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元清帝的重点与孙昭和邵岩都不同,他拿起了桌上的电池:“你可能研究出电灯来?”
  他已经知晓电在未来的巨大作用,太远的不说,只电灯这一项,若能研究出来,便能在各个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孙昭微愣,思考片刻,道:“回,陛下,电其实,并,不难,造出来,我以前,自己,造过,发电机,但是,材料是,现成的,灯,需要灯泡,灯泡,要钨丝……”
  他表情略为难,但是这种时候又不能说完全做不出来,最终只能道:“需要,研究。”
  他在现代确实自己造过发电机,当初2012末日说沸沸扬扬,那时候他还没有脱离中二的年纪,自己做了很多准备,手摇发电机就是一个,但他造的时候材料几乎都是现成的,现在让他在古代零基础来造,肯定得研究研究。
  更别说电灯泡,单一个钨丝当初难倒了多少人。
  元清帝心里多少也清楚,毕竟他有学物理知识,虽然考试只是及格,但大体原理还是明白的,关于电资善堂的学生们已经在研究中,只是还处在最简单的阶段,皇后夏婵也好或是元佩邵岩也罢,他们都不是专业研究这方面的,甚至除了夏婵,剩下的人关于理化知识早就忘记了,提起那些物理公式,恐怕还不如刚刚笼统学完的他记得多。
  如今孙昭出现的正是时候,恰好衔接上了他们的不足,只是——
  他看着孙昭蹙起了眉,他希望孙昭能将他会的教授给资善堂的学生,但他的口吃是一个大问题。
  想了想,道:“资善堂你可知道?”
  孙昭点头:“知、知道。”
  这个不用邵岩告诉他,时报上已经传出来了。
  元清帝道:“朕派几个学生给你,你将你所知晓的教给他们,与他们一道研究。”
  倒不是他不相信孙昭,这种事显然不能让他一个人去研究,总得派人手给他,派外人去根本不懂,唯有资善堂的学生能帮得上。
  孙昭迟疑了下,道:“是。”
  不管怎么说,只要留下他的命,结果他只需要接受就好,也没有他选择的余地。
  “至于你的身份……”元清帝略一沉吟,“便与元佩等同吧。”
  邵岩的寻人启事至今没有撤下去,为的便是防备有新的穿越者出现,可以以此为借口给他们新身份,孙昭便也与元佩一样,算作邵岩的同伴。
  孙昭犹豫:“我,我,早就……”
  元清帝不用听心也看懂了他的意思,摇摇头,道:“无妨,对外你便以失忆为借口,据说你们现代什么电视剧里很流行这个?只说你这一年失忆,最近刚刚想起来,传信给了邵岩。”
  恰好也为邵岩去找他做了解释。
  孙昭心里长松了口气,明白到现在才算真正过了明路,算是正式入了编制,忙行礼道:“多谢陛下!”
  欣喜之下甚至都不结巴了。
  元清帝又跟邵岩和孙昭商谈了片刻,将任务详细分配下去,并且听邵岩给他回报赈灾事项,与他拿到的折子一一做对比。
  等商量完已经是一个时辰后,将两人送走,脸上的严肃一扫而光,神色轻松,眼中带起笑意,脚步轻快地走向寝殿。
  皇叔正等着他。


第152章 温存
  肃王是跟邵岩孙昭一道进宫的; 元清帝要先召见后者; 只能让他去寝殿候着; 他掀帘进去的时候肃王正坐在榻上翻看着手中的册子,见他进来十分自然的朝他招手:“来。”
  元清帝也不在意他的态度,甚至在他看来; 皇叔对他越随意越自在越好,若他们之间都计较君臣之别,还有何感情可言; 他要的反而就是皇叔对他的这份随意; 若皇叔对他也如其他臣子一般战战兢兢,只怕才要叫他失望。
  而且皇叔这一去两个多月; 他甚是想念,如今见了他高兴还来不及; 那还顾得上其它。
  当下快步走上前,握住皇叔的手:“皇叔在看什么看的这样——”
  话还没说完; 一道大力传来,整个人撞入一堵硬实的胸墙,皇叔带着喟叹的低沉嗓音在耳畔响起:“总算见到了……”叹息完微微带起笑意; “臣在外日日夜夜思念着陛下; 陛下可有想我?”
  元清帝稳了稳身形,按住他的肩膀坐起来,后退一些,仔仔细细打量他,慢吞吞道:“不想。”
  肃王两道浓眉皱起; 眼里透出些许错愕,似乎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
  元清帝没忍住笑开,捏住皇叔带着胡渣的下巴在他唇上吻了一下,然后伸手回抱他:“想,日日夜夜都想,如何不想?”
  从前不知相思苦,如今却是体会到了,尤其皇叔此去有可能遇险,这两个月他没少担忧,生怕他出了什么事,皇叔离开时长乐的积分还没有攒够,兑换不了玉露丹,再者要用得上玉露丹至少也得确保人留有一口气,若当时便出了事,再多的玉露丹都无用。
  如今见人完好无损平安回来,心里松了口气。
  以他对皇叔的了解,除非是瞒不住的大伤,小痛小病他根本不会告诉他。
  肃王毫不反抗任由他居高临下这样抱。
  元清帝虽说愿意为他雌伏在下,平日里却还是更喜欢做主动掌控的一方,毕竟他是皇帝,习惯了高高在上,即便再放下身段,皇帝依旧是皇帝,何况元清帝从来都不是一个亲和的皇帝。
  肃王对他最了解不过,所以除了床事,他也甘愿处处依着他。
  元清帝没有抱太久,很快就放开了,又打量皇叔几眼,蹙起了眉:“瞧着还是瘦了,我叫杨仲仁帮你仔细补一补。”
  如今太医院在药膳的研究上已经越来越详细,加上又有了不少新食材,百姓间注重药膳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安王的会所便有这一项,分门别类提供各式养生膳食,有不少人便是冲着这些膳食去的。
  毕竟如今许多病症无法凭借眼下的医术医治好,关于一些病症已经在时报专栏上科普了出去,有些可以用手术解决,或者用药来缓解,但有些如近视散光心脏病等靠现在的医学水平根本无法医治,便得靠人们平日多注意多养生保养。
  元清帝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几乎每一个百姓他都看的很重,除了提高生育率,还得提高百姓的寿命,这也是他为何重视且支持元佩梁平安推进医学的原因,想想日后好不容易培养出人才,动不动就因为各种病症没了,他找谁哭去。
  肃王谢过他的心意,将放到一边的册子拿起来递给他:“先说正事,这是我这次江南之行拿到的名单……”
  元清帝听到正事脸色一整,立刻接过看了起来。
  “……这上头半数官员已经被我处置,剩下这些便交给陛下抉择。”
  肃王此行确实凶险,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有许多人惧怕他的身份不敢贸然行事,甚至有闻风而逃的,但也有胆大不管不顾反过来想对付他的,碰上这类不要命的,他也会怕,毕竟他也不过是个凡人,尤其心中有了牵挂,行事起来比亡命之徒多了几分顾忌。
  若是一年前的军队带出去,只怕他也不能保证能完好无缺的回来,但如今有各式火器,又有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路上遇到各路人马都被他斩杀,一直杀到了盐帮老巢。
  江南盐场经此一役不说全部肃清,至少清理了大半,接下来只等新的盐改下来,慢慢形成新的制度。
  元清帝翻完册子心中有了数,除了某些叫他意外的名字,剩下的跟他知道的差不多,点点头:“朕知道了,此去辛苦皇叔,接下来皇叔便歇息一段时日,进宫来……”顿了下,轻咳一声,摆出正经的表情,“进宫来给朕仔细讲讲此行所发生的事。”
  肃王瞧着他假正经的模样,不禁失笑:“是,臣遵旨。”
  两人接下来还真就江南一行讨论了起来,肃王这一去不止是江南,路经了好几个府县,剿了不少盗匪,这些在元清帝案头只是一纸捷报,并没有详细描述,如今听肃王讲来,仿佛听话本。
  元清帝也将期间长安发生的趣事说给他听,尤其那群纨绔一路做出来的趣事。
  两人许久未见,挨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一直说到了傍晚,元清帝理所当然叫了肃王一道用餐,然后借口商讨要事留宿。
  期间皇后和长乐来拜访,肃王也去太后宫中走了一趟。
  等礼数走完,挥退众人,元清帝拉着皇叔进了浴室,发生什么自不必说,他到底年轻,一朝开荤对这种事食之味髓,憋了这么久如何不想,其实他大可以不必这样忍着,只要他愿意,将侍寝过的人直接吩咐夏恭处理掉就好,这样即便皇叔回来也不会发现,但他做不出这样的事。
  或许是因为父皇和母亲当初给他带来的冲击太大,他从一开始就不愿多纳妃,当初便是母后塞人进来,他也想着虚与委蛇,依旧只幸皇后一人,只是没料想发生了后头这些事。
  如今认定了皇叔,自然更不会再找他人了。
  不过——
  元清帝忽的抬脚,踩在了立在池中要帮忙清理的皇叔胳膊上:“险些忘了,有件事朕要审审你。”
  肃王握住他的脚踝,看到他眼中促狭的笑意没有移开,反而动了动,让他踩的更舒服些,笑道:“陛下且说。”
  元清帝努力收敛笑意让自己严肃起来,扬起下巴自上而下睨着他,一副标准县官审案的表情:“皇叔此去可有看上谁家女郎,或是郎君?”
  肃王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先是错愕,而后笑出声来,不知想到了什么,竟是笑得停不下来。
  【元元真可爱。】
  “笑什么?!”元清帝踹了他一脚,颇有点恼羞成怒的意味,努力板起脸,维持审问的表情,冷眼道,“说!”
  这是原则性问题,再怎么夸他都没有用!
  肃王半点没接收到他的冷眼,反而被他这一眼一瞧,刚刚才消下去的火气又冒了出来,他就喜欢元元这副生动模样,瞧着他还脸上还未完全褪去的红晕,目光暗了暗,握着脚踝的手轻轻摩挲了几下,含笑道:“我有陛下便足够了,哪还有功夫理会旁人,谁家郎君都比不上我家侄儿……”
  虽说两人都清楚两人其实并非亲叔侄,但毕竟担了这么多年名分,肃王在心思变质之前,也是拿元清帝当亲侄子亲弟弟看待的,元清帝也一样,但这样说出来,多多少少还是带了点禁忌的味道。
  尤其两人刚刚才做过,皇叔侄儿这样助兴的话可没少喊。
  元清帝忽然觉得喉咙有点干,下意识舔了舔唇。
  肃王目光更暗了,干脆扔掉了手帕,直接栖身上前将他从池岸边抱了起来:“不过陛下这般模样,叫我真心欢喜。”
  元清帝失了支撑,连忙攀住他的肩,嘴上却毫不示弱,应和他的称谓道:“谁又能证明叔叔说的是真是假?”
  先前问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未必没有几分真心,虽说他相信皇叔不会,但总会控制不住这样想。
  他从前畏惧情爱便是因为这般,怕自己跟当初的父皇一般变得患得患失不择手段,从前心里多少有些讥讽父皇曾经的做法,如今设身处地才知晓情爱的无法控制,哪怕心里清楚知道不会,但就是控制不住会去想。
  被皇叔像抱孩童一样抱着从水里往岸边走,叫元清帝蹙了蹙眉,这种没有支撑失去掌控的感觉让他有些不适,拍拍他的肩示意他放下来。
  肃王非但没有放开,还托住他的臀将他往怀中按了按,额头抵着他的,低笑道:“有人能证明。”
  元清帝:“谁?”
  肃王:“小叔叔。”
  元清帝没有立刻明白他的意思,脑子里还在想着小叔叔是谁,下一秒身体微颤,闷哼了一声,睁大眼看着皇叔:“你……”
  肃王抱着他踏上台阶,一脸正经道:“看,小叔叔帮我作证,若非做了亏心事,绝不会像现在这般行得正站得直。”
  元清帝这才反应过来小叔叔是什么,心中咋舌,顺着皇叔的目光低头看下去,还来不及说话,出口声音成了细碎的呻吟,瞪了皇叔一眼闭了嘴。
  两人两个月未温存,这一胡闹断断续续闹了一整夜,元清帝彻彻底底感受了一番小叔叔的证词,直到凌晨两人才相拥睡去。
  元清帝迷迷糊糊闭上眼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下次要告诉小叔叔,不用行得这么正站得这么直,适当圆滑变通未必不是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叔叔:不,我钢铁直!


第153章 球赛
  好不容易盼得皇叔回来; 元清帝也顾不上其它; 找了各种借口将人留下来; 两人厮混胡闹了好几日,季行走的身份虽然不能留宿,但白日打着商谈要事的旗号召进宫还是无妨的。
  先前为避免有人怀疑; 元佩还假装过几回季行走,他对这种换装游戏倒是乐此不疲。
  到肃王一行回京,大名府的救灾活动基本已经告一段落; 只剩下后续收尾工作。
  从民间收来的救灾款全部用在了灾民身上; 无论是发放粮食被褥以及日常用品,还是后续帮他们重建家园重置土地; 以及失去亲人的孤儿安置问题等等,在高晏得到元清帝的允许对当地官场“大开杀戒”后; 再没有官员敢违抗,全部按照指示认真执行。
  再者; 即便他们想做些什么,一天十二个时辰在灾区跟踪报道的记者们也叫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时报上关于救灾的款项和进度每期都在更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展现给百姓看; 包括所有官员的所作所为; 做得好的官员被表扬,做的不好的毫不留情被批判,这种传播全国甚至全亚洲的报纸,哪个官员不想露脸。
  在大魏,对文人而言名声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甚至有人因为名声就可以安枕无忧一辈子。
  所以但凡爱惜羽毛的官员,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在解决过那些不肯配合的刺头后,救灾工作进行的出奇顺利。
  等这次的灾情彻底画上句号,已经是七月底。
  而元清帝命各部协助建立的水利调查团也正式成形,当然,现在得再多加一个名头,水利地质调查团,除了对江河湖海做调查外,还包括脚下的土地。
  元清帝特地接见了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几位在这方面有才能者,就怕有人作弊糊弄,通过心声确定他们确实有才,也并非有恶念,才命户部拨发了第一笔款项。
  这笔款项将作为他们接下来工作的经费,让他们能够巡游全国,认真调研,而为防止款项被贪污,元清帝特命他们每次出行都要写好规划,将所有花费记录在案,届时他会命锦衣卫或金吾卫按照记载随意抽查。
  调查团在经过商讨后,规划好了第一次出行的路线,通过元清帝的批准后,于八月初从长安出发,同时元清帝将从刘愿那里兑换来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册交给了巡使,给予参考。
  至于这些资料会在调查团中造成多大的轰动元清帝没有在意,因为就在使团出发的同时,长安城或者说大魏第一届全国蹴鞠大赛开始了。
  关于蹴鞠大赛这件事早在去年宋杰就心心念念想要尝试进行了,只是那时候大魏百姓温饱问题都还未能解决,哪有心思搞这些,就算可以,元清帝也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这件事上。
  如今全国大半地方的新作物都已经有了收成,南方更是早一步,去年赶上冬种,比北方更早一步丰收。
  农报虽说还没有完全分出来,但关于农事的小册子元清帝已经叫人整理成形,刊印出来发送到了每一个县里,并严令当地县令派人到每一个村中宣讲,务必确保所有百姓都清楚。
  为此,元清帝甚至定下了收成指标,按照各县土地状况届时亩产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农事册中记载了各式各样新农具的用法,还有科学的种植方法,各种肥料的作用等等,但凡依照上面的来,绝不会不达标。
  果然上半年南方各省府爆发出大规模的丰收,其产量足够供应全国的百姓,加上有了水泥路以及越来越成熟的四通物流,南粮北调,哪怕北方的新作物还没到收成的时间,却已经满大街都是新作物做成的食物,且价格低廉。
  而新织布机的出现也加快了布匹成形的速度,在邵岩和元佩的影响下,各商贾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流水线制造法,虽说锦缎丝绸依旧居高不下,甚至新研制出的花布更是贵重,但那些普通布匹的价格已经降了下来。
  所以凡大魏百姓,只要双手勤劳,温饱绝不再是问题。
  又有寺庙道观所设的居养院,官府直接出面建造的慈幼局,于是闲暇之余,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起了娱乐。
  大魏百姓们的娱乐活动,以往不过是喝酒听书听曲一类,寻常庙会红白喜事去凑凑热闹,有些闲钱的会去青楼走一趟,或到街边玩玩各式各样的关扑小赌一把。
  上层贵族们基本相差无几,只不过比百姓们玩的更大更风雅罢了,倒是安王的会所建起来叫他们大开了眼界,从此有了新去处。
  当然,得益于穿越者们,百姓们也有了新娱乐,听时报听小说是一个,再有就是去公园看舞台剧了。
  而如今又多了一项,看球赛。
  长安城城南几坊原本人烟稀少,自去年有了公园,又开设了南市,选择在城南定居的百姓才多了起来,甚至公园和南市周围的房价高涨,让好些百姓借此发了财,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不能与其它坊市相比,仍旧有不少空闲土地,宋杰便看中了其中一处,在此建起了一座足球场。
  “陛下瞧瞧如何?”宋杰带着元清帝几人从贵宾专区悄悄进了球场,站在贵宾区的包厢里一脸骄傲得给众人介绍,“这里是贵宾区,专门接待会员,而且是高级会员,必须在我们球社消费够一定银钱才能得到这个称号。”
  他一挥手,立刻有下人端上净手的水盆毛巾,还有水果饮品望远镜等等。
  眼下是八月下旬,刚刚过了中秋,长安城逐渐转凉,却依旧有下人端上了冰盆,还有人手一个手摇小风扇。
  手摇小风扇是资善堂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同时发明出来的还有立式大风扇,前者小巧价廉,深受百姓喜欢,后者则进入了上层官员贵族家中。资善堂参与研究的学生都得了奖项,并且从元清帝这里得到了技术股,这些卖出去的风扇,他们都拿到了分红,很是赚了一笔。
  其中以崔昭拿到的最多,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项发明,他对理化的天赋极高,整日埋头钻研,许多研究都是他率先提出的,尤其被元清帝派到孙昭身边后,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大约两人名字相同,虽说差了好几岁,但沟通毫无障碍,甚至惺惺相惜。
  两个月下来,两人关系极好,崔昭正式拜了师,孙昭也拿他当嫡亲学生看待,因为他的种马,加上又是后来的,他与穿越者们的关系只算一般,反而与大魏人关系更亲近些,不论是他的妻妾还是学生。
  再者他不知是被吓到还是如何,被邵岩带回去安排下后,极少出门,也就他那些妻妾进京时去接过一次,外加前几日中秋随邵岩元佩进宫赴宴,毕竟他也顶着御前行走的名头。
  元清帝对此乐见其成,不论是他的胆小谨慎,还是他的宅,都叫他十分满意。
  既然留下已成定局,他自然希望留下来的能识趣安稳一些,若换成是高艳王五一类,不管他们有没有用,带了多么厉害的金手指,他定然先下手处理。
  “这些都是会员专属,只要客人需要的,我们都能提供,当然,”宋杰笑道,“肯定在合法范围内。”
  元清帝捻着手摇小风扇,哂笑一声:“你倒是省事。”
  安王的会所不提,就他所知长安城里稍稍知名的酒楼都舍得下本钱买立式风扇来吸引客人,或者叫人手摇,或者借用水力,宋杰说着会员,却还要会员自己手摇吹风。
  宋杰笑嘻嘻道:“这不是最热的天儿已经过去了么,何必再弄什么大风扇,有冰块饮料还不够?再说球赛也不会在最热的天进行,如今这天气,用小风扇便足够了。”
  这又不是现代,有中央大空调,可以随便让球员们训练比赛,这要大夏天上场,肯定会中暑,严重点说不定会出人命,所以他特地避开了最热的两个月,等过了中秋才正式开始举办比赛。
  所以也就不用再浪费人力物力搞什么大风扇了,不然还得多请员工专门摇绳。
  这足球场兼带赛馆可是他自己掏钱建的,能省一分是一分。
  皇后在旁笑道:“行了吧,你这就是抠,我就不信你赚的那些钱还不够?”
  “我赚了多少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我是真穷,瞅瞅这大一片地得要钱吧?这建这么大的看台得要钱吧?还有这专门搞得草坪比赛地,这可都是真草啊,每天踢完都要维护的,球员得吃喝吧?得发工资吧?还有这贵宾楼……”宋杰委屈叫穷。
  他是真没钱了,像他前身这类小宫妃进宫是不准许带东西的,进宫来所带的都要检查过,虽然后来宋家人兜兜转转托人给他塞了些东西,但他并不想用,毕竟他不是原身,他把这些东西又重新换成赏赐变相还给了宋家人。
  宫里得来的赏赐倒是有不少,但很多都是四司六局造出来的,刻着皇家印记,想卖没有那么容易,再者他也不想卖,打算存起来到时候带回现代去。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