!”
  脸上心里笑得乐开了花:“劳烦问一句,几位要大碗小碗,可有什么忌口?”
  元清帝看了梁平安和元佩一眼,两人均摇了摇头,便道:“三大碗,没有忌口的。”
  “好嘞,您稍等。”小哥说着大步去了。
  梁平安笑着朝元佩揶揄道:“你这弟子收的不错,赶明儿我叫我徒弟也都来这给添添人气。”
  也算变相撑腰,毕竟俞六郎家才从贱籍转了良民,说不定会有人眼红来找麻烦,还有人们对仵作对乐人根深蒂固的偏见,他手下几个徒弟如今都是有品级的女官,加上陆续接生了许多官宦人家,也算建起了人脉,寻常人不会找她们麻烦,毕竟谁都有妻有女,说不得便有用得上她们的一天。
  元佩笑笑:“我看已经不需要了,平康坊离永兴坊不远,你觉得他们的身份能瞒得住?如今铺子开着还这么红火,麻烦事肯定都已经摆平了。”说着啧了一声,摸了摸下巴,“看来我还是小看了我这徒弟的本事。”
  【嗯……看来得再加几项课程,加什么好呢……】
  “这倒是。”梁平安点点头。
  正说着,门口气喘吁吁进来一个人:“掌、掌柜的,都、都送完了,不、不过路上又、又有几家也要、要,我、我记、记、记了数,给、给、给……”
  声音又大又憨,还带着口吃,引得众人纷纷瞧去,见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便又收回了视线。
  正好小哥端了碗过来,给元清帝几人解释道:“这是我们掌柜雇来跑腿的,叫阿虎。”
  一次三碗放下来,拿了食盘又去前头帮忙。
  清清白白的汤里落着切碎的葱,下头是白嫩的豆花和切成片状的馍,豆浆的香味扑鼻。
  元清帝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亮了亮:“不错。”
  豆花泡馍他在宫里也吃过,比这要丰富许多,加了辣子加了咸菜加了豆子,但这清清白白的吃着却也十分美味。
  梁平安尝完也惊艳了下:“是不错,好像比宫——嗯里做的好像还要好吃一点,再加点辣子就完美了。”
  【果然真正的美食在民间。】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元佩冷不丁道,说着看向梁平安,“看到那跑腿的有什么想法没有?”
  【快递!物流!】
  梁平安嘴角一抽,翻了个白眼:“谢谢您了,我不好这一口。”
  【我看着像变态吗?】
  这回换元佩翻了个白眼:“我是问看到外卖有没有什么想法!”
  快递物流?元清帝觉得他似乎听过这两个词,仔细翻了翻回忆,恍然,是了,皇后和梁才人提过,说在他们的世界买卖东西通过网络,之后会有专门的组织送货上门。
  梁平安还没反应过来:“外卖怎么了?”
  这又不是头一回见了,大魏的外卖叫包食,有钱人家会派小厮去酒楼里亲自盯着做好取餐,寻常百姓如果懒得做饭会提早跟附近常去的店说好,到了饭点食铺就会派人送餐,如果哪天不需要提前说一声就行。
  虽然没有现代便捷,但很正常啊,有什么问题吗?
  元佩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直接朝元清帝道:“不知道夏婵她们有没有跟少爷提过快递。”
  元清帝正翻着记忆,闻言回过神来:“简单说过。”
  快递物流的概念他大概知道,但具体如何施行就不是十分清楚了。
  元佩便一边吃饭一边压低声详细给元清帝解释了一遍,反应过来的梁平安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以由官府出面,把各地的脚行串联起来,让他们运送货物,驿站负责接收,派送也可以交给脚行承包,或者交给当地的脚夫,可以一直细化到村子里去。”
  大魏还没有镖局这个称呼,民间若有交托带信的多是靠托人捎带,或花些钱托给脚行,脚行是由游侠们组织起来的,英宗时对游侠势力进行了铲除,导致不少脚行失势关闭,经过这十几年才又悄悄发展了起来,不过已经跟游侠没了关系,多是当地富商在经营。
  元清帝更清楚这些敢开设脚行的富商背后都有谁支撑,不说别人,其实他自己便有一家,是他从父皇手中接过来的,是当年选择追随了父皇的游侠势力交付给父皇的,虽然后来他们也被父皇找理由清算了,但脚行保留了下来,遍布全国,锦衣卫便是借这间脚行传递联络,同时用来遮掩身份。
  富商们冒着风险也要开脚行的意图极明显了,无非是帮他们后面的主子打探消息。
  元清帝不是没有想过整治,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若真要一锅端,那么连他自己的脚行也得一起撤掉,如此一来锦衣卫联络便会中断。
  再者堵不如疏,只要百姓们有需求,脚夫还是会存在,脚行依旧会再出现。
  快递物流确实是个不错的概念,如今修了路,要实行起来也不算难,驿站只负责中转的话,应该能忙得过来,再者如今驿站兼带收过路费一事,正好可以一道进行。
  还有一点,若待日后各国大使馆建起来,也可以试试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