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老爷子哭笑不得的带着老伴儿趁着天气好,来了侯府,跟于良吉说了张家村的事儿。
  “真没想到,他们真的种了大蒜!”老爷子轻愁道:“我能不能见到顾掌柜的?跟他说说我们村儿的事儿?他们种植的大蒜也不少,估计白菜也得跟十八里铺学。”
  以前种地大家也就是混个温饱小富,现在种地大家看重的都是赚钱!
  十八里铺不就是种地赚钱发家的么!
  “那是好事,种植大蒜起码能杀灭很多东西,我这就让人去联系顾掌柜的,您二老在这边也多住两日。”于良吉高兴的应承了。
  其实早在大棚生虫子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也知道,让人种植大蒜不种粮食,会有很多人有意见,这回他们领头种植大蒜,算是开了个先河。
  二老在侯府住了下来,并且去学堂看了看孙子和外孙子,顾掌柜的很快就到了侯府,跟张老爷子说了:“只要是好蒜,干净的,我们都收,主要是蒜不能沾土,皮儿要干净,还有就是大白菜,种完春蒜立刻就要种植秋白菜,到时候一起收。”
  “能要这么多?”老爷子有点不信。
  按照老爷子的想法,蒜是调味的,白菜也不能当饭吃啊!
  “辽东府每一年都要大批量的调运白菜,大蒜和辣椒,年年都缺。根本不够卖。”顾掌柜的笑道:“他们那里专门做泡菜,用的多,而且他们不止自己吃,还卖出去呢,也能赚钱!”
  泡菜手艺当然是辽东府那边更地道些,连贡品里都有这一样。
  “不会影响十八里铺吧?”毕竟都是一样的东西。
  “不会,越多越好!”顾掌柜的道:“辽东那边都是山川,平地没多少,种粮食都紧巴巴的,哪有地方种白菜大蒜和辣椒啊!”
  年年都缺这三样,辽东府的府尹也是快急白了头。
  “那就好,那就好。”张老爷子放心了。
  第二天,于良吉让何管家带人护送二老回了张家村。
  地里的蒜苗冒了出来,于良吉到田间地头去看过了,出苗率十分高,基本上不需要补种。
  而他的试验田里,种植的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农作物,大棚里也种了一些。
  蟠桃树被打理的很好,今年是皇帝登基三十年,又是他五十大寿,半百的年纪了,于良吉打算过年的时候进献蟠桃。
  五月风和日丽,夏雨微晴,田间地头一片绿色。
  于良吉巡视了一番自己的试验田,拿着小锄头开始铲草除根,顺便记录一下这些东西的生长情况。
  农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首先这种子就要优化,要促进它们的生长,更要看好土质,他们这里的土质不错,不说肥的流油,可也差不多,完全不需要化肥和尿素,不过别的贫瘠的地方,据说很有化肥和尿素的市场。
  这个时候石宏大却过来了,满脸严肃的拉起于良吉:“有事情找你,去书房谈。”
  “哦,我换个鞋子洗洗手的!”于良吉看着自己一脚泥巴和沾了土的手,这个样子怎么去书房啊?
  去了之后,恐怕家里的人还得事后收拾一番。
  “快点!”石宏大以为他不习惯这样脏兮兮的进书房,就没多想,放了人进浴室洗漱了一番。
  等于良吉洗漱完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擦着头发问他:“怎么了?”
  “草原那边的观测站来了消息,说草原在闹虫灾。”石宏大眉头深锁:“是蝗虫。”
  “蝗虫?”于良吉放下毛巾:“会飞的那种?”
  “嗯,不过不太多。”那边的消息一般很少传递,而且那里毕竟是外族的地盘。
  就这个消息,还是他们去收购羊毛肉牛之类的商品的时候,随着商队传回来的呢。
  自打那年一场雪灾,外族最大的部落分崩离析,外族草原就消停了很多,而且他们还背负着巨额债务!
  战败之后的战争赔偿金以及雪灾贷款……。
  让他们对中原人更加忌惮,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跟他们做买卖了!
  所以消息有点困难。
  于良吉皱眉,蝗虫对他来说不陌生,当年还有专业养虫的农民伯伯呢!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一万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飞行能力强,后肢很发达,很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里威胁最大的一个。
  因为它会飞!
  且是长距离的飞行!
  组成一堆的话,连野草都能啃食干净!
  要不然怎么有“蝗虫过境,寸草不留”这一说。
  据说几千年来史籍的记载,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
  于良吉想到这里,就想到了那年雪灾,然后今年回春提前,且这么久了也才下了两场雨,还都挺小的那种。
  这样一来,虫卵提前孵化,成虫提前繁殖,这东西还会飞,速度飞快!
  “数量少也不能忽视,这东西繁殖快着呢!”于良吉想了想,用药是不可能的,先说地点,就在外族草原,自家刚跟他们打完仗,管他们死活!
  其次,要让他们带着大批人马入境灭蝗那是做梦,哪怕他们带的是农药,估计对方都得以为他们带的是炸药!
  再有,这个时代太落后,人工提取的农药,小面积可以,大面积不行,制作过程太复杂,在实验室里还行,大批量生产恐怕得等个十年八年,听说京城已经开始筹建农药厂了。
  “那怎么办?”石宏大脸色也不好看。
  “我想想!”于良吉也在屋子里转磨磨。
  以前的时候,他们那儿还专门养殖蝗虫来吃,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去蝗虫。
  “要是人工抓捕呢?”于良吉看向石宏大。
  “抓虫子?”石宏大脸色一僵。
  他抓过敌人,抓过野兽,也抓过各种东西,但是虫子,还真没有抓过,或许小时候抓过?
  “听说蝗虫非粮食和青草不吃,非新鲜的不吃,那它的味道一定不错!”于良吉摸了摸下巴:“可以推广一份蝗虫大餐。”
  石宏大:“……!”
  “还有就是要多多的养活鸡鸭鹅,家禽跟虫子是天敌,吃了虫子的鸡鸭鹅还会很健康。”于良吉又道。
  石宏大:“……!”
  “告诉大家不许打鸟儿了,任何鸟儿都不许,鸟儿多了才好,多了才能多吃虫子!”于良吉又想到一个办法。
  “……先这样吧!”尽管听起来不怎么着调,可这是唯一一个提出有用意见的人,石宏大赶紧往上汇报。
  于良吉则是在书房里翻找报表,他们当时只注意到了天气变化,怎么没查一查,随着天气变化,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呢!
  现在看来,他想的那些都是对的,天气反常必然会有事情发生,或许是干旱,或许是虫灾。
  北方也有发大水的时候,只是他那个时候觉得不应该是发大水。
  像他那个时代,九八年的大水简直太少见了!
  因为蝗虫的事情,于良吉和石宏大心情都挺沉重,中午吃了饭,午睡的时候都不怎么安稳。
  等到了六月份,天气炎热,虽然还没干旱,可也绝对有了苗头。
  该铲第一遍地了。
  因为地里种植的是大蒜,铲地很是方便,而于良吉的那百亩良田,种植的五花八门,也都一口气铲完了。
  今年只有于良吉的试验田需要铲二遍地,大田里种植的蒜苗七月份就能收了,所以不用铲二遍地。
  等收完了之后,立刻点籽儿种上大白菜,立秋之后正好收获。
  这是北方难得的能收获两遍农作物的安排了。
  六月半的时候,有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草原,蝗灾!”看着手里头的消息,石宏大苦涩无比。
  竟然是草原蝗虫!
  最厉害的一种蝗虫!
  “据说金碧王庭就是因为草原蝗虫的关系,从草原上统一的王庭,直接沦落成了小部落,且悄然远去,至今渺无音讯。”于良吉想到史记上记载的那个据说差两个部落就统一了草原的庞然大物,就因为一个草原蝗虫爆发,彻底失去了踪迹。
  一个有着十几万人的王庭大部落都无法抗衡的草原蝗虫!
  而且那阵子,草原蝗虫进入中原,也引起了当时朝廷的一番震动,最后耗费掉了那个时代一个皇朝的气候。
  俩人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边关第一道防线,已经迎接到了遮天蔽日的草原蝗虫们的到来!
  声音嗡嗡响,黑黄色的好似一片云一样,从草原的天际升起,慢慢的笼罩了半边天!
  “是蝗虫!”有值班站岗的士兵,敲响了铜锣,没直接按照敌袭的规格拉响警报已经是看在对方是虫的份上了。
  驻守在第一道防线的元帅登上了城墙,看到的就是黑黄色的一片云,嗡嗡的朝他们这边飞来,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团连着地面的蝗虫,无数的草原蝗虫交替飞行,所过之处,真的连个草叶子都没有了!
  “去找虫网,让大家拉起大网,能拦截多少,就拦截多少!”参军已经开始指挥人手了。
  如同准备一场硬仗,大家都严阵以待,但是等虫子到了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


第356章 蝗灾过后
  蝗虫不吃大蒜!
  同样隔开了蝗虫的还有两道边防的军田。
  于良吉两年前曾经建议他们种植一茬大蒜。
  大蒜并不是常用蔬菜,只能算是配菜调味料而已,但是庆丰侯既然这么说了,大家不管乐不乐意,也都听话的种植了。
  他们跟十八里铺的打算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是自己消化这些大蒜,且种完大蒜还要补种一茬大白菜。
  到时候冬天的白菜也有了,有火头军会做泡菜的,可以直接用大蒜白菜和辣椒做泡菜。
  本来看到草原蝗虫的时候,大家眼睛都红了!
  这玩意儿太可怕了!
  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结果可好,草原蝗虫遮天蔽日的飞了过来,落在蒜田里,愣是没吃一口!
  且上千顷的蒜田,地方不小,蝗虫们愣是一口没啃就飞走了,直奔后头的草地,把草地啃了个精光才再次起飞,士兵们趁着这段时间,干脆的扯着大网一拥而上,捕捞到大量的蝗虫!
  后来还有人捕捞到了不少的蝗虫,皆因为这些蝗虫肚子瘪瘪的,原来蝗虫飞行时,是需要轮流进食的,等轮到它们的时候,就到了蒜田,根本没得吃,只好空着肚子,飞行不动,就被大网扣住了!
  石宏大整理了于良吉的办法,早已经通过京中传到了边塞,元帅命火头军支了油锅,炸起了蝗虫,出锅之后撒上点椒盐,味道竟然不错!
  因为是用油炸的,油水非常大,整个边防的官兵都出动了!
  于良吉正在葡萄藤下乘凉,自从知道草原蝗虫之后,他就给大棚又一次扣上了玻璃罩,罩子外头的玻璃改成了纱网。
  虽然有点浪费,可没办法,他的实验大棚不能出任何意外!
  再有试验田,他都给喷上了石硫合剂,这东西蝗虫也不吃,只是不能大面积喷撒,村里不是蒜田的他都给让喷上了。
  因为蒜田是不怕蝗虫的!
  正在乘凉中的于良吉昏昏欲睡,一阵热风吹过,带着一点土腥气,而后他听到了大家的惊慌声:“那是什么?”
  于良吉睁开眼睛,也听到了一点嗡嗡声!
  “是蝗虫!”大家嚷嚷起来,早就准备好了网子全都拿了出来。
  于良吉也蹦了起来,石宏大猛地从屋里蹿了出来,拉着他往屋里塞:“你进去待着不要出来!”
  “我不!”于良吉挣扎:“我也准备好了网子兜蝗虫!”
  说着还从柜子里扯了老大一个网子出来,抖了抖,还挺像那么回事!
  “可你……?”石宏大不想让他出去,谁知道蝗虫咬不咬人啊?
  他们皮糙肉厚没关系,于良吉可不行,而且于良吉力气也小,外头现在还乱哄哄的。
  “我肯定比你们抓得多!”当年在虫场可是练习过怎么抓捕蝗虫的!
  于良吉很有自信。
  石宏大拗不过他:“那你小心点!”
  “我要去守着我的试验田!”于良吉抓着石宏大道:“蒜田不用大家操心。”
  其实只因为气味而已,能吃大蒜的虫儿太少了,故而于良吉用大蒜杀菌,动不动就种植一茬,使得他的种植之地,基本上没有害虫灾害发生,此次全村都种植大蒜,实际上是为了给土地消毒,偏偏这一年闹了蝗虫,十八里铺的大蒜倒是避免了此次虫灾。
  蝗虫很快就来了,不过可能是经过的低昂太多了,被捕的太多了,毕竟草原上没有织网,也兜不住它们,使得它们无限繁殖,有吃有喝,可越过了长城,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除了城墙,还有网兜和大蒜苗!
  蝗虫们基本上被消灭了一半!
  不过剩下这一半也都是精英了!
  于良吉在蝗虫到来的那一刻,守着自己的试验田,以打鱼撒网的姿势,朝蝗虫群扑了过去,他身后跟着所有侯府的人,他们都守在侯爷的试验田这边,争取保住试验田。
  幸好实验大棚有网罩着,蝗虫们进不去。
  兜到的蝗虫不少,而且很多人都提前有准备,兜到之后立刻下锅炸!
  于是这蝗虫的土腥气和油渣干香的味道混到了一起。
  蝗虫只在十八里铺这边一扫而过,大家保住了大多数庄稼,之后这群蝗虫去了别的地方,只是蝗虫群越来越小。
  “什么时候能把它们灭了啊!”于良吉擦了擦汗。
  “很快的!”天气热,加上大家都在剧烈运动,都是一身的汗,包括一直优雅又能干的何管家。
  “快,该炸的炸了,大家都去冲个凉!”于良吉将网兜里的蝗虫交给了黄大厨。
  “对,对!”黄大厨兴奋的收拢蝗虫:“晚上可有下酒菜了啊!”
  大家擦着汗笑了。
  于良吉刚冲完澡出来,门帘子就被扒拉开了。
  “那边又来了消息!”石宏大跑了进来。
  “啊?”于良吉当时就坐了起来。
  “蝗虫到过边关第一道防线那边了!”石宏大脸上略有喜色:“多亏了你,他们今年种植的是大蒜,结果没被吃掉!”
  于良吉:“……!”
  真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蝗虫过后,十八里铺的春蒜总算是可以起出来了,大家都说于良吉能掐会算,不然要是按照往年的习惯,他们肯定会种植大量的粮食,现在早被蝗虫啃没了!
  两位张家舅舅也过来了,哭笑不得的拉着一马车的东西!
  “这是?”马车上,活鸡活鸭活大鹅,还有小猪崽儿,这是要干嘛?
  “大家感谢你的礼物!”张家大舅舅特别不好意思的道:“因为得了你的指点,村里种植的都是大蒜,少数种植的都是用来交税的税粮,这回闹蝗虫,好么,兜了不少蝗虫,粮食也没损失多少,蒜田更是一点没破坏。”
  于是大家都觉得是托了侯爷的福!
  送了一大堆礼物,自己不敢来,也不敢拉帮结派的来,就委托村长和族长送去吧!
  于良吉接受了礼物,留两位张家哥哥吃了饭,顺便去看了看张家在这边读书的孩子,这才送他们俩回去。
  蝗灾过后,大家开始整理田地,还能发现一些蝗虫,还有当时它们产下的虫卵,虽然看不到很多,但是估计不少,于良吉干脆让人弄了石硫合剂撒了下去,蒜田也开始收获,收获过后,翻新土地,暴晒了三天,飞出了一些蝗虫幼虫,直接让小孩子们抓了!
  剩下的一点,已经不成气候,很多家禽都被放出去吃虫,十八里铺开始种植秋白菜。
  秋白菜是在七月种植的,幸好有耧车,且出苗之后大家铲二遍地的时候,他们铲了一遍地,然后给白菜苗减了减,争取养大白菜。
  于良吉的试验田也有些损伤,不过不大。
  “上头想请你弄一个关于抵抗蝗灾的方……。”石宏大这天拿着东西走了进来,于良吉正抱着小半个西瓜,坐在葡萄架下用小银勺子抠着吃。
  看到石宏大进来,当时就有点傻了!
  因为石宏大不让他这么吃西瓜,怕他凉着肚子,一般时候,他都是偷偷地吃……。
  今天被抓了个现行!
  “谁给你的西瓜?”石宏大当时脸就撂了下来。
  他还记得第一次给于良吉吃西瓜,没限量的时候,于良吉当时吃的可欢实了,结果晚上跑肚子,整个人都蔫兮兮的,脸色更是苍白,吓坏了好么!
  从那以后,石宏大就控制他吃东西。
  都三四年了才敢给他喝一些羊肉汤之类的热性大补的东西,平日里骨头汤,鸡汤的没少让他喝。
  夏天怕热着凉着,冬天怕凉着热着,怎么还让人给钻了空子?
  “那个,是我在大棚里自己摘的……你别那么紧张,我这两年肠胃好了许多,吃点没关系的,再说这天气太热了,我这西瓜也没在井里灞凉,就是摘下来就吃了,没事的啊!”于良吉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他馋西瓜了,为了自己的小肚子着想,愣是没敢用井水灞凉,只是摘下来切了就吃,当然,也有点抓紧时间的意思。
  石宏大气的不轻,直接抢了他的西瓜。
  于良吉伸手拉了拉他的衣摆,可怜兮兮的看着他,眼睛都会说话了!
  我错了,我错了,我错了!
  看我的眼睛!
  石宏大赌气的坐在了他旁边的椅子上,用他的小银勺子,挖着他的西瓜,稀里哗啦一通吃,将他的西瓜很快就干掉了!
  于良吉:“……!”
  那是他的西瓜!
  他的西瓜啊!
  “这是上头给你的东西,想请你写一份关于抵抗蝗灾的方法,这次可把大家吓坏了,听说别的村子损失惨重,今年的税粮都免了。”石宏大吃完了西瓜,气顺了,一抹嘴,一本正经脸的跟于良吉讨论公事:“你原来说过的那些都写上,油炸蝗虫很好吃,指不定以后大家还能搂一搂蝗虫呢!”
  油炸蝗虫成了最近几天十分要好的下酒菜,听说饭店里一盘油炸蝗虫还挺贵,不过更多的人喜欢花钱消灭它。
  于良吉哀怨脸看着石宏大:“知道了!”
  晚上吃好了晚饭,石宏大拉着于良吉遛弯儿,时刻注意着他的表情让于良吉好笑。
  “你干嘛老是看着我啊?”都老夫老夫了好不好?
  “我怕你肚子不舒服。”连今天晚饭都是特别做的不凉不热的,就怕太热,一凉一热的于良吉再不舒服。
  “我没不舒服啊!”于良吉搬着他的脸扭了个方向:“别看了啊,都结契好几年了,也不嫌害臊啊!”
  “不嫌。”石宏大自己扭过头,还是看着于良吉。
  于良吉脸颊发热,心里甜甜的,还是有了他在身边好啊!
  一直到第二天,于良吉也没任何的不适,石宏大这才放心。
  “我都说了没事的,这些年我也养了很多肉肉的啊!”于良吉扯着自己的脸颊给他看:“都胖了的!”
  一开始于良吉就有运动,后来加上他开始琢磨农业上的东西,力气比起原主大多了!
  可惜,底子不太好,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那也要当心。”石宏大不为所动,还是控制他吃东西的量,香瓜每天就两个,大一点的话,就一个。
  日子就这么过到了八月,白菜长得很快,现在已经有羊头那么大了,等再长长,过了八月十五就能收了。
  而十八里铺的春蒜也都整理好了,虽然个头不大,可味道不错,且因为要卖的关系,蒜都是很干净的,一点不沾土,装在麻布袋子里,白白的,放在干燥的地方。
  七月的时候很少下雨,幸好也不算缺水,到了八月彻底的就没有雨的意思了。


第357章 兴怀童试
  “果然是干旱,只不过有点晚了吧?”于良吉抬头看着外头的秋老虎,热的温度丝毫不下七月。
  且十分干燥,幸好他们这边还有一条河,所以并不缺水。
  也幸好有这一条河,保持住了湿润,虽然没下雨,可庄稼却得成熟了。
  到了八月十五,大家热闹了一回,因为战胜了蝗虫,也保住了庄稼,好多人家的月饼上都印着蝗虫!
  黄厨娘还特意捏了蝗虫样式的小月饼,只有掌心大小,收到了村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于良吉也喜欢吃,因为那月饼是用新鲜的果肉做的馅儿,很清香的,一点都不甜腻。
  过了八月十五便开始了秋收。
  顾掌柜的老早就来了,带着不少的大马车,秋收的十分顺利,因为都是大白菜,直接拿铁锹铲下来装车就好。
  于良吉但是人亲自守在地头上,石宏大给他做了个小房子,可以移动的那种,免的晒着他。
  顾掌柜的带了不少人过来,过秤,装车,然后拉走,还有大蒜,也一起收了,这边拉走了白菜,那边就结算银钱。
  “这白菜不错吧?”于良吉看着一棵棵水灵灵的大白菜装上了车,别提多高兴了,丰收啊!
  能在蝗灾之年丰收,不容易!
  “相当不错了!”顾掌柜的面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