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秦风云-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垂行礼说道:“全凭天王洪福庇佑。”
    苻坚笑着说道:“来人,赐座。”
    慕容垂谢过坐下。
    苻坚又说道:“既然爱卿身体康复,便任京兆尹一职,以保京城安宁。如何?”
    慕容垂一听,心中大喜。因为京兆尹一职掌管着长安城内的大小事宜,所以起身行礼说道:“承蒙天王不嫌微臣残躯,定当竭尽全力,维护长安。”
    苻坚笑着点了点头,但却突然表情凝重不语。
    慕容垂急忙问道:“不知天王因何忧愁?”
    苻坚这才抬起头,语气沉重地说道:“初登九五之时,王公便任京兆尹一职,平定皇亲贵族,不再使其生事。”
    慕容垂悄悄地用手掐了一下手心的肉,表情十分痛苦地说道:“微臣亦念王公。”
    苻坚不禁潸然泪下。
    这时,慕容垂接着说道:“微臣愚钝,不及王公才智,但却想为天王分忧。现有一事,不知可讲与否?”
    苻坚点头说道:“惮说无妨。”
    慕容垂说道:“东宫太子仁孝有佳,但却难为帝王之料,然此时废之,恐会动摇大秦基业。”
    苻坚说道:“讲下去。”
    慕容垂继续说道:“久闻文昌公虽还年幼,但却机敏聪慧。不如封其为中山王?一来彰显天王舐犊之情,二来可使二人更加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天长日久,便可得知何人可担此大任?”
    苻坚听完之后,点头说道:“如此一来,谁更贤能一目了然。来人,即刻传旨,封文昌公为中山王。”
    张公公行礼称是下去。
    苻坚笑着对慕容垂说道:“虽失王公,但有爱卿在侧,秦国亦可高枕无忧。”
    慕容垂含笑行礼说道:“多谢天王谬赞。”
    凤栖宫的张慕媱正在抱着苻诜玩耍,突听外面有人高声喊道:“圣旨到!”张慕媱急忙带人出来,跪下接旨。
    张公公打开圣旨,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天王诏曰,文昌公苻诜天资聪慧,品行俱佳,特封其为中山王,以表其行。钦此。”
    张慕媱激动地行礼谢恩。然后,她起身接过圣旨。
    张公公笑着行礼说道:“恭喜夫人。”
    张慕媱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看了一眼夕雪。夕雪走上前来,从衣袖中取出一个小金元宝交给张公公。
    张公公笑着行礼说道:“多谢夫人。”
    然后,张慕媱问道:“不知天王今日为何突然加封诜儿?”
    张公公行礼回道:“乃冠军将军,哦不,是京兆尹大人所提此事。”
    张慕媱点头满意地说道:“原来如此。”
    张公公行礼说道:“夫人,若无他事,奴才告退。”说完张公公行礼告退。
    夕雪笑着对张慕媱说道:“夫人,看来此人甚守诚信。天王诸子除太子外皆为公。而中山王之地位仅次东宫,再加之天王对夫人之宠爱。东宫易主,势在必行。”
    张慕媱含笑说道:“还有,原来皇后在前朝有李威支持,后宫有太后庇佑,然今两者皆无。而我却有慕容垂及其燕国旧臣鼎力相助,自然水到渠成。”
    夕雪含笑说道:“恭喜夫人,扬眉吐气如愿以偿。”
    张慕媱笑着握紧了手中的圣旨。
    正与高弼谈话的李凤见慕容垂面带笑意地走了进来,二人急忙先是向其行礼,而后李凤开口问道:“不知将军有何喜事?”
    慕容垂笑着说道:“今日苻坚封我为京兆尹。”
    李凤和高弼皆是又惊又喜。
    李凤说道:“京兆尹虽官职不高,但却实权甚大。他日便可兵变逼宫,杀死苻坚。”
    慕容垂却摇头说道:“李威心腹吕婆楼手中,乃有两万秦兵驻扎长安。若行此事,谈何容易?”
    一旁的高弼思索片刻时候,说道:“直取不行,便绕路取之。”
    慕容垂立即问道:“有何良策?”
    高弼说道:“让其好大喜功,出兵晋国。”
    慕容垂则担忧地说道:“王猛临终遗言,苻坚怎会忘记?”
    高弼却一笑说道:“敢问将军,捕猎之时,为何应在陷阱周围撒些吃食?”
    慕容垂如实回道:“使其放心,走进陷阱。”突然,慕容垂止住不言,片刻之后哈哈大笑道:“世人皆言王猛乃在世诸葛,可先生却胜王猛数倍!”
    高弼微微一笑,行礼说道:“将军过奖了。”
    李凤着急地问道:“此计如何行之?”
    高弼回道:“凉国张天锡。”
    次日,早朝。慕容垂出列行礼说道:“启禀天王,臣闻凉州张天锡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更有意投靠晋国。”
    苻坚一听此言,十分生气地说道:“来人!何人愿领兵,将其讨伐……”他还没有说完。
    孙斌立即出列行礼说道:“天王息怒,事情尚未调查清楚,岂能轻言信之?”
    权翼也出列行礼说道:“天王,微臣不才,愿为使者,出使凉国,一探究竟。”
    慕容垂一见大事不好,刚想开口说话。这时,李凤出列行礼说道:“启禀天王,臣亦愿出使凉国,为天王分忧。”
    苻坚见权翼和李凤都想出使凉国,一时之间便犹豫不决。
    李凤一见有机可乘,故而跪地磕头说道:“天王厚待我等,感激涕零,无以为报。然凉国虽为秦国属国,但却野蛮至极,此去恐无回之望。但为天王而死,此生无憾。”
    一席话,说得苻坚深受感动,故而点头说道:“有劳爱卿了。”
    李凤行礼称是。但是一旁的孙斌和权翼却狠狠地瞪了慕容垂和李凤一眼。
    散朝后,权翼随孙斌来到府上。孙斌让下人们都退下,而后对权翼焦急地说道:“李凤乃为使者,秦国与凉国必有一战。”
    权翼点头说道:“自从王公病逝,天王便宠信慕容垂之流,此乃大凶之兆。但却不知吕将军为何不阻拦此事?”
    孙斌说道:“吕婆楼只听李威将军和天王之言,焉能援助我等?”
    权翼着急地说道:“可是无有他助……”他还没有说完。
    孙斌说道:“吕婆楼无有远见,不可冒然行事。再者,他需镇守长安,保得天王安全。故而你我应好好打算,免得秦国落入他人之手。”
    而与此同时,将军府内的慕容垂,梁琛和乐嵩不舍地看着李凤。
    李凤淡然一笑地说道:“人生在世,需懂‘舍得’二字,无有‘舍’,何来‘得’?如若用我贱命,获得苻坚信任,完成灭秦复燕大业,在下死得其所!”
    三天后,正与几名美女玩乐的张天锡见宫人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王,秦国使者求见。”
    张天锡急忙说道:“速速请其大殿相见。”
    宫人行礼称是下去。
    张天锡正欲起身,其中一名美女双手抱住其腰,撒娇地说道:“大王,莫走!”
    张天锡却摇头说道:“此乃秦国使者,便是代表秦国。焉能怠慢!”
    美人这才撅着嘴,说道:“今晚大王可要来臣妾宫中。”
    张天锡笑着摸着她的头,宠溺地说道:“那是自然。”说完起身离去。
    大殿内,无论文武群臣还是张天锡,皆是盛装出席。
    身穿朝服的李凤走到殿中,未曾行礼却开口说道:“天王听闻大王欲投晋国,不知可有此事?”
    张天锡吃惊地摇头说道:“绝无此事。凉国因有大秦照拂,方得平安度日,怎会突生叛心?此事定是有人,恶意谣传,陷害本王!”
    但是李凤却面沉似水地严肃说道:“天王岂会轻信酒色之徒?”
    此言一出,镇殿将军马健立即拔出腰中宝剑,指着李凤大声斥责道:“我家大王岂容尔等妄言!还不跪地行礼,恳求大王饶其不死!”
    张天锡也生气地说道:“进殿至今,你未曾向本王行礼。本王大度,不计其错。谁料,反倒纵容了你!”
    李凤面不改色地说道:“天王英明,早知尔等狼子野心。现已调兵二十万,集结某地。若我久而不归,便会发兵讨之!”
    张天锡和满朝文武皆惊。就在这时,李凤突然身子向前一倾,身中马健之剑丧命当场。在场众人,吃惊不已。
    张天锡害怕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马健从李凤的尸体李将剑拔出,行礼说道:“大王,事到如今,已无退路。不如先发制人,尚有一线生机。”
    张天锡连连点头说道:“言之有理。有劳将军率兵两万攻打秦国。”
    马健行礼称是。
    当晚,马健带领两万兵丁离开凉国。
    马健的心腹周副将低声问马健道:“不知将军欲从何地攻之?”
    马健思索片刻之后,说道:“缠缩城。”
    周副将不解地问道:“但是此地乃在黄河对岸。不如攻打他处?”
    马健则摇头说道:“正因此地背靠天险黄河,才会守城松懈。如若我军西渡黄河,夜袭此地,定会首战告捷。”
    周副将笑着行礼说道:“将军睿智,无人能及。末将佩服。”
    马健也笑着说道:“平定此事之后,大王定会奖赏与我。父母双亲亦会欢喜无比。”
    周副将说道:“将军孝心,天地可鉴。”
    马健则谦虚地说道:“为人子女,理应如此。”
    
    第51章 策无遗算
    
    三天后,正在金殿上与众臣议事的苻坚见报事官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天王,大事不好!”
    苻坚立即说道:“快讲!“
    报事官回道:“张天锡派兵已攻占缠缩城!”
    苻坚吃惊地起身说道:“果有此事?”
    报事官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孙斌和权翼刚想出列,却被高弼抢先出列行礼说道:“臣欲举荐一人,不但可扬大秦威仪,更可为李凤报仇!”
    苻坚急忙问道:“何人?”
    高弼回道:“扬武将军姚苌。”
    这时,吕婆楼刚想出列请缨,却见孙斌朝他微微地摇了摇头。吕婆楼虽不解其意,但却相信其谋略,故而止住不言。
    苻坚见朝中无人反对,便点头说道:“扬武将军。”
    喜出望外久不被重用的姚苌立即出列行礼说道:“末将在!”
    苻坚说道:“命你带兵十万,剿灭凉军。”
    与此同时,孙斌出列行礼说道:“天王,微臣不才,愿带兵押运粮草。”
    苻坚心中暗自说道:“孙斌乃一文官,焉能上阵?但是凉国国小兵少,去亦无妨。”于是点头说道:“有劳爱卿带兵五万押运粮草。”
    孙斌满意地行礼称是。
    知道此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且故技重施的高弼再次行礼说道:“启禀天王,微臣幼年之时,曾小住凉国,熟知其地理。故愿与扬武将军同去。”
    苻坚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高弼行礼谢过,然后转身与孙斌四目相对,其杀气深入骨髓。
    散朝后,吕婆楼私下询问孙斌,说道:“不知先生方才为何阻拦在下?”
    孙斌回道:“唯有将军身在长安一日,贼人方才不敢伤害天王半分。不过,还请将军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将尔等处死。”
    身在王宫之中的张天锡正焦急地不停踱步,突见报事官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王,马将军已攻破缠缩城!”
    张天锡哈哈大笑说道:“来人,命掌据出兵洪池!其余人等随本王到金昌助战!”
    当姚苌带兵离开长安之后,高弼便低声对其说道:“将军,此行应节省粮草。”
    姚苌不解其意地问道:“为何?后方粮草充足……”他还没有说完。
    高弼却冷笑一下,然后说道:“当年慕容将军身强体壮,用兵之道不需多言。却为何惨败,险些丢了性命?”
    姚苌点头说道:“晋国庾氏并非悍将,且久不参战。但其结果,着实出人意料。”
    高弼回道:“原因有二。其一,慕容将军所带两万将士,皆为老弱残兵。其二,吕婆楼名为押运粮草,实为带兵斩草除根。而如今,孙斌便正用当年之计行之。”
    姚苌一听,脸色大变,焦急地问道:“姚苌天王早年相识,且非燕人!”意识到此言不妥的姚苌立即止住不言。
    但是高弼却微微一笑说道:“将军乃为羌族首领,只有排除异己,方能更加稳固皇位。不然,为何王猛在世之时,不重用将军,权翼?”
    姚苌一听,害怕地说道:“而今箭已离弦,天王怎会收回圣旨?且权翼已诚心归服王猛之流!如此一来,必死无疑!”
    高弼急忙摇头说道:“将军还有一线生机。”
    姚苌立即行礼说道:“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高弼将他扶起之后,说道:“虽然孙斌虎视眈眈,但是将军手中却有十万精兵。不但可灭凉国,还能平安而归。单等赶到缠缩城之后,便因人定计。”
    姚苌感激地说道:“姚某一直不解先生乃一文臣,却为何执意随军出征?原来是先生欲护姚某周全。大恩不言谢,此恩此情,姚某定会铭记于心。待等他日,定当涌泉相报!”说着就向高弼跪行大礼。
    高弼立即双手将他扶起,说道:“将军与慕容将军实乃同道中人,生逢乱世活之不易,理应相互扶持度日。”
    姚苌连连点头说道:“一切全凭先生做主。”
    高弼满意地笑了。
    而与此同时,马健对周副将说道:“速速多积粮草,想必秦军定会以围城之法,活活困死。”
    周副将略有害怕地看着他。
    马健一笑说道:“到时大王定会派兵援助,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周副将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行礼说道:“末将遵命。”
    两天后,姚苌率兵到达距缠缩城二十里之地。
    高弼对姚苌说道:“将军,不必急于将城围住。可先派人打探前方战事如何?敌军将领是何品行?”
    姚苌点了点头,然后对身旁的心腹爱将吴忠说道:“你去打探此事。”
    吴忠行礼称是下去。而后姚苌又命大军原地休息。
    一个时辰之后,吴忠回来禀报说道:“启禀将军,镇守缠缩城者乃是凉国镇殿将军马健。此人虽武功平平,但却略通兵法,且恭顺父母孝名远播。此外,凉国将军掌据现已带兵行至洪池,凉王亦到金昌。”
    姚苌点头说道:“久曾听闻马健之名,但掌据却不曾知晓。”
    一旁的高弼立即问道:“是否打探掌据来历?”
    吴忠点头说道:“此人乃是凉王身边,掌美人之兄长。”
    高弼轻声说道:“原来如此。”
    姚苌看着高弼,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妙计?”
    高弼回道:“烦请将军挑选精兵三万,火速赶往洪池,将其攻下。而吴忠将军则带兵将缠缩城围而不攻。再派可信之人密将马健双亲绑之带此。”
    正在练武的马健将周副将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将军,秦军已将城池包围。”
    但是马健并没有停下,而是表情镇定地一边练武,一边说道:“意料之中,无需惊慌。耐心等待援军便是。”
    周副将行礼称是下去。
    身在洪池的掌据见报事官走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将军,秦军已将缠缩城包围。”
    掌据立即说道:“传令下去,即刻出兵救援!”
    报事官行礼称是下去。
    独自一人的掌据笑着自语道:“如若此战告捷,掌据便是凉国功臣之首。加之胞妹宫中久得盛宠,凉国便归掌家所有!”
    正当掌据带兵离开洪池,去往缠缩城的途中。突见一狭长小路,且两旁高山耸立。掌据心中暗自说道:“此地不宜行军,但是兵贵神速,理应尽快达到缠缩城。”所以,他并没有绕路而行,而是继续前进。
    但当行军一半之时,只见从山上滚落无数巨石,将凉军砸得死伤无数。已无退路悔恨不已的掌据,只好拔出腰中宝剑大声喊道:“不许后退!前进杀死秦军!”
    但是这时,姚苌则带领大军将凉军团团围住。一时间,喊杀声震破云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半个时辰之后,姚苌手拿掌据的人头,高兴地说道:“回缠缩城!”
    姚苌带兵回到缠缩城外秦营之内,吴忠和高弼向其行礼。姚苌让二人免礼并询问道:“一切是否安好?”
    吴忠点头说道:“将军放心勿优。”
    这时,从帐外走进一名将士,行礼说道:“启禀将军,马健双亲已被带回大营。”
    高弼行礼说道:“万事俱备,明日便可收服马健。”
    这才明白缘故的姚苌开心地对高弼说道:“如此一来,便可不废一兵一卒收回缠缩城!”
    高弼点头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且需保存实力,以防孙斌作祟。”
    第二天上午,姚苌带兵来到城下,先将掌据的人头悬挂在高杆之上,然后再将马健的父母押到阵前。
    城上的士兵见状,急忙禀报马健。马健立即带领周副将来到城头之上,一探究竟。首先映入马健眼帘的是掌据的人头。马健不禁大吃一惊,身旁的周副将用手一指城下说道:“将军,快看!”马健顺势一看,立即二目圆睁地叫喊道:“父亲!母亲!”
    这时,姚苌抬头大声喊道:“马健!若你出城投降,便饶你三人不死,平安归乡!如若不然……”说着,他将手中宝剑放在了马健父亲的脖子上。因嘴被堵无法说话的马健父亲,却连连摇头 。
    马健双手紧紧地抓着城墙,双眼布满血丝。
    姚苌一指高杆之上掌据的人头,说道:“凉国援军已亡。若不降之,死路一条!何去何从,由你来定!”
    马健目不转睛地看着父母双亲,两行热泪流下,落到冰冷的城墙之上。
    周副将焦急地说道:“将军,凉国朝不保夕,且自古忠孝两难全。不如降之?”
    此时的马健无奈地点了点头。
    不多一时,城门大开,未穿盔甲的凉军手无寸铁地走了出来。一身布衣的马健和周副将来到姚苌面前。姚苌手一挥,几名将士将马健的双亲押了过来。
    姚苌对马健说道:“可愿与我效忠大秦?”
    马健苦笑一声,说道:“如此降之,日后有何颜面指挥三军?唯愿将军,信守承诺。”
    姚苌惋惜地说道:“放人!”
    几名将士立即松开手,马健和周副将立即快步上前扶住两位老人,然后转身离去。而姚苌却高举宝剑大喊道:“众将听令,随本将赶到金昌,活捉张天锡!”
    金昌城内的张天锡正抱着一名美女玩乐之时,突见报事官神情慌张地跑了进来,行礼说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秦军胜之,杀死掌据将军,而马健将军竟举城投降!”
    张天锡吓得立即起身大叫道:“快撤!”
    报事官行礼问道:“不知大王,所指何地?”
    张天锡慌张地说道:“姑臧!”
    当姚苌率领大军赶到金昌之时,凉军早已人去楼空。吴忠下马寻到一位老者,拱手行礼询问道:“这位老伯,可否知晓凉军去往何处?”
    老伯还礼说道:“约两个时辰前,此去向西。”
    姚苌说道:“姑臧!快追!”
    张天锡刚刚带人进入姑臧城内,姚苌便带人赶到并下令包围城池。
    从未受过半分苦楚的张天锡,累的用手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并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
    这时,一名将军愁眉苦脸地走了过来,行礼说道:“启禀大王,城中粮草只够两日。”
    张天锡一听,立即从地而起并问道:“粮草怎会如此之少?太守现在何处?”
    将军摇头说道:“早已逃之。”
    张天锡绝望地说道:“天欲亡我!”
    将军不忍地说道:“大王,不如哀求秦国君主,或有转机?”
    张天锡点头说道:“此言甚是有理,天王仁慈,不忍斩杀众生。去取白衣来!”
    将军行礼称是下去。
    正在吃饭的姚苌见吴忠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便放下筷子问道:“有何喜事?”
    吴忠行礼说道:“张天锡身穿白衣,现已带人出城降之。”
    姚苌说道:“此人险些伤吾性命,不可留之……”他还没有说完。
    一旁的高弼却说道:“将军,此举万万不可。”
    姚苌略有不满地说道:“为何?”
    高弼回道:“天王不喜杀戮。如若将军将其杀之,恐惹天王不悦。再者,此举亦安凉国民心,不生叛逆之事。”
    姚苌听完之后,点了点头。然后,他说道:“将张天锡等宗亲贵族绑之,随军返回长安!”
    吴忠点头行礼称是。
    焦急的孙斌见报事官走了进来,立即开口问道:“战事如何?”
    报事官行礼说道:“启禀大人,我军大胜。张天锡现已出城投降。”
    孙斌急忙追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报事官回道:“仅千余人。”
    孙斌大失所望地说道:“低估高弼了。”然后又说道:“即刻命人速将粮草送往前线。”
    报事官行礼称是下去。
    当天晚上,吴忠来到正在谈话的姚苌和高弼面前,行礼说道:“启禀将军,粮草已到。”
    姚苌生气地说道:“若无先生指点,早已饿死异乡!”
    高弼却一笑说道:“将军莫气,平安返乡,足矣。”
    然后姚苌起身,郑重其事地行大礼说道:“姚苌谢过先生,愿为慕容将军鞍前马后绝无二心!”
    高弼急忙将他扶起,并说道:“将军之心,天地可鉴。此番回去,共谋大事,以保安身。”
    姚苌激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