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件事,你们知道石宏大他有个小妹妹不?”单媒婆说完了话题一转,立刻神秘兮兮的跟小于举人说八卦了。
  “他……是有两个吧?其中一个嫁人了。”于良吉还记得,石张氏来要钱的时候,石宏大给了银子当嫁妆来着。
  虽然给的银子很少,但是好几年前,应该是很多的,那个时候一两银子够一家四五口子人过一月的日子了。
  “另一个也定亲了。”这个于良吉还是知道的,另一个据说定亲的是个有钱人家,马家村那边的村长的儿子吧?
  不知道是谁告诉他的,他记得,好像是这么回事。
  “退亲了!”单媒婆一拍大腿,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那小闺女年岁不大心眼不少,愣是扒着马家,在他们家闹出那么大动静的时候,都没退亲,可惜,她没摊上个好娘亲。”
  小于举人瞪大了眼睛,满脸就写着三个字一个符号:啥意思?
  就连刘宋氏跟宋婶子都有点反应不过来,当时石张氏那么嚣张,她闺女订了一门好亲事,宣扬的十里八村都知道了。
  单媒婆一看,合着小于举人他们还不知道吗?
  哎哟喂!
  她就开始告诉小于举人,石家的闹心事了。
  石张氏被人扭送到官服,这事儿不用审就知道,石张氏没理,于是判入室行窃的罪名。
  根据大蒙律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囚刑、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四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劳役,并处罚盗窃金全额;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流刑劳役,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额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
  而且石张氏盗窃的金额不少,一百两黄金!
  石家如今还欠着外债,连处罚金都交不起!
  更别提什么处罚全部财产了,石大当时就要休妻!
  “这么严重!”于良吉没想到,当初拿走那一百两银子,竟然有这么大一个后招。
  刘宋氏忍不住追问:“那休成了没啊?”
  小于举人八卦的因子跃跃欲试。
  “没,张家村怎么可能让石大休妻?那样张家村的闺女以后别想嫁个好人家了。”单媒婆夸张的道:“甚至他们还筹了点钱,给石大呢!”
  “天哪!”小于举人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要是他身边的女孩,例如宋姑娘那样的,巴多要是敢跟石大一样冷血无情,他宁愿让巴多休了宋姑娘,也不会给巴多钱!
  张家村的人都在想什么?
  “听说他们还想找人给石张氏缓刑,结果没成。”单媒婆继续八卦。
  法律不外乎人情,在中原大地上,人情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而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是要求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人群,即朝廷量刑官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百姓。
  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可惜,石张氏倒是也不够格,因为大蒙律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这缓刑,也就没缓成。
  “石张氏犯了罪,这石桂娘就成了五不娶之一。马家当然要退亲了,马家村的村长都说了,儿子要是想娶石桂娘,就要除族,逐出家门,过继旁支的孩子为嗣子继承家业,那马家大小子再喜欢石桂娘也不行啊!”单媒婆撇嘴:“再好的关系,能跟诺大的家业比么。”
  《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石张氏犯了罪,其儿女的婚事肯定受到影响,头一个就是她那订了一门好亲的小女儿,大女儿自从出嫁之后,就没再回过家。
  马家村虽然离得远,但是也是这县里有名的富裕村,原因是马家村祖上出过一个举人,当然有底气跟底蕴。
  虽然也就是比别的村子富裕一些,但是也足够傲视一般的村子了。
  当年的马家村,在前朝就已经跟原来的张家村差不多的地位了,只不过马家村的那个举人老爷过世之后,就没后继之人了。
  小于举人叹了口气,尽管穿越前辈已经很努力,但是某些坚持,还是会让人们流传在骨子里。
  例如对嫁娶之事,都甚而重之,有一个犯了罪的亲娘,石家别说娶媳妇了,就是女儿都难嫁。
  “也是,夫妻都还有和离的呢!”小于举人感叹不已,石大,你现在还有什么资格嫌弃石大?哼哼哼!
  “我跟你说啊,石大找我了!”单媒婆语破天惊。
  “他找你?”小于举人一听就皱眉了:“干什么?”
  “你猜?”单媒婆还有闲心逗趣儿呢。
  “让你给他说亲?”小于举人一开口,就把单媒婆给逗喷了。
  刘宋氏跟宋婶子也笑了,这小老爷还真敢猜啊!
  “小于举人真会说话,他那样的,让我给说媒我都张不开这嘴!”单媒婆鄙视无比:“她找我,是想让我将他闺女说进十八里铺!”
  “啊?”于良吉张大嘴巴,旁边陪坐的刘宋氏也愣了,宋婶子更是惊呼:“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如今想要嫁进十八里铺的闺女不要太多,各个条件都很好,甚至陪嫁也十分丰盛,这事儿连宋婶子都知道!
  当初巴家别看是在于家当护院,实际上就是打工的,但是也有不少闺女看中巴多,可惜,巴多一个都没看上,单媒婆也找过巴多,巴多都给拒绝了。
  这还是成亲之后,巴多跟她闺女说的呢。
  而宋氏母女俩因为极少出门,倒是没什么人见过,也就没人来说亲。
  “而且人家都有人选了。”单媒婆更是语出惊人。
  “谁阿?”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宋婶子都好奇了,到底是谁,让石大瞧上了?
  “黄大厨的儿子啊!”单媒婆撇嘴:“人家还指名道姓,说了,这是石宏大的妹子,嫁进来也是当姑奶奶的命。”
  “石宏大的妹子?”于良吉讽刺一笑:“当时签订断亲书的时候,他们一家,包括出嫁了的石荣娘,可都签字了,跟我们家石宏大,可是没关系!”
  现在说是妹子了,早干什么去了?
  “我看他是不安好心!”刘宋氏呸了一口:“便宜都是他们家的,他以为自己是谁阿?”
  “绝对不可能成!”宋婶子也不高兴了,这么无耻的人要是进了家门,那还得了?


第297章 三四月间
  “当然成不了,我直接告诉他,哪儿凉快上哪儿待着去!”单媒婆柳眉倒竖:“老娘是媒婆,不是收破烂的!”
  小于举人:“……!”
  第二天,小于举人就乖乖跟着是媒婆去了李家村。
  李家村隆重欢迎啊!
  哎哟喂,这个热闹!
  当然,订亲用的东西,都是邵家采购的最好的,如今邵家也不缺钱了,邵铁匠夫妻俩别提多昂首挺胸了。
  小于举人去了就是给人当背景,当靠山的,石宏大没来,他答应过邵铁匠,等他儿子成亲的时候,他要露面,并不是迎亲,而是坐镇家中。
  这样很有面子的!
  下定十分顺利,约定冬月迎亲,然后回来了。
  结果转天单媒婆又来了,又有人家相看好了闺女,要去下定!
  于是一连好几天,小于举人都被迫跟着单媒婆转战各个村子。
  等他不再外出的时候,石宏大没良心的笑了:“累坏了吧?”
  “可别提了,以后估计不用单媒婆我都知道怎么给人下定了!”小于举人一脸纠结的指了指肩膀:“再给揉揉肩膀。”
  石宏大赶紧给揉肩膀,这两天累坏了。
  热闹过后,像是三月了,清明节。
  这一天,石宏大和小于举人,带着于宝宝,拿着各种祭祀用品,跟村里人一起去了西山的墓地。
  墓地依然萧瑟,人们清理了坟茔上的枯草,甚至还翻新了一下坟茔,上香,摆供果,烧纸钱。
  若是在南方,这个时候早已绿草青青杨柳新了,可是北方还是一片枯黄,刚刚有点气温回升。
  小于举人给于家父母的墓前放好了东西,第二个放的不是于家大哥跟大嫂的,而是石宏大娘亲。
  因为按照辈分,石宏大的娘亲比于家大哥和大嫂大了一辈,跟于父于母是一辈的,俗称“亲家”。
  等给大张氏摆完了祭品,点燃了白烛,上了香之后,才挪到于家大哥大嫂的合葬坟茔。
  于宝宝已经开始摆放祭品了,九岁的孩子,有着不同于普通孩子的成熟,他知道,这是他的父母。
  里头埋着的是他一出生就失去了的母亲,以及五岁那年,去世了的父亲。
  如今,母亲没有任何印象,只知道是个很好的女人,这是姥姥跟他说的;父亲?好像有点印象,但是四年多过去了,那个时候他还小,如今竟然是想不起父亲的音容样貌,只记得,好像跟小叔叔差不多,但是比小叔叔强壮,因为以前小时候,父亲好像能扛得起自己跑着玩儿的,而小叔,只能抱着自己而已。
  嗯,不能让小叔知道,他不如父亲强壮,不然小叔会很努力锻炼,嗯,直到把自己弄成肌肉拉伤。
  “宝宝啊,来,给你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磕头。”小于举人默默地站在那里,让宝宝给坟茔磕头。
  “嗯。”于宝宝照做不误。
  每一年,小叔都会带自己过来,看看坟茔,锄锄杂草。
  看着宝宝给两个大坟茔磕头,然后指了指旁边的那个:“这个是你大张氏姥姥,磕头。”
  于宝宝二话不说,磕头。
  等宝宝磕完了头,小于举人这才拉着石宏大,给三个坟茔磕头,同时心里默默的道:于家父母哥嫂,我来看你们了,宝宝已经九岁了,等他十二岁的时候,我就让他去科举考试,孩子学武不行,身体底子没打好,只能会点拳脚功夫,强身健体,和自保而已。但是孩子学问很不错,听先生们说了,将来考中举人不难。
  进士的话,我会让他出去游学之后再考。
  还有张家娘亲,我会跟石宏大白头到老。
  而石宏大在想什么,在跟先人们说什么,不知道。
  于家没有根基,如今最大的坟茔也就是于父于母。
  所以祭拜的很快,除此之外,就没事了!
  早上去的坟茔,中午就回来了,今天是清明,吃三顿饭的时候开始了。
  因为是清明,黄大厨给送上来的是糙米饭,醋椒小白菜,韭菜炒豆芽,果仁菠菜,清炒油麦菜。
  连汤品都是萝卜汤!
  一片素色之中,小于举人吃的眉开眼笑,于宝宝也吃的很香,就剩下石宏大吃的一脸苦大仇深。
  午饭吃完休息一刻钟,又去了祠堂祭奠了一番。
  下午的时候,宝宝在书房练字,于良吉在实验室提纯东西,石宏大就去看了看地,如今三天两头的来一场雪,土地倒是不干。
  晚上吃饭的时候,黄大厨又来了一桌素菜:香菇油菜,油炸花生米,蒜蓉油麦菜,汤品是菠菜素丸子汤,绿油油的看的石宏大的脸也绿了,最后一道菜,小葱拌豆腐!
  “今年是娘亲头一次迁坟过来的清明节,当然要好好的过,明天早上,让黄大厨给你做肉包子。”小于举人看到石宏大的脸色就知道他不喜欢,但是没办法,这头一个清明节必须这么过。
  石宏大默不作声的吃了晚饭,躺在炕上的时候,还抱着小于举人不吭声:明天一定要有肉包子!
  小于举人摸着石宏大的头,很想笑出声,没想到石宏大还有这么小孩子的一面,怪可爱的咧!
  睡觉的时候,小于举人都是面带微笑。
  一大早晨,别人还没起来,黄大厨跟黄厨娘就先洗漱完了到厨房上工了。
  本来今天早上的早饭是蒸的发糕,配米粥小咸菜。
  但是昨晚小老爷找了个机会跟黄大厨说了,明天一定要吃大肉包。
  于是黄大厨只好剁馅儿,旁边黄厨娘在摘葱:“你真的没听错吗?”
  这句话,黄大厨已经问了一晚上了,因为黄大厨说小老爷要吃肉包子,以前小老爷最爱吃的是白菜豆腐粉条青椒馅儿的包子。
  用的是素油拌的的馅儿,放在五香粉,撒一点盐的那种。
  虽然馅儿比较嗦,但是真心没有大肉包子这一选项!
  全家人都知道,哦,不,全村人都知道,小于举人喜欢“忆苦思甜”和“勤俭持家”,不吃大油大盐。
  “我真的没有听错啊!”黄大厨被老伴儿磨叽的没了脾气:“你也不要怀疑了,小老爷这么说,你以为真的是他吃的啊?”
  “啊?”黄厨娘不太懂了。
  “这是给大老爷准备的,昨天都吃了一天的素了,大老爷眼睛都绿了。”因为没跟大老爷、小老爷他们一桌吃饭,所以一般家里人都不太知道石宏大吃饭的时节闷闷不乐。
  别人猜不出来,黄大厨在这个家里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饭菜,还不知道谁是什么口味儿么。
  “以前大家都说,大老爷照顾小老爷,其实,小老爷何尝不是惯着大老爷呢?”黄大厨一边摇头,一边将肉馅放到了盆子里。
  明明自己不喜欢,但是大老爷喜欢,吃了一天素,以大老爷的食量,也的确是吃不了多久的素,况且,为了显示对仙人的尊重,素菜也没多放油……。
  “我再拌个虾老爷爱吃的吧。”黄厨娘一看那一盆子肉的肉馅,这个家里也就宋婶子跟小老爷和小少爷的口味差不多,其余的人,还是爱吃肉的时候多一些。
  石宏大早行起来有点生无可恋的状态。
  “这是怎么了?”小于举人见他今天早上没起来跑步练功,而是抱着自己看房顶,怪有意思的。
  “昨晚做梦,梦见自己抱着一只巨大的烤乳猪在啃……。”石宏大眼睛直直的看着天花板,小于举人一问他就实话实说了。
  摸了摸自己湿漉漉的好像被人啃了的脸蛋子、被抱着一晚上的小于举人:“……!”
  果断跟他翻脸了!
  可惜,小于举人在石宏大面前,体力也就是个五,被石宏大咯吱的哈哈大笑眼泪鼻涕差点齐飞!
  美好的一天,在笑闹声中拉开了序幕。
  三月份的大棚已经有点后继无力了,小于举人将小番茄的籽儿都收了起来,起码上千粒种子!
  “四月份的时候育苗,五月份种下去,到了秋天再收获种子,估计就够大家伙儿种的了。”于良吉收获完种子,就用布袋子收好。
  “原来大棚里也能收获种子啊!”刘文喜感叹,他以为大棚里种植的东西,终究是反季节的,不能收获种子呢。
  “可以是可以,就是收获的不那么多。”且质量也不一定好。
  这跟季节有关系,毕竟是大棚,见得阳光少,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快开春的时候,阳光充足之后,才让老番茄上籽儿了。
  等收获秋季那一茬籽儿的时候,质量会好上很多,且饱满的种子也会有很多,完全可以分给村里人种植一大片出来!
  四月份开始,大家用菜棚子提前育了很多菜苗,但是她么去别的人家串门的时候,才发现,人家也提前育苗了!
  虽然小于举人弄的育苗箱很先进,但是别人家的简陋,可数量不少,几乎摆满了窗台,且育苗嘛,种植的密密麻麻,反正到时候要拔下来种到菜园子里,根本不可能让它们在箱子里长多大。
  大家想到小于举人说过的话,怪不得让他们不要对早春青菜抱希望,因为今年一下子这么多人提前育苗,到时候这青菜不说烂大街,也肯定卖不上什么高价了。
  于是老村长紧张兮兮的召集大家开会:“大家都知道了,今春看来,青菜是要多了。”
  有人愁眉不展,他们大棚赚了钱,但是因为有了利润就又多投了点儿进去,现在……。
  “不怕,咱们不是跟人签订了合约么?”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有销售渠道的好处了:“不惯外头多少人,咱们都有收购商。”
  当初签订合同,怕的就是现在这样,他当时签订的可是三年时间,十年有效期!
  也就是说,只收购他们十八里铺的青菜,三年,而合约的有效期,是十年。
  众人一想也对啊!
  “到底是小于举人,有远见!”老村长就想起来了,裂开嘴笑成了一朵老花。
  而彼时,别的村子的村长也都在擦拳磨掌,去年让十八里铺占了先机,今年可不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张家村村长张迪,他让大家伙儿都育苗了,只有张老爷子家,虽然也育了苗子,却不打算跟大家一起卖菜赚钱,他们家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要紧,并且派人捎了口信给于良吉。
  于良吉给的回话是“不怕”两个字。
  “哼,我看他这村长,这次是带着大家跳火坑呢!”张家老爷子听完小于举人的回话,打发走捎口信儿的人,转身就跟老太太一起鄙视了一番张迪。
  要是种菜这么容易来钱,十八里铺还能没有一点防备?


第298章 四月杏花
  实际上,十八里铺早有防备!
  这下子,不知道要让多少人算盘落空。
  清明节过后,石宏大就去府城接了两位老先生和他们的孙子过来,给学堂继续上课。
  本来是二月份开学的,但是那个时候天寒地冻,就没折腾老先生,过了清明节祭完了祖,才去接的人。
  “还是这里好啊!”黄老先生感叹不已,这个春节过的,可能是他们回去了的关系,各种人都找上了门,二老真是躲不胜躲。
  “还是在这里痛快!”韩老先生吸了吸鼻子:“在家里待的都觉得乌烟瘴气。”
  “您家里肯定热闹,您嫌烦了。”小于举人给找理由。
  “拉倒吧!”韩老先生翻白眼:“那帮子人来干啥的,我都知道!”
  小于举人干笑,其实,他不是很知道啊!
  看得出来,这两位高官退休之后,依然有很大的能量,而且他们的儿子据说也很有能力。
  哎,这就是官宦世家啊!
  两位老先生回来了,林杰跟洪泽涛松了口气,因为他们要去府城了。
  四月份的时候,于良吉带着宝宝在学堂放假了之后,给两位先生送行,送他们去府城,府城已经找好了书院,老山长推荐,信誉有保证。
  “过去那边,就住在东西跨院,有事就找齐五他们帮忙,前头花园子之类的,我让人铲平了,种了些青菜,你们也可以省点买菜的钱。”小于举人给他们践行。
  老村长他们都来了,毕竟是教导出八个秀才的人呢!
  各家各户给送来的仪程,基本上,都是自家的土特产,小于举人直接一家送了两百斤大米和两百斤白面,就放在府城的宅子里。
  府城居,大不易。
  小于举人封上两个红包,一人一个,里头是一千两银子,加上他们俩中了举人之后给的奖金,学院里若是学习好的,排在十名之内的每个月还有不少奖金,而且他们是举人了,每年也有举人的补贴。
  这样算下来,他们在府城过个三五年的应该没问题。
  他们搬过去,齐五一家人只负责打理宅子,不负责帮忙做饭洗衣服买菜等等,实际上,给他们准备的东西跨院,其实里头早就布置好了,人进去就可以住了,按照小于举人的话来说,就是“拎包入住”的标准。
  “谢谢先生,待得我们进士及第,再回来。”两个人都没打算真的一走了之,他们很喜欢这里。
  “嗯。”小于举人点头:“我们十八里铺等得起。”
  两位老先生也说了,他们有事尽管捎信回来,而且他们问了问学院,觉得老山长介绍的学院不错。
  “他这辈子,就教书厉害!”黄老先生提起老山长,就一个评价。
  当年的书呆子,果然教了一辈子的书,不说桃李满天下,也差不多了。
  小于举人他们一伙人尴尬的笑着,谁也没敢应和,这种事情,老头儿们自己计较就好了。
  小于举人是被石宏大他们护送着,带着宝宝,将两位先生送来了府城,齐五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且第一次见到于宝宝。
  以前也只是知道,他们有个小少爷,是小老爷的侄子,将来养老送终的人选。
  府城很大,走了一天,晚上宝宝早早的就睡着了,小于举人也很累,不过幸好这边有人准备得不错,他们来了就用餐,洗澡,擦干头发入睡。
  第二天才有心情带着宝宝出去玩儿,实际上就是两家人要买一些东西,他们就跟着去凑个热闹。
  最近太忙了,小于举人决定带宝宝出来看看春光,他们还路过了那条山杏花形成的树带。
  于宝宝从来没有来过府城,府城的一切他看着都新鲜!
  小于举人也让他亲自挑了礼物带回去给同学们,还有府城的小吃也买了不少,树带带人拎着东西跟在俩人身后走了一上午。
  中午才回去用膳休息。
  “哎呀呀,走了一上午,好累!”小于举人回来了就在炕上坐着了,走的时候不知道节制,回来了才发现,很累人。
  “一会儿吃完饭睡一觉吧。”石宏大将大包小裹的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腿酸。”小于举人噘嘴。
  “明天开始,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