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良吉赶紧点头:“对,以后就麻烦总管了!”
  千万不要再来找我了,我已经对此无爱了啊!
  何德森也察觉出了侯爷对自己的不亲近,以及大人对自己的不喜欢,退出院子之后,想了想,转身去找了刘文喜。
  刘文喜见他过来,还一愣,怎么纡尊降贵来他们家了?
  谁都不知道他们俩说了什么,刘文喜后来去找了石宏大,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那个时候于良吉正拿着个放大镜,看自己的小番茄呢,暂且没工夫搭理他们。
  八月初十,庆丰侯府正式建设完成,一些小细节也都派人在两天之内完成了,甚至连卫生都打扫好了。
  八月十二日,一大早吃完饭,于良吉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带着石宏大和宝宝,以及所有想来看热闹的村里人,一起去了庆丰侯府。
  站在大门前,于良吉深吸一口气,这可是御赐宅邸,只要于家不被抄家,这宅子就流传后世了。
  “我去给你开门。”石宏大看出他紧张,握了握他的手,给他打气。
  “嗯!”于良吉点头,很信任地看着石宏大。
  石宏大微微一笑,上前,使劲儿推开了大门。
  庆丰侯因为是开国百年之后,唯一一个以农业成就而封侯的人,他的府邸,自然是内务府督办的重中之重。
  建设起来的庆丰侯府,落成之后,烟柳画桥,琼楼金阙。
  上有飞檐反宇,下有泉石之乐,或绣闼雕甍,或丹楹刻桷。
  屋檐边的颗颗钉头都带着耀眼的光彩!
  侯府中有宅中东西三门,中门外有半月形石板大坪,坪外有一半月形水塘。
  中门上有“庆丰侯府”四个金字直匾,落款是当今圣上。
  府邸是五进式大宅院模式,左右有东西跨院各两个,每个院子都是三进的宅子样式,后头依山而建一花园,中间有穿凿引水渠,引河流之水绕了一圈府邸,再流回河道中,有水闸控制水流缓急。
  屋顶的琉璃,瓦头仰起,映着水光烁烁晃晃,凌空建造的阁道倒映在了引水渠的水面上,彩饰的丹漆鲜艳欲流,覆水而上的小榭,行走的仆役匆匆而过,头上就是艳阳天,清风徐徐,底下也有画舫缓缓行进,水里的红鲤聚拢又散。
  一进门便是一片请安声,这些人都是派遣过来配备给侯府的下人,是真正的奴仆,一辈子不能离开的那种。
  正房一共三层,第一城五间,第二层三间,第三层一间,都是大间,第三层最高,又是卧室。
  立在中轴线上,是一座“层台累榭”式的建筑,从底到高呈塔形建造,每一层的房檐上翘,犹如飞翼,而檐角都挂着精美的宫灯,旋转着发出夺目的烛光,青灰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墙柱,雕绘华美的窗扉敞开,里头一览无遗。
  雕梁画栋,鎏金铜瓦,即使是一扇小小的窗户,也是精雕细刻,时时彰显身份地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十八里铺的人感受到了新奇,也终于是明白了,于良吉真的跟他们不同了。
  但是于良吉没觉得,他就觉得这地方,与其说是侯府,不如说是古代版的公园!
  以前去故宫旅游的时候,才能看到的各种东西,现在也在这里存在了。
  看完了侯府,大家啧啧不已,尤其是付家强这个愣小子,一张嘴就道:“将来我也要盖起这么漂亮的府邸!”
  “娃儿呀,你可别瞎说,这样的府邸,是给有爵位的人住的,你要是平民老百姓,那可不能住,逾制,知道吗?”何德森笑呵呵地扒拉了一下他的小脑袋:“不过你可以努力先给自己家盖个新房子,可以大一点,好一点,让父母享享福。”
  “嗯!”付家强想了想,是这么个理儿,还知道点头。
  侯府后山是花园,但是现在上头种满了家杏树和李子树,以及沙果树,这是北地少有的几种果树。
  于良吉看的很满意,而且他看得出来,那些果树都是成年的,明年就能开花结果了。
  侯府分为八个院子,前后各四个,前头为四方院,是大书房;烈风院,是一座半演武场半书房的地方,里头是个大院子,还有大量的兵书,不用问,是给石宏大准备的;北斗院,是客房,两进的三合院模式;丹阳苑,是三进的三合院模式,这是给于宝宝准备的住处,是前头四个院子里最好的一处院子,也是最大的一处院子。
  后头的万里院,是小书房;正院便是十方院;次院名为连环院,是一处亭台楼阁和水榭相连的院落,若是没错的话,这个应该是给女眷准备的;最后一个便是艮山院,这是后边靠近后山花园的院子,是给小于举人准备的,因为离花园近,可以直接过去。
  花园在中轴线上,东边是深水池塘,西边是百亩良田!
  当然,靠近花园的地方,就是实验大棚,这百亩良田,如今还是一片荒地呢。


第313章 搬入侯府
  看过了侯府,开始介绍下人。
  这些人都是要在侯府做一辈子工的,户籍都挂在内务府,说白了,就是皇帝赏赐给于良吉的下人。
  石宏大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申请找几个合适的下人,上头一直没给他明确的回复,一拖再拖。
  合着早就想好了啊!
  这些下人一共一百四十个。
  在参观完后府之后,十八里铺的人心满意足的走了,这辈子都够吹了,他们进了侯府,还参观了呢!
  等人走了,何德森就请了侯爷跟大人,带着小少爷在前院的烈风院招集人手,因为只有前院的烈风院地方够大。
  “这是曹嬷嬷,内院总管。”何德森召集了人手过来,便开始给于良吉他们介绍:“这位是曹信,信叔,前院总管。”
  这两位一看就是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俩长得很像。
  “见过侯爷,见过大人,见过小少爷!”这两位很有礼貌的地问好,并且连于宝宝都带上了。
  “哦,好!”这么大岁数的人给他见礼,于良吉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石宏大眼疾手快的又把人拉回了座位。
  “别动!”石宏大低声交代他:“这些人都是前朝罪人之后,你这么客气干什么?万一吓到他们就不好了。”
  前朝罪人之后?
  于良吉躲过石宏大庞大的身躯往后看,果然,这一群人都跪地上了!
  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石宏大这才安稳坐好,就在他旁边,省得他再一惊一乍。
  曹嬷嬷先介绍他手下四位姑姑,四位姑姑手下各有八位大丫鬟,八位大丫鬟手下各有八个丫鬟,八位丫鬟手下各有八位小丫鬟,都是超过十岁的那种。
  然后是后厨的厨娘们,绣房的绣娘们。
  这全都是侯府下人中的女眷,负责伺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睡,也有很多人都跟前头的下人是夫妻关系。
  介绍完了后院就是前院,信叔开始站出来,介绍他手下四个管事,管事手下各有十个壮年仆役,还有小厮,马夫。
  段延庆的护卫是另一系统,不归他们,跟何德森是同级,这俩人一个文职:管理候府上下;一个是武职:保卫候府上下。
  于良吉瞪大眼睛,看似听的很认真的介绍,实际上他一个人都没记住!
  石宏大看出来了,但是他没打算说,这人就这样了,这些年他算是品出来了,时而精明,时而呆愣,这就是于良吉。
  整个侯府的面积,相当于整个十八里铺的大小了,包括十八里铺的打谷场在内,可以说,这片地方,十八里铺占了四分之一,侯府占了四分之一,田地占了四分之二。
  再有,西山的墓地,正南方的河流,形成了十八里铺以及庆丰侯府。
  候府一切规制都齐全,在于良吉跟石宏大看完了整座候府之后,何德森就出现了:“不知侯爷和大人看着候府可还有地方需要更改?”
  “不用了,不用了,这已经很好了!”对于于良吉来说,这简直是住在艺术馆里了。
  最让他满意的,当然是前头是艺术馆,后头就是大菜棚,以及一个可以养鱼的鱼塘。
  鱼塘还是活水的那种!
  山上的果树,尚未开发的百亩良田,怎么看怎么喜欢!
  “我看挺好。”石宏大也觉得,这地方建设的太好了。
  好到让他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啊!
  “那么,您看明日搬家怎么样?”何德森立刻就提议:“您看,府邸都修好了,您过节,也不好在老宅不是?”
  于良吉看了看石宏大,这就搬家?
  “搬吧!”石宏大倒是痛快:“反正早搬晚搬,都得搬,过节就在侯府里过吧。”
  于良吉是个很听人劝的,于是点头答应了。
  实际上,家里早已经打包好了大部分的东西,除了两位老爷和少爷住的正房,以及实验室,别的地方,包括仓库都已经打包好了。
  也就于良吉不知道,石宏大早就默许了。
  与其到时候忙乱,不若趁早做准备,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
  搬家的速度很快,毕竟人手多啊!
  于良吉最主要的是他那实验室,里头很多东西别人不敢动,都是于良吉自己一个一个搬到了车上,然后跟着马车一起走,到了地方之后,再自己搬下去,光是他的实验室搬了两天才搬完!
  最开始搬的东西是祠堂,第一个出门的是圣旨,第二个就是灵位,第三个才是供桌供板,然后就是实验室。
  最后一个搬好的也是实验室!
  搬家之后,于良吉就问了刘文喜和黄大厨:“是想跟我们去侯府,还是在这边看守老宅?”
  “老宅今后可有用?”刘文喜先问了。
  “张家村的小学堂有四五百学生,将来咱们的小学堂估计也要有外来的孩子,这里,我打算弄个学生宿舍。”毕竟离学堂近,他还打算招两个先生住下,现如今前头的地方是两位先生带着大孙子住,刘文喜负责跑腿买个笔墨纸砚之类的,刘宋氏负责打扫卫生,黄厨娘负责做点心,黄大厨做饭食。
  现在他们要走了,虽然也是在十八里铺的范围内,但是感觉就是隔开了一样,而且为了不扰民,于良吉连宗祠都搬走了,没办法,要是侯府真落在这里,地方是当真不够啊!
  “您弄个学生宿舍,恐怕还需要人管着,那边人手都齐全,又都是内务府过来的,我就不跟着去了,在这里,给您看房子,照顾好学生们。”刘文喜想了想,决定不跟着过去。
  就算是到了那边,也很难融入进去,人家一个马夫都比他出身好,毕竟是内务府的,不管见没见过皇帝,名义上,他们都是伺候皇家的人。
  “也好,有你在这边,我也能放心些。”他一钻进实验大棚,就跟得了困难症一样,不爱出来,一天下来很容易就过去了。
  他决定要培育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学堂,可能就管不了多少了,还是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看着吧。
  只要不缺了学堂的用度,什么都好。
  “那黄大厨呢?”于良吉转头看黄家人。
  说实话,他是真舍不得黄大厨他们,毕竟都吃顺嘴儿了,也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内务府大厨们,手艺如何。
  “我们跟着侯爷走,只要您不嫌弃我们的手艺,我们乐意进候府。”黄大厨没刘文喜那么多心思,一家人最喜欢的就是在厨房蹲着了,而且侯府肯定有很多好的食材,他们也能一展身手。
  在这里待着的话,只能用平凡的食材,做一些适合老人孩子们吃的东西。
  “好,那就去侯府,以后厨房还是你们家的天下,管好,至于这头,我让那些内务府的厨子过来好了。”于良吉美滋滋地盘算了一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于良吉亲自去找的何德森,让他安排黄家人进厨房:“以后厨房就他们一家人说了算。”
  何德生惊讶不已,点头表示知道了之后,目送于侯爷离去,心里却暗暗盘算:本以为跟过来争权夺利的会是刘文喜一家,谁知道竟然是不声不响的厨房黄家。
  而且一来就掌握住了厨房。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就这样,黄家人跟着进了侯府,而刘家人留在老宅,于良吉让他们住进了东厢房,西厢房倒出来做了客房,主屋一直留着不住人。
  后仓房也收拾了出来,打了暖炕,想着若是真有学生过来,就让他们住在后罩房,有暖炕,冬日里也不怕冻到。
  再有,买了新的炕席和被褥等物品,备用。
  于良吉头一天住在侯府里,有点不太适应,尤其是屋里,丫鬟们进进出出怪不自在的。
  石宏大更生气,平时他们的卧房是不许人进去的,这次这么多人进进出出,把这里当城门了啊?
  “收拾完了没?”石宏大忍不住发声。
  “奴婢不敢!”然后大丫鬟们全都跪地上了。
  “滚!”石宏大当时就火大了,但是更火大的是于良吉!
  看着太让人心烦了,尤其是石宏大目光还瞪着她们的时候,于侯爷爆发了,直接就开口撵人了。
  那只花瓶,从条案左边,挪到右边,再挪到中间,这不是瞎耽误工夫是干什么?
  还有,茶壶里的水都换了三次了,他一口都没喝,白白浪费一壶茶不说,看着都来气啊!
  曹嬷嬷进来看到这情景,立刻就福了一福:“然侯爷和大人生气了,实在对不住!”
  一扭头:“还不都下去!以后不许你们进主卧!”
  “是。”一群莺莺燕燕,缓步退了出去。
  曹嬷嬷心里暗叹一声,看样子这两位真的是情比金坚,于侯爷宁愿自己绝后,也要跟这位契兄弟在一起,这些个大丫鬟,都是一等一的样貌,还是没能入眼。
  或许是嫌弃身份低下?
  “不要再有下次!”石宏大低头,俯视曹嬷嬷:“我们俩的耐心都不多,不想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再有人敢贸然进入主卧,或者闲着没事在我们面前闲逛,我不介意,上禀内务府,换一批,听话的人过来。”
  至于上禀换人的理由,那可就想说什么说什么了!
  石宏大早已经在柳公公和何德森那里请教过了,这些下人虽然是内务府的人,却是在的奴籍,这是本朝为数不多的奴籍之人。
  就算是被主家处死了,只要有适当的理由,朝廷是不会追究的。
  “奴婢知道了。”曹嬷嬷吓的一哆嗦。
  没想到大人这么通透,一次试探而已,就下了重话。
  “罢了。”于良吉摆了摆手。
  石宏大看向他:怎么了?
  曹嬷嬷却心里高兴了一下:看样子,侯爷也不是……。
  结果没等她脑洞大开,想象力无限伸展,于侯爷就说了:“以后这些女人,少在我们面前出现,这么大岁数了,赶紧找个人家嫁了吧,以后打扫之类的,就用您手下的姑姑们来,小姑娘们一律不许进入十方院和万里院,前头的四方院和烈风院,也都让小厮们去打扫,女子不许进入。”
  要杜绝,就杜绝的彻底好了。
  “啊?”曹嬷嬷傻眼了。
  怎么、怎么连进院时都不许了啊?
  “没听明白吗?”何德森从外头进来,板着脸,也特别生气。
  一时没注意,让曹嬷嬷干了糊涂事,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可能会有成效,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曹嬷嬷之所以这么做,是内务府的一贯手段,试探主人心性的意思,更多的,是为了站稳脚跟。
  很多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都不想放权,而她们来,就是夺权。


第314章 八月丰收
  可是这里是庆丰侯府,庆丰侯没有女眷,只有男眷。
  这个时候,这种试探,纯粹是自找死路!
  来的时候,他可是得了陛下的钦命,务必侍奉好庆丰侯!
  哪怕是几位亲王分封出宫,皇帝也只是叮嘱内务府好生伺候,可没有接见他们的王府总管。
  内务府年轻一代的预备总管里头,他是第一个被皇帝陛下接见的人!
  庆丰侯不重要,万乘之尊会接见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小奴才,还特意叮嘱一番吗?
  这曹嬷嬷岁数越大,怎么越糊涂了!
  “是。”曹嬷嬷好大个没脸,低眉顺眼的退了出去,正好碰到她大哥,曹信,信叔。
  “要我说你什么好?”信叔也语重心长的训了几句:“你家那个的心思,我跟他说,趁早歇了吧。”
  “我也劝过他,可他就是死脑筋,我都烦了。”曹嬷嬷一甩手帕子。
  “要不就和离算了,孩子都没一个,还惦记啥?”信叔倒是开明的很:“当初说过你,你非要死脑筋,嫁给他嫁出什么呢?到老了还不是个嬷嬷?看看二妹,二妹夫现在都是典狱了。”
  当初两个妹妹挑妹夫,本来二妹夫是要配给大妹妹的,结果大妹妹非看中了她家的那个绣花枕头,结果呢?
  大妹妹依然身在奴籍,不得脱身。
  二妹妹好命,大姐不要的大姐夫,她嫁了,夫妻相敬如宾,孝顺公婆,友爱弟妹,全家谁不说她好?
  现在二妹夫都是典狱了,二妹妹也早就脱了奴籍,是正经的良人了。
  大妹妹呢?
  大妹夫一事无成不说,还总是心高气傲,想一些不现实的东西,还总往三皇子身边凑,皇帝是先帝的嫡长子,现在的太子,也是皇帝的嫡长子,如今都入朝办差了,三皇子才是个奶娃娃,四五岁大,还在跟皇后殿下要糖吃的年纪。
  想这些事情,太早了,且还不一定成功。
  大妹夫只看到皇帝喜欢三皇子,怎么看不到皇帝教导皇太子政务?等三皇子长到皇太子那么大的时候,皇太子早就羽翼丰满了好么!
  而且还不知道三皇子长大了是个什么性格呢!
  就像二皇子,跟皇太子差了三四岁的年纪,却只喜欢文,练武练的一塌糊涂,倒是诗词歌赋不错,连皇帝都欣赏不已。
  可是当皇帝,不是你会诗词歌赋就行的,李后主诗词歌赋是一绝,结果还不是亡了国?
  再说了,这事儿也不是他们这帮人能掺和的起的啊!
  “我知道了,唉,本以为这么多年,能软化他一些……。”曹嬷嬷苦笑连连。
  年轻时候的那股劲儿,早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了,她现在只想安稳过日子。
  没了夫家,她还有娘家,也幸好还有娘家……。
  曹嬷嬷走了之后,石宏大火力全开,对着何德森就是一通发火,于良吉也不吭声,因为他也憋屈的很!
  最后,约法三章:“在我俩在一起的时候,不许那些丫鬟姑姑的靠近;在有外人的时候,让姑姑们近身伺候,不许她们露面;在闲着没事的时候,让她们去绣房帮忙,弄个绣线扯个布什么的,别没事就出来晃悠!”
  “是,小的一定吩咐下去!”何德森虽然承受了无妄之灾,但是有了这个借口,他就可以整饬一番了。
  “还有,我的实验范围内,不许她们进去一步!”于良吉在一边补充:“我不怎么开口,但是只要我发现有人敢阳奉阴违,直接撵回去!”
  “这个当然,小的已经安排了人手看着门户。”这个是重中之重,安排的都是他带来的人。
  于良吉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来有事儿?”石宏大不喜欢有人占据他们的二人时光。
  走了一大堆又来了一个大灯泡,简直烦不胜烦!
  “明日就是中秋节,这是拟的礼物清单,请侯爷和大人过目。”何德森很快递上了好几份礼单。
  礼单做工别致,最有意思的是,在礼单的右下角,有围成一圈的五谷图案,这是庆丰侯府的标志,皇帝陛下亲自定的,可见对于良吉的重视。
  于良吉也没想到还有礼单这种东西,打眼一瞅,上头的字儿他认识,但是组合起来,他怎么看不懂?
  “金丝如意锦缎?”于良吉懵懵懂懂的看向他的新任管家:“咱家有这个东西?”
  “有的,当初封赏的时候,除却爵位,还有二十大车的东西,都是陛下赏赐给您的,这次赏赐清单。”何德森奉上厚厚的好像一本书一样的清单。
  这份清单就是黄色绸子做封面的了,一看就是出自皇家。
  于良吉一打开,好么,都拖到地上去了,可见赏赐是如何之多,一开始就是各个人名。
  “这是内务府的那些人。”何德森赶紧给解释。
  哦。
  于良吉挠了挠脸蛋儿,翻过一堆人名之后,头一件赏赐的就是俸禄!
  于良吉高兴的一呲牙,这个好,有钱有米,不愁吃来不愁穿,还有银子可以攒。
  往下就是各种赏赐,最开始是大个得物件,例如摆在书房的一人来高的翡翠玉山子,比石宏大的那个好上不少,不过于良吉最喜欢的还是石宏大给他的,被他放在了书桌上,反正现在的这张书桌够大,随时能伸手摸一摸。
  剩下的,什么珊瑚镶金珠的树、青玉镂空的大鼎等等,多是摆件,且名贵异常,非进贡而不可得。
  老长一溜之后,是各种金银花样锭子
  光是金子打造的笔锭如意的小金锭子就有一万个,每个一两重,这就是一万两金子啊!
  除却笔锭如意外,还有状元及第、四季平安、金榜题名等花样,且都是一两重,无论是送礼还是赏人,都十分合适,且贵重!
  然后是金子打造的花生,一万粒,一钱金子的那种;还有金瓜子,一万粒,同样一钱重。
  笔锭如意的小银锭子也有一万个。
  银子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