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大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两个孩子年幼,从小没见过父亲,又骤然失去娘亲,心里遭受的创伤自然是很难平复。两个孩子有很长时间都是郁郁寡欢,茶饭不思,眼见着就瘦了一圈儿。心疼孙子们的皇太后费尽了心思,奇巧玩意儿,杂耍戏班弄了一大堆,却怎么也无法让小宝贝们展颜。

    这时候大太监许路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请外出办差的孩子们的外公枢密副使马运带着孩子们出去转转。小孩子忘性大,兴许见到不同的事物,不同的风景,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有趣儿的玩儿意,也就忘了伤心了。于是便有了小郡王们的京兆府一游。

    马运那可是亲外公,怎么舍得让小孙孙们去西北苦寒之地。申王府大总管李林特地也跟着来了,还有太后派来的一众侍卫,马运也就放心的把两个小家伙儿寄存在了京兆府,自己只身前往泾原路治所渭州。

    “为啥是跟着外公?怎么不是跟着爹娘?他们老爹是哪位?不会是官家吧?”赵满突然发现问题。
    “别瞎说,别瞎说!”
    “别乱说话。”
    姚雄和杨副将异口同声。

    “官家还没孩子呢,他们是申王的孩子。申王和王妃都……”杨副将用食指指了指天。
    赵满神色黯然的摇摇头。想不到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竟然如此可怜,爹娘早逝,无人疼爱。想起临走时孩子们恋恋不舍的小表情,赵满的心里顿时酸涩的不是个滋味。“唉~”赵满无力的长叹出声,那落寞的表情,看起来格外让人心碎。

    姚雄:“小满这是咋的啦?”
    杨副将:“可能是心疼小孩儿了。”
    “小孩儿?哪来的小孩儿?噢,小郡王啊。”姚雄后知后觉的挠挠头。

    姚雄、赵满一行人星夜赶回会州。小郡王们也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回了圆满完成视察任务的外公。马运当即决定假公济私,派手下郎中带着写好的奏折先行回京汇报。他自己则陪着两个小孙孙在京兆府彻底的玩儿了好几天。

    可怜京兆府府尹季非,自己也才来没多久,对当地的吃喝玩乐、风景名胜一无所知,还得硬着头皮主动充当向导,陪吃陪玩管接待。无计可施的府尹大人只好抓住府衙的一班老衙差,恶补了好些本地导游知识。

    马运特地在回京途中也尽量放慢脚步,让小家伙儿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看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途经洛阳,一行人又好生游玩儿了一番。马运担心小孙孙们太小,这段时间连续赶路太过劳累,特地租了一条豪华楼船,带上沿途采买的各种玩意、物品,带领大家顺流而下,一路乘船回到汴梁。

    在外边儿放飞自我的两个小家伙儿回了宫就立马老实了。虽然有皇祖母亲自抚养,但日常饮食起居还是离不开熟悉的人照顾。向太后对两个小宝贝疼宠非常,考虑的也是面面俱到。原本就被派去照顾孩子的康嬷嬷、李嬷嬷自不必说,玉珠也是一定要带进宫的,就连锦绣、锦瑟也差点儿给挖回来。要不是赵佶找到太后苦苦哀求,估计这两位忠心耿耿的小姐姐早就进宫陪伴小主子们去了。本来李林也是强烈要求跟回来的,无奈偌大的王府还得有人管理,只好求了太后准许他能随时入宫探望。

    自打得了信儿说两位小郡王快回京了,玉珠并两位嬷嬷就开始各种准备。吃食、衣物一应俱全,平时爱吃的、爱玩儿的都给准备的妥妥当当。床帐也都换了新的,还熏上了暖暖的香,生怕小郡王们在外边儿舟车劳顿,休息不好。

    这会儿见到人了,看到小郡王们回来以后明显开朗了许多,大伙儿也是由衷的高兴。





第74章 画中人
    自打赵有奕、赵有慕两兄弟出了趟远门儿,可是长了见识了,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向往的很,屡次试图出宫游玩。向太后对于孙子们热爱出宫去玩儿这个事儿倒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用太后的话说,小孩子嘛,活泼好动是好事儿,也不能把他们整天拘在宫里。但是为孙子们的安全考虑,也只敢让他俩多去外祖父马运家里走走,偶尔留宿一晚,或是让马家人带着去街市上溜达溜达也是可以的。

    只要一听说赵有奕、赵有慕两兄弟要来玩儿。退休在家的马老太爷肯定第一时间带着马老太太蹲守在大门口,鸟也不去遛了,花也不去种了,只等两个曾外孙一到,立马截胡。

    马老太爷年轻时也是个风流才子,抚琴弄箫那都是手到擒来,每次都要给孙孙们搞搞才艺表演,甚至还开始教两个孩子下棋,品茗,读书,画画儿。马老太太则是笑容满面的坐在旁边儿,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就能傻乐上半天。老老小小居然能玩儿的津津有味儿。

    每次闲人二舅舅马斌(马齐已经入朝为官,平日里需当差,不常在家)到正院儿来寻外甥们玩儿看到的就是这番老老小小其乐融融的景象。弄的马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头子(马老爷子)那些个琴棋书画的有啥好玩的?孩子才多大一点儿,不是都该玩儿上树掏鸟之类的吗?

    马斌本来也就心里想想,结果一不小心说溜了嘴。惹得马老爷子好一通教训:“你小子小时候就是个不老实的,上树掏鸟蛋那都是轻的。你说说家里哪儿没被你祸害过?你娘种的菊花哪回看到过开花?还都是骨朵儿呢,就让你挨着个儿给揪了。你奶奶养的猫,毛儿都让你给撸秃了,冬天都冻得直哆嗦……”细数了一大通马斌的童年糗事儿。说得赵有奕、赵有慕目瞪口呆,俩小孩儿在内心感叹: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乛乛,长见识了。

    弄得马斌这个做舅舅的在外甥们面前脸都丢尽了(>﹏<)。还好他脑子灵活反应快,跟老爷子告罪一声儿,丝毫不理会老爷子意犹未尽的各种继续数落,赶紧趁乱抓起两个外甥,跑出家门,玩去啦!

    临出门还听得见老爷子中气十足的怒吼:“你小子又跟我抢人!!!”从小就皮的马斌二舅舅从容的掏掏耳朵表示:没听到,您老说啥?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马斌刚把两个玩累了的小外甥送回宫,一回到家就对上了自家老爹无比怨念的黑脸。刚刚下衙回家的马运内心在哭泣:我的小孙孙们啊,外公都好久没看到你们了,为啥你们总在外公当值的日子来哟?!!

    去了几趟外公家,两个小家伙突然想起来上次带回来的好些个新奇小玩儿意儿还没给弟弟呢。于是吵着要去赵佶的端王府,要把礼物交给小弟弟赵亶。(赵亶是赵佶嫡长子,只比双胞胎小半岁,三个孩子经常一起玩儿。)

    “十一叔很喜欢我们,他还总给我们买好东西。我们这次给弟弟买了礼物,一定要亲手交给弟弟的。”赵有奕掰着圆胖的手指头,罗列了一大堆理由。
    “嗯嗯,要给弟弟。”赵有慕也在一旁点头。俩人儿一起眼巴巴的望着太后。

    向太后一看这架势,顿时就乐出了声儿。一看就知道是两个小东西又想要出宫去玩儿,还想换个地方,想要到赵佶的端王府去玩儿。

    见太后只是笑,却没马上答应。赵有奕充分发挥自身圆胖软萌的优势,抱住向太后一通蹭,各种撒娇,企图让太后同意放他俩出宫去玩儿。“皇祖母,您最好了,您就让我们去趟十一叔家吧。好不好吗?”赵有慕虽然学不来哥哥的嘴甜卖萌大法,但也可怜巴巴的扯着向太后的袖子轻轻摇晃,给自己的哥哥加油助力。

    向太后实在是扛不住两个小孙子的软磨硬泡,笑眯眯的答应了:“好,好啦。让你们出去玩儿,总行了吧。不过宫门落锁之前可得回来。”

    “皇祖母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准时回来!”两个小家伙儿一得到允许,就立马乐颠颠的跑出去准备东西去了。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一出宫门,赵有奕就在马车里兴高采烈的唱起了歌儿。这是赵满经常唱的歌儿,小家伙儿只听过几次,居然也唱得有模有样,搭配着稚嫩的童音,异常的好听。

    不善言辞的弟弟赵有慕坐在一旁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还给提提词儿。两个小家伙儿就这样一路唱着歌儿溜达到了端王府。赵佶的端王府跟皇宫相距不远,与赵佖的申王府更是不过隔了两条街,近的很。要是从申王府出发,走路就过来了,两个小家伙儿小时候没少去串门儿。

    端王赵佶的府邸,高墙巍巍,朱漆大门,御赐匾额,处处透露着皇室的威严与高贵。然而只要进入王府二门,便是另一番天地。廊台曲折,小桥流水,怪石修竹,移步换景,全然不似身处东京汴梁,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吴侬软语似是随风而来。

    位于院子中心位置的既不是花厅也不是主人的卧房,而是端王赵佶的书房兼画室。这座书房是一座掩映在竹林之中的二层小楼,本身只有两层,却倚仗地势至高,如登临楼顶,便可俯瞰整座府邸,甚至府外的部分景色。每每夕阳西下,倚窗凭栏,别有一番滋味。

    门口处写着一副赵佶亲手书就的对联,朱红的门柱映衬着劲瘦的字体: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混不似皇家亲王的恢弘大气,倒更像是文人雅士一般风流潇洒,随心所欲。

    门前的小坡上更是满满的青草香气,只能偶尔看到野花两三只,小小的,幽幽的暗自开放。通往书房的道路更是曲径通幽,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就,窄窄的,仅能容两人并肩而行。许是此间主人并不喜常被外间的人或事打扰吧。

    赵佶的独特审美情趣还不只体现在此处。最让所有来客震惊的是,端王府的湖水里并不像别人一样种植着成片的荷花,反而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随风飘舞的芦苇,即使是生机勃勃的盛夏也能让人生生的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凄凉。被广大京城同僚一致评定为夏日避暑排名第一好去处。

    然而不得不承认端王府除了这一池芦苇让人不敢恭维之外,其余的建筑布局那还都是颇为典雅细致的,尤其是那夏可听雨,冬可观雪的九曲回廊,引得东京人士争相效仿,一度引领汴梁城建筑新风潮。

    “亶亶,亶亶,我们来啦!”一进门儿,赵有奕就兴致勃勃的呼喊自家小弟赶紧前来迎接。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三头身的圆滚滚小包子一溜小跑儿迎了上来,一边儿跑还一边儿口齿不清的激动大喊:“的的(哥哥),的的(哥哥),我可想你们呐!”眼看着小肥包子赵亶张开双手迅速扑向哥哥赵有奕,哥哥也热情的伸出双手准备拥抱弟弟。

    但无奈所谓的哥哥也不过是个三岁多的小孩子,两个孩子身形基本没差太多,哥哥险些被飞奔而来的弟弟扑倒在地。幸好同为哥哥的赵有慕手疾眼快,用自己的小小身躯从背后坚定的顶住了自家老哥赵有奕,这才避免了那兄弟二人变作滚地葫芦给人免费参观的惨剧。

    “噗嗤,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三个小东西抱作一团的样子着实好笑,正被准备出门的赵佶看了个正着。他可不会像在场的仆人侍卫一般想笑不敢笑,一连串放肆的笑声顿时响起,气得三个小东西直跳脚。

    “好啦好啦,我正好要去铺子里看看,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呀?”赵佶主动抛出橄榄枝。
三个小家伙儿互看一眼,异口同声:“要去!”

    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赵佶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又异常的博学多才,跟他一起逛街,可是非常有意思的。同样的街市、店铺,赵佶总是能说出各种不为人知的典故或是许许多多特别有趣的故事。天性好奇的孩子们自然是不愿错过的。

    于是三个小家伙儿就这样被赵佶拐上了马车,跟着东跑西颠儿,玩玩闹闹的溜达了一天,晚上还赖在赵佶府里吃了顿晚饭,这才心满意足的腆着圆滚滚的小肚子蹭回皇宫。

    不过有一点让两兄弟颇为在意耿耿于怀的事,那就是他们惊奇的发现弟弟赵亶竟然跟当初赵满给的那个画像(从赵满手里抢的)像了七成,越看越像。那画儿几乎就是长大些的赵亶托腮赏月的样子。这可气死两兄弟了,赌气赌了好久。不过小孩子忘性大,又心思单纯,并没有想到更深入的问题,也就只是气气罢了。

    实际上这幅画儿画的当然不是小小的赵亶,而是五岁的赵佶。正是那年新年宴会时,偷溜出来的赵佖在集英殿外回廊里遇到赵佶的画面。可惜物是人非,竟是藏在心里,却不自知了。

    两个小家伙儿毕竟不能天天往外跑,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待在宫里。皇宫大内虽然听起来各种高大上,其实住久了也就不过是个大院子罢了,而且有好些地方还不能随便去,所以可供孩子们玩耍的去处也就没有多少了。

    好在赵有奕、赵有慕年纪小,赵煦后宫又比较简单,皇太后也特别宠爱这两个小孙子,甚至官家赵煦也对他们颇为疼爱,宫里又没有皇子,所以基本上这两个小东西就是那皇宫大内横行无忌的小霸王了。

    不过两个小家伙儿倒是颇为守礼,从不乱跑乱闹,活动范围也只在太后的慈德宫附近,或是偶尔由太后带着去宁寿宫的流云轩溜达溜达,给他们讲讲他们父亲小时候的乐事,也算是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生身之父有个印象吧。

    向太后总觉得孙子们是由于父母都不在了,无人疼宠,才不敢过分玩闹。才三岁多的小娃儿,不正是该无法无天,猫嫌狗厌的年纪嘛。可怜自家小宝贝儿们却总是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第75章 何来歌声
    无奈宫里确实也没啥合适孩子玩儿的地方(赵煦、赵佶、赵俣、赵似、赵偲:那我们小时候都是在哪儿玩儿的???可悲的童年啊~),太后便经常带着两个小家伙儿去后苑赏玩儿一番。多半是太后在海晏亭里坐坐,看着两个小家伙儿在花丛里扑腾。

    有时候两个小家伙儿甚至还会似模似样的摆上棋局,互相切磋一番。赵煦就曾经碰到过。看到两个三头身的小东西穿着小袍子,一本正经的对弈,那严肃认真的小肥脸,哎呦,真是一下就萌中了赵煦的心。

    熊熊的父爱之火瞬间点燃,赵煦大步上去就给了两个小东西一个熊抱,看着小家伙儿们蒙圈的小表情,又忍不住给来了两个举高高(你们老赵家喜欢孩子的表达方式也就这两种吗?赵满:是我先举高高的,是他学我的)。赵煦还意犹未尽,愣是跟着两个拿棋子儿都费劲的小屁孩儿下了一下午的棋。看得向太后也不禁莞尔。

    一家四口吃着糕点,喝着暖呼呼的热茶,在风和日丽的午后花园中,一心一意的下棋品茗,真是无比的惬意温馨。看到特地摆在自己面前的多加了好多糖桂花的杏仁茶,赵煦望向太后的目光也为之一暖。

    是了,这个女人处事公允,亦无害人之心。这是这么多年的相处,赵煦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当年那些事,也都是……唉,都是糊涂账啊,也怪不得太后。多年的心结其实早已松动,只是谁都放不下面子,也不知如何开口罢了。

    ‘难为她还记得我喜欢在杏仁茶里放好多糖桂花。’想到这里,赵煦情不自禁的抬起头,给了向太后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向太后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笑容给吓到了,愣住了,随即眼底泛起了泪光。她赶紧用手帕掩掩眼角,不让眼中的泪水流下。

    “你吃,你吃,多吃点儿。我特地让他们多放了好些糖桂花的。”向太后突然间有些不知所措,呐呐的说着。但赵煦却颇为受用,开心的挥动手里的银勺,快速消灭碗里的杏仁茶。

    等在垂拱殿里准备与官家商议政事的一干大臣:不是约好了见面的吗?官家去了(=@__@=)哪里?
    正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官家赵煦:啥?谁跟你们约啥了?不约不约,我们不约。

    一同吃着杏仁茶的双胞胎也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可这和乐里却总是缺少点儿什么。他们自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见到的最多的男性亲属就是十一叔和皇伯父了。

    两个孩子也一直好奇自己的父亲,母亲只说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别人又都对自己的父亲三缄其口,只字不提。最后还是从十一叔和皇祖母的只言片语中感觉到父亲可能是找不到了。孩子小小的脑袋还想不明白失踪是个什么概念。他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吗?那怎样才能让他回来呢?

    孩子们一直都在想象父亲的样子,是像皇伯父一样亲切又不失威严?还是像十一叔一样风度翩翩,博学多才?或许都不是,突然一个身影闯入了他们的视线,那是在厨房累的满头大汗只为给他们做小饼饼的赵满,还带着他俩下池摸鱼……

    两个孩子不可置信的摇摇头,嗯,想偏了。

    当然,不论是身为皇帝的赵煦还是贵为太后的向氏都不可能每日陪孩子们玩耍,他们各有各的事,大部分时间都很忙碌,孩子们一向懂事,自然不会去打扰。除了启蒙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个孩子自己玩耍度过的,还好,他们还有彼此。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赵有奕一边儿哼歌,一边儿继续辣手摧花,指挥丫鬟们给他把选中的玫瑰花摘下来放到篮子里,准备做玫瑰酥吃。

    实干派赵有慕则在绞尽脑汁的回忆赵满当初做玫瑰酥的步骤,准备一会儿告诉厨子。宫里御厨总是做桃花酥,但他们更喜欢赵满做的玫瑰酥,又香又甜又酥脆,特别好吃。啊,想想都流口水啊!

    ‘唱的真好听啊,好久没有听到这首歌了。’带着御厨来找两兄弟的玉珠听到赵有奕唱的这首《虫儿飞》,不禁放慢了脚步,仔细的品味着,‘真是比王妃唱的还好听了。’玉珠欣慰的感叹,深感小郡王们都长大了呢。

    玉珠把特地请来的御厨引荐给赵有慕,便回身忙别的事情去了。要仔仔细细照顾好小郡王们每日的饮食起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呢。小郡王的歌声勾起了玉珠的回忆,想到王妃姐姐已经过世,玉珠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涩。

    “夫君说,虫儿飞,唱的是萤火虫呢。他说等到夏天就会让我看到花园里满满的萤火虫,漫天飞舞,流光溢彩……”想起王妃跟自己回忆起王爷时脸上洋溢的甜蜜的笑容,想想每年王爷生辰,王妃总要去佛堂独自待上好久,站在佛堂门口的玉珠总是会听到王妃轻声哼唱这首《虫儿飞》……

    ‘等等,不对!’玉珠的心咯噔一下,缓步向前行走的脚步也突然停了下来。惹得后边儿跟着她的小婵和小娟差点儿收不住脚撞到她身上。
    “玉珠姐,玉珠姐,你没事儿吧。”小婵看玉珠半天也没动地方,便绕到她面前,轻声询问。
    “嗯?啊,没,没事儿。”玉珠愣了愣神儿,旋即又抓着小婵问到:“小婵,王爷失踪后,你还听到过王妃唱歌吗?”
    “没,没呀,自打王爷……我就再也没听到过王妃唱歌了。”小婵给问得懵了,呐呐的回答着。
    “那小娟呢?你听过没有?”玉珠又揪着小娟问。
    “没,没,没呀,怎么了?玉珠姐。”胆小的小娟愣是给吓磕巴了,还以为听到王妃唱歌是个啥罪过呢。连忙否认,以示清白。事实上她也确实没听到过。
    “是啊,你们都没听过,谁也没听过,只有我听过,只有我……”玉珠失魂落魄的兀自念叨。

    一旁的小婵和小娟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一贯做事干脆利落的大姐姐这是怎么了,想上前安慰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好默默的站在她身边陪伴。

    玉珠是在仔细回忆,王妃因为伤心王爷的离开,一直刻意回避有关王爷的事情,她从来都不会去唱这首《虫儿飞》。只有王爷生辰,王妃去佛堂上香时,才会屏退众人,自己轻轻的哼唱,聊以□□。作为王妃的贴身大丫鬟,玉珠可以确认王妃绝对不曾给小郡王们唱过这首歌,更别提教给他们唱了。玉珠自己也从未哼唱过这首歌。

    那么,问题出现了,小郡王们是如何学会唱这首《虫儿飞》呢?或者说他们是从何处学来的呢?是谁教给他们的呢?光是想想这些问题,玉珠就觉得自己背后汗毛直立,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王妃曾说过这首歌曲调很独特,她从未听到别人唱过这首歌。王妃马氏自幼学识出众,博闻强记,她说没听到过,那就是真的没人会唱。玉珠还曾开玩笑的说过,这首歌保不齐就是王爷特地给王妃做的,要不外边儿怎么就没见有人会唱呢。

    玉珠越想越觉得奇怪,她迫切的需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
    “小婵,你等下拿上我的腰牌,出宫去趟铺子,请锦绣和锦瑟两位姐姐进宫一趟,要快,马上来。”

    小婵莫名其妙的就被玉珠派出了宫,到了铺子见到锦绣,说话也是颠三倒四,一问三不知。一度吓的锦绣、锦瑟两姐妹以为小郡王们出了什么事,详细问了,又说小郡王们无事,就是玉珠着急要见她们。

    锦绣、锦瑟对视一眼。玉珠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