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刀_青山荒冢-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能说完,声音便陡然变调成压抑的痛呼。谢离一动都不敢动,瞪大眼睛看着端清重新握上剑柄,劲力一吐拔出长剑,一个字也没多说,返身冲入了山道,往塔林方向赶去。
谢离眼睁睁看端清远去,手脚都从又麻又疼到失去知觉,仍不敢动弹一下,直到扑倒在地的魏长筠捡起断剑,踉踉跄跄地离开这里,他才扑出树丛,抖着手去摸宋炜。
“他还活着,我身上只带了一点金疮药,那个时候又不知道还能相信谁,就将人藏好了,想回寺里找端衡道长……”谢离回想起当晚之事,仍觉得心惊肉跳,“可是等我到了寺里,发现一切都乱了,大家分散四方追捕端清前辈,还、还说他是杀人烧塔、救走赫连御的凶手内贼,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里,就看到前辈已经被团团围住,他一个字都讲不出,也不能顺利突围……我怕事情僵持下去会愈演愈烈,就、就冲进战圈里,装作被前辈挟持了,才让大家让开一条路。”
他话音未落,玄素一手已经落在桌上。
这一掌很轻,落下时几乎没有声音,然而当玄素手掌拿起,原本平滑的桌面上竟然出现了凹陷半寸的手印。
“栽赃嫁祸之事,岂能偏听偏信?!”
玄素性情和善,说话向来不温不火,到此时脸上终于没了笑意,声音也如流水冻冰般冷硬下来。
“玄素道长暂且息怒。”恒远只手落他肩头,年轻僧人的声音轻缓如佛前一缕檀香青烟,在此时恰到好处地压住玄素心头火气,“莫忘了你离山之时,端清道长提醒的话。”
——玄素,你此番下山历劫经事,观得人生百态,一解前尘困惑,对世情感悟更上一层楼,已窥“任情境”大圆满门径。当此时期,你的心境感情将较之以往更显充沛浮动,因此你一面要去任情体悟,一面要学会自控自制,如于百丈悬崖上行一线独木,以平常心坦然而过,不可乱方寸,否则便是前后为难,一步歧途。
一念及此,便似一盆冷水迎面浇下,玄素心中升腾起来的怒火还没熄灭,背后却已经出了透心凉的冷汗。
他五指收紧,恒远摇了摇头,看向谢离,温声问道:“既然少庄主与端清道长一同离开问禅山,缘何眼下不见道长人影?少庄主为何会带着宋少侠出现在这里?”
谢离摇头道:“因为前辈并没有跟我一起走。”
那时人赶人话赶话,不管干什么都不分明,于是他佯装被挟持,使众人投鼠忌器放开围攻之势,为端清开了一条退路,本是想着先把情况明显不对的白发道长带离是非之地,再回去找端衡道长和色见方丈拿个主意。
可他没想到一路上无论自己说什么,端清都恍若未闻,一字也不吭声,只运起轻功提气飞奔,小少年在他手下比一只鸡崽子还要轻,转眼间于这番疾行中晕了个七荤八素,随即屁股一疼,谢离从端清手中跌落,坐倒在地上。
那是一条下山的隐蔽野径,端清松了手便不再管他,目光借着月色冷厉一扫,谢离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在一块青石上看到了几滴零星血迹。
“那血还没干透,前辈一句话也没说,顺着方向就追过去了……如果我没有猜错,前辈很可能是去追逃走的赫连御了。”谢离抬头看着他们,“我追不上他,又不敢贸然回寺里,想着无论事态如何发展,都要有人能证明真相才对,于是就摸黑上山把宋少侠带了出来。”
无相寺内眼下群雄齐聚,却也是龙蛇混杂,既然能被人摸入浮屠塔救走赫连御,那么要杀他和宋炜两个人灭口不是更易如反掌?
谢离在断水山庄被严苛教导的三年,武功不见得有一步登天的长进,却变得心思敏感,比寻常孩子多长了不止一颗七窍玲珑心。
端清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他带走,所有人都朝着下山方向去追捕,反而会忽略了一些回山小道,何况他一个孩子又非什么重大人物,在此关头还有多少人会上心留意?
于是谢离眼见追不上端清,踌躇片刻后就扭身上山,一路上避着人迹,终于找到了被自己藏在山洞里的宋炜。
谢离把自己在地上滚成了泥猴,衣服撕得破破烂烂,又把宋炜也捯饬一番,在山道沿途搭建的难民棚了窝居最漫长的一夜,然后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借着村民搭伴下山的机会,把宋炜半背半拖地带走。
他一个十岁孩子,若非从小练武,一身基本功还算扎实,恐怕根本带不动这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一路上谢离提心吊胆,唯恐沿途还有不轨之徒的埋伏,始终混在流民堆里往前走,白天不能好吃夜晚不可安寝,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下意识握紧藏在衣服下的小刀。
谢离不止在费尽心机地照料宋炜,还在亲眼记刻着这些人生苦难。
他以为自己家破人亡便是恨,却不知无家可归之人更无从恨起;他以为自己失长丧亲便是孤,却不知举目无亲之人彼此不堪数;他以为自己习得文武便是能,却不知粗陋卑微之人仍脚踏实地。
天底下芸芸众生有百态,未曾设身处地走一遭,哪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怒哀乐呢?
路有千条,人生万般,自有活法与坚持。
“……”
谢离说完这一路经历见闻之后,客厅里一时间无人再说话,唯有那默然已久的阿如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指腹摩挲着椅子扶手。
半晌,玄素终于再度出声:“多谢少庄主一番辛苦,为洗雪我师门长辈冤情留下人证,此情玄素铭感五内。既然问禅山上出事,牵连太上宫,贫道必须要回去一趟,一为证长老清白,二为追根究底,伽蓝城中事就拜托各位了。”
“小僧随道长一同回去。”恒远冲他点了点头,“此番变故中有寺内师兄弟伤亡,恒明师兄为人刚正直爽,恐被人利用意气用事,方丈年岁已高处理诸事也怕捉襟见肘。小僧身为无相弟子,护送伤者退守伽蓝职责已尽,也该尽快回寺才是。”
陆鸣渊的目光在他俩身上打了个转,书生没有亲历无相寺大劫,自然也不晓得恒远和玄素之间牵扯难断的上辈恩怨,只从恒远这番滴水不漏的话里捕捉到两层意思,一是这和尚认为寺内僧人中还有鬼祟,二是打算用自己身为无相弟子、西佛传人的身份,回寺给玄素的立场增上一层助力。
他眨了眨眼,微微一笑:“在下已经看过宋少侠的伤势,其伤情虽重但无性命之忧,如今有了医药相助,两天之内必能好转,届时便麻烦薛姑娘带上少庄主亲自护送他上问禅山,伽蓝城中诸事由在下与秦姑娘接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伽蓝城中如今都是待收拾的乱麻,最重要莫过于近日将至的武林各派人士。如今问禅山上敌我难分,玄素和恒远此行并不会顺利,若有南儒传给前来的各派掌事道清原委,百鬼门大小姐利用权力巧做部署,此先入为主倒比亡羊补牢好得多。
恒远与陆鸣渊对视一眼,两只胸有盘算的人精都心照不宣。
他们就事论事继续商榷,那厢秦兰裳出了门,派出楚惜微留给她的“鬼影”暗卫去联系伽蓝城中百鬼门人,自己坐在了临窗茶楼上一边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边静待回信。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派出的手下还没回来,却有人坐在了她对面,周遭潜伏的暗卫无一阻拦,连吭声都没有。
秦兰裳察觉到不对,却没如以往那般贸然出手,持杯的指腹轻轻一滑,藏在甲缝间的细针露出微芒,随着她看似寻常的转身,针尖已悄然对准了面前人。
“出去了这一趟,总算有些长进了。”
熟悉的声音含了笑意,秦兰裳定睛一看,牛毛细针又乖顺地潜伏回去,她提起茶壶给那人倒了满盏,把瓜果点心一股脑推了过去,惊喜道:“祖父,您怎么来这儿了?”
她对面之人,赫然是本该长居百鬼门的沈无端。
百鬼门老主人换下那身暗纹黑衣,着一袭锦绣缎袍,手里还捏着碧玉烟锅,花白头发束冠簪起,连平素挺得笔直的背脊也放低几分,看着就像个再普通不过的富贵老人。
然而秦兰裳看清了他眼中倦色。
从中都到西川路途遥远,沈无端怕是不知为何走得急,一身锦缎掩不掉风尘仆仆,眼下更隐现青黑。
秦兰裳以前总不觉得祖父老了,在她心里无论沈无端、楚惜微还是孙悯风,都是从不变改的模样,永远都会强大如斯,然而她忘了人生血肉之躯,岁月总是锋利。
她离家月余,经历的事情多了,能看进眼中的东西也不再虚浮表面,顿时鼻子一酸,却没哭也没闹,反而不着痕迹地掩去涩意,故作娇气道:“您要出门走走,也该早些告诉兰裳一句才是,现在小叔也不在场,否则我们爷仨还能凑个三代同堂呢。”
沈无端喝了口茶,嗤笑一声:“你跟那酸书生一去月余不回来,我这做祖父的再不过来看看,怕是四代同堂都要有了!”
秦兰裳脸上飞红,毕竟还是豆蔻年华的姑娘,平日里怎么娇蛮不逊都是对着外人,面对长辈,又提起心有好感的男子,到底还是厚不起脸皮,干脆祸水东引:“祖父你胡说什么?我还未及笄,您要想抱孙子,还不如让小叔加把力气,跟我婶儿抱个乖孩子回来养着!”
沈无端闻言,手指轻敲桌面:“他们也快回来了。”
第198章 端清
楚惜微与叶浮生是在三日后回到了伽蓝城。
此时玄素和恒远早带人回了问禅山,薛蝉衣也在日前带着宋炜上山作证,然而“端清勾结葬魂宫放走赫连御”这一消息依然不胫而走,使得刚到伽蓝城不久的武林各派援军各自犹疑,议论纷纷。
陆鸣渊心知这背后必有人煽风点火,他一面有条不紊地安排人引导舆论,一面让秦兰裳联系二娘,在伽蓝城展开了大规模的暗网搜查,短短三天内拔出了好几处钉子,可惜都没能顺藤摸瓜抓到大鱼。
他这厢焦头烂额,却有新的传言尘嚣其上——慕清商未死,破云剑再现江湖。
这个消息就像巨石滚入湖泊,打破了勉强维持的镜水表面,掀起了惊涛骇浪。
年轻一辈对破云剑的印象唯有在口耳相传中渐渐失真的传说,可年长之人永远不会忘记三十多年前的那人那剑,更不会忘记那场震惊江湖的千里追杀。
慕清商曾立于武林穹崖,又倒落泥沼,其剑破云惊世,其人牵涉万千。因此,纵然当初有人对他所犯罪行心怀疑虑,在那大势所趋之下也不敢去做与世相对的锋芒,等到慕清商坠落深涧之后,朝廷要追查他背后来历,恰逢那时“秦公案”风头未过,不会为这未下定论之事徒增动荡,便由官府和武林心照不宣地封口灭迹。
随着时过境迁,慕清商已经成了一个徒留其名的虚影,直到这一刻死灰复燃,他们才恍然惊觉,破云剑依然还横于头顶,三尺之遥,是终生难以逾越的鸿沟。
两个消息皆来势汹汹,时间相差无几,纵然未曾言明,有心人却都能猜到其中必有联系。一时间,各派之内暗流疾涌,前来太上宫门人落脚之地明询暗探者更多不胜数。
此次带领门人前来助阵的乃是端仪师太宋绮微,她是太上宫前任大师姐,就连已故掌门端涯道长都要对其礼敬三分。端仪师太早年辅佐掌门师弟打理门派内务,后来就闭关静修道经和武学,直到这回问禅山大劫消息传出,她才怒然出关,广发诛魔帖邀群雄齐聚西川,势要联合共诛葬魂宫。
没料到出师未成先起波澜,端仪师太本欲严令弟子决口否认,却又临时改了主意,众弟子虽不明真相,却也知道在此关头要紧随宗门行事,任谁旁敲侧击都果断否认,玄诚更是带着师兄弟们在短时间内无师自通了何为“插科打诨”,叫刺探之人悻悻而去。
当楚惜微与叶浮生匆匆进门的时候,就看见端仪师太和沈无端在院中对坐,一人翻阅着泛黄书卷,一人正提笔作画。
“义父?!”楚惜微一怔,沈无端将自身行踪掩饰得极好,就算到了伽蓝城,也只在暗中统筹,明面上的事情都交给了秦兰裳去处理,就连太上宫弟子也只当这是与师长交好的故友,没谁往百鬼门老主人身上想。
沈无端搁下笔,笑眯眯地看过来:“回来了,一路可还顺利?”
这一路自然是坎坷,纵有伊萨尔大开方便之门,要在边关僵持的情况下渡过封锁线抵达西川内地也并不容易。幸亏楚惜微临行之前,玄素将那只泗水帮少主曹清轩的长命锁给了他,那人虽在渡厄洞里遭了大罪,好歹留了性命,他日有名医良药为继,总还有些念头可活。
泗水帮是西川水域霸王,曹帮主已知问禅山生变,对独子安危心急如焚,连番派人却都铩羽而归,楚惜微在此时带来的消息和信物可谓天降甘霖。
弃阳关,走水路,还要提防沿途岗哨以免徒增麻烦,楚惜微在这几天里逼出了好几根白头发,为叶浮生的养伤时间增了“拔毛”这一消遣。
一路风尘仆仆,此时见了沈无端,楚惜微却把所有的艰难险阻都吞回了肚子里,他只是抽走沈无端手边酒壶,仰头喝了个干净,这才道:“鬼医给你开了长期稳养的药,就不要多饮酒了。”
“兔崽子还管到老子头上了!”沈无端笑骂一句,将目光投向叶浮生,上下打量了一番,“总算看着有点活人样了。”
叶浮生摸摸鼻子,他如今解了“幽梦”之毒,又正是与楚惜微情浓之时,似枯木起死回春,哪怕萧瑟秋风也挡不住新芽吐蕊,哪是当初那浑噩等死的模样能比的?
然而上次见沈无端,叶浮生还进退自如,此时被他目光一扫,却莫名生出“丑媳妇见公婆”的感觉,那张八百年没红过的老脸此时有点发烫,险些走了个同手同脚。
好在他心头还记挂着正事,尴尬只在一瞬,转眼就恢复正形,开门见山地问起端清此事的始末。
“问禅山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却只找到魏长筠和一干葬魂宫杀手的尸体,玄英传信说是剑伤毙命,应是端清师弟的手笔。”端仪师太放下手中书本,年事已高的她不见佝偻,身躯依然清瘦挺直,花白的发规规矩矩束成道髻,露出风霜面容上一双清明眼睛。
叶浮生这一路提心吊胆,现在听了这句话也没松口气:“那么,他人在何处?”
端仪师太定定看了他一眼,从他身上依稀看见当年红衣快刀的女子残影,心底蓦地一酸,叹气道:“恐怕,是跟赫连御在一路。”
叶浮生的脑子里顿时“嗡”了一下。
楚惜微恰到好处地扶了他一把,手臂揽过这人的肩头,目光看向沈无端,沉声道:“我们来的路上,听到了一些有关道长的传言。”
沈无端嗤笑一声:“你信这些东西?”
楚惜微道:“不可尽信,也不可全然不信。”
“你们从关外回来,应是去了趟九曜城,想必听到的‘传言’不止于此,中间是非曲直如何也该自有考量。”沈无端抬起眼,“这里没外人,想知道什么就问吧。”
叶浮生目光微沉:“我师娘……真的是慕清商吗?”
他声音很轻,却让端仪师太神情一凛,好在沈无端来时已经清空院内闲杂人等,外头也有心腹把守,不担心谈话泄露出去。
沈无端笑了笑,道:“端清是慕清商,不过……慕清商不只是端清。”
叶浮生提起的一颗心差点跳出嗓子眼,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重复了一遍:“不只是?”
端仪师太适才没来得及阻止沈无端,现在将一双眉拧得死紧,后者见了便道:“师太,沈某适才说过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不可言的?何况,这些事情已经瞒了三十多年,难道还能瞒一辈子?”
叶浮生闻言看向端仪师太,向她抬手弯腰认认真真行了后辈礼,道:“晚辈叶浮生,昔名顾潇,乃上任惊鸿刀主顾欺芳之徒,与端清道长亦有师徒之情,在此见过师太。当年种种,面目全非;而今风雨,不乏余波。眼下强敌出诡计,诸人陷危局,皆有旧年恩怨留影作祟,若师太得悉内情,还望告知一二,晚辈在此立誓只为一解危局,绝不法传六耳!”
楚惜微没说话,目光落在沈无端身上,两人对视片刻后各自移开。
半晌,端仪师太摇了摇头,亲手将叶浮生扶起来,道:“不必如此,贫道告诉你们便是。”
她将那本泛黄书卷递过来,叶浮生和楚惜微翻开一看,上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连串人名,乃是记载了太上宫亲传师徒的名谱。
他们一页一页翻找过去,终于在靠后的部分定格:太上宫第四代掌门肃青道长,亲传弟子端涯道长纪清晏、慕清商、端衡道长荆斐。
“慕清商”三字一列末端,被人用同样的笔迹添上“端清”这个名字,而非“端清道长慕清商”。
叶浮生瞳孔一缩,楚惜微抬起头:“从此名谱来看,道长与慕清商应有关联,却不是一个人。”
“我十六岁那年,九岁的清商师弟被师父带上山门,怯生生的,安静乖巧叫人疼。”端仪师太回忆着过去,嘴边慢慢有了笑容,“那时候,他是门派里年纪最小的孩子,就算不愿意入道门,掌门师伯和我师父也都疼他,端涯师弟更是少年心性,把他看作自己的亲弟弟一般带在身边……然而,我不明白掌门师伯为什么要教他《无极功》。”
叶浮生皱了皱眉:“我听云舒说过,《无极功》是太上宫历代掌门才能修行的至高武典心法,难道那个时候端涯道长还没有被内定为下任掌门?”
端仪师太摇头道:“端涯师弟乃掌门师伯一手带大,视如己出,早在幼时就是少宫主,因此掌门师伯说要把《无极功》破例传给清商师弟的时候,遭到了多名长老的反对,可我那个向来严守规矩的师父竟然站在了掌门师伯那边……最后也不知道是如何说服了长老们,清商师弟从十岁开始跟随掌门师伯修行这门心。他悟性奇高,又狠下苦工,掌门师伯更是竭尽心血,因此清商师弟十五岁下山历练的时候,已经是年轻弟子中的佼佼者了。”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一顿,叶浮生屏住呼吸,看见端仪师太嘴角的笑容慢慢消失。
“当时,掌门师伯年事已高,早年行走江湖留下的暗伤也逐一发作,我们这些小辈看着心急,他却一面不准我们发信通知清商师弟,说‘任何人不得告之以哀戚怒恨之事’,一面又让下山的弟子时刻注意清商师弟动向。”端仪师太笑容渐渐回落,“我本以为他是放心不下,害怕清商师弟担忧,便不好违背命令,只能干着急,好在几个月后清商师弟送来飞鸽传书,说要带友人回太上宫暂住一段时间。”
她说话时看向沈无端,后者接口道:“那个时候百鬼门内乱,我背负追杀到南地,好在被慕清商救下,就随他一起去东陵。”
端仪师太深吸一口气:“接到传书的时候,掌门师伯并不见喜色,跟师父在非道阁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我和端涯师弟去送药汤的时候不小心听了一耳朵,发现他们说的是‘长生蛊’、‘无极功’,还有……‘魔根’。”
——“慕清商先天不足,本该短命早夭,是赫连家用长生蛊给他续了命,那年他两岁,种下此蛊便如植命根,一生不可解脱。”
叶浮生顿时想起了伊萨尔所说的这句话,脸色顿时变了。
楚惜微问道:“何为‘魔根’?”
“我们道家,自古便有‘一念道魔’的说法,人的本性除了在世故里磋磨出的是非,还有先天落下的善恶根本。”端仪师太道,“你们既然去了九曜城,就该知道清商师弟的来路,他自幼被人种下‘长生蛊’用以延命,然而此物乃是‘蛊王’,嗜血残杀,性极凶戾,身怀此蛊的人虽可长寿,却也会被其影响,逐渐变成那般凶狠的性子,极难斩除恶念,故被称为‘魔根’。”
“我八岁那年就在迷踪岭认识了慕清商,他比我小一岁,平素安静得像个瓷娃娃,然而……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他已经会杀人了。”沈无端突然出声,“虽然当初年纪小,可我永远都记得他杀人时候的冷静狠辣,完全不像个七岁孩子,后来阔别重逢,他又一次为救我杀人,十几个杀手几乎在顷刻间成了死人……动杀念的时候,慕清商好像突然变了个人,如同羊皮底下伸出了狼的爪牙。”
叶浮生心头一跳,楚惜微想起后来慕清商在南地犯下的累累血案,皱紧了眉。
他思及跟端清的几次会面,难以想象能如此透彻冷暖是非之人满手无辜血腥的模样,可当楚惜微想起白发道长拿下赫连御时显露出来的冷厉,又忽地觉得鲜血再适合不过他。
一念道魔,当真是如此存在吗?
肃青道长破例教慕清商《无极功》心法,是看出幼子虽稚,已被蛊虫影响极深,平时还好,一遇生死悲怒之事就容易引动蛊虫作祟,兼之在迷踪岭那样的环境下成长,渐渐养出了迥异常态的第二个性子。
长生蛊是慕清商的命脉,肃青不想伤他性命也不想毁他未来,便以《无极功》心法强行令他修心养性,施之以温良,教之以纯善,希望慕清商能早日达到“无情”境界,从此在那“魔根”之外浇铸出“道体”,哪怕做一辈子清心寡欲、断情绝爱的无求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