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饺子吃腻了,吃了这么多天,你不腻吗?”小于举人又喝了口消食茶。
  “没,给我什么都能吃,就算是吃一年的饺子都没问题!我不挑食,给什么出什么,当年在边关的时候,吃窝窝头也能饱,后来受封嘉奖的时候,吃山珍海味也能饱。”石宏大回忆往昔。
  “所以说,你有一颗广大而博爱的胃!”小于举人总结。


第175章 初访县尊
  初六开始,就有人走出家门,在村子里开始了拜年之旅。
  头一家还是杨达家请客,不过这次是小于举人跟石宏大都去,去的都是当家作主的老爷们儿,没有女眷,出了乔大娘是母亲也请了去,还有乔小五,顺便找了张家的新媳妇李慧娘帮忙,三个女人做了四桌饭菜。
  其实很简单的饭菜,就是白切肉,豆芽炒韭菜,小鸡炖蘑菇和酸菜粉条冻豆腐,一个菠菜鸡蛋汤,主食是两合面的馒头和油煎的豆包。
  两合面的馒头是杨大嫂年前就蒸好了放着的,油煎豆包是乔大娘的拿手厨艺,上头撒了一点白糖。
  小于举人吃了整整四个!
  “你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吃这个!”杨达红光满面,虽然顾及到小于举人,红烧肉改成了白切肉,但是于良吉能早早的跟石宏大过来,就是给他面子,切小于举人吃的时候一点不装假。
  “从小就爱吃!”小于举人打蛇随棍上。
  原主的记忆力,的确是有这个的记忆,而且乔大娘这一首还是跟原主的母亲学的呢,为了哄孩子吃东西,家里又没什么好东西吃,就用点油,煎豆包儿。
  少油,不腻,外皮酥脆,中间是黏米面,里头是甜甜的豆子馅儿。
  虽然他们喝的是烈酒,可给小于举人准备的还是米酒,也没人敢灌他酒,因为他身边坐着人呢!
  左边老村长,右边车爷爷,对面是石宏大!
  “小于举人啊,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个甘草杏,今年咱们就试一试吧!”老村长故意在大家已经都到齐了,开始吃饭的时候,说起了这事儿。
  这饭才酒过三巡,正是开始聊天的时候。
  “可以,跟大家伙儿说一说。”于良吉知道老村长的意思,故意在这个时候说,反正能当家作主的人都在。
  于是老村长就说了,尤其重点点名一件事情,这东西可以留着自己吃,当然,想卖钱的话,也不拦着!
  只是大家伙儿没怎么弄过,也不是很喜欢创新,杏子这玩意儿,平时就是吃一吃,也不是多喜欢,都是大老爷们儿的,妇道人家跟小孩子才喜欢那东西呢!
  老村长没想到大家都是这么个态度,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
  小于举人拉了拉他:“没关系,明天就好了。”
  “明天就好了?”老村长莫名其妙,就一天时间,就能好了?
  “吃菜,吃菜!”小于举人埋头大吃,杨大嫂的手艺虽然平平,但胜在菜色普通,味道家常,最主要的是,没有多放油!
  最近吃的有点腻了,小于举人如是想。
  不过这甘草杏的事情,还是让大家伙儿听到了。
  第二是付大柱子家请客,虽然也提前打了招呼,但是第二天一大早,于良吉就带着东西,让石宏大和巴图骑马,巴多驾车,去了县城!
  压根就没想去赴宴!
  刘文喜给的理由很简单:去县城访友!
  “访友?他在县城还有朋友?”付大柱子根本就不相信啊!
  “是县令大人。”刘文喜淡淡的在大门口几乎用斜眼儿看他:“我们一直有往来。”
  付大柱子当时就被口水噎到了!
  他怎么能忘记呢?
  小于举人在端午和中秋给没给县令大人走礼不知道,但是他们家的确得到了县令大人的走礼!
  付大柱子不禁为以为自己的鲁莽行事而惴惴不安,小于举人认识县令大人,万一报复他怎么办?
  小于举人还真没时间报复他!
  因为小于举人早就打听好了,这两天就是付家兄弟来请客吃饭,他完全可以有两天时间出来走动!
  头一天快中午了才到县城,就这还是因为他们起了个大早,天没亮就起床了啊!
  到了之后直接找杨凯,因为他们就这么一个熟人!
  杨凯正好开门营业,虽然小吃铺子薄利多销,但是也关张不了几天,毕竟每一天都是钱呐!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杨凯见到石宏大的时候还一惊。
  “来县城访友,就到您这里看一眼!”石宏大指了一下后头的双辕马车:“小于举人也来了。”
  “快,下车进屋!”大新正月里的,外头的行人也少很多,来来回回的都是各家走亲戚或者访友的马车。
  小于举人打开车厢的门,跟杨凯打了一声招呼,杨凯一看小于举人这一身装扮,差点认不出来!
  小于举人这次可比上次在家吓唬付大柱子和糊弄张家还要隆重一些,因为他头一次拜访县令!
  还是以私人的名义!
  想不隆重也不行啊!
  所以他下车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
  到了屋里之后,里头都没人,杨凯媳妇也出来了,看到小于举人一愣,然后立刻就拘谨了。
  “别看我这样,也是迫不得已啊!”小于举人一脸苦逼样:“下午还要去拜见大人,那个,杨二哥给我弄点吃的吧,我早上起来得早,喝了一碗粥就没别的了,现在饿了!”
  早上起来的太早,没胃口,就喝了一碗粥,上车就依着靠枕睡着了,幸好给他梳的头发上扣的是网巾,不容易乱,外头罩着儒士帽。
  还披着兔皮大氅,甚至还带这个巨大的帽兜,他在镜子前看了看,真是陌上人如玉啊!
  就是一张嘴,那气质就没了!
  “你这小子,不说话害的我都紧张了。”杨二媳妇立刻就笑了,用新毛巾擦了擦桌子板凳:“坐这儿吧,今天头一天开张,就有贵客临门!今年一定走大运。”
  “生意兴隆啊!”小于举人这才想到,要给人道贺来着。
  杨凯很快就做了两道菜,主要是热了一大盘馒头,先给他们垫垫肚子,这就中午了,有客人来了想吃饭,看到里头的小于举人,也转身走了!
  跟这种贵公子一起吃饭,小老百姓还是很别扭的,干脆不来吃了!
  杨凯和他媳妇儿没注意,石宏大看到了,见小于举人吃饱了,就拉着他跟人告辞,并且付了全额的饭钱,这是人家头一天开张,头一个生意,石宏大还用个小荷包装了饭钱呢。
  “这讲究的!”目送小于举人一行人去了对面那条街的县城里最大的客栈,杨凯站在门口,媳妇儿捏着荷包。
  “人家这是给咱们做脸呢,给你个荷包,是给你讨个好彩头!”杨凯顺手擦了一下身上的围裙,今天用新毛巾擦桌子,真是擦对了!
  一行人到了客栈,就直接选了一间上房,幸好因为过年,客栈也是刚开业,人也少,店小二殷勤的带他们到了上房,这次跟去年春天他们去的那家客栈不一样。
  这上房分里外两间,外间是客厅,里间是卧房,中间隔着一道厚实的帘子。
  里外两间都有火墙,里间的是一铺火炕,铺着全新的被褥,外间是一个八仙桌,一圈凳子。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北国雪景,还有一副对联,一个长条桌子靠在墙上,上头摆着两个花瓶,里头插着鸡毛掸子,中间一个香炉,熏香冉冉升起,是淡淡的茉莉香。
  甚至窗台上还放着两盆水仙花!
  一看就是很高级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样,小于举人是有点困了,但是有不能弄乱发型,只好歪在炕上补眠,石宏大给他扶着头,不让他发型乱,毕竟这里没人会梳这种发型,这可是宋婶子给梳的,连宋姑娘都不会!
  巴图在另外一间上房休息,巴多在下面看着马车和车上的礼物,毕竟在他们看来,礼物是很贵重的,不能有闪失。
  一觉睡到下午一点多,小于举人才醒过来,想伸懒腰,被石宏大拦住了!
  “别抻懒腰,这衣服不能抻懒腰!”石宏大的声音马上就让小于举人清醒了。
  “唉!”小于举人叹口气:“这日子没发过了!”
  “等会见完县令,送上年礼,咱们就回来换衣服,再回去!”石宏大好笑的把人扶起来,蹲在地上给他穿靴子:“马上就去,到了之后,喝一杯茶咱们就告辞!”
  完全没必要跟他啰嗦!
  “这样好吗?”这可是新年啊!
  他还是头一次去拜见人家,就这么喝一杯茶?
  “怎么不好了?”石宏大不置可否。
  “好歹也得请客吃饭,再喝点酒吧?”小于举人不解:“你看我都把巴图爷俩儿带来了,你们仨都能喝,到时候喝趴下他!”
  说着还握了握拳头,朝空气挥了挥,特别傻兮兮!
  “吃什么饭?喝什么酒?”石宏大给他穿好鞋子站起来,朝他打了个不轻不重的一下:“等着拜见县太爷的人多着呢!咱们这样的,他要隆重接待,咱们不占他时间,他就该高兴了!”
  小于举人抱着头:“别敲啊!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
  “少看点圣太祖那些野史,不着调!”石宏大起身给他拎着大毛衣服,示意他出门吧。
  小于举人悲愤一摸脸,穿越前辈啊!
  县衙是这个县城里建筑最好看的一个,和明朝不同,圣太祖自有专门管理建筑的部门,是归工部管辖的,且实行高薪养廉,县令的工资高达三千两纹银之高,还不算政绩突出后的奖金。
  县令是住在县衙后头的官邸里的,他们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有不少人求见了,但是一个中老年的管家,留着一把小胡须的男人却拦着门道:“请各位回去吧,我家大人今天与人有约,恐怕没空见各位了。”
  “大管家,是何人?竟然能把我们这些乡绅们都给比下去?”有人不服气,这个时候可是能公然送礼的时候,他家有关系,已经知道县令大人很有可能上调的了,因为吏部考绩大概是个上上。
  “这在下可不能多嘴,都是老爷治下的乡绅,大家也不想为难老爷吧?”大管家说话滴水不漏,且还反击了一下下。
  那人闭嘴了。
  大管家脸上笑眯眯,实际上心里已经咆哮上了:怎么还不来?
  要不是来信说要过来拜访,他又怎么会在这里等候?被人给缠上?
  这个时候,石宏大他们到了,小于举人没下车,因为听到外头很闹,他从车前往外看,看到很多人捧着礼盒,这是送礼的?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后来听大管家正在拒绝,对自己带来的礼物,也有点没信心了,万一人家也拒绝,自己过来岂不是白费力气?
  不过也好,要是也拒绝了,他就把甘草杏卖给别人换钱,回去也能跟村里人显摆一下了。
  石宏大连马都没下,直接甩给大管家一个烫银的拜帖:“给你家老爷看一眼!”


第176章 见过县尊
  众人都被他态度镇住了!
  而大管家却很欣喜的让人大开中门:“老爷说了,来了就直接进去!不必通报。”
  当然不必通报,很多人需要拜帖,这位就不用,每次来有事情的时候,哪怕大人在睡午觉,也得被折腾起来!
  “走!”石宏大一招手,骑着马护着马车施施然的进了大门。
  留下外人一地眼球乱蹦,这什么情况?
  他们从门缝往里瞧,只看到车子进了院子后,从那辆双辕马车上下来一个小公子,小公子那气质一看就是高门大户出来的!
  怪不得县令大人不见他们呢,这是有客要来啊!
  真不是大管家敷衍他们的借口啊!
  小于举人是进了大门才下的车,这一身衣服是很好看,就是行动之间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刮到什么!
  要知道这一身衣服可是让宋氏母女绣了一个月!
  从最最不起眼的衣摆到最显眼的领子,还有袖口都是绣满了东西的,而且为了符合他刚出孝的形象,这颜色也不能太鲜艳,当然,过年拜访,也不能太素淡。
  这个度很难把握好,宋氏母女给选择的衣服料子是石宏大给买回来的烟青色锦缎做的全套衣物,包括头上带着的儒士帽和脚下踩着的小皮靴子。
  这种颜色很少见,且一般人还真衬不上这种略微飘渺的颜色,小于举人年纪小,身量瘦,穿着却正好相配,像个大家不谙世事的小公子。
  小小的脸儿,青竹一样的挺拔,微微一笑,眼神清澈,很干净的样子。
  绣工都是用鸭蛋青相近的颜色绣线绣成,压衣角的是重工缝制的如意纹,而衣领则是祥云纹,袖口和衣领一样。
  两种绣纹都是苏绣的手法,而且用的不是棉线,是丝线,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一闪而逝,平添几分仙气儿。
  石宏大的则是暗青色,虽然也是长袍却是往干净利落上靠,袖子就不是广袖,而是窄袖,腰间系着宽腰带,显得特别圆背蜂腰。
  而巴图父子俩则是一身的湛青色,并且十分富有民族色彩,绣的虽然少,却都是万字回纹。
  大管家对他们的接待特别热情,直接就伸手请他们:“快进客厅吧,老爷从下午睡醒后就开始等着了。”
  “谢谢大管家。”小于举人微微点头道谢,顺便给石宏大使眼神儿,来之前,刘文喜特意给了不少荷包的,让小于举人打赏用,这荷包就是石宏大收着的,现在还不给拿出来?
  人是大管家呢!
  可要给个大荷包!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搪,不把人维持好了,万一哪天给你来个小鞋,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
  本来这个活儿应该是刘文喜这种八面玲珑的人来做的,但是他要留守在家对付请客来喊人的付大柱子,所以只好委托给了石宏大,巴家父子俩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父子俩神经粗的都能当绳子使了,不适合这种细碎的事情。
  可小于举人就差眼角抽筋了,石宏大就是纹丝不动!
  “请!”大管家好笑的看着小于举人表情丰富的进了门,也看到了石宏大瞪了自己一眼。
  跟来的那两位是老实人,啥都没发现!
  就昂首挺胸的跟着进去了。
  啥都没给大管家,大管家自己摸了摸鼻子,跟着人一起进去了,他还要跟老爷说些事情,当然,也要侍奉老爷接待客人。
  官邸跟小于举人家差不多大,只不过比小于举人家多了一进,二进不是主屋,而是书房和花厅,用来待客的地方。
  三进才是主屋和厢房,而二进还有一个小跨院,那是客房。
  再有就是没有菜园子,人家有的是花园,因为是冬天,树木都是光秃秃的。
  有人会说种点松柏之类的常青树好看点,但是不行!
  在古代的时候,松柏是种在祖坟里的,或者是寺庙,自家绝对不会种植松柏这样的东西。
  他们当然不会直接去花园了,那里也没县令大人啊!
  他们只是路过的时候,小于举人看了一眼而已,就进了花厅,这里是悬念大人待客的地方。
  说是花厅,其实里头就几样水仙花,迎春花等等早春花卉,而且在北地很见到在正月的时候开的花,这地方太冷,外头连梅花都养不了。
  非要说花的话,也就剩下雪花了。
  花厅主要是说四周都是雕花的,门窗什么的,桌椅板凳无一不是木雕,很精致的样子。
  这个花厅一般接待的人,都是县令大人的贵客,而在这里也是小于举人头一次见到县令房阳成。
  房阳成是个中年人,长相斯文,一身石青色的广袖长衫,外罩一件羊皮马甲,穿着一双官靴,有一些官威,可能是当了这么久的官员,哪怕是不在衙门里,也有那样的气质。
  “见过县尊大人。”于育吉拱手为礼。
  “小于举人,不必客气!”房阳成笑呵呵的一摆手,他是上官,是不能给虽然有功名在身,但是没有任何官职的小于举人行礼:“快请坐,来人,上茶!”
  落了座,上了茶,小于举人才发现,石宏大就坐在他旁边,而巴图跟巴多俩根本没跟进来,不知道去了哪儿。
  只是自己给县令大人见了礼,怎么石宏大不动弹呢?
  不过县令大人这个当主人的没说什么,小于举人也不敢多事,更何况是自己人这边理亏。
  “今天来是给大人拜年的,顺便送大人一个新鲜玩意儿。”小于举人喝了一口茶,味道不错,甘中带甜,回味无穷,不愧是当官 的啊!
  就是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哦?什么新奇玩意儿,能让您亲自带来?”小于举人用敬语,是尊重县令,房阳成也跟着用敬语,则是他敬重小于举人。
  因为小于举人,他可没少得到朝廷的褒奖,政绩突出的他,已经决定要高升了。
  “在贺礼里有两个坛子,请派人拿出来。”小于举人不说,就是让他自己看。
  房阳成立刻就让人将小于举人的贺礼搬了进来。
  按照约定俗成,送礼到门上的东西,是不会当场打开的,都是人走了才会打开看一看,除非客人非要晒礼物,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谁送礼还明目张胆的见于光天化日 之下啊?
  当朝的天子那耳目之明聪,消息传递之速度,哪个当官的敢受贿?
  再说他们也不缺钱,一年到头,连县令都能有大概四五千两银子的进项,加上官员虽然不许经商与民争利,但是官员每到一地,便有固定 的田产,这田产就是官员任上可以种植,离开 这个位置之后,田产自动归到下一任身上。
  田产不多,但是种出来的粮食足够吃。
  要是这样你还受贿,别说你冤枉,朝廷养活你的花费够大了,还不知足要收钱,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从圣太祖开国到现在第二任皇帝,都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谁也不敢触这个霉头,敢这么干 的现在骨头渣子都快烂没了。
  这一点朝廷做的很到位,监察百官明目张胆,谁敢做这个出头的椽子?
  而小于举人敢让礼物当场打开,还不避讳人,这礼物肯定很便宜,够不上“受贿”俩字儿,且一定还有说头。
  礼物很快就让人抬了上来,房阳成一看,果然够不上“受贿”二字。
  两个坛子,里头装的什么还未可知,两对山鸡一对野兔,山鸡是死的,眼睛被射穿,兔子是活的,放在一个木头笼子里。
  两串榛蘑两串木耳,这是山野的特产,还有两个盒子,打开一看,里头是有名的京八件,而且做工很好,丝毫不比京里买的差多少。
  小于举人没给准备布匹,送绸缎太贵,送细麻布粗麻布太便宜!
  只能一点不送,反正看样子,这家人也不缺布匹衣料。
  大管家亲自将坛子搬到了桌子上,然后打开了,往旁边的大盘子里倒了一下,里头滚落出好几个橙黄色的东西,闻着,有一股杏香味儿,还带着一丝甘草的药味儿。
  “这是?”蜜饯?房阳成拿起来,发现不太像,蜜饯因为是放了蜂蜜的关系,总有点黏腻在,所以手上这个不黏腻,就不是蜜饯。
  “这个啊!”小于举人干脆的跟他说了,这叫甘草杏,顺便把自己老村长说的事儿也跟他说了一遍,不求别的,只要个名人效应。
  只要到时候说这是送给县令大人做礼物的,并且县令大人吃着说喜欢,就不愁别人不琢磨,到时候明年,哦,已经是今年了,大家的杏子就有用武之地了,不会白白看着它烂掉。
  “本官允了!”房阳成一听,立刻就同意了。
  北地没多少水果,更没什么特产,基本上都是山珍之类的天生天养,也有人曾经想要人工养殖,可惜收效甚微,尤其是种植人参,简直是扯淡!
  一百年的人参,两代人才能出钱,这一百年的等待时间里,怎么过日子?喝西北风去吗?
  甘草杏就不一样了,这东西不怕放,味道也好,顺便还能让百姓们不糟蹋果子,有个进项,哪怕是只赚一两银子呢!
  小于举人很高兴,只要有了县令大人的支持,绝对能让大家的杏子以后不浪费!
  事情说定了,一盏茶也喝完了,石宏大干脆的起身,带着小于举人告辞了!
  说话简洁,态度冷淡,行动利落!
  小于举人还没说啥呢,就已经被塞进车里了,石宏大淡定的带着人回了客栈,小于举人才反应过来,他还没跟人客气呢,没说要请人吃饭啥 的呢!
  “无所谓,他不缺那一顿!”石宏大懒散的躺在炕上,可是能休息了。
  “你怎么能这么对人家呢?万一记恨你,给你小鞋穿咋办?”小于举人不满意的推了推石宏大,态度那么冷淡,必须差评。
  “他知道我的身份,不会介意,真论起来,他还不如我呢!”石宏大不满意,起身将小于举人扒拉过来,揉搓着玩儿。
  “你不是暗探吗?”咋还让人知道了身份?
  “他有个消息渠道,不知道为什么消息碰上了,就知道了,别看他笑呵呵的,背影浓厚着呢!”石宏大撇嘴:“都是老谋深算的人啊!”
  小于举人:“……!”
  晚上就在客栈随便吃了点东西睡下了,第二天他们再次出门,就结算了房钱,去了书院,拜访了山长,顺便送上年礼,又去了周家和王家。
  这两家可是原主原来的同窗家,小于举人跟人家不熟,但是礼节到位,两位同窗看到他都感慨不已,并且安慰了他一番,毕竟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