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还有几天能铲完地?”这么每天供人吃喝,可是一大笔开销,孙大爷有点担心小于举人能不能有钱了?
  “还有几天就铲好了。”黄大厨递给孙大爷一包香料:“用这个来熏豆干,味道会更好。”
  “哎!”孙大爷也不客气,这个是黄大厨的私人赠送,是他自己带来的香料,不是拿主家的东西。
  “一次放一勺就够,别多放。”黄大厨叮嘱。
  “一勺,不多放!”孙大爷乐呵呵的收下了,自从黄大厨给他出主意,试验了一把他给的香料,五香豆干的味道更好了,买的人也更多了。
  下午石宏大他们回来了,买了半扇猪,和好几只大公鸡,以及两头肥羊。
  甚至还有一些调味料,油盐酱醋茶都填补了不少,还有六匹薄棉布,给家里人做衣服用。
  宋氏母女不愧是专业的绣娘,做衣服快,纳鞋底子有刘宋氏和阿雅帮忙,已经做好了全家人一人两套的衣服鞋子,不过布料也没剩多少了,石宏大买了布料回来,还让她们做夏衫。
  夏衫做好,这个年代已经流行短袖和七分裤了,关键是大夏天的穿着凉快啊!
  不过让于良吉高兴的是,石宏大回来了,他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三十个马扎,我早就让人做了,现在做好了正好拿了回来,这几日学堂就要开学了,椅子还得回去。”石宏大这次去,也是为了拿这批马扎回来。
  “嗯!”于良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后天就准备,大后天开学!”
  看他笑的这么开心,石宏大忍不住逗弄他:“学堂开业这么高兴?”
  “当然了!”于良吉顺便跟他嘀咕了一番从老村长那里得到的消息。
  “还有这种事?”石宏大眼神闪烁了一下,要是真的这样,那府城那边的学政大人,可就有责任了。
  “所以啊,等咱们这边有人考中秀才了,让他们后悔去吧!”于良吉十分有把握的说。
  “秀才很好考吗?”对于科举,不论是文举还是武举,石宏大都不是很了解。
  “秀才的考试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只要让他们把这个范围内的东西都啃透了,肯定能考上!”这一点,于良吉可以打包票。
  “那就好,到时候咱们就去打脸!”石宏大听了他的话,决定先按兵不动,不要求处理,要求后续发展,肯定很有意思。
  晚饭后于良吉还在书房写写画画,第二天石宏大又去了一趟县城,将牌匾带了回来。
  跟于良吉估算的差不多,家里孩子稍微大一些都不打算送来上学了,一个是半大孩子也算是劳力了,可以干一些活,另一个就是孩子大了,坐不住,还是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吧。
  牌匾回来当天就挂上去了,只不过蒙了个红绸子。
  开堂授课的时间就是在下午,上午的时候,老村长来了,带着二十二个家长,都是家里能说了算的人,还有他们的孩子,拎着小巧包装的六礼。
  在礼堂敬拜了孔子与太公,就是孔仲尼和姜子牙,这俩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
  孔仲尼的儒学教育源远流长,几乎是统计了整个社会。
  姜子牙西出祁山帮助西周文、武二帝奠定八百年基业。
  拜完了文武两位圣人的画像之后,便是拜师,奉上拜师礼,两位老师分别赐下文武两套衣服,林先生给孩子们的都是小长袍和小方巾,穿戴上之后真的跟小书生似的;洪先生给的都是短打扮,护腕和护膝一戴胜就跟个小高手一样。
  然后带着孩子们熟悉一下学堂,女先生的教书地方是在后院的西厢房,东厢房是厨房和浴室,正屋的五间大房两家人各住两间,中间是堂屋,吃饭聊天聚会的地方。
  来的孩子,算上于良吉送来的于宝宝和家里三个小孩子,再加上先生的娃儿,勉强凑够了五十个,其中女孩子二十个,男娃娃三十个。
  可能是今天孩子们刚到,再加上拜师仪式之类的,气氛比较严肃,都很老实,也不敢随便调皮。
  学校前头是一片开阔地,洪先生弄了些单双杠、高低杠之类的健身器材,但凡是能就地取材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他都弄了,包括给小孩子们玩的跳跳板。
  后院也有千秋之类的给小姑娘玩儿。
  于良吉是在正房的东屋里授课的,他身为山长,是要指导秀才往上考取举人的,但是目前没有秀才,所以他很轻松。
  不过还是弄了一套教材出来,跟两位先生商量了一下。
  看到于良吉弄出来的教材,林杰眼前一亮!
  这样的教材,学通了科举的话,一个秀才是稳拿!
  不止是文科,武举他也想了办法,这个年代的武举也很好过,只要身手了得,会背孙子兵法,知道三十六计,就可以得个武秀才的名号。
  要是再会点排兵布阵,武举人完全没问题!
  洪泽涛没能考上武举人,输就输在,他不会排兵布阵!
  看到于良吉连武举人的教材都会编写,他立刻就心动了!
  一个一米八多的壮汉,在你前面扭扭捏捏,你是什么感觉?
  反正于良吉有点反胃!
  他躲在石宏大身后,露出半个头看着眼前的洪泽涛:“洪先生,你这是怎么了?”
  石宏大抱着胳膊,也是疑惑的看着洪泽涛,据她所知,这位跟妻子特别恩爱,并且没有啥不良嗜好,对小于举人这么虎视眈眈,没问题吧?
  “我,我想请小于举人,教我排兵布阵!”洪泽涛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那个,在以后的教材里,就有,你可以随便看!”于良吉伸出头说完又缩了回去,典型的胆小怕事状。
  实在是洪泽涛个头高,一激动说话就直喷口水!
  石宏大不介意,于良吉可受不了,还是让石宏大顶在前头吧!
  “哎!”一听还有后续,教材可以随便看,洪泽涛高兴了:“我这就回去了!”
  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舅哥!
  有文就有武,大舅哥不就是想继续考举人吗?有了教材他们俩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啊!
  “他走了!”石宏大伸手把小于举人从身后拎出来:“我去洗把脸,你赶紧回去看看宝宝,第一天上学呢。”


第135章 铲完一遍
  十八里铺的学堂招生授课,并没有让张家村知道,不过十八里铺有了学堂的事情,他们还是听说了的,但是张家村没重视。
  哪个村子没个私立的学堂之类的?
  但是哪个学堂都没有张家村的有名!
  不过十八里铺的学堂开始授课之后,十八里铺的孩子,再也没去过张家村,更没去上学。
  学堂开学之后,两位先生教了几天,也发现了,十八里铺的孩子,身体素质都很好,对学武比学文感兴趣,所以只能上午学文,下午练武,然后放学回家。
  学文的衣服两天一洗,学武的衣服,就得一天一洗。
  不洗根本穿不了,因为一身臭汗,偶尔还有泥巴……。
  于宝宝上学上的也很来劲,因为是于家开的学堂,倒是不用担心宝宝受欺负,而且也不用忌讳,毕竟是属于“自家范围”内的地盘。
  哪怕于宝宝有重孝在身,也可以去。
  除了吃荤腥,他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练武。
  跟家里巴甲不同,他跟刘文喜家的大儿子都比较喜欢读书,而巴甲更喜欢练武。
  铲头遍地四天才完全结束,其实三天就差不多了,不过第四天去了一上午,中午回来吃饭。
  因为是最后一天了,于良吉干脆让人做了四菜一汤。
  黄大厨开火做了两荤两素,一个红烧肉,一个炖大鹅,一个溜豆腐泡儿,一个油炸花生米。
  打了一个青菜蛋花汤。
  然后蒸了两大锅炖白面馒头。
  还在杂货铺打了两坛子高粱酒。
  刘文喜已经算好了工钱,本来今天是半天,但是于良吉也给当了一天来算计,让给结一天的工钱,多出来的就当给大家的辛苦费了。
  地铲的很干净,连杂草都给带了出来,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重复起来可不容易,要多弯一次腰。
  不过自从杂草被捡了回来,基本上都被家里人给挑选了出来,猪草当然是喂给小猪了,苣荬菜和婆婆丁,也都切碎了拌上米糠,喂小鸡小鸭小鹅子,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拌点苞米面儿,喂给小狗狗。
  剩下的青草都给马匹和牛还有驴子打牙祭了,平时就喂一点棒子面,有的时候还买一些豆腐渣给它们。
  偶尔喂两顿黑豆子。
  大牲口养活的不错。
  话说回来,也多亏了人家给捡回来的一筐一筐的杂草,不管是人吃还是马嚼,反正没给留在田里一点。
  刘宋氏做了二十个荷包,用的是家里给于良吉做衣服的时候,留下来的边角料,都是好料子的,拼拼凑凑做了二十个荷包,每个荷包里都装了他们的工钱。
  荷包做的不算精致,但是料子好,拿回去,要是卖的话,也能值几个铜板,自己用的话,也有面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石宏大代于良吉敬了酒,给大家道辛苦,众人都说不敢当,他们做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家里地少,只能趁机出来打工,干活累倒是没什么,摊上一个好的东家才是最重要。
  这个东家不错,吃得好,睡得好,连衣服都有人给洗,还能洗澡,也就他们在县里给大老爷们干活的时候,才能有这待遇。
  而且对他们也很尊重,没有颐指气使,没有呵呼斥诉。
  早饭也不会都是稀粥,而是给的稀粥配干粮,即便是早饭,吃的也很饱,做菜也舍得给肉放油。
  吃饱喝足后,石宏大发放了工钱给大家,然后又送人出了村子。
  并且相约一个月后,再次过来,铲二遍地。
  好的帮工不好找,能找到固定的更好,家里省心,他们找活儿的也有个固定赚钱的地方。
  其实,要是熟田的话,草少,好铲,一人一天最多能铲一亩地呢,不过于家就十亩地是熟田,剩下的都是开荒出来的新田,这草就茂盛了些,才用了三天半的时间,不过他们家雇用的人手也多。
  送完了人回来,正好看到于良吉正在菜园子里看家里的菜。
  如今茄子豆角之类的已经有的打苞,过几日就会开花,然后结果,最近的青菜也多了些,油菜菠菜小白菜香菜臭菜等都出息了,家里的韭菜也一桩接一桩。
  于良吉正在观看自家的已经有早开花的豆角,虽然只有一两朵,不过也很好了,正看得认真的时候,石宏大回来了。
  “在院子里别待了,快出来,有蚊子。”这个时候已经有蚊子了,于良吉细皮嫩肉的,特别招蚊子。
  家里还有不少艾蒿,每天晚上都熏一熏蚊子。
  虽然有纱窗,不过也有蚊子随着开门关门的动作进来。
  “我看看豆角,已经开花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蔬菜长得也越来越快。
  “开了就开了吧,过几天就能结豆角子了。”石宏大进去把小于举人扯出了菜园子。
  进屋后眼见他胳膊上有了一个大包!
  “怎么了?”于良吉还没有什么感觉呢。
  “拿药膏擦一下,都红了。”石宏大赶紧找出一盒绿药膏,这是农家人夏天都会备上的常用药。
  不过一般都是给孩子擦的,石宏大买了两盒,家里孩子多,大人也需要用一点,例如小于举人这样的!
  “这是昨天咬到的。”于良吉不想用药,但是石宏大坚持,只好让他涂涂抹抹了一下。
  “我买了蚊帐回来,今天就给你挂上!”大炕挂蚊帐很不好挂,不过石宏大有办法,弄了个蒙古包一样的蚊帐。
  “好吧。”说实话,于良吉最讨厌蚊子了,苍蝇就是是烦人了些,只要不让他们靠近,就好,但是蚊子不行,一咬一个包,痒痒的难受。
  “我去洗个澡,可是铲完地了,我跟他们说了,一个月后再来一趟,铲二遍地。”石宏大擦完药,就把盒子收了起来。
  “嗯,去吧,回来好好休息休息,这段时间都累坏了。”于良吉心疼石宏大,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了。
  其实石宏大并没有瘦多少,只不过衣服穿薄了,再晒的黑了点。就显得瘦了许多似的。
  洗完澡晒干了头发,下午美美的睡了个午觉,起来全身都舒服,于良吉正在书房编写举人的教材。
  学堂初设,什么都要操心,也幸好学生们都是守家在地,中午吃饭也是能回家的,倒是让于良吉准备的临时休息的地方没用上。
  于是那里改成了一个教室,等着于良吉的举人教材编好了,就在那间屋子里上课。
  暂时定了两个学生,就是两位先生。
  林先生的好说,他跟原主差不多的短板,就是见识不广,人有些不自信,只要好好教导一番,开开眼界,就没别的了,该读的书,他都读过了。
  洪先生的就是排兵布阵,这个嘛,他虽然不太懂,但是好歹也是从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过来的人。
  穿越前辈是很厉害没错,但是他也有没顾及到的,例如他提出了游击战,嗯,也不知道算不算拾人牙慧,他也可以提出别的战斗方式。
  空降奇兵,跳跃进攻,单兵作战等等,这都可以,私以为,单兵作战最适合洪泽涛。
  于是于良吉决定让他死记硬背《武经七书》。
  然后开始教导他各种排兵布阵,他决定画些图纸出来,让他好好看,那是死记硬背也行!
  从古代十大阵法开始,挨着个讲!
  再到人少的却月阵,到鹤翼阵,还有鱼鳞阵等等,哪怕是头悬梁锥刺股,也务必要让他记住!
  若是这两位先生也能考上举人,那就更好了!
  一直到晚饭的时候,于良吉还没写够,他也知道,喝东西一时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吃饭的时候,还是分开吃的,因为他们发现不跟小老爷和大老爷以及小少爷吃饭,他们会很放松!
  于良吉只好跟自己的小侄子一起吃饭,石宏大不请自来,端着饭碗跟他们坐到了一起,家里还有一些肉,都是在刘家那边做的,并不用这边的锅子。
  桌子上绿油油的两碟青菜,一碟油炸花生米,还有一大瓮的素瓦罐汤。
  “明天我去一趟县城,家里的各种调味料再买点回来,还有一些笔墨纸砚,估计学堂也没多少了,我多买点存着。”石宏大一边吃饭,一边跟于良吉聊天打算。
  “给我也买点回来,要大块的宣纸。”于良吉咽下嘴里的饭报备。
  一般他们只是买白纸,宣纸这种东西,除非写字或者是作画,穿越前辈很能耐,连手纸都弄出来了。
  “你要宣纸做什么?画画吗?”家里有裁好的纸张,于良吉并且不缺。
  “嗯,用来排兵布阵画图,给洪先生,他这人什么都好,身手也不错,就是排兵布阵不会。”于良吉给于宝宝用勺子盛了一勺花生米放到碗里。
  “你还会排兵布阵?”石宏大震惊了。
  因为小于举人一直都是文文弱弱地那种,很斯文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跟兵家真的是一点边儿都沾不到。
  “读过一些兵书,嗯,很感兴趣啊!”于良吉感谢原主的博学多才,他看的书里头,有正经的四书五经,也有兵书,这是为了不让人读书读成书呆子,一般都要求文人会点武功,武者也要会吟诗作对。
  还有农业书籍,例如齐民要术等,这是因为于家也是农家,为了能让家里人清省些,原主也没少看这方面的书,只是他还没能找出方法,就没了,到他接手这具身体。
  造出来的东西,石宏大虽然没细问,但是看他书籍里也有农书,就以为是他看书琢磨出来的。
  于良吉也没解释过。
  就这么误会下来了。
  “我以为你只是会读书而已,竟然连兵书也喜欢?还排兵布阵?”石宏大自己会一些排兵布阵的东西,而是还是系统学过的,不过不让人知道而已。
  “我还喜欢农书呢,我会种地!”于良吉尽量往自己专业上靠。
  “嗯嗯,你会,你啥都会。”石宏大很敷衍,根据他的了解,小于举人还真不怎么下田,幸好没有让他下田。
  石宏大这态度,一看就是敷衍,不过于良吉也没力气跟他生气,事实胜于雄辩!
  他早晚要让石宏大知道他的厉害!
  晚上洗了澡就躺进屋里了,石宏大拿了一个蒙古包一样的纱罩,把于宝宝给罩上了!
  “这是?”于良吉看到于宝宝在里头好奇地摸着纱罩。


第136章 夏初阵雨
  “防蚊虫的,孩子都被咬了两个大包了。”石宏大比于良吉更加娇惯于宝宝,说完是顺手再了个大的将于良吉和自己罩了进去。
  “这又是什么东西?”于良吉发现自己突然在一个沙罩里头了,还是跟石宏大俩。
  “是防蚊虫的!”石宏大很淡定的忽悠小于举人。
  早在于良吉说讨厌蚊子的时候,他就已经起了点小心思了,然后找人做了两个蒙古包蚊帐,于宝宝单独一个,他们俩一个。
  这样他们俩就能挨着很近,于宝宝也不会突然冒出来打扰啦!
  “这个不错,往炕上一归就行了,就是有点傻气。”于良吉摸了摸帐篷,竟然是用纱绷直了的,很密实的那种,蚊子就是再小也钻不进来,和窗户上糊着的纱一样。
  “傻气吗?”他没觉得啊!
  “感觉好像是咱们家罩着菜的菜罩。”自从黄大厨他们来之后,厨房里的东西井井有条,  他就看到过一些孩子们没吃完的点心,被黄厨娘用菜罩罩上, 不让苍蝇蜗之类的讨厌东西靠近。
  “嗯,就是菜罩,你就是那盘菜!”石宏大笑着将小于举人抱到怀里:“我的菜!”
  于良吉闹了个大红脸!
  “呵呵!” 石宏大笑了,看到这样的小于举人,他笑了,很得意的笑了。
  于良吉不服气了,笑什么笑?大家都是男人!
  “指不定咱俩,谁是谁的菜呢!”小于举人不服气,伸手捏着石宏大的脸蛋子,往两边轻!
  于宝宝看着可乐,就咯咯咯的笑了出来。
  听到小侄子的笑声,于良吉赶紧的撤手,孩子没睡觉,可不能太那啥了。
  “笑什么笑?还不赶紧睡觉,明天不想上学啦!”扭头开始让于宝宝睡觉。
  “哦。”于宝宝很乖的自己盖好小被子,闭上了眼晴。
  屋里开了两扇窗户,后面的也开着一扇,这样有过堂风,带动的屋里都凉快了不少,很快,一家三口就睡着了。
  日子平静中带着温馨的过,几日之后,天空阴沉,闷雷阵阵,气氛也压抑得很,眼看着就要下雨了,柴房都被填满了干柴,怕下雨之后没有干柴可用。
  因为天气看着就要下雨了,学堂提前放学,让孩子们赶紧回家,帮家里准备准备,马上就要下雨了。
  十八里铺不大,孩子们撒欢儿的往家跑,一会儿就到家了,回家之后,也先弄些干柴进屋,毕竟做饭是要烧火的,没有干柴连饭都弄不熟,怎么吃?
  还有赶紧去挑水的,和收衣服的,甚至回家圈小鸡小鸭和鹅崽儿的,找猪回家的,不一而足。
  于良吉早早的就领着小侄子回来了,家里人都在准备,也是收衣服的收衣服,圈小鸡小鸭和鹅崽儿的,找猪回卷的,还有给牛马棚子填草料的,这是巴家人在做。
  天阴的跟黑了似的,人人都在家里老实的等着,闷雷声越来越大,一道闪电划过天边,大雨哗啦啦的,下了下来。
  这是初夏的第一场雨,一场雷阵雨,雨点子很大,打在玻璃上啪啪作响,偶尔惊雷阵阵,闪电雷呜。
  “这场雨下的真及时。”于良吉乐呵呵的看着外头的瓢泼大雨。
  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了,前几次都是小雨,有点没下透的意思,这次这大雨一看就能下透。
  “是啊,再不下雨就该旱了。”石宏大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外头的大雨感慨,去年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准备了,报告都打上去了,但是前途渺茫, 他还没想好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现在他就在新房子里,跟喜欢的人,携手并肩,看外头初夏的雷阵雨。
  “这个时候下雨,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这阵雨下了,天气就该热上了。”前几天的温度就已经热上了,这场雨过后,肯定更热了。
  不过东北这边气温热也热不了多久,关键是这热的时间内,庄稼会疯长,东北这边春天和秋天都很短,冬天很长,夏天的时间就那么两个来月,都不到三个月。
  大雨下了大概半个小时,然后改成了小雨,电闪雷鸣消失了,空气里带着一股水汽和泥土的味道。
  建房子的时候,铺了好砖路,但是没搭走廊,黄大厨他们过来做饭,都是打着雨伞过来的。
  幸好离得不远,不然太不方便了。
  石宏大在屋里跟于良吉下动物棋,于宝宝在旁边看着,偶尔跟于良吉唧唧呱呱,指手画脚一番!
  一家三口还很乐呵。
  果然,这阵雨下过后,第二天天气就热了起来,连过堂风都不怎么凉快了,于宝宝他们上学都改了时间,早早地去,早早的回来,中午休息的时间延长了四个小时!
  吃饭一个小时,午睡两个小时,醒后活动一个小时,然后才去学堂习武,不然太热了,孩子们都受不了。
  也怕太热了,让孩子们中了暑气。
  后来天气一天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