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太子争影帝的日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从一认真地看完几场戏,台词幽默有梗,又暗含讽刺,和先前那一版完全不像是一个人写的。
  李从一来了点兴趣,问:“这两版有什么讲究?”
  方有行食指点点《我,乾隆,打钱》,说道:“这版是根据投资人喜好改的,定这版有投资,三百万,所以能给你稍高一点的片酬。另外那版,没钱,我自己掏腰包,顶多凑到一百五十万。”
  李从一摸着剧本,表情悠然神往:“我对这个投资人还挺感兴趣的……”
  方有行眼神一黯,他就知道一个片酬五十万一个片酬十万,这种没有任何难度的选择,任谁都会选前一个。
  “我真好奇,到底这个投资人拥有什么样强大的审美,才能把一个故事的精华全都改掉,完美无缺地做到了去菁存芜,没有任何漏网之鱼。”李从一不无大开眼界的感叹。
  “是啊,赵老板的审美的确有点独特……”方有行干笑着点头附和,忽然浑身一怔,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震颤当中还夹杂着一丝爽感,看向李从一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殷切的暧昧。
  李从一将《我,乾隆,打钱》扔到一边,毫不犹豫地指着《生物链》说:“我的审美比较正常,我演这版。”
  方有行都快感动哭了:“其实我也没定到底要拍哪一版,一版是金钱,一版是初心,我纠结犹豫了这么久,一直下不了决定。今天你倒是给了我勇气,就拍这版了!”
  一旁始终不发一言的康桥终于忍不住了:“我说有行,你哪里去凑一百多万?”他没记错的话,方有行家境好像很一般啊,不像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多钱投资电影。
  方有行有些尴尬,含糊说:“这个我有办法,你们就不用管了。”
  “什么办法?”李从一吃一堑长一智,立刻警觉起来,“别是违法犯罪吧。我现在就是那悬崖边一粒摇摇欲坠、可怜无助又弱小的石头,你要再推一把,我就摔下去粉身碎骨了。”
  方有行脸通红:“不是不是,你想哪去了。我是……我是打算把老家的婚房给卖了,四五线小城市,做多也只能卖一百多万。”
  康桥担心:“你这是把全部身家都给豁出去了。”
  “没事。”方有行略苦涩地笑笑,“就跟我女朋友说的一样,成了,就留在这里,在四环内买新房;败了,就回老家应聘个高考编导冲刺班老师当当,听说还挺赚钱的。”
  李从一沉吟,一直没作声。
  方有行担心他临阵退缩,面上有些焦虑。
  现在影视剧几乎最大的成本支出都在演员,虽说低片酬也能找来可靠的演员,但这种事太过可遇不可求。
  方有行没看过李从一演戏,但既然是康桥大力推荐的那就不会有错——他虽然和康桥不熟,但相信他的专业眼光。而且李从一虽然看上去有点没个正形,可眼神里有股子对演戏的信念感。
  好演员类型各异、各有千秋,甚至人品都参差不齐,但他们一定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演戏有信念。
  李从一就有这种信念感,令人无法忽视。更重要的是,他还便宜,这点让方有行心动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下本章提到的“易粪相食”,这个名词早先来源于一份食品安全报告,指畸形的市场,意思是商家生产劣质食品卖出去赚钱,但自己不吃,去买别人制造的,但别人的也是劣质的。恶俗一点讲,就是自己拉的屎不吃,拿去卖,买来的却也是别人拉的屎,所以叫易粪相食。文里剧本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我拿粪骗你,却又被另外的粪骗,自己作孽,最终还得报应到自己身上。


第14章 进组
  李从一终于开口:“这骗子的演员找好了没?”
  “还没呢。”方有行说。
  “那好!”李从一拍桌子,“我有个人选推荐,导演你要是用他,我的片酬还能再降。”
  方有行没骨气地问:“降多少?”
  “就象征地收个一万块吧。”李从一很大方,大方这种美德是他近期暴富才拥有的。
  方有行差点就脱口而出我同意,幸好作为一名好导演的节操及时勒住了他,“你推荐的人是谁啊?是专业演员吗?靠谱吗?”
  李从一竖起大拇指:“绝对专业,绝对靠谱。”
  康桥在一旁咳嗽:“咳咳,从一,你的片酬按正规流程是要通过公司和我来进行商定的,一般情况下太低的片酬,公司不会让签。”
  李从一眉毛一横,脸皮极厚地说:“要不是你们平川太树大招风,害得我成了被打的出头鸟,我至于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吗?陈岱川他还好意思跟我要求这要求那的?”
  康桥咽下一口老血:“所以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你现在算特殊情况。我就是给你提个醒,以后要注意了。”
  方有行惊奇地问康桥:“他和你们陈总是什么关系啊?怎么还直接称呼名字了?”
  “他又不是皇帝太子,还不能直呼其名了?”李从一纳闷。
  “那这个问题等会儿再探讨。先说说你推荐的人吧。”方有行及时把话题拉回正轨。
  李从一笑道:“说什么说啊,我直接把人叫来吧。”
  “有男一号找你演啦。”李从一立马一个电话把邰行叫了过来。
  在等邰行过来的这段时间,方有行就已经用手机上网看了些邰行出演过的电视剧片段,一颗心终于安稳踏实地落回了原地。
  等到邰行到了,再客套聊了几句,方有行发现邰行还算是自己的学弟,都是一个学校的,就是专业不同,名字中居然还都有个“行”字。尤其两人还有共鸣——他们都在学生时期是数一数二的学霸,最后却混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方有行激动地握住邰行的手:“这个角色就是你了!”
  邰行也激动:“谢谢导演您了!”
  方有行不好意思道:“就是片酬有点低,你别嫌弃。”
  “多少啊?”邰行问。
  方有行说:“你觉得多少合适?这么说吧,最低多少,你愿意来拍?”
  邰行转头看李从一:“你多少啊?”
  “一万。”
  “你现在可比我火多了,我片酬总不能高过你吧。”邰行说,“那我也要一万好了。”
  方有行一怔,眼眶忽然湿润起来。
  “怎么哭了?”邰行心虚地看了眼李从一,“难道觉得高了?包吃包住吗?要是包的话,我还能再降一点。”
  方有行哭中带笑:“谢谢你们!”
  在方有行的感激涕零中,合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给敲定下来。
  李从一觉得神清气爽,特意拉开微信,要给周嘉茂发个消息炫耀一下。
  李从一和周嘉茂算是难兄难弟,凭着战友情现在关系很热络,两人时而在微信上交流交流感情,就是有时候画风有点奇怪。
  比如上一波结束的对话:
  周嘉茂:唉,你说这种事怎么被我们遇到了,真倒霉啊。我们上辈子是不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害了好几条人命,报应到这辈子来了?
  李从一心虚:是你倒霉,要作孽也是你作的,跟我无关。
  周嘉茂:明明就是你!要不是为你庆祝签约,我会去唱歌吗!
  李从一:明明就是你!要不是你非要唱歌,我们至于沦落至此吗!
  周嘉茂:就是你!我去唱了那么多次歌都没事,你一来就出大事!
  李从一:就是你!我高高兴兴签约,明明气运亨通,结果你作的孽都压住了我的喜气!
  周嘉茂:是你!有成语为证,红颜祸水!
  李从一:是你!也有俗语为证,丑人多作怪!
  周嘉茂:我抗议,你这是人身攻击。
  李从一:你要明白一件事,在我面前被说丑,不是人身攻击,而是相对状态下的事实阐述。
  周嘉茂气绝身亡,再没留下只言片语。
  李从一笑眯眯地回顾了下当时得胜的心情,然后发出去几句云淡风轻的话:我要拍戏了,唉,真忙,羡慕你的悠闲。
  周嘉茂立刻诈尸而活:哇靠,什么戏?我都没得拍,你这就拍上了,太没天理了吧。
  李从一:什么戏不能告诉你,签了保密协议的。但我可以透露一些关键词:双男主,乾隆,连环骗局,惊天阴谋。
  周嘉茂酸溜溜的:还是清宫权谋戏呢,听上去有点像大制作。你好好拍,我回老家钓鱼去了。
  接着灰溜溜地躲到一旁哭去了。
  《生物链》在资金上而言当然不是大制作,但就其用心程度来说,是目前很多号称“大制作”的影视拍马也追不上的。
  李从一拿到完整版剧本,对方有行的认真和才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他是个基本功扎实而态度又认真的导演,剧本绝对是经过多次细细打磨、认真推敲的,每个人物都立得住,每次行为都有根源可追溯,即使荒诞,也荒诞得叫人信服。
  就连那个痴呆老太太,她会上当受骗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起到连接作用的功能性人物。
  老太太年事已高,百岁高龄,她的一生是历经苦难的一生。出生时赶上战乱年代,老太太的家是个富贵人家,小时候锦衣玉食活着,没几年因为政治原因,大厦倾颓,过上了朝不保夕的动荡日子。
  她从大小姐一下子变成穷苦丫头,心性还骄傲着却不得不做些牛马活,后来好歹日子安稳了,成家,却遇上特殊时期,被当成地主典型,游街批斗,苦不堪言,丈夫受不了她带来的屈辱,自杀了。
  这段时期也熬过去了,她带着一双儿女一路熬到了新时代,儿子却因为和人争执被活活打死,留下才出生不久的孩子。这孩子也就是故事的主角,他从小就听着奶奶讲那过去的辛苦,也经常听奶奶唠叨说她小时候,门楣是如何辉煌,地位是如何崇高,最后总要带上一句:孙儿啊,你要好好努力,成为人上人,叫谁也不能欺负你。
  时代的苦难在老太太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老了以后,时而糊涂,时而清醒。
  清醒时,带着对生活的默默忍耐。
  糊涂时,带着对往日荣光的狂热。
  所以老太太迷糊后,才对乾隆后人与宝藏的拙劣谎言深信不疑,仿佛回到小时候,家中总有许多达官贵人高谈阔论。
  这个老太太不像是李从一一开始以为的那么简单,那就对角色演员的要求更高了。
  李从一后来去剧组,看到老太太的扮演者曹春兰就放心了。
  曹春兰为人和蔼,而且一点没和社会脱节,张口还能来上一个段子,和李从一还有邰行很快就熟络起来,李从一一口一个“春兰姐姐”叫得不亦乐乎。
  曹春兰其实已经七十多岁了,是老一辈艺术家,年轻时是位美女,在上个世纪就驰骋在各大荧幕上,后来上了年纪,演技没有发挥的余地,接的角色不是恶毒婆婆就是老好人,忒没挑战性。
  曹春兰就告别荧幕,去演话剧。很多经典话剧通常给老人角色的设置更有深意更复杂些,曹春兰混得风生水起,十分快哉。
  而由她出演老太太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话剧的表演形式相对于电影而言,肢体和台词都比较大开大合,毕竟观众就在台下,看不清微表情,重点都在形体和台词上。演一个神志不清又狂热的老太太,恰好需要这种幅度大而不显得浮夸的表演。
  李从一和她对戏时,她一开口,那个台词功底就瞬间让李从一的鸡皮疙瘩纷纷冒头起立,表示敬仰。
  方有行真有本事,居然把曹春兰给请来了。
  方有行对此微微一笑,不好意思地说:“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啊,是我大学导师请她给我帮忙的。唉,估计是导师也实在看不下去我这样混日子了。”
  三位主角的片酬加起来还不超过六位数,方有行卖婚房剩余的钱全都用到电影其他方面了。
  因此剧组乍一看很寒酸,带上演员也才不到三十人,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方有行精挑细选雇来的,业务能力很强。剧组里有两个摄影师,其中一位为了省钱,总导演方有行亲自担任,另外一位是方有行曾经合作过的,双方很有默契。
  婚房的另一位主角也在场,方有行的女朋友是个服装师、化妆师,还顺便兼职道具布置,她的审美水平在这一部电影里被调动到了巅峰。也显然,方有行对自家女朋友的能力很认可,否则不可能任人唯亲到让她身兼数职。
  李从一觉得方有行交到这样的女朋友真幸运,不仅同意卖婚房,还任劳任怨地被方有行呼来喝去。
  一切到位,万事俱备,方有行弄了一个简单的开机仪式,就正式开拍了。
  导演女友给李从一布置了一套昂贵的定制西装,当然是租来的,又特意给李从一化了加深轮廓的妆容,皮肤没有遮瑕,甚至还弄粗糙了一点,增加了年龄感。再把头发全都梳上去,弄得油光水滑,显得额头饱满又精神,最后架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和剧本里人模狗样的企业家形象就很接近了。
  “斯文败类!活脱脱一个斯文败类!”邰行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鸡窝发,穿着朴素至极的淘宝风衬衫,咬牙切齿。谁叫他演的是一个落魄的骗子呢。
  李从一微微一笑,站起身来,面料很好的西装服帖地衬在李从一身上,把他的长腿、窄腰、平肩都完美地展现出来。
  邰行更悲愤了,继续揶揄:“你这还弄什么区块链骗局,多伤脑细胞,直接卖身得了,保证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李从一惋惜地道:“我也想啊,可谁能买得起啊。”
  导演女友怜爱地看了眼李从一:“希望弄你的监狱造型时,你还能这么自信。”
  李从一无所畏惧:“自信不是造型给的,是天生丽质给的。”
  方有行忍不住喊:“别吹嘘了,赶紧过来拍定妆照!”
  李从一以后将会很感谢这段经历,因为他再也不可能遇到这样慢的一个剧组。
  是的,慢,拍摄节奏非常缓慢。但这绝不是能力不够造成的拖拉,而是稳扎稳打带来的踏实感,甚至有时候压根感觉不到慢,只觉得充实而心安。
  看其他的剧组,多少个都是导演在吼,演员在叫,工作人员在疯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演员档期赶,每天制作成本都在增加,晚一天拍出来就错失一天先机。即使是很可靠的导演,不追求速度,不敷衍,但心里也是希望能快一点,再抓紧一点时间。
  这个剧组的慢,除了一部分来源于方有行追求的慢工出细活,另一部分也来源于他们大多数人时间都很充裕。
  工作人员被方有行雇佣的金钱和时间是关联的,快还是慢他们无所谓,反正钱到位就行了,慢一点他们还更从容。方有行都不急,他们急啥。
  而演员,一个比一个有空,有的是时间慢慢推敲角色,精磨细打。
  整个剧组呈现出来的氛围就是静水深流。
  李从一很幸运,在演戏初始生涯就遇到了这个剧组,如同一支正在攀援的新生植物遇到了一根笔直的插杆,将来他会长得很有型。


第15章 走位
  李从一的演戏更多的是来自于天分和前世忍辱负重的经历,他没有正经地学过表演,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的是,他的演技没有被框架限定住,可以发挥得天马行空,往往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和灵气。
  坏的是,李从一没学到很多前人总结的表演经验,不懂表演系统,没站在巨人肩膀上,不知道如何更技巧地找到合适的演戏方式。
  这一点缺陷,在李从一看陈岱川留的笔记中被弥补了很多,但那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生物链》剧组中,理论都有机会躬行。
  更妙的是,李从一的队友都是对他有极大帮助的人。
  邰行,是演艺名校科班毕业、学习成绩优异的正经演员,和李从一对戏时,能给李从一不少启发。
  曹春兰,是演艺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充足的老前辈。老人都是一座宝藏,曹春兰更是一座内蕴无穷的宝山,无论是演技还是对于演戏的态度,乃至于对生活,李从一和邰行都能从曹春兰身上得到受益匪浅的感想。
  方有行,是专业技能过硬的好导演,他能从导演的角度,给演员耳目一新的建议。
  这些人,从来都不吝啬给李从一指点。
  同时,他们又能从李从一身上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邰行就对李从一表演的自然十分羡慕,并积极和李从一交流心得。
  李从一嘴上说着一套煞有介事的理论,心中却在无奈地想,把弱小、无助又可怜的你扔进皇宫——宫女都成了精的那种,稍微说错一句话,甚至表情有点不对,都能拖出去斩了,你也会表演得很自然。
  这个剧组气氛前所未有的融洽,允许意见,允许错误,但不允许一错再错。
  甚至要是有人对剧本某些地方不满,也能直接提出来跟导演说,只要你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方有行觉得有理的话,还会顺着你说的方向改。
  邰行有些惊讶于方有行的好说话,他知道很多编剧,会随时随地地根据投资人、导演、演员的喜好改剧本,但他们内心肯定是不乐意的,背地里还要骂一句傻逼,破坏了剧本的整体和谐性,搞得故事逻辑不通。
  李从一知道方有行曾经为了拉投资,被逼无奈改过好多版剧本,按理来说,他应该对别人对剧本指手画脚很痛恨啊。
  方有行却无所谓地一笑,解释:“我痛恨的是胡乱改剧本,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为什么不改?我从来不认为电影是一个人的艺术,电影也是一门配合的艺术,需要各方相互协作。而我一个人就算再自视甚高,也没办法写出人间百态,用你们的眼睛来帮我完善剧本里的世界,让这个世界更真实更全面,不是很好的事吗?”
  李从一很满意现今的日子,导演英明,剧组靠谱,又棋逢对手,每一天都能更深度地把潜力挖掘出来,体验演戏的无穷乐趣。
  当然,李从一也是遇到了坎的。
  非科班出身的演员通常都会遇到这种问题,李从一对走位有点不熟悉,时不时能走到镜头外,要不然就走出了打光区,或者有时候灵光一闪、即兴发挥,明明是难得的好戏,却不幸挡住了对手,破坏了构图,这个镜头就不能用了;像挡住道具、布景这类不是很大的失误就更多了。
  方有行在喊停了李从一几次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定暂停拍摄,给李从一好好讲解走位的技巧。
  邰行和曹春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聚过来,把李从一围成一个圈,开始群体教导。
  “你要注意啊,演戏不仅仅只是演好了就行,还要配合。配合摄影师,配合灯光师,配合道具师,还要配合你的对手。”方有行说,“你要时刻保证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在灯光下,在镜头里,除此之外,还不能挡住和你对手戏的演员,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就可以精益求精,追求和道具配合,要让道具也成为戏的一份子。”
  “对对,你这样走位就很好,悟性特别棒。”方有行鼓励,“你过来看下监控器,看看刚才那段走位的效果,你知道了怎么走有怎么样的呈现,下次再走位时心里会更有谱一点。”
  李从一停下来,过来一起看,神情有些恍然大悟,他刚刚试了好几次走位,方有行都一一回放给他看,都有很明显的差别,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李从一暗暗记下效果比较好的走位。
  方有行很满意李从一的领悟力,说道:“我们只有两台摄像机,走位相对简单一点,你要去了大剧组,拍更复杂的戏甚至群戏时,摄像机会更多,走位就更难,你要和导演、摄影师充分沟通,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让各个景别都能取到好的镜头。”
  邰行在一旁补充:“还要注意灯光,别光顾着镜头了,要在灯光和镜头之间找到一块最优的重合地点。这本是导演的工作,但导演也不可能把每一步、每一个动作给你排好,所以在你发挥时,还要自己把握。”
  “是的。”方有行说,忽然感慨:“现在光替太多,直接找个人站灯光下一站,试试效果,然后标好走位,跟演员说一声就行了。这也没什么,毕竟演员时间宝贵,哪来时间这么慢慢试光影效果。但如果是那种经验丰富、胸有成竹的演员也就罢了,那些半桶子水晃悠的演员,这样图省时间替下去,对灯光、镜头一点儿没养成敏锐感,没有感知力,怎么能成为一个游刃有余的好演员?”
  李从一听得直点头,他上回拍盛千柔的偶像剧时,都是些平铺直叙的粗暴打光,用不了这么细致。即使他出错了,导演图省事,没跟他说这些内容,估计心里想着后期再用下滤镜就没问题了,镜头能用就用了。
  方有行说:“邰行,你去配合下从一,看看从一在两个人对戏的情况下能不能掌握好合适的走位。从一,记住了,别只惦记着走位,也要配合对手的戏啊。”
  曹春兰慈祥笑道:“等两个人从一也能掌握了,我就下去,试试三个人的戏,慢慢给琢磨透,学烂了。”
  李从一莞尔一笑,心中有股热情的气息上涌。
  有几个人能遇到这种机会,一个专业导演,两个专业演员,不计较时间,出于真心地教导你走位?
  也幸好,李从一没辜负大家的期待,甚至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李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