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此山是我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老爷,你来得可真早!”老三有些怨念,来那么早做什么,他还没有和媳妇好好道别呢。
  “哎哟,我一想到要跑商就激动得睡不着,一大早我就起来了。”欧阳老爷的眼睛因为失眠而布满红血丝,但他脸上丝毫不见困意,精神气十足。
  一边,沈阳倾目光灼灼地望着赵易莘,墨蓝的眼睛尽是浓浓的不舍。
  “易莘,我要走了。”沈阳倾的声音很低沉,像是被什么压抑着。
  “路上小心。”赵易莘的腰还酸着,因为第二天某人要出远门,于是他一个晚上被翻来覆去,酿酿酱酱。
  沈阳倾没有说话,继续用炽热地眼神看着他。
  “老大,你好了没有,快出发了!”老十不解风情地喊道。
  一时间,众人都往他们这边看过来。沈阳倾依旧不为所动。
  “快去吧,我在家等你回来。”赵易莘只好说了这句话,成功取悦了沈阳倾,他用极其低沉的嗓音说:“好好在家等我。”
  “知道了,快去吧。”其实赵易莘也舍不得他。
  “真不愧是新婚夫夫,出个远门都要腻歪那么久。”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他们出来打趣二人,“老大,要不然你就别去了,就待在家里陪承梓吧!”
  “没有媳妇的人是不会懂的。”沈阳倾终于挪动了脚步,并霸气地抛出这句话。
  “……”一群单身狗哑口无言。
  “出发吧!”不管如何拖延,离别的时刻还是到了。看着沈阳倾他们愈来愈远的身影,赵易莘心里一阵空虚孤寂,心里觉得空空的,像缺了什么似的。
  这才过了多久,就开始为一个人牵肠挂肚了。赵易莘摇摇头。
  “承梓哥,我们快回去吧,别忘了待会我们要去挖鱼塘呢。”三六向发呆地赵易莘喊道。从城里回来后,沈阳倾就交代众人喊赵易莘叫承梓,于是,大家也渐渐改口了。至于没什么叫承梓,赵易莘向沈阳倾解释过了,沈阳倾听了说“他们都叫你承梓,那就只有我一个人叫你易莘。”
  “好。”赵易莘答道。
  “承梓哥,你觉得我们养什么鱼好。”三六兴致勃勃。
  “这个先不说了,我们首先要把鱼塘塘挖出来。”赵易莘不忍打击他,但还是忍不住说了。
  “是哦,首先要把鱼塘挖出来。”三六一下了焉了。
  “等鱼塘挖出来了,你想当什么都行。”赵易莘笑笑。
  “到时候我要放好多好多的鲤鱼。”说话间,两人到了山后,寨里的汉子带着铲子等工具陆续赶来。
  “承梓三六你们也来了!”余佳见到他们高兴地打招呼。
  “我过来看看。”赵易莘对他笑到道。
  “你还没到过山后吧,我们云阴山真是个好地方,我们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干,反而山清水秀……”
  大梁的西北地区,是大梁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这里每年生产的粮食或作物远远少于其他地区。而仓州,确实其中的例外。
  仓州位于大山脉附近,巨大的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气,聚集了东边和南边的暖气,因此仓州四季温暖湿润,被誉为“西北的绿洲”。
  而云阴寨,占据了仓州边境的几座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刚刚赵易莘一路又来,就在山上看到了麋鹿、兔子、羚羊、桃、李、栓皮栗、刺树、金银花、连翘、迎春、丹参、何首乌、葛根、薄荷、荆条等动植物。赵易莘看得两眼发光,这根本就是一座大宝藏!
  “这里确实很美,而且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守护好这片土地。”赵易莘说道,土地和山水既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基础。对于这些,他们不能鼠目寸光,一味地开发和索取。赵易莘在一本书上看过,有的地方的人因为毫无止境地耕种和猎杀,最后导致土地无法再耕种,山林再无生机。
  赵易莘不希望这里因为他们的行为也造成那样的结果。他记得道家思想说:“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人不过是天地间的一叶扁舟,天地何其宽广,人又多么渺小,尊重和敬畏自然才是人该时刻放在心上的信条。
  “承梓说得对,虽然这山上都是好东西,但我们不能随意地用啊!”三叔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到这边。“不是说要挖鱼塘吗,怎么还不开动?”
  三叔在寨里颇有威严,寨里的年轻一辈多多少少都有些怕他。他那么一说,汉子们赶紧加快了行动。
  “三叔,你怎么来了?”赵易莘问道。
  “听说要挖鱼塘,我过来看看,他们没挖过,我怕他们挖不好。”三叔说。
  “三叔,挖鱼塘不就是挖一个大坑吗”正在奋力挖坑的十九闻言抬起头说。挖鱼塘的事是他负责的。
  “ 开挖鱼塘首先要考虑有水有土,底下最好的是粘土 ,我们这地挑的不错,水土两样都有了。”三叔说道,“这里是洼地,鱼池的形状可依地形修造,另外池底不仅要平坦,稍倾向排水的地方。而且这鱼塘,不能挖得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太浅都不好。你们啊,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
  “原来不能挖得深啊!”十九恍然大悟,“我还打算挖深一点多装点鱼呢!”
  他一说完,大家一阵笑。十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干活。
  除了去送货的和留在寨里把守的人外,寨里的其他人都来了。媳妇和孩子们坐在边上看,汉子们不让他们动手,他们无聊了就到处看看,或摘些野果。赵易莘和余佳跟着三叔学习辨认草药。
  半个月后,因为原本就是半个池塘的低洼地好挖以及寨里人的齐心协力下,一个大概长三丈宽二丈深一丈的鱼塘挖好了。鱼塘挖好的这天,寨里的人都来了。大家看到鱼塘,仿佛看到了活蹦乱跳肥美鲜嫩的鱼。
  “红烧清蒸闷煮,怎么做都好吃。”三六光是想一下,口水都要就出来了。
  “还可以做成鱼丸呢,又滑又好吃!”欢喜也忍不住说,自从离开皇宫,他就没有吃过鱼丸了。
  “明天我们就把鱼苗买回来,过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十九也很高兴。
  “我估计明天还不行。”赵易莘顶着众人哀怨的目光说道。“刚挖的鱼塘可能会有一些对鱼不好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 清塘消毒。而且刚挖好的鱼塘养料不足,鱼不容易长大。 ”
  “消毒我能理解,但我们把鱼放下去,天天给它喂吃的,难道它不容易长不大吗?”十九不解地问道。
  “这个就好比把施了肥和没有施肥的土地,植物生长在养分多的地方自然长得更好,因为他的土地本来就肥沃。养鱼也是这样,鱼塘里的养分多,鱼就吃得多,除了每天我们投喂的还有其它的可以吃。”赵易莘耐心地解释。
  “我明白了!之前我以为养鱼简单得很,现在才知道里面大有学问。”十九受教了,“承梓,你懂得真多!我们大哥能娶到你,真是好福气。”十九羡慕极了,可惜他现在连媳妇都没有。
  赵易莘笑笑没有说话,他现在很感谢以前的夫子的教诲和过去那个热爱读书的自己,他才会知道这些知识,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也胜过没有。
  “承梓哥,道理我们懂了,可我们该怎么做?”三六问道。
  “ 用清水浸泡洗塘,浸泡数天后排掉,曝晒数日后再重复浸洗一次。然后放入生石灰消毒,消完毒后才可以开始用。”赵易莘把他从书上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然后开始施足基肥,增加水塘中的养料。这个放…… ”说到这,赵易顿了顿,不好意思说出口。
  一边听得入神的十九赶紧问,“放什么呢?”
  “ 猪、牛等畜禽的粪肥。”赵易莘说完,其他人并没有表现出不好的情绪,反而纷纷说道,“我们这里没有这些,要去的话只能去镇上找了。不过我们这里有麋鹿和羚羊的粪便,这些可以吗?”
  “都可以,只要是动物的粪便就好了。”赵易莘摸摸鼻子,原来大家都不会介意,反而是他不好意思说出口。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清洗鱼塘吧。”大伙儿干劲十足。
  很快,鱼塘被注入干净的水,在阳光下散发出粼粼光波。大家站在旁边想着鱼塘以后的样子,脸上都是满足的表情。
  唯独赵易莘看着,总觉得缺了什么。一大块洼地只有孤零零的鱼塘和被挖出放置一边的土,与周围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没有一丝的和谐。
  “公子,你怎么了?”欣喜的欢喜回过头,却发现他家公子蹙着眉头。了解他的欢喜知道赵易莘肯定不太喜欢。
  “公子,你不满意这个鱼塘吗?”欢喜问道。
  “欢喜,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感觉怪怪的。”赵易莘说不出个所以然。
  “公子,听你那么一说我也发现了。”被赵易莘这样一提醒,欢喜也看到了不足之处,“要是周围在有些什么就好了!”
  “欢喜,我想起来了!”赵易莘激动地说,欢喜的话提醒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
  三六:“承梓哥,你懂得真多!”
  作者:“这就是赵易莘的金手指′◡;‘”
  赵易莘:“……”
  主角有没有金手指我也说不清,大概过了很多书就是他的金手指😂;


第9章 第九章 种果树
  欢喜的话让赵易莘想起了南粤地区的基塘农业。基塘农业就是在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生活在平原上的南粤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得到额外收获,而农作物在处理后剩下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喂鱼。这种鱼塘养殖模式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又能往复使用。
  这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当初,赵易莘看到这些时,忍不住赞叹。勤劳和聪明的人们总能最大程度地改造和利用环境,却不用破坏它。
  赵易莘觉得他们的鱼塘可以借鉴南粤的基塘农业。将挖出的泥土做成基堤,然后在基堤上种上一些树或其他东西。不过他们这边不养蝉,也没有甘蔗,所以种桑树和甘蔗不合适。他们倒是可以种些这边常见的果树和粮食。
  赵易莘跟大家说了这个基塘农业模式,并提议他们也这样做。
  “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十九现在很信服赵易莘,在他眼里赵易莘说什么都是对的。“我还愁挖出来的土要用来干什么呢!”
  “我们在上面种什么好?”三六问道,其实他想种的可多了,苹果、梨、石榴……一到收获的季节,树上全是红彤彤黄澄澄香气扑鼻的果子,再从鱼塘里捞出几尾新鲜肥美的鱼满载而归,这样的生活想想都觉得美妙极了。
  “大家觉得种什么好?”赵易莘问大家。
  “种柿子树好,吃不完还可以用来做柿饼!”余佳说。
  “石榴也好吃,饱满的果肉一口咬下去都是甜甜的汁水。”三六说完,大家嘴里仿佛真的吃着石榴,有小孩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我说呀,种苹果也好,一个个又大又红,吃下去又脆又甜。”林诚爱吃苹果,每次他家汉子去上街,都会买些回来给他。但他们很少下去,一年吃不到多少次。如果这边种了苹果,他就可以经常吃的到了。
  “既然这样,干脆我们都种好了。种完果树,我们再在旁边种着高粱,大家看这样怎么样?”赵易莘提议。反正地方那么多,多种几样果树没什么问题。结果大皆欢喜。
  “想那么多干嘛,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十九说道,“现在我们先把基堤给弄好。”
  “十九可提醒对了。”赵易莘笑笑,“基堤还没建好也种不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动手吧!”三六撸起袖子。
  “我们也来帮忙。”欢喜磨拳霍霍也要加入进来。之前挖鱼塘,十九他们一帮汉子不让他们动手,半个月下来,欢喜觉得自己都要生锈了。
  “不用,你们在旁边坐着就好了!”十九说,其他汉子也点点头,“我们一身力气就别浪费了。”
  “让我们在旁边看着多尴尬,大家一起动手,速度会快很多,这样鱼塘也早点弄好。”林诚说。
  “说得也是。”十九呵呵笑,同意了林诚他们的说法。他们一向宠媳妇,舍不得让他们干活,不过他们要是想,他也不能拒绝,待会给他们安排轻点的活就好了。
  赵易莘也加入其中,一群人热火朝天地干活。等晚上赵易莘洗过澡回到房里,他发现全身上下酸痛不已。赵易莘无奈地笑笑,这没干过活的身子就是娇贵!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忙着清洗消毒鱼塘,建造基堤,忙得不可开交。又过了半个月,鱼塘总算是弄好了。
  “现在该种树了!”三六心里一直店惦记他的石榴。
  “就你心急!”十九笑三六。
  “我当然急了,种下去还要很久才结果呢。”三六说道。
  “我们从镇上买的都是快结果的树,等到来年就能吃上了。”赵易莘说道。
  “我都快等不及了!”听了赵易莘的话,三六恨不得现在就到了来年吃上好吃的果子。
  “我们先把坑给挖好,然后再放进腐熟的枯叶和烂根来培土。”赵易莘说道。果树的栽植讲究“大苗、大坑、大肥、大水”,以利于成活,旺盛生长。
  “坑要挖大点,肥料多放点。”大苗是良种壮苗,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果树就种在鱼塘边,大水也有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挖好坑培好土。
  “行!”十九带着寨里的汉子挖起坑,剩下的人去捡枯枝烂叶。
  “公子,这里真好玩!”赵易莘和欢喜两人也去捡树枝,他们走得远了一点。
  来了云阴寨有一些日子了,欢喜在这里过得非常舒心,这里没有勾引斗角,没有阴谋诡计,只有淳朴豪爽的人。虽然他们是山贼,但他们的心思都很简单,他们的媳妇更是和善又温柔。欢喜觉得他在云阴寨比以前过得快乐多了。
  “是啊,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赵易莘说道。他同样在云阴寨过得很来舒心,以前他就有想过,如果他不是皇子,他要过什么样生活。赵易莘喜欢诗里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惬意悠然的生活。
  “公子,其实我好羡慕他们,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不,他们比家人还亲密。”欢喜很羡慕寨里的人,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比亲人还亲密。欢喜小的时候就被家人卖进宫里,他心里一半是恨下半是渴望。
  “现在我们也是寨里的人。”赵易莘感受到了云阴寨的热情,他相信即使他不是沈阳倾的媳妇,他们也会热情地接纳他。
  “欢喜,你在寨里有看上的人吗?”赵易莘打趣他,“你在这里跟了个汉子,不就变成一家人了吗?”
  “公子,你胡说什么!”欢喜他脸不禁红起来,想起那个总来找他的汉子,欢喜有些春心荡漾。
  “我胡说了?可你脸红什么?”看了欢喜的反应,赵易莘知道有情况。
  “公子,我不跟你说了。”欢喜恼羞成怒,跑到一边说道。
  “ 不知道是哪个汉子。 ”赵易莘笑笑,若是欢喜也在这里成了家就好了。
  ……
  等十九他们挖好坑又陪好土已经是几天后了。
  “终于要种树了!”三六带着几个小孩欢快地围在待种植的果树边。
  “三六,你先带他们到一边玩去。”十九过来对三六说。
  “好嘞!”三六也知道自己在这边碍事,他赶紧带着几个小孩走开。
  “三六过这边来。”赵易莘说道。之前他比较忙,没有好好看过寨里的孩子。
  “你们都多大了?”孩子们很喜欢赵易莘,见赵易莘叫他们,他们都跑过来围住赵易莘。
  “我五岁了。”最先说话的是老六的孩子,他是他们这一辈最大的。“他四岁,他三岁,王叔叔怀里抱的一岁大。”王叔叔是十九的媳妇王节,他的儿子去年刚出生,是寨里最小的孩子。
  目前寨里加上三六一共有五个孩子,三六带着他们漫山遍野的跑。当然,除了那只最小的。
  “你们平常都干些什么?”种树填土用不着赵易莘,他干脆和小孩子聊起来。
  “我们跟着三六叔叔在山里捡果子抓兔子。”四岁的沈成语是个活泼的,他是十六和程期的孩子。
  沈阳倾他们那辈是阳字辈,他们的孩子是成字辈。
  “你们不读书吗?”赵易莘问完,才意识到大梁读书成本高,普通农家一般不会让孩子读书,除非他很聪慧。所以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不识字,他们不能亲自教导他们的孩子。除此之外,作为山贼的他们崇尚武力,他们并不重视读书,因此寨里的孩子都没有去上学。就连三六都十二岁了,他也没有去上过学。
  “我们都不去读书的。”沈成风说道。沈成风就是老六的孩子。
  “这样啊。”看到这些孩子们,赵易莘脑海里出现了办起私塾想法。
  那边,人多力量大,树和高粱很快就种好了。他们的果杂基塘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将鱼苗放进鱼塘。
  他们选的是鲤草、 草鱼、鲢鱼、鳙鱼来混养。《养鱼经》上记录了这一养鱼技术。混养讲究的是将栖息习性不同、食性各异的异种同龄和同种异龄不同规格的鱼类放养在同一水体里,利用不同鱼类栖息于不同水层的特点,立体利用水体空间,不仅能增加放养鱼的密度,而且草鱼的粪便经过变化可以为其它鱼提供养分,而下面的鱼可清除残饵,改善水质。
  将同种异龄不同规格的鱼混养,还为在一个生产季节分批捕捞、均衡上市提供了条件,同时为下年培育了大规格鱼种。
  赵易莘在众多品种中结合大家的口味选择了四种鱼,大伙都赞同他的选择,他们也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放鱼苗啰!”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家纷纷涌向池塘边。
  “十九哥,你们赶紧放!”三六表现得最激动,他已经看到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这就放!”十九说完,就招呼其他人一起将一桶桶鱼苗放入鱼塘里。
  等放完鱼,大家发出一阵欢呼。辛苦了一个月,总算建好了鱼塘。满满得到成就感填满了大伙的心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我们吃全鱼宴!”十九向大伙喊道。
  “哇!”三六感到不可思议,脸上又惊奇有高兴。早知道他们这边养鱼的少,鱼都卖得很贵,他们寨里一般逢年过节才会吃一次。
  赵易莘现在一边,看着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众人,嘴角也弯了起来。他就知道大家迫不及待想吃上鱼,所以他拿出自己的钱买了鱼,打算办个全鱼宴犒劳一下大家。
  “可惜了,老大他们还没回来是吃不到了。”不知道谁说起了去西域送货的其他人。
  “留下一些等他们回来就好了。”十九说道。
  “也是。”
  虽然那么说,但大家的兴致还是因为寨里人不齐而减少了。一下子,气氛变得沉默。
  “回来了,老大他们回来了!”就在这时,驻守在寨里的人跑着远远地向他们喊道。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草鱼:“我是生活在鱼塘食物链顶端的鱼!每天总有一群刁鱼在下面偷窥朕!”
  其它鱼:“……”


第10章 第十章 全鱼宴一
  “回来了是吗?”听到沈阳倾他们回来的消息,大家赶紧从池塘回寨里去。
  “老大他们还在山下。”前来报信的人说道。
  “那我们下去接他们。”十九说道,“正好赶上全鱼宴了。”
  “没想到他们这一趟回来那么快。”赵易莘以为他们会在西域停留一些时间来卖货,没想到他们那么快就回来了。这一个月里,说不想沈阳倾是不可能的,每当回到房里,屋里空荡荡的,连赵易莘的心也是空空的。
  如今沈阳倾回来了,赵易莘心情雀跃不已,连步伐都轻快了不少。
  赵易莘他们到山下的时候,沈阳倾正和欧阳老爷交谈。
  “这次多亏了你们啊,我才能东山再起。”欧阳老爷满面红光,这次跑商他赚得钵满盆满,重新建房的资本有了。
  “欧阳老爷你觉得满意的话下次多介绍些客人给我们,我们一个月走一趟。”沈阳倾说道。
  “那是自然。”欧阳老爷笑呵呵。“等我回去准备好货物,就带其他商人找你。”
  “多谢。”沈阳倾看见了赵易莘,现在他一颗心都在赵易莘身上,不想理会其它事。
  “那我就先回去了。”欧阳老爷也是个看眼色的,人家还赶着团聚,他就不打扰了,他也要回去和家人团聚啰。
  “易莘!”送走欧阳老爷后,沈阳倾快步向赵易莘走去。
  “你回来了。”赵易莘说道。眼前这个人,他整整想了一个月,可是人都到前面了,却不懂说些什么。
  两人沉默着,气氛却含情脉脉。
  “我们回去吧,这里有风。”沈阳倾牵住赵易莘的手。现在是三月下旬,处于春夏之交,一丝丝微风略带凉意。
  “好。”赵易莘握紧沈阳倾的手,转过头时发现欢喜身旁有一个汉子殷勤地围着他转。
  “那是十三。”沈阳倾见他望向那边,他也循着赵易莘的目光望去。
  “十三人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